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女人 1, 女性摄影师基金 Humble艺术基金会最近正在筹办一个名为31位31岁以下女性摄影师的作品展,初步定于2008年3月1日开展,目前正在寻找参展摄影师,挺不错的一个机会。具体的申请方法如下: 截止时间:2008年1月25日 作品递交方式:5-10张个人作品,每张作品长边550Pixels,72Dpi分辨率,RGB,另附简短个人生平、简历以及你的作品声明。不接受压缩格式(zip) 没有申请费,直接把邮件发往31@hafny.org 申请者必须是1977年3月1日以后出生的女性摄影师 申请者在2008年2月1日得到入选通知 2, 伊朗女性摄影师 德黑兰制造在我们的展讯栏目里已经介绍过了,5位伊朗年轻女性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真实生活。其中Mehraneh Atash的作品给人印象深刻,她在伊朗男子会所中利用镜子将自己手拿照相机的形象和被摄对象——半裸的男人,置于同一画面,这种异常大胆的观看,打破了外在世界关于伊斯兰世界女性的刻板印象。这就是德黑兰制造这个展览的真正目的。 不过,我从这个展览中还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故事一,英国卫报记者对两幅照片的解读 伊朗女摄影师Newsha Tavakolian指引卫报记者观看自己的两张照片。 第一张 卫报记者认为这张照片里显然是一个被丈夫殴打的女性,而摄影师的答案是:她刚刚做完整容手术,隆鼻、除眼袋,在伊朗,女人们都拼命追求美。 第二张: 卫报记者对这张照片的解读是:一个被逼婚的新娘。而实际情况则是,这个新娘和她的未婚夫深爱,明天就是婚礼,但是她已经在美容院呆了五个钟头,累坏了。 故事二,英国图片社对伊朗女性摄影师照片的解读 Newsha Tavakolian认为她的创作目标是记录自己国家的真实生活,展示一个彩色的伊朗,但是你可以去看她拍摄的另外一组照片。 这位伊朗女摄影师是英国Polaris图片社的签约摄影师,她在这个图片社有一组名叫伊朗女性的照片,而这组藉由英国著名图片社朝全世界发送的照片,却仍然设置了一个沿袭传统刻板印象的语境,在这里,仍旧是一些受压迫的、动荡社会中的女性形象。 故事一二的对比,足以说明当下影像在信息传播过程有些悲哀的现状,刻板印象通俗易懂,符合人们的阅读期待,因此更易于成为图片营销者牟利的手段,不断被加深,广泛传播。我们生活的这个“拟像时代”是多么之不可靠。

中国热

最近接待一个摄影旅游团,一些美国学摄影的学生每人花一万九美金来中国参观游览。 前一阵去大连,医科大学摄影艺术学院有一个和英国合作的摄影硕士项目,英国学生可以来中国完成他们的学业,据说颇受外国学生欢迎,因为这种“驻外”经历可以让他们的个人作品集增添不少精彩的好照片。 早上起来看到一个面向年轻摄影师的基金颁奖的消息,英国年轻摄影师Sean Gallagher获得了5000美元的资金支持来完成关于中国西部土地沙漠化的报道。这组作品比起他作品集里其他关于中国的报道更加深入,最打动评委的是他在用图片讲故事,进行了很扎实的采访和调研。事实上,1416以前介绍过另外一个同样拍摄中国土地沙漠化的摄影师James Whitlow Delano,他的作品更为成熟。 抛开具体的摄影报道的技巧不谈,我觉得Sean Gallagher的成功多少是因为他的报道主题是当下全球话题中的热点——中国以及环境。但是,值得深思的是,能够同样在中国热的潮流中把握机会的中国摄影师却不多——我这里主要指的是报道摄影师。我们的学生和美国学生前几天一起拍了一次鸟巢,晚上放片会结束之后,观片的小荷特别要求对中国学生讲了几句话,他说连老外都不拍中国的“可怜的民工”你们的照片里怎么还是这个。 我们真的应该认真思考“中国热”的内涵,伴随着中国的变化,那不再是一些哼唱多年老掉牙的曲调,在我们这个急剧发展的社会里,恐怕故事更多、更为复杂。

