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帮的故事:photo camp杂志,众帮摄影师

我也加入了印刷帮的行列。 photocamp的第一本小书《克拉美丽》在camp15上已经和观众见面了,我很像模像样地戴着手套介绍这本小册子——似乎有些过于隆重,但做过自己第一本书的人都会了解这种感觉。 詹老师说,我们做的明信片,卡片,各种小册子,以后都可以放在一个盒子里存起来。这个盒子,是不是为了让我们老了之后,可以抱在怀里,一本本掏出给后辈显摆呢?我认为,它更应该留给外星人,一不小心被发掘出来,“老外们”可以趁机翻看地球人的隐私。 因为是做给外星人看的,我们希望它要多元,并且要是那种实地的观看,飘在空气中的情绪不要。摄影师要有明晰的拍摄理由,思考自己的拍摄方法,并付诸于持之以恒的行动。 关于袁洁的《克拉美丽》,在这篇文章里我已经有过介绍,下面就看看这本小书的细节: 册子的设计师是钱莉,封面来自内页的各个头像的线描,色彩取自维吾尔族人小花帽的颜色 册子中只选取了袁洁作品的头像部分,单页一张头像,图片说明是被摄者的姓名 册子最后是中英文的作者阐释和任悦的介绍。感谢RD帮助我们做了英文翻译。 这就是册子的真实模样,总共将印100本,每本都有编号和签名。 下面,我就说明一下这本书的众帮概念: 1.  Ofpix如何帮助摄影师 这本书是由尚处于乌托邦概念中的ofpix摄影机构出版的,我们不从这本书盈利,将会做以下事情: 帮助摄影师整理编辑照片 寻找设计师做图书设计 找到合适的印厂做书 100本图书中的50本随photocamp现场售卖 100本图书的10本送给摄影师自己,20本存档,20本寄送给国内外的策展人和评论家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留存好照片的纸质档案,通过帮助年轻摄影师印制自己的个人作品集,推广他们的摄影作品。 2. 读者怎么帮助摄影师 这本书印100本,面向读者只有50本,是希望真正喜欢这个摄影师和这本书的人来购买它。 你买了这本书就相当于帮助ofpix捐助了资金,这些钱我们用于印刷和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成本支出,以及邮寄册子,特别是寄送到国外的费用。 你购买了这本书也将帮助摄影师,而且这种支持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沟通,而并非金钱的追捧。 摄影师和ofpix回馈给你的是,你买到的这本书将会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和编号。 3. 摄影师如何帮助我们 我们希望因了这些支持,摄影师能够沿着自己的道路持续走下去,在未来更为独立和纯粹地创作精神产品,让我们得以通过这些照片反观自己,反思生命。 如何购买《克拉美丽》 这本书的制作非常匆忙,我们在photocamp15开始的时候才刚刚出样本,现在还在找合适的印厂,小批量的印刷不容易找合作者。书的定价目前还不能出来,但是会在100元之内,在camp现场我们已经接受了一部分的预订,如果你喜欢这本书也可以通过邮件的方法预订,我们会在书到了之后第一时间通知你,具体方法如下: (…) Read more

Photo Camp15在线展厅(4)

