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新媒体记者的生存之道』英国学者Daivd Campbel在荷赛的支持下就摄影记者朝向多媒体记者的转型展开研究,《后工业时代新闻报道中的视觉报道》描述了转型中的新闻摄影业界景观。学者DJ Clark也调查五位在华外国多媒体记者的收入结构,认为多媒体记者应让内容在尽可能多的平台上广泛传播。 Read more

Youtube上的调查性报道

  I Files是Youtube新近诞生的一个频道,由调查性报道中心( Center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CIR)设立。 这里汇集了很多优秀的视频调查报道,包括纽约时报、ABC、BBC和普利策中心等新闻机构的作品,以前它们都散落在各处,现在则可以一网打尽。当然,你得费点儿劲去翻墙。    

豪华名单

年底的盘点真的是炫啊。 关于摄影书的盘点,上周的三次连载本来以为可以穷尽,结果昨天看到博客EyeCurious又做了一个全新的名单,把各种盘点做了统计,计算不同榜单的交集,数据来源是2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和摄影人的盘点,这才是真正的豪华榜单! 根据EyeCurious的统计,被列为最佳图书,上榜频