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下载:China forced march

OEil Public是一家法国图片社,在我看来,这很像是法国版的VII,因为它的成员也是九个,也是主要以经营图片故事为主。 不过,Oeil public的照片显然更加法国味儿一些——你要是问我,究竟什么是法国味道,这个我也说不清楚,也许,是那些照片里真实的主题和不真实色彩之间形成的反差,脱离常态的故事的表达方式,或者就是那些大胆妄为的主题本身。 推荐看一个关于中国的专题:Samuel BOLLENDORFF 的China forced march

“环”顾世界

图片社的视野越来越“宽”。匈牙利的一家钟情于全景照片的图片社PanoGraph,将自己的全景照片集合在一起开设了一家新的图片公司——WorldPanoramaStock。这个图片库专注于全景照片,集纳了来自全球全景爱好者的摄影作品,包括XPan、360°全景相机等各种宽幅照相机的作品。 建议大家检索一下中国主题的全景照片看看,键入“china”就会看到这里除了一些名胜古迹的全景照片,还有诸如“迷笛摇滚音乐节”、“大栅栏”、“大山子艺术区”等这样一些文化主题的照片。 图片库的创始人认为,这些照片非常适合人文地理类杂志以及互联网使用。 鼓楼三轮车夫全景 大山子艺术区全景

慢慢回归工作状态

从一次旅行中康复并不容易。外出的这10天一直从未睡过一个好觉,直到现在仍旧觉得懵懵懂懂。这一次的远行,目的是探访我的出生地,父亲年轻时工作的地方。整个旅程似乎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过去的父亲,过去的我,远离喧嚣的村庄,信仰。很多很多事情。似乎需要很久才能把条理梳理清晰。 照片被锁定在另一个笔记本中了,奇怪,USB接口似乎出了问题,什么移动硬盘都无法工作,是因为照片们不想回到这个灰蒙蒙的城市? 离开了将近10天,打开电脑,互联网里的消息足以让我的大脑发生交通阻塞。干脆就从最新的内容开始—— 十本杂志,一个卡特里娜 时代集团的老总带着旗下10本杂志的总编辑们,五月份在美国新奥尔良曾经的卡特里娜地区游历了一圈,老总的意思是让编辑们在飓风袭击两周年之际好好体会一下民间疾苦。但是他没有想到,编辑们回家以后都没闲着,不约而同地都在各自杂志中开始鼓捣卡特里娜专题。 时代集团决定不妨将计就计,步伐一致,于是,在卡特里娜两周年来临之际,全美十本顶尖杂志同步发出了声音,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这些杂志五花八门,但是都从自己的视点切入,比如时代周刊在研究新奥尔良依旧处于危险之中的原因,老房子杂志访问了重建自己房屋的人们,财富调查救灾款的去向。不要以为娱乐和体育和这一事件很难沾边,体育画报报道了当地学校一个棒球队的故事,而娱乐杂志则和R.E.M乐队的主唱联合拍摄了一个纪录片。 从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角度切入一场灾难带来的影响,让10本杂志的报道更加厚重,而背后关键的因素是那次集体出游,这次美国出版史上罕有的主编下乡运动,让他们从办公桌走向了现实。 摄影是这次报道的重头戏,10本杂志的报道在时代的网站中有一个集纳:time.com/katrina, 值得一看,但是速度很慢需要用代理服务器。 十一个摄影师,一个“风景” 芝加哥美国当代摄影艺术馆(Mocp)“沉重的风景”(Loaded Lanscape)摄影展开幕。 这是一个重新为“风光摄影”定义的展览。展出的作品被美国摄影杂志的编辑称之为充满了静谧的力量,画面里没有嘈杂的声音,在展开对历史的回忆,控诉战争的残酷的时候,它们并没有用视觉冲击力作为诉求,而是通过一种安静的表达直抵人们的心灵。柬埔寨——曾经发生过大屠杀的土地,南北朝鲜的边境线——在策展人看来,这个展览是在探寻风光摄影的真正意义,它也许不应只跟在浪漫派画家身后书写甜美的自然景观,它的意义也在于“纪实”。 Alan Cohen, NOW (Killing Fields, Cambodia, 2001

都是免费的?

