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话题:叫我如何来爱你

昨天的帖子掀起了热烈的讨论,打破了最近教室的安静。我记得每次讨论到有关自由,金钱,生存,理想,这些话题,都会引发大家不同的感慨。今天就把这个话题继续延展下去。 昨天的文字引自美国一个红火的市场营销专家,正好又看到另一个摄影博客也在就他的这篇文字展开讨论。再仔细看了一下全文,大惊失色,原来这家伙说的和我的“理想主义”不是一回事,并不是我那么鲁莽地去“做自己所爱的”而是更推崇“通过爱自己所做的,来滋养自己所爱的”这种工作方式。我就把全文译出来,供大家讨论。 你可能不能通过你所爱的工作来谋生 当下你会更容易亮出你的观点,更容易让他人注意到你的艺术作品、文章或者你的摄影,我说的是,以前很多人的天赋可能不为人所知,而在当下则更容易获得关注。 但是,你的博客可能访问巨大,但是却不能变成金钱 你所做的非盈利性工作,当变成一份职业之后,可能就一切都毁掉了。 你对艺术的热情,当进入市场,销售赚钱,可能却失去了你原本在其中的乐趣。 当你做的是你所爱的工作,你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意味着你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高,获得金钱获得利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你是一个诗人,你可能从来都不能通过诗歌谋生,更糟糕的是,如果你想通过写诗盈利,你写出来的是庸俗的小调,你的爱会转为痛恨。 今天,有更多的方法让你和公众分享你的天赋和爱好。如果你有激情,有天赋而且精力集中,你会发现人们会喜欢你所做的工作。比如,阅读你的博客,点击你画的卡通,听你的mp3,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你能够从中赚钱,也许你可以放弃你的工作,然后花整天的时间来写歌。但你马上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1, 为了能够让你的作品变成金钱,你可能要屈服,把作品里的天赋去掉而追求金钱。 2, 别人对你的关注,并不总是等同于金钱。 我知道,通过自己的艺术来谋生,不关注市场而做自己的,这是最为理想的。做自己所爱的事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但是假如你要利用它谋生赚钱,你就要思考如何才能利用它来谋生。而进一步来说,做自己所爱的和爱自己所做的,这同等重要,尤其是当你需要谋生的时候,你就需要去找一个你愿意做的工作,一个你可能会爱上它的职业。 我有一个朋友爱音乐,他一辈子都想干这个,后来他在一家唱片公司做公关。他很快就发现他痛恨公关这个行业,虽然身处唱片这个行业,但是这并不意味这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音乐方面的工作。他并没有选择一个自己所爱的工作,而是投入到一个和自己爱好相关,但是却实质上没有关系的领域。在我看来,他应该去当老师,把他的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写音乐在网上免费发布,而不是找一份每天累得半死,追逐公众人物,工资不多,但是却没有时间来写任何音乐的工作。 可能你不能通过你所爱的工作赚钱(至少现在是这样),但是我敢打赌,你更可以通过爱你所做的来赚钱。(假如你有明智的选择) 做你的艺术,不要因为它不能付账单而毁了你自己的天赋,那将是一个悲剧。 希望这篇文章没有让大家迷惑,其实我觉得我们说的是一个事情,不能放弃自己的所爱,但是更要聪明地学会在不放弃自己所爱的事情的前提下,学会谋生。 注意: 新新摄影史又有两篇新稿子发布,张伟的俄罗斯救援队我当初看的时候就立刻想到乡村医生,这种“相似”更有意味。欢迎大家继续投稿,也应该多写几句文字,那更好了。