Photo Camp15的最后一组照片是袁洁的《克拉美丽》。 最初看到这组照片非常偶然,电影学院做讲座结束后,朱炯老师给自己的研究生看片子,我在一旁,瞥见屏幕上是头像,心里想着:又是对Thomas Ruff的模仿?但这组头像却让我有些迷惑,分不清他们是谁,不知道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更无法简单判定他们是什么民族。 得知这组照片拍摄的是克拉玛依的维吾尔族人之后,突然有了很多理解,我想我应该放弃Thomas Ruff来审视他们。 克拉美丽是克拉玛依当地一座气田的名字,在新疆还有克拉美丽山,克拉美丽龙,仅仅在网络上考证,我无法找到“克拉美丽”这个词的真正出处,但“美丽”这个词儿吸引了我——它隐喻着新疆这一特殊地区的资源,财富,地理和历史,而其赞美的直接性,也体现了当地人的热情和直率的个性。 作为一个生活在克拉玛依当地的汉族人,因为拍摄这组照片的机会,袁洁踏入了克拉玛依一些维吾尔族人的家里,他们对传统生活的维系,与现代生活的接驳,都吸引了摄影师的关注。拍下这些看上去并不像新疆人的维吾尔族人的面貌和生活,她希望能够给人们心目中的新疆人的形象增加一些厚度,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化的异族风情。 大概仍会有人质疑这些照片的片面性——片面的美丽,在摄影中作为一种陈词滥调的“美丽”这个形容词,在我们当下对新疆少数民族的各种想象中,却是一个新词,美丽是作者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是对其他关于新疆少数民族问题的对峙和反驳,我想正因为这个“片面”的存在,才会让新疆的故事的复杂性呈现出多个层面,变得立体。 关于这组照片我说了这么多话,还有一个私心,因为从photocamp15开始,每期camp都选择一位参加放映的摄影师的照片制作成小册子,袁洁是这次的入选者,以上权当是我喜欢并且选择她的一个解释,尽管她的头像拍摄仍然需要更为精到和统一的用光,环境肖像部分对画面的控制仍然显得有些松散,也许在之后的拍摄中,她会越来越成熟。关于这本小册子的更多介绍,下一个帖子我会详谈。 摄影师阐释: 我走访了三十多家克拉玛依维吾尔族的家庭,他们都住在高楼中,说标准的汉话,在企业上有正式的工作,有的是单位的领导,还有的是艺术院校的学生,家里的装饰欧式而现代,舒适而奢华的家庭氛围,远超出我的想象。我对维吾尔族的认识也被长期的固化和概念化了。选择拍摄家庭,是因为“家”是一个很汉化却又很国际化的词汇。这些影像展现出的这并不是简单的关于有钱或者没钱的概念,而是关于“家”的认知。他们或许并不能代表所有新疆的维吾尔族人,但他们可以代表生活在新疆的中产阶层的维吾尔族人们。 这些克拉玛依的中产水平的维吾尔族人们,是克拉玛依这座新兴城市的建设者和主人,同样,他们也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受益者。2009年,克拉玛依市政府提出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概念,“世界”是一个庞大而硬性的词汇,但在这个词汇背后有着软性的标准。我想,打破人们对维吾尔族的固化认识,是这组摄影作品最大的拍摄初衷。而揭示一个群体平等而美好的一面,不光是对维族人的尊重,更是对汉族人的尊重。 更多克拉美丽的照片请点击在线影廊以及袁洁的个人网站观看。

Photo Camp15在线展厅(3)

Photo Camp15的最后两组照片,我将之单独放出来。今天要看的是刘磊的《我的村子》。 这组照片的时间跨度是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摄影师拍摄的就是自己成长的村子——潘庄。事实上,这组照片还可以追溯到更远,因为从学摄影开始,刘磊就以自己的村子作为拍摄对象,但那时候却更多只是光影上的把握,不过是一些风光糖水照片。从本科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刘磊的照片逐渐从虚到实,他关注潘庄的变化,记录传统农村生活,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情感。 最近,频频在各类媒体上看到刘磊的这组照片,从专业摄影媒体比如《中国摄影报》到视觉杂志《Lens》,乃至经济类杂志《全球商业经典》,它们打动了很多图片编辑,我最初接到这组照片的时候,也非常欣喜,难得看到年轻摄影师对中国乡土生活持续而深入的记录。 但在camp上,大家听到更多却是刘磊的困惑。其实在刘磊第二次发给我照片的时候,我已经感到他对这组照片的犹豫——他竟然发给我十几张黑白照片。 刘磊认为自己的困惑在于,村庄的一年四季,春耕秋种,婚丧嫁娶,所有的故事都拍摄了好几轮,似乎失去了新鲜感,而另一方面,自己对农村在情感上似乎也逐渐疏远,再次回到村子,竟然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了,就想着赶快离开。这种生疏的感觉让他有些沮丧。 我看了好几遍他的照片之后,也开始产生一些怀疑,这些照片是不是因其所带来的“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而让我“眼前一亮”?就好像我们对异域风情的吃惊和好奇。这些拍摄精良,分类细密,又有时间跨度的照片,它们究竟应该属于哪一个语境——是个人的还是公共的? 对于这些问题,我有疑问,作者也在徘徊。 千万别提“纪实摄影”,别说——他做的是纪实摄影,请不要用这种所谓的“摄影类型”来解决问题。我不愿意从摄影的角度来看这组照片,并非是摄影或者纪实摄影很糟糕,而是人们把它想得、看得很糟糕,比如,刘磊为什么会把这样一组色彩丰富,而且是富含语意的色彩全部抛弃,将照片变成黑白的,并且还能在自己这么大规模的照片库里挑出十几张,这大概就是站在摄影角度的选择。如果就这个话题我们来谈谈,那大概可能要几天几夜。 也许我想说的是,方法不能是对事实的肢解,骨头和肉,它们不是那么容易就分离,不确定,无结论,这是我们的生活。生活不能按婚丧嫁娶,甚至是四季来分类。 刘磊还会把这组照片拍摄下去,当这组照片赢得了不少叫好声之后,这个家伙还在困惑,这比什么都好。问题有了,答案就会有。 2009年1月28日,村口的站牌,一位老人走在村子里“最宽阔”的道路上 2009年1月7日,酒席上喝酒、让酒的人们。潘庄村盛行酒文化 2010年2月11日,爷爷喂养的一只母羊半夜产羔,早晨发现时几近冻死。着急的爷爷奶奶忙着抢救羊羔,最终羊羔活了过来. 2010年2月18日,过年穿新衣,武生嫂子对绪茂大娘新衣的布料产生了好奇 2009年2月27日,睡在麦子地里的村民 2010年7月7日,农历五月二十六,小暑,收土豆的顾猛汗流浃背。几年前收土豆全靠人力用锄头刨,现在虽然有了机器代替人工,但是依然很辛苦。 2011年1月31日,村子里的刘宗强。刘宗强在济南油漆厂工作,每逢过年才会回家。 2010年5月2日,半身不遂的王文堂正坐在床上,他的三个儿子在县城工作 2009年1月22日,刘爱新一次性买了够全家吃好几天的馒头。面食是潘庄村的主食,现在年轻的村民很少自己磨面,蒸馒头。 2010年2月13日,潘庄村的除夕夜。 刘磊  《我的村子》,更多照片请点击在线影廊。(不能每张照片加说明,抱歉) 作者说明: 潘庄村隶属山东省肥城市(县级市)桃园镇,地处平原,距离肥城县城20多公里路程。潘庄村既不是一个落后的传统村庄,也不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村,正处于发展转型期的潘庄村是鲁西南大地上的一座平凡村落。潘庄是桃园镇42个村落之一,村民人口1100人左右,东北临靠镇中心屯头村3公里距离,南邻伏庄1公里距离,西靠里留村1公里距离,多年前金线河从村子中心穿过,因为水涝,村民将其改道在村北,当年每逢雨季水涝成灾的金线河如今却常年干涸,两边河坝的承包植树也成为一些村民承包户的重要收入。桃园镇按照经济发展情况将辖区村子分为三类,有250省道穿过的屯头、伏庄位列一类村,潘庄村属于二类。 潘庄村虽然叫“潘庄”,但是今天的村子里并没有潘姓人家,村碑上记载:“潘氏首迁于此建村,以姓氏命名潘庄。明洪武年间,刘氏奉迁发令来肥邑卜居,仍沿袭原名潘庄”。至今刘姓依然是村子里的大姓,外姓人家寥寥可数。在修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的《刘氏族谱》上有一篇写于光绪十四年的序记载:“我劉氏之先派出洪同隸民籍 際明時有遣發之令 天佑祖始遣於肥邑 愛肥河鄉民風醇穆土地肥饒 (…) Read more

