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

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推荐一本我最近看的书《视觉文化》。 观看是否需要学习,究竟有何章法,是这本书试图解答的问题,探讨这方面问题的书籍很多,但这一本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一些晦涩的理论描述得非常通俗易懂,让人扎进去就出不来了。 我喜欢这本书还有一个原因是它的结构非常清晰,分别从理论和媒介两方面来介绍视觉文化,理论部分涵盖了图像学、形式、艺术史、意识形态、符号学,而媒介则包括美术、摄影、电影、电视和新媒体。挺适合做教材的,作为了解视觉文化的入门书籍则是最好不过。 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片段是罗杰弗莱(Roger Fry)在伦敦举办马奈和后印象主义画家画展的经历,参展人士包括赛尚、高更梵高等人,此展览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民众突然爆发了愤怒和嘲笑的狂潮,一位先生因为高声大笑而被带离画展,评论家认为那些画作是无政府主义和幼稚的。”弗莱则对这个展览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们必须放弃根据其对生活的反映来评判艺术品的做法,而应把它看作是对情感的表达。”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这段历史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John Szarkowski,1967年策划的新纪实展览大概有着同样的遭遇,据说有观众朝阿勃丝的作品狂吐口水。其实,摄影世界里的现实与虚幻之间复杂的关联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只不过矛盾更为激烈罢了。 说到“看”,美国摄影博客对一张来自纽约时报的照片大加赞赏,我觉得正好也可以拿来让大家“看一看”,故事是关于被误判强奸罪入狱16年的男人的故事,文章所配发的照片是这样的:

遗失的“小样”

William Klein的小样 美学研究者肯达尔•沃尔顿(Kendall Walton)主要研究摄影媒介的表征方式,他认为照片是一种“透明”的媒介,人们可以穿透照片直接看到现实。沃尔顿把相机比作显微镜,它对现实的真实记录与视觉认知的主观选择不同,因此可以让人们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图景。 透明理论有一定道理,但是它的问题在于把照片看作了一种“纯粹”的东西,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生产者不是纯粹的,观看者也不是纯粹的。 透明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很多照片的观看者和生产者,他们多少都相信照片能帮助我们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人们喜欢看自己亲人的照片,使用照片作为法庭上的证据,新闻媒体用照片来报道新闻等等,对于这些现象,透明理论都可以给予解释。 视觉传播者保罗梅萨里指出,人们习惯从有限的视觉证据中暗自进行概括,也就是说,人们认定自己在屏幕上,或者在印制的照片中所看到的一切就是这一形象所指称的广泛现实世界中的典型代表。而事实上,所有“发表”的照片都是传播者有选择的展现,并非能够指代全部,在视觉真相和假象之间存在一个相当大的一个灰色区域。 当你看到小样的时候,会对这种选择性的展现有更为透彻的了解。 Rachel Harrison ‘Contact Sheet (should home windows…)’ 小样一度让我非常着魔。发现小样的魅力是在荷赛学员班上,那已经是将近10年前的事情了。 我们的专题摄影作业要求全部都要印制小样,老师拿着放大镜非常认真地看每一张照片,研究我们拍摄照片的全部过程。 从小样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摄影师如何选择、如何等待瞬间,甚至如何摆布你的被摄对象。图片编辑可以根据小样中形成的情景来还原拍摄现场的气氛,从而给摄影者以指导,并且选出更加合适的照片。 荷赛的课程结束后,我尝试将伟大的小样工作法应用到教学实践,却已经完全行不通了——因为数码时代颠覆了传统。底片这个原始档案的消失让印制小样已经成为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摄影师一边拍一边删除,随后还会在电脑里继续编辑,在后期已经没有任何还原现场的可能。 这大概也是纪录片《摄影全接触》这套DVD存在的意义,它是对一个经典时代的回溯和总结。这套碟的英文原名叫“contacts”(英文的小样是翻译成 “contact sheet”)希望通过摄影师的小样来揭示他们所拍摄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个主意不晓得是不是发起这套碟片的威廉姆克莱因( William Klein)的想法,很精彩。不过,碟的中文翻译也非常绝,因为如果是我,可能会翻译成“小样里的摄影世界”,呵呵。但是如果能把“摄影全接触”和“摄影小样”连接在一起,恐怕你能对这张DVD里展示的世界理解深入更多。 William Klein的小样也是他的作品 这不免让我们想到联系图片社,他们在平遥举办的展览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把摄影师的小样做了个宏大的展览。联系图片社的英文叫做“contact press image”也是和摄影小样有暗合关系,不过这一次中国人又将之翻译成了“联系”,我觉得这个翻译也很经典,如果是我,可能就给人家搞成了“小样图片社”。但把“联系”和“小样”放在一起,这恐怕又是小样存在的意义——在照片的彼此联系中解读照片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孤立的解读。 联系图片社30年展览,David (…) Read more

今天你去超市么?

