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不死与恐龙时代

Denise Mabilog摄影 (一) 在一些摄影师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小图标,红色的字一闪一闪,上面写着:胶片不死 摄影师Christian Patterson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这个图标以后,网友J. Thomsen在下面回帖说:他常去的专业冲洗店因为生意清淡可能过几个月就要关张,而这家店是他所处的城市里唯一的可以冲洗120底片的地方,这就意味着自己将来要到另外一个城市去冲胶卷。他自嘲地说,看来我已经成了恐龙。 (二) 图片库专家Jim Pickerell向摄影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即将到来的印刷媒体的衰落,你是否准备好了?他援引美国最精明的投资家巴菲特写给投资人的话证明自己的论点,巴菲特认为,报纸网络版可能带来的利润是拯救传统印刷媒体的最好途径。 (三) 数字摄影师的主编Dick Halstead发出更将惊人的预言,到2016年,主要的相机生产厂商都将衰落,因为静态照片已经不会是传媒的香饽饽。不管是数码还是胶片,只要是以拍摄静态照片为主的照相机都过时了,未来的报社摄影记者将持摄像机工作。Jim Pickerell也持同样的观点:假如你要继续生存,就要从传统媒体过渡到网络媒体,而网络媒体的内容需要是完全不同的,视频、声音成为讲故事的主要手段。 作者注:这篇文章是三年之前的文章,整理有关胶片的专题,将之提取出来再看,仍然挺让人感慨。其实,胶片的没落并非只是一种介质的没落,是一种讲故事方式的结束,又预示着又一个新的开端,而且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它,它都会不可阻挡地到来。

伟大的红框不容侵犯

昨天接到horse发来的一个链接,内容是一场有趣的摄影作品版权官司,主角是鼎鼎大名的威廉姆克莱因。 官司牵涉的另一方是著名的时尚品牌Dior的设计师John Galliano,他由于太“喜爱”威廉姆克莱因在小样上大笔一挥画红框的感觉,而在广告作品中复制了克莱因的创意。 左图为克莱因作品 推荐大家去看这篇文章,John Galliano也剽窃,Yan为我们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次John Galliano要赔200,000欧元给摄影师William Klein。Klein这组最近在蓬皮杜展出的作品,最标志性的就是他用彩色笔在大幅的contact sheet上框出来的线条。 法国法院提出“painted contacts”是Klein的标志性特征,而Galliano用了人家的想法,却没有得到授权。有趣的是,这20万欧元中有15万欧元是用来赔偿侵权的部分,而5万欧元是用来赔偿因为再创造时的低劣质量而对Klein作品的不良影响。 Klein告诉《世界报》,他最早知道其作品被剽窃,是因为一位朋友问他为什么授权一个广告使用他的照片。他说这是一种“劣质的剽窃”(gross plagiary),表示自己被侮辱而且心情狂怒(insulted and furious)” 据说John Galliano的律师提出了这样的辩护观点,John Galliano只不过是受了克莱因的灵感激发(inspired)。其实John Galliano倒霉就倒霉在他激发出了“一模一样”的灵感,如果他能够稍微变通一下情况又会如何呢?推荐您进一步阅读英国摄影师联盟的文章视觉剽窃。文章展示了很多“灵感激发”作品,其中竟然包括鼎鼎大名的安妮列伯维茨: 左图为安妮为名利场拍摄的封面,右图是1948年时尚摄影室Irving Penn的作品 而毕加索有一句名言似乎可以解释这一切:糟糕的艺术家只会拷贝别人的作品;但伟大的艺术家则懂得如何窃取别人作品中的精髓。(Ba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摄影“术”与美女的诞生

我猜想大家都知道画报上展示的美女是不可信的,你可以翻看1416以前的一个帖子(一周一周),这个灰姑娘变大美女的片子,展示了骗人的照片诞生的全部过程,令人赞叹。不过,很多看过的人都对其中“photoshop”的技法运用印象最为深刻,但是如果你仅限在这个范围内理解摄影“术”,那你就太小看它大变活人的能力了。 美国老牌杂志《people》出炉了一期特刊《100个最美的美女》,在这期杂志中,他们采用了一个大胆的方法拍摄美女——1,美女们不化妆;2,美女们的照片不经过任何photoshop的处理工作。结果如下: 我在美国《大众摄影》杂志的博客上看到这则消息,老辣的编辑们指出了摄影师是如何使尽浑身解数在拍摄这一环节制造美女的,基本的秘籍有这样几点:1,曝光过度。嘿嘿,杀人不见血啊!简便易行。2,尽量穿白色衣服,这样造成的反光效果,可以使皮肤显得晶莹剔透。3,使用头发来掩盖瑕疵。4,使用柔焦镜。5,将景深设置得很浅,比如下面这照片,面部大部分都在景深之外变得很模糊不清。 世界真奇妙。去看美女点这里。

