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录播——GEO不是美国国家地理

GEO是德国国家地理杂志,他们的图片总监Ruth Eichhorn在青海给我们展示了GEO的前世和今生。我认为应该请她再来一次,她很棒。 德国国家地理在其全盛期的时候,按照Ruth的话来说,就是封面放上一卷手纸也很好卖。热带雨林热的时候,他们就做热带雨林的封面故事,恐龙热的时候,封面故事就做恐龙。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 全球平面媒体的订阅都呈下降趋势,就是恐龙和热带雨林也不解决问题了。于是他们的报道主题转向了人的内心,一些类似于梦、压力这样的主题成为他们的核心。从前,这本杂志满足的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好奇,现在,它展开了对人内心的探险。相应的,杂志的摄影师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使用artistic艺术类的摄影师。 GEO已经转向对人内心的探险 特刊俄罗斯的目录页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伊拉克自残妇女的报道。Ruth在荷赛的获奖作品中看到了这组照片,但是画面中的血腥场面太多了,很难在杂志上发表。但是这个问题又很重要,他们不愿意放弃这个题材,于是他们要求女摄影师再去一次,这一次,不光把焦点集中在那些自残的妇女上面,而是从更广泛的角度 发掘阿富汗地区的妇女问题。Ruth认为照片是用来吸引读者给读者希望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在文字说明中予以介绍。如果读者连照片都不敢看,更不要提文字了。 GEO与美国国家地理不同的地方之一在于,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需要交出所有的底片供编辑选择,但是GEO只要求摄影师自己交来粗选的一些照片,随后摄影师、图片总监、艺术总监、文字编辑和杂志总监一起看图片,但是却一定要在摄影师离开之后再进行编辑,因为他们需要去除摄影师的主观干扰。GEO和美国国家地理的区别还很多,我根据 Ruth的发言列了一个表格。 GEO                                        NG 底片 摄影师选择部分上交 摄影师交所有的底片 拍摄时间 四周左右 三个月 风格 个人的风格 统一的风格 摄影师 没有雇佣摄影师(staff) 有少量的自己的摄影师 GEO是一个绿色的边框,绿色代表生机,创新,也许这就是我喜欢这本杂志的原因。 GEO出版的2007年中国题材的挂历

青海录播——设计能改变什么

美国报刊设计协会(snd)的peter ong是一个很会讲课的人,我要向他学习。他上来先问大家谁有mp3?下面一堆人举手,然后他逐一列举一些mp3的品牌,使用的人都寥寥无几,这个时候他问,那谁用ipod呢?底下众人皆兴奋异常。他于是说——ipod有什么不同呢?这就是设计的力量。 Peter为我们展示了一些美国报刊设计协会的研究,总的来说是这样一些结论—— l 报刊上的视觉元素比文字更吸引读者; l 经过设计的版面,比如添加更多的视觉元素,将提高读者的阅读率; l 读者的阅读是有选择的,常常只阅读前两行导语 l 长文章没有人读,大块的文字堆在一起,形成灰色块,使人厌烦, 视觉阅读逻辑混乱 l 图片和标题是读者阅读的主要对象 Peter批评了中国报纸的一些做法,比如由于分栏过密造成读者阅读的雨刷器效应,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要不停的摇头才能将文章看下去。他建议文章写作或者版面设计的时候要向肥皂剧学习,在每一个段落都设置悬念,或者不断发展的情节,这样才能让读者的阅读跟进。 Peter去年在cfp举办过讲座,当时我们做了详细的整理,大家可以从这里http://voice.chinafotopress.com/3rd/word/c_01.htm得到进一步的信息。这一次,他的一个新内容是关于报刊设计的发展趋势, 他展示了很多有趣的报纸: 第一,版式的变化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早期很多报纸的版面都是小报模样,只是后来逐渐发展成大报,但是现在报纸又有缩小的趋势。在克罗地亚,有一份非常典型的报纸叫做“24小时”,应该说是世界上第一份A4大小的报纸。这份报纸去年3月份创刊,在一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克罗地亚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目标受众是8岁-29岁的年轻人,被称作互联网报纸。 第二,报刊设计越来越向网页设计靠拢,比如L型的头版设计, 这就是一种L型设计,标题和左边那栏形成一个L形状,和网页非常相似。 第三,报纸越来越有创意,他提到了一家巴西的报纸,热力四射。 第四,报纸开始注意吸引年轻人。有一个传媒集团出版的报纸专门面向孩子,分为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版本

青海录播 一 德国明星周刊(Stern)杂志为什么使用了一张平淡无奇的照片?

