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马格南

疯掉了!你不知道这个世界变化有多快,快得让你难以想象。 我爱马格南,因为他们是如此可爱,如此超乎想象。 从卡特里娜飓风现场回来的24小时内,马格南的摄影师Thomas Dworzak仍然保持着高昂的精神,他在整理图片,同时也在整理声音——来自现场的声音,以及录制他的所见所闻,这一切将出现在“动感马格南”网站(magnuminmotion.)的幻灯片展示中。点开Thomas Dworzak关于飓风的报道“幽灵城镇”(Ghost Town),你听到了直升飞机盘旋的声音,水声以及嘈杂的人声,这些声音以及这些画面,让我肾上腺素分泌加快,激动不已。 我干嘛如此激动,首先,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这东西把我拽到了现场,其次作为一个所谓专业人士这东西让我看到了摄影的更多可能,第三,作为马格南的敬仰者,我更敬佩他们的这种与时俱进的“动感”。 不管怎样,作为一个还不算太老的人,我喜欢新鲜与变化。我曾经提到过pixlpress网站的互动式专题摄影,恕我孤陋寡闻,动感马格南里的专题全是互动式专题Interactive Essay,我感觉他们改良了pixlpress的形式,每个专题都保持一个主线发展,在页面的右下有一个菜单,从这里你可以看到相关文字、链接,反馈以及摄影师的其他作品,清晰多了。

再次展开我的超链接之旅

上面两篇博客的写作触发了我的另外一个超链接,其实我还有一个宝贝——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基础新闻摄影课程》(Basic Photojournalism)昨天在上专题摄影课的时候刚刚给学生讲过。 如何掌握最基本的新闻摄影技巧,有很多切入方法,密苏里的这门课程完全是以拍摄作业为主的,而这些作业则一环套一环,呈进阶学习的状态,很系统,如果能够把这些作业完成,基本上就可以胜任新闻摄影工作了,而媒体在寻找合格的新闻摄影记者的时候恐怕也应该找具有这样的基本拍摄素质的人。 肖像 真实的感情(honest emotion) 关系(interaction) 拍摄同学的生活(classmate project)——把前面三种技巧综合运用起来 人造光摄影(artificial light) 群像(group portrait) 反映人存在的空镜头(people without people) 图片故事(picture story) 寻找色彩(seeing in color) 体育(sports)

无国界学院

昨天贴了麻省的一些课程,lily小朋友很喜欢,忽然想起我还有一个宝藏,干脆也贡献出来。 这个网址叫做新闻学院(news university)是以新闻教育为主的一个网络大学,每门课点开以后都有诸多惊喜,因为课程非常生动,大都是多媒体形式,可以自动播放,还可以进行远程的作业练习。其中与新闻摄影有关的几门课都不错。 强烈推荐 争议照片的处理方法这门课(Handling Horrible Images )(在poynter网址上也有这个课件)。很全面的介绍了争议照片处理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对策。另外,最近这里还增加了很多多媒体的课程。 其他还有: 版式设计中的色彩运用Color in News Design 多媒体报道 Multimedia Reporting: Covering Breaking News 摄影的语言 Language of the Image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学摄影