Jessica Dimmock:一个纪实摄影的成功标本

近日,Jessica Dimmock的纪实摄影专题《九楼》在媒介风暴网站中被包装出台。1416之前介绍过这位女摄影师,当时她刚刚获得Fabrica艺术中心的F大奖以及马格南的Inge Morath基金。 目前在媒介风暴网站推出的是摄影师的多媒体作品,照片播放过程中可以听到被摄对象的自白,整个过程伴随着动情的音乐。片子编得非常好,十几分钟我竟然能够坚持看完。 Jessica所拍摄的故事是一群居住在曼哈顿一幢公寓第九层的瘾君子,年龄在20-30岁,她和这群人在一起厮混了三年。仍旧以这种殉道的方式从事纪实摄影的人不多,能够成功的人就更少,Jessica是一个幸运儿。她通过申请基金获得资金支持,并因此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后期又介入到多媒体报道中,让作品销售渠道拓宽。她的最终作品包括:一个多媒体作品、一部DVD以及一本画册。 Jessica是当下一个难得的纪实摄影的成功标本,三年的积淀,以及努力抓住每一次机遇,让她从默默无闻到名声大振。

叫魂

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家Peter Plagens撰写了一篇关于摄影的批评文章,这文章大概可以看做是在为摄影叫魂。 Peter Plagens不能忍受摄影的失“真”,在他看来这无疑是摄影的失“贞”,他追溯到摄影术诞生之时,其发明者之一塔尔伯特对摄影术纯真的愿望是希望其能够成为《自然的画笔》(塔尔伯特的画册名称)。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辛迪雪曼的出现是一个转折点,人们陡然发现摄影不仅仅报道现实同样也可以虚构事实,这不仅仅让摄影作品开始堂而皇之地迈进艺术殿堂,同时“摄影”也开始变为“造影”。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扩张,这位评论家悲伤地发现,在画廊里陈列的摄影作品已经和绘画没有什么差别了,唯一不同的是构成画面的基本结构不是油彩而是像素。 Peter Plagens发出的惊呼:摄影死亡了吗?估计不会激起太多回响,因为人们对此的争论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早已弄得口干舌燥,心烦意乱。 美国摄影杂志的编辑David Schonauer就不认同peter的观点,他说那种生活画报式样的35毫米相机报道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摄影师需要尝试新的方式,以新的视野去看待生活,辛迪雪曼的影像是对商业社会的一种嘲讽。 很巧的是,刚收到沈玮从美国寄来的一本书《在前往银行的路上,摄影如何失贞》,杜安麦可斯(Duane Michals)在里面疯言疯语,他戴着假头套模仿辛迪雪曼,他说戴安阿勃丝是真的,辛迪雪曼是假的。 杜安给我们陈列的另外一个事实是,假如摄影就只是摄影作品,它只值三千美元,假如摄影贴上观念的商标,它就能卖三十万美元。前两天去看华辰拍卖,这已经是冠冕堂皇的事实,一张纪实摄影作品的起价是六千块,而一张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作品是六万块。谁也不会无知到去问这是为什么,但是,我们干嘛不问呢? 不能再搅和了,Peter先生在叫魂,杜安大人说摄影已经失身,还有人告诫我们,当有人丢给你大把大把的金钱的时候,要小心。

茄子!美国家庭快照史(4)

