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挂历照片的另一种思考

每年我都特兴奋地等待“荷赛”开彩,今年竟然给忘记了。 荷赛得奖作品里也有不少“挂历照片”,我觉得这也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一个新闻比赛,用不着那么深奥,能够让读者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同时并接受信息,这一直是荷赛的宗旨。 昨天揶揄了挂历照片,今天又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其实还可以换个角度看这种形式的出现。我那个统计博客浏览数据的网站里,有一项叫做“跳出率”,我不太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不过看统计结果几乎都是百分之百,我猜想,这大概是人们点到这个博客之后随即就跳转的一种统计。其实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思考方式也变得越来越“挂历”,更倾向于平行思考,而不是垂直思考。这应该和网络阅读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已经习惯在各种网页之间跳转,浏览器里总是并列着若干的窗口,很少专注某一个网站而持续阅读,更不要说捧着一本书读半天。这种生活方式,思考方式,阅读方式,多少影响了我们的观看方式。 也许还可以参考弗里德曼的著作《世界是平的》,求得部分解释。典型的挂历照片的思维应该包括地点的转换,如果做到完美,应该是一种全球化的扩展,从中国跳跃到美国,然后可能再跳到越南。积极的一面是,我们的视野变平坦了,思维被拓宽了。但负面影响是,我们错误地认为网络可以消除沟壑,虚拟世界带给我们很多假象,这使得我们过于骄傲,以为世界尽在掌握,浮光掠影,反而失去了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注视。 话说回来,读一张照片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今年荷赛的大奖照片,原本没有太多感觉,看了主席MaryAnne Golon的解释之后,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这张照片是一个双关语。它看上去是一张经典的战争冲突照片,但实际却是在驱逐那些丧失房屋居住权的人们。现在,由于人们无法支付房屋贷款,“战争”已经进入到他们的家里。

如何拯救报纸

如果有一天,你打开1416教室,发现一个小小的按钮,上面写着“收费进入”,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骂娘。《时代周刊》封面文章《如何拯救报纸》作者Walter Isaacson的女儿将这些试图对互联网上的免费音乐、新闻、视频收费的人称之为“恶人”。 比尔盖茨当过恶人,1976年他给那些未经授权而使用Altair Basic语言的爱好者写信,他说:“你们所做的实际是阻止更好的软件的诞生。。。。有哪个人会倾心去做‘专业’工作,自己却一无所得?” 网络读者们一定会举出各种例子反驳盖茨,比如1416(但愿这里还能归为专业工作。)还有大量不断涌现的免费资讯共享网站、博客,仿佛浩瀚的互联网永远会东方不亮西方亮。但是,我们这些职业博客写手是否想过让自己的付出有所得?是否偷偷计算过如果每位读者捐资一毛钱,是不是就可以真的以撰写博客聊以余生?但是,这不过是梦中偷着乐罢了,在当下的情景中,大部分免费的网站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这就是广告。 当下报纸遭遇到的危机,其实并不是新闻的危机,《如何拯救报纸》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文章中谈到,现在其实是一个新闻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年轻一代也对资讯充满了渴求,而问题就在于,专业工作者所提供的严肃、优质的新闻需要成本,而读者会花20块向电信运营商购买短信套餐,却绝对不会花钱在网上订购一份报纸。这最终使得几个世纪以来的媒介运营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媒体的收入来自零售、订阅和广告,而现代媒体却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广告。 作为读者你自可以耸耸肩,那就靠广告好了,但是当媒体发展依赖广告而不是读者,这是一条很危险的道路。打个比方,我不会写得罪佳能的文章了,因为是佳能支持我,而不是你们。 最近接触了一位纽约时报的顾问,在帮助时报解决经营问题,他提到,传统媒体向网络过渡,最困难的并非是内容和形式上的转变,实际上,这方面的问题,美国报界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最为棘手的是经营模式上的转变。报纸如何通过网络盈利?至今仍然没有好的答案。 所以,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寒风袭来,读者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专业工作者离开新闻岗位。好吧,我们可以不在乎他们的告别,那么,未来我们是否可以期待公民新闻记者替代职业人士?这其实就是盖茨1976年提出的问题, 有哪个人会倾心去做‘专业’工作,自己却一无所得? Walter Isaacson在文章中提出的建议仍然是提倡收费,但是应该在网络上建立一个更为便捷的收费系统,或者推行某种电子货币,而且通过让读者付费而建立起一种类似“表决系统”,由读者决定哪些内容他们需要,从而使之留存下来。但愿,这真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一直在拿1416做比方,各位不要惊慌,比方而已,我可没有收费的想法,于我而言,收获的是与你们的沟通和交流,甚至是一种骄傲,让我迸发出更多的灵光。这是维持我写作的动力。因此,当春节期间博客一片萧条的时候,真的很让我沮丧。 但是,我最近还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我们真的从互联网获得了很多知识(或者说信息)么?你们浏览1416教室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 平均每人页面浏览时间不到一分钟。 要知道,每天从浏览新闻到撰写成文章,我花在这个博客的时间至少是两个小时。你们用一分钟就能得到我两个小时的收获么? 这个时代真的让人抓狂。 我时常想到《娱乐至死》这本书,想到我去过的那些小城镇的网吧,人们在闪亮的电脑屏幕前呆坐,qq的头像闪亮。该如何“赞美”这个时代,还是等待着有一天世界轰然倒坍。 你有多久没有阅读,没有写作?希望你们也去整一个“1416”,这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视频实验