仔细瞧瞧

昨天带学生去拍摄中超——亲临现场体会举世闻名的“京骂”——当然这也是头一回和体育摄影这个我从来没有涉及到的领域接触。我觉得吧,器材笨重让摄影记者失去了很多拍摄的乐趣,并且只能循规蹈矩。大家都自带一个马扎坐在场边一丝不苟地抓拍“精彩瞬间”,如果这么按部就班干个三五年,恐怕会生出一种和在生产线上组装零件有几分相似的感觉。 闲话少说,前两天贴出的哦~!好尴尬这篇文章,估计不少人都没有看出到底怎么了,因为我也花了不少时间才弄明白,提示一下,注意两腿之间。哦哦,不能再说了。 今天提到了足球,给大家贴一张1967年的图片,两位英格兰足球运动员拥抱庆祝胜利的照片。这次您再瞅仔细了,又是咋回事呢?一定要瞅仔细了!

哦~!好尴尬

修改照片这事已经让人有些腻味了,尽管大家都对这种事情束手无策,但是修改照片的丑闻仍旧层出不穷,而且花样不断翻新。所以今天早上看到这条弗吉尼亚血案中的“假照片”事件,简直无话可说。想了想,还是贴了出来,然后挂了个题目叫做“尴尬”,因为修改照片的图片编辑挺尴尬的,被修改的照片挺尴尬的,看到这照片的读者也十分尴尬。但是据说,那只是止血带的一角。您瞅仔细了。 未修改的照片 以上两张是被修改的照片

VII图片社多媒体报道上线

早就发现VII图片社出现了多媒体报道这个栏目,但是每次点进去都显示正在建设中,前两天看到VII在欧洲召开多媒体研讨会的消息,就又试了一下,发现有10个多媒体作品已经上线了。(http://www.viiphoto.com/video.php) VII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准备自己的多媒体产品,一定是想弄出一些独特的作品,这从它们作品的下载速度中就可以看出来——太慢了。 观看VII的多媒体文件需要极大的耐心,一方面是他们选择的播放软件的问题,必须等到图片全部下载完成之后才能观看,这之前什么信息都无法得知,要经历漫长而又无目的等待,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的作品中有大量的视频资料,这就让整个作品超级大,比如Alexandra Boulat拍摄的巴以地区的嘻哈少年,Lauren Greenfield拍摄的厌食症女孩,都大量的使用了视频资料。当然,它们的编辑很棒,动态的视频和静态的照片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作品欣赏很精彩,但是如果作为一个产品,就显得非常笨重,在和动感马格南的比较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点,马格南的多媒体作品,在没有播放之前就可以看到作品的张数,作品的内容等信息,互动性更强,更轻盈。 但是无论VII速度多么慢,他们已经摆出了一个姿态,把重点放在了视频报道中,在这方面马格南则相对非常谨慎。总之,这个横空出世的图片社正在平稳地进入转型,它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可以轻松地迎接多媒体时代。

