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8回放:乡愁

今天回放的是camp8的最后一部分,将分两次播出。 1,刘酸铜  《两个城市的过往》 作者博客:这里 这两座城市,,一座是明不经传的二级城市,另一个是外人熟知的冰城。但是在我心中这两座城市的区别是几乎没有的,他们都有炎热耀眼的夏 天,寒冷刺骨而其漫长的冬天,这里的空气并不清新并且时常阴霾整日,我都希望能够把这些记录下来,就当作记录自己的生活一样。 2, 张克纯 《岷江》 作者博客:这里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超级大国中, 人们在崇敬大自然的同时,也在对它飞速的改造与破坏.我试图以岷江这条我身边的河流为线索,来找寻其中的矛盾与困惑。从岷江源头弓杠岭到宜宾长江口。隐喻这里的人们在未来世界里被迫在这片仓茫土地上追寻继续生存的些许空间。 3, 黎明  《三峡》 作者个人网站:这里 我生活和工作在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宜昌。我的单位就是负责建设三峡工程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拍摄并不是我的工作。我的拍摄都是利用自己的时间拍摄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些唯美的风光和宏伟的工程远不及峡江两岸真实的生活吸引我,从2005年开 始,我开始记录后三峡两岸人水相处的生活,每年都要溯江而上,拍摄两岸城镇的人文生活,记录变迁的三峡人的生活和情感, 当然这种出没三峡,记录三峡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camp8回放:乡里乡亲

今天放的几位摄影师的作品,都是春节期间,他们在自己家乡的见闻。 1,李檑 《苍邱一村》 苍邱一村位于山东东平县,东平地处鲁西南,西临黄河,东望泰山,因“东原底平”而得名(《尚书》禹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三千多年。苍邱是我土生土长的地 方,那是我的老家. 作者个人网站:这里 2,张志嵩 《浚县》 浚县,古称黎阳,西汉置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卫河之畔。浚县人的信仰就是两座山和山上的各路神仙,每年,特别是正月,就是浚县城最 热闹的时候,也是两座山上香火最旺的时候。山上是浚县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关于浚县的照片,都是在正月里拍摄的,所 以如果表达准确一点的话,名字叫做《正月里的浚县》会 更加准确。 作者邮件:zhisong211@gmail.com 3,余立新 《腊月迎亲》 在川北长乐镇一带生活的百姓,除了语言上顽强的固守着袅袅湘音外(湖广填四川过来的湘人),习俗上依旧保留着许多久远的传统。譬如那里的婚嫁,前前后后至少热闹三天,事项众多:抬盒、坐歌堂、送迎亲、跨筛子、坝坝宴、唢呐报菜等等,光是这些名目都够琢磨半天,更别说置身其中。可能正是因为“繁琐隆重 ,热闹有趣”的特点,川北婚俗才得以在时光长河中延续。 作者邮件:laoyutou@laoyutou.com 4, 吴育琛  《晋江式婚礼》 我的老家晋江,经济很发达,生活环境却很恶劣。近些年来,传统的婚嫁习俗被顽固地 保存了下来,传统在表面上被尊重,实际上却流于形式,婚礼成为一项系统工程,流水线作业、外包服务、追求效率、标准化。闽南传统、基 督教、佛教、风水、拜金主义等等——所有的东西糅杂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在我看来有些荒诞、滑稽的“晋江式婚礼”。 作者邮件:wuyuchencfc@gmail.com

camp8回放:和他们一起回家

一直没有时间回放camp8,来来来,继续。 1,刘飞越  《回家》 摄影师跟随一对在石家庄做生意的小两口,从他们忙碌的准备回家的过程中切入,一路跟随他们辗转回到内蒙古老家。你可以到网易看这个故事的幻灯片报道。留言一直持续到最近。“看完会安静很久。。。”,“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2,Patrick Zachmann 马格南摄影师Patrick一直关注中国的农民工,他也曾跟随民工回家。他的故事里有好几个主角,上海的保姆,广东工厂里的工人,他从这些人的工作地点一直追寻到他们的故乡,摄影师所拍摄的合影甚至成为这些家庭彼此思念的纽带。

紧急通知:Photocamp 五一特别版

最近一直忙着ofpixworkshop的筹备,我们五一就开课啦。我这才想到,应该借着workshop的老师沈玮来北京的机会,举办一次聚会。 还来得及! 隆重宣布五一特别版photocamp紧急召开: 时间:5月2日晚七点 地点:奇遇花园咖啡馆 嘉宾:沈玮 内容:放映ofpixworkshop学员的作品。 特别提醒:此次photocamp的特别之处在于,所有作品的摄影师都在现场,可以和大家就拍摄从选题到作品成型的过程展开交流,两位工作坊的老师将现场对作品展开点评。 参加活动没有任何限制,都可以来,不需要预约,现场有可乐、红茶、鲜橙多自助,活动费用是30元