1963年柯达公司出品了傻瓜型相机Instamatic,便宜,而且方便操作。这款相机获得了全面的成功。到1970年柯达公司已经出售了将近五千万台Instamatic相机。在这之后不久宝丽来公司研制出了SX-70一拍得相机,也收到了快照摄影师们极大的欢迎。正如策展人Matthew Witkovsky所谈到的,这两款相机拍摄出的都是正方形照片——这种奇特的画幅和传统的绘画风格的长方形照片完全不同,使得这些业余爱好者的照片别具特色。下面这两张照片大概都是用Instamatic拍摄的。强烈的闪光灯产生了一种超现实的色彩,让这些照片产生出一种奇怪的甚至艳俗的魅力。 Left: Unknown photographer, September 1969.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Right: Unknown photographer, January 1965. Collection of Robert E. Jackson. 尽管美国人的家庭快照的拍摄工作仍然在继续,这个家庭快照展在1970年代末期停止了,这是在数码技术诞生之前的阶段,而数字技术已经改变了快照的生产方式。当下,成千上万张家庭快照在Flickr等图像分享网站上随处可见,但是那种以打印照片为主,精心集纳的家庭影像已经近乎消失了。 国家博物馆的快照展以1978年拍摄的一个老妇人的生日晚会的照片为结束,我认为这照片一个非常棒的结束,让我们看到了如此有趣并且难以重回的过去。我喜欢这照片里老妇人竖起指头并且和她的蛋糕上的蜡烛相呼应的样子。这种多姿多彩的摆拍风格使今日的美国家庭快照呈现出和最初时完全不同的风格。(完) Unknown photographer, May 13, 1978. Collection (…) Read more

消息树:迪柯西亚躲过一劫

从1999年到2001年,当代摄影师菲利浦-洛卡•迪柯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创造了一系列街头摄影作品,这些照片抓拍自街头,但是戏剧化的布光,却使之产生强烈的舞台剧照的效果。同时画面里的被摄对象对于自己已经进入摄影师镜头的事实一无所知。 2001年迪柯西亚开始在画廊展出并且销售这些作品。 2005年照片中的被摄对象,一位犹太人发现自己的照片,提起了诉讼,认为摄影师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同时这种展出和发布自己的照片的做法也违背了自己的宗教信仰。 迪柯西亚的律师紧紧抓住一个事实,这一诉讼的追诉期应该是在照片发布后一年的时间,而不是对方发现后的一年,因此无论究竟是否侵犯隐私权,这位先生已经过了诉讼的有效期。 最近,纽约州最高法庭对这一案件宣判,法官支持了迪柯西亚律师的观点。 这结果让看热闹的人都大失所望,想必迪柯西亚大师也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这案子没过追诉期,该会怎么判呢?

茄子!美国家庭快照史(3)

20世纪的一些业余爱好者们对一些摄影上的小把戏非常着迷,有不少书都是专门介绍多重曝光,蒙太奇、剪影作品的创作技巧。这里面有一些是需要在暗房里才能完成的,而另外一些则是在拍摄时候的视觉欺骗。大概人们最为常用的把戏是利用透视搞怪,你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是这样,画面里的女孩仿佛在喂超级巨大的牛,而实际上她应该站在牛身后的地方。 早期的摄影教程上都指导摄影师们不要背对着阳光站立,否则他们的影子就会投射到被摄对象身上。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个建议,这导致照片里都是不经意间的投影。而到了1940年代,这种大家经常会犯的错误却成了人们搞笑或者制作特殊效果的手段,下面这张照片显然经过了多次排练,最终形成这样好玩的效果。尽管这只是闹着玩,但是从中你也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已经在挑战所谓摄影记录真实的底线——这是在在几十年以前,photoshop还没有发明的年代。 Unknown photographer, 1940s. Collection of Robert E. Jackson. 所有的人都倾心于拍摄他们孩子的照片——吹蜡烛、跳水、和宠物在一起玩耍。但是在这次展览中有一个现象,在60年代兴起一股潮流,人们热衷于拍摄搞笑的关于孩子处于危险情形中的照片。这张照片里的家庭陈设看起来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把抢对准一个坐在沙发上,牛仔打扮的孩子,手里也拿着一杆枪。由于大人的脸不在画面里,我们看不到他是微笑还是怒吼,这让照片增加了几分不确定性。 Unknown photographer, Dec. 1, 1959.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茄子!美国家庭快照史(2)