凭一张你的家乡的照片,也许会获得一个免费去纽约的机会。 这个比赛是中国超级著名的函授大学纽约摄影学院举办的,名为拍摄你的家乡,参加的方式非常简单,因此推荐大家去试试。 点击比赛的官方网站,你可以在这里在线上传你的照片,比赛一共分为四类:主要街道、人群中的面孔、宠物和野生动物、地方音乐。每一类你只能上传一张照片,可以是tiff或者jpg格式,大小在4-6M。照片可以拍摄自己当下居住的地方,老家或者出生地。 上传的照片如果合格就会出现在网站上进入投票程序,获得票数前100名的则进入下一轮,有几位专家评选出金银铜奖以及参加展览的照片。奖品除了去纽约的机票还有相机苹果电脑等其他诱人奖品。 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任何非职业摄影师都可以参加。 另外一个免费的机会是获得一些可以用于制作多媒体文件的免费音乐,这个机会来自电子音乐的先锋魔比(moby)。 只要是用于非商业用途,比如你的毕业作品中需要版权音乐,那就可以去魔比的网站注册一下,然后试听网站提供的免费音乐,选中之后填写一个申请书,就可以下载了。 当然,在中国可能不用这么麻烦,但是如果涉及到国际交流,假使你作品的版权页里音乐的署名是“感谢MOBY”,这还是挺范儿的。

小知识:奠定性照片和对开页

在荷赛的专题摄影教程里,有一小节讲Establishing shot ——我将之翻译成奠定性照片,这样的照片一般适合于做杂志的对开页,荷赛的老师是这样解释的: 对于任何一个专题摄影来说,奠定性的镜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告知我们行为发生在哪里,并且设定故事的基调。它包含故事里的所有元素并且很可能在杂志里用作故事的开篇。这类照片通常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比如一个村庄的广场、一幢建筑或者一个运动场,有时这张照片也可以在很近的距离拍摄。总之,这是能够用一张照片讲述整个故事的照片,它可以将后面的图片引出来。

超级下载:FAB杂志

Fabrica是意大利品牌贝纳通建立的一个艺术中心,旨在促进年轻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旗下的FAB杂志已经出版了7期,每期关注一个主题,比如The End(结束)After(之后)等等。由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形式诠释这些抽象的主题。 下载地址在这里:http://www.fabrica.it/page.php?id=231 另外Fabrica和贝纳通很值得关注,以前1416也零星介绍过,点击这里去重温一下。

彩色一周(4)

彩色的Blog 作为彩色一周的结束,介绍一个关于彩色摄影的blog:speak see remember 这个blog的作者是摄影师Christian Patterson,他自己拍彩色,同时也对彩色摄影史感兴趣,一直在断断续续介绍一些彩色摄影师和彩色摄影史,比如以下链接: 早期彩色摄影师1(James Clerk Maxwell) 早期彩色摄影师2(Louis Ducos du Hauron) 早期彩色摄影师3(Hermann Wilhelm Voge) 早期彩色摄影师4(Lumière Brothers) 早期彩色摄影师5(Sergei Prokudin-Gorsky) 柯达克罗姆1(Kodachrome)(Leopold Godowsky, Jr. 和Leopold Mannes) 柯达克罗姆2 (农场安全管理委员会纪实项目和彩色摄影) 柯达克罗姆3(链接) 柯达克罗姆4(克罗姆里的美国) 柯达克罗姆5(克罗姆的消亡)

