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5倒计时

camp5的时间已经确定,在八月二十一日。但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好作品,camp5也会延迟或者取消。 目前作品仍然在征集中。 正如我之前的帖子所提到的,这次camp的主题是“观片”。当然,这种模式也仍然在试验中,实际上,camp一直都在进行细微的调整,寻找更好的定位与活动方式。欢迎大家投稿,也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们多提意见。 投稿信箱是:ofpixcamp@gmail.com

camp5开始征稿啦!

camp虽然是个有争议的活动,但也许正因为此,还应该继续搞下去。 即将到来的camp5主要内容将是观片而不是聚会。 看了大家的留言,我发现了我们的问题,camp一直把聚会和放片的功能放在一起,但这两项活动一动一静,并不能完全兼容,造成参与者目的不同但却不能各取所需。 所以从下一届开始,camp会分成两个主题:camp观片和camp聚会。camp5将以观片为主,主要就是看片和讨论,没有“文艺活动”。片子的数量也精简,流出足够的讨论时间。同时,聚会和观片分开之后,参与者的数量也能分流,也便于讨论交流。 camp6<聚会>也会丰富多彩,初步有个计划,会把现场拍摄,灯光运用的小窍门和游戏结合,同时请媒体里的摄影师,图片编辑参与。这个稍后公布吧。 camp5<观片>现在正式开始征稿,我们的活动会在八月中旬举行。截稿在七月底。投稿邮箱editor@ofpix.comofpixcamp@gmail.com. 请不要发太大的文件,链接和小图都可以。 谢谢你对camp的支持,喜欢静静看片的朋友,请来camp5<观片>! 另外,camp的网站和基于camp4的pdf杂志正在制作中,我们这是小作坊,虽然自己个儿心里也着急,但是速度还是比较慢,抱歉。

通知

昨天花了半天时间写了一堆邮件,主要是camp和回龙观的一些后续工作,但是不知道是否因为goole邮局被劫持,还是别的原因,很多人我没有收到反馈,请以下朋友主动和我联系一下: 吴承欢,邵磊,刘飞越,王久良,Owen,金玮,贾睿,康康,牛智斌 谢谢。

1416号厨师为您奉献

出去吃饭,最大的惊喜是盘子边上贴着一个小红纸条,某某厨师为您奉献,那感觉,就仿佛这道菜是一个“真人”给你做的。 回北京之后,一定要去那个云南大理菜馆吃一顿,第一次去的时候,是一大堆人,点了一个荞麦饼,似乎刚从平底锅出来,热乎乎的。对面男生奋不顾身地用纸巾小心包起一块,要带给女友吃。东西做到这个份上,唉……闹得我现在口水长流。 一百个饭馆的宫保鸡丁有一百个味道,我记得有一份北京食客指南,说人大西门某家饭馆的宫保鸡丁有荔枝味,很遗憾,混在人大十多年,没吃过啊。但是,千万不能在美国吃宫保鸡丁,原因自然不用说了。 外面饭馆的大师傅做菜从来都不紧张,因为他永远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家宴中的大师傅才会胆战心惊。我妈就不是一个比赛型的选手,后来她逃避的方法就是来了客人干脆到外面去叫几个菜,这下食客就没话说了。昨晚,我梦到我妈做的甜鸡蛋了,那是她的保留曲目,但是只能给家里人做。 话说回来,最好吃的东西都是在家里,这是永远的真理。 我跟我妈一样,也不是比赛型选手。昨天的菜,已经有人提出烧焦了,很抱歉啊。不过,你一定要把camp4这一桌子菜,看作是“家宴”,你想想,这个时代,还有几个人在家里请客吃饭呢?我们的菜从选料到制作都是纯手工的,虽然一个个片子放起来很简单,那背后也是一堆人在忙碌,比如在配料的时候,文轩就不知道打了多少个电话,我们的有些菜品在运输的时候也特别麻烦。 有些饭馆总是让食客填意见调查表,我一般只说好,因为你说不好,服务员转身恐怕就给扔了。但是我们这里欢迎昨天的食客留言,比如,菜是偏甜,偏咸,偏淡,偏辣,偏酸,偏苦,偏无色无味,哪个菜最好吃,等等,等等,但是发言一定要用食客的身份来说话,就比如我今天这个博客的方式。 下次你们还接着来,1416下回改荞麦饼,记得把女友(男友)带来,就不用抢回去带给她(他)了。