德国明星周刊(Stern)杂志为什么使用了一张平淡无奇的照片? 西宁这个地方宾馆没有网络,课程又非常密集,直播的计划没能实现,只好改录播连载了,对搬着板凳一直等待的各位说声抱歉了。 四天,从早上到晚上,我很久没有这样听课了。这样听课的感觉很好,从教室里出来仿佛周围世界都变了样,似乎蠢蠢欲动的春天到来了。 德国明星周刊(stern)的图片编辑芭芭拉赫尔曼带来一段杂志的宣传片,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办公室里的人们辛勤的忙碌着,是对幻灯片的精挑细选,墙上的打样图……这样的场面我在《战地摄影师》的记录片中也曾看到,明星周刊的编辑们为纳赫特威编辑照片的时候,那份专注,让我每看到这里的时候,都如花痴般目不转睛。 这份被他们自己称作全世界少有的以图片为主的周刊,他们的编辑部充满浓厚的摄影气氛,这种气氛不是数字虚拟世界创造的,而是真金白银的照片(hard copy),他们仍然将照片打印出来,贴满墙壁,堆满地板,而不是在电脑屏幕里看,也许这种更加传统的观看,代表了更多的对影像的尊重。 卡特里娜飓风,这份杂志的图片编辑从8千张照片中挑选出200张照片,作为最终版面布置时的选择。明星周刊精心选择照片,包括片的来源,他们不仅仅采用图片社机构的照片,也寻找自由摄影师,因为自由摄影师代表了独立个体的观点。说到这里芭芭拉发出感概——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希望能够获得来自中国自由摄影师对洪灾的报道,不过她又自我解嘲,哦,这个好像不太容易实现。 但是飓风开篇的照片并不是激动人心的照片,却是直升飞机拍摄的全景,这样的照片将读者拉到事件发生的现场。而这种情况在对伦敦爆炸案的报道中也有出现。在报道这一事件时,这份杂志将新闻照片和特写图片故事结合在一起,不但刊登突发新闻照片,还用几个页码刊登了一位摄影师在爆炸之前拍摄的反映伦敦文化冲突的特写照片。将硬新闻和软新闻结合在一起,这种编辑手法很精彩。 但是,编辑在伦敦文化冲突图片故事的结尾用了一张教皇在街头的照片。这照片看起来平平,但却还是专门找摄影师索要的,就因为他们希望能够有一张典型的“伦敦”照片,让读者能够知道事件的发生地,好比如果是北京,那么就要找到故宫,天安门。 因此,你会非常沮丧的发现,为杂志工作,就要不断妥协,他们需要的照片不能味道太呛,结果总是中庸之道占上风,即使 世界上最著名的杂志也不会有例外。 新京报的何龙盛先生常常提到我们需要了解并建立影像传播中的一些常识问题,stern给我的启示,也就是此行我了解到的 第一个常识是——能够使读者了解事件发生现场地点特征,带有明确的地点信息的照片,比如涵盖典型建筑的照片、全景照片等等,尽管非常庸俗,但是却能让读者迅速产生阅读定位,在传播中具有优势。