“我决定拍摄一部视频短片”,自由摄影师Robert Caplin一直以来就对拍摄视频短片垂涎三尺,最近购入的5DMarkII则让他试图成为视频摄影师的梦想成为现实。 在sportsshooter的一篇文章里,他详细记录了给自己15岁的妹妹拍MTV的全过程。 这部片子拍摄的全部家当是一台5DMarkII,一支三脚架,没有使用人造光源。后期制作使用了finalcut软件。 Laia Prats摄 到这里可以观看这部片子。 不过,大家最感兴趣的应该是片子制作的幕后花絮,点这里去看。 这样的“照相机视频”肯定会越来越多,而“我决定拍摄一部视频短片”——这句话似乎也可以看作是新一代摄影师拥抱新技术的宣言。

Everybody and their uncle has a camera

我一直以为这张照片是ps出来的,刚刚才发现,原来这是马格南的Elliott Erwitt 爷爷的作品。我一方面对这张照片所显示的场景感到瞠目结舌,另一方面,得知这是Elliott Erwitt的作品,就更为吃惊。他老人家今年都80岁了。 Pdn对老爷爷做了一个简短的采访。他为新闻周刊工作,并没有因为年龄和名气受到任何特殊照顾,为了拍到照片,在寒风中乖乖地站了8个小时。Pdn问到他拍照有何策略,老人家如实回答:注意保暖。 问及这张照片的拍摄,老爷爷说: “每个人,包括他们的叔叔阿姨,都有一台相机。每个人都在拍照。即使站在典礼的现场,他们也不停拍照。场面太壮观了。没有什么事件没有被拍到。 我觉得人们可能不必要一直摆弄他们手中的相机,但是我也不敢确定。因为在这个事件中,你控制不住。你很想确信你就在现场。而拍照就是证明你存在的一种方式。”

