那没准是你

配合“照片+声音”的话题重新整理了这篇文章,当年文章后面的留言很值得一看。

《美国摄影》杂志认为摄影师Jeffrey Aaronson的作品《那没准是你》(Maybe It’s You)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联系”。

Jeffrey Aaronson将互联网上刊登个人广告的人物作为拍摄对象,他给他们打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合作,随后摄影师使用20″ x 24″的宝丽来相机拍摄他们的肖像,同时让被摄对象朗读自己所刊登的个人广告内容,并且录音。

这是一个奇怪的展览现场,大幅的作品旁边是个人广告,以及一个耳机,拿起来便可以听到墙上这个人的广告宣言。

“嘿,你听到了什么?”,现场的观众纷纷互相打听,因为虽然听到的是一样的内容,但每个人心里都又不同的感受。这个展览,留驻了观众的步伐,让他们可以在每一张照片上停留时间长一些,同时还让每一个带上耳机的观众都与他人隔绝,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和作品进行交流。摄影师与被摄对象之间,被摄对象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一种所谓新的联系被建立起来。


Jeffrey Aaronson的这个摄影展也被称作多媒体摄影展,而在2006年的上海双年展里,也有一件有趣的装置艺术展览很是吸引我,这就是杨千的动态绘画系列。他利用一个电机装置,将几幅绘画连接起来,并且呈现一种不停歇的运动状态,为我们展示了罪犯与警察、护士与病人、被遗弃的孩子与离异的父母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下面这个叫做《外遇》的作品,随着男人肖像的移动,一个男人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

这些展览却也激起了我的小小的恐慌,愈演愈烈的多媒体展览,是否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起码我现在已经有了轻微的多媒体强迫症,对着一个京剧展览,我的想法是,
如果能够把他们唱京剧的声音录下来……

Comments (5) Write a comment

  1. 觉得依靠外在形式,其最终显示的意义,与摄影本身关系不大,如“外遇”。
    “那没准是你”,这样做与互联网上的广告有什么区别呢?
    令人厌烦的广告,在展厅里就生发新的意义?我觉得无非搬进展厅,新奇而已,
    与搬进去一个马桶差不多,但第一次算是艺术,重复就不好说了。
    个人感觉,这类用杂交手段或以形式取胜的东西,看得多了也索然无味。
    我抛个砖,瞎说几句:)

    Reply

  2. 这就相当于书籍对于电视、电台、网络;历史一直在前进,新的事物永远会分化传统的人群;艺术的仍归于艺术,大众的则继续大众

    Reply

  3. 只有经典才能传承。
    想起件事:今天在朋友车上听了会儿“抄女”的最新专辑,据说卖60元,哈哈。唯一听懂的是翻唱意大利的《我的太阳》。但曲调唱腔统统变味了,显得滑稽。再想一想,也很正常啊,君不见当今歌坛、影坛的翻唱、重拍已是一道风景,或许觉得新人类的眼光和口味是不能用以前的东西来满足和调剂的。实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拿经典来消遣,创作要下大力气,他们愿意吗?临摹只能是习作,拿来主义也要讲方式。艺术的多元化并不是照猫画虎,要小心最后连猫都不像了。搞噱头,怎么外国人也是有板有眼啊。

    Reply

  4. 现在这类多媒体艺术太泛滥了,究竟有没有一种评价方式来给读者一个清醒的定位.还有那个平遥的京剧人物的肖像拍摄,已经烦到让人作呕的程度,太没新意了!

    Reply

  5. 比较同意Rain的看法,虽然这篇博客 的题目是持怀疑态度,但是我觉得文章中提到的两个例子还是成功运用多媒体的范例,只是因为深知国内曾经有过的纪实摄影热、当代摄影热,一想到有一天又不分青红皂白的演绎起多媒体热,就有些不寒而栗。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