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amp14在线展厅

1.    郑川   《顾影自怜的菜场》

菜场是城市日常生活最真实的窗口,也是残缺的自然最后展示的舞台。

那些鱼虾从海里被捞起来,密不透风地挤在一起,被扔上柜台,半死不活,与冰块为伍,等待开膛,刮磷,入锅……。

还有蔬菜从田里被连根拔起,拦腰斩断,等待洗净,去皮和切碎……。

自然之子就这样被人类吞噬,但都市人却同样逃脱不了被动的处境,每个人都像是社会中的一颗棋子,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菜场中的生物映射出人类的境遇。

整组照片从一条鱼尾开始,到一个鱼头结束。鱼的眼睛盯着我,我也看着它,渐渐地让我感到它不再是一条鱼……。

2.   王勇   《家在船上》

淮河边上住着一些以船为家的人们。

船上的电和电话线都是从岸上引的;喝的水就是河里的水,要用明矾沉淀一下,夏天河水不流,水泛红,就不能喝。

夏师傅今年70多,在船上出生,一辈子都在船上,老伴刚去世不久。他不愿意死在儿子花了几十万买的岸上房子里,一直坚持 在船上住。

吕师傅老两口是后来搬到船上的,在船上已经住了四五年,还是不适应。岸上房子没了,没办法,花了1万多买了条船。

这是一些平凡人家的船上故事,他们的生活就这样在河流里摇曳。

3. 陈小枚  《蒲竹纪事》

蒲竹,又名蒲田,是一个普通的客家村落,地处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缺牙山脚下。直到2006年,通往蒲竹的路也只是崎岖的泥路,靠两腿行走三个多小时,才到能通车的曾田镇。2006年,水泥路终于通到了蒲竹村,能行走货车了,蒲竹村却没能因道路的畅通而热闹起来。

因为改革开放,蒲竹人得以走出山旮旯,外出城市打工挣钱。有能力的人,携家带口到城里定居,为自己,更为后代谋求更好的将来。毕竟,在中国,城市意味着先进和现代,而农村从来都是落后的同义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尤其是在中国户籍制度开始松动以后,大量蒲竹人往城里搬迁。现在,85%以上的蒲竹人家已在城里购置房产。因为蒲竹人不断往城里迁移,蒲竹村一年比一年萧条,一年比一年寂静。

人烟稀少的蒲竹依然保存了纯朴的民风和客家传统。然而,蒲竹毕竟在变。蒲竹的变化,并非轰轰烈烈、立竿见影的突变,而是多年来无数微小变化的累积。各种关系和观念,不是突然的颠倒,而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巧妙的挪位。

我自2008年开始拍摄蒲竹村,以书、静态图片和摄影的多媒体方式来反映中国这个山旮旯的变迁。我对蒲竹的纪录仍在进行

(更多照片: http://www.chenxphoto.com/puzhu/)

4,  周伟  《海会堂》

四川什邡,清明节,2011。

海会堂,始建于明,为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所建,名取自佛经“菩萨海会云来集”句。寺院坐落于四川什邡蓥华镇北凤翅山上,源自蓥华山的三股溪流,于寺前汇入石亭江。已五百多年历史的禅院,原存大量佛典及法器,尽毁于“文革”。1987年,释广法住持重兴海会堂,依山而建,恢复大雄宝殿、千手观音殿、玉佛殿、地藏殿、七佛殿、祖师殿、罗汉寺等“七重天”,于是乎“海会三江水,福地万人朝”。

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海会堂“七重天”倒塌倾覆,泥塑神佛再度尽毁。三年间,寺院缓慢修复,至今仍有大量佛像散落荒草瓦砾间,任风吹雨打。色衰形散的神佛,庄严渐次弥散,却透出百般人世间的悲悯与哀乐,直面人祸与天灾。

5,  刘飞越 《煤尘暴》

粉煤灰是燃煤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是火力发电厂煤炭燃烧的副产品。作为燃煤发电厂的主要固体废物,粉煤灰已成为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的最大单一污染源。粉煤灰中富集了大量砷、铅和硒等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物质和其他污染物。 在中国,大多数灰场的选址、防扬散、防渗漏、防流失措施远不足以达到有效防治粉煤灰环境污染的目的。途径中国北方主要产煤区和火力发电厂的沙尘暴,裹挟着沿途大量未经防扩散处理的粉煤灰传输到华北、华东甚至港澳台地区,形成了对公众健康有极大威胁的“煤尘暴”。