荷赛大师班又研究——摘抄

我喜欢在具有文化冲突的地方拍摄照片。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我也拍摄商业图片,用赚到的钱来养活自己,资助自己拍摄纪实摄影作品,有的时候我也能够拿到基金来拍摄照片,但是很多时候我在负债经营我的摄影。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我曾经为美国国家地理去拍摄亚马逊,整整耗费了5个月的时间,这是我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奢侈的任务,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以后也再也没有遇到。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有的时候,你以前的工作可能给你以后获得任务带来机遇。因为我拍摄的墨西哥边境的照片,时代周刊在做一个有关这个题材的特别报道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了我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我的拍摄方式是,当我闻到哪里有照片的气味,我就在这块地方转来转去,假如有一个地方有很好的背景,我就在这里等待合适的前景。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我还仍然拍摄胶片(2004年),因为只有胶卷才能给我熟悉的感觉。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小型相机可以带来很多便利,比如不像大个儿的数码相机那样引人注意。在那种很敏感的政治会议上,一个穿黑衣手持莱卡相机的摄影师甚至可以隐没在四处的家具陈设中,丝毫不会引人注意。 ———时代周刊图片编辑MaryAnne Golon 和音乐产业一样,新闻摄影工作也被数字化时代彻底改变了。在1980年代,图片编辑可能会跑到机场和港口,就是希望能够早一点儿拿到照片,快就可以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但是在数字时代,依靠网络的优势,独家性的概念几乎不存在了,到处都是照片。图片社生存的关键就是提供大而全的图片供应,更便捷的检索方式,让客户能够迅速找到需要的图片。最终的结果是,大的图片库越来越大,而小图片库则濒临灭亡。 ——路透社图片编辑 Ayperi (…) Read more

荷赛大师班又研究——摘抄

荷赛大师班研究——又来了! 下面这个环节估计不像以前那样沉闷,名言警句,畅销书的体裁。。。 以下的内容来自荷赛通讯,是荷赛的宣传刊物,每年都对大石板的讲课内容进行总结。 从萨尔加多到南格丁,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的力量有时能够强于市场的压力。每个摄影师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拍摄项目,并为之释放自己天才的想象力,这至关重要。来这里参加大师班的学员,都不是想仅仅通过摄影糊口饭吃。 如果你不去纽约,你就不会真正了解摄影市场 摄影作品最近一段时间颇受画廊青睐,但是要小心,小心你的作品被置于一个陈腐的语境中展出,同时你也要了解画廊的受众究竟是哪些人就影像传播的影响力来说,展览不会持久,图书出版的影响力则是持久的,而杂志介于两者之间 就图书出版来说,与优秀的设计人员一起工作非常重要接受赞助而完成的拍摄题材,要积极和赞助商沟通想法 (展览、图书、媒体、基金支持)以上这些都是帮助你传播作品,进入市场,积累名声的方式,你一定要抓住机会,并且努力和其中的关键人物建立并保持个人联系 策展人和图片编辑只能挑选少量作品发表,是片面的阐释,这是一个局限,2003年的大石板学员作品展采用了新的形式,展览作品可以由观众来编辑,他们可以对挂在墙上的作品重新排序,可以选择其他作品对墙上的照片予以替换,还可以观看到不同的图片编辑的选择。2003年的展览,照片是可以移动的,下面挂在墙上的盒子里还有可以替换的作品和其他编辑的选择 ——以上发言来自 Francois Hebel,他2001年接手负责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让一个财政上濒临灭亡的摄影节起死回生。

周六小广播(四)

1,纽约时报最近发表了关于阿富汗童养媳的报道,摄影师Stephanie Sinclair拍摄了很棒的照片,在网络上,除了两张照片被单独拿出配文使用,另外一张照片作为多媒体报道的开篇,可以点击看到更多照片。网络上照片的编排逐渐也受到重视。 3,美国“弗吉尼亚飞行家报”是针对弗吉尼亚州东南部的汉普敦锚地(Hampton Roads )港口地区的一份区域报纸。人与水的关系,是这个地区的一个重要话题。这家报社用了两年的时间对这个选题展开图片报道,6月底在报纸上刊登了名为“Of Time and Tides”的专题,A1叠是一张六栏大的照片,内页则有整版大的照片,报道持续了五天。 更值得关注的是网站上的报道,采取了多媒体的形式,10位摄影师分别讲述了他们是怎么拍到这些照片。更加有趣的是读者还可以在线购买这些照片,如果不装框,7寸照片是15美元,装框则是120美元,你还可以把这些照片做成礼物送人,Tshirt、 杯子、拼图什么的都可以,比如做一个鼠标垫的价钱是15美元。此外读者还可以上传自己拍摄的人与海的照片,目前上传的已经有一百多张。 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的影像传播,这个专题都很有意思。这个是链接地址http://www.hamptonroads.com/pilotonline/special/water.html