美国“偶像”罪恶版

美国弗吉尼亚校园血案的制造者Cho Seung-Hui被媒体称作是疯子,但是这个家伙在决定展开校园屠杀之前,将自拍的照片和录像寄往了NBC电视台,再度制造了一个媒体事件,一跃成为美国“偶像”。这个故事里的起承转合恐怕只有好莱坞大片里才会发生。 如果Cho Seung-Hui没有寄出那些照片,我们只能通过证件照认识这个人,显然他并不满意这个结果,因为那是被他人操控的形象,Cho Seung-Hui重新诠释了自拍这一摄影行为的深刻含义;如果Cho Seung-Hui没有寄出那些照片,这个故事在今后的叙述中将十分复杂和麻烦,也许某位摄影记者的作品可以成为凝练这一事件的象征,但是Cho Seung-Hui打破了规则,他制造了血案,同时也制造了一个代表这个血案的经典符号——那就是他自己。从此往后,人们再追忆起弗吉尼亚校园枪杀案,那个手持双枪的冷血形象就成为一个象征,一个罪恶的象征。(美国摄影杂志也有相关分析 http://stateoftheart.popphoto.com/blog/): NBC电视台在此事件中大出风头,他们替疯子扮演了信使的角色,但是这一角色是如此丑恶并且怯懦。BAGNewsNotes的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NBC的双面角色: 在这张由NBC公布的照片中,年轻人身上的所有的商业符号,手套、背心、帽子的商标似乎都被抹去了,最为清晰的就只有NBC的logo,因此这看起来完全成为一起由NBC电视台赞助的谋杀事件。而不错,在这场悲剧里最大的赢家只有媒体。(更多分析:http://bagnewsnotes.typepad.com/bagnews/2007/04/killer_coverage.html#comments) 不过,仍然有一些良知尚存的媒体。对于犯罪嫌疑人自拍照片的选择,只有华盛顿邮报网站上的照片选择是不同的,他们使用了一张Cho Seung-Hui微笑的看起来和常人无异的面孔。而纵观今天美国各报的头版,今日美国的头版也很特别,他们做了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剪裁,这和那些小报的风格完全迥异。 同样使用了五张Cho Seung-Hui的照片,这两个报纸的良心大大地不一样。

一周一周之找别扭

“找别扭”的游戏你玩过没有,下面就请你在以下两组照片中找找别扭 以上是Allan Detrich——修脚事件主人公在调查中被发现的更多的假照片中的两张。报社对他一月份以来的工作进行调查之后发现,这个摄影记者今年一共提供了947张照片供报社发表,其中有79张被改动过,被篡改的照片有27张发表在报纸上,其他31张发表在网站上,剩下的虽然提交了但是没有发表。 修改了79张照片!这个家伙几天前还在哀叹——我也是人,也会犯错,请原谅我。不过,我们或许可以随便弄个摄影记者的笔记本来找一下别扭,大概真正纯洁的摄影记者已经是凤毛麟角。 买便宜照片也会给自己找别扭,上周发布了一则关于微利图片社的消息,美国一个宠物网站的经营者最近因为使用便宜照片引来了麻烦。他从某图片库购买了一张小狗的照片,逐渐成为他公司的企业形象,但是最近却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开始也使用了同样的照片。图片库专家给这家伙的答案是,这种情况只有认倒霉了,因为他从图片库购买的这种便宜照片并没有独家版权,也就意味着谁都能用,而且即使你买断版权(要多付几百甚至上千美元),之前下载过这张照片的人仍然可以使用。 对于大企业来说,购买微利照片用作商业用途的确不是明智之举,最好专门请人定制照片,或者购买独家照片,呵呵,比如说——我家狗狗的照片:) 祝各位一周开始心情愉快!

遗失的“小样”

