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周末点评(4)

旷惠民《岜沙变迁》 点击这里进入旷惠民的专题。 1989年秋天,我来到中国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拍摄,从此和那里的苗族同胞结下了深情。从江县岜沙苗家村寨像一片绿叶静静的卧在崇山峻岭深处。古朴的吊角楼斜倚在绿色的山坡上。屋前房后到处是古木参天,蝉鸣鸟叫。热闹的芦笙节,欢快的吃新节等充满了民族特色。我用18年时间记录了那里人们的成长,拍摄下村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变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近年来岜沙苗寨很多青年男女走出大山读书和打工,他们把学来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带回山寨,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平均年收入大幅度提高。寂静了数千年的古老山寨迅速与城市缩短了差距,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了中国著名的人文旅游景点。   如今的岜沙村寨,车水马龙,经济繁荣。20元的门票,50元一晚的木屋旅社、中英文对照的各种标牌、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活动以及保存交好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古老生活习俗表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南来北往的中外游客。

1416周末点评(3)

昨天淋了一点儿雨,彻底病倒了。好在今天发布照片的两位朋友,我们私下里都已经聊过很多,我想,他们更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桔色小猪的《曲德寺少年喇嘛》 请点击这里查看 今年夏天,我去西藏,想拍摄我的第一个图片故事“藏传佛教中的女修行者”。关于这个拍摄,我之前谋划了很久,预计的拍摄对象本来也是我较为了解且很感兴趣的人群。但2008年的中国和西藏,都是不同与以往的一年。所以我制定的周密拍摄计划泡汤了。绝望之际,通过一个朋友,获得了另一个进入寺院拍摄的机会。这个寺院距离拉萨3-4小时路程,基本没有游客,这次我经寺院主任获准可以拍摄整个寺院和寺院里的喇嘛。直到镇上来人将我这个敏感的常驻者赶出寺院的那天,我共去寺院两次,前后住了10天进行拍摄。     第一次待了三天,住在寺院旁边的接待室,每天在寺院走走看看,和那些不懂汉语或略懂一些汉语的少年喇嘛与年长的喇嘛交流,拍了不多的一些内容。第四天一早我回拉萨洗澡了。在拉萨看照片的过程,我确立了拍摄寺院少年喇嘛的这个主线。但心里对这个拍摄不十分有把握,我之前没想到真的能有机会拍摄喇嘛这个群体,于是又看了大量其他摄影师的作品。例如布伦特.斯特顿的印度佛学院等等。仔细想如何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毕竟我是个异性。因为拍摄对象主要是少年喇嘛,所以通过一段时间接触,我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成了朋友,关系不错。那一周的拍摄,我完全沉浸在他们的生活里,随着中秋节的临近,我坐着镇上的车和他们去拉萨采买水果,混在他们中间以他们的视角重新认识了拉萨,也有机会拍摄了他们滑旱冰的场面。拍摄的那一周,我的生活与之前完全脱轨的,只是沉浸在沟通和拍摄里。白天起来拍照,晚上在黑暗的屋子里一个人看照片回放。任老师,那是我第一次完全纯粹沉浸到拍摄中,感觉真快乐。     相对于拍摄,后期图片编辑是个令我摸不到头绪的工作。从大量的照片里选择、取舍、甄别…要或者不要,为什么要为什么不要,要了会怎样不要会怎样…哪张更贴合整组氛围、哪张自己更喜欢、哪张表达更精准…同一景别的不同状态,是否有必要都留下…自己的拍摄情绪是否代入,还是客观的表达事实…我考虑了很多因素、想到了多种可能、犹豫了好些日子。还学人家时髦的给照片加了暗叫什么的,呵呵。但是我后来想,放松、放松,它不就是一组照片么,原图都在,若干年后回过头来,也许存在无数可能,所以第一次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吧。于是就诞生了我发给您的这组照片。我的一些朋友看到照片,各种评价都有,有的说形式主义浓重,有的说完全是传统纪实的路子,有的说不够锐利没有起伏。我还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也许还是我积累不够吧。   我希望让更多朋友看到这组照片,提出更多设想和意见,也是种提高。

1416周末点评(2)