今天就是camp4

连续一个月的毛毛细雨,让我变得特忧郁,尤其是想到今个晚上,你们又将聚会。 不知道看片儿之后,你们是不是还有“初恋故事”的促膝长谈,或者会去奇遇附近的新疆饭馆Happy。 反正很想家啊。当然,到了camp5,那时候,我就出现了…… 放送一下节目单: 业余主义 把注意力放到摄影主体上面的行为产生了另外一种特征,我将之称为“原始性”,摄影主题呈现出一种没有被烹调和改造过的样子,那种所谓的消化过程:视觉元素为了创造照片的需要被改造和吸收的过程,并没有发生,观看者必须自己实施这个过程。 ——Edward Lucie-Smith 拒绝所谓‘摄影的风格’就是实现照片的自治。照片里存在一种有机的组合——各个元素在照片内部的结构中组合在一起,相互呼应构成一种所谓的“信息”,它是自给自足的,并不依赖外在的存在,这种存使得它和外在世界——观者之间产生了一种有趣的联系。 ——Luc Delahaye 单元一 拍照,请放松 1,汶川,五十个小盒子的视界 倪群燕 王明杰 陈宗先 达达 朱红成夫妇 余小双 陈金铭 杨春云 余志芳佘文英 喻真亮 佘康琴 彭富伟 倪琪 张云红 袁庆文 李朝非 (…) Read more

今天你若没有camp4

如果你和我一样在外地,不能参加camp4,别急,我在这里也给大家送上一道周末大餐。 上周在美国的LOOK3摄影节上,也有规模庞大的幻灯放映活动。虽然我们都无法亲临现场参与,但是我发现一个好帖,提及了幻灯放映中的一些精彩作品,可以循着踪迹去网上看。比如: Shaw Rocco的 Cellular Obscura,手机摄影作品 Carl Bower的 Chica Barbie,有关哥伦比亚的选美 Kelly Shimoda的 I Guess You Don’t Want to Talk to Me Anymore,这个很另类,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Jessica Dimmock的 Papparazzi! 狗仔队的生活。我很喜欢这个选题。 Tim Hetherington: Sleeping Soldiers (…) Read more

camp4 倒计时

1,时间,本周五(19号)晚七点半 2,地点:奇遇花园咖啡馆 地图这里 电话:88320741 费用:30元(可乐,红茶,柠檬水畅饮)(谢谢大家支持提供场地的营地) 3,装备: 名片:有一张好搭讪啊。不必拘谨,随便拿白纸画也可以 一张照片:背面别忘记写点儿东西,万一有奇遇呢? 4,节目单 ofpix基金第二届征人(随后我会在1416介绍) ofpix工作坊第一届征人(随后我也会在1416介绍) 祝贺思然的小影展在奇遇开幕(奇遇也是个小展场,想展览的联系那个小老板儿,但不是什么都能展啊) 放作品(作者能来都来啊,交流,有问题请随时举手提出,向王笑飞学习) 中场休息 都别干坐着,是聚会,不是开会 结束,大家还可以多聊聊。

