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照亭里的世界

神秘的小屋,帘子拉下来以后,按动按钮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自拍已经变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所有这些自拍行为仍旧和快照亭子里发生的一切不能同日而语。你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脚踏进去,最后从出口拿出一条印着自己不期而遇的表情的照片,再重新汇入人群,这个小小的停顿,将你自己在那一瞬间定格。 纽约的快照亭 介绍一个超伟大的网站photobooth.net,几乎所有关于快照亭子的信息在这里都能够找到: 1, 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快照亭的地理位置索引。没有中国,我们这里似乎更多的是那种背景带装饰的大头贴,谁知道哪里有这样的亭子,我们一起去自拍。 2, 用快照亭子来做艺术品的艺术家名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安迪沃霍尔 3, 电影电视里的快照亭子。真的是很多啊。比如《天使爱美丽》里面那个男孩子的爱好就是收集快照亭大家遗弃的照片。 4,各种围绕着普通人快照的摄影项目和网站。其中100个朋克这个项目挺有趣,收集了1975-1984年朋克时代100个朋克的快照。 4, 图书杂志里的快照。里面有一本书,记叙了女儿和他的父亲——一位诗人之间的故事,包括两人的快照、手写的纸条。 这些照片来自另外一本图书:快照亭里的狗狗 (photobooth dogs) 5, 影廊。各种有趣的快照作品 6, 还可以租借快照亭子。 7, 每年都举办一次快照爱好者大会。今年有两百人参加,大家在一个快照亭里以喜、怒、哀、乐为主题进行了摄影创作。 这个网站可以逛半天,引起了我的强烈的好奇心,哪位知道北京哪里有这玩意儿?

个人作品集的制作:会拍还要会写

一个只会拍照,而不会写作的摄影师,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摄影师,或者说,很有可能,他在这条路上走不远。文字写作能力反映了摄影师对事物的理性思考的能力,如果看待事物没有观点,影像就没有根基。当然,我在这里说的文字并非是所谓的“文采”,而是透过文字体现出来的逻辑甚至是一种哲学思考能力。 一个完美的个人作品集,文字说明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希望走艺术道路的摄影师来说,这种文字说明通常也称作作品阐释,英文叫做statement。作品阐释有的时候是策展人、评论家撰写的,有的时候则需要艺术家本人给自己的作品注解。 很多人在写阐释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写成了抒情散文,这样的文字其实是空洞的,观看作品集的画廊老板、策展人并不希望看到滥情的文字,而是希望能够和艺术家进行思想上的交锋。 因此,一份合格的作品阐释,文风应该是收敛的,不要用太多的形容词,不要用过于玄虚的文字,只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很诚恳的进行表达。以下这个案例是虔小凡同学作品阐释的一个修改过程。 我很喜欢她的这组作品,作为一名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她的观点很犀利(小凡同学不要骄傲噢)。我觉得她还可以把这组专题继续完善。作品名叫“儿童乐园” 她起初的阐述是这样写的: 儿童乐园是所有人记忆中的一处共鸣。它们在城市里星星点点地散布着,远远地经过就会被那光鲜的颜色和阵阵笑声吸引;它们不懂城市的拥挤和路人的烦恼,只是安静地上演自己的童话。 这些文字基本表达了她的想法,但是我觉得仍然过于“浮”,并没有把她真正的想法表达清楚。于是经过进一步沟通,她的阐释最终改成了一下模样: 我被城市高楼大厦夹缝里的一些鲜亮的色彩所吸引——儿童乐园,这些散落在城市四处供孩子们挥霍他们童年的场所,虽然常常是人声鼎沸,在我看来却好似一个个孤岛,透着几分突兀和落寞的感觉。 这些有着明朗色调的小天地散落在城市的四处,社区、游乐场、公园或者就在路边。它们有时甚至是一些充气建筑,经过一个晚上便神秘地消失了,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在儿童乐园中嬉戏打闹的孩子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些被四周高大拥挤的建筑挤压的童话世界,只是一个暂时的栖息地。伴随着他们的成长,鲜亮的颜色也会逐渐褪去。 我没有选择热闹的场景完成我的作品,而是悄悄地溜进寂静时刻的儿童乐园,滑梯、木马、蹦床、海洋球……这些安静的玩具是现代化社会最好的见证,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的童年在钢筋水泥构建的丛林中渡过,面对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造景观。 各位也可以去看摄影师沈玮的创作声明,我觉得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创作思想。点这里。