一周一周

两生花 1, VII摄影师Lauren Greenfield拿过无数奖项,但是她最近获得的一个奖颇有深意,似乎预示着未来摄影记者工作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这就是美国电视领域的顶尖奖项艾美奖(Emmys)的提名。最终获奖结果将在9月16日揭晓。 7月19日,Lauren Greenfield的名字出现在59届艾美奖最佳记录片的提名名单中,是纪录片“骨瘦如柴”(《Thin》)给她带来这一荣誉,这部讲述厌食症女孩的记录片曾经在HBO播放,Lauren Greenfield的这部纪实摄影作品最终产生了三个成果:一本书、一部纪录片、一个网站。 上面这幅图片是一个厌食症女孩在刚刚进入康复中心和即将出院前后的比照。 1416曾经介绍过拍记录片的摄影师,请看这里 ——————————————— 2, 最近一期New York magazine里的一页广告,很有创意。两个不同产品的广告,左边是珠宝广告,右边是酸奶广告,非常生动地并置在一起,要协调两个广告主并非易事,广告设计者是怎么做到的呢?有趣。 ——————————————— 3, 美国两家报纸的头版刊登了同样一张照片——等等,还是有一些不同,似乎有张照片放反了。左边是正确的,右边则是错误的。 出错的原因并非是报纸将照片反转过来,而是他们从照片提供者那里拿到照片的时候就是错的,这家报纸仍然就这个失误发表了致歉声明。“不能倒转照片”是很多报社摄影部的照片使用守则之一,但是常常有图片编辑和设计师因为设计的需要而违背规定。 ——————————————— 4, 最近,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在展出摄影师JoAnn Verburg的作品,作品的特点上大画幅(5*7拍摄的,放大到4*6英尺)同时常常两张或者三张构成一组。 纽约时报评论JoAnn Verburg的作品特点是在“尽力将摄影中的瞬间延展开来”,摄影师早年的一部代表作品是将一些一百年以前拍摄的美国风光地貌,以同样的角度重新拍摄。

超级下载:梦幻世界前传

前两日发了一个梦幻世界的帖子,是Sprint通讯公司的一个光画广告作品。好皮脸同学给我发来一个链接,是一个更加眩的光画MTV,据说Sprint的光画是抄袭他们的创意。各位可以鉴定一下,挺酷的。 点击这里开始下载。 关于昨天聚会的报道请进click园地。

一周一周

特快专递 A, 与詹姆斯纳切特威共事的机会 上个周末,在各大摄影资讯网站上位居头条的都是VII公开招募成员的消息。这个消息之所以得到重视,是因为进入VII并不是一件易事,这个创建于2001年的图片社,发展到今天,成员仅仅谨慎地从7人发展成到10人。在此之前他们从未对外公开招人。 由于VII采取和马格南相同的运作模式,摄影师也是图片社的主人,将持有图片社的股权,因此大家对可能成为图片社主人的新成员非常挑剔,尽管任何人都可以投递个人作品集进行申请,但是最终入选者将由全体成员在今年11月的VII年会上投票选出,入选者还要经过一年和大家共事的考验才能最终成为正式成员。 以下便是申请VII需要准备的资料,申请截止的日期是9月30日: 1, 格式要求,不超过40张照片刻成光盘,以JPG格式储存,压缩为8的格式,分辨率为100,长和宽分别是16*12英寸。 2, 每张照片都需要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3, 提交一份个人简历 4, 提交一份你为未来的工作计划以及为什么选择加入VII 5, 以上文件可以寄到VII巴黎或者纽约的办公室,在信封上注明“SUBMISSION FOR VII MEMBERSHIP” 对于中国摄影师来说,恐怕还要在以上条件前面加上“英语对话和交流的能力”,相信一定有人具备以上条件,那就赶快申请吧。 B,Ian Parry奖金花落谁家? 本教室以前提到的面对青年学生的Ian Parry奖学金,近日已经揭晓。获奖者是英国威尔士大学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自由摄影师的Ivor Prickett。 Ivor Prickett的获奖作品记录了受到战争的影响而流离失所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人重返克罗地亚的故事。 此外还有几位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特别提名,点这里观看作品。

超级下载:NEED杂志的摄影师们

NEED是一本NGO杂志。许多优秀的纪实摄影师都是这本杂志的撰稿人,比如VII图片社的几位大腕、我们以前介绍过的AMI VITALE、ADAM BROOMBERG 和OLIVER CHANARIN组合等等。 今天提供的超级下载就是NEED杂志摄影师代表作品PDF下载,点击这里就可以进入主页面,每位摄影师照片右边都有一个“View PDF”。