周末点评的人数已满,请不要发作品了。抱歉。  《重庆时报》摄影记者石涛的作品,请点击这里观看   打开石涛所建的几个文件夹,看到名字我就有些失望,“重庆的日常生活”、“人与狗”,这种简单的,很表面化的分类,让我对里面所包含的照片也提不起兴趣来。 并不是我吹毛求疵,这反应了摄影者的心态,在拍摄照片的时候,他看到的还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同样也体现在,石涛是一个摄影记者,但是你在这里展示的所有照片都没有图片说明。摄影记者不爱写说明,这是因为他们很少把自己当作一名记者来看,其实在我看来,摄影记者不过是一名用相机书写新闻的记者。你对新闻事件了解得越多,就能获得更为不同的画面。当下新闻摄影的多媒体发展趋势,需要摄影记者进行音频、视频的采访,实际上就是在强调摄影记者首先要把自己定位于记者。 中国的都市报发展很迅速,也出了很多不错的摄影记者,但是我觉得他们在视觉上获得突飞猛进的同时,应该回过头来学习贺延光他们那批摄影记者的精神。我喜欢石涛拍摄的钉子户,你应该多拍这样的照片,或者在你其他的照片中发掘这种带有时代意义的瞬间。拍十年后留的住的影像,十年后还能挂在墙上的照片,这应该是一名摄影记者的追求。 有趣的生动的荒诞的都市生活小品,你已经拍得很好了,你应该深入城市的内部。

1416周末点评(1)

说一下点评的规则: 都可以参与 可以批评,欢迎批评,但是不许骂人。呵呵。 可以说好,可以说不好,但是不许只是泛泛的说好,或者不好,要说具体的。 由于吴钢是最先报名的,就先点评他的图片故事。链接在这里 不过,因为吴钢之前在回帖里提到了希望大家点评这组作品,所以前一个帖子里的留言已经有了不少回复。我就不搬过来了。 我先说我的看法。 我觉得摄影记者拿版面来给大家看作品,会比较吃亏,因为如果图片编辑不好的话,会把一组作品变成另一个样子。如果版面编辑不好的话,也会让作品大打折扣。 就这几张照片来看,我觉得主图拍的还不错,这张叙事的照片,把人物关系,故事的主题都交代得很清楚。 但是整体看下来,没有特别打动我的照片,在信息量的传达上也很简单,你看到的这些事实,其实不是特别新鲜。摄影记者的眼睛是替代读者去看,要给读者他们看不到的东西(当然不是猎奇)。我以前看过一些报道,其实家里有这样一个孩子,父母所操的心,他们的忧虑,恐怕要比你照片中显示出来的要更加沉重。 但是要拍到他们更内心的东西,需要时间,需要进一步的交流。对于报社记者来说,往往是一个困难,报社不会给记者充足的时间做专题。但是,呵呵,“但是”又来了,我们却只能在这种两难中平衡,进步。