我们总是把快照看作一种自发以及非艺术的作品——日常生活的一种直白的写照。(快照这个英文单词snapshot原本是射击里的一个用语,意指快速的,对一个移动的靶子无目的凭借直觉射击)。不过这种对快照的理解并不全面。华盛顿艺术馆这次展览的一个革命性成就是它展示了快照中体现出来的人们在拍摄时的深思熟虑,你会发现很多照片经过精心设计。从一开始,摄影就和当时维多利亚风格的戏剧表演、室内游戏相契合。对于成年人来说,相机给他们带来一种娱乐功能。下面这张照片,10个人把脑袋从一块布后面露出来,中间的人打一把伞,上边的人举着美国国旗。我们无法确切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但是这样的照片说明业余摄影并不仅仅是记录生活,它同样也在积极地塑造我们的生活。 Unknown photographer, c. 1910.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在柯达让拍摄变得简单之前,假使你想拍照,你必须去一个专业影室,在那里你必须呆坐在一块背景布前面,挺直腰杆,表情严肃,而摄影师则摆弄着那台支在三脚架上的大相机,通过开关窗户来调节必要的光线。而业余摄影师的兴起则为摆布拍摄带来了全新的气象。下面这张照片,三个年轻人之间的周密且令人吃惊的合作打破了传统摄影表现方式的边界。在这张精心设计的照片中,两个妇女坐在镜子前面背对着摄影师,年轻男孩拍照的形象则出现在镜子里,左边的妇女持一面镜子反射出她的脸庞,这面圆镜子又和墙上挂的圆形绘画作品形成呼应。空间、节奏、构成,多重表现,这张照片有着现代主义的特色,和当时的立体主义构成相互呼应。 Unknown photographer, c. 1900-10. Collection of Robert E. Jackson. 早期的家庭快照摄影师们如何处理他们的照片?大多数时间,他们把照片贴在家庭相册里,在厚厚的黑卡纸上写上图片说明,有的时候他们还在照片周围用水彩笔涂抹。和今天的供人们涂鸦的本子类似,早期的照相簿承担了供人们发挥创意,在官方文化以外进行创作的功能。在这个照相本子里,两张相似的登山照片并置在一起,人们的影子倒映在湖水里,但是左边的照片是颠倒过来的。这种拼贴让照片之间形成一种非常生动的韵律和节奏。 Unknown photographer, August 1918. Collection of Robert E. Jackson.

茄子!美国家庭快照史(1)

1416编译自slate杂志关于美国家庭快照的文章,作者是Mia Fineman。这是我早就想翻的一篇文章。你也可以点击这里直接阅读全文。 Unknown photographer, c. 1900. Collection of Robert E. Jackson 我所熟知的每一位摄影策展人,手头都藏着一些其他人的家庭快照。这些照片当初购买的时候也就几个美元,跳蚤市场或者今天的ebay上有的是这些玩意儿,但是作为匿名的作品,这些照片已经和它们原始的含义——一个家庭的记忆——隔绝了。无声的照片,神秘的来源,这使得它们愈发迷人。对于那些爱摄影的人来说,这些照片身上散发出的笨拙、率真的性情真是魅力无法阻挡。 近些年来很多博物馆也显示出对这些快照的兴趣,并且在摄影爱好者中间,他们也对之充满了热情,但是对美国家庭快照的美学价值和发展历史向来缺乏一个全面的、学术的研究。而这种状况在今天得到改观。 华盛顿国家艺术展览馆展出了题为“美国家庭快照艺术,1888-1978”的展览,其中汇集了超过250名业余摄影师的作品,大多数都是黑白的,很多照片尺寸小到能够托在你的掌心。这些照片都是策展人从一个收藏家手中近9000张照片中挑选出来的。作品按照编年的方法陈列。展览从对柯达1号相机的介绍开始,这是一款外型像盒子一样的相机,固定焦距,里面装着100张照片。当你拍完之后,需要连同相机一起送回柯达工厂里冲洗,并且重新装上新的胶片返还给顾客。 柯达的这种廉价、易用以及不断应用新技术的特点,开启了成千上万的非艺术家们的创造力,他们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开始应用摄影媒介。下面你看到的家庭相册的封面由很多小照片拼贴而成,除了有黑白照片还有手工制作的晒蓝图片,不但有肖像照片还有旅行照片、街头摄影、建筑照片。这简直是一个独特而精彩的艺术品,体现了业余摄影作为一种当代民间艺术的独有魅力 家庭快照史2:这里 家庭快照史3:这里 家庭快照史4:这里