camp8回放(4)漂泊

1,占有兵 《打工者家庭》 我生活和工作在广东东莞工业区,我用相机记录下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生活、工作场景。 作者联系方式:yb_zhan@sae.com.hk 2,陶辉  《无题》 他们都是00后,生活在沿海工业城市的内陆孩子,随父母举家迁移到沿海工作生活,父母都是打工一族,月收入都在两千左右,由于有较稳定的收入,家里 都有两个或者以上的孩子。 在这里,他们衣食无忧,接受学前教育,周围的孩子都是说家乡话,过着和家乡县城孩子差不多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属于超生;没有户口,俗称黑市孩 子,所基本上不回家乡,回家便意味着好几万元的超生罚款,      孩子的父母们每天早出晚归,为的是多些积蓄,回家乡县城买房子,给孩子交罚款,在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由于家长工作时间长和孩子沟通少,视乎他们比一般城 市里的孩子独立。加上又受到相对规范的学前教育,又比一般农村的孩子懂得多,他们有着乡下小孩的淳朴羞涩,又有着城里孩子的从容灵活。 这组照片是在孩子刚午睡起床后拍的,有表现欲强的,有很勉强的,有害羞的,也有完全没搞清状况的,从他们的神情中我看到的是一种已知的安逸和对未知恐惧的冲突。 作者联系方式:Email:ashtonhui@gmail.com  blog:http://www.costlyboy.com 3,朱本嵘《杂货店门前的孩子》 大连东关街,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曾经达官显贵的聚居地现在变成了打工者天堂。 东关街“祁大来食杂店”,老街上的孩子们都喜欢去那儿,因为那儿有“三无”但是廉价的小食品,有没有任何合格检验但是便宜的玩具手枪。晚上,食杂店橱窗的灯光能照亮前面的空地,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 《杂货店门前的孩子们》是我的长期拍摄项目,河南的,四川的,安徽的,黑龙江的,很多省份的孩子们随父母来到这里,在食杂店门前相遇,一起玩耍,他们每个人身上所呈现的状态也各不相同。 由于我个人对昆汀塔伦蒂诺的喜欢再加上这里的独特的状态,这组专题我决定将用“非线性”的手法拍摄,采用不同的拍摄手法或者是器材来拍摄不同的孩子的故事,现在这3组照片是已经拍摄过的一部分,分别是《小胖,你妈喊你回家睡觉!》、《两个人的江湖》、《父母不在家的午后》。 《小胖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这个河南孩子,在大连这个他的非出生地,游戏,有着一个我们看来很“非主流”的童年。每天,当他的妈妈声嘶力竭的站在家门口喊着:“小胖,回家睡觉!”的时候,他总是恋恋不舍。 《父母不在家的午后》:常去食杂店门口玩耍的开胃带我走进了她的家,没有刷的锅碗,胡乱堆放在桌子上的衣物,写在墙上的课程表,家里的菜刀除了切菜还可以削铅笔,这一切都是在开胃姐弟的父母不在家的午后我看到的。 开胃还有个姐姐梦雪,弟弟浩然,父母白天打工,根本就没有时间照看他们,让他们独自在家。 《两个人的江湖》:小进和小浩两个四川娃已经随父母在大连生活了很多年,每天晚上,两个人都会在家附近的“祁大来食杂店”门口集合,彼此较量一番,父母因为打工,所以平时很少能顾得上对孩子们的看管,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两个人在这夜幕中,上演着一出出“江湖”大戏! 这样的一个打打闹闹无拘无束的童年也许才是一个真正的童年,就像没有注水的“猪肉”,让我们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成年人“垂涎欲滴”。 作者联系方式:piggybenrong@126.com

camp8作品回放(3)家里家外

这两组作品,都是摄影师以家为原点展开的观察: 1,王勇:将军大道  更多作品:这里 地点:南京 照片都是我骑自行车在上下班的路上拍的。  其中要经过好几条马路,最响亮的一条路名就叫做: 将军大道。 2, 雷健友:从小区到广场 地点:北京 从家出发,经过小区到广场,沿途的景观 作者联系方式:leijianyou@yahoo.com.cn

camp8回放(2)我的家人

1,喜喜 《楼道肖像》 更多照片:这里 这只是一次楼道试片活动,或许也不是。拍自春节,所有出场人物都是我的家人。 2,鲍煜宇  <相见不如怀念>  更多照片:这里 很多人或许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到老家生活了。 有时候我在想,像现在在城里出生长大的孩子们,对故乡这个词会是怎么理解? 我一直觉得,一个小区,一个人来人往的繁华而冷漠的都市,真的很难让人有那种真正的故乡的归属感。 3, 郭华超 《不会离开》更多照片这里 作者邮箱:guohuachao@gmail.com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从第7天开始 。    小的时候 ,我总是以为人是不会死的 。我甚至觉得 ,即使其他的人会死 ,我身边的人也永远不会离开我  。 我两岁的时候,我爷爷57岁,人到中年年富力强,离休在家,把我一点一点带大。我23岁的时候,我爷爷80岁,死于肺心病。  记得中学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医院里面我听见他连呼吸都变的那么费力。我知道可能我真的不能再为他做点什么了 …… 我还有一个奶奶 。我宁愿相信童话 ,相信她永远不会离开我 。我想一辈子都抱着她 (…) Read more

camp8倒计时(3)