世界变化快

大卫里森,达拉斯晨报视频主任,著名的视频截图宣传员,最近在试用了尼康D90之后,发表了一番感言。 我还是比较好奇他的观点,因为他的立场是摄影师一步就达到高清,只拍摄视频,静态照片只是利用专门的截图技术从中抓取。像他这样的人,恐怕会更青睐RED这种机器,可以使用尼康与佳能镜头的高清摄像机,而不是一台增加了视频功能的尼康或是佳能相机。 果不出所料,里森还是小小的抱怨了一下。他先是觉得尼康不够大胆,造出了这样的跨时代的器材,在自己的主页上都没有大声呼喊一下,叫一声“我-也-能-拍-视频!”,没有,他们似乎很低调。里森用这个机器拍了一小段片子,他觉得尽管这种合而为一的机器从物理上减轻摄影师的负重,但是仍然没有从心理上减轻摄影师的麻烦,从视频和静态照片之间不断切换,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另外,他提到,老板们估计现在都摩拳擦掌,扔给摄影记者一台机器,指望他们能拍出两样好东西,但是从根本来说,这仍然是一台数字单反相机,从音质画质角度都和专业的视频器材无法媲美,如果从最高职业水准来要求,这似乎仍然显得很尴尬。 瞅瞅他用D90拍的东西吧。 The Vision from Digital Journalist on Vimeo. 去年听到大卫里森呼号,说未来的摄影师手里都拿着视频摄像机,可能不少人都要晕倒。今天早上我还看到了一个更为骇人的预言家,英国一个商业摄影师说,未来是CGI(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计算机生成图像)的时代。靠拍产品广告为生的摄影师如果不朝这个方向转,在两年内必死无疑。这其实也就是在说——未来,传统的影室摄影师将消失。图片只需要一些简单的素材,计算机将搞定剩下的一切。 这位预言家把话放在这里,他自己开了一个图片库,专门给CGI摄影师提供做图的素材,他可是瞅准了这个生意。 不过,大卫里森也提到,不管世界怎么变,照片都不是仅仅靠机器拍出来的,而是摄影师的大脑生成的,这个恐怕变不了。

Link

几个重要的多媒体学习的资源: Multimedia  shooter: http://www.multimediashooter.com/ Interactive  narrative:http://www.interactivenarratives.org/ Multimedia muse: http://www.multimediamuse.org/ the 37th frame: http://www.the37thframe.org/ 早上看到骆永红写的悼念杨老师的文章,应该去看一下。我们的悼念文章仍在收集……

还是那个James Nachtwey

谜底揭晓了。 James Nachtwey 此次依靠TED基金会的帮助,拍摄的作品是<The Forgotten Plague>(被遗忘的瘟疫),关注了那些身患“极端耐药性肺结核”的身处痛苦中的人们。这种病多发于贫困和发展中地区,由于拖延治疗和滥用药物,肺结核这种经过及时治疗原本可以治愈的疾病变成了不治之症。 Nachtwey还是那个Nachtwey,关注贫困,关注被遗忘的人群。他似乎不管那些什么新闻摄影濒临死亡的论调,不管传统纪实还是新纪实,一如既往的报道,一如既往的影调。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个新闻记者,那就是Nachtwey. TED的富有争议的推广不知道是否能够满足Nachtwey的愿望,注意,他的愿望不是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而是对这种疾病,身患疾病的穷人们的关注。 到这个页面可以下载Nachtwey的作品。

摄影师James Nachtwey的大日子

2007年,James Nachtwey获得了一笔巨额奖金,这笔十万美元的奖金来自TED基金会。当时,他许下了如下愿望: 我要拍摄一个全世界必须知道的故事,我希望你们帮助我把这个故事传播出去,要让观众们看到,在数字时代新闻摄影仍然具有它的威力。 18个月过去了,TED基金会不但帮助Nachtwey在世界各地获得各种拍摄许可,拍摄他想拍的故事,还为这个故事做了一个摄影史上前所未有的推广: 几天之前,一个消息不胫而走,Nachtwey的新图片故事将在十月三日向全球发布,届时在全世界七大洲的十几个国家街头的大屏幕上将放映这组图片故事,其中包括纽约的时代广场,同时,在TED基金会上的网站上也将发布这组故事。而同一天出版的《时代》周刊会用八个页码刊登这组照片。 十月三号,今天是Nachtwey的大日子。 反对的声音也同时响起来,将一个新闻图片故事雪藏到某日再发布,这符合新闻规律吗?这种恶俗的炒作是否应该发生在平淡的、遁世的Nachtwey身上。而且有意思的是,Nachtwey当初希望证明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威力,而他这组作品目前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却恰恰是只有在数字时代才能够实现的。 Pdn上的评论很有意思,尽管这事儿意味着Nachtwey的照片将和周围闪烁的霓虹灯广告一起出现,但这种做法也不应该全盘否认。 到目前为止,Nachtwey究竟拍了什么还处于保密之中,中国读者可以在晚上看到这组照片。 将一组图片故事当作一款新车来发布和推广,这个创意真的是,没法说。

it is a whole new day

“更丰富的色彩,更多的图表,做一份面向现代读者的报纸”——芝加哥论坛报的负责人如此解释他们的改版,此前,如同美国所有的报纸一样,他们也经历了大规模的裁员,摄影部门有四位雇员离职。 以下是改版前后,上周五(左)和本周一的芝加哥论坛报 改版后的报纸版面简洁,主图得到了突出。 在芝加哥论坛报的网站上,一个名为“全新的一天”(it is a whole new day)的视频,展示了改版幕后的工作。不过,视觉效果的增强不晓得是否是拯救处于寒冬中的传统媒体的一剂良药,传统媒体的“新一天”不知何时会到来。

生活画报重生?