高科技

这两天才有空把我的打印机装上,是买苹果电脑的时候送的。(本来应该返还我100美元,至今却仍然没有钞票的音信,看样子应该催一下)。这么久才弄是因为当时正兴致勃勃地组装着打印机,发现竟然没有给usb线,跑到商店瞅了一下,还要花20大洋。小农意识发作,打印机就此扔到一边。前两天偶然在一个摄影器材店发现有便宜的。(6块钱),才想起应该把打印机利用一下。 现在又出问题了,装了半天,怎么电脑就是认不出这个设备呢?虽然装好了驱动,线也连得甚好,却仍然通知我没有打印机的存在。你们帮我瞧瞧什么毛病。别告诉我,还要去买一根线。 说起高科技,这两天美国人的博客还沉浸在对奥巴马就职的回忆中,在记录这场典礼的过程中,摄影师和媒体都动用了丰富的想像力。昨天在办公室,马格南的暗房技师正在一张典礼现场的照片上找他的朋友。这照片最近特流行,是摄影师Bergman制作的,用Gigapan这个软件将他在典礼现场拍摄的两百多张照片拼贴成一张全景照片。有超高的精度,可以不停地放大,放大。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纽约时报弄的这个历届总统就职发言的语言学分析。太有趣了。奥巴马用得最多的词是nation.布什是freedom ,之前克林顿是 century。 遥控相机以前都是拍体育的,这次用在了总统身上,下面这张照片不是“人”拍出来的,而是机器拍出来的。你不可能在总统宣誓的这个伟大瞬间,以如此滑稽的姿势爬在下面。 还有一些好玩的,可以到这里去看。

“看”奥巴马

办公室的气氛有些不一样,几个人正在折腾投影屏幕,前台姑娘捧着几大盒 pizza,“香槟准备好没有?”有人在问。我这才意识到,今天是奥巴马就职的日子。 香槟+Pizza,一群人围着电视。房间的灯都关掉了,屏幕很大,人们坐在黑暗里。画面中是华盛顿的人潮。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以前科幻小说的作者们,是否在他们的书里描述过这个场景呢? 奥巴马开始演讲,直播中穿插现场观众的镜头,竟然有一位打了个哈欠,全办公室的人都惊叫起来。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视觉文化》一书中将戴安娜王妃的死亡看作是全球视觉文化登基的一个标志,提出了“像素星球”的概念。戴安娜生前已经成为“视觉商品”——她的视觉形象具有多重表征:女人、性、王权、旧制度的颠覆、流行文化,这一切在她死亡之时达到巅峰,透过电视直播,全球观众从不同角度悼念他们心中的王妃,尼古拉斯将这场葬礼干脆看作“像素化星球的登基典礼”。 而奥巴马的“登基典礼”则证明这个“像素化星球”正在更加疯狂地运转。 《华盛顿邮报》所刊发的奥巴马宣誓的照片让我惊讶地发现,在这个神圣的时刻,身处现场的观礼者仍然迫切地希望以“机械观看”(拍照片)而不是眼睛观看的方式来参与。瞧瞧离奥巴马最近的那个人,以及后面人群中的拍照者。 没有人能够计算清楚,这场典礼究竟生产出了多少张照片,《华盛顿邮报》把收集到的读者的照片集纳成了一张马赛克图片。 这张照片的寓意似乎是,这些成千上万的照片可以拼贴出一个人民心中的奥巴马形象。奥巴马登基也是一场媒体的宣传战争,在这方面美国媒体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中国。《纽约时报》网站今天上午(奥巴马上任后的第一天清晨)的首页照片是白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个非常陈词滥调,但是又效果鲜明的视觉形象。 我最喜欢看的还有纽约时报“读者的照片”这个栏目,仿佛有一种观看新闻联播的感觉,纽约人民在庆祝,波士顿人民在庆祝,土耳其人民在庆祝,阿富汗人民在庆祝,孩子,老人,社会各阶层人民都表达了喜悦的心情。 而几乎百分之八十的欢庆场面的核心就是“电视”以及“电脑”,人们热衷于和电视画面合影,仿佛这并不是一个像素图像,而就是他们心中的奥巴马。 Flickr变得越来越有意思,“we watched”集纳了flickr用户们上传的各种电视观礼照片。 calculator摄 关于这场典礼,你想看到多少照片就有多少照片,纽约时报甚至动用了卫星图片 这是典礼现场的卫星图片,黑色如蚂蚁的就是攒动的人头。 我们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看得更多,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看得更为真切,相反,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预言像素星球登场的同时,也指出摄影同时已经死亡。他所指的死亡,并非是摄影的消失,我想,他说的是,摄影语言将不再是对现实天真的拷贝。他在书中引用了罗兰巴特的一句话:照片因而成为一种奇特的媒介,一种新的幻觉形式,在感知的层面上是虚假的,在时间的层面上又是真实的。

