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Wolf:“拷贝艺术家”

深圳摄影师余海波的荷赛获奖作品《大芬油画村》以经典专题摄影的方式报道了一群临摹画师的生活。而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则用另外一种方式诠释了同样的故事,这就是他的新作:中国拷贝艺术家(China Copy Artist) 曾经在本教室介绍过Michael Wolf,在著名的德国明星周刊干了八年之后,选择了自由摄影师的道路,他希望更充分地表达自己,之后虽然仍然坚实纪实摄影风格,但是他的报道方式呈现了变化,作品的去向也走向了图书出版和画廊。 这组拷贝艺术家继续延续了Michael Wolf的那种于微观之处看世界的风格,透出一些黑色幽默。摄影师将拷贝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并置在一起拍摄,拍摄场地就选择在这些艺术家自己的居住地。有人这样形容自己的观感:“这些作品我会看很久,它引起了我的好奇,这些人都是谁?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 Michael Wolf另一个新项目——关于香港公屋的报道“100*100”也值得一看。他拍摄了住在仅仅10平米公屋内的香港居民,一共拍了100户。 Michael Wolf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两种:中国/非中国,细细看他的作品,你会为这位摄影师旺盛的创作力感到吃惊,似乎在中国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让他不得不马不停蹄地奔忙。

远观巴黎摄影博览会

Paris Photo 最近开幕,远远瞅着感觉还挺热闹。这种主要是摄影画廊参展,以作品交易为目的的摄影博览会,虽然弥漫着金钱的味道,却同时也是一种对摄影文化的促进。 今年Paris Photo 有两个有意思的事情,一个是请导演David Lynch编辑了一本图录,由Steidl出版,书名叫《巴黎摄影大卫林奇之选》(“ Paris Photo vu par David Lynch”)。这是Paris Photo 打算持续下去的一个项目,每年邀请一位名人逛画廊,选择他喜欢的照片。(当然,这活动也颇为商业性,从营销角度来讲颇为成功) 书的封面照片是David Lynch本人的肖像,摄影师是Nadav Kander,书中他一共选择了一百张自己喜欢的照片。书的宣传语略微有些老套:你知道一图胜千言么?(Did you know an imag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Paris Photo 有一个app,其中也收纳了David Lynch选择的这些照片。 (…) Read more

Photo Camp15在线展厅(1)