个人作品集的制作:受众、目的、语境

几天前写了一篇关于摄影师“会拍还要会秀”的文章,引起了一些朋友的共鸣,他们希望能够继续谈谈这个话题。 一个好的个人作品集,就好比一份成功的求职简历,其内容是传递信息,而目标是要说服对方,因此研究作品集的制作,实质就是在研究信息的有效传达。 关于制作成功的个人作品集,对我最有启发的是《视觉语言设计——职业传播者策略》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此书指导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文案设计与制作,作者认为设计是非常理性的工作,并非仅仅出于美化的目的,设计工作的每一步都需要站在有效性的前提下开始。这种有效性的实现需要设计者认真分析一下三个要素: 1,受众——那些将要阅读自己作品集的人:他们是谁,关于你的作品或者创作风格他们都了解什么,他们接触类似作品的既往经验,甚至他们的文化背景是怎样的。 2,目的——你想要在你的作品集中实现什么,是试图劝说对方接纳自己;还是想帮助他们理解某些东西,或者改变他们的态度,等等。 3,语境——观者将在什么环境下阅读你的作品集:是在办公桌上,还是在酒吧里,或者围坐在会议桌前,等等。 以上是至关重要的三个方面,它们决定了你放入作品集的照片选择、照片数量以及作品集的外观设计,因此可以说,没有一部标准的个人作品集的制作方法,因为以上三个条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是很少有摄影师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个人作品集,而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在这里似乎行不通。 小案例: 1,我看过一个法国摄影师给纽约时报图片编辑寄去的个人作品集光盘,考虑到图片编辑会在办公室打开这张盘,摄影师将图片设置成自动播放格式(同时也有普通格式的照片浏览),以节省图片编辑的时间,又考虑到对方有可能使用不同类型的电脑,因此还分别放置了供苹果电脑和普通PC使用的两种格式。摄影师的个人简历印制在光盘封底的位置,这样不用打开电脑就可以随时查阅。 2,给画廊推销自己的作品时要多跑两趟,对方可能会很忙,没有耐心,因此作品集中的照片不要超过10张,将首次谈话的气氛搞融洽,这样可以为下一次拜访铺平道路,一般来说在画廊的老板了解并且决定代理一个摄影师之前,这样的作品展示可能要有好几次。 3,作品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在任何时候,照片留给对方的只是一部份印象,摄影师应该和作品集作为一个整体出现。The Providence Journal 杂志的图片编辑Bill Ostendorf就抱怨:我雇用的是人而不是作品,我看中的是这个人的诚实、活力以及经验。我遇到很多摄影师,他们花费了无尽的时间在自己的作品集中埋头苦干,但是不会花五分钟去研究他们到底想对我说什么,不会去考虑如何通过作品展示他们“人”的一面。 一次成功的作品集展示,就是一次有效的人际沟通。