Photo Camp15在线展厅(2)

8.郭锐&石昕航《城事》 两位摄影师的日常生活记录,咸阳和西安 石昕航  西安 郭锐 咸阳 9.郑川《文殊殿》 文殊殿是宁波市中心一座寺庙内新建的供奉文殊菩萨的木结构建筑,历时一年,手工建造这座建筑的都是来自沿海农村地区的中老年工匠。他们身怀绝技却地位低下,劳作辛苦却收入微薄,年事已高却后继乏人。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傲又自卑的情结之中。 每次谈到施工技术,他们无不眉飞色舞,但聊起将来,却情绪低落,现在已经没有年轻人吃得起这个苦,认他们做师傅,和他们一起干活了,最可惜的是祖传的手工技艺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而失传…… 每次拍摄完走出工地,转身置身于繁华的街道中,却有种穿越的错觉。在闪亮的城市背后,在光鲜的潮流阴影下,总有那么多有深厚的沉淀值得去触摸,去保留。 10.  刘飞越《娶媳妇回门子》 曾经拍过许多的婚礼图片,都是为身边的朋友、亲戚拍摄,由于受人之托,所以每个婚礼的环节、程序都会拍的很全面。 这次则不同,自己家人的婚礼,除了拍摄必要的婚礼程序之外,也拍了些自己喜欢的画面,整体拍摄都比较放松。 通过两地的拍摄,可以看出相距1300多公里地域风俗的不同。山东比较热闹,内蒙比较安静;山东吃饭菜多,内蒙则吃肉多;山东干活的都是女的,内蒙则男的干活多。 “娶媳妇与回门子”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每一对新人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能走到一起,新郎官和新娘子他们双方的父母,又都是怎样的心情,也许每一对新人他们背后都会有自己的故事。 11.  玖號&廖旭&王勇《小村纪事》 三位摄影师的乡愁 玖號  摄 还有两组照片,下周播放~

Photo Camp15在线展厅(1)