周日小广播(二)

1,星期一晚上12点以前是小石板交作业的最后期限,然后我们将更改密码,发给已经交作业的成员 2,在报纸订阅量下滑的趋势中,报纸的周末版和增刊却受到读者大大的欢迎。在世界编辑论坛上,两家报纸为我们分享了他们周末版的编辑经验。    George Brock ( UK’s Times):    分类清晰而且多样     紧跟社会变化    在线信息和线下信息的完美平衡      Berna Gonzàlez-Harbour(El Pais 西班牙)     娱乐    科学    政治人物的人性化     趋势    灵活多变    (…) Read more

我在京华时报创刊五周年摄影展上的发言

借一下曾璜老师的东风,他的博客也有同样题目的帖子 最近在《京华时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几个生意人被绑架之后仍到一个偏僻的工地,使用的照片不是摄影记者拍摄的,而是当时在现场的读者。当然,这样的事件在我们的媒体已经时有发生,最为著名的当数伦敦地铁爆炸案的手机作品。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件事,这就是近来很受关注的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以及公民新闻摄影(citizen photography) 以这个例子作为开头,是想说今天的摄影记者或者说视觉工作者面对着和从前大不相同的传播环境,这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但是绝对不是灭顶之灾。它并不意味着职业化的消失,反而要求我们更加职业化,这是我们所能够采取最有效的对策。 但是,这个职业化的落脚点,将不再仅仅是把一张照片拍好,而需贯穿在整个影像的传播过程中。 就《京华时报》的摄影而言,他们做到了职业化但是也有不足。在我的课堂上常常会举两个关于京华的例子,就是这两方面的写照。 在京华刚创刊的时候,一个影友拍摄了一张煤气罐爆炸伤人的照片,跑了好几家报社都没有人登,京华将其花大价钱买了下来,并且刊登在了头版。作为一张面对市民阶层的都市报,京华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对突发事件的重视,抢硬新闻使这张报纸特色非常鲜明,对突发新闻的操作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理念。我时常在他们的论坛里看到他们在如何及时准确地捕捉新闻方面十分较劲。本来,一张报纸需要的是冲锋陷阵的摄影记者,并不是大师与大腕。 忘了在哪里看到一位读者的抱怨,他说一家都市报的头版刊登了很大的一张照片,一个孩子的胳膊戳在尖锐的围栏上,他说这照片太可怕了,不能再看第二眼,怎么就能放在头版上?在京华的摄影集里我看到了这张照片,确切说是瞄到了,因为实在不敢仔细看。突发新闻,最容易引起争议的照片,传播者是走钢索的人,一方面是现场真实的信息的传达,一方面是对血腥暴力色情的把关,稍不留神,就可能从钢索上跌落,两头不讨好。作为对硬新闻如此重视的一家报纸,如果能够率先在争议照片的刊登方面形成自己的一套操作规范,对于我们这个行业都是幸事。