6, 程新皓 《滇池东岸》

云南的高原湖泊被叫做“海子”,山间小平原被叫做“坝子”。海子退却后,就形成了坝子。

滇池坝子是云南最大的坝子之一,在坝子内一马平川,沃野百里。祖祖辈辈,这里的人一直在过着一种与土地紧密联系的生活。

随着城市的扩张,滇池东岸的土地与城市的距离渐渐缩短。城市如同恐龙的巨掌,在平原上轰然走过,生长起与资本和权力共生的怪兽的脊梁。随着呈贡新区的规划和广福路、昆洛路等公路的贯通,淘金者蜂拥而至。在原来的农田和滇池湿地上,现代化的进程风起云涌。城市与现代化以一种迅猛和强制的方式降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除了接受和适应,除了在这个名叫“伟大的现代主义”的庞然大物之上栖居,没有其它的选择,人们只能接受,适应,或者被时代碾过。。而与此同时,那种安然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人,也随之无声的逝去。

7.   梁利峰   《北京的树》

有一天,我在国贸附近遇到了第一个“树朋友”,冬天的阳光很戏剧化,隔着楼缝,打在一棵小树的身上,拖出长长的影子。我停下脚步,为它拍了照片。后来,在漫游城市的路途中,在橱窗、地铁站、咖啡吧、公园、胡同、艺术区,我陆陆续续又结交到其它一些树朋友,并拍照留念。在某个地点,它们就像某个突然出现的朋友一样,等在那里。
它们更像静态的肖像,被排比式地放在一起,并无关联,却又相互依存。这些肖像背后的北京,是我们生活的城市。你爱它恨它都不要紧,却越来越离不开它。

8,  顾忠升     《the tree》

看这些树,我能从心底感觉到温暖,怎么形容这种温暖呢?用温馨、宽容、文明、希望等等一些我能想到的美好的词儿,都用上,可还是觉得不够。也许只可意会吧。我跟这组照片叫“眼”,是因为小时候学围棋的时候,争一块地儿要想活,至少要有两个气孔,这些气孔也叫“眼”。


9,  夏祯        《长青》

我是一个从本科电子专业转到现在在北京自学传统书画的人。受师父的影响,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拍摄了这组照片。因为古树怪木是我的一个重要的题材,北京作为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皇城,还存留下一批默默见证了历史流逝的老树。一棵参天的老树,我认为可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久安定繁荣的表现,虽然这个表现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着。纽约的中央公园,英国的国家公园,无不以自己拥有几百年的老树而自豪。而我们,面对孔庙里的触奸柏,北海的将军松,也都仅仅像其他景点一般匆匆合影而去。更多的,以前散落在四合院,街道两旁的古树,随着市政建设的快速发展轻易的被毁掉。而我们对于古树的保护技术也远远落后,现在面对古树的枯裂还只是用填水泥的粗陋方法。我们对于传统山水的审美要求,甚至目标都已经遗失了。我去颐和园拍摄那些参天的松树,看到许多美院的学生,在写生垂柳小溪和木桥,却对身边的树石视而不见。目标都已没有,还谈什么感受。

所以,我希望接下来,我可以准备一份北京古树的名录,按序去拍摄。希望人们看到这些比城市还有古老的见证者的时候,能真的生起欢喜心,让他们继续生长下去。

10,李东翰 《找到的海岸》

这是我玩了命找到的海岸,看着这样的海岸,突然发现她是如此符合我的心境。是一种挣扎不起来的撕扯么?我也搞不清楚,只是坐牢坐久了就应该没有什么高亢的自然了吧。

11,  邸晋军 《 湿海》

拍摄这个项目我使用的是古老的火棉胶玻璃湿版工艺,身为画家和批评家的迈纳• 怀特(Minor White)在论述早期摄影时就说早期摄影师制作的照片都是靠直觉来完成的,这些照片具有怀特所谓的神秘性、瞬间的超越时空的特点。我也正是想尝试用湿板 这种古老的摄影手段,用直觉来完成对海的拍摄,最美不过自然之美。我努力想让照片显得更“灵韵”一些。尝试用化学试验的方法对摄影术进行探索。