“的地得”不分

一直留在我记忆里的一张考卷,十道题错了八道,那些填空题专门考察“的、地、得”的掌握,老实说,到现在我仍然对此很迷惑。对这三个字的区分,不符合我的思维习惯,再追溯下去,似乎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在我们的语言里“是”永远就是“是”,不会再变身为am is are were…… 想起说这个,是最近看到美国人像摄影师 Richard Renaldi博客上的一个帖子,谈到他所遭遇到一些尴尬: 我最近给纽约时报的Lens博客发送了我的图片链接,然后收到了他们的拒绝信,用非常大的字体写着:谢谢你关注我们的博客,但是我们最近没有空间介绍你这种类型的作品,你的能力确实出众,希望你继续投稿,不过,给你一些建议:如果不要让被摄对象盯着镜头,那会让你的照片更快地刊登在我们的网站上。 Richard Renaldi 嘿,瞧这个邮件有多荒谬——“不要让被摄对象盯着镜头”这是给人像摄影师的建议? 不过,编辑这么说,完全是根据他的思维习惯。Lens是纽约时报旗下的博客,关注新闻摄影,而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来说,向来抓拍为王道,客观性为追求,画面要营造一种自然主义的风格,如果被摄对象盯着镜头那应该算是穿帮。 所以,错恐怕还在Richard Renaldi自己身上,他怎么会向这样一个与自己的工作领域完全不搭调的博客推荐自己的作品呢? 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分工清楚,行业细分的社会里,这恐怕是他自己“的地得”不分惹的祸。 写到这里,我开始反思camp4,你们是不是也不幸向1416投稿,并获得了一些不搭调的评论呢? 听说有朋友会专门赶来参加camp,我更有些恐慌。有两点要说在前面,首先,你们来,就当来吃任悦同学抄的一盘菜。你们要知道这个大师傅很不容易,她不能顾及食客们有人口重有人口轻,只能按照自己的口味做菜。当然,她也会尽量将之做得特别一点儿,即使你不爱吃,也许会激发你做菜的灵感。第二,camp不是一个以点评和讨论作品为主的聚会。大家都觉得网络民主,我怎么觉得它却反而更霸权呢?论坛上的“讨论”,最后都会变成“争论”,脾气好的人总是言语笨拙而渐渐失声,剩下的是脾气暴躁的家伙,永远都会发出特别大的声音。其实有人是“的”,有人是“地”,还有人是“得”,为什么非要让所有的“的”都变成“地”呢? 所以,camp是个聚会,如果两个“的”碰到一起,惺惺相惜那就讨论讨论,而如果“的”和“地”相遇,彼此知道不搭调,却也可以远远地互相遥望一下。 还要强调一点,上面所谓区分“的地得”,是个立场的问题,沟通的问题,宽容度的问题,并非给作品贴标签,给人分三六九等。某种程度上,这些作品本身不需要区分“的地得”,因为一方面,大家都在起步阶段,完全靠自发意识拍,这种状态又自在又真诚,根本没有必要考虑拍的是纪实还是艺术,或者是哪种纪实哪种艺术,我们就关注内容。另一方面,都说现在是融合时代了,纪实和艺术,艺术和商业也都有交叉,也无法把标签贴得那么准确和清楚。我的立场很简单,给大家看各种各样有启发的作品。 厨子上菜的时间是这个周五晚上,在北京,你们可以空着肚子来,这样能够多吃一点儿。 今后几天我还会连续发布camp倒计时的通知。

Camp4倒计时(1)

camp4投稿基本结束,进入整理阶段。这两天我一直在编辑照片。北京那头文轩也在忙。 一些基本的事情已经定了,现在先发个小通告: 时间:6月19号,晚七点半 地点:奇遇花园咖啡馆儿 camp主题:业余主义 以下事情也是你来参加camp要知道的: 1,每次camp都需要大家带一些东西交换,我们交换过光盘、手工书、以及明信片。 2,本次camp将直接交换五寸照片(六寸也可以啦) 3,你会发现,我们现在拍的大多数影像已经不再变成物理的照片介质存在——或者,这已经变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camp4希望大家都能奢侈一下,把你喜欢的照片打印出来(一张就可以),背面写上你想说的话,如果愿意的话还有你的联系方式。 4,所有的照片在你来的时候都集中放到一个篮子里,走的时候随手摸走一张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诚征现场摄影师一枚,之前的天空,nan,木槿,分别试验了宝丽来,奇诡的大头,换装照,都有轰动效果。反正现场来的都是您的试验品。报名从速,被忘记提交你的拍摄方案。 欢迎大家来camp玩。 我这两天有点儿写不动博客了,不知道写什么。所以就在家好好编编camp的片子。你们也可以到图虫上看部分的camp4投稿,讨论还是挺热闹的。