一周一周

时间与空间 1,玛格南的摄影师Chris Steele-Perkins最近在英国HOST画廊举办个展,展出的作品并不新鲜,是他今年出版的两部图书“Northern Exposures”、“Tokyo Love Hello”里的内容。但是,一个是英国、一个是日本,一个是黑白、一个是彩色,一个是传统的报道的,一个是日记体的感性的,为什么要策划这样一个展览,策展人如何将这两部迥然不同的作品并置在同一个展览中? 以下是策展人的回答: 把经典的黑白报道摄影和彩色的当代街头摄影混杂在一起,这个名为“从英国Haswell Plough到原宿”的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它表现了摄影师Steele-Perkin的爱情、感情以及他对于两块完全不同的土地与那里的人民的理解,这两个地方对他自己的人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在日本摄影师遇到了自己现在的妻子) 把两个不同的系列放在一起,是在试图表达我们对这两部不同风格、不同个性的作品和这位值得尊敬的摄影师的凝思与敬意。 策展人真棒,在这两个空间的转移中,影像记录下了摄影师个人情感的变革,而这又并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感情演进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暗含着当代摄影发展的线索。 2,暑假和父亲重返自己的出生地,一路上听他讲了不少故事,回家的时候,第一件事是就是找来了旧相册看,寻找验证那些模糊的记忆的线索。这大概也是英国华人摄影师Dinu Li拍摄“The Mother of All Journeys”这部作品的出发点。 Dinu Li的这部作品以前1416曾经介绍过,摄影师循着母亲的老照片以及母亲的回忆重新探访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中国大陆、香港、英国。这一系列的地点转移显然有其背后的含义。最近这部作品结集出版,出版人的评价是:借助家庭快照和Li的母亲的口述,这部作品重温了过去,带着淡淡的乡愁,并且让我们对于今天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也重新审视。

粉色和蓝色

2003年,我在荷兰参加亚欧基金会的年轻摄影师研讨班,班里那个从韩国来的姑娘在狭窄的停车场,三把两把就把一辆大车稳稳地停进了停车位,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今天早上,忽然看到美国摄影博客对她的作品的评论,在网上查了一下——Jeongmee Yoon,这才发现,她的摄影生涯也已经步入了正规。 我一直记得这个姑娘,因为她柔柔的但是韧性十足,后来她还邀请我参与一个拍摄各自国家的古董市场的项目,但是却因为太忙最后不了了之,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对这些零零零碎碎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她最近很红火的作品“粉色和蓝色”则把“零零碎碎”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初看Yoon的“粉和蓝”系列,会有一些似曾相识,摄影师Peter Menzel拍摄的“物质世界”以及“饥饿的星球”系列便是采用同样的手法。但是仔细看过Yoon的作品阐释之后,我却更喜欢她的作品。 Peter Menzel 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她的女儿,一个疯狂喜欢粉色的小家伙,所有的玩具和服装都是粉色,而这种现象并非单单发生在她女儿一个人身上,不论是美国还是韩国,不论任何种族,孩子们受到芭比娃娃以及Hello Kitty的影响,都有着相似的爱好和品味。于是,她拜访了不同的家庭,希望通过展示孩子们的物件来揭示当代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对新一代人的影响。在拍摄的同时,她发现男孩子们则被蓝色熏染,因此项目扩充到“粉和蓝”两个系列。 Yoon的作品在我看来,更是一个典型的女性摄影师的作品,因为我从她的作品中感到了一种“妈妈的目光”,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力道。