当我站在海边,迎向习习吹来潮湿的海风,心中沉郁、惆怅。看着透过光和化学的融合,慢慢的在黑玻璃上显现的潮湿的海。我试着用几种方式来描述这种影 像经验,希望能非常精确的表达而且可以快速的说清楚,但是这种经验也许属于语言能力还未发展以前的感受层次,因此很难用笔墨来形容。但是我知道在数秒的曝光后我记录下了这亘古不变的海,他同样也是我心的映像“照片就是印记”。

Comments (60) Write a comment

  1. 在线观影体验很舒服~ [:^^1:]
    想来也不是个小工程。。感谢老师啦! [:Admire:]
    要是能在每组照片下边开放一定的留言板让大家在线讨论会不会有人响应哈?
    把讨论从咖啡馆搬上网络,大家说一些现场没有想到和想到没来及或是没好意思说的话 [:Wakeup:]
    潜水以来第一次留言啊~ [:Yeah:]

    Reply

    • 谢谢你的留言。这也是好多人一起努力的结果。(詹老师,吴育琛,朱朱)我们也在逐渐梳理一个合理的流程。

      下次我会考虑把照片分组贴。可能留言更方便一些。

      Reply

  2. 我又一次错过了CAMP,不过还好,这期有网上画廊。
    有些照片非常有感觉,菜场、蒲竹,树,北京的树等,看了都非常喜欢。
    有时我很困惑,人类无论如何都算是自然之子,但是我们总把自己和自然对立起来。
    对于我们这很困顿,对于自然呢?是不是也算是一种惩罚。

    Reply

    • 嘿嘿,其实最近几期都有网上画廊的。
      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在人类的自我反思中寻找发展和进步。不过,我也怀疑这是否能够实现。但如果大的面上不能实现,就从我们自己开始吧。

      Reply

  3. 1.菜場:相當專注的視線。

    2.家在船上:應該再去。目前比較是一種狀態的敘述。

    3.蒲竹紀事:很認真用心。投入的時間應該也很多。

    本系列選片似乎零碎一點:切得太細。
    (做為一個放片展示似乎少了一個整村的印像。)
    我猜想一定有拍環境更寬廣的照片,只是沒選。
    有時你招招認真,可是少了放鬆呼吸的空間反而不一定能貫通一氣,
    未見全牛,豈不可惜?

    4.海會堂:集中在頭部或單一塑像的照片都可說相當成功啊~
    其他則有的成功,有的稍亂。

    5.煤塵爆:好。
    有人臉的緊近照會更好。
    (因為這樣觀眾和被攝者可能就會四目交投了。)
    (ps.讓環境議題有更多人味。喔不,有更多的「人」。)

    6.滇池東岸:great.我不能說全部都是廣角。(或小廣角)
    是有就算是用小廣角拍可是也像是中景的畫面。
    但太大部份都是同樣的鏡頭視角。
    這會是個問題。

    以下是三樹二海:
    7.北京的樹:畫面用心。量少了一點。
    8.the tree:動靜之間的問題。個人喜歡的大部份是靜的樹。
    9.長青:目標應該是對的。如果把空間拉開…那是另一種拍法了。
    10.找到的海岸:這個其實不好拍。
    11.濕海:…….

    以上,出一張嘴。

    Reply

    • 每次都巴巴地盼着你这一张嘴的点评。嘿嘿。

      我喜欢家在船上影像画面语言自然的流露,不过,作者的确应该照着这个感觉把画面持续经营下去。

      滇池人家因为持续拍摄,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脉络,但需要仔细编辑一下,并在这个梳理的基础上再继续纪录下去。

