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哪里(跟进报道)

说一说目前“我住在哪里”的进展情况,已经有6个成员加入了我们的群。 断臂参是最早给我发来照片的朋友,因为他正巧在自己家附近拍一个空中花园的题目,他家那一块儿的地名非常好听,比如碧珠二弄、庆春路、楚庆巷,我觉得这是只有杭州才有的地名,如果在北京动不动就是什么城,现代城、后现代城、后后现代城等等。断臂参也是最早在群里发照片的人,可以去看他的照片啦。 http://g.yupoo.com/wherewelive 然后就是Antonis的,他目前在俄罗斯工作,看了他的照片觉得特别亲切,因为这种苏式建筑在北京原本有很多,离我学校最近的中关村就非常典型,那里的家属区都是这样方方正正的小楼,本来并不觉得什么,但是现在却很怀念,因为现在这些建筑全部被美式的高楼大厦替代了,你再来中关村会发出惊叹,这不是又一个CBD么!其实十年前这里原本就是一个农村。 Antonis的照片也可以在群里看到。 山东后坡山人也给我发来了照片,就把他的文字登出来,他文字写得特别的“淡”,但是似乎很有力量。 我在城里教书,下课后就跑到这个叫后坡的小山村,在那里我拾掇了一间房子,配置了简单的日用品。村里的人都搬到山下去了,现在还有三家人住在村里,都是老人。我平时在这里就是晒晒太阳,看看闲书,打个盹,偶尔住一夜,夜里静得可怕。当然我城里也有房子,但我觉得这里才是我的栖息之处,我的别号就叫后坡山人。 我的学生虔小凡的”bedroom”

通知,我改变了“精英”策展的方式

当然,我并不认为自己是精英。但是我在组织我住在哪里?这个展览时的思路却是以“精英”的思路来策展的。因为我仍然将自己设立为一个接受照片的终端,请大家给我这里发送照片,然后由我来发布作品。 两件事情改变了我的观点: 第一, 我上传不了照片,我现在已经确定根本原因不在我的博客服务器。因为我也试了flickr以及国内的yupoo,等若干网站,所有的地方我都上传不去照片,问题大概是在我的电脑,或者在我家。————这个情况还请高手给我解决啊。 第二, 因为我上传不了照片,大家给我支了很多招儿,尤其是今天早上,horse留了一则对我很有启发的文字: [hi,逆光,flickr还是应该尝试,你可以用 yupoo.com 或者 bababian.com 这是国内类似flickr的站点,也做得很不错。关键是可以推荐一个tag比如“我住在哪里”或者”wherewelive”,这样大家都可以来发图片, 这些个tag能聚合这类型图片,而且可以在flickr或者yupoo建一个这样的小组就可以长期来收集。 另外可以建议大家自己用blog来写,然后trackback到你这儿,然后再收集在一起。应该会挺好玩儿的。] 我幡然悔悟。应该邀请大家都来玩儿,开放的、启发式的,而不是我来操纵的教化式的。 以下重新号召: 第一, 我已经在yupoo.com上已经建立了一个群,请大家到这里发您的照片。http://g.yupoo.com/wherewelive 第二, 建议大家还可以把照片发在自己的blog上,然后给1416发链接。 第三,请大家将自己的照片tag设立为“我住在哪里”或者“where we live”这样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您的照片。

通知:影展已经收到照片

我住在哪里?已经收到了作品,但是我的网络烂透了,照片也发不上来,不仅如此,连发文字也要弄好几遍,不行我就不写了,真折腾不起。这就是我最近页面这么素的原因。 网上的影展,名字叫做《我住在哪里?》(where I live).请大家甭管是从人类学、文化研究、现象学还是符号学等等各种研究角度出发,就是别从摄影的角度出发,拍摄两张照片,自己家的外面儿,以及自己家的里面儿。参加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把照片以及一小段您的文字发到我信箱marchren@gmail.com 但是展览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在网络上展出您的照片。

1416特稿:大预言追踪(一)