1.  樊竟成     《我们》 摄影师对中国几座城市年轻人生存状态的视觉观察。地点涉及西安,深圳,长沙,珠海,厦门,郴州,祁阳。 2. 闵志念《night,my friends》 这些片可以是以前自己生活的一些记忆,全是小DC拍摄,整理出来献给我那些黑夜当作白天的朋友们。谢谢!谢谢他们允许我在他们面前胡乱地按快门并毫无厌言。 深圳,这是一座缺睡的城市 这也是这座年轻城市的普通生活 呈现,我逼视本质性的存在去寻找感性与理性 物理与意念、情欲与精神 我要做的就是在触动我想要拍的那刻,按下我的快门 不是质疑,也不是探讨,更不是答案,而是现状 3. 吴凌锋  《温州。104国道》 国道在90年代给沿线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促进,现在它是怎样的呢? 104国道始于北京,止于福州,其中温州境内215公里。它的建成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途径的几个城镇包括现在已经成为县级市的乐清、瑞安等已经成了全国知名的经济强镇。但这段国道现在的状况是,经济模式还停留在市集阶段,一些上了规模的企业已经开始搬离,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我希望通过对国道的拍摄,用一个典型案例探讨国道线交通、经济、人居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个拍摄才刚刚开始。 4. 周仰 《Grandparents》 2009年夏,出国前闲在家里的时光,对我外公外婆的观察让我萌生了拍摄的念头。经过一年的分离,当我再次回到他们身边,却发现一些让我措手不及的变化:外婆的思维正在离开她,她常常把我拉到一边,却又忘记了要说什么。为此我颇为沮丧,感觉语言上很难与他们沟通,只能镜头对准他们,日复一日。这似乎是奏效的一招,并不需要说什么,他们自然而然,除了有些时候外公会特意停顿下来,笑着说“你又拍啊”。我曾经迫切地想把他们过去的荣光记录在案,现在却发现,更应该珍视的其实是每天的团聚。 5. 张乐怡《重复的片刻》 我还是喜欢人。 喜欢看不同的人, 认识的,不认识的。 独处的时刻孤寂吗? 置身于喧闹吵杂的聚会时孤寂吗?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1.  在历史的阴影里 摄影师David Maisel的新作:“历史的阴影”(History’s Shadow)就要结集出版。 这个项目让原本留存于博物馆档案库里的X光底片复活,从而有了新的意味。 在Getty博物馆研究中心学习的时候,David接触到这些档案资料,原本用于研究文物保护,它们却激发了艺术家的灵感。他挑选了部分X光底片,将之用灯箱照亮,然后再翻拍。 X光透过文物表面,使得我们得以看到它最初的结构,修补,遗失和损坏的痕迹,重重叠叠的阴影之下是这些文物在人间的故事。 “记忆”和“挖掘”是David Maise一直以来的创作主题。(作者更多的照片请点击这里) 2. 九眼的重复 《连线》杂志的博客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对两位都使用google街景(Google Street View ,GSV)进行艺术创作的摄影师做了一个比较。 Michael Wolf和 Jon Rafman,他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来自google神奇的九眼街景车拍摄的照片,这些不经意拍下的场面,荒诞,富有戏剧性——但更富戏剧性的是,这两个摄影师的作品里竟然有不少重复的街景,《连线》在文章里就列举了九个。 左: Michael Wolf; 右: Jon Rafman. 左: Jon Rafman; 右: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以前在博客曾经陆续介绍过不少摄影类杂志,有老牌的杂志,有的也并非那么严肃,是独立出版物,小众的,甚至就是电子杂志。喜欢它们不仅因其是摄影师作品的完美展示平台,与此同时,每个摄影杂志都会从某个角度诠释摄影作品,集纳摄影作品,这么看来,它们做的也很像策展人的工作。 最近从coverjunkie里面看到两个摄影杂志的封面,想起很久没有提及这个话题,就攒几本书一并挂在树上吧。 1. GUP GUP这个名字来自 Guide to Unique Photography,意思是“独一无二的摄影指南”。 这本杂志2005年创刊,是双月刊,至今已经出版了30期,每期杂志都有一个主题。 最新一期杂志关注的话题是“大都市”,封面照片的作者是 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这张照片来自摄影师的专题 Tokyo compression。其实,如果寻找拍摄大都市的摄影师,Michael Wolf肯定当仁不让:从香港到芝加哥,从芝加哥到东京,从东京到巴黎,他的下一站该来北京了吧。 这期杂志还有法国摄影师Alain Delorme在上海所拍摄的那组流传甚广的“超负荷搬运” 本期杂志预览: 这里 GUP的网站也值得探访。 2.TAKE 这是一本新创刊的杂志,名字起的很直接——Take (  take photo, 从现实里拿张照片) 封面照片的作者是VII图片社的Stefano De Luigi。 (…) Read more