奥巴马

最近美国摄影人的博客都在讨论奥巴马,他入主白宫的日子就要到来,又掀起新一轮的媒介风暴。 先是刚刚得到任命的白宫摄影师Pete Souza发布了他拍摄的第一张奥巴马官方肖像,这张照片保守得简直让人无法评论,但是还是有好事之人指出了此照片的历史意义——这是第一张数字版本的官方发布的美国总统的肖像。如果再八卦一些,照片是用佳能5DmarkII拍的。 纽约时报周末画报也有大动作,他们给奥巴马的幕僚们逐个拍摄照片,一共52张肖像现在已经在网上发布,而且同时还有幕后花絮照片。据说他们最忙的一天拍摄了十三个人,大多数照片都是在十分种左右完成的。摄影师Nadav Kander称他拍这套照片的出发点是希望展示在一个狭小局促的空间里,这些人如何调整自己面对镜头。 有人赞赏这套照片,但是也有人惊呼古怪,觉得摄影师似乎力图展示这些人的个性,但是照片风格充满争议性。 不过,你要是看过摄影师网站中其他作品之后,就会感到,他这套照片的确没有充分发挥水平。

多媒体作品:小韩村的平安夜

作者:杜海 2008年12月24日,天津武清区与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处的小韩村,中国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小韩村教堂历时4年时间正式建成,迎来了第一场弥撒。 天津小韩村有着近400年的天主教会历史,天主教传入小韩村最早由蔡姓兄弟二人自北京宣武门堂领洗礼入教后,就来到小韩村落户,许多村民都因他们的宣讲而信了教,现在小韩村3000余位村民均为天主教徒。早在一百多年前小韩村就拥有了教堂,最初的小韩村教堂建于1870年,1900年义合团围困小韩村,在护卫教堂的激战中,教徒有48人死亡。著名的比利时教父雷鸣远(Rev Vincent Lebbe)曾在此传教,并自称小韩村人。但于1967年文革期间被拆毁。1988年,在德高望重的张永善老神父带领下,又重建一座占地面积715平米的教堂。由于教友人数越来越多,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经2001年到任的袁振彬神父与堂区骨干研究决定,于2004年3月拆除,重新修建了这所新的圣殿。这次从2004年至2008年共耗资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新建的教堂为哥特式与罗马式相结合,建筑面积3000余平米,整体长65米,十字架处高35米,主体高25米。能容纳2000人同时进行宗教活动。平安夜晚上10点,上千人集体将圣婴迎请至新落成的教堂。全村用信仰凝结成的纽带是很难形容的一种复杂感情,纯朴热烈而又相亲相融。 我用影像和声音记录的素材客观展现了一个特定时间点的集体活动,希望这样的瞬间依然能够留存下来,并不被外界气息所影响。 作品观看点这里   