1.  樊竟成     《我们》 摄影师对中国几座城市年轻人生存状态的视觉观察。地点涉及西安,深圳,长沙,珠海,厦门,郴州,祁阳。 2. 闵志念《night,my friends》 这些片可以是以前自己生活的一些记忆,全是小DC拍摄,整理出来献给我那些黑夜当作白天的朋友们。谢谢!谢谢他们允许我在他们面前胡乱地按快门并毫无厌言。 深圳,这是一座缺睡的城市 这也是这座年轻城市的普通生活 呈现,我逼视本质性的存在去寻找感性与理性 物理与意念、情欲与精神 我要做的就是在触动我想要拍的那刻,按下我的快门 不是质疑,也不是探讨,更不是答案,而是现状 3. 吴凌锋  《温州。104国道》 国道在90年代给沿线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促进,现在它是怎样的呢? 104国道始于北京,止于福州,其中温州境内215公里。它的建成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途径的几个城镇包括现在已经成为县级市的乐清、瑞安等已经成了全国知名的经济强镇。但这段国道现在的状况是,经济模式还停留在市集阶段,一些上了规模的企业已经开始搬离,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我希望通过对国道的拍摄,用一个典型案例探讨国道线交通、经济、人居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个拍摄才刚刚开始。 4. 周仰 《Grandparents》 2009年夏,出国前闲在家里的时光,对我外公外婆的观察让我萌生了拍摄的念头。经过一年的分离,当我再次回到他们身边,却发现一些让我措手不及的变化:外婆的思维正在离开她,她常常把我拉到一边,却又忘记了要说什么。为此我颇为沮丧,感觉语言上很难与他们沟通,只能镜头对准他们,日复一日。这似乎是奏效的一招,并不需要说什么,他们自然而然,除了有些时候外公会特意停顿下来,笑着说“你又拍啊”。我曾经迫切地想把他们过去的荣光记录在案,现在却发现,更应该珍视的其实是每天的团聚。 5. 张乐怡《重复的片刻》 我还是喜欢人。 喜欢看不同的人, 认识的,不认识的。 独处的时刻孤寂吗? 置身于喧闹吵杂的聚会时孤寂吗? (…) Read more

Photo Camp15关键词

camp15结束之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发个帖子,唧唧歪歪地再说些感动。 当然,都camp15了,做这个活动也应该越来越趋于理性,但camp15让我特别晕——很吃力,因为现场发言不是很积极,大家的评价似乎无从下手,总之,场面有些冷。我忽然发现,群众的眼光都变高了,但摄影者还处于一个中间水平。 在贴出photocamp15参与放映的全部照片之前,我先以关键词的方法梳理一下camp现场观众对这些照片的反馈。 1.中间派 摄影师的拍摄立场暧昧不清,骑在墙上,左顾右盼。照片仿佛温吞水一样,看起来很不过瘾。一组照片似乎不是拍给自己的,但也不是拍给别人的。 这种中间派的感觉不仅体现在照片的拍摄立场上,比如,对所面对的人或者事没有清晰的观点,也体现在拍摄的情感上,比如拍自己家人,摄影师却没有任何情感,但又身处其中。 2.一日游 仅凭感性去捏照片,这样的拍摄兴许会是死路一条,所拍摄的结果只能是一日游式样的照片。在感性的触发下,选题拍到一定程度,如果要深入下去,就需要一定的理性指导,这种指引包括对选题的研究,到被摄事物内部去看看(对人物的访谈),以及视觉语言的再度提炼——现场有技术派一直在观看照片的技术细节,并认为技术也是内容的一个层面。 3 .时间定律 对于业余摄影师,我指的是那些喜欢摄影,但又不可能拿出专门的时间来拍照,拍摄方式都是平日里随身携带相机,有感觉就拍,所涉及的拍摄题目主要集中于地铁,抓拍上下班途中的生活;对于这类摄影师,大家的选题没有太多稀缺性,甚至是重复度很高,这样的题目要拍出深度来,可能只能遵循时间定律—— 年龄: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摄影者看到的现实会出现更多的层面,并非只是年轻人眼中的荒诞和视觉构成上的戏剧性。现场做了一个测试,仅仅凭借照片判断两位摄影师的年龄,大家都能准确读出哪个是年龄大的摄影师的照片。 历史感:照片如同一坛酒,时间会让它的价值升值,这大概也是最笨的拍摄方法,对你的生活环境拍摄十年,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照片的历史感会弥补照片表现力的不足。但这些都不是摄影者在当下能够看到的,这个漫长的等待可能不是任何人都能忍耐的。 我最近听到的——不要期待35岁以下的男性摄影师拍出好照片,他们有太多的野心,开拓世界的愿望不可能让他们安定和安静下来去观察和思考。这个有道理么?现场观众都很认同,这恐怕和酿酒也是一样。 4. 报告文学体 现场有观众对一些作品提出的观后感是,感觉似乎在读报告文学。 这个感受还挺有意思,报告文学应该是上世纪国内比较流行的文学体例,虽然是纪实文学,但非常注重修辞,如果讲述的是人,其修辞的方法总是以一种“仰视”和“赞美”的态度,这种刻意的赞美,会让所表述的现实脱离实际,造成一种滥情的感觉。 在Stephen Shore谈拍摄感受的时候,提到自己喜欢Walker Evans,其原因是面对拍摄主题,他们都试图“保持一定的情感上的距离”。 情感距离不是无情,我认为它是在摄影者具有一个独立的个体感之后,对自我和世界关系的一种处理方式,距离感是一种平等个体彼此的尊重,这种尊重包括对对方缺点,不完美,甚至是痛苦的尊重,而不是把对方奉若神灵。 4.学院派 大家的整体感受是觉得我放照片太多了,题材都比较单一,表现方法没有新鲜感。我觉得这也和camp来稿的主体是业余摄影师有一定关系。这并非是贬低业余摄影师的能力以及试图把摄影变得复杂,主要是因为在camp这样一个大家渴望观片和研讨照片的语境中,业余摄影师没有传播目的的照片,使得其难以有太多讨论的可能。自我的东西是没有标准的,有公共目的的照片才有可能被讨论。在这方面,又能看出国内职业摄影发展的尴尬,因为专业摄影师在做职业化系统化表达方面,似乎拿不出太多东西。 好了,闲话少说,下面就放片,我会把照片分成四个帖子。其中袁洁的《克拉美丽》和刘磊的《我的村子》都是现场讨论比较多的,下周我会单独拿出来供网络读者讨论。今天回放其他的所有照片。 另外,感谢所有到场的观众,你们很多人的观点都让我很受用,也对摄影师有帮助;说实话,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耐下心来看一组照片呢?感谢所有参与放映的摄影师,我认为你们每个人的照片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或许依然不完美,但里面都有一些我欣赏的气质,这也是我选择你们参与放映的原因。感谢所有投稿的摄影师,我没能一一回复你们,这很失礼,落选并非是对你们作品的否定,在其他维度上它们也自有其意义。如果你们愿意和我进一步交流,请再写信给我。