头儿像

1,这个名字是瞎起的。 2. 不过,这篇文章的确是要说一些有关头像的故事。(也有一个例外) 犯罪登记照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美国一些地方报纸的网络版,点击率颇高一个栏目是“犯罪头像”影廊。这些照片的公布,颇受争议,却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在美国,每个被警察逮住的人,都要拍一个登记照(叫mug shot 或者booking photograph)这些照片将保存在联邦政府的数据库里,并向外公开,目的是为了惩戒与预防犯罪。 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很喜欢这些八卦,为此专门开设了栏目,直通警局的摄影室。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前天晚上因为超速行驶去了警察局,第二天早晨,他的“犯罪照”就会出现在网络上供大家欣赏。 摄影师Hermann Zschiegner用自己的一组作品对这个事儿发表了自己的评论,质疑这种对隐私的侵犯。 他在犯罪照数据库里检索了一些名人的犯罪照,然后把这些照片印到杯子上,这些杯子又被他送给了自己所仰慕的20个名人。这些人有的他认识,有的则完全是陌生人。他邀请收到杯子的人拍一张照片在自己家里的照片——而这些照片最终被编辑成一本书。 为什么要把杯子送到名人家里?我觉得这个环节略微有些古怪,不过,因为他送杯子的人很多都是摄影师,看起来也挺八卦的。 alec soth收到的杯子 Michael Wolf的杯子 Hermann Zschiegner是个挺风趣的摄影师,浏览他的作品,还有一些好玩儿的。比如,《2010年1月,我喝的咖啡》,这本小书是摄影师在纽约生活十年的一个庆祝,他选择了纽约人最爱的杂货铺咖啡来纪录他在这个城市的日常生活。 2010年1月,他每天喝的咖啡盖都被拍了下来 照片也被编成了一本小书 每一页都是咖啡盖的正反面 最后一页。(话说这个纸咖啡杯实在太亲切了,因为我从美国也带回了一个。) 这个家伙还有一个项目,叫做古斯基前后(After/Before Gursky)。艺术家Gursky以巨大尺幅的作品出名,并且后期有很多数字修饰。Hermann Zschiegner以Gursky的作品“Bahrain I”(巴林赛道)为蓝本,在google地图上找到了Gursky照片的拍摄点,截取真实影像,将两者放到一起对比。 艺术家眼里的巴林赛道和google眼里的巴林赛道 他还有很多古怪的项目…… 你要是问,这个怪人,他到底想说什么呢? (…) Read more