1416访谈:寻找用光大师

第一财经周刊的图片编辑王唯一在blog上发了一个帖子,寻找她心目中的摄影记者,这篇名叫《寻找用光大师》的帖子被很多网站转载。唯一现在是否找到了合适的摄影记者,她的那些炫目的要求究竟实现起来难度有多高呢?逆光和唯一聊了聊这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代她发一个招人启事,也许你就是她正在寻找的用光大师。 1,我们就从最近你发布的那篇摄影师招募启事来谈吧。为什么想到用这种方式招摄影师。 其实这篇启事并不十分正式,只是把一些想法写在blog里。刚开始是通过圈里人介绍,而每次都会被问及具体要求,所以借blog提出来,配上一组《fortune》案例,更明确直观。 2,我看留言里有人觉得你的要求很不现实,国内难以找到这样的摄影师,目前你得到的回应如何? 是,的确不好找。商业杂志不比时尚类杂志,稿费不会太多(目前来说),但又要求高质量,而能力较好的摄影师要么每天从早到晚跑新闻,要么就做商业摄影师拍利润更高的大片,符合我们要求又愿意拍、有时间拍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我们杂志的状况其实是比较尴尬的。因此除了在媒体里找人外,我们打算从一些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中间挑选,他们对摄影有着极大的热情,有充分的潜力可以挖掘,可塑性强,对他们来说机会比报酬更重要,会更用心去思考选题而不是能拿多少稿费。 目前有一些摄影师投来样片,但符合我们要求的很少。我们的摄影师库是遍及全国的,但还有很多城市暂时没有人选,这部分人可能通过图片库合作。 3,你对摄影师的要求似乎是按照外刊标准来设立的,目前国内杂志和国外杂志的差距在哪里? 这个要求不能完全说是按外刊标准设立,而应该说这本来就是杂志摄影师本身应该具备的,外刊只是拿来做参考范本 。国外杂志做得好,根本上是好在一个科学高效的做刊流程,图片从一开始就参与选题,和文字生产同步进行,从图片编辑、美术编辑、文字编辑、甚至记者,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缺一不可,这样通畅的协作配合,不做出好东西都难。而国内一些杂志从创刊起就不重视图片环节,框架没搭好,再怎么使劲填砖也做不出多好的东西来。 4,商业类杂志用图是否有其独特之处,你觉得国内那些给时尚杂志拍摄大片儿的人能够完成你们的人像拍摄人物吗? 商业类杂志报道的是企业, 故事通常是从一个人、一群人展开,这些人的工作状态是我们可以用图片去描画去展现给读者的。拍时尚大片的人通常有一大群人在后面为他做好准备工作,拍摄场地和光线可以人为控制,拍摄对象也比较专业并乐于配合,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拍摄,一个姿势不行再换另一个,直到拍到满意的画面为止。而我们的拍摄常常是在光线、背景条件不太好的环境里,并且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公司老板、工厂员工,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效益,不可能花上一天半天的时间给你拍摄,所以摄影师必须在拍摄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现场有变故出现时能灵活应变,随时有新的想法,对现场光线的把握能力要求其实更高。 两者最大的不同是,我们要展现的是人物的自然真实,而时尚大片更注重人物的美,目的不同,拍摄方法上区别就很大了。不过也不是不能尝试。 5,为什么把你的招聘启事起名为”寻找用光大师”,这么强调光线的运用,是否因为在你看来目前国内摄影师的作品的基本技术素质不过关呢? 我们杂志对图片要求之一是精致,哪怕是拍摄一个街景一个公司logo,也需要你花心思去构图去用光,而国内摄影师却很少能做到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有这个思考过程,这其实不是在找用光大师,而是在找真正用心去拍摄的人。 6,为报纸拍照片和为杂志拍照片有什么差别呢? 相较于报纸的快速阅览,杂志是捧在手里细细品来的,我们要让读者看到图片背后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依靠表面的视觉冲击力。摄影师需要对杂志的风格和报道内容有一定了解,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故事,美编会怎么样安排照片,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就更容易和杂志的感觉切合。 7,你们目前是需要寻找自由摄影师,还是想聘用一个杂志社的固定摄影师呢?谈谈你的要求吧,也许1416的读者中就有你寻找的”用光大师” 目前暂时不雇用专职摄影师,所以自由摄影师是最好不过了。要求我在那篇文章里已经说了,总结一下就是有想法、沟通能力强、技术过硬。 另外再说一点,希望每个摄影师都好好去对待自己的作品,拍完了不要扔那儿不管了,你得分类整理好他们,提炼出你的得意之作(最好是有自己个性而非为客户拍摄的作品,除非是极其著名的客户),以备随时有客户找到你叫你发样片,如果你担心版权问题,可以做成无法复制的PDF甚至flash,附上你的简单介绍、联系方式、擅长类型。让别人在最短时间了解你并且找到你,这点很重要。