在网易的“有态度的新闻”系列专题里,看到有关朱学恒的介绍,他将自己翻译《魔戒》获得的版税全部投入到一个事业里——开放式课程计划,招募志愿者翻译麻省等国外高等学府的开放式课程,借助互联网进行知识传播: “我们希望能够用开放原始码的理想、精神、社群和技术来挑战开放知识分享的这个新理念,让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知识。” 而这个耗尽他全部身家的事业也曾经为我带来惊喜,翻出博客开始之初的这个帖子,一晃都快五年了,很多当时还在进行时的课程都已经翻译完成了: 又搞了一个噱头。清晨8点钟,我还坐在北京的家里头,但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春季课程——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nd PhotoJournalism: Still Images of A World In Motion这门课我却着实在读。 昨天,在我的众多收藏的链接里,我又开始了超链接之旅。先找到了一个叫做開放原始碼理念的開放式課程网站,几个著名高校开放了他们的众多课程,而且还有志愿者将其翻译成了中文!于是我尝试输入photojournalism看有否新闻摄影的课程,但是出来的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课,起初只有课程编号,并没有具体名称,我心想,一定是错了,麻省不可能有摄影课,但是好奇心让我点开看了一下,哈哈,我发现了阿里巴巴的宝藏。 麻省真的有摄影课以及众多的与视觉艺术相关的课程: 人类学院的記錄文化(Documenting Culture) 建筑学院的目击现场:以摄影作为探查方法(Sites in Sight: Photography as Inquiry) 建筑学院的视觉艺术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Visual Arts 建筑学院的摄影概论(Introduction (…) Read more

我们的命啊

这是vu图片社摄影师Stanley Greene在2004年世界编辑大会上的讲话,我最近脑袋里一直想的是数字技术给了新闻摄影新的生命,但是他却认为数字夺走了新闻摄影的生命: “新闻摄影记者正在濒临灭绝,因为照片被看作是商品或者科技产品而摄影师作品的内在涵义却被忽视了。 媒体和图片社都很重视新闻摄影的技术性,编辑们似乎更青睐那些“即时”的图片而不是需要花费时间才能拍到的照片。我最近在伊拉克拍摄一组图片故事,反映战争对人们的伤害,虽然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是我的作品无处发表,或者被当作插图摄影的一部分。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一个报道突发事件的图片故事,而是从更深入的角度切入的一个更重要的故事,我尽可能快的把我的胶卷运回了图片社,但是他们却说我的照片不够有冲击力,周围所有的人,包括我的图片社,他们想要的仅仅是暴力!” 看了这段话,真的很是忧伤。VU图片社有够牛的,他们的摄影师在我的记忆里都不食人间烟火,但是这段抱怨却着实发自这样一个原本个性十足的法国图片社。 不能否认新技术时代给了新闻摄影动力,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以及“地球村”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但是新闻摄影也许作为一种渠道,一种更重要的传播形式获得了新的生命,但是他同时如Stanley Greene所言,也丢了命。在技术的浇灌下,新闻摄影变成了一朵妖艳的鲜花,它的美丽却太过粗浅,而也可能是短命的。

这次,23个

以下这个文本是一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面临分专业时,因为对新闻摄影方向的选择犹豫不决,给我的邮件,他问我了这样几个问题: 1,要不要自己买设备? 2,是不是要有很多的耗材支出? 3,会不会很忙,以至影响考研 4,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事摄影工作的月薪是多少,比文字记者高吗? 我已经带了六七十个摄影方向的学生,但是真正去干新闻摄影工作的不过十来个。我曾经一度非常沮丧,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上面这个学生的问题让我明白了一些: 新闻摄影仍然被看作是一种以技术为主的体力活。 新闻摄影记者仍然被看作是媒体里的二等公民。 学生的这些看法并不是他们自己通过调研得到的,这大概也是社会上对这个行业的普遍认知。这是不是一些真实的情况呢?在我看来,也许过去是这样的,也许现在仍然部分存在这种情况,但是未来却肯定不是这样的。 于是,在向学生介绍专业情况的时候,我对新闻摄影方向的看法是: 新闻摄影是用视觉语言传递信息,它的本质和文字报道一样,不同之处是将语言体系从文字转成了图片。 新闻摄影是广义的,不但要学习一张图片的拍摄和运用,还要把重点放在视觉元素在整个媒体中的应用上。 视觉面临更多的机遇,比如报纸发起新设计运动,因此需要能够为视觉发展做贡献的人,比如互联网提供的机会使真正图文融合的时代到来,比如杂志的发展使对视觉的要求提升到另一个高度,还比如奥运会的机会将为中国的摄影师提供更大的国际化舞台…… 我相信我描述的不是一个乌托邦,昨天,我听说有23个学生选择了摄影方向。 我已经想清楚了,也许这23个中依然只有几个从事与视觉相关的行业,但是我肯定,其他的孩子们也会成为懂得如何和图片编辑配合的文字编辑,知道如何和摄影记者合作的文字记者,能够意识到图片在媒体中地位的媒体老总。相信他们一定在这个方面上变成全副武装的特种兵。