九眼世界

Google街景车上的九眼摄像头四处张望,这里的“九”,不是“猫有九条命的九”,也不是“九重天的九”,不过,这个古怪的机器,张牙舞爪地收集资料,似乎真的可以让你能够瞬间飞身云霄——你没有九条命,却可以在一条命里过出九重。 google街景 美国爱荷华 还是从启发我写这篇博客的一篇文章谈起,文章的题目叫做《所有网络所知道的我的一切》,作者是华尔街日报的编辑Zachary Seward。他更为确切的职位是华尔街时报的“外联编辑”(Outreach editor),这个特别的职位是用来负责联系时报和Twitter以及Foursquare这样的网络公司的关系。 毫无疑问,这位Zachary是一位网络产品的重口味应用者,当他站在年末,回顾这一年的经历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步伐,购物,娱乐,甚至是语言语法,都在不知不觉中被网络记录下来。 这就是Zachary在纽约的痕迹,热力四射的小红点就是他——这个热乎乎的人类探访次数最多的地方。一年中,他登陆了1491次Foursquare,每一次登陆的地点都会在Foursquare上被定位,于是形成了这个年终地图。 不仅如此,Zachary应用的其他软件还记录了他一年的食物消费支出图表,他对音乐的喜好,而一份对他邮箱里几年内来往邮件的语言分析指出,自从2008年到了一家体面的公司就职之后,他的脏话使用频率急剧下降。 我忘记了,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所有网络知道的我的一切——因为是我决定让它这么办的》,这也是一个前提,Zachary所提到的这种数字化的生活档案记录并非是一种入侵,它一方面是你在平常的应用中自动记录下来的(比如,听音乐,买东西),另一方,它们都来自你的自我需要,并最终服务于你的自我认知。文章中有这样几段话: “这些东西都能干嘛?最终它将是一种自省和自我映照” “这些档案,将让我能够在‘我’之外建立起一幅自我的地图” “网络似乎让我们趋同,但是伴随着大量的生活数据,它同样也能够让个体闪烁。” 恐怕这也是我热衷沉迷网络的一个原因,某些时刻,它让我如此愉悦,遥不可及的自由瞬间闪烁,而其无非是来自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对自我个体存在的确认。 让我们还是回到九眼摄像头的故事来,自我映照不仅是自我的问题,也来自对他者的观看,并从观看他人中再次定位自己的存在。 博客作者 Marc Feustel在回顾过去一年的时候,归类了三个用google街景图创作的摄影师: Michael Wolf , Doug Rickard ,Jon Rafman。 Michael Wolf是一个沉迷于现代都市的摄影师,从香港到芝加哥,从芝加哥到巴黎,从巴黎到东京。在拍摄巴黎的时候,他开始使用google街景图,那些被任意抓取的瞬间,打破了人们对巴黎所谓的“浪漫之都”的刻板印象。 Doug Rickard的背景是学习美国历史和社会学,他现在的称呼上又加上了摄影师,影评人,作家和出版人。他建立了“美国郊外”这个网站,照片都从google街景图上抓取,这些荒凉甚至有几份寥落的照片,也解构了繁荣昌盛的美国社会和大腹便便的美国人的形象。 Jon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这个地球,它的土壤,水,它的丛林,山谷,都已经不再是自然的,而是充斥着由于人类的介入而留下的永久伤痕。—— Paul Crutzen (诺贝尔奖得主) 如果把目光放在Prix摄影奖高额的奖金,仅仅关注大奖花落谁家,显然并没有捕捉到这个奖所能带给我们的启示。 到了2050年,地球上又增加三十亿人口的时候,人类是否还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个奖的目的是支持那些用各种视觉手段探讨这个问题的艺术家。 2008年,此奖颁给了 Benoit Aquin,他拍摄的是中国的沙暴,2009年,获奖的Nadav kinder的拍摄题材还是中国,内容是长江。 Benoit Aquin摄影 2009年入选者中还有摄影师 Darren Almond的作品《满月,黄山》,满月是他的一个系列作品,尝试拍摄月光下的景观。最新作品是在诠释月光倾泻下的黄山,在他看来,这也是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一种回应。 Darren Almond摄影 同样也在以古人的心境看中国的入选者是中国摄影师姚璐,不过他看到的是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 —————— 也门有可能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水资源即将耗尽的国家,其首都萨那将在大约10年后成为一个无水可用的城市。在也门,自来水管经常处于无水可供状态,水越发成为只有富人能够承受得起的“奢侈品”。其他人则只能依靠本就不足的降雨,或者将希望寄托在慈善组织身上,解决吃水问题。有时候,他们甚至为了水实施犯罪行为。——世界银行,也门的水资源缺乏已经达到极端 也门的水资源匮乏大概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你无法想象人类离开水的生活,去看看摄影师 Claudia Ficca & Davide Luciano的作品,他们貌似夸张的照片告诉我们,这个现实或许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Claudia Ficca & Davide (…) Read more