Camp3里的争论

本来这周要休息,因为周四就要去“扭腰”了。看了camp3的讨论,按捺不住,冲出来说几句。 我在想,如果我是一个从来没有去过fotoyard,一个博客上没有链接很多blogbus摄友的人,突然瞅见camp3的这一堆照片,而且阅读这些照片的背景是,在新闻学院教书的任悦老师,曾经在博客上发表“我是不会变心的”的这样的煽情文章的人,应该有着不一样的品味,对社会纪实类摄影的关注是她义不容辞的任务——所以,我很能理解王笑飞的失望。 对没有来camp的人,我来播报一下当时的状况,王笑飞在camp3(一个欢乐的大帕体)上发表了一些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些照片太“艺术”了,缺乏对社会的关注,这些照片里没有新闻,只有个人的呓语。他说了很长一段话,抱歉我不能完全转述。尽管王笑飞让大家猜自己的年龄,他是比在座的年轻朋友都大,但是我没有觉得年龄是个问题,也不想把这个问题看作是两代人之间的问题。并且,当时有很多人非常认同他的观点。 回过头来,我要再说下camp3的作品展映的源起和目标。 因为这个博客,认识了不少年轻摄影师,一些在聚会上的小型观片会效果不错,于是我想把这个活动稍微搞大一些,让更多人都加入进来。Camp的目标是希望给摄影师,尤其是年轻摄影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我同时还希望作品展映是多元化的,包括各种类型和方式,并非是一种样态。 我们所有的作品都是摄影师自发提交的,也就是说,这些照片的作者渴望交流。 王笑飞在回帖中谈到他觉得这是一个“高级”的“圈子”,我倒不是很认同。他可能不太了解,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年轻的“业余爱好者”,他们也只是刚刚起步,也存在很多困惑,只要在1416上谈到摄影与生存,这样的帖子总是能获得一大堆回应。 在前两次camp的铺垫之下,camp3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之前好了很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谈引起争论的话题。为什么放映的作品中,没有关注社会问题的报道摄影作品? 1, 摄影记者们哪里去了?此类作品的创作主体应该是摄影记者,但是很遗憾,也许有摄影记者在阅读我的博客,但是他们都没有提交作品,或者是提交他们工作之外的作品。这种现象的出现恐怕不是个人的问题,内中原因我们都明白。如果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传播,这种类型的作品只会逐渐式微。 2, 年轻的业余摄影师应该干什么?我拒绝了一些对日常生活零散碎片的记录,因为这些作品仅仅是摄影师的个人话语,恐怕在公共空间里难以得到回应。我也接受了一些摄影师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因为他们虽然只能在自己去上班的路上拍片,但是却始终秉承着一种精神,一种气氛,给作品的解读设置了一种语境。因为是业余摄影师,你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工作放弃,去做深度报道,调查一个社会问题。那不是他们的工作。他们用影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希望探索摄影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可能,对于他们应该在这个层面上展开摄影的交流。 3, 自由摄影师?尤其是新一代的摄影师,尽管我希望他们仍旧能够秉承关心人的社会纪实传统,但是我愈发感到,在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今天,纪实摄影的表达方式也会相应发生急剧的变化。你不能要求一个新一代的摄影师,仍然用尤金史密斯的方式工作和拍摄。而且更严峻的考验在于,他们在谋生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市场”的冲击,画廊对那些缺乏“人味儿”的照片的偏爱,而媒体却无法承载尖锐的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报道,当然会影响到他们。另外,技术手段的变化也在影响纪实摄影的发展。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深度报道需要更长时间的拍摄,也许在今后的camp上会有大部头出现。 4, 总之,Camp的作品,这些通过我的博客征集来的作品,体现了以上这些现象和矛盾。 我始终把摄影当作一种语言,对它的解读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当你把它们还原到作者的语境,你能就理解它的来由和脉络。 我钟爱纪实摄影,对于纪实摄影“我是不会变心的”,但是我也在思考,新的环境下,应该如何发展纪实摄影,比如对多媒体的应用。 其实,人大新闻学院有不少学生在做这些事情,现在正面临毕业的研究生苏丹,他为了报道一个父母得了艾滋病的高三学生,过年住在了被摄对象家里,还有冲力十足的吴婷小朋友,她记录了一对居住在城中村的年轻人,如何靠打工辛苦赚钱,专门来北京看奥运的故事。此外,我还钦佩camp3上放映的阿三的作品,没资金的支持,我不知道他是靠什么来支撑走了那么多漂在北京的年轻人的家,记录他们的生存状况。但是,小吴婷的纪实照片没有渠道发表,这些真诚地想拍东西,想当摄影记者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还是让我们从做事开始吧,从申请尤金史密斯的基金做回龙观项目开始,从ofpix基金(评选详情是要单发帖子,认真写东西再公布的,请稍候)开始,从把第一笔五千块钱基金发给辞职住在回龙观拍回龙观的女摄影师王楠开始,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小,但是一切都要从小事情生发出来。 Camp人多了可能讨论会不深入,一百来号人无法讨论,我们在考虑以后增加camp的频率,这样每次人不会太多,交流会更畅快。。。。。。。

camp3归来

说说你们的感受吧,那些喜欢和不喜欢的。 严重感谢沈木槿,她为给大家拍照打车绕着北京城找灯具,整个下午都在忙碌,乱穿衣环节超级精彩,我们会把精彩“易装照”放到网上。请关注博客通知。camp的放映作品也会随后传到网上。 camp4,将在纽约、北京同步举行。。。哈哈。