两个小符号的智慧

Fred Ritchin先生真的是一个伟大而智慧的家伙,pixelpress上有他的多篇文章,犹如宝藏。在其中我发现了这两个符号: 你能猜出它们是作何使用吗?反正这两个小东西让我颇为激动了一阵。 Ritchin先生将这两个符号分别用于标记那些经过数字技术更改的照片,和原始直接用镜头获取的照片。在他看来这就好比撰写文章的时候引用别人的话要加上注释一样,我们越来越多的使用数字技术修正自己的图片,因此也同样需要通过注释来告知读者。因为直接用镜头获取的影像和经过后期制作的照片,对于读者理解信息来说,带来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非镜头拍摄”这个符号可以加在那些经过数字技术改动过的照片旁边,也就是说使用了并非传统暗房里惯常使用的技法。读者看到这个符号首先会明确照片并非真实场景,随后如果他愿意,可以在文字说明里得到具体的解释,比如:照片中人物的背景是拼贴的。即使他不看说明,这个符号也可以给读者以警醒。 这个符号可以用在报纸、杂志或者纪实性的图书中,但是类似科普读物里却不应该出现。在互联网上,可以设计成如果读者点击这个符号,他就可以得到照片是如何被修改的信息。 Ritchin先生的这个设想始于1994年,到今天两个小符号也依然没有被媒体接受。你可能会觉得他是一个失败的家伙,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的观点反而刺穿了我们的虚伪。不是吗?我们也一直在热闹地讨论数字技术带来的新闻摄影真伪问题,但是我们有哪个敢保证自己没有对自己的照片作过修改?比如一根电线,比如背景上的一块杂乱。而Fred的理念不过是基于两个最简单的道理:对自己的诚实和对读者的尊重。 他下面的这段话更为精彩: “我们有必要告知读者哪些照片是摆拍的,或者是媒体操控的,尤其是当它们看起来颇为真实的时候。虽然没有一张照片是对现实的绝对真实的反映,也许它们都可以看作是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断章取义’,但是摄影记者对照片的操控程度仍然有高低之分,从对被摄对象的操控和对照片本身的操控,而这一切都有必要告诉读者,否则是不公平的,摄影记者、编辑,摄影组织应当承担起这个义务,如不然图片的信度甚至整个媒体的信度都会岌岌可危。” 是的“没有一张照片是对现实的绝对真实的反映”,我们干嘛不放下架子,我们是否应该告诉我们的读者图片的真相,如果这样做会很危险吗?