多媒体:声音+画面的魅力

一般来说,我不看超过10分钟的多媒体作品——早期展开多媒体创作的先驱者们,比如马格南,他们认为3分钟应该是一个最佳片长,超过这个时间,就要考验读者的耐心。所以,当天津《城市快报》的摄影记者杜海发给我他的多媒体作品《小韩村的平安夜》,提到文件比较大,需要20分钟的时间下载,才能够完整顺畅播放,整个片长为十分半,我就开始皱眉头。 但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这部片子我很是耐心地看完了,几乎没有走神。事实上,另一个多媒体先锋media storm这几年做的片子时间越来越长,比如他们比较经典的作品《金斯利的穿越》时间长达20分钟。但是,这并非意味着3分钟黄金定律是无效的,你可以挑战读者的注意力,但叙事节奏的把控就变得尤为重要。金斯利的穿越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片子,读者非常关注这位偷渡客的命运,这种心态使得注意力不容易分散。 杜海的这部作品,虽然看似是在纪录仪式的全过程,但他的叙事却不是流水帐,线索很清楚:一个很有意思的开篇(用广播的同期声交代圣诞的背景),教堂外景(摄影师的同期声交代教堂背景),圣诞弥撒的现场,教友分享(故事的高潮),祈祷(平静舒缓的结尾)。这个叙事结构虽然没有大起大落,但是简洁明了,信息明确,故事的高潮部分使得可能已经开始涣散的读者的注意力重新开始集中。 在美国新闻媒介,对于互联网上的影像报道新形态,有两种称呼:多媒体(multimedia,早期也将之称为有声幻灯片)和视频(video),杜海的作品属于前者,主要由静态照片组成,然后配以声音(现场音、解说。。)视频则完全以动态影像为主,但都是很短小的片断。这两年又出现了一些界于两者之间的作品,就是在静态作品中夹杂几段视频。(一般也归在多媒体的类别里)。 照片配声音看似简单,通过影响杂志,我曾经带着学生做过一些多媒体,但是最大的缺陷在声音的采集,音效影响了作品的品质。杜海拍摄小韩村,在声音上下了很大功夫。他的整部作品由声音推动,声音的切入、淡出和衔接都很干净,完全让观者能够沉浸在报道现场——这也是多媒体报道的魅力所在。 但是,声音对于摄影记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元素。一些摄影师认为声音采集可以马马虎虎,另外一些人,则对学习这种新技术无从下手。其实,声音在多媒体创作里,它的地位和影像同等重要。摄影记着着重要突破的就是在这里,从设备,到声音采集方式,一直到后期的混录,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声音给杜海的创作带来不少麻烦,一方面是在现场采集的时候,存在两者之间的配合问题,他提到:“拍照与录音同时进行往往比较困难,但为了后期制作的同时性我又不得右手按动快门左手举着话筒。”这其实不只是杜海的困惑,大多数接触这个领域的摄影师都有同样的感受。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在实践中琢磨。美国msnbc的多媒体记者Andrew Locke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这要看现场情况,也要看个人喜好。我倾向于拍一会儿,等拍到特别好的照片之后,然后录音采访(问题也是根据我的画面有关系的)然后我会再拍一会儿,把一些音频采访中涉及到的有趣的地方,再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当然,你还要尽可能多的录一些现场声——这样就可以给视觉内容带来更多的层次。不过,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情况可能要反过来,我通常先编辑音频,然后再把视觉的东西和它们对应起来。音频是讲故事的主线,所以你要先把它确定好。”    杜海的另一个问题也是摄影记者普遍困扰的,他发现:“后期制作时很多时候为了更多的保留精彩的背景声音内容就不得不加入过多重复画面的照片,抑或为了加入精彩的瞬间而又不清楚选用哪样的背景音效最为合适,” Andrew Locke也对这个问题有过回答:“假如你要制作有声幻灯片,却不能把音频和照片配合,那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技能。事实上,为自己的有声幻灯片收集素材,就好比去家世界买一些钉子、锤子去盖房子,假如你买的东西尺寸什么都不适合,那麻烦就大了。”   所以,在我看来,杜海这部片子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他为了配合音效,有很多内容重复的照片反复出现,这尤其出现在教堂弥撒的这一部分,他拍了很多孩子的照片,在片子里出现太多次。我想这不是音频的问题,而是在拍摄的时候没有计划好,拍摄的内容失去了多元化并且