Photo Camp15放映名单

公布一下今天的放映名单吧! 温州/104国道    吴凌峰 刘磊              《我的村子》 郑川               《文殊庙》 1. 樊竟成        《我们》 2.闵志念        《night,my friends》 3.吴凌峰     《温州。104国道》 4. 周仰           《Grandparents》 5.leryee           《重复的片刻》 6.夏尊伟          《人间关系》 7.smellysheep  《地铁》 8. 郭锐,石昕航  《城事》 9. 袁洁               《克拉美丽》 (…) Read more

Photo Camp15,明天!

《克拉美丽》袁洁  摄影   photocamp15 Photo Camp15的主题是“日常生活”,但明天要放映的作品,却并非只是琐碎的日常生活的直白记录。 经过再三挑选,我还是留下了16组照片,它们的风格相差很大,将之放在一起并无任何逻辑,但这也许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现状。在这些气味不同的摄影师那里,我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到日常生活的肌理。 带有小情绪的话就不多说了,今天的倒计时要说一些实在的,明天的camp15对诸位有一下一些提醒: 1.  明信片。  从photocamp14开始,我们在camp上“发行”明信片,照片来自放映作品,购买门票的观众都可以获得。此外,在发布每次新的camp明信片的时候,还会陆续补发过往的camp明信片。它应该是一套有趣的卡片。 明信片照片来自photocamp1   《二十一克》梁毅摄影  明信片设计 杨宇辰 明信片照片来自photocamp15   《人间关系》夏尊伟摄影  明信片设计 杨宇辰 2. 无限制畅所欲言。 参加活动没有任何限制,欢迎不请自来。不要害羞,大家都很亲切。虽然评点照片可能语出不敬,但那只针对照片,从不针对作者本人。 3.要交流。 camp15作品比较多,这次不分组讨论,会分成三段,中间有两次休息。希望你不要太安静,千万不要坐在原地不动。如果有自己的名片,不要吝啬,要四处散发;如果没有名片,凡是手写的都是限量版的,更加珍贵。camp不是静态的观片会,是大家结识同好的交流平台。 4. 可以来早一些。下午三点,让影像发声工作营的展览开始,是摄影师和公益组织合作的短期成果——将自己的照片为公益组织制作成宣传海报。 摄影师刘飞越用自己的照片为新公民计划公益组织制作的海报 最后,我们现场还有一个特别的事件要发布,至于它是什么——你来了才会知道! photo camp15  (…) Read more