Camp 4:业余主义

我不喜欢一下子就把一个事儿决定,我的经验是,很多时候,乱麻是在一瞬间解开的。 Camp4的征稿换到图虫上收作品之后,我还是不满意。我在那里化身为乌鸦嘴,甚为挑剔。其实我也很心虚,因为照片的好坏要看放在什么语境中理解,人家自个儿喜欢怎么都没有问题,是camp这个活动一直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 我想,我们前三次活动是在强调一种所谓的“专业主义”,意在推进摄影的职业化。但事实是,我设想的这种“专业精神”在现实中遇到了很大问题。 最近,我有了一些新的学习心得,这就是对所谓摄影的“业余主义”的认识——不过我得先声明,它和“专业主义”绝对并不是非白即黑的对立。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在另外一个语境里的探讨。 新的camp,我把主题定为“业余主义”。 这种业余主义,绝对不是“业余爱好”,或者应该说是与之精神完全相反。 业余主义,首先是当代摄影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Jeff Wall 1995年在一篇文章中对当代摄影的发展予以两个定义,第一,是从摄影报道到摄影文献(from reportage to photodocumentation),第二就是业余化(Amateurization)。当代艺术的整体特征是对传统表征体系的一种颠覆,这也充分体现在摄影领域中。Jeff Wall的这篇文章十分学究,我其实只能看懂五成。他所指出的业余化,秉承了极简主义的思想,艺术家以一种非艺术家的身份创作,所产生的照片没有明显的劝喻和指代,这些照片表面看是无意义,乏味,空洞的,但归根到底是对传统严肃艺术中为观者提供指定概念和意义的模式的反抗。事实上艺术家的业余化是在摄影的理论层次上,更为执着地探讨了“摄影的真实性”问题。在这方面可以参考Edward Ruscha的作品。他也算是当代摄影的开山鼻祖,不过,你千万不要把他的作品归到类型学。 业余主义,也是影像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一个发展趋势。前两天,三联的黑麦要写一篇胶卷消失的文章,我们聊了聊天。他提到,数码的普及是否会形成一种人人都是数码摄影师的现状,我的观点是,这大概会让人人都不再是摄影师。摄影将更如同一种语言工具,没有人因为自己会写字而骄傲,当36张一卷的神秘小盒子,暗房里神奇的显影过程逐渐淡出公众视线,也会不再有人因为自己会拍照而骄傲。Camp4会放映汶川村民的作品(一些未曾公布的照片),同时也会放映cpc杂志的照片。 业余主义,更让我们看清楚照片作为一种消费品存在的事实,这也使得对照片的阐释比照片的生产变得更重要。 1977年,艺术史和评论家Douglas Crimp在纽约艺术家空间(artists space)举办了一个名叫《图片》(pictures)的展览,他在其中提出:“我们的经历前所未有的被图像所占据,它们来自报纸杂志,电视和电影。除了这些图片,我们的第一手经验越来越衰退,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曾经我们认为照片拥有解释现实的功能,现在看来,它们已经占有了现实。这就使得我们更为紧迫地需要认识图像。”Camp4将放映何炤所策划的一个关于LV的展览,他利用flickr发起的这个“为什么是LV,LV在哪里,什么人在用LV”的影像征稿便是这样一种对现存照片的归纳和阐释。 业余主义,又是中国尴尬的现实。体制和认知产生的冲突,使得许多意图对摄影展开探讨的人不得不以双重身份生活,这让官方摄影文献和业余摄影文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方面的问题之前1416恐怕一直在探讨,也是文章开头我所说的困惑。所以,我这个业余博客开办以来,一直接触的都是业余摄影师的作品,他们没有身份,却不容忽视。Camp4会放映网友曾在彼方于2006年-2009年对北京城乡结合部北湖渠所进行的影像记录。 业余主义,其实就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心态。但这种未必一定要做些什么和最终真的做了些什么之间的平衡却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握,有的人太散漫了,有的人又太焦躁了。 这就是今年的camp4,以上只是对目前投稿的一些简单梳理,还有作品正在确认中,也更希望围绕着以上对本次camp的主题阐释,大家继续投稿。 P.S.  为了保持神秘,以上作品我就不加链接了。