纽约召开的MIXX大会,研讨主题是网络广告,会议开始之前,参会者却得到了一份似乎毫不相干的礼物——《生活》画报经典回顾画册。 这并非是无来由的,因为生活画报的老东家,时代集团,刚刚和数字影像巨头getty达成一项协议,他们将携手重建生活画报的网站life.com。印刷版《生活》消失了,在线的《生活》将以什么面貌呈现呢? 《生活》已经“死”过很多次了,电视来了,它死过一次,互联网来了,它又死过一次,它最后一次复刊是在2004年,那个时候,这份曾经被无数摄影师奉为经典的画报已经很狼狈了,它作为报纸的夹页出现,内容有关消费、生活时尚,仿佛一本美国版的《精品购物指南》。这种无厘头的定位显然不能支撑这本杂志的生存,2007年3月27日,这个巨大的家伙轰然倒下。不过,对于这个传媒界的“死不了”,人们还抱有一线希望,没准哪天《生活》还会复生。 《生活》的网站其实一直都在半死不活地经营着,这大概早就成了getty眼中的一块肥肉。getty其实已经获得了时代集团老照片的经营权,这是getty网站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栏目,在国内,花三百块就可以买到一张哈尔斯曼当年给生活拍的照片,那真的是太超值了。 如今,getty已经不满足于售卖影像的生意,从微利图片开始,它似乎逐渐发现当现代人和影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字阅读被弱化,看照片成了一种更为快捷和省心的了解世界的方式——哦,历史似乎回到了1936年《生活》诞生的那个时刻,亨利卢斯写下了著名的发刊词: 看生活,看世界,目击大事。。。 所以,生活,又回来了。据称,新的生活网站将涵盖六百万张生活画报的老照片,每天还有来自getty的三千张新照片。这些照片按照主题、时间和地点分类,读者可以在线检索他们喜欢的照片。网站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广告、电子商务。他们还推出了一项新的业务,定制个人画册。 getty就是有商业头脑,已经把一些栏目包给了赞助商,比如星巴克赞助“名人”栏目,petmart赞助“动物”栏目,而另一个有意思的栏目——“我的一生”包给了惠普,这个栏目可以帮助读者选择相应的历史影像来回顾自己一生中发生的大事。 显然,这个“生活”已经不是那个“生活”了,但是从生活的再次重生,从getty的魔爪越伸越长,你可以嗅到越来越浓郁的“图像生活”的味道,这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而是一些新的挑战。 延伸阅读,永别了,生活

新闻摄影的未来

布展的事儿,先暂停一下。明天开始介绍我在平遥做的另一个展览的故事,题目叫做“7个70年代的年轻人”,吼吼,这个展览之前很少提到,不过也有很多故事想和大家分享。 常看1416的朋友不知道是否记得David Lesson,去年的这个时候,这家伙鼓吹未来的摄影记者都是拿着高清摄像机拍照,视频提供给网络,截图用于报纸,很多业内同行都说他是疯子。(大卫的宣言,这里,这里) David Lesson当时可能不会想到,有更加让他省心的方法解决他所面对的麻烦,尼康D90和佳能Eos5d MarkII的登场似乎没有预想到的那样轰动,大概是之前的各种铺垫已经让摄影记者们预感到它们的到来。 北京奥运会时火了一把的摄影师vincent  laforet最近又成了热点,他成为佳能钦点试用Eos5d MarkII的人选。我点开他拍摄的样片,大失所望。在72小时内,他拿着EOS MarkII证明了摄影记者完全能够胜任拍摄视频的工作,只是,这个三流的高清MTV作品,如果它真的开启了摄影领域的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开始是多么的乏味和无聊,且充满了商业气息。 摄影领域两个巨头尼康和佳能,已经从胶片转向数字,现在又开始把静态和动态融合在一起,但鬼知道这个产品是不是也只是过渡,朝代的更迭越来越快了。David Lesson曾说过:“当我拿着HDV在听众面前宣布:这就是新闻摄影的未来。不难想象,你们都会把我当作疯子。”现在,恐怕没有人质疑他的预言吧。 在平遥很遗憾没有听东早常河关于流媒体的演讲,世界已经天翻地覆了,国内摄影领域才刚刚破冰,但我们总是这样,一旦开始便排山倒海,过去的痕迹将完全消失。 是时候讨论新闻摄影的未来了,继90年代,对新闻摄影的死亡很是热烈地研讨之后,现在又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大连那边的MA课程请来几个大佬,比如Brain Storm和Dirck Halstead开了专门的研讨会,课程的负责人DJ Clark很是贴心,把研讨的全过程制作成视频供大家下载,点击这里,开始了解——新闻摄影的未来。