9年以前,美国摄影杂志组织了一期特稿,请业内40个新闻摄影业内的顶级专家对未来新闻摄影的走势进行了预测,我偶然翻到了这篇文章,对他们的预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9年可以说是新闻摄影最为动荡的9年。现在这些人的预言都实现了么?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呢? 预言的产生背景是因为上个世纪末期新闻摄影整个行业非常不景气,受到电视和数字技术的双向冲击,入行的新闻摄影记者供过于求,不少摄影师不单找不到工作,甚至要自费拍摄新闻事件,即使拍回来了也找不到刊登的机会。所以不少人提出了新闻摄影面临死亡的悲观看法,于是便有了下面这样一些响应: 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 (联系图片社总裁): 在现今以摄影来作新闻题材已不合时宜,在以前却能在视觉上告知公众不少讯息,但时至今日,电视媒介已几乎完全代替了。无可否认,有部份人仍可以传统的新闻摄影得到很好的成果,但是,只有影集或展览才是他们营运方法,而且非常费时及需要大量的资助,但可令人看到电视上看不到的事物。  9年后追踪:目前普雷基已经完全靠运作展览和做图书出版来经营他的事业,而且非常成功。他强调报道摄影师的经纪人概念。 堂娜•费拉多(Donna Ferrato)(纽约摄影师): 摄影师们实在太忧虑将来,但别忘记我们亦曾有过好的时光。现在的情况就像遇到旱灾,然而总会有下雨的一天,若没有了我们这一群人工作,人们必定会发觉不妥,因为新闻摄影根本是他们一直所需的。我们的工作正是为了把他们的眼睛打开,揭露另一面少为人知的事实,这亦是自己继续当这个行业的原因。  9年后追踪,这个女摄影师一直关注家庭暴力题材,2001年数字新闻摄影师在互联网上给她做了专辑《love》她建立了反家庭暴力协会。目前似乎仍然致力于这一工作,没有所谓艺术化新闻摄影的倾向。但是近几年似乎没有太多关于她的消息 拉克•德拉海尔(Luc Delahaye) (“Magnum”摄影师): 摄影在今时今日的传播媒界只占很少地位,而电视却成为领先者,因为它能第一时间报导最新消息。而摄影的版本取材与电视一样的,是一样的官式版本,在时间上,摄影是远远不及。现今的的影像技术亦已大大提升,能将图片快速传送是生存必须的。 研讨会、影像节、展览会、新的奖项和奖金证明了现在的新闻摄影越来越变得学院化。虽然新闻摄影已失去了不少观众和在人们生活中已失去了地位,但却有更高的威望,因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事实上,沉溺于探讨新闻摄影之将来亦已是首个病征;既然它仍存在,已毋需再用多说。  9年后追踪,拉克•德拉海尔已经完全改变了。2004年他向外界正式宣布,他不再是一个摄影记者,而是一个艺术家,并且承认自己的转变是从2001年已经开始了。拉克•德拉海尔曾经是一个出生入死的战地摄影师,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卢旺达都有他的身影,但是他现在已经完全投身于画廊的怀抱,开始做艺术家了。2004年他作品的价格是一万五千美金一张。 注意:关于拉克•德拉海尔的故事,1416近期将推出“一个摄影记者的转变”一文讲述他的经历。 马克﹒格的瑞MARK GODFREY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的摄影总监): 我相信近期在美国甚至世界任何地方已很少有新闻摄影的工作了。照片已成为文字的插图,新闻摄影已面目全非,在我眼中已成为了无谓的东西。我觉得主要是摄影已变质,科技的进步并没有为新闻摄影师帮上很大忙,而摄影者亦太过依赖那些自动化功能和追求颜色配搭,完全不能切合所报导的新闻。 我不太肯定究竟人们想在新闻摄影上看到些什么,它已变成了一种艺术和对社会已变得没有影响力,再不是有用的传播工具了。我们再不会听到会有人拿着照片在国会里争取那拿取这,因为人们已不再受这些图片影响。  9年后追踪:目前马克﹒格的瑞成为一个环保组织The Nature Conservancy的摄影部主任。 肯﹒赖特KEN (…) Read more

我家又上照片儿了!

