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怎样“看”——答案

首先不说答案,我本来以为大家在回答的时候都会用“左”或者“右”来指称这两幅图片,但是却没有想到诸位都使用了“第一张”和“第二张”这种说法,我并没有标序号啊?
其实这也是科学家的实验曾经证实过的一种现象——人眼的阅读视线习惯于从左至右移动,因此在平面媒体的图片编排中是“以左为尊”的。(今天早上起来,觉得这个说法不妥,因为视线虽然是左起的,但是常常落脚点在右方,大家觉得呢?)
回到我们的答案上来,叮叮叮叮,答案是第二张,我看大家基本都是这个看法,这里是另外一个测试用的照片,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
猜错的也没有关系啦,我把实验的过程介绍一下大家就清楚了。每组人员都会看照片两次,第一次,不告诉他们实验的目的,骗他们说是测试瞳孔。实验的结果表明,艺术家强调看画面的整体和细节;而普通人则关注画面的主要人物。第二次,告诉他们希望被测人员努力记住画面内容。结果,艺术家改变了观看策略,开始关注画面里人物的样子。但是关注度仍然没有普通人高。而普通人的观看方法基本没有改变。
研究人员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艺术家更擅长记忆画面的细节,但是有一类图片例外,在观看抽象的没有人物的作品时,普通人反而比艺术家更容易记住画面内容,因为艺术家遇到这种找不到画面主体的图片在记忆的时候就比较迷茫,而普通人仍然可以就一点展开记忆。
大家可以去看原文,点这里:
这个论坛真叫那一个火,因为留言都老长老长的,我发现其中有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比如有人提出,如果参加测试的是亚洲人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曾经有实验表明,亚洲人倾向于从整体上看图,而白种人则关注主要焦点景物。还有人提出,参加测试的是画抽象画的艺术家,如果是写实主义者大概又有所不同。哈,视觉真奇妙。
我觉得这个实验说明很多问题:读图与看图之间的不同,艺术家在读,而普通人在看/经过训练的眼睛和没有经过训练的眼睛不同,有视觉素养的人,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老师们可以拿这个结果教学生,向他们解释为什么他们拍出的照片里有一大堆他们声称拍摄时并没有看到的东西。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想一想,我也没啥奖励送啊!要不回头新书出了送你一本,不过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啦!

    Reply

  2. 强烈建议去波音特去看2007的EyeTrack试验结果,他们现在每年都做一次,去年还增加了对网页的眼球阅读跟踪试验,非常有意思,跟看平媒的结果很多地方是相反的,我们现在翻译过来的知识往往都是对平媒的,没有人介绍网媒的,这个很不好,让大家看到的东西都是很片面的。

    这个东西,每年的跟踪测试,很有借鉴意义,很可以让大家反思一下,现在读者的阅读趋向上的变化,对于我们做媒体的很有帮助。

    我现在倒是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像是一个读者了,感觉有点可怕。就像是看电视,看不到画面一样,看到的都是一个个象素,这个有点不喜欢,真希望有一天可以像是一个普通读者一样看报纸,看杂志,而不是带着专业的放大镜去审视身边的影像,那个时候真实也许会离自己更近一些。

    现在看书都看不到文字了,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会写字了。图片的直接和快捷让人忘记了思考,而不是强化了思考,我们所追求的那些复杂的理想和专业规则跟现实比起来显得可笑而无力。在这个电视、互联网媒体统领下的媒体境遇跟《娱乐至死》中的预言并无二致,是不是,我们真的是死在我们所衷爱的事物之中呢,如果你觉得不是,去读一下这本书吧,如果觉得赞同,建议跟摄影保持一点距离!

    如果一个人成为不了他自己,那他就什么也不是!

    是的,就是这样!

    Reply

  3. to 小荷,我说你最近怎么不见了呢,原来天天看像素了。《娱乐致死》可以列入必读书目,还有《机器新娘》以及麦克卢汉的书。我听说poynter的眼球跟踪试验似乎商业上不是很成功,不过管他呢,是应该去学习一下。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