新闻摄影里程碑

现在谈严肃新闻摄影是一件比较艰难的事情,因为这项工作已经被社会新闻、明星名人等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所包围。 美国数字摄影记者杂志的Dirck Halstead评选出的20世纪最伟大的新闻摄影记者是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原因是因为他具备出色的抓拍技巧以及对新闻摄影持续不断的创作热情。这已经是早几年的消息了。我重新把那篇文章折腾出来,是因为我发现文章里列出的新闻摄影师名录其实可以成为梳理20世纪新闻摄影发展脉络的一个索引。这些人都是新闻摄影发展中的里程碑似的人物。 名单如下: 1, 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对于摄影的发展是影响深远的一个人物,他的代表作包括在二战期间组织斯泰肯小组拍摄美国海军的肖像,以及组织人类一家摄影展。 2, 生活画报的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他不但打破了新闻摄影领域的种族限制,同时他自身还有很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写诗)、较高的艺术素养以及后来成为电影导演,使其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3, 埃瑞克﹒萨洛蒙(Erich Salomon),新闻摄影领域的抓拍之父,堪地照的鼻祖(candid photojournalism) 4, 玛格丽特﹒伯克ˉ怀特(Margaret Bourke-White)她是女性摄影师中的标杆人物,同时也让男人望尘莫及,拍摄了生活画报的第一个封面。 5, 琼恩•米利(Gjon Mili)他将闪光摄影先驱Harold Edgerton博士的拍摄技巧运用于新闻摄影之中,前者拍摄了著名的牛奶皇冠的照片,而后者则拍摄了毕加索的空中绘画肖像。 6, 维加(Weegee)将新闻摄影的地位提升,使其具有纪实摄影的光芒。 7, 拉里﹒伯罗斯(Larry Burrows)一位绅士型的摄影师,他给我们带来了关于越战的大量经典影像。 8,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一个真正的传奇人物 9, (…) Read more