pixelpress的鼠标迷宫

pixelpress是一个纪实摄影的网站,而它存在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深度并不仅仅在于它刊登的照片都是关注人类生存的大部头报道,它对于如何在互联网上讲述纪实摄影,对叙述的表现形式也进行了探索。pixlpress用这样的名词描述自己的创新——“互动式专题摄影”(interactive photo essay)。这个词真的很让人有些浮想联翩。 我是在两年前荷塞颁奖典礼的讲座上得到这网址的,网站主持人FRED RITCHIN的讲座非常精彩,当时的讨论话题是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危机,但是他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看已经跳到了未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改善我们的表达方式呢?这个网站就是Fred Ritchin的创新尝试。需要值得一提的是Fred并非等闲之辈,他的履历简直是光芒四射——纽约时报画报的图片编辑,摄影艺术杂志(camera arts)的执行主编,Icp摄影中心纪实摄影项目的始创人之一,目前是纽约大学负有盛名的艺术学院The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的教授。 两年前我第一次打开pixelpress网站观看里面的作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四处都令人好奇,但是同时也有些让人眩晕,因为我的阅读习惯似乎需要更改,或者说在鼠标的点击之下,我进入了一个影像以及各种资讯构成的迷宫。 形容为迷宫丝毫不过分,我们来解剖一个麻雀。法国摄影师Gilles Peress关于波黑的报道《波黑——远离和平之路》(uncertain paths to peace),这则报道分为图片部分,摄影师的自述部分,学者、社会学家,艺术家,人类学者的评论,此还有相关资料的链接——关键的问题是所有以上文本并不是和照片分离的,与照片混杂在一起,你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跳到任何一个文件。所以在你阅读之前可能还需要阅读“使用手册”一样的指南,比如这个故事可以分为萨拉热窝城郊以及萨拉热窝城市中心两条主线,你可以在这两条线索之间跳跃,可以单独观看照片也可以点击成小样的形式观看,每张照片之后都有故事,此外点击“论坛“可以到专家评论,点击“内容可以看到波黑的背景资料。 来试一下吧,,我肯定你会眼花缭乱,有360度的图景,有摄影师叙述的音频文件,有很多的惊喜,但是随着点来点去,你就感到有些乱了套,你找不到回到原来线索的路径,迷路了,最后故事变得支离破碎。 因为网站更新的速度并不快,我有一段时间没上这来看,最近发现情况发生了改变,互动式减弱了,有些又回归到了中规中矩的传统。 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pixelpress是失败的,因为互动式专题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因为互联网上的专题必须和平面媒体有所区别,还因为纪实摄影项目最为珍贵的不仅仅只是照片本身,在它背后摄影师的感受,甚至被摄对象的感受(pixelpress有的专题不仅仅有图片说明,还有被摄对象对这张照片的评论),故事的背景也许比照片更重要,历时几年的拍摄使纪实摄影本来就是一个立体的项目。 也许pixelpress走得快了,也许它只要再稍微精简一下叙事线索就可以成功,无论如何感谢Fred Richin,他最近在写一本新书《重视摄影》(Reinventing Photography)

都是文字说明惹的祸之三

又要拿前门来说事了,《三联生活周刊》一不小心用了一张前门大街的照片,用来作为题为《失去胡同的前门大街》的压题照片,所谓一不小心,那是因为他们使用的老照片中有一横幅,上面写着这样几个大字:“庆祝南京陷落”。如下图 这张照片就这么经过了N多道关口就印出去了,直到报摊上才被发现,然后开始回收杂志,所幸我还搞到一本。有人说,这张照片可以处理成下面这样,就可以发表了: 我觉得兴许这样做,又此地无银三百两了。这个案例可以从很多角度解读,从图片说明的角度分析,可能看起来不着边际,但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原文图片说明是“前门商业街,成为一个属于昔日的符号”,如果查一下此图的历史背景(应该是1937年,南京落入日本敌手的时候,),将图片说明更改为,“1937年的前门大街,违心地挂着言不由衷的横幅——当时日本统治着北平,这一切已经成为历史,而前门大街也即将成为历史。” 如果加上这样的图片说明,这本杂志还需要回收吗? 假照片不是拍出来的,是写出来的(曾璜语),嘿嘿,这句话还真有几分嚼头。

都是图片说明惹的祸之二

在一次内容关于《新闻自律》的讲座上,信报的总编谈到一个案例,某报曾经在头版登过一张照片,图片说明是“农村中年妇女迷上软式足球”,但是照片中在玩球的人物却是教育部部长陈至立。 我没有看到这张报纸,但是我一直对这个错误感到非常迷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范如此张冠李戴的笑话呢? 我所能给的解释之一是,照片的选择和图片说明之间产生了脱节,这大概是一个在农村推广软式足球的活动,也有相关领导参加,但是选择照片的人和写说明的人完全是两拨人,谁也没有搭理谁,此外,也很可能是后来在拼版的时候换了照片,但是却没有更换说明,总之沟通出了问题。 撰写图片说明的要求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一定要为最后出现在版面上的照片撰写说明,要及时根据最新的信息更新图片说明。这家报纸大概没有图片编辑,而图片编辑这活其实可真不容易干啊。