See Saw 杂志

既然大家对电子杂志还有点儿兴趣,这里就再介绍一本,创办于2004年 的“See Saw”。 我最近才接触到这本杂志,但是很喜欢。 SeeSaw是季刊,目前一共出了7期。杂志的宗旨是沃克埃文思的一句话:“摄影就是捕捉和映射观看中的喜悦。它充分诠释了观看的含义”。杂志中的影像呼应着这句话,它们的视角是新鲜的,但又不是躁动的,它们是富于活力的,但是同时又是严肃的。 就拿第七期为例,有目前马格南的准会员Mark Power的作品“波兰”,这位英国摄影师和他的向导——一个曾经是经济学者的摄影师,其夫人是一个社会学者,在波兰游历,以不一样的眼光观看,在他看来,这个国家还未曾通过摄影的方式诠释,他的影像冷静地记录了沿途的感受。 个人史:沉默的国度,这部作品的作者是1983年出生的年轻摄影师Indre Serpytyte,她的父亲——立陶宛安全局的负责人,在一场离奇的车祸中丧身,当局没有任何评论和解释,在她看来,父亲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消灭了,她创作了这部作品,同样以寂静无声表达对父亲死亡的抗议 SeeSaw杂志里还有一个固定栏目,叫作“发现”,刊登网友发现的老照片,这些“老”的影像被置于当代的话语环境中,生出了很多新意。 本期杂志也有一位中国摄影师参与,马蒂和她男友的作品,这位女摄影师曾经是著名电子杂志“After 17”的创始人,杂志的关键词是“女性摄影”和“私摄影”,应该也是当代摄影史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文本。出现在SeeSaw这期杂志上的照片,是这对恋人的爱情日记,这种影像风格充斥在今年年轻男女的私人照相簿中。 还要提一句,马蒂和男友应邀参加了意大利品牌pharmacy举办的摄影比赛,一共有10位摄影师参加,他们得了第二,如果想了解当代年轻人如何通过摄影表达自己,可以去这里,这里,这里看获奖作品。 注:以后几天的文章,都是机器发布的,我可能无法回应您的留言,祝各位夏日愉快。

一本电子杂志和其他

最近颇为郁闷,美国摄影杂志的blog突然打不开了,这个我访问颇为频繁的blog的消失,让我觉得没着没落。 Vii图片库的女摄影师Alexandra Boulat在以色列执行采访任务的时候被诊断患有脑动脉瘤,在耶路撒冷当地医院接受了5个小时的手术,目前仍然处于昏迷之中。这一突发事件引起了摄影界很多人的关注。Boulat 出身摄影世家,她的父亲是生活画报的摄影师,母亲是Cosmos 图片社的创始人。VII图片社正在全力提供资金支持以抢救Boulat的生命。希望她能够好起来。 上一周连续翻译了几篇大文章,弄得有些头昏脑涨。“君子爱财”这个系列本来要连续弄下去,可是把手头要写的文章整理了一下,老天爷!写两个星期都写不完。而且我不想把1416变成一个长篇大论的地方,或者变身为说教者,这些内容就以后零星介绍吧。不过,E6点播了个人作品集的准备,正好从周四开始我会离开北京4天,我会委托朋友把这个话题的相关内容发表出来。 给大家介绍一本刚出炉的电子杂志Lunatic,其内容以图片故事为主,创办人是Luna图片社的几位摄影师,杂志有这样一些特点: 1, 紧密围绕当代的、创意的这样一些关键词组织作品,给新闻摄影一个崭新面貌。 2, 将目标读者定位于职业摄影师以及希望寻找新的富有创意的图片故事的图片编辑。希望成为一个促成原创作品发表的平台。 我不看好电子杂志这种形态,但是我觉得这本杂志的出发点很好——重新赋予新闻摄影以活力。 第一期杂志刊登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图片故事,从选题到表现手法,以及故事的结构方法都和传统的报道方式有所不同。 其中有两个关于中国的作品:“睡在中国”(sleeping chinese)以及“矿工”,摄影师Francesco Cocco拍摄的这组矿工照片绝对值得一看: 不过这本杂志最大的缺点就是打开了就找不到头了,你必须刷新网站才能找到首页,呵呵。