William Klein的小样 美学研究者肯达尔•沃尔顿(Kendall Walton)主要研究摄影媒介的表征方式,他认为照片是一种“透明”的媒介,人们可以穿透照片直接看到现实。沃尔顿把相机比作显微镜,它对现实的真实记录与视觉认知的主观选择不同,因此可以让人们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图景。 透明理论有一定道理,但是它的问题在于把照片看作了一种“纯粹”的东西,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生产者不是纯粹的,观看者也不是纯粹的。 透明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很多照片的观看者和生产者,他们多少都相信照片能帮助我们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人们喜欢看自己亲人的照片,使用照片作为法庭上的证据,新闻媒体用照片来报道新闻等等,对于这些现象,透明理论都可以给予解释。 视觉传播者保罗梅萨里指出,人们习惯从有限的视觉证据中暗自进行概括,也就是说,人们认定自己在屏幕上,或者在印制的照片中所看到的一切就是这一形象所指称的广泛现实世界中的典型代表。而事实上,所有“发表”的照片都是传播者有选择的展现,并非能够指代全部,在视觉真相和假象之间存在一个相当大的一个灰色区域。 当你看到小样的时候,会对这种选择性的展现有更为透彻的了解。 Rachel Harrison ‘Contact Sheet (should home windows…)’ 小样一度让我非常着魔。发现小样的魅力是在荷赛学员班上,那已经是将近10年前的事情了。 我们的专题摄影作业要求全部都要印制小样,老师拿着放大镜非常认真地看每一张照片,研究我们拍摄照片的全部过程。 从小样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摄影师如何选择、如何等待瞬间,甚至如何摆布你的被摄对象。图片编辑可以根据小样中形成的情景来还原拍摄现场的气氛,从而给摄影者以指导,并且选出更加合适的照片。 荷赛的课程结束后,我尝试将伟大的小样工作法应用到教学实践,却已经完全行不通了——因为数码时代颠覆了传统。底片这个原始档案的消失让印制小样已经成为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摄影师一边拍一边删除,随后还会在电脑里继续编辑,在后期已经没有任何还原现场的可能。 这大概也是纪录片《摄影全接触》这套DVD存在的意义,它是对一个经典时代的回溯和总结。这套碟的英文原名叫“contacts”(英文的小样是翻译成 “contact sheet”)希望通过摄影师的小样来揭示他们所拍摄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个主意不晓得是不是发起这套碟片的威廉姆克莱因( William Klein)的想法,很精彩。不过,碟的中文翻译也非常绝,因为如果是我,可能会翻译成“小样里的摄影世界”,呵呵。但是如果能把“摄影全接触”和“摄影小样”连接在一起,恐怕你能对这张DVD里展示的世界理解深入更多。 William Klein的小样也是他的作品 这不免让我们想到联系图片社,他们在平遥举办的展览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把摄影师的小样做了个宏大的展览。联系图片社的英文叫做“contact press image”也是和摄影小样有暗合关系,不过这一次中国人又将之翻译成了“联系”,我觉得这个翻译也很经典,如果是我,可能就给人家搞成了“小样图片社”。但把“联系”和“小样”放在一起,这恐怕又是小样存在的意义——在照片的彼此联系中解读照片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孤立的解读。 联系图片社30年展览,David (…) Read more

原谅我,我也也是人

“原谅我,我也也是人”,这是摄影记者Allan Detrich在照片作假被揭发出来以后在自己的博客上文章的标题,听起来好令人心酸啊。 关于“修脚事件”我昨天下午在新闻摄影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一个小调查,调查对象是新闻学专业二年级的28名学生。我请大家回答了三个问题: 1, 你是否相信新闻摄影图片为你呈现的事实。 17人表示完全相信,4人表示不相信,另外7人则部分相信——他们会考虑信源的可靠程度来判读图片的可信度,比如来自主流媒体的图片他们信任度更高。这说明媒体的信誉影响到读者对其传播内容的信任程度。 2, 你认为新闻摄影图片是否可以进行修改。 17人认为不可以修改,4人认为可以修改,7人认为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部分进行修改。 3, 你认为在“修脚”事件中摄影记者的行为是否在可允许的范围内。 15人认为可以允许,12人认为不可以,1人没有回答。 对比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的回答就可以看出,有很多人为不可以修改新闻图片的人,在具体到修脚这一案例的时候,都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这说明对是否一定不能修改新闻照片,参加调查者观点上仍然很模糊。 这个小调查的参与对象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对能否改新闻照片的观点已经发生了分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各位对“一个典型的新闻摄影事件”这一帖子的回复也体现了这一现象,有很多站在不同立场针锋相对的辩论。 有很多人都拿文字对事实的描述来和照片做比较,认为文字是片断的断章取义的,既然文字新闻可以被读者接受,照片为什么就不能进行修改。我觉得读者对文字的理解已经形成了共识,他们认知到文字并非是事实的全部反映,但是读者对照片的理解却并非如此,还有不少人都相信照片让人眼见为实,这就是一个问题。 所以关键还在于与读者沟通,有不少学者都提出过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以前介绍过两个小符号的智慧,这是Fred Ritchin提出的一个解决途径,通过明示告知读者的方法,将所有的变动都告知读者。我很欣赏这个思路,但是我最近发现,这种做法其实将会大大增加媒体和读者的沟通成本,媒体需要逐一解释改动照片的过程和理由,读者也有一个理解的过程。因此,我觉得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摄影记者不要改动新闻照片,这仍然是一个最佳途径,实际上,大多数新闻图片即使有瑕疵也不需要修改,而很多修改都是虚荣心作怪。