周一消息树

昨天中午送Patrick离开,等待他的是一个商业拍摄任务,他将转战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我很好奇地问他:“拍这些商业片,你用灯具么?”,“还好”,他回答道:“这些公司正是因为认同马格南的风格才来找我们,因此我们仍然可以坚持自己的风格。” 这也许是不幸中的万幸,否则,从一个纪实摄影项目飞快转到一个商业摄影任务,摄影师肯定会精神分裂。临走时,我和Patrick一起看了他花两年时间拍摄的中国民工系列,记得有一次我们见面,他迟到了,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是在建国门看到一群民工忍不住跟了一段路。从上海到安徽,他还跟着民工一起回家,那大概是让他印象极为深刻的一次旅行,因为是坐硬座,而且后来他还生病了。 Patrick的照片让我重新反思了自己最一段时间的口味,比如对那些花里胡哨的外在形式的过度偏爱。拍民工的家伙很多,但是P大叔的片子让我心底发酸,甚至很想流泪,那没有什么别的理由,就是一些细碎的瞬间以及非常坦白的眼睛。我留下了他的光盘,打算放给学生看。 周六的那个晚上真是好,一簇簇的小朋友,一起如朋友一样聊天。没有人恨我吧,现场没有放Patrick的地震照片,不知是否让大家失望。 你可以去平遥看我们的展览。另外,关于西方视角看四川地震,Noor图片社的摄影师Philip Blenkinsop 拍摄的中国地震作品最近在法国Visa报道摄影节上得到提名,他将和另外三位摄影师一起角逐新闻摄影类的大奖。 新闻周刊发表的Philip Blenkinsop 的地震作品 顺便你也可以看看Visa摄影节的其他照片,这恐怕是为数不多的以报道摄影为主题的摄影节,上个周末刚刚开幕。除了新闻摄影大奖,他们还设立了一个特写新闻大奖,Getty图片社的Carlos Spottorno因为拍摄中国新疆的照片也获得了提名。他的作品分成力量、种族、信仰和希望四个部分,也挺值得一看。 已经进入后奥运时代。我们的影响奥运特刊正在紧张筹备。以前博客上提到过阿迪达斯的一个广告,当时针对画面里密密麻麻的人群是拍的还是画的有很多争论。这里有一个非常详尽的关于此副作品的的台前幕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大家解除疑惑。 有一个小小的通知,回龙观摄影项目已经启动,按理说所有给我发邮件应征的人都应该接到一封回信,如果漏掉了谁,请再给原先那个邮箱发一封信。

来自马格南年会上的反省

下面这段马格南年会的视频,挺有趣。那些我们“熟知”的摄影师就是这么开会的。每年一度的马格南大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票选新的成员,纽约、伦敦、巴黎几个分支机构收到的申请作品全部在年会上集中展示。但是,看完这些投稿,大叔们坐不住了: “为什么我们吸引不到那些更为新锐的摄影师,瞧瞧这些照片,他们显然都在取悦我们,马格南只是在不断克隆自己。我们需要重新给马格南一个新的定义,我们是谁?”(Constantine Manos) “都是陈词滥调!”(Thomas Hopker) “这很糟糕,我们每年都收到一模一样的作品,假如马格南要生存下去,我们就要形成自己的视点(这句听不太清楚哈,英语好的给俺纠正一下)”(Josef Koudelka) “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和50年前完全不一样的新闻环境中。这个世界已经没有那么多故事可以挖掘,新闻摄影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Luc Delahaye) 在最后一小节的专访里,Constantine Manos是这样说的:我们要发展传统的新闻摄影,使之成为新新闻摄影、年轻的新闻摄影——对于我来说,我仍然会坚持严肃新闻摄影的风格,但是同时我要用我自己的观点去阐释故事。 尼康新发布的数码相机D90可以拍摄高清视频,哦,新闻摄影的未来。。。。。

最好的位置

据说,奥运会赛场上最好的位置都被getty的摄影师占据了。 他们可以爬到天上,可以钻进水里,可以在赛场里溜达——哦,你一直以为买票坐在看台上拍奥运的是摄影师里的弱势群体,但是当刘翔一个转身离开的时候,赛场里的人都傻了,有个家伙在这里拍了一张照片: 不过,但是,这张照片还是getty摄影师拍摄的。。。。(李锋摄) 其他刘翔照片 路透 美联 最后这张是体育画报拍摄的110米栏预赛的照片,不过,这里面再也不会有中国刘的身影了。