影像的暴力

我还想接着昨天的话题,关于shock这本画报的话题,昨天文章的结尾又犯了“荔枝蜜”的老毛病,又进行了高大全的拔高与展望。因为真实的状况是——“生活“那样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假使shock这样的画报在中国登陆,一定也会大卖。 1833年9月3日本杰明·H·戴在美国创办了“纽约太阳报”,刊登的主要内容是是凶杀、犯罪、审判、失火等社会新闻。这份售价为一便士的报纸揭开报纸廉价与大众化这一历史性转变,也从而促使了传媒这个行业的真正兴起。 1919年“纽约每日新闻”报诞生,历尽千辛万苦的偷拍电刑照片让这份小报大卖。直至今天这份报纸依然存在。New York Noir 画廊曾于1999年出版了画册“黑色纽约,每日新闻报纸中的犯罪照片”,(亚马逊书店)收集了100张暴力血腥照片,诸位可以在每日新闻报的图片网站中看到。 对这本书里的封面有如下介绍:“在一个恐怖的黑夜,闪光灯刺眼的灯光照亮了一具女尸,她的丈夫伤心欲绝,犯罪嫌疑人被手铐铐着,而这个不知名的摄影师,他的作品将很快登上第二天小报的头版,会让整个社会震惊(shock the nation),然后他要做的就是,寻找下一个猎物。” 今天的摄影师仍然在寻找他们的猎物,他们的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影像满足了人类的偷窥的欲望,满足了人类借助他者体验的自虐心态,人类天性里的这一点点暴力倾向与影像的真实直观一拍即合,而在当下技术的帮助下,更加无孔不入。 影像有其厚重性,但不是所有人对影像的阅读都兢兢业业,更多人追求的是生理刺激,从这个角度来说,“shock”这样的杂志不过是戳穿了皇帝新衣的谎言。“光与影”努力办一本中国的“生活”画报,失败了,如果有一本“shock”这样的画报登陆中国,请千万不要震惊。

shock you!

第一次让我把“shock”这个单词和摄影联系在一起,是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的广告语——“the weight of words,the shock of photos”(厚重的文字,令人震惊的照片),这句话用来解释摄影和文字的区别,很是直观。摄影教科书里是这样的讲的,文字的阅读是渐入佳境,而图像的阅读则是一见钟情。 第二次思考“shock”和摄影的关系,是一本5月30日即将在美国上市的画报,它的名字就叫做”shock”,各位摄影人千万不要看到画报就两眼发光,shock是这样一本画报:产自法国,源于著名的桦榭集团,以刊登恶心的灾难照片和八卦的名人照片闻名。在美国登陆的这本杂志将会比法国版收敛一些,目标是吸引年轻男性。 “shock”是怎样来shock它的读者呢?让我们来看看第一期美国版的内容,这本杂志混杂了图片故事、狗仔摄影、自残的照片,少年手拿刀片劫持人质的照片。和它的法国版相比依然是标准的小报风格,只不过是裸体的镜头少了些罢了。具体的内容是这样的:开篇是对开页纪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照片,封面故事是8个页码的战地摄影照片,把伊拉克战争和越战进行对比,作者是大名鼎鼎的james nachwey和larry burrows.另外还有一个8页的故事,是一组3k党的黑白图片故事,摄影师拍摄了有几年的功夫。在这些正儿八经的照片之中,混杂着用来”shock”的照片——一具腐烂的尸体,一个对开页是一直血淋淋的鸡头,一位在做直肠检查的士兵。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杂志宣称自己是新千年的”生活”画报。严肃摄影混杂低级趣味,这难道就是新千年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么? 新千年的”shock”是严肃摄影堕落年代的产物,一方面是对过去传统的留恋,另一方面是眼球经济时代的压榨,于是,震惊成为了一种最低层次对人生理本能的一种刺激。是的,这种刺激最容易通过影像获得,因为影像是直观的是“一见钟情”容易接受的。但是我们能不能不要这种shock,因为我们依然怀念真正的”生活”画报时代,那时候,带给读者震惊的是一个全新的影像世界,摄影师极尽其所能得获得视觉效果不一般的照片,获得震惊的不是眼球而是心灵. 更多内容见pdnonline的报道 shock 杂志的网站http://www.shocku.com/