      煤尘暴其实是一个assignment,一个活儿做成这样,作者很成熟,但是要能跟进就太好了。

      Reply

      • 比较喜欢船家的片子,不过好像场景有些单调了。另外煤尘暴的题材比较比较吸引人,但是里面的几张片子好像有点牵强。

        Reply

  4. 支持这样得在线展览,让我们这种不在帝都得童鞋们也能感受到奇遇花园得气氛

    Reply

  5. 找到得海岸线 这组作品 受 严明的我的码头 和 张二驴的 海岸线影响太大 个人认为这组作品模仿痕迹太重了 但不过也有可取之处, 整组照片的色调处理的很一致 , 不知到是不是就是在一个地方拍的, 希望不是 如果真的是在一个地方拍的 那么就过于简单了 甚至半天就能拍到这样的照片

    过去这两年 我的码头 和 海岸线 这两组照片在国内的风头实在太大 传播范围太广 , 但是我认为也有不好的一面 个人认为这两组照片 论单张 实在是简单 谁都能拍 无非就是那个120相机 随便转转 看到一个人站在水边站着 然后按下快门而已 但是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 时间和地点的不断变化 有了大量的积累 促使了这两组照片的成功

    说真的 不喜欢这样的作品 没有什么主题 不知到想表达什么 仅仅是大量照片的堆叠 最后选出几张所谓好的 有感觉的 然后在写点所谓的有感觉的文字 事后诸葛 所以这也是这两组作品容易被模仿的原因 因为没有思想和内涵 更多的都是表面的 形而上的东西
    当然好模仿

    @renyue @大家 @李东翰 个人一件 说的有些跑题 有些偏激 请谅解 但是求交流!!!

    Reply

    • 呵呵,谢谢你的这个大段发言。对照片不对人,这种批评和观点的交锋我们这里很欢迎。

      现场我稍微介绍了这组照片的背景,在这里也说一下,作者是在一种压抑情绪释放的情况下拍的这组照片,摄影的过程带给他快乐,这是他试图和大家分享这组照片的一个理由。我也多次和当时在场的观众提到,作者本人是海军(不过,似乎是文职啦,而且刚刚参军),所以对海可能更有复杂的感情,这也许是解读这组照片的一个背景。(也是我决定放这组照片的原因,否则我不会放这组”不明的风景“的)

      但作者本人并不认为他个人的背景需要特别的文字说明,他希望用照片来说话,却也并不是很在意作品的意义,认为一组照片可能不用讲太复杂。事实上,我感觉,他是本着无交流目的的目的来放这组照片的,并且也不在意反馈。(这完全就把看片引到死胡同了嘛)

      这组照片我觉得作者拍得还不够放松,这些画面尽管是作者完全自发的拍摄,但是里面却还闪烁着某些“刻意“的影子。这种半吊子其实很难受的。要是我,下次就带着相机冲进海里,哈哈。

      Reply

      • 看李东翰的这组照片,在听他说背景之前和之后看,似乎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在了解到他的想法和情绪之后,感觉并没有使得照片的解读被限定,反而是在照片和背景中有了某种互文的关系,然后就看出了区别于严明、王博的东西来了。现在总觉得“让照片说话”这话有点虚,因为仔细想想,我在看的并不是只有照片,我对作者以及对作者所拍的东西的了解,都是我看到的东西,面对的“文本”。形式上类似的东西,居然也可以有了不同的情绪。

        Reply

        • “我在看的并不是只有照片” 这句话有意思噢。

          “居然也可以有了不同的情绪” 奇遇发生了,嘿嘿。

          Reply

  6. 全部看了一遍,謝謝任悅老師,辛苦了~
    選題都非常有趣,要是再挖挖就更好了。照片的系列普遍都缺乏整體感,編排有些零碎。

    Reply

  7. 第一次看见陈小枚 《蒲竹纪事》这组片眼前一亮。精美的构图、典型的瞬间,个人网站大量的图片还有视频。可以看出作者是在用心做一个纪实摄影项目。这在当前“数码快产”年代是少有的。
    好的地方就不说了,因为你还在继续工作拍摄。我想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1.你对“蒲竹”纪事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我看片后还没有得到答案。
    2.在挑选编辑图片时过于考虑构图、瞬间、趣味,我还看不清楚你拍摄“蒲竹”目的。
    3.人像部分的挑选我更喜欢那些带有“蒲竹”特色的环境肖像。
    4.图片整体拍摄的时间、季节、民间重要活动场面还不是很多。