“供销社”这个词恐怕已经退出了中国人的生活,要伸着脖子使劲张望,还需要看售货员脸色行事的购物方式也已经消失了——想想,那时候当一个售货员是多么的牛。 我还依稀记得第一次去超市买东西的感觉,那种东西可以拿在手中左右掂量的感觉太令人震惊了。 今天你去超市么?大概走下楼任何一个小商店都以开放式营销的方法欢迎您的到来,不过,也许你还是想去人头攒动的家乐福、沃尔玛。是什么原因呢?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觉传播研究的案例,两位学者的研究对象是美国一个超市Wild Oats,这是美国北部最大的天然食品连锁超市,专门出售有机食品,研究者调查这家店铺如何通过一些视觉手段传达给顾客天然舒适的感觉,他们发现这家商店非常强调地方性以及社区认同感,店内全部使用木头的货架,灯光、景观布置上都强调温馨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和在大型的、连锁性质的国际化的超市中购物中产生的片断、无根基的感觉完全不同的体验。可以说,这是一种反99美分的购物环境。 超市又让我想起了图片社,接着昨天的话题,作为一个图片编辑,getty和corbis给我们营造出的购物环境就是家乐福的氛围,密集多样的货物,价格越来越便宜,但结果是图片编辑再也没有舒适的购物感觉和独特的视觉体验,而摄影师的利润也被压到了最低。 我们仍然真的很需要sygma\gamma\这样的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图片社,但是关键问题是他们还能回来么?怎么回来? 消费与购物的体验已经不只是经济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映射出人们的文化生活,到这个网站去看看,摄影师carig robinson专门拍摄超市的购物筐,有人觉得他疯了,有人呢,觉得还有些意思。 http://happycarts.com/entry.html

艺术家怎样“看”——答案

首先不说答案,我本来以为大家在回答的时候都会用“左”或者“右”来指称这两幅图片,但是却没有想到诸位都使用了“第一张”和“第二张”这种说法,我并没有标序号啊? 其实这也是科学家的实验曾经证实过的一种现象——人眼的阅读视线习惯于从左至右移动,因此在平面媒体的图片编排中是“以左为尊”的。(今天早上起来,觉得这个说法不妥,因为视线虽然是左起的,但是常常落脚点在右方,大家觉得呢?) 回到我们的答案上来,叮叮叮叮,答案是第二张,我看大家基本都是这个看法,这里是另外一个测试用的照片,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 猜错的也没有关系啦,我把实验的过程介绍一下大家就清楚了。每组人员都会看照片两次,第一次,不告诉他们实验的目的,骗他们说是测试瞳孔。实验的结果表明,艺术家强调看画面的整体和细节;而普通人则关注画面的主要人物。第二次,告诉他们希望被测人员努力记住画面内容。结果,艺术家改变了观看策略,开始关注画面里人物的样子。但是关注度仍然没有普通人高。而普通人的观看方法基本没有改变。 研究人员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艺术家更擅长记忆画面的细节,但是有一类图片例外,在观看抽象的没有人物的作品时,普通人反而比艺术家更容易记住画面内容,因为艺术家遇到这种找不到画面主体的图片在记忆的时候就比较迷茫,而普通人仍然可以就一点展开记忆。 大家可以去看原文,点这里: http://scienceblogs.com/cognitivedaily/2007/03/artists_look_different.php 这个论坛真叫那一个火,因为留言都老长老长的,我发现其中有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比如有人提出,如果参加测试的是亚洲人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曾经有实验表明,亚洲人倾向于从整体上看图,而白种人则关注主要焦点景物。还有人提出,参加测试的是画抽象画的艺术家,如果是写实主义者大概又有所不同。哈,视觉真奇妙。 我觉得这个实验说明很多问题:读图与看图之间的不同,艺术家在读,而普通人在看/经过训练的眼睛和没有经过训练的眼睛不同,有视觉素养的人,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老师们可以拿这个结果教学生,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他们拍出的照片里有一大堆他们声称拍摄时并没有看到的东西。

艺术家怎样“看”?

写书的时候接触了一些关于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才发现科学家对视觉的研究那可叫一个深,动辄就使用科学仪器,比如用核磁共振设备扫描大脑,或者设计各种心理学实验展开精确测量,这种对待视觉的科学态度,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下面两幅图片是挪威科学家最近的一个研究结果,他们将一些图片分别给两组测试人员看,一组是学习艺术的专业人士,另外一组则是非艺术人士。科学家这次使用了视觉跟踪仪(眼动仪),一种可以记录眼球运动轨迹的装备,因此两组人在阅读图片时视线移动的痕迹便可以得到形象的描述。 这个问题留给你:你觉得这两幅图片中,哪一张反映了艺术家观看的方式?我周日再公布答案。

我们生活在一个“景观社会”