我们两人的观看

今天原本要翻译《英国摄影师法律指南》,看到美国南俄勒冈大学的副教授Dennis Dunleavy刚刚发表一篇关于数字技术的论文,正好,我最近也在《中国记者》上发表了《数字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的文章,姑且把我们两个人的观点都展示在这里 Dennis Dunleavy的观点: 1,数字技术的应用让信息的生产更多、更快、更便宜。数字相机的反复观看,随时编辑,随时删除,以及照片即时传输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摄影的工作方式。 2,过去5年内,95%的日报都采用了数字相机。我们可以把数字技术应用对摄影记者的影响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效率提高,鼓励创新,同时摄影记者和被摄对象的关系也更加亲善。 3,今天,新闻摄影已经完全从胶片时代转向数字时代,这个过程花了大约20年的时间,80年代我们还把胶片扫描成数字格式,到90年代中期已经完全转变成使用数字相机直接采集信息。 4,促使这种转变迅速发生的原因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a,对图片的掌控度更高,b,即时,c,便宜,d,数字照片的品质提升很快,e,环保。 5,虽然数字技术使摄影记者终于可以在提高时效上不再发愁,但是这同时使他们的工作节奏更快,更有急迫感。他们可能因为随时观看避免犯错误,但是这同时也会影响拍摄的进程。 我的观点: 1,两个摄影记者的体会——美国《新闻报》(Newsday)的摄影记者迪克•卡洛斯(Dick Kraus):“数字技术可以让我尝试更多的拍摄方法,一旦技法有问题,立刻就可以纠正。”白宫摄影师库斯•尤舍尔(Chris Usher):“我时常觉得自己拍得太多了,因为一次总统的会见,我会把所有和总统在一起的人都拍到,但是我却不能为每一张照片写准确的文字说明,我总不能都写‘某年某月总统记者招待会’,那么其实这些没有具体图片说明的影像,大多都是无效的。” 2,影像采集——丢失的“原始文件”。数码相机让我们免去了一些烦恼,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约束,其中最重要的是图片编辑失去了对摄影记者拍摄原始文件的掌控。对原始底片的阅读不仅仅是对每一张照片拍摄情况的确认,同时还可以通过图片之间的连接了解摄影记者的拍摄过程,但是如今这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 3,影像使用——后期处理的度如何把握。虽然我们对哪些后期处理方法是可用的,哪些处理方法是不可用的有明确规定,但是改变反差虽然是可以允许的,却仍然会带来麻烦,如此看来,今后我们不但要坚持对使用数字手段篡改新闻照片的行为继续打假,同时也应该在如何把握调整照片的尺度问题上,展开深入探讨。 4,影像传播效果——受众走到前台。数字技术改变了传受双方的距离。从前,我们了解受众对照片的意见只有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读者来信,互联网的普及却使网络成为反映民意的一个重要介质,而2005年发生的“下雨天摔跟头事件”或许可以作为受众从后台走到前台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互联网给受众以发言权,他们因此可以对获知的信息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反过来影响传播者的态度。 可以说受众走到前台,给予了新闻摄影业内人士一个从他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监督自己的一个机会,有利于新闻摄影的良性发展。

了不起的brian storm

Brian Storm这个在密苏里新闻学院拿到硕士学位的家伙果然不同凡响。 你的链接里有没有MSNBC的每周图片?这个栏目囊括了每周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图片,更加有意思的是,最终会让读者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一张当周最佳图片,这个结果常常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这个栏目是Brian创造的。 你的链接里有没有MSNBC的图片故事?它最早运用了幻灯片演示的方法(slide show)讲述故事,也许是第一次,你在这里看照片的时候,可以同时听到声音,来自现场,来自摄影师。——这个栏目是Brian创造的。 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Brian被挖到了corbis做副总裁,自从被盖茨收购以后,这个图片社江河日下,收购sygma带来的罢工风波,底片丢失危机让这个图片社狼狈不堪。两年后Brian也很无奈的辞职。 大家都认为Brian的职业生涯已经跌到了低谷,他还能去做什么工作呢?2005年一个网站成立了,这就是Mediastorm 这个网站由华盛顿邮报支持的网站,展示了大量精彩的幻灯片演示作品,另一方面,网站的一个重要业务是向各大媒体提供制作多媒体故事的咨询,Brian组织了一支专家队伍并且结合自己的多年工作经验,风风火火地开展起多媒体业务的拓展工作。 我说Brian了不起,因为他的职业生涯给我们诸多启示,或许依照传统经验,他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摄影记者抑或是图片编辑,但是Brian走了另外一条道路——在今天这个时代,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在新闻摄影领域也有诸多创新机会——影像不仅仅是力量,它也可能成为财富。