这两日净忙camp,没有时间写新博客了,抱歉哟。 2007年12月,camp1现场,正在放映的是潜游的作品,《办公室肖像》 1,每次camp都有一个互动环节,我们曾经设置过交换光盘,明信片,照片等各种有趣的活动。因为这次camp的主题是《家,乡愁》,来稿也是天南地北,因此本次活动设置的交流主题是“故乡”。每个来参加活动的朋友都可以在现场的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家乡(可以具体到乡镇,呵呵),大家也可以在这块黑板上跟帖“寻找老乡”。 2,每次camp都有一个肖像摄影环节,我们曾经有过宝丽来,布景照,换装照,长时间曝光照片,拥抱照片等等各种方式。本次camp将使用“犯罪证件照”的方式,每个人都手持自己的家乡地名拍摄。现在这个环节诚征摄影师,有哪位自告奋勇者请写邮件到ofpixcamp@gmail.com camp1上李伟给大家拍摄的宝丽来留影,亲爱的你们,两年多过去了,你们都变了没有? 3,参加活动没有任何限制,都可以来,不需要预约,现场有可乐、红茶、鲜橙多自助,活动费用是30元,多谢你们对奇遇花园咖啡馆给我们提供场地给予支持。 这个让路人生疑的现场就是camp的起始点。(王唯一摄影) 下面就贴一下我给大家精心准备的camp8菜单: 暖场 阿三 我的四季 啊啊呀呀 时光的切片 第一部分 家 单元1 亲人 安安 楼道肖像 鲍煜宇 相见不如怀念 郭华超 不会离开 单元2 安家 邢江 装修 单元3 家里家外 王勇 (…) Read more

camp8倒计时(2)

4月4日,6点,北京,奇遇花园。 今天这次倒计时其实是对之前的camp的一次回顾。这么努力的做这个照片放映会,除了给大家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更希望camp也能成为一个传播的平台,我们希望摄影师除了能在这个活动上结识图片编辑,他们的作品也能够得以和媒体联姻,将信息传播出去。目前来看,这些目的达到了一些。 今天放出的是《瞭望东方周刊》的版面,这本杂志从今年3月开始,专门开辟出4个P的版面刊登图片故事,目前已经有两组camp上放映的作品在这里刊出,一个是晓晓的《我那陌生的故乡》(camp5),一个是钟智的《新生代民工的梦想与现实》(camp7): 目前《瞭望东方周刊》仍然在征集图片故事,你们可以直接把稿件发到他们的邮箱:lwdfpics@gmail.com 另外,1416也会和《瞭望东方周刊》合作,不定期的发布他们希望刊登的图片故事的主题,如果摄影师手头有相关稿件,或者愿意就这个主题去拍些东西,也可以就此展开合作。 本期征稿的主题是“小水电”,背景是探寻干旱背后的故事。如果感兴趣的摄影师请往上面的邮箱投稿联系。

camp8 倒计时(1)

千呼万唤始出来。 但其实camp编辑部,工作室,放映间里仍然在疯狂地忙碌中,临近截稿期,又来了一大堆稿件。 最开始看稿子的时候,就一直在慨叹,这次的来稿很奇妙地组成了一个主题——故乡。大概是因为春节的原因,很多人的作品都是拍自己的家乡,家人,这又恰巧符合我最近的心态,凡事都要从我开始,无论拍什么都先回答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拍。 所以这些作品都看着令人非常欢喜,充满了生命力,有大部头,也有小小的情绪。不知不觉我就收了一箩筐。 这次camp的主题就定为:家。乡愁,里面还会设置几个不同的单元。我很想多借助一些手段来诠释这些摄影师的作品,比如地图,声音,文字等等,但是因为个人精力有限,非常遗憾。 camp究竟要做什么?又是这个老问题,我逐渐清晰了一些,首先是讨论话题,其次是讨论如何用摄影的手段表现这个话题。这样说清楚不?不清楚就来讨论吧,反正camp还是敞开大门欢迎你们来。 我还在整理放映名单,会陆续通知到作者。另外,因为来稿多了,就会把camp做密集一些,4月底将还有一次,我已经把主题确定了:街头摄影! 欢迎继续投稿。所以还有一些作者的稿件会根据主题的需要挪到下次或者下下次去,感谢你们的理解。 camp8放映作品李杰《生活在汉江边上》 每次回到这里,总感觉是那么的亲切,恬静。人、物让人心旷神怡。在迷茫失落了很久之后,我终于拿起相机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photo camp8开始征稿!

camp是一个实验场,开放的,多元的,这就是我希望它能够成为的样子。 camp8开始征稿。截稿时间是3月28日。 camp8正式开始的时间是4月初(时间待定),地点是北京 投稿地址:ofpixcamp@gmail.com 稿件主题不限。不接受单幅照片,也不接受拼凑的组照。具体要求大家可以通过查看博客的“camp”分类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