    1416真是一个好地方。可以学习交流。还有不少最新摄影资讯。
    可惜湖南离北京太远啊,没有机会参加见面交流活动。
    ren yue:什么时候上一个网络同步视屏,估计参加活动的朋好会更多。

    Reply

    • 你对“蒲竹”纪事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我看片后还没有得到答案——这个也是现场有朋友问到的问题。

      上视频?噢,太复杂了。我觉得这样网上讨论也很有意思啊。

      参加的人多不是这个活动要追求的。现在是格大风格时代,但大量信息都是浅层理解,我希望1416教室能够促成大家一起在一定深度上理解视觉文化。

      Reply

  8. 《顾影自怜的菜场》食物的那种“尸体感”营造的很好。郑老大+1
    《家在船上》还是想说我很喜欢这组,拍的很“轻”,透过镜头能感觉自己似乎就坐在船屋的床上,真好。
    《蒲竹纪事》视频做的很好,单从照片上讲有点太“紧张”了。视频和照片的时间维度是不一样的。
    《海会堂》把一个灾难拉远了看,拉抽象了看,距离产生美。
    《煤尘暴》十天能做成这样非常棒了,学习。
    《滇池东岸》我很喜欢这组的空间感,地平线处理的很棒。
    《北京的树》太少了,构成一个系列有点牵强
    《the tree》城市里的树,非常尴尬。
    《长青》这种抽象的形式画成画还是比较好的,数码相机转黑白,影调什么的都没出来。
    《找到的海岸》没感觉
    《 湿海》挺好

    Reply

  9. 学了一早晨,学完了。喜欢《顾影自怜》、《煤尘爆》、《北京的树》、《海会堂》

    Reply

  10. 给 陈小枚《蒲竹纪事》的留言:

    因为我生长在湖北农村,在广东打工十六年了,对你的纪录有话想说:

    1. 从片中可以看得出你付出了很多努力,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正在荒芜的农村很需要此类完整的记录.

    2. 你的镜头还不稳定,一些拍沙龙的手法也混杂其中,一些画面还很突兀.

    3. 线索还不是很清晰,你在专注地记录一个地区,应包括区域的整体状况,区域最明显的特征,几个家庭的完全记录,区域的历史追踪,从此区域走出去家庭的现状,当地人的经济收入\民俗\年节\婚嫁\祭祀等等.

    既然您已经走出了第一步,要尽全力把这个区域做透,形成珍贵的文献才会具有价值.希望看到你未来更多出色的记录在案

    Reply

    • 喜欢这条对于《蒲竹纪事》的评论,第三条尤其有用。我觉得作者的人类学知识背景在整组作品里体现的还不够。是否有可能以这个村子为案例,以影像人类学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的田野研究,也许出来的作品会更广阔。那些出去打工的村民,他们散落在什么地方?生活如何?是否也能够去追踪一下,然后放在一起,与现在留守家庭的生活影像互为参照?这真是个好题目 [:Admire:]

      Reply

  11. 颈椎原因没能现场欣赏这期CAMP,网上影廊看了一半因为网络原因也断掉了,暂且说说看到的几组。
    喜欢菜场和煤尘暴,因为有摄影的样子和其背后普世的价值。
    家在船上和蒲竹纪事都是很好的话题,只是瞬间影像与社会 [:Automan:] 时空的顺利对接着实是个问题。

    Reply

  12. 看完之后心情老激动了哈。真是羡慕北京的同学啊,嘛时候能在上海开分舵呢。

    Reply

  13. 郑川 《顾影自怜的菜场》
    这组照片给我的最直接感觉就是我们为那些生物的死而可怜,更为我们人类的自私而自怜……它们的死是我们造成的,但是它们死后却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了贡献,而我们在生前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而活,死后什么也做不了,只有那么些人死后把自己的身体器官贡献了出来,我向他们致敬!看了作者的解释,更加理解了这组照片的意义,我们生活在这充满浮躁和欲望的都市里,每天的生活都是被别人安排的,因为我们觉得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好的生活。哎…… [:Wakeup:] 其实我们死后事情也是不能自己决定的,悲哀啊……我想我要换种活法了 [:Yeah:]