如此狗仔队

近日,北大一女生在云南旅游不幸遇车祸身亡,在其同学尚未知情的情况下,她们接待了一位特殊来客: 昨天下午有一个高高瘦瘦黑黑的女生来到我们楼,自称是小y的同学,从哈尔滨坐了九个小时的车,说是跟小y说好来玩的。当时我们觉得有点突然,所以跟她说小y不在。她说她是提前来的,想给小y一个惊喜。当时我们觉得不好办,她说她跟小y联系不上,要是能联系到小y男友的电话也好。见她很无助的样子,我们就给她在网上找到了房子。她说时间还早,很无聊,我们好心就让她上来先在寝室呆一会儿。 她上来之后说了几句话就拿出相机来拍,我们觉得不好,可是鉴于是小y的同学就没拒绝她。 后来她就开始跟我们聊关于小y的话题,问的问题都很隐私,后来见我们不太喜欢她,她就下去买了水果上来又跟我们聊,之后不久就走了。走了以后发了个短信说她很感动,是流着眼泪给我们发短信的,我们觉得莫名其妙。 今天早晨我们才知道小y的噩耗,上网搜关于事故的消息,竟然发现新浪、华夏网上面写了关于小y的事情,我们都出离愤怒了!!!这种欺骗我们,出卖我们感情换取吸引眼球事件的行径令人发指,我们要求公开道歉!逝者已矣,希望生者能够让她安静地离开。不要再追问了。 这群愤怒的女孩也很无助,一位显然是业内人士在跟贴中说:“如果这个记者所写的东西没有失实,那就很无奈了,或许她还可能因为这次采访,获得报社的额外奖金。”

还想“看”超女

这是一个主意,看超女海选的时候冒出来的。 电视太快了,我还想看照片 ,如果有摄影师能够为这些女孩子每个人拍一张肖像,不要别的就要她们唱歌时候的哪些装扮,哪些身姿,不要摄影师做任何评论,大概就可以成为一种反映当下生活很好的记录。

到底叫什么好

在nppa论坛上看到的,挺有意思的。 一个哥们在一家小型日报里工作,搞摄影的就他一个人,以前12年来这个职位一直叫做“chief photographer”(类似于主任摄影记者),有那么一天他的老板突发奇想,既然摄影部只有一个人,还搞什么“主任“,他希望换个称呼,于是在互联网上展开征名启示,应征者提出如下意见: 1楼——Senior Photographer 高级摄影记者 2楼——如果报社还雇佣其他自由摄影师,那么叫主任记者还是最合适的,如果从头至尾只有你一个人,那么主任记者就是空头的。 3楼——称呼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干什么,如果你的职责涉及到与他人沟通并作出决定,那么这个称呼还是合适的。如果换称呼是你老板为了削减工资的诡计,那么战斗到底。我报社的所谓“主编 出版人”从来就没有来过编辑部,看过任何报样,做过任何编辑工作。 4楼——从语言学上应该叫 唯一的摄影记者(sole photographer),这当然比较好笑。 如果你承担任何管理工作,应该叫图片编(photo editor)假如你是唯一的全职影师,那就应该叫 staff photographer(类似于媒体摄影职员) 5楼——senior staff photogralpher高级摄影职员,即满足了老板的意见,也体现了你的重要性 6楼——只有一个人,并不意味着工作就变得简单,你老板太小看这份工作了。我觉得如果对于你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来说,你需要保住这个称呼,因为这样你的简历可以让你将来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