周一大白菜

上周路过一个电影(美剧?)拍摄现场,我真想知道拍的到底是什么,因为向来不爱看热闹的纽约人围了一群,一路过来,随便瞟瞟就看到十几支长焦镜头,都是狗仔队吧。再环顾四周,路人甲乙丙丁,各种袖珍数码相机即使不对着现场,也都设置成随时待命的状态。手机?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让我想起最近正在看的几个博客: 首先是一个姑娘,她正在做一个一年365天都穿一件衣服的项目——不过,配饰天天换,这是看点,围巾,帽子,靴子,天天都能整出一个新形象,我特好奇,怎么才能有365个打扮不重样,每天都去追捧看新照片。 然后是一个街头摄影爱好者,英国的,没事儿就坐在双层巴士的上层,用50mm俯拍城市。 Przemek Wajerowicz摄 这两个活动都能用twitter follow。 另外,原来那个搞美国50州摄影项目的家伙,现在正发起一个英国全国各地摄影师拍英国的活动。英国的朋友们可以参与玩一下。 记得九十年代似乎流行过一阵所谓世界一日的活动,找一堆摄影师在同一天拍照片。操作难度挺大,因此都是职业摄影师才能参与。 现在可好,哪里都是摄影师,业余摄影师们花样不断翻新,而且他们都没拿这当正经作品,就是拍着玩儿。 摄影师Bernd的“睡中国”网站陪我度过了一个冰冷的周末,网站上的照片分成硬睡(hardsleepers)软睡(softsleepers)和群睡(groupsleepers),这个老外,被中国人随遇而安的睡眠惊倒,便有了这700张分类古怪的照片。 Bernd的作品让我想到了职业著名摄影师Michael Wolf的“中国式坐”系列,一样的主题,都是对中国人那种忍耐,修修补补又一年的宽容心态善意的观看。但不同的是,Wolf的照片是他的“作品”,发表在著名的Stern杂志上;Bernd的照片是他随手捏的,那是他的游戏。 今天的周一大白菜就是这个意思,照片不再是“细菜”,已经成为“大白菜”。但我没觉得这是对职业摄影师的威胁,当摄影成为一种通用语言之后,总还是有用得好和一般的区分。职业人士就相当于那些职业写字儿的,只不过还有好多人,拍得和flickr上的普通群众一样,却仍然觉得自己很职业。 我正寻思着做一个flickr英雄的栏目,那上面有意思的摄影师太多了。

透明的城市

摄影师Michael Wolf 又完成了一部新作品《透明的城市》(The Transparent City ),这个标题让我很困惑。我无法把“透明”和“城市”联系在一起。 在我的印象里,城市是一个黑盒子。年初做回龙观项目的时候,去过那里几次,到了晚上八点多钟,巨大的住宅区就突然变得空荡荡的,一个人走在路上,旁边是亮灯的人家,城铁载着一车车的人经过,这种安静与乏味的住宅群、售楼的大广告牌和灯火通明的城铁站混合在一起,让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甚至希望尽快逃离这个地方。 回龙观还算是比较特别的地方,那里的房子都是五六层高,有的时候会让你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只是建筑变密集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远了。我住的小区没有回龙观那么安静,但是两年以来,我和我的邻居一共说过十来句话,尽管我们还算是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此外,我住的这栋楼除了他们一家,我不认识任何人。 Michael Wolf 的这组照片是他应当代摄影博物馆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参与创作的一个项目,主题是表现芝加哥这个超大城市环境的发展变化,Wolf选择了市中心展开拍摄,他仍然延续了当初拍摄香港时候的表现手法,画面里是密集的建筑,灯火通明的小格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把自己的照片不断放大,突然发现画面中有一个男人朝他竖起了中指——这个男人一直隐藏在画面里他从来没有看到。wolf干脆把照片中无意中偷窥到的摩天大楼里的生活情景都“找”出来,经过不断地放大, 人物都已经“马赛克”化了,但是他们或者落寞,或者疲惫的身姿却仍是清晰的。 这也许就是Wolf“透明城市”的含义,城里的人们虽然都处在封闭的盒子里,但彼此又都生活在监视与被监视的关系之中。我在一些朋友家看到他家的窗前放着望远镜,而对于我自己来说,往往希望能够一不小心瞥到别人家是怎么装修房子的——他们为什么会选择那种灯具,那样的沙发,这时常让我感到好奇。陌生滋生了更多的好奇,好奇背后是孤独。偷窥这一行为背后的社会、文化以及心理因素似乎很值得琢磨。 回龙观项目就要展开拍摄,周末,申请的朋友们会接到我的回信。 延伸阅读,有关Michael Wolf : 拷贝艺术家 职业发展轨迹