Camp3 放映名单

明天开始的camp3!放映名单新鲜出炉。我把放映作品简单归类成几个单元,以下就是当日的节目单(投稿已经在12号截止,请来不及的同学参加下次camp): 单元一:新杂志 说明:这个单元是本次camp新设立的,所涵盖作品并非是“大部头”,都是为杂志工作的摄影师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专题。但是,如何能够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保持技术的稳定,打破套路让影像中充满视觉新鲜却又不做作,表达个体感受,同时又能满足媒体需要,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是严峻的考验。所谓“图片故事”曾经在九十年代风靡一时,一直被当作参加比赛,或者搞“艺术创作”的手段,现在已经逐渐回归到它的传递信息的本质功能,并且时常在杂志中“漫不经心”地出现,而现在真正能够把“故事”拍好的摄影师却并不多见。Camp3设立“新杂志”单元,通过以下作品,探讨如何为杂志拍好一个专题: 1,朱英豪   《伊朗》 《修道院》 2,蔡小川 《小岗村》 3,邓攀      《俞敏洪》 4,戴世恒   《浙江经济危机》 伊朗 朱英豪摄 单元二:城市 说明,以下几个单元主要是为了放映间隔需要而进行的简单分割,并没有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归类的意思 Nan      《回龙观》 熊小默  《倒易律失效》 温清       《一个不被梦想激励的城市》 乐怡      《恍惚之间》 阿三      《北京,北京》 倒易律失调   熊小默 摄 单元三:行走 李伟   (…) Read more

camp3倒计时(2)

camp3活动手册 1,时间已经定于本月15号,具体时间是从下午4点就可以开始进场,我们会在4点钟开始放映一些摄影方面的纪录片。正式活动从7点钟开始。 2,camp的地址是奇遇花园咖啡馆,尽管这个咖啡馆是horse同学主持,我们使用场地不需要任何场地费,但是咖啡馆届时只为camp开放,服务员也要专门为我们服务,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考虑到咖啡馆维持生计的需要,消费一杯咖啡。因此,进门的时候需要大家买一张30元的消费券,随后可以在饮品单上换取任意一杯不超过30元的饮料。   稍微多说一句,camp不是盈利的活动(这个定位不会改变),但是寻找场地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因为不但需要满足投影以及容纳接近百人活动的需要,交通便利,还要尽可能免费提供。前两次感谢horse和Nancy,帮我很大的忙。而我也希望能够把场地固定下来,省去在这个环节费心,专心把活动质量提高。这也是我确定在奇遇花园搞活动的主要原因。而购买消费券,也是无奈之举,不希望给大家造成强迫消费的印象,但是这对于支持camp良性运转将有很大帮助。 3, camp的主体是作品放映,现在仍然在征募作品,请发至editor@ofpix.com 稍后发布放映名单。 4,每次活动我们都请一位摄影师在现场为大家拍摄肖像,第一次是天空,使用宝丽来拍摄,第二次是Nan搭设了特别的布景。这次要招募一个摄影师,可以给editor@ofpix提供你的拍摄方案,我们将选择其中一个方案邀请摄影师来现场。 5,换东西,camp1我们请大家准备一张光盘,里面刻录自己最喜欢的摄影作品,camp2请大家制作手工书,camp3的交换环节是换明信片,不一定非要正式的明信片,可以把你的照片贴在卡纸上,写上你的联系方式什么的也是明信片。请准备两张,进门的时候一张丢在门口的筐里,另一张交给服务员贴起来。                                                                                                                                  这是我最近收到的几张明信片,灰子的,天空的,以及我们凝视中国影展自己做的。  这个帖子很重要呀,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并且给我提意见。 

camp3倒计时(1)

首先要说抱歉,昨天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把邮件留错了,应该是:marchren@gmail.com ,向给我发邮件的朋友表示道歉。我实在太粗心了。 camp3的时间已经确定,11月15日,请把时间腾出来吧,其他详细信息稍后我再发布通告。

camp3 倒计时1

本周日下午三点钟,在奇遇花园咖啡馆儿,我们做了一个小小的展览——名为《摄影如奇遇》主要是把之前两届camp的部分作品展出出来。我和horse是策展人。 因为是第一次,这个展览做得颇为辛苦,受到展场的限制,以及我们对照片的制作和装裱等各个环节还都很陌生,可能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并非是那么完美的一个展览。但是,希望藉由这个展览发出一个邀请:以后,在奇遇花园咖啡馆,就有了一个ofpix展厅。我们会不定期在那里展出大家的作品。 昨天,我看到了horse给我们这次展览制作的小册子和卡片的设计稿,我很喜欢,尤其喜欢阅读册子里每一个人对“摄影如奇遇”这句话的阐释。这个册子是限量版的。 文轩是这次展览的统筹,他可能跑了不下十几次美术馆,不断挨我和Horse的批评,在展览就要开幕的时候,我得向他表示感谢. 不管怎样,欢迎大家过来玩,会放映前两次camp的所有作品,此外还会宣布一个重要的消息。这是camp3开始之前的预热,如果camp3你不确定能来,那就周日下午三点见!