都是文字说明惹的祸之一

最近,getty旗下著名的老照片频道Hulton Archive出了一件糗事,他们把一张图片说明为“1916年爱尔兰复活节起义”的照片卖给了《爱尔兰时报》,但是照片刊登出来以后,却被发现其实是1960年代在拍摄起义相关题材电影的一个电影场景,证据有两个,第一是画面里出现了1952年才有的福特2型汽车,此外,画面远处可以看到不少围观的群众。后来相关导演也证实了这一点。 著名的getty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他们的编辑似乎也很委屈,因为这张照片来自于他们2002年并购来的一个叫做纽约老照片的图片库,基本上原来照片的图片说明是什么他们就怎么写,这张照片的背后是用铅笔写着上面看到的那一行说明,而且画面粗看也没有大破绽,于是在进入电脑数据库的时候,这张说明也就保留了下来。 说实话,Hulton是我特别钟爱的一个老照片图库,不仅资源丰富,照片质量也非常精彩,前两天找到一张片子,一看摄影师竟然是爱森斯塔特。给老照片写图片说明确实不容易,因为年代久远事实的确很难考证,但是这件事的确给大家伙儿提了个醒,一个是一定要对一些所谓的定论报怀疑态度,另外一个要时刻兢兢业业,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如果群众都能够看出来,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怎么能不知道呢? 参考网址

不能免俗——我们的前门

我一直也没有打算去拍前门,因为我知道如果要拍,一定要是大手笔,我也知道很多摄影师已经在这个项目上经营了很久。但是这种想法在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我看之后发生了改变——首先,因为学生已经拍了,这个当老师的也一定要身先士卒,其次,他们的作品给我很多灵感,我发觉我们可以共同完成一部我们自己的作品。于是,不能免俗的我也去拍了前门。 前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方,是从情感的角度,它很容易让人迷失,不是一两次拍摄就可以表达的,于是我们希望从遍布四处的拆迁口号的角度切入(很有趣的口号),以及拆迁之中微妙的一些对比入手展现我们的观点,下面这几组作品的作者是钟雪峰、杨山山、杨博和我(全是女士噢)

密苏里的新闻观之媒介融合

Brooks教授今天的两个观点不知道对于新闻传媒从业人员是喜还是忧。 第一:如果他有钱的话,要投资两个媒体产业,一是互联网,另外一个则是手机媒体 第二:他希望在他退休之前传统媒体仍然存在,但是却对这个未来持担忧态度 他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美国的人口在增加但是读报人数却在直线下降,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媒体获得信息,虽然美国的报纸媒体网络版都已经经营了将近10年,但是却仍然都没有盈利。 以上这些现象便是密苏里关注媒体融合并且开设媒体融合专业的引子,Brooks教授的一个观点非常切中要害——报纸要把自己看作是经营信息的公司, 而不要拘泥于报纸的形式。正如尼格鲁庞帝所预言的,未来将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而今天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时期,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可能更加易于转型, 因为美国的传统体系发展非常完备,要转型则需要拖着笨重的身躯。 所谓媒介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一人多能,美国的Tampa媒体集团拥有报纸、电视和网络,他们的主编认为自己不仅需要复合型人才,而编辑后台也变得较 为复杂,因为这个记者的稿子不能确定会在哪个媒体平台首先发表,有研究表明,受众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对信息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tampa建立了一个媒 介融合的大工作平台,报纸、网站和电视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协调稿件的放送。 对这种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现在还不是很明显,密苏里也在做尝试,但是,成为一个“多媒体人”似乎已经是这个行业的大势所趋。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