用你的面孔赚钱

我越发觉得这个世界因为有了网络而变得充满创意,今天早晨的发现是:“肖像权”这个对于摄影师来说麻烦透顶的难题在一个名为“世界肖像”的项目中得到了充分的解决。 我尝试过和我的被摄对象签署肖像权使用合同,效果很不理想,因为他们对签署合同以后的后果非常担心,对自己的照片究竟会如何使用而没着没落。 荷兰——我对荷兰充满了好感,我第一次踏出国门就是来这个国家,这里给人的感觉是自由、舒畅、每一个角落都新鲜富于创意。就是在这个国家的某处,也许是街角转个弯的地方你大概就能看到ANP 图片公司,“世界肖像”(world portrait)项目在这里诞生。 世界肖像将目标定为于收集普通人,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人们的肖像,这些影像都会进入图片库进行买卖。一般来说,图片库都要求摄影师自行解决肖像权的问题,但是很多摄影师往往在这个问题上投机取巧,事实上通常也很难说服被摄对象签署授权协议,这必定带来肖像权的麻烦,大量照片只能用于新闻报道,无法用于商业、广告用途。针对这个症结,“世界肖像”项目介入了帮助摄影师获得肖像授权的努力中,宣称他们的影像有三个特点: 1,被摄者将也会因为自己照片的出售分享利益 2,所有照片都是拍摄的真实的处于自己生活场景中的人物,不是影室里的摆拍 3,所有的照片都有肖像权授权合同。 可以说,“世界肖像”项目用利益共享的方法解决了肖像权纠纷。被摄对象将从自己照片出售的利润中获取20%的利润,剩下的80%由摄影师和图片库对半分。这个主意多么的有趣!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用钱来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摄影师的产品本来就是一个和被摄对象合谋的结果,他们如若承担了义务,就应该分享利益。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世界肖像”项目还和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合作,雇用翻译帮助被摄者理解肖像权合同,已经有不少人获得了利润。 将自己的面孔存在图片银行里,然后坐收渔利——如果可能的话,我也很想把自己的微笑“卖”给摄影师呢! 点击这里看“世界肖像”项目的照片。

肖像:旧的、新的、中国的。。。。

最近一段时间很有意思,不断地接触到“肖像”这个字眼。 前段时间的一篇blog,让我不经意间和纽约的华裔摄影师沈玮搭上了线,这实在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在blog里介绍的是沈玮获得pdn年度摄影作品奖的《红粉纽约》,而他却特别强调这并不是他的主要作品,如果要了解沈玮当下的艺术创作,可能就需要到下周在纽约Jen Bekman画廊开幕的“新美国肖像”(A New American Portrait)摄影展去看看了。 “新美国肖像”是一个群展,一共有9位艺术家的18幅作品参展,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马格南的摄影师Alec Soth。展览的两位策展人是美国摄影艺术界的新锐人物,其中Jen Bekman被《美国摄影》杂志评选为2006年度最具创新人物,她通过互联网搭建的旨在推新人的平台Hey Hot Shot艺术摄影季赛活动,已经成为年轻摄影师进入艺术市场的一个重要桥梁。而另一位策展人Jörg Colberg则更是一个依靠blog横空出世的家伙,他的个人博客“Conscientious”关注当代摄影,视野广阔,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家的blog. 这两位网络传媒时代窜红的摄影评论家和策展人所策划的展览,必定也有其独特之处。展出的作品有环境肖像、自拍等多种类型,策展人Jen Bekman指出:这18幅肖像作品具有其内在的深度且充满感性色彩,它们描绘了当代美国人的状态——性、性别、欲望、爱国、消费主义、恐惧、阶层、希望以及孤独,这些不同的情感融汇在一起。 什么是“新”肖像?Jörg Colberg特别在blog上发帖讲述了自己钟爱的经典肖像作为和“新”的比对,其中包括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桑德( August Sander)、比尔布兰特( Bill Brandt)阿维顿(Avedon)和纽顿( Newton)的作品。 谈到“新”肖像,就不能不提6月号的《中国摄影》杂志,这期的主题也是肖像。编辑指出 “从人脸到面相,尤如从纪实到象征,中间的跨越与转换,本身就是一个属于摄影专有的、同时又具有社会意义的话题,既体现了观看的进程,也表达了用视觉定义世界的努力。” 在这期杂志里有评论家杨小彦撰写的“面/相——中国当代摄影中人脸的意义”,以及“变脸:当代肖像摄影新趋势”(江融文)等文章,收录了韩磊、徐勇、向利庆、张鸥、郭航、刘铮、 李广锌等人的肖像作品。在这些摄影师里我们又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联系: 张鸥也是一位在纽约从事艺术创作的华裔摄影师,她(他?)的作品主题是“爸爸和我”,通过肖像作品描述了一些被美国家庭收养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同样是肖像、同样在纽约,沈玮和张鸥这两位艺术家一位选择了美国人作为自己的主题,另一位则寻找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关联。(张鸥的作品正在北京展出,点击这里可以看到介绍) Almost naked 沈玮摄 (…) Read more