    Reply

  14. 和LS各位不同,我有点喜欢梁利峰 《北京的树》那一组,或者不是称为一组,类似碎片状但是很有吸引力的描述

    还有夏祯《长青》,对纹理的研究

    [:Yeah:]

    Reply

    • 那一组的作者后来离开了北京,要不我想他会有更多树的肖像的。

      Reply

  15. 任老师,看来这样一个人看小片和大伙一起看大片的倾向还是挺不同的啊。
    我那一组经过几次转还后,影调确实和tiff的大文件相去很远。但是接下来我真的要如很多人所建议换更贵的设备更大的画幅德国的镜头,努力做更牛b的后期追求更细腻入微的影调吗?我固执的怀疑这一点。我们的学习能力够强了,但总是在深层的自我意识上差点劲。

    Reply

    • 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倒是想想咋让看这些照片的人明白你的语境,卯到中国画的传统上去解读。没有任何背景的话,像我一样不明就里的就当成现代主义的东西了。其实跟你想表达的南辕北辙。

      Reply

      • 是的,这确实是我在考虑的方向。倒也不是说硬要往中国画上去靠,因为水墨画也是一种表达方式,而总是先有感受,后有表达的。如果感动都没有,更谈何欣赏。我只是觉得拜文化断裂所赐,我们已经被西方的够厉害了。我师父老跟我说,看中国画,观众要加油,这样真正的好东西才出的来。这话听着不好听,但想想还是在理的。

        Reply

    • 那看你要的是甚麼。
      似乎您自己也有答案。

      5DMkII用RAW/Tiff檔好好拍攝,(意思是原檔夠好)
      再精修找高手輸出,可以放到短邊一公尺(長邊可達一米半了),
      品質還是很好;但這樣一張大照片的製作費可能要兩千人民幣。
      這是前面的拍攝成本稍小,後製的要求和成本則相對相當的高。
      好處是拍攝的速度比大型相機快很多。

      速度和品質中間的選項之一是用120相機加Marco鏡。
      但加上後製製程能不能達到品質上明顯勝於全幅數位不無疑問。
      (數位機背這選項暫不在討論之列)

      至於大畫幅,等你到了四乘五,
      後面還有八乘十這個深坑大溝,哈哈!

      您這組作品在形式或紋理、具體還是抽像化、物件化等方面,
      仍較偏向於具體、紋理。

      關於實際拍攝不知您有沒有考慮過使用反光板。

      Reply

      • 又及:我覺得我好像問得太武斷,
        說不定您已有使用反光板拍攝了。

        再及:
        您這個系列有些照片是適於甚至是應該放得很大來看的。
        這樣在展出時有其優勢。(不過我並不認為全部都要放很大)
        當然這時已是一個展示問題。
        和本次觀片會主題或本博較新聞的風格不一定有關哈。

        Reply

        • 老实讲,我没有用反光板。本身这组片是拍素材时顺手拍得,后来背着器材上山的时候要花大部分时间拍各种素材的片子,这种片就只能顺带快速掐几张,其实我更多的是树的全景照。
          这种片放大看效果是比较好,我看汪芜生在日本的展览照片,是把一个日式房间里整扇推拉门做成他的照片,很有味道。
          其实中国人以前表现光影也是很独特的,就像我们的透视是散点透视一样,中国画里的光源也想是散点的,到后来干脆画家想让哪亮哪黑全自己安排了。。。

          Reply

          • 树的全景照:介個期待啊~

            關於中國傳統畫系統和攝影的對話和化學變化,
            這其實是中文文化系統和攝影必會要有的歷程。
            只是目前看到的例子還稍硬借硬轉了些。
            日本可能好一點(可能不只一點);韓國也有太硬的問題。
            我所形容的是一個總的感覺。

          • 很同意ki-one兄说的这种“硬”的问题,我想造成这种现象多半是因为只拿出了国画(或者说是中国文化)中形式上的东西与摄影糅杂和对话,但缺乏的是真正意蕴、气场层面的交融。源自中国文化的哲学观依然是被搁置在某个角落的。就这组作品而言,我更期待看到“见树而非树”的境界:)

  16. 对一些 不知所语 的所谓艺术摄影 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评论 无论怎样 相机的普及和年轻人用图片敢于展示表达自己的内心是一件值得继续发扬和鼓励的事情 [:Automan:] [:Automan:]