是现实改变了影像还是影像改变了现实?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提出“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spectacle)的概念: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representation)。这个表征说到底就是图像。今天图像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物质性力量,如同经济和政治力量一样。当代视觉文化不再被看作只是‘反映’和‘沟通’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它也在创造这个世界。 居伊·德波的这段话并不容易理解。不过昨天看到的这则消息则让我对“景观”这个概念有进一步理解。 新闻链接——少男以死威胁李宇春隆胸 称代表2亿人 如果这不是一条出现在社会频道的新闻,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个观念艺术作品,或者说,如果把这张照片当作一个当代艺术家的摄影作品的话,那还真要感概这个艺术家的创造力——请注意看画面的背景,看上去是一个小城市里照相馆的布景,这个布景与男孩的姿态以及他胸前的牌子,以一种只有在艺术作品中才存在的极端的矛盾冲突呈现出来,让我们对时下的现实展开联想。 但事情的有趣就在于,这不是艺术,这不是所谓现实的象征物,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一幕真实的场景。 少年的照片令我想到另外一些场景,就是频繁出现的有关绑架的影像。我认为二者存在着相似的意向,甚至我推断两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没有选择在自己的家里随便拍一张照片,而是如此“正式”地选择了一个严肃的照相馆的背景,他一定将这种模式认作是一种公众借可以理解的模式,一个非官方的但是却正式的发布模式。 当代视觉文化不仅表现同时也在创造着这个世界,恐怖分子的照片影响了真实的现实,也许这个现实又会影响新的视觉文化。 这张照片让我如此惊骇,行为艺术家们以及观念摄影师们还有纪实摄影师们都可以对着这张照片稍作停顿,生产所谓的影像和艺术已经不是我们这些人的专利,此时再想一想居伊·德波的话“真实的世界已变成实际的形象,纯粹的形象已经转换成实际的存在”,在一个现实比影像还精彩,现实与影像完全混淆的社会里,我们该如何工作? 注:此文经过修改——本来将the society of spectacle翻译为奇观社会,后经jin 的指正——这个词学界约定俗成的译法为:景观社会。因此改正。

视觉恐怖!!

依旧是月黑风高的凌晨,俺带着狗狗去散步,越想心里越不是味儿。楼下保安最近问起 我家“大狗”的近况,他嘴里的这个专有名词——“大狗”是北京的一种特产,指身高在 35cm以上的狗。在未判定这种狗是否有攻击人的倾向之前,zf用一个词儿就把这种狗全给禁 了,那就是——视觉冲击力。哈哈。我真没想到是这个词儿。 要想讨论摄影职业化语境下的视觉冲击力,请上曾璜老师的博客。俺这里介绍一下业余 人士对视觉冲击力的看法。所谓视觉冲击力就是指,这些狗太大了,具有相当强的视觉震撼, 因此无论咬人与否,一出现就会造成“视觉恐怖”。 视觉恐怖这个词让我想到了论坛里一句恶俗的话:“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是 你的不对了。”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这样关心过人民的心理健康,而且原来视觉真的具有力量, 是谁发明了视觉冲击力这个词?我看着我家狗的时候,真的感到了很强的冲击力。 一只有视觉冲击力的狗狗。。。。 欧洲伊斯兰妇女的面纱给欧洲政府带来难题,虽然很多伊斯兰妇女已经改良了他们佩戴面纱的方式。Photos by Denis Dailleux / Agence Vu for Newsweek 视觉恐怖的这个说法不光在咱们这里出现,最近欧洲几个国家纷纷表示要限制在其境内 的穆斯林妇女带面纱,原因是面纱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不尊敬,并且还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视觉 符号。英国一官员认为,人与人交流主要通过面部表情,面纱是一种阻碍。他这种说法立刻 遭到穆斯林组织的反驳,他们反问英国原来那个盲大臣到底是怎么工作的?面纱作为一种内在 信仰的外在显示,在视觉上成为欧洲移民国家的一个文化难题。 (链接: http://www.msnbc.msn.com/id/15789437/site/newsweek/) 对视觉恐怖的反击也有好的结果,比如有一个好消息是胖瘦的标准可能在未来发生一些 改变,因为随着巴西、阿根廷对T型台上超模体重的限制,那种超级瘦的模特可能不会在时装 秀场上出现了。这个限制是模特一方面要年过16,此外绝对不能皮包骨头的瘦。著名的时装 (…) Read more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一个更复杂的编码过程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一个更复杂的编码过程 在《图片编辑手册》里,对于报道摄影的个性化发展趋势,我将之 总结为两种变化: 第一, 表现形式独特 第二, 融入更多的个体情感。 现在,我感觉这个思考还有些简单,尤其是最近读过一些书后,有了不 同的思考。我在这个博客里不止一次提到报道摄影的艺术化,以及报道 摄影的个性化这些当代报道摄影发展的新趋势,也有很多朋友感到不解 和困惑。我觉得如果用一些视觉传播的理论来解释,可能能够获得一些 看问题的不同视角。 我们可以把拍摄一张照片,然后拿给别人看的这个过程视为一个发电报 的过程,在拍摄照片的时候,摄影师是在从事一种类似编码的工作,把 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转换成视觉符号,而读者在读图的时候则进行解码 的工作,把视觉符号再转换为理性的认知。 研究学者McMahon和Quinn把视觉形象(不完全是图片)里的“密码” 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层面 符号指代层面 语言文字层面 相机角度 主体 标题 镜头焦距 构成 图片说明 景别 身体语言 快门速度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