一周一周

对开页 你有多久没有在杂志上看到气势磅礴的大照片了?我指的当然不是那些名人、明星,虽然他们总是占据大多数杂志最显眼的位置。 除了追逐时尚,大多数杂志摄影师忙于给杂志的文章配图,那是一些毫无创新的乏味的工作。只有少数杂志能够实现真正的图文配合,给予摄影师发挥的空间,同时也能够将这些优秀的图片在页面设计中给予正确的位置——比如,放大到一个对开。哦,对开页——多少年轻摄影师刚刚出道时的梦想。 上周,我听到了三次对杂志中对开照片的赞扬,两次来自美国摄影杂志的编辑,另外一个则是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 “这才是一张照片”——Michael Wolf看到《体育画报》中文版的关于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开篇照片时发出的感慨。 照片的作者是该杂志的图片编辑郑福利。这是一张每个角落都是故事的照片,比如一些细节:背景中斑驳的墙,前景画面的破椅子,这样的照片以对开页的样态出现再合适不过了。不过,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人们对于体育类杂志或者说体育摄影的刻板印象,体育不只是些伸胳膊伸腿的运动,体育也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 2007年6月11日沈阳市体校。沈阳市体校诞生了以王楠和郭跃为代表的多名乒乓球世界冠军,是中国生产乒乓冠军最多的体校。郑福利摄 “这张男孩的照片,胜过千言万语。很多编辑和读者都不相信,照片可以为新闻故事提供更多的信息,而这张照片就是一个明证。”美国摄影杂志编辑David Schonauer对时代周刊《男孩绝对正确》这个封面故事开篇照片的评论。 照片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大卫伯耐特(David Burnett,希望不是重名重姓啊)。没膝的水中站立的男孩暗示了他们勇于冒险的天性,引人注意的是男孩们的面孔,值得一个一个看过来。这是伯耐特一组照片中的一张,更多照片点这里。 David Burnett 摄 “在这张照片里,一只六百磅的山地猩猩的尸体被抬出来,盯着这张照片让人不禁发出感慨:一个森林之王被废黜了,臣服于比它更渺小的生物,这种事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David Schonauer继赞扬了时代周刊的大照片之后,又对新闻周刊的照片大加赞赏。 照片的作者是Brent Stirton,很棒的一个新闻摄影记者,多次获得荷赛的奖项。摄影师的主页绝对值得一看:http://www.brentstirton.com/。 Brent Stirton摄

八卦春节(1)

上海,上海应该怎么拍? 1416教室春节索性也不休息了,当然过节的日子也没有正经事,想起平日里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干脆弄些八卦新闻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息。初一就继续说剽窃的事,因为这事好玩着呢! 有德国两父子,是商业摄影师,他们拍摄的一些关于上海的照片正准备在博物馆展出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另一位摄影牛人Peter Bialobrzeski简直要气疯了,因为这两父子曾经在去上海拍照片之前去咨询过Peter Bialobrzeski,也看过他们的照片,结果农夫与蛇的故事重现,他在展览看到父子两人拍出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照片。 上图为Peter Bialobrzeski拍摄,下图是父子作品 嗯,这事情在摄影拍摄中,确切应该说叫做剽窃角度,正因为角度谁也不能申请版权和专利,父子两个也还挺委屈,这个好角度怎么就你能拍,我不能拍了呢?! 上海,上海应该怎么拍,上面那个环形立交桥太著名了,怎么拍才不算剽窃的确要费一番脑筋,下面是另外两个摄影大师拍摄的上海,他们也没有找到新角度,但是却赋予了新的感觉,人家好好的,没有惹上剽窃的麻烦事。 Edward Burtynsky摄 Michael Wolf摄 编译自:http://www.slate.com/id/2159172/

青海录播 一 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自由”?