推荐学生作品:猎德村,最后的留影

这组图片故事是人大新闻学院大四学生戴世恒,暑假在《南方都市报》实习期间完成的。它记录的是一群在广州一个名为“猎德”的城中村以收购废品谋生的河南人的生活状态。照片拍完之后,猎德作为广州市第一个拆迁的城中村被拆除,照片中的家庭移居到其他地方,而猎德作为他们在都市里漂泊的一个节点,则彻底消失了。当看到这组故事的时候,我在想,他们是否会感谢小戴为他们留住这些记忆?或者,他们是否会认同或者怀念自己作为一个异乡客曾经有过的这段生活,以及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居所呢? 近些年已经很少有学生这么扎实的做纪实性的摄影专题,小戴花费了不少时间,这组专题拍摄的同时他还做了录音,会整理成多媒体报道。 当然,他还可以把这组故事拍得更好,但是我还是要隆重向各位,尤其是图片编辑们推荐这组作品,如果有想刊登这组故事的,请联系我。marchren@gmail.com 他们来自河南驻马店的确山村,他们相互之间多少有些或近或远的亲属关系,他们都从事废品回收的生意,他们住在广州。小一些的孩子才会留在他们在身边,学龄的孩子大多被送回了老家,如果家乡没有老人的,家里的女人还要回去照顾孩子,成了年的孩子,大多都在广州或者其他珠三角城市打工。这些大多有四五口的家庭,在广州的一般只有三两口甚至一个人,他们都住在一个城中村,并且房子的位置离得很近,以便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相互照应。 老黄来自河南驻马店的确山村,99 年来到广州, 住在猎德村的河涌旁。从最初的和六七个人合住在”握手楼”的小房间中,到最后的靠河涌的大单间,老黄搬了一次又一次,却始终是在猎德村里转悠,他的生意也从一开始的收废铜烂铁升级到现在的回收淘汰的电子产品。去年老黄的老婆回到家乡照顾学龄的孩子上学,自那之后这位三个孩子的父亲就独自一人住在了广州。在老黄家的附近,住着大约七八十户驻马店的老乡,他们绝大多数来自确山村,在这个离家乡 1100 公里的亚热带城市从事同一种营生:废品回收。 老黄家楼下的一个小空场是他和老乡们的”据点”,白天留在家里的女人们会带着孩子在这里乘凉,晚上陆续回来的男人们也聚到这里聊天,他们之间多少都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 老陶住在老黄的楼下,他和老婆住在一间没有窗户的小房间里,家里有一台电视和一些简单的家具,其他地方堆放着收来的旧设备。除了睡觉,老陶很少呆在屋里,他喜欢在院子里一支接一支的抽烟。老陶的大儿子已经成年,在中山市打工。 老乡在老乡的介绍、帮助下一个接一个地来到广州,从最初的落脚点慢慢搬近老乡们的聚居区,于是这个在猎德村一角的”河南小社区”逐渐形成。这个小社区中有老有小有男有女,但很少有青少年,因为孩子到了学龄就要回家乡上学,这里虽然也有外来人口子弟学校,但教学质量不好,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孩子的母亲也要一道回去照顾孩子的生活。而青年人,用老陶的话说,这里虽然收入好一点,但收旧货毕竟是个要求人的事情,血气方刚的人做不来,所以他们宁愿在工厂里打工。 2007 年,地处广州黄金地段德猎德村被确定为广州市第一个拆迁的城中村,2007 年9 月底,外地人全面搬离猎德,老黄和他的老乡们陆续搬到上社、冼村、员村、车陂等其它城中村。 2007 年10月 16日上午 8时,47 台钩机,836名操作、施工人员进驻猎德。 9时 30分,猎德村动拆正式开始。 It is a series of portrait s (…) Read more