拯救JPG

    这本杂志被称作美国数字摄影偶像。而下周,这本杂志和它的网站即将关闭——此时它还拥有五万杂志订户,在美国各地一些报摊上占据显著位置。它就是JPG杂志。     jpg并不缺少读者,相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粉丝们已经迅速建立了一个名为拯救jpg的网站。除了签写留言,还发起了一个调查:你愿意付费浏览jpg的网站吗?已有四百多人选择了25美元的年费。难道享用免费午餐已经成为习惯的读者们真的会大发善心? 有必要再次回顾一下jpg杂志的运作模式。它试图把web2.0时代用户生产内容和传统的出版工业结合起来,基于jpg网站,杂志发起征稿,随后读者上传照片,接着投票选择钟爱的作品,受欢迎的作品印刷发行。jpg创办七个月之后,就获得了骄人的成绩:杂志订阅人数一万五千名,七万五千网站注册用户,报摊销售率在70%,每个月有五百万页面浏览量。 这本杂志以低成本运作,只有二十名雇员,内容都由用户生产,一度被认为是未来杂志运作可以参照的模式。在鼎盛时期还曾出版了另一本旅游杂志everywhere,但也已经于去年停办。 pdn认为,这再次证实了,从用户生产内容的模式中盈利是困难的。 jpg的总裁则认为:“我们已经证明了利用社区生产内容的媒介是非常有力量的,可以产生精彩无比的媒体”,他认为这种模式已经有盈利的希望,但是突然到来的经济危机打乱了一切计划。而不可否认,未来的出版业必须寻找新的模式,这种由大众参与和合作的方式也许是这种新模式的核心。 读者成就了jpg,现在读者能否拯救jpg?来自jpg网站的最新消息,因为读者的挽留,他们决定将杂志的死刑执行期限延长一周,号召读者贡献点子,这是jpg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结局——是商业更残酷还是人心更善良?童话里的公主和白马王子能否幸福地生活下去?

周一消息树

1, 最后的敬礼 打开pdn的新闻快报,一眼瞅过去,竟然全是裁员,美国新闻日报裁员100,美国最大报纸出版商Gannett裁员2000,涉及旗下85家报纸。 不过,最让我震惊的是另一条消息《洛基山新闻报》(The Rocky Mountain News)有可能下个月就要停刊。 很多国内媒体从业者都是从2006年普利策获奖摄影报道《最后的敬礼》中认识这家媒体的,他们的图片运用非常出色,此前在2000年和2003年也曾获得普利策奖。这个链接你可以看到《最后的敬礼》报道的网络版,有视频、音频,此外还能下载报纸的全部版面,厚达24页。希望这个链接不会消失,从文字到图片配合,从拍摄到图片的版面运用,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这个报道都可以称作是经典范例。 很难想象,这样一家媒体,现在濒临灭亡,如果没有买家,它到下个月将不复存在。 此外,裁员如同蠕虫病毒,英国摄影月刊里也净是裁员的消息。著名的Adobe公司CS4推广不利,公司经营欠佳,裁员600人。 2, workshop 之前在博客里提到的摄影师沈玮的workshop,最终确定在上海举办,和他的画廊鲲鲤合作,时间是2月5号到8号。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这里了解详细情况。我也会追踪培训班举办的详细信息,给大家播报信息。 3, 摄影辞典 摄影辞典的网站介绍很简单,“通过每一张照片外在的、蕴含的以及个人的信息来为文字寻找解释。”此外,没有任何关于这个网站的创办者、创办初衷的信息。 网站的26个字母下面有一系列对应的词汇,点击可以看到照片和字典里所对应的解释。两相对照,有些意思。 看看这张照片是哪个单词呢?想不出来就去查字典吧! silvino mendonca摄

周一消息树

每周一写这个小栏目是一件很费劲的事儿,因为一旦开始掘金之旅,就会在链接中迷失。不过,今天的收获还不错。 奥巴马的胜利 美国总统被选出来了。照片自然一片泛滥。要看民主的影像当然要去flickr瞅瞅:在flickr里检索“奥巴马的胜利”,不但有照片还有各种有趣的插画。 这是flickr网友karagos用奥巴马获胜演讲辞制作的插画。(里面放大都是字儿,超酷) CNN也发布了一个幻灯秀,声音是奥巴马获胜演讲,照片则集中在黑人对奥巴马胜利的反应。 Black 说到黑人,奥巴马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这个“黑和白”的矛盾一直根植在美国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flypmedia是很棒的一本电子互动杂志,最近做了一个黑人摄影师Hank Willis Thomas的访谈,他的作品借用经典广告影像,揭示美国黑人所遭遇的困境,赢得了光圈的一个图书奖。 在访谈结束的地方,他说,要是奥巴马胜利了,人们会说,你们黑人还要抱怨什么,但是事实是,即使有一位黑人总统,也并不意味着种族歧视的灭绝。这个摄影师我很喜欢,最好的作品都是从“我”出发的。 昨天在拍卖现场碰到没准先生,一起倒了一大锅苦水,他提到现在网络媒体青睐互动信息,我一直都对电子杂志很不感冒,一方面速度慢,一方面翻页的时候很容易迷失。但是这个flymedia超棒,他们最新推出的关注奥巴马获胜之后的专题,观感甚佳,不亚于阅读一本纸质杂志的体验。 Canon 说到电子杂志,新技术的发展真够炫,佳能的5DmarkII调足了读者的胃口。他们在英国推出了一个广告活动,邀请摄影师体验新款相机在“光、运动、细节、速度”这些方面的超能力,canon请来摄影师Rick Guest 就这四个主题拍摄照片,尽由他发挥想象,还记录下拍摄的全部过程——很牛的拍摄过程,就是看起来不是很流畅。 唔,终于写完了。伸个懒腰。。。还有几个消息不能打包,先藏起来。