Photo Camp 15倒计时(1)

樊竟成  《我们,年轻人的故事之厦门》 樊竟成 《我们,年轻人的故事之深圳》 樊竟成 《我们,年轻人的故事之祁阳》 来喽! Photo Camp15,8月27日(周六),晚七点,北京,奇遇花园。 本次camp的主题是“日常生活”,大概是因为题目亲切,来稿很多,让我很难割舍。 放映名单现在基本已经确定,我还在做一些细节的调整。最终大概会有十二组照片参与放映。 如果你想多一些奇遇,可以早些来。因为从下午三点开始,现场我们还有两个汇报展: 手工印社的摄影书作品展——书不多,但欢迎来和我讨论和分享做书的经验 让影像发声工作坊的海报展——每位参与活动的摄影师都用自己的作品为公益组织制作了一张海报 此外,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特别的活动,我这周的倒计时会陆续介绍。

workcamp3与公益组织1+1:营员亮相

昨天晚上,workcamp3开营。从六点半到十点半,我们一起讨论了四个小时。结束的时候,外面是电闪雷鸣——我权当将之当作老天爷的贺礼收下。 我们要做什么呢?开营的时候有一句话,也分享给大家: ¨以想要获得的心态去做公益,而不是给予 ¨ 这个工作坊名为“让影像发声”,但其目的却不是为了生产一组有影响力的照片,两周的时间也太短。对于摄影师而言,他们能够在这个活动中结识同道,更为深刻地认识一个社会问题,这就很好了。若喊着“拯救别人”的口号出现,则很可能在行动中造成对被摄对象的压迫,关怀首先应该是平等的,我们自己的内心也需要被关怀,我们也渴望被认可。 其实,在我看来,如果摄影师的照片能够刊登在公益组织自己印制的宣传册子上,哪怕是一张小配图,这也是影像在发声。 摄影师都和公益组织结成了对子,以下就是他们,呱唧呱唧,来他们鼓舞一下士气: 1. 邢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合作公益组织: 花旦工作室 “照片的声音能有多大?” 2. 吴育琛(自由职业摄影师) 合作公益组织:同心希望家园 “与公益组织的合作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在短时间内能达到目的的工作,所以要做到与公益组织有效的沟通、尊重公益组织的意愿、尊重拍摄对象、有耐心的,做好长时间奋斗的准备,合理安排工作(谋生)与项目(让影像发声)的时间。” 3 李英武(自由职业摄影师) 合作公益组织:快乐小陶子,一公斤捐书网 “幸福了,可以做这种事情。” 4. 徐阳(腾讯网图片编辑) 合作公益组织:北京同志文化活动中心 “想了解有效的与各类NGO的沟通手段。特别是当找到那些没有与摄影师合作经验的组织后,如何让他们理解并同意展开合作。” 5. 廖璐璐(自由摄影师) 合作公益组织:木兰花开, 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 “参与其中,体会过程。我想工作营应该只是个开始,给自己以后参与公益摄影有益的启发。” (…) Read more

在日常之中:Photo Camp15征稿

老G摄   photo camp1作品 傍晚的时候,坐在奇遇门口,对面是几栋老式住宅,六层的红砖楼:新兴中巷1号。 牵着狗的大妈走过,指着咖啡馆门口的花盆说,你看看,这盆里竟然种草,浪费啊。 日常生活,是实用的。 如果爬到树上,看我们自己的日子,每个人都会变小一些,爬到山上,又会小一些,到了外太空,我们都会变成蚂蚁。 这就是平凡世界里的日常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小小的,忙来忙去,没有永恒,只有一个过程。 这样看来,那些荣耀财富,又都算得上什么? 回头,这个咖啡馆门口有句话: 每个人,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假如我们能够跳出生活来看自己,也许就能够发现这些平日里看不到光芒,其实这个时代的好处并非是新技术带来的“穿越”,而是那种梦境般的感觉——你可以一下子蹿到云霄之上,看自己。 王楠摄   回龙观   photo camp3作品 今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能来注解自己,而且这种注解其实就在日常之中,是你随意拍下的照片,无心写下的话,它让我们发觉自己的存在。 Photo Camp15的主题是日常生活。其实你应该发现了,每次camp所谓的主题都并非是一个限制,只是让你转换一个角度看自己的照片,也给读者以一个新的语境来解读你的照片。就拿这个“日常生活”来说,它是看自己的生活,也可能是看别人的生活,是严肃的,也是随性的,请不要限制自己以现有的那些门类去套自己的照片,比如日常生活不等于私密生活,日常生活也未必一定是碎片,总之,关于这个主题,仍然有很多诠释的方法。 photo camp15的将在8月27日举行。 欢迎投稿:与往常一样,我们的投稿信箱是ofpixcamp@gmail.com Photo Camp是: 一个不定期举办的摄影幻灯放映会,地点在北京,已经举办了14次,不仅看片,也有讨论,同时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过来看人:图片编辑看摄影师,摄影师看图片编辑,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男人。你可以在1416教室通过检索camp这个关键字获得对camp更多的印象。 申请参加的步骤是这样的: 1,发来你的照片(20张左右的小图)或者你的作品链接,以及作品和作者介绍 2,初选结束后会通知入选的朋友发大图,必要的时候还要把照片根据放映的需要做简单编辑