一个典型的新闻摄影事件

最近,美国又出事了,一个地方报纸的摄影记者因为修改新闻照片,恐怕就要下岗。 我觉得这件事情甚为奇妙,因为其中的若干情节极富有戏剧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新闻摄影事件”。 [一] 第三者插足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在拍摄一场棒球杯赛的时候,美国一家报社的摄影记者Allan Detrich将球队身后记分牌下露出的一双脚修掉了。 最下面的图片是修掉脚的照片 耐人寻味的是,这双脚不是别人的,也是一个摄影记者的脚。这是一位女摄影师,她说自己想寻找一个不同的角度。所以,别人都在正面拍摄,她自己就到后面去拍了。 这个情节便是一个新闻摄影矛盾,在完成拍摄任务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不安分的家伙破坏规矩站在和他人不一一样的角度,也许他因此获得了与众不同的照片,却毁了其他人的画面。在这个事件中,这一插足甚至毁了一个摄影记者的一生。 [二] 群体事件 但是无论如何Allan Detrich都不应该把脚从画面中修掉,尤其是在报业竞争甚为激烈的年代。 Allan Detrich应该考虑到这样的拍摄任务类似于一场面对镜头的秀,你看,多家报社的记者都拍到了同样的画面,并且发表了同样的画面。与此同时,一定有不少记者唾弃那位站在记分牌后面的摄影记者,就在此时,他们发现了一张干净的画面——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案件应该是媒体的同行揭发出来的,因为作为一个目光可能仅仅在照片上停留几秒钟的读者来说,他恐怕没有时间对一双脚进行细细比对。因此可以说,这也是一个新闻摄影事件,摄影记者们在同一个竞技场上拼抢,甚至杀红了眼,场上较劲,场下也较劲,一旦你有把柄被抓住,那就真的完蛋了。 同一天不同报纸的头版 [三] 纯洁的中国 事件发生后,美国摄影记者协会立刻予以长篇报道,紧接着报社发表声明,表示道歉,并且展开对摄影记者的调查。这位记者已经在报社工作了二十多年,并且还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提名,但是估计他的职业生涯就到此为止了。 对比美国频频发生的修改照片事件,似乎我们中国显得特别纯洁。我们的确也有修改照片的丑闻发生,但是我们没有丑闻的肇事者,也就是说这种改照片的事情最终仅仅在学术领域探讨一下而已,不会触及发表假照片的报社和造假人本身的利益。 归根到底,可能是这样的,所谓诚信在我们这里并不是很重要,因为读者从来就没有把媒体上的新闻太当真,而媒介自身也就没把自己刊发的新闻太当真,在这两方之间早已形成了一种默契。

Ami Vitale的妙招

摄影师做纪实摄影项目的钱究竟从哪里来?申请基金、参加比赛。。。。,昨天Ami讲述的一个妙招却独辟蹊径。 Ami在非洲拍摄时,拍到一张几个当地小男孩拿着被人丢弃的破旧的冲浪板玩耍的照片,她于是拿着这张照片去各种各样的冲浪杂志寻找机会,结果真的有一家杂志欣然接受,她此次拍摄的旅费便有了着落。 因此,目标是一个方面,途经又是另一个方面,摄影师完全可以采取各种途经去尝试获得资金支持,以化整为零的方法,也许比孤注一掷更加现实和有效。

先看哪里,再看哪里

眼动仪对读者阅读习惯的调查: 1, 如果左边页面的广告是彩色照片,则读者的视线从会文章的标题转向广告 如果左边页面的广告是黑白照片,读者直接从标题进入正文。(图片编辑们,赶紧把广告都弄成黑白) 2, 读者阅读网页的方式,这类网页中导航栏是读者关注的焦点,网页靠下的位置基本读者不会关注。(显示红色的地方是读者视线停留时间最长的)

1416特稿:大预言追踪(三)