一周一周

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纷争——哪里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浏览上周新闻,却发现有两件事情恰好从细微处描述了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对立而又统一的复杂联系。 A  画家对照相的态度 著名画家Lucian Freud上周接受了英国一项最高的骑士勋章,在颁奖典礼上,按照惯例与会人员一起要拍摄一张合影。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摄影师按下快门的同时,Lucian Freud却出人意料地把身子扭了过去,并且用手遮住了脸。 Lucian Freud不需要用他外祖父——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荣光来证明自己,他是英国当下重量级的画家,作品在索斯比拍卖会上拍出天价。即使是为英国女王绘制肖像的时候,他依然按照自己的风格行事,以至于这张显得“阴郁”的女王画像引起了诸多争议。 但是画面里永远冷冰冰的主角,让人们还是将之和弗洛伊德的思想联系起来,认为他是弗洛伊德的替身。而他本人也曾这样说过:我所处理的每个主题,犹如自传的体例,它是关于希望、记忆、愉悦与真实感的结合。 此刻,当他面对镜头的时候,选择了逃避。有人说,这大概是现场的闪光灯太强烈了,还有人说,是画家害羞。但是,这行为似乎更是对摄影的对抗,藐视,亦或是换个不太激烈的形容词——一个建议——那种呆呆的面对镜头的合影有什么价值呢? 画家曾经说过:“我画人物,不在于他们表现出什么,也并非他们就是如何。”而不幸的是,摄影却时常停留在这两处地方。 相关链接:1 、2 B 摄影与绘画的对话 美国加利福尼亚摄影博物馆正在举办一个名为“什么是真实的?摄影和绘画之间的对话”的展览,展览意图探讨摄影和绘画之间的边界,并且认为这种边界的拓展可以将观者的注意力从日常生活的表面移开,而关注其实质。展览主要通过三位艺术家的作品来唤起公众对这个话题的思考: Todd Brainard,他所绘制的风光画,都是以照片为原型,但是通过将色彩变成超现实的等手段,改变了人们原本认为理所应当的现实。 Miranda Lichtenstein的作品是一系列的宝丽来照片,全部是一些静物:水果、蔬菜、花卉,似乎是技法非常传统的绘画作品,而实际确是摄影作品,而另一重现实和虚幻之间的联系是,作品中的背后的阴影都是绘制出来的假背景。这完全打乱了观者心目中的真与假的认知,不得不仔细观看每一幅作品的细节。 另一位画家James Lorigan则用类似“照片写实主义”的风格,将梦想描绘为“现实”。

看(二)

用一些迸发出来的灵感小火花拉大车,真挺困难的,这文章还没有把我的感觉写出来,仍然将之发布出来,唯一希望的是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二)《亲密的敌人》,Robert Lyons的对视 “我要怎样说你才能明白” 摄影师Robert Lyons在采访卢旺达大屠杀的凶手的时候,对方冒出这样的话,这句话成为对这场种族屠杀的复杂性的一种感性的表白。摄影师拍摄的卢旺达刽子手、幸存者的肖像照片被汇集成一本书《亲密的敌人》(Intimate Enemy),书中的肖像照片旁边没有任何图片说明,访谈被放在另外的一部分,全部匿名。看作品的时候,和你照面的是如你一样的“平凡人”,这些人究竟是杀人者还是幸存者,是领导者还是跟随者?摄影师在向观者发问: “我希望探寻受害者和施暴者以及周遭世界互相的关联,我不希望简单地把一些人定义为施暴者,我认为那种单纯谴责卢旺达屠杀的观念是表面化的,甚至人们通过将那些人定义为“他者”的行为,逃脱了对自我的追问。把那些人当作野蛮人,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干同样事情的行为是可笑的。 更多照片点这里 (三)Taryn Simon的窥视 美国新一代摄影师Taryn Simon的作品“美国索引:陌生与隐秘的世界”是摄影师花费四年完成的作品,作者把镜头伸入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世界,高科技、政府机构、医疗机构、自然以及宗教等等,这些场所是常人无法进入的。而Taryn Simon则让这自己的作品成为了详细记录隐藏在美国表面之下的被禁止观看的场景的一份档案。我很喜欢Taryn Simon的东西,她之前的作品“无辜的罪犯”其实也是在很有意味地探讨看与被看的关系,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作品。今天早上没有时间了,这个摄影师留到以后慢慢讲。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