超级下载:我住在美国

今天早晨偶然在网上翻到一本画册,发现“我住在哪里”这个活动,在美国有一个孪生兄弟,大名鼎鼎的盖蒂(getty)博物馆去年底到今年初也操作了一个同名项目,这个项目包括展览、讲座、摄影活动,最后还出版了一本画册,名字就叫作“我住在哪里”! 《我住在哪里》这本画册从盖蒂的摄影藏品中选择了24位美国摄影师的一百多张彩色照片汇编成册,照片中弥漫着彩色摄影先驱William Eggleston的那种漫不经心的味道,策展人希望通过这些看似随手得来,以表现美国生活为核心的照片,告诉观者一个真正的美国。 纽约画廊经营者JEN BEKMAN看过这个展览之后激动不已,在她看来这些反映人类一个最基本的需求——一小块庇护地的照片是如此令人着迷。 “我住在哪里”还发起了一个配套的活动,邀请了四位摄影师和四个学生配对,指导学生拍摄他们的居所。可以在这里看到照片。 今天给您提供的超级下载就是这个影展的目录册pdf版。曾经参加和准备参加1416教室组织的“我住在哪里”活动的朋友不容错过。

超级下载

美国年度最佳新闻摄影评选(BOP,best of photojournalism)是全美新闻摄影师协会举办的一个重要的比赛。比赛始于2002年,分为静态摄影、图片编辑、网站以及电视摄影新闻四大类。点击这里可以观看2007年的获奖作品。 图片编辑类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呢?给各位提供一个视频下载,由俄亥俄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们制作,记录了今年BOP图片编辑评委组的工作过程。 点这里开始下载,可能需要一点儿时间,不过对于想了解比赛内幕的人来说,绝对值得。

links Day

1, 下个月纽约要热闹了,马格南的老大们要举办各种活动欢庆60周年。这个摄影师自己的图片社可能会摘掉“穷困潦倒”的帽子了,因为从他们筹办庆典的路数来看,马格南已经学会了经营。活动除了影展讲座还包括一个作品点评活动,每个参加者的收费是250美元。 请浏览马格南庆典的特别网站: 里面的60周年作品回顾特别值得一看 2,说了这么多天的视频了,既然达拉斯晨报的视频这么牛,不如去他们网站去看看。照片、声音、视频、文字混搭在一起的各种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请浏览达拉斯晨报的摄影频道:这里 3,美国大学里的新闻系都教啥新东西?视频,还是视频,我自己都说烦了。南卡罗莱纳大学的视觉传播课程要求学生制作视频播客,然后放到YOUtube 上去展示。现在给学生上课花样真是越来越多了。告诉大家一个内幕消息,我们的学生目前正在分专业,他们竟然只有4个人选择新闻摄影方向,此外学院新开设的新媒体也少有人关注,都去学新闻学了。人大的学生还是坚信传统媒体的力量。 请浏览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学生的视频作品:这里 中国学生一定比他们做的好