WorkCamp4招募营员:10×50微型印社,一起来做摄影书吧

纽约摄影书展上展出的图书 工作营目标:完成一本个人摄影书的印刷制作,工作坊结束时可以捧得一本自己的摄影书回家。 当一些当代艺术家把自己的照片制作得无比巨大,甚至要用整个房子才能装得下,意图将摄影变成一种适合画廊和博物馆展出的“墙面艺术”的时候,仍然有一些人背道而驰,他们只爱照片捧在手里的样子,这些人就是热爱摄影书的印刷帮。 并不需要投资一个印刷工厂,你可以加入我们这个微型印社,一起来把自己的照片印成书,把照片变成实体,享受一种捧在手里的感觉。 工作坊将带领大家从照片的图片编辑开始,一直到纸张的选用,并共同做图书的版面的设计,最终印刷成书。 因为时间有限,可能无法做出最符合你理想的高品质摄影书,这个工作坊更注重让营员体验制作一本手工书的过程以及讨论做一本摄影书可能的选择。 WorkCamp是一个收费活动, 这个工作坊每人收费600元,工作坊结束时,可以获得一本自己的摄影书(收录50张照片)。除去做书的成本、场地费以及工作人员的费用之外,剩余资金将放到ofpix基金里。 WorkCamp4   8月3日开营,地点在北京,计划招募 10名营员。 申请方式: 1,请将您的个人作品集和简历发送至 ofpixcamp@gmail.com,截止时间 :7月20日。 2,不少于20张照片的作品集——是要放在书里的照片。(请一定发小图) 3,WorkCamp只面对北京的学员 纽约摄影书展上展出的图书 WorkCamp4 工作计划表如下: 第一次集合  8月3日晚六点半 讲座:《印刷帮的故事》,讲座人 任悦 讲座内容:摄影书印刷帮的由来和发展,印刷帮资源库:出版社介绍,图书介绍。 讨论:现场展示一些摄影书,讨论摄影书的装帧设计的特点 工作:对摄影师的照片进行编辑思路的梳理 第二次集合,8月4日晚六点半 讲座:《纸之美学》,讲座人 (…) Read more

WorkCamp3招募营员:让影像发声,与公益组织1+1

workcamp2工作营现场  公益摄影师刘浚讲座 工作营目标:将拍摄自社会现实的照片还给社会。 这个工作坊着重探索摄影师和公益组织合作的路径和方法。我们提倡这个理念,因为和NGO组织,公益组织,以及其他一些慈善组织合作,摄影师能够更为快速地切入自己的拍摄主题,理解拍摄项目的内涵,并借助公益组织的传播平台让照片传播至特定受众,使得其发出更大的声音,最终使被摄对象受益。 在这个工作营里,摄影师会和公益组织结成对子,并做初步接触,一起确定拍摄主题和报道方式。 工作营的另一个目标是一起推进之前已经发生的和公益组织合作的项目,将分组合作,寻找把之前的作品制作成印刷品,小册子和做影展的可能,并将这些方案实现,使得这些照片落到实处。 让影像发声工作营是免费的,不收取任何费用。摄影师志在帮助社会,我们也愿意为这些做公益活动的摄影师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WorkCamp3   7月14日开营,地点在北京,计划招募 5名营员,并呼唤老营员归队,形成一个十人左右的团队。 申请方式: 1,请将您的个人作品集和简历发送至 ofpixcamp@gmail.com,截止时间 :7月10日。 2,作品集不少于20张。如果您是空白的,没有作品,就谈谈您参加活动的动机吧。 3,WorkCamp只面对北京的学员 workcamp2工作营现场,与公益组织面对面 WorkCamp3 工作计划: 第一次集合:时间:7月14日,晚六点半 讲座:《什么是社会纪实摄影》,讲座人 任悦 讲座内容:社会纪实摄影的发展历史,脉络,拍摄方法,与NGO组织的合作,基金申请 讨论:摄影师将获得本次合作的NGO组织的相关介绍,讨论可能的拍摄方案。 摄影师一起观看之前让影像发声工作营的作品,讨论可能的作品推广方案 第二次集合:时间,7月21日,晚六点半 讲座:《我和公益组织的合作》,讲座人 待定 讲座内容:一位和公益组织合作过的摄影师现身说法,谈自己和公益组织合作的经验和感受 讨论:和公益组织初步接触之后的感受,讨论可能的拍摄方案,讨论如何推广过往工作营的作品。 (…) Read more