今天学习新闻摄影的小朋友不知道是否了解Sygma\Gamma\Sipa这几家欧洲图片社。如今,这几个熠熠闪光的名字已经逐渐黯淡,图片市场上取而代之的是盖蒂(gettyimages)这样的大鳄,出售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花花世界。其实这就好比北京街头那些各有特色的小商铺被家乐福超市取代一样,不需要传统,也没有什么精神,关键就是摊子铺的大,货品要对路。 如今再看9年前这几家图片社负责人的话语,很是辛酸啊。 艾雷尼•兰富特ELAINE LANFONT (纽约Sygma图片库总裁): 当“重要”的新闻刊物封面刊登那些政治丑闻、明星名人等照片后,要刊出波斯尼亚又或是利比亚的新闻图片就更难!然而,我的Sygma 图片库仍是乐观的,因我相信这些浮夸的题材是90年代的趋向,亦只属暂时性的。 9年后追踪:Sygma图片库已经出售给Corbis,但是经营状况极差,管理混乱,很多珍贵的sygam的底片大量丢失。艾雷尼•兰富特的sygma已经不复存在。 弗朗索斯•洛肯FRANCOIS LOCHON (巴黎”Gamma”图片社股东): 新闻摄影的未来?什么未来?新闻摄影已将近猝死,余下的所谓大“记者”亦已濒临绝种的边缘。 视觉的信息交换正已在爆炸的阶段,市面上有太多的相片,此举令传统相机工业式微。今天,尤其在法国,记者行业正面对一个非常艰难的日子。 9年后追踪:Gamma被桦榭集团收购,但是似乎此举令桦榭后悔不迭。  http://www.gamma-presse.com/index_en.html 高肯斯GOKSIN SIPAHIOGLU (巴黎”Sipa”拥有人): 虽然新闻摄影行业会继续,但一些图片已变得较难卖出。1980年,巴黎竞赛画报刊出狱中的瓦文萨(Lech Walesa),但却只售出非常少数。巴黎竞赛随即发觉用戴安娜或克劳蒂亚•辛芙来做封面效果会好得多。同样地,Luc Delahaye拍摄一张波斯利亚战事中救出的婴儿照片,头上布满了鲜血,非常珍贵。但这一张被刊登在Newsweek封面的照片,令这一期Newsweek的销量为历来最差。所以现实是新闻图片只带来声誉但却对流通一点帮助都没有。 然而,”Time”和”Newsweek”仍在营业,而”Life”亦重返市场,巴黎的”Match”、”Stern”、”Focus”和几本图片杂志亦如其它任何地区的报刊一样有不错的销量,新闻摄影的未来?将?可能很好吧! 9年后追踪:sipa依旧存在,不知道是被谁收购了(还是没有收购?),不过名气已经很一般。而高肯斯先生所提及的重返市场的生活画报已经经历停刊再停刊的一通折腾了。  http://www.sipa.com/

永别了,《生活》?

打开美国摄影的博客,吓了一跳——life is over, again.《生活》画报又停刊了。 不知道这一次是否真的就是和《生活》的永别,不过想必这一次的停刊可能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唏嘘,因为2004年复刊后的生活,大走时尚和流行的路线,夹在周末花花绿绿的广告中,已经如同行尸走肉,尽管我没有读过复刊后新的《生活》,但是询问一些美国同行,他们的回答则是一耸肩:“生活已经不再是生活了。” 再也没有一本杂志在传媒史上比生活更加值得研究,自从1972年被电视击倒,它几次死而复生,但是却元气大伤,一蹶不振,2000年它的倒闭被认为是网络媒体的袭击,而这一次呢? 或许可以说,以视觉起家的《生活》反而被当下的视觉文化击垮,杨小彦在分析2000年《生活》的倒闭原因时就指出:《生活》的图像观念成了普通的视觉存在。当《生活》上的图像风格成了几代人的观察方式之后,人们对图像的惊讶感渐次消失了。 在图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图像的生活节奏中,谁还会郑重其事地去看一本画报呢?为生活默哀,为图像默哀,也许《生活》还会卷土重来,但是这已经无关紧要了。 生活倒闭史: l 1936年诞生。创刊号就卖了46万份 l 1972年第一次关张。专门为《生活》拍照片的费列浦•约翰•格列夫斯,完成任务回到美国的家里,他的信箱里有一封《生活》的来信,告诉他杂志停刊了,格列夫斯曾精心计划的,在今后5年内的拍摄计划也随之落空了。 l 1978年复刊。前任助理总编辑菲利普提出复刊的计划。他认为画报要彩色化,印刷要高质量,缩小读者群,并且提高价格。 l 2000年停刊。内部人士谈及生活甚为苦恼,因为重新复刊后的《生活》是完全没有希望的,它不仅赔钱,而且犯下大忌,人们不重视它的内容,有无都无所谓,编辑发行不断的调换,也没有把它医好,各种方法都试过,改周刊,变更设计,甚至还异想天开的要把它和《时代》合并。 l 2004年再度复刊。在一个报纸生存都岌岌可危的年代,依附于报纸生活,结果可想而知。 l 2007年生活停刊 l ????还会有《生活》么?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