Camp 3!

Camp 3 来了!请大家准备好。 熟悉1416的人都知道Camp, 已经举办过两次活动。上月去平遥还有小朋友问我camp 3什么时候召开。 camp是一个摄影聚会,除了放片儿,还能够认识一大帮朋友。 我们在不断改进活动的形式,第一次,现场温度低,但是气氛热闹,讨论有些严肃,话题略微有些松散;第二次,Nancy慷慨提供帮助,佳能空间环境很好,作品很多,每个人都要求有音乐,似乎是个失败,留给大家的交流时间太少。。。 现在是第三次,希望能够吸取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弄一个完美的聚会。 时间定于下月中旬(具体再通知)地点就是奇遇花园咖啡馆。 现在开始征集camp3的放映作品 幻灯放映参与方式: 1,camp活动的主体是幻灯放映,我们会邀请摄影师,图片编辑,策展人来玩,也会把照片放到网上,希望能够给大家架起作品传播的桥梁。 2,作品的风格和类型都没有限制,希望camp的放映能够丰富多彩,但是在挑选你的作品时,请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系统 完整 真诚 。 camp是一个交流活动,摄影师的作品要有自己的语言和话题,否则就失去了交流的可能。 3,投稿要求:请将作品,作品介绍,作者介绍,联系方式发到 editor@ofpix.com 作品可以是制作好的flash文件或者其他自动播放的文件,也可以就是简单的一系列照片。 放映时长在3分钟左右。 请不要只发链接。不在北京也可以投稿. 4,作品的大小:不用发太大的文件给我们,作品主要用于幻灯放映会的投影。 这是camp 3的一号公告,希望以前参加过的朋友给我们多提建议。

camp2 照片分享 camp3开始征稿

horse把camp2的部分作品上传到服务器上了,没有能够来现场的可以到这个链接里下载,由于数据库空间有限,只能保留一周。 camp2的作品完全通过1416征集,摄影师也是仓促中把他们的作品制作成多媒体文件,在编辑上或者拍摄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希望大家多提意见。camp2过去了一段时间,安静下来想了想,我也要找机会谈谈我的意见。 为了把camp3搞好,这次我也提前开始筹备,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投稿的朋友把你作品的链接以回帖的形式,或者邮件发给我都可以。我会及时回复的。

camp2:拍拍乐

camp结束之后,看到留言里几千几千字的文章,我就头大,恨不得时光能够倒流,或者急速再弄一次camp好让大家能够更加尽兴。情绪有一些些低落,当然,这主要是人的通常心态——大party结束之后的曲终人散总免不了让人有点小悲伤。 nan姑娘昨天晚上给我发来她在camp上给大家拍的人像,文件包打开,一张张看下去我乐坏了。当时看到她那一大块背景布,以及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感慨她哪里来的奇思妙想,但是也不敢轻易尝试。信息与我是nan的主题,她是这么说的: “信息与我”,我们全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信息,就像信息我们会自动屏蔽一样。这个拍摄方案只显现了我们的面孔,面孔会呈现出最不可捉摸的丰富的个人信息,还有就是手,所以我们中国人讲面相、手相,以我们的面孔为圆心,四周散放着一些与我们每个个体相关的物品,这就像信息的接收并发散的过程。信息源于我们的眼看、耳听、口说、鼻闻、口尝、手摸,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个信息调控台,发散性的发射接收并调控各种信息。采用这个拍摄形式我是想在形式上 Q些,有趣些。 诚挚地谢谢参与拍照的CAMP友,尤其要谢谢参与的6位女生,谢谢你们难能可贵的参与精神,还要谢谢nancy、逆光、horse、天空、李达、庄严和我都不知道名字的热心人的帮助。有机会我还会继续拍这个主题,形式上再改进,所以最后谢谢我自己。 照片真的太Q了,为什么不能拍一些很Q很Q的照片呢?以下我抓了几个亲朋好友的照片在这里蹂躏一下,我知道你们不会骂我,如果有什么人希望或者不希望在这里放你们的照片,和我联系啦。 注:背景布上贴的东西都是被摄者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