眼花缭乱

这是一顿够你吃一些日子的大餐,要想了解顶尖摄影人士都在做什么,PDN年度摄影比赛作品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导航。今天就应霸王别激的点播,介绍一下这个比赛。 先稍微说一下PDN的背景,PDN是英文"摄影界新闻"(photo district news)的缩写。这是我每日必读的网站,咨询非常丰富,而且更新速度快。唯一让人郁闷的地方是很多文章都必须付费才能阅读。这个网站在美国有很高的知名度,相当于美国的摄影门户网站,因为这个原因,它举办的年度摄影比赛吸引了不少高手前来参加。 PDN非常重视对新人的培养,还有一个教育版,叫做PDNedu,关注摄影教育,介绍各院校的摄影作品,拍摄的技巧,在摄影界生存的方法,非常实用。针对新人,PDN每年会搞一个PDN30人的评选,选出他们认为最有潜力的30个年轻人,能够登上这个榜单,就为自己贴上了一个金字招牌。 PDN还举办其他一些摄影比赛,比如年度婚纱摄影师、数字摄影比赛、最佳自我营销奖、镜头中的世界(最佳旅行摄影奖)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PDN是一个非常懂得营销的摄影媒体,它的路数很像《福布斯》,不断发布各种排行榜,福布斯是在关注“财富指数”,而PDN则是在打造“名望指数”,围绕着专业与职业,它笼络了器材商、职业摄影师、准职业摄影师,让他们都对这个平台形成强烈的依赖。 回到PDN年度摄影比赛的话题上来,这是PDN各种比赛中的一个重头戏。这个综合性的比赛,共分为9类,分别是:广告摄影、杂志/编辑类摄影、摄影书、新闻/纪实、商业设计(corporate design)/产品、个人作品、商业图片库摄影(stock photography)、网站、学生作品。从分类中就可以看到,这几乎囊括了职业摄影的各个领域。 其实说是比赛,但是PDN的“比赛”很特别,它并不评选一二三等奖,而是将每一类的优秀作品都尽可能的收纳其中,因此每一类中都有二三十名获奖者,这种方式实际上更类似于展览,我认为也更加科学——摄影作品本来就不具备可“比”性。 PDN的赞助商非常看好这个比赛,它们还设立了很多特别奖项,比如佳能的学生奖,尼康的图片故事奖,爱普生的创意奖。 今年的摄影比赛依旧有很多“名人”参加,比如VII图片社的Lauren Greenfield,马格南的paolo pellegrin、VU的kadir van lohuizen、丹麦摄影师Jan Grarup等。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籍华裔摄影师沈玮,他在获得了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之后定居于纽约,从事艺术摄影创作。作品《红粉纽约》(Concubines of New York Series)获得了今年的个人作品奖,记录了京剧后台发生的故事。 红粉纽约 沈玮摄沈玮的个人网站:http://www.shenphoto.com/ 。他的blog也很有意思,在里面有一篇文章非常激动的描述了看到北京fotofest见面会作品的感觉: 我简直难以形容我看到这些作品时的心情,我知道中国的艺术摄影领域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开始走向繁荣。 有的作品实在精彩透顶,有意思的是很多摄影师称自己为“业余爱好者”,当然,还有一些作品仍然重复着陈旧的“政治波普”似的创作,以及毫无新意的性的描写。