继我家第一次出现在马格南摄影师扎特曼的照片里,进入闻名的马格南图片库以后(见我家也上照片儿了),前两天弄了本《中国摄影》看,发现我家又上了梁思聪(Sze Tsung Leong)的照片。 梁思聪作品 不过,这一次我是彻底认不出这是我家的哪个方位。你说我住在一个连自己都找不到北的地方是不是很可怕。还说呢,前两天我走错门了,还拿钥匙开别人家的门,老天。 千万别笑我,大家都一样。昨天我去了趟通州,沿途的景观真是骇人,任何一个有志于了解我们这个城市文化的人都应该乘坐城铁环线以及城铁八通线转一圈儿(要不四月份组织大家春游?) 我现在想的是搞一个网上的影展,名字叫做《我住在哪里?》(where I live)。请大家甭管是从人类学、文化研究、现象学还是符号学等等各种研究角度出发,就是别从摄影的角度出发,拍摄两张照片,自己家的外面儿,以及自己家的里面儿。参加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把照片以及一小段您的文字发到我信箱marchren@gmail.com。但是展览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在网络上展出您的照片。

这个悲伤的周末

八点多了,天气还是昏沉沉的。去遛狗,起晚了,我和宝贝是连滚带爬摸到楼后,却非常惊喜地碰到了8号楼的金毛,自从打狗风声日趋紧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但是金毛的兄弟古牧已经被主人送走了,主人说起这件事很消沉,他一直唠叨着:“这狗真的很善良”。我们没有玩太久,在趁别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我必须溜回家,而金毛一家,也需要从地下室偷偷地回去。但是随着后面这片工地逐渐竣工,我们最后的乐土恐怕也要消失了。据说,五月份又要打狗,怎么办呢。 上周四,我和朋友去美术馆看美国艺术三百年的展览,这个鬼展览只有两部作品和摄影有关系,一个是Richard Prince将万宝路香烟广告中的牛仔翻拍复制出来的照片(1416介绍过:电缆震坏了,美国去不了了,于是来到了挪威),另外一个是刚刚官司打赢的画家,他在作品中“引用”了一张摄影师的照片(1416也介绍过八卦春节(2))。哼哼,我觉得怎么也要有一张辛迪舍曼的摄影作品,但是没成想摄影竟然用这样一种极具讽刺意义的形式钻进了美国艺术三百年里。 我发现美国最著名的新闻摄影比赛POY正在紧锣密鼓的评选中,一些奖项揭晓了。获得杂志年度报道摄影二等奖的是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中国社会老龄化。这照片太让人心酸了(几年前中国摄影师舟浩也作过同样的报道)照片地址:点这里 故事的第一张照片:当我们年老以后,就又回到了脆弱的婴儿期 故事的最后一张照片:死亡。注意,后面背景里的那几位老年人。生命无情地溜走。

我们生活在一个“景观社会”

是现实改变了影像还是影像改变了现实?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提出“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spectacle)的概念: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representation)。这个表征说到底就是图像。今天图像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物质性力量,如同经济和政治力量一样。当代视觉文化不再被看作只是‘反映’和‘沟通’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它也在创造这个世界。 居伊·德波的这段话并不容易理解。不过昨天看到的这则消息则让我对“景观”这个概念有进一步理解。 新闻链接——少男以死威胁李宇春隆胸 称代表2亿人 如果这不是一条出现在社会频道的新闻,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个观念艺术作品,或者说,如果把这张照片当作一个当代艺术家的摄影作品的话,那还真要感概这个艺术家的创造力——请注意看画面的背景,看上去是一个小城市里照相馆的布景,这个布景与男孩的姿态以及他胸前的牌子,以一种只有在艺术作品中才存在的极端的矛盾冲突呈现出来,让我们对时下的现实展开联想。 但事情的有趣就在于,这不是艺术,这不是所谓现实的象征物,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一幕真实的场景。 少年的照片令我想到另外一些场景,就是频繁出现的有关绑架的影像。我认为二者存在着相似的意向,甚至我推断两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没有选择在自己的家里随便拍一张照片,而是如此“正式”地选择了一个严肃的照相馆的背景,他一定将这种模式认作是一种公众借可以理解的模式,一个非官方的但是却正式的发布模式。 当代视觉文化不仅表现同时也在创造着这个世界,恐怖分子的照片影响了真实的现实,也许这个现实又会影响新的视觉文化。 这张照片让我如此惊骇,行为艺术家们以及观念摄影师们还有纪实摄影师们都可以对着这张照片稍作停顿,生产所谓的影像和艺术已经不是我们这些人的专利,此时再想一想居伊·德波的话“真实的世界已变成实际的形象,纯粹的形象已经转换成实际的存在”,在一个现实比影像还精彩,现实与影像完全混淆的社会里,我们该如何工作? 注:此文经过修改——本来将the society of spectacle翻译为奇观社会,后经jin 的指正——这个词学界约定俗成的译法为:景观社会。因此改正。

旧闻重解

最近写东西的时候,偶然查到这样一则消息,来源是“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战争与战时的视觉再表述”学术讨论会 2006年8月23-25日,“战争与战时的视觉再表述 (War and Wartime in Visual Representation) ”学术讨论会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东亚研究所举行。12位学者提交论文会议论文的报告均使用视觉景象(Visual Images)。 罗苏文研究员提交论文《战时的高郎桥: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1938-1945)》,并为摄影图片展提供部分高郎桥地区社会变迁照片。会议论文的内容丰富,有分析摄影师生平与作品(如沙飞、沈逸千),画报中的摩登女郎形象;有解读沦陷时期电影《春江遗恨》(上海),女子越剧(《孟丽君》)的性别、娱乐、政治,战后香港电影;也有用照片展示上海战时难民、工人生活区,解读义和团时期的图像、摄影等。根据罗苏文提供的照片由会议资助制作的摄影图片展《Industrial Shanghai Through a Century of Visual Images: A Photograph Exhibition》(视觉景象中的工业上海世纪回眸—摄影图片展)在伯克利校区展出。(注:这个展览的策展人是一个艺术史研究学者) 与会学者就视觉景象进入史学研究将会推动对史料形式的发掘、鉴别、利用进行讨论。认为视觉景象的视觉冲击力远甚于文字表述。当围绕一个主题,展示较多数量相关照片时,经研究者组合的画面,以丰富的景观、色彩(及声音),让观众对当时的场景、气氛、不同人物的身份、反应能引起直观的了解和想象。解读视觉景象的困难在于它们大多未经系统整理,缺乏必要的相关信息提示,后人利用时难免会有部分误解。因此对照片中的信息需要在利用中逐步得到较正确把握。 另外,我还发现早在2000年,这个所还赴日本参加了一个关于上海史的讨论会,主题为“非文字资料(图片、地图、录音)与上海史研究”。 “非文字”——请注意这个词。在我们的世界里已经发生了一种被称作“图像转向”的变化。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所谓“读图时代”的概念,“图像转向”的意义更加复杂,是我们的表达体系在从以文字为中心和重心而朝向图像变化,在这个词的发明人W﹒J﹒米歇尔(W.J.T.Mitchell)看来,它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把图像当作视觉性(visuality)、机器(apparatus)、体制、话语、身体和喻形性(figurality)之间的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种变化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铺展开来,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旧闻,比如: 清华社会学系讲座:借助图像重建工人阶级的历史 主讲人:陈启明 摄影师和记录片制片人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吴琼编纂“视觉文化丛书”系列 (…) Read more

changing idea的 纪实摄影项目计划

如果能够把这里的问题全部弄清楚,你就可以开始“投资”了! 一,几个可能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好的想法 明确的目标 清晰的,充分论证过的,并且容易实施的项目计划 可靠的长期的合作者 二,目标对象 你的目标是什么?清楚吗 你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为什么现在需要拍摄这个题目? 看起来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这个目标是不是媒体感兴趣的? 三,思路 你的操作方法清楚吗? 你的操作方法是否是现实可以操作的? 四,调研 确认你对这个主题所持的观点是正确的——你所试图反映的确实是一个问题 确认你的拍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最好的方式 你是否对这个题目其他的一些观点也做过研究 是不是曾经有人已经做过同样的问题 五,时间安排 这个项目可能会花费多少时间: 总的时间多少? 拍摄照片的时间占多少? 做研究的时间多少? 寻找赞助的时间多少? 后期制作的时间多少 你对这个项目的每一个部分是不是都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在每一个时期你都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六,合作者 谁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个项目 (…) Read more

纪实摄影的道德内疚

为什么说从事纪实摄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你很有可能会因此 背负沉重的道德的债 在我当老师的这几年时间里,时常扮演一个坐堂医生的角色,因为我的学生总 会来咨询一些心理问题,比如说,他们在拍摄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的道德内疚—— 我偷了别人的影像,我有什么权利窃取别人的影像,我利用了别人,我把他们 当作我自己前进的铺路石。 我觉得这种内疚其实是难以解开的,有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去看《摄影大师 对话录》,在86页法兰克霍夫瓦是这样说的:“我偷偷拍照的时候,也会有一丝 良心不安,因为我只有在天气出奇的热或特别冷的时候,才能在纽约街上拍照, 好像为了自我惩罚。”这样的话语在这本书里常常可以遇到,可以说,这样的良 心不安在很多摄影师身上存在,尤其是纪实摄影工作者。 对于从事纪实摄影工作的人来说,被摄对象如何在被看的过程中毫无戒备 地袒露内心,袒露伤痕?站在这个角度,纪实摄影是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关系 不断延展的成果,并且这种延展往往持续到拍摄结束之后。这个过程是痛苦 的,因为手持相机的摄影师往往被看作粗暴的掠夺者,他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才能改善这种关系,同时又会因为内疚而背负沉重的负担。正是因为这种进入, 或者说介入如此麻烦,完成纪实摄影需要摄影师付出极大的忍耐, 《摄影之友》曾经约我写过专栏,当时我就想写我在拍摄过程中所犯下的 那些“罪“,只是后来懒惰只写了两重罪就没有继续。其中的一个罪叫做虚伪, 是我在云南一次不成功的采访,被摄对象是一个陪酒女郎,同时也是一个做 爱滋病预防宣传的社会工作者, 七宗罪之虚伪 在云南的第一个晚上,我就从宾馆搬到她的小屋,也因此我们变得亲近; 第二个晚上,我们一起在酒吧喝梅子泡酒,几大杯过后,然后回到家里继续喝 白的。后来,她给我讲了自己的所有身世——慈祥的继父,最好的朋友的死亡, 以及她的那个他。我们都哭了。第三天,我和文字记者一起偷偷给她买了一台 双缸洗衣机,因为我了解到这是她一直以来一个奢侈的梦想。 我们的相处只有三天,坦白的说,她不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对象,或者说 她和我想象中的差好多。她简单且朴素,似一个孩子;她不善表现,时刻警惕 着相机的存在,在镜头面前总是很笨拙。最终,我上窜下跳的结果并没能让我 (…) Read more

看人下菜碟儿

以下链接是我在一个视觉素养网站上找到的: 周一的时候给大家乐呵乐呵 1,猜年龄 http://www.kakayu.com/guess/index.asp 评价:不仅仅可以锻炼眼力,还可以顺便研究一下中国人时下的家庭相册风格 2,辨性格 http://dootoo.cn/modules/wordpress/?p=24 评价:虽然这样的游戏很多,但是这个却据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有心理学家 参与,经过历时几年的全球性测试,再小心地调较各个图片的颜色及形状, 然后再次进行测试,直至得到这些非常成功的图片,这些图片代表了九种不同的性格。

原来我已经是一个什么也不在乎的“成功人士”

今年夏天本来打算买一双鞋,就是下面这张图片里这种样子的。 昨天我看了财富的一篇文章,讲制作这种鞋子的公司的故事,“大概几年以前没有人会想到穿这么丑的鞋子,但是现在,穿这样的鞋,就好像在说——我已经功成名就,什么也不在乎。” 可惜我还没有功成名就,就超前开始享受这类物件,但是这种对视觉符号的解说却特别有意思。比如我们经常看的报纸,都市类报纸一般都很花哨,头版会放一大堆东西,潜在话语就是说——瞧,五毛钱可以买这么一大堆。而严肃型大报会非常节制,大量的留白,页面非常简单,那就好像在说——这都是精选出来的。 转过眼来想照片,我觉得笨拙的鞋子也有启发,“笨拙”这个词特生动,那种特好的照片一定不是在形式上做足了文章的,反而是那些很简单,很不在乎的,在笨拙中流露着真实。

为Martin Parr“编“照片

今天心血来潮,搞一个小练习,目标对象是Martin Parr。 我会贴一些Martin Parr的fashion magazine的照片,然后 诸位可以想一想如果将这些照片编辑成画册,以及布置 一个影展应该是什么风格。因为照片也无法贴太多,所以 应该是一个整体上的考虑。呵呵,明天公布答案。

学习观看——我的用心并不险恶

看了大家的回答,我不禁担心我公布答案以后带来的后果,所以呵呵,首先要声明 我并没有太多险恶的用心,谜面的形成也很简单,就在我看到的那50位摄影师的作品中, 选择了两位同样是拍孩子的摄影师的作品。 正确答案是1。(小荷的直感是对的,然后他的理 性分析导致他选择了错误答案) 还要道歉的是,关于专题主题的阐释可能限制了大家的思考,他的作品实际上有很多, 这段阐释不是对下面几幅作品逐个照片的解说,而是一个整体的概括,有一些话误导了各位。 有兴趣的可以在这里——看到摄影师的全部作品。 http://www.nicholasprior.com/ 我唯一的险恶用心就是把答案放到了第一个,因为一般来说,第一张照片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 而且大家的思考都会从上面的文字说明出发,对照第一张照片,觉得是这么回事,然后接着按照 这个标准去分辨其他的,将其默认为正确答案。 01号照片是摄影师Anoush Abrar的作品,可以在这个链接里找到—— http://www.anoush.ch/sommaire/-2006/art-work/art-work.htm#,这张照片的主题是“仿画家巴尔蒂斯”, 作品原型是巴尔蒂斯的画作“living room”,巴尔蒂斯的这些作品表现的是处于青春期小女孩的懵懂心态。 巴尔蒂斯的原作 living room 01号照片不仅主题和其他不同,表现手法也不一样,其他的照片基本都是采取自然光线, 被摄对象也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而01号照片使用了闪光灯,影室肖像的拍摄方法让光线非常戏剧化, 被摄对象也处于摄影师的控制中。如果细心体会01号照片中似乎可以看到摄影师的存在,而在其他照片中, 完全是孩子的世界。 这个游戏也可以看作是没有正确答案的游戏,这也许有些奇怪,因为本来就是两个摄影师的作品。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照片如果脱离了自己原来的语境(context),读者对其可以有多种理解, 它存在的价值也有多种解说,所以01号作品或许也是可以被认为是和其他照片构成一个整体的。 因此,对照片的孤立的解读是很危险的,也许只有站在纯粹摄影技术的角度上才能够对照片一张张的分析。 zy69问了一个问题,关于 http://www.magnumphotos.com/cf/htm/FramerT.aspx?V=CDocT&E=2TYRYDMSME0N&DT=ALB,这组作品的评价,明天回答你。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