camp4 新征稿方式

我的邮箱已经爆了,这种邮件征稿的方式显然有些落伍。 有个小朋友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图虫的沈振宇,他不仅帮我弄好了博客,还给camp4建立了一个更为高效的征稿渠道。 所以,新征稿方式是需要大家到这里在线上传, 里面说的很仔细,我就不啰嗦了。 等着你们的照片。 以前用邮件给我发稿的仍然有效,不用再次上传,不过,你想让更多人看到你的照片也可以再传一遍。

camp4进行时以及我的唠叨

我有一个坏脾气,很多事儿,说了,就要做,即使可能心里已经打退堂鼓了,但是就是因为说了,还是得做,要不,总是觉得没着没落。就比如这个camp。 上次公布了camp4征稿的消息之后,收到了一些稿子,在这里,向所有来稿的人鞠躬。 不过收到的照片,一方面数量并不是很多,另一方面,能让我从椅子上跳起来的照片更是不多。一个让我有些郁闷的事情是,也许是因为“挂历照片”、“不明的风景”(这已是我的朋友最近揶揄我的新词汇),大家都觉得我口味传统——只对经典纪实,图片故事感兴趣——收到的作品,大都是这种样态。当然,我喜欢且一直喜欢这样的体裁,但同时,我对这种作品也就更加挑剔。 我有的时想,“人老实”的保守派形象可能会在大家口里形成这样一种说法,“人老实一当代,大家就偷笑” 我还有一点儿不好的脾气,喜欢较劲,也同时是因为写文章的需要,我最近开始琢磨当代艺术,并且越来越喜欢当代艺术,不过,我喜欢的是60-80年这个时段。我看到的最为带劲的一段话,是行为艺术家Vito Acconci对自己为何利用摄影的一段自白: 行为艺术,一旦它们被记录下来,就可以在墙上或者画廊和博物馆里展出,但这些文献只是一种纪念品,它们最好的位置应该是在书或者杂志中。行为只能以照片的形式存在——但是照片的行为不是它的终结。我一直在想,假如没有什么要迫使我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压力,证明我是一个严肃艺术家的需要,要在艺术世界谋得一个地位的欲望,我就不会拍照片。就是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不得不做一张照片,因为照片是画廊、博物馆所需要的。而我自己否认这个标准,我的作品不可能以一张照片作结束,我的作品是一个事件,一个过程,不可能,也不能是被相机记录下来悬挂在博物馆的墙上。 我更愿意把这段内心独白当作忏悔。 我喜欢60-80,因为这一时段的艺术家创作动机还算单纯,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市场的介入。我很饶有兴趣地看这些原初的动机如何逐渐演变。比如贝歇夫妇,他们的作品在当时欧洲几个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中都没有吸纳进去,却反而在美国大受欢迎。究其原因,美国已经出现了Ruscha和Dan Graham,他们的作品和贝歇夫妇似乎在外观上很相似,但是内核却完全不一样。美国人把贝歇的照片当作观念摄影来推广,但从夫妇二人的最初目的并不是这样,Hilla Becher参与了1953-1954年的德国波茨坦长乐宫的摄影纪实项目。Bernd是一个画家和设计师,他意识到,无论自己画得再快,也赶不上Siegerland工业区消失的速度,而照片则更为便捷,于是 1957年他们开始使用相机工作。从他们的公开演讲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观点: 我们的相机不是用来拍摄漂亮的图片,就是准确地复制。我们放弃所谓对摄影效果的追求,寻求一种相对客观性。