一周一周

准备好了么? Ian Parry 奖学金申请 工作中的Ian Parry I an Parry是一位24岁的年轻摄影记者,1989年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 完成报道罗马尼亚革命的拍摄任务时不幸遇难。他的家人和朋友建立了这一基金来纪念这个年轻人。 申请这个奖学金的条件非常简单,不管任何年龄只要你是一个在校的学习摄影的学生,或者你的年龄在24岁以下,符合上面任何一个条件的人都可以提出申请。目前的奖金是2500英镑,以及Metro Imaging提供的价值500英镑的优惠券。此外获奖者还可以直接进入荷赛大师班学习。 这是申请书下载的地址 要求摄影师填写报名表,提供12张个人作品(需要制作出来,而不是数码),提交一份拍摄计划,评委需要同时了解你的拍摄能力和项目的筹划能力。没有申请费,截止期是6月15日。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欧洲风格的摄影比赛,参加方式比较简单,费用低廉(只需要快递的费用),逆光强力推荐有成型作品的年轻人参加这个比赛。获奖作品点击这里 埃迪亚当斯(Eddie Adams)培训班申请 这个培训班的申请时间今天晚上就过期了,呵呵,抱歉。不过因为明年的这个时候还会举办,所以也把背景介绍给各位,可以掂量一下看明年是不是要参加。 这个培训班是著名的摄影记者埃迪亚当斯(枪杀越共的作者)发起的,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和具有3年以下从业经历的年轻摄影师。规模非常庞大,每年会有100名年轻人入选,同时也有来自美国各大媒体的资深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参加,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大家一边拍摄一边编辑,为期四天,也可以说是一个盛大的摄影party。 不过参加这个培训班对于中国年轻人有一些麻烦的地方,虽然培训班是免费的,但是需要自己负担路费和食宿。另外还需要承担申请费。申请的时候同样要交一份包含20张照片的个人作品集以及填写相关表格。更多信息点击这里 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基金申请 这是纪实摄影中的大奖,非常著名,今年的截止期是7月15日。获奖者将得到三万美金的资助,另外会颁发5000美元的评委奖给另外一个摄影师。去年获得此奖的是马格南摄影师Paolo Pellegrin,他拍摄的题目是《穿越伊斯兰大地》 参加这个基金的申请也要提交计划书和个人作品集,作品可以是打印的照片或者复制的幻灯片,已经发表的作品等等。评委在第一轮评选中挑出一些候选人,然后要求这些人再递交更详细的作品,最终确定人选。 更多信息点击这里

超性感话题:电影+摄影+马格南=?

马格南最近的新花样可真多,建议你赶快去下载这个玩意儿:马格南在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的摄影展手册。点击这里。 展览的题目叫做:The Image to Come :how cinema inspires photographers(即将到来的影像:电影如何影响摄影师),讲述了10位马格南摄影师和对他们的作品产生影响的电影导演、电影风格或者某一部电影的故事。策展人是这样解释展览的初衷的: “即将到来的影像”是布列松用来形容电影和摄影的不同时所采用的词汇,因为电影的魅力总是存在于下一个即将到来的影像之中。但是如果反过来,动态的影像是否也能够成为激发静态影像产生的火花呢? 展览的两位策展人分别来自马格南和电影资料馆,他们将展览布置得充满想象力,惊喜连连。影像文化网站(Lensculture)对展览做了细致的描述,让我们这些无法前往的人们不禁浮想联翩: 整个展览丰富而多变。有些组合是将电影的片段和照片放在一起,有的则用幻灯片演示的方法,制造出一种出奇不意的效果。还有的干脆就把摄影师个人的剪贴簿展示出来。摄影师Gueorgui Pinkhassov还展示了当年他受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邀请,前往观看他拍摄电影潜行者Stalker(1979)时拍摄的导演的照片以及电影拍摄场景。 总而言之,每一个组合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条条框框,没有重复,它再次证明了这两种形态之间相互影响如此深远,以及它所激发出的创造力是如此的多样。 以下便是参展的摄影师情况: Abbas与电影导演罗拔图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的作品战火( Paisà) Antoine d’Agata与自己拍摄的纪录片Aka Ana。Antoine d’Agata受到电影《感官世界》的影响,在日本逗留的四个月期间拍摄了一部自传式的纪录短片Aka Ana,总长20分钟的影片中纪录了摄影师本人一个个充满暴力、犯罪和喜悦的夜晚。 Bruce Gilden和美国50年代悲观宿命论影片(American film noir ) Harry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