周末话题:拓展的领地?

先来猜猜这是谁的照片: 我知道你一定不会猜错:萨尔加多,这照片从里到外都打上了他的烙印。这是萨尔加多的新作《起源》中的一个章节,这次他闯到了非洲最偏远的一个部落,探访与世隔绝的人们的生活。 下面,请猜猜这些照片发表在哪里? 我想你大概不会猜到,答案是《滚石》。 早有乐观人指出,新闻摄影移植到互联网之后,疆域拓展,会有新的领地,新的生机,早上看到滚石和萨尔加多的组合,我突然感到也许这真的是新闻摄影的一条生路。还可以参考另一个范例,就是年初为《名利场》工作的摄影师Tim Hetherington获得荷赛大奖的故事。“名利场”与“战地摄影师”原本毫不搭界,甚至可以说是一对敌人,上个世纪90年代,正是媒体的娱乐化,对财富,名人的追逐,导致人们惊呼:新闻摄影面临死亡!而现在,依旧是《名利场》,它却重新给予摄影报道大幅空间。就在这两天,Tim Hetherington的新作《前线》(scenes from the front line),又在名利场网络版独家发布,记录了在阿富汗的美军士兵的生活,一共十张照片,很经典的报道摄影的拍摄方法。 这里所谓网络版独家发布,在我看来是就是一个策略,印刷版有限的空间里,不可能大篇幅发表这组新闻报道,广告商也不会乐意自己的奢侈品牌和战争,阿富汗相邻,而网络则带来更多的可能。 当然,对于这些时尚潮流媒体,他们对新闻摄影的选择仍然是实验性甚至是“时尚的”,但是,至少,它们已经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网络没有边界,就要看新闻摄影记者如何拓荒。 今天早晨写文字有些生硬,但是思维却发散得很,我又想到了另一家我时不时去看一下的网站《连线》(wired),很有创意的一家媒体,他们不仅关注科技摄影,同时也关注艺术摄影,而且也把大众摄影搞得有声有色,比如这个“十张最佳’黄’色照片”(呵呵),不但调动了群众拍摄花花草草的积极性,却又不是那么的庸俗:

奥巴马

Pdn 最近评选出了让奥巴马赢得总统大选的五张最重要的照片,获得第一的是《纽约客》发表的悲伤的母亲在伊拉克阵亡的孩子墓碑前哀思的照片,这是一组图片故事里的一张。使得不少人支持奥巴马的政见,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Pdn还公布了一些入选照片,比如去年以普京肖像名扬天下的摄影师platon,用同样的手法拍摄的奥巴马照片。 但是最有趣的还是下面这张照片,由路透摄影师jim bourg拍摄。当时麦凯恩走错了路,因此有了这么一个尴尬的镜头,摄影师在博客上回忆了拍摄过程:“其他人都很惊讶,他们并没有看到这个画面,我在电视里后来也看到这个瞬间是如此短暂,竟然被我抓住了”“等到我回到家的时候,这张照片已经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开了”“我的邮箱里堆满了信,有批评,有赞扬” 尽管这个瞬间如此短暂,另一位法新社的摄影师,也几乎在同时按下了他的快门: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