    Reply

  17. 今天下午做完组会报告,总算稍闲,我也来汇报一下camp14的一些感想:)

    1、关于影像人类学。近些年来做人类学的人好像大多在做一种反思式的文本,而非传统的那种将事实用一个理论框架来框成一本书。事实上,《写文化》里就已经提出,世界是开放模糊和矛盾的,当尝试从中抽提出一种理论时,就已经是对“现实”的一种歪曲,而如果要完全尊重现实,又只能得到一种没有结论的,甚至相互矛盾的文本。我觉得,其实这恰好是影像文本的一个优势:因为影像文本本身就包含了很多作者甚至都没有意识到的细节,这些细节能够叙说“现实”的多种层面。和现实一样,影像本身在某个程度上讲也是开放的,这或许也是影像民族志该利用的语言。至于具体如何来实现,我不知道。但总觉得这个层面的照片,或许应该尽量避免一种刻意的表述,而包含更多的细节。不过似乎想从事影像人类学的摄影人很多都会有些矛盾,好像为了制造一个好的影像民族志文本,必须放下摄影的很多架子,放弃很多自我的张扬。不过,即使从纯摄影的角度看,这也可能成为另一种层面的好照片吧?(就当是我的自我安慰吧。。)
    具体到蒲竹纪事,我觉得照片似乎是拍的有些拘束了,似乎还是尝试在传统的民族志框架下去观察一个村子的各个方面,四平八稳。但听任老师介绍背景的时候,感觉似乎作者实际在做的事情并非仅只是这样的小社区的研究,而涉及到这样一个村落的变迁史以及在现代中国背景下的抉择,或摄影能用来多做些这方面的事情?

    2、关于类型学照片。看到树的那些组照片,就想到了原来任老师提到过的一组《树的肖像》(是利文斯顿还是谁拍的?)在编排自己照片的时候,我觉得排这样一组照片的时候是最舒服的,似乎按照任何顺序来排,都能得到类似的效果,每张照片在里面似乎成了等价的符号,只要把这些近义的符号按某个模式堆起来,就成啦,看的人也轻松,找到一种模式,就“理解”了。这样的编排,似乎十张还是三十张,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整体性的存在抹杀了每张照片中的被摄物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价值。这样的组照,似乎大部分拍照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吧?我在想,在进行类似的编排时,能否在形成一种模式之后,再故意打破之,气死看照片的人,哈哈!

    3、关于摄影的语境。那天看《长青》,再听夏祯从中国画的角度去解读,发现直接从现代变成了后现代。。(或者严格的说是进入了另一个传统,而没法用西方的知识来表述了)之后一直在想,摄影是否还有另一个有别于西方的传统?仔细想想又似乎没有,这个技术本身的发生和进入,似乎就已经构造了摄影如何被社会认识,也决定了它是一种对于西方的想象吧。不过那天听夏祯一说,也觉得从传统中国画的角度上来解读摄影,实在是很有意思。于是也在想,我们观看的,的确远远不只是照片本身,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东西。

    4、关于照片和拍摄计划。那天听福利说了很多,感觉自己拍照的时候的确有些时候是在被照片(更或者说是画面)牵着鼻子走了,脑子里似乎总想去找一些我所喜欢的模式,无怪乎楼上的ki-one童鞋说不管用啥焦距,出来了很多雷同的画面,真是一针见血。到底是我在捕捉影像,还是影像在捕捉我?不过有时又觉得,虽然想事先设想一些需要拍摄的元素,需要表达的方面,但实际真这样操作的时候,又都变得刻意了。幸好现在在北京,也没法天天拍,正好搁置一下,先多想想,反思一下,也拍点更自我的照片。

    5、最后再谢谢任悦老师,让我大着胆子不害臊的说那么多。。

    Reply

    • 1.影像和人類學,彼此關係有時有危險性。
      目前似乎是影像向人類學吸收多些。

      2.個人認為編排還是有規律韻律。
      以本次十一個作品中扣除典型紀實之外還有很多組您可以做個實驗呢。

      3.關於現代性格濃烈的攝影和傳統視覺經驗碰撞/對話和化學變化的問題,
      個人常常以日本做為一個參考座標。(也常流於粗淺)
      我比較覺得有時這是一個社會的現代化,
      以及和個人美學(必然的)在裡面夾雜後,綜合變化的結果。