photo camp14在线展厅

1.    郑川   《顾影自怜的菜场》 菜场是城市日常生活最真实的窗口,也是残缺的自然最后展示的舞台。 那些鱼虾从海里被捞起来,密不透风地挤在一起,被扔上柜台,半死不活,与冰块为伍,等待开膛,刮磷,入锅……。 还有蔬菜从田里被连根拔起,拦腰斩断,等待洗净,去皮和切碎……。 自然之子就这样被人类吞噬,但都市人却同样逃脱不了被动的处境,每个人都像是社会中的一颗棋子,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菜场中的生物映射出人类的境遇。 整组照片从一条鱼尾开始,到一个鱼头结束。鱼的眼睛盯着我,我也看着它,渐渐地让我感到它不再是一条鱼……。 2.   王勇   《家在船上》 淮河边上住着一些以船为家的人们。 船上的电和电话线都是从岸上引的;喝的水就是河里的水,要用明矾沉淀一下,夏天河水不流,水泛红,就不能喝。 夏师傅今年70多,在船上出生,一辈子都在船上,老伴刚去世不久。他不愿意死在儿子花了几十万买的岸上房子里,一直坚持 在船上住。 吕师傅老两口是后来搬到船上的,在船上已经住了四五年,还是不适应。岸上房子没了,没办法,花了1万多买了条船。 这是一些平凡人家的船上故事,他们的生活就这样在河流里摇曳。 3. 陈小枚  《蒲竹纪事》 蒲竹,又名蒲田,是一个普通的客家村落,地处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缺牙山脚下。直到2006年,通往蒲竹的路也只是崎岖的泥路,靠两腿行走三个多小时,才到能通车的曾田镇。2006年,水泥路终于通到了蒲竹村,能行走货车了,蒲竹村却没能因道路的畅通而热闹起来。 因为改革开放,蒲竹人得以走出山旮旯,外出城市打工挣钱。有能力的人,携家带口到城里定居,为自己,更为后代谋求更好的将来。毕竟,在中国,城市意味着先进和现代,而农村从来都是落后的同义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尤其是在中国户籍制度开始松动以后,大量蒲竹人往城里搬迁。现在,85%以上的蒲竹人家已在城里购置房产。因为蒲竹人不断往城里迁移,蒲竹村一年比一年萧条,一年比一年寂静。 人烟稀少的蒲竹依然保存了纯朴的民风和客家传统。然而,蒲竹毕竟在变。蒲竹的变化,并非轰轰烈烈、立竿见影的突变,而是多年来无数微小变化的累积。各种关系和观念,不是突然的颠倒,而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巧妙的挪位。 我自2008年开始拍摄蒲竹村,以书、静态图片和摄影的多媒体方式来反映中国这个山旮旯的变迁。我对蒲竹的纪录仍在进行 (更多照片: http://www.chenxphoto.com/puzhu/) 4,  周伟  《海会堂》 四川什邡,清明节,2011。 (…) Read more

photo camp14 放映名单

今天给大家公布一下明天的photo camp14放映会的“菜品”。尽管主题为自然,但菜式并非主打自然清新派,而是多元混杂。 我试图为大家展现各种可能的观看自然的方式,之所以用“可能”这个词,是因为这些照片并非是完美的样本,它们很多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我之所以选中它们,是因为想在观看这些照片的同时,也能够和大家讨论这些已经对路的选题在拍摄上应该怎样进一步延展下去。 以下就是名单,我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规模将之分成了三组,每一组都有一个大的专题和两个小型专题,现场观众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组加入讨论。这些照片在北京的作者都会尽量赶到现场和大家交流。(和往常一样,我会附上作品的网络观看的链接,目前照片正在上传的过程中) 第一组   人  :我们和自然之间能够平衡相处吗?那些逝去的生活方式……(建议愿意探讨如何从人类学角度展开选题拍摄的同学加入这组) 1,郑川   《顾影自怜的菜场》 2.  王勇   《家在船上》 3. 陈小枚  《蒲竹纪事》 陈小玫  《蒲竹纪事》 第二组 伤: 我们的生存必须以破坏自然生态为前提么?(建议试图从环保角度拍摄人与自然关系的同学加入这组) 1.  周伟  《海会堂》 2. 刘飞越 《煤尘暴》 3.程新皓 《滇池东岸》 程新皓 《滇池东岸》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