如果这种热爱能够继续——从自发到自觉的摄影

昨天贴的关于“中国有人在摄影”的帖子,sunxin和busoni相继发表了他们的“长篇大论”。我觉得这种讨论真好。 我给busoni写的邮件中谈到了自发的摄影和自觉的摄影,其实这是我当年在给《中国摄影》杂志撰写高磊作品评论时候的思考。当时写这篇文章弄得脑袋疼,生怕绕不出来了。现在借机把这篇文章重新贴出来,供大家拍砖。 高磊在人民大学做讲座的时候,我发现他是少有的控制能力很强的人,因为他废话极少,思路清楚。后来,我的一个学生是这样描述观看高磊照片的感觉:“我喜欢的是他的方式 我觉得他是把摄影当作生活方式的人。”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感觉高磊是一个很有些故事的人,在那场讲座之后的晚上,我认真浏览了高磊所有的照片,然后给他写了一封很长的邮件,而这封邮件则成了我在这里再次对高磊说三道四的理由。 邮件里的好多言语都是凭一时感觉而写,经不起推敲,我认为有意义的是,在里面我们探讨了一个绕口令一样的话题:如果高磊要把照片结集出版,他要表现的是一个摄影的高磊呢?还是高磊的摄影?高磊的回答是后者,而这个回答成为今天我们可以继续探讨的起点。 在高磊的博客或者说在网络里,他鲜明的个性,独特的经历,对摄影的执著与热爱,在摄影技艺方面的高超的见解,使得一个生动的高磊,摄影人高磊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且让同样有着各种不同爱好,不同期待的网络受众,都能得以从不同角度亲近他。没有过硬的照片,自然也无法赢得尊重,但事实的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过程的关注超出了对影像本体的关注,高磊的摄影已经逐渐湮没在各种各样对摄影的高磊的讨论中。但是我们需要从网络中所形成的语境中剥离出来探讨高磊的摄影。 我认为高磊的很多照片都是不错的好照片,在很多展览上,他的不少照片都深深地打动了观者。而且经过国外的系统训练之后,他对高素质影像的要求,在目前的中国摄影师中也不多见。 但是如果把这些照片整体拿出来“看”就会有问题。它们很难让人产生一个整体评价,有报道摄影风格的,那是些符号化的“快速”传达信息的影像;也有纪实摄影风格的,是“平静”而又需要揣摩的照片。有的时候他对影像控制极为职业,比如孩子哀怨的眼神漫不经心的撇来,让我们完全忘记摄影师的存在,而在有些时候,他拍摄更多凭着感觉肆意发挥,缺少控制。我惊讶于他的这种跳跃。这组照片可以编辑成很多个不同的故事,这可以是一件好事,但是有的时候也是灾难。因为这些问题,当然完全可以通过后期的图片编辑解决,但是这却有可能使得你影像的存在不得不更多依靠图片编辑或者图片评论者的诠释,这是大多数摄影师都不情愿的。 不过,我们无法对巴以的这组照片过多苛求,在如此很极端的环境下,要真正操作一部作品不是一次两次,一个月两个月能够完成,而巴以的环境不允许摄影师精打细算。但是,高磊的这种“犹豫”,却多少反映了他从自发的摄影到自觉的摄影转变过程中的一些心态。 高磊对摄影的热爱生发得很自然,与一开始就立志成为什么摄影家的人不同,他是在对影像真挚的追求的过程中,逐步走向职业化的道路的。我认为他在自发摄影的阶段,拍摄的是一些精致的小品,技艺上无可挑剔,感觉上愉悦身心,而在内涵上,却并不在乎所谈内容的影像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照片与照片之间是较为孤立存在的。而后在巴黎的学习让高磊从一个摄影的发烧友走向职业化,“拿照相机当作工具说事的人从本质上来讲是:用影像写作的作家。”这是高磊在回复我的邮件中所说的话。作为职业摄影师的高磊已经不满足于拍摄句子,他想系统的表达自己。 写好句子与写好文章是两个阶段,对于摄影而言,片段的表达与持续的表达是两种境界,也是我们评价一个摄影师的重要标准。有这样几点必须清楚:首先,对照片孤立的解读是危险的,因为所有的解读必须发生在一个语境之下,某个语境下的好照片可能在另外一个语境下就成了坏照片。其次,这种多重解说也反映了一个现实,摄影师在拍摄结束以后可能会失去对影象的控制权,由于视觉媒介在传达语义上的模糊性,观者在解读影像的时候不免会出现多义的理解,而策展人和图片编辑其实也就因此而生——他们创造出新的语境来解读照片。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摄影师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他可以通过持续而连贯的表达自己,创造一个能够使他人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场”。 这种清晰的思路的形成,也许需要很长的一段磨合期。当一个摄影人从天马行空的自发阶段,进入试图用影像表达自己的自觉阶段的时候,对自我的认知,结合对摄影史的认知,从而为自己寻找一个稳定的语言系统,勾画出前行的坐标原点,是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摄影评论者刘树勇先生对摄影的语言形态及分类原则的研究,值得借鉴。他把摄影分为这样几类:(1)记录的摄影(2)研究摄影语言本质特性的摄影(3)表现的摄影(4)观念的摄影。 这些不同语言形态之间的表现方式完全不同,摄影师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时,要首先找到自己喜爱并且适合的表达方式,同时了解在摄影史上,前人已经做了什么,达到了怎样的高度,比如就研究摄影语言的这类摄影来说,毫无疑问亚当斯是这一领域的颠峰。而这一过程就如同开车找准了自己的车道和与前车的距离,接下来的也是最容易的,就是开足马力。 肯定会有人质疑这种思考过于僵硬与理性,但是我们必须通过这种痛苦而缜密的思考,才能完成自我到自发的蜕变,不过也有时候,这个过程是潜在的甚至是浪漫的——很多人是在不经意间撞到了自己的天地。

超级下载:电子杂志LUMAS

德国一家摄影画廊LUMAS自己编辑出版的电子杂志,内容很丰富。LUMAS主要出售当代摄影艺术作品,电子杂志也围绕着这方面的内容,展示画廊的作品,同时也介绍当代摄影艺术的趋势和变化,比如这期“当代风光摄影”这个专题,就介绍了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剧,艺术家对风景的表现也随之发生变化,他们将自己对灰暗未来的预言蕴含于风景照之中,作者将之称为一种“温柔的提醒”。 点击这里下载PDF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