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你想过没有,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也许意味着我们又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John Lee是一位美籍华人,当年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能够在著名的“芝加哥论坛报”找到工作,纯属幸运,一位同事离 开了,正好空缺出来的职位让他留下。否则,根据常态,刚刚毕业的学生要先在小报里工作,然后才能进入大报。 9年的时间里,这份报纸给了他极大的空间,对于国内报社的摄影记者来说,这份自由难以想象。这个被报社其他同事称为“艺 术家”的家伙,喜欢和光线做游戏,喜欢尝试各种新鲜的想法,他使用中画幅相机拍摄,甚至用holga相机(一种使用120底片的 玩具塑胶相机,常常被lomo一族使用)拍摄长线图片故事,画面漏光,四边有暗角,但是这些照片也仍然被报社接受。 在芝加哥论坛报周末画报上的holga相机拍摄的橄榄球比赛 911之后的美国,去战场,成为一名战地记者,是美国新闻摄影领域的一股龙卷风。John在911事件结束后三天被派往伊拉克,随后还前往海地。当海地街头响起密集的枪声,他突然问自己:“是冲过去,还是回去。”成为战地摄影师并不是他想要的目标, 于是他选择了回来。 他同时也选择了离开,在报社工作9年以后他决定做一名自由摄影师。为什选择自由,他是这样说的:“报纸是摄影师的培训基 地,可以训练你成为一个杂家,一个全才,但是随后你应该为杂志社工作,或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让自己的工作向深度发展。” 目前,John正在拍摄自己的一个专题“   911后的美国”,他使用仙娜相机,记录911后的美国故事,比如,酒吧墙上突然出现的美国国旗,飞行表演中美国人膨胀的爱国心。 另外一位摄影师也选择了自由,他是德国明星周刊的签约摄影师迈克沃尔夫(michael wolf),在为明星工作8年之后,他开始了自由摄影师生涯,他觉得有太多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无法在这份杂志实现。 提到迈克沃尔夫,真有意思。第一,没有想到他是芭芭拉(前面提到的明星图片编辑)的丈夫,大牌摄影师加大牌图片编辑,梦幻般的组合。第二,没有想到去年我在平遥最喜欢的作品《香港的前门和后门》就是他拍摄的,第三,没有想到我上课时经常给学生放的作品《中国的坐》也出自他手。世界真小。 椅子的画册(左)在杂志发表版面(右)。 拍摄过程(下) 迈克和我们分享了他的六组作品,前三组是为明星周刊拍摄的——吴桥杂技、体育在中国、转变中的中国。可以说,明星周刊的拍摄任务还是很具挑战性,但促使他最终还是离开的原因是:在杂志社里,照片不过是最终呈现在页面上的照片而已——这句话具有深意。 拍摄中国小体操运动员 照片不仅仅是“照片”,迈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他的另外一组我们熟悉的作品是“中国制造”,也是为明星周刊拍摄,并且在荷赛获奖。踏遍了200家工厂之后,只有6、7家中国南方的工厂允许他拍摄。在他的照片里,流水线上的工人在冷光源的衬托下,机械工作,面无表情。但是这仍然不能传达他的感受。于是,成为自由摄影师以后,迈克回到美国,从二手市场收集了两万个中国制造的玩具。经过多次尝试,他将这些玩具背面粘上磁铁,吸附在薄铁板上,密密麻麻地围绕在他在中国工厂拍摄的工人的肖像四周。这个作品2004年在香港展出,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展览。 准备展览 展览完成时的样子 迈克将自己的转变归纳为从报道摄影向具有艺术色彩的个人化作品的转变,这种转变在我看来是一个一直保持用心灵体察自己的拍摄对象的摄影师的必由之路。 我获得的第二个常识是关于摄影师的职业规划:小报社(熟悉摄影工作)——大报社(成为杂家和全才)——杂志社(更加成熟的技巧,更多的时间经营)——自由摄影师(发展自己的风格) http://www.johnleepictures.com(john lee 的网站) http://www.photomichaelwolf.com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