      4.攝影人此物種對於畫面,喔畫面~難以抗拒。
      於是學習和它相處。就好像此物種似乎必然帶著風格這種基因,
      但是又害怕僵固。

      我常常看到書店書架上那些教人家構圖的書,
      心裡就想:問錯問題了吧?拍照時不該想這東東呀!
      不是馬上就完成了嗎?
      就算是一直在修正變換角度位置,
      指引我們的應該是眼睛跟畫面吧??

      Reply

    • 谈到类型学,贝歇夫妇的水塔照片是以格栅的方式并置摆出来的,这种展示方式或许说明他们是将之看成一张照片来对待的。而目前很多所谓类型学的作品,似乎很少这么展示。

      “到底是我在捕捉影像,还是影像在捕捉我?” 又是一句很棒的发言哇。

      我今天一天课(昨天也是),我就先不多说啦,自由讨论~发现大家的发言都超级有质量。

      Reply

    • 2. 不同的排列方式还是会出来不一样的观感的。树周遭的环境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语调”、“呼吸”和“节奏”,尽管总的“语意”是大体一致的,但正是这些穿插在个体”语意“之间的“语调”、“呼吸”和“节奏”的不同,带来了无限种可能。就像那些无主题变奏。。。

      Reply

  18. 大家都很活跃啊。先仰慕一下。 [:Admire:] 然后抱歉,这么久没有回复给我(蒲竹纪事)留言的人们。近来有点瞎忙,有点乱。有天有点点空,想一一回复的,但想了想,好久很多问题都没弄明白 -- 比如,关于拍摄手法或技法,我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沙龙手法,我也并不知道,所以,就搁住了。然后又忙了,脑子更乱了。但想说,很感谢各位的留言和支持和指正。蒲竹纪事只是一个开始,才拍几个星期的东西,以后的路还长,你们的反馈对我很有帮助。:))

    x

    Reply

  19. 这两周事情比较多,没抽出功夫用电脑,没想到讨论这么热烈,我足足看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完所有留言。嗯嗯!大家都好严肃好认真呀,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任老师说得我好像是个很随便的人似的,呵呵。这个,大家说的我都接受,不过我也说一句,关于用力的问题哈。我拍东西一直都很用力,特别要说明的是这组片子,是在一种犹如憋尿很久,突然有机会撒了的情况下,当然会格外用力咯。这个事情一般人没有办法体会的,就好像现在,我的所有相机都坏了,连最常用的24-105的镜头都坏了,却出不去修,当然,就是修好了也没机会拍,天天训练排得挺紧的,主要是我真不是文职。
    最后有个哥们儿说自己的模式拍摄,我觉得,按照自己的拍摄模式挺好,这个就是按照自己的套路来么,你让一个唱歌的说相声总归味道有些怪。
    下次在参加这个活动,我一定换个身份,认认真真的。

    Reply

  20. 个人最喜欢梁利峰《北京的树》这组。 画面讲究,拍摄轻松,主题到位,整组感觉很好。数量少了点,或许多了就容易出问题。

    Reply

  21. 我虽然很不专业,可是也想来说点什么,就当是对大家的支持吧。

    顾影自怜的菜场,这个话题我曾经拍过,很偶然竟然又在这里看到了,其实每次经过菜场看到那些动物的尸体都很难过,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这组静物的确把那种尸体感表现得很好,竟然在菜市那么杂乱的地方都能拍得这么安静,是我做不到的,学习了。

    蒲竹纪实,是这组里面最喜欢的一个。但是个人认为还是有一点地方需要改一下哈,主要就是感觉大的宏观的场面的东西比较少,感觉开始有几张,可是后来都还是感觉很局限,大概是走得太近了?能不能选一些更大的更远的片子。其实真的很喜欢这组片子,感觉纪实得很出彩,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是菜鸟,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包涵。

    Reply

    • 当你是个读者的时候还真无所谓专业还是非专业。
      谢谢你的发言。

      Reply

  22.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与陈小枚对话:人类学和摄影,它们都很感性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