周一消息树

环游中国 分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代表了你看事情的方法和角度。奥运期间,很多国外媒体以及大批摄影师都雄心勃勃地展开了他们以“中国”为主题的拍摄,一个大得吓死人的题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于这样一个复杂、多元、“幅员辽阔”的国家,你应该用怎样的逻辑将其细分,变成可实施的拍摄方案呢?我觉得这挺有意思。 1,英国波顿大学大连分部+今日美国 这个作品我很喜欢,波顿大学大连分部的中国学生、美国学生、英国教师、中国教师齐齐上阵,分成了三个小组,在奥运期间穿越中国。他们看似在报道中国人看奥运,但实质却是以奥运为契机,给那些从未到过中国,又对中国存在种种刻板印象的美国人普及“中国知识”。他们这样给中国分类,三个小组分别到以下一些城市和地区: 工业城市丹东—幸运数字8,丹东的婚礼——窥视北朝鲜——大同——西安,帝王之都 睡在街头的上海民工——武汉江中避暑——长江——山城重庆:为什么人们爱吃辣 长城——奥运志愿者 用几句话很难形容他们具体的报道内容,应该看一看,报道的视角很平实(没有对中国的“阴暗心理”,但有些地方冒出来的黑色小幽默很耐人寻味),视频和照片的配合很不错。 这个项目由波顿大学学生tom dooley发起,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今日美国的网站上也推出这个专题。 2,一个外国摄影师的中国之旅 摄影师Dan Eckstein也整了一个环游中国的拍摄项目,题目就叫中国印象,在他的网站上,把自己的中国照片作了以下分类: 中国东部 中国北部 中国南部 中国西部 北京 重庆 广州 香港 上海 西藏 长江 少数民族  中国肖像 现代中国 中国乡村 中国建筑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外国人拍摄中国的清单,尤其是他去的几个城市——外国摄影师看当代中国的经典路线。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撒汗珠VS冒金星 上一周,奥运最大! 体育画报的摄影师请即将出发报道奥运的同仁对此次奥运作出预测,答案五花八门, 照传统媒体这样江河日下的样子,这恐怕是报纸最后一次派遣自己的摄影师去报道奥运。 ——一位报社摄影师的悲哀论调 我正在家里看关于北京小吃街的播客报道,了解一个城市人们真实生活的最好方法就是去他们的市场,不过,我绝对不会去吃蛇和蝎子,就好比在台湾,烤乌鱼我是不敢碰的。 ——hehe,北京没有蛇蝎,烤鱿鱼倒是很多。 而洛杉矶时报的摄影师,干脆就预言自己恐怕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话说回来,来报道奥运的摄影师,估计每天都是掉着大汗珠工作,尤其是他们的设备——那可是一道景观: 新闻周刊摄影师vincent laforet的装备——吓死你! 点击这里看更多他的设备情况,预报一下,下期的影响特刊里会详细介绍他这些五花八门的器材。 体育画报摄影师Robert Hanashiro的装备, 这里还有一个视频显示是他如何把这些器材打包装起来的,高难度工作。 恐怕你立刻就会好奇,用这么一大堆器材,能拍出什么样的照片?体育画报的照片,点这里,新闻周刊的照片,点这里。 扛着这些器材东奔西走,摄影师在奥运期间干得多半都是蓝领的工作。而奥运会前夕,连卡佛也请全球顶级设计师对奥运服装作了“预测”,请他们设计奥运会各个项目的运动服,这可真是一项需要费劲心机,琢磨到眼冒金星的工作,到这里去欣赏一下,奥运概念运动服: 体操 你确信?这是田径的服装? 马术

北京城里的自行车

昨天“嘲笑”人家报纸不重视网络版,中午一出门就给我重重一击,本来想买几份报纸研究一下,但是附近几个报刊亭的报纸都卖空了。 当然,很多人买报纸是要收藏——文本性的东西即将变得越来越珍贵。 我喜欢看照片,因为我拍过照片——这话说的。我当年没有选择当摄影记者,就是因为这工作太让人心惊胆寒了,没有坚强的意志根本就受不了,所以我特佩服重压之下摄影记者的机智勇敢,就拿拍摄“天安门前经过的自行车选手”这个命题来说,用什么镜头,用什么快门,怎么取景,截取哪个瞬间,这七七八八的条件缠绕在一起,最终只给你一次按快门的机会。拍完了,还有像我这样的闲人,在旁边指指点点: 体育画报 纽约时报 美国新闻周刊 美国新闻周刊现场另一摄影记者 新华 挺佩服躲在这里拍片儿的: 而最终得奖的这三帅哥,那真是太帅了: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