这些照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从光学的角度上代替原来的物体,尤其是当物体不能够留存下来的时候,则更加重要。 他们在一些讲座中多次提到选择摄影这个媒介的动机——用照片作为一种档案,保存即将消失的地区,认为自己是历史瞬间的保存者。但随着他们照片被纳入当代艺术范畴,随着评论家的阐释,他们后期的观点有些偏差,把保存不是当作动机而是看做一种副产品,他们在1981年谈到: 事实上,寻求摄影的艺术价值并没有太大问题,摄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是否是为了艺术而使用,还是其他目的,仅仅是一个诠释的问题……照片一张张联系起来,它们不仅仅提供信息,同时还有着美学意义。 但是,贝歇夫妇还算是一直保持清醒的艺术家,低调内敛,他们也曾提到:“直到观念艺术的时代到来之后,不管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正是在这种情景之下,我们才得以正式登场。……但是这种类型的观念艺术在当时可能又被给予了过于夸张的重视。大概没有其他艺术运动可以把我们真正归类进去。” 我是不是扯得太远了呢?或者是,又从当代艺术扯回了“纪实”摄影。其实,举上面这个例子我是想说,一百多年以来,照相机的记录功能都没怎么变,你怎么用,它都是一台照相机,变化最大的是照片以外的东西,是当照片的交流功能变得越来越活跃的时候所带来的一串连锁反应,它搅乱了照片和照片的作者,照片和照片的观者,照片和照片里的事实之间的关系。这种混乱被一些艺术家有意表达称之为艺术,或者被评论家有意阐释称之为艺术——而或许创作者却是无意的,或者有人也是无奈的,还有人则是做作的。这些线索在我脑子里蹦跶。但是却越琢磨越带劲。 必须把话题扯回来,camp的目的就是这个,让照片在交流中产生化学反应,除了做作的,我们接受各种摄影…… 回想起前三次的活动,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把这个party做得更来劲一些。 editor@ofpix.com是收稿子的信箱请稍候,我正在弄新的征稿方式。截稿直到收到足够好的照片为止。

camp4!

Camp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三次了,每次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次都期待着还有下一次。 我在纽约,还真有些想念北京的大小朋友,期待认识新朋友,也许可以借camp的机会透过视频和各位聊聊天遥控指挥现场。 Camp举办的初衷是为年轻摄影师提供交流作品的机会,但似乎之前每一次都在放映作品和讨论作品的时间比例上存在很多争论,这也许正说明这样一个交流讨论平台存在的必要性。 Camp放映的作品还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这是因为camp也在和大家一起成长,但是它一定会逐渐变成为一个严肃的作品放映会,而不仅仅是一个party。 具体的camp4的活动时间还待定,大概是在五月的某一天。现在开始正式征集作品啦。 要求: 1,作品完整,系统,真诚。 2,不要花花草草。不要信手拈来的零散照片。不要那种拍了一堆照片之后,再挑挑拣拣赋予一个牵强主题。 3,可以发送作品的链接,也可以直接打包发送作品,但是文件不要太大。 4,作品发送邮箱是:editor@ofpix.com 期待大家给camp的举办多提建议。 请参考之前的camp活动情况: camp3放映名单 :这里 camp2放映名单 这里 你还可以在1416检索camp,看看前几次活动的情况。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