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重解

最近写东西的时候,偶然查到这样一则消息,来源是“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战争与战时的视觉再表述”学术讨论会
2006年8月23-25日,“战争与战时的视觉再表述 (War and Wartime in Visual Representation) ”学术讨论会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东亚研究所举行。12位学者提交论文会议论文的报告均使用视觉景象(Visual Images)。
罗苏文研究员提交论文《战时的高郎桥: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1938-1945)》,并为摄影图片展提供部分高郎桥地区社会变迁照片。会议论文的内容丰富,有分析摄影师生平与作品(如沙飞、沈逸千),画报中的摩登女郎形象;有解读沦陷时期电影《春江遗恨》(上海),女子越剧(《孟丽君》)的性别、娱乐、政治,战后香港电影;也有用照片展示上海战时难民、工人生活区,解读义和团时期的图像、摄影等。根据罗苏文提供的照片由会议资助制作的摄影图片展《Industrial Shanghai Through a Century of Visual Images: A Photograph Exhibition》(视觉景象中的工业上海世纪回眸—摄影图片展)在伯克利校区展出。(注:这个展览的策展人是一个艺术史研究学者)
与会学者就视觉景象进入史学研究将会推动对史料形式的发掘、鉴别、利用进行讨论。认为视觉景象的视觉冲击力远甚于文字表述。当围绕一个主题,展示较多数量相关照片时,经研究者组合的画面,以丰富的景观、色彩(及声音),让观众对当时的场景、气氛、不同人物的身份、反应能引起直观的了解和想象。解读视觉景象的困难在于它们大多未经系统整理,缺乏必要的相关信息提示,后人利用时难免会有部分误解。因此对照片中的信息需要在利用中逐步得到较正确把握。
另外,我还发现早在2000年,这个所还赴日本参加了一个关于上海史的讨论会,主题为“非文字资料(图片、地图、录音)与上海史研究”。
“非文字”——请注意这个词。在我们的世界里已经发生了一种被称作“图像转向”的变化。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所谓“读图时代”的概念,“图像转向”的意义更加复杂,是我们的表达体系在从以文字为中心和重心而朝向图像变化,在这个词的发明人W﹒J﹒米歇尔(W.J.T.Mitchell)看来,它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把图像当作视觉性(visuality)、机器(apparatus)、体制、话语、身体和喻形性(figurality)之间的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种变化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铺展开来,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旧闻,比如:
  • 清华社会学系讲座:借助图像重建工人阶级的历史 主讲人:陈启明 摄影师和记录片制片人
  •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吴琼编纂“视觉文化丛书”系列
  • 最近发现一个网站是一群诗人在讨论摄影——视觉仓库,如果想看到更多关于诗人于坚对摄影的看法,anyong的blog上有更多
其实,今天写这个博客的初衷是文章开始的消息的确让我有些吃惊,因为在我检索到这则新闻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事儿,或者说这事儿放在摄影领域是一件大事,但是我们却毫不知情。我们的视野里往往只看到冰山上的一角。啰里啰唆这么多文字,想说的大概是这个意思——现在谈摄影已经不是摄影圈里的事了,或者说最好不要总是站在摄影圈里谈摄影。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谁能提供诗人陈东东的摄影作品看看?因为为他是我的大学同学。王寅也是,但我不知道他摄影,网上一搜,竟然到处是“王寅、摄影”。有没有真得说得很有意思而不仅是抒情散文的诗人说摄影,推荐一下?

    Reply

  2. to zeyez 干嘛要sorry呢,那个陈东东的文章写的好有意思。
    我觉得真的应该好好研究一下诗人与摄影这个话题

    Reply

  3. 尽管我承认我是不折不扣的光粉,但是我是不敢对摄影大放厥词的。不过我要说的是拍照早就不是某些圈子的特权了,尤其是在数码化后。可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拿起机器就拍。无论工作还是业余爱好,都借助了拍照甚或是拍摄这种方式。也许某些圈子应该正视这个现象,发掘其中的社会文化意义,开拓自己的生存和表现空间。当他们放下自己的时候,即会发现现在才是一个摄影前所未有的大爆发时代。就叫“影像的数码喷发时代”,何如?(影像包含静态和动态) [:Yeah:]

    Reply

  4. 一定要对摄影大放厥词。你这段话说得挺不赖地,拍照早就不是某些圈子的特权了——是这样的,有个词叫作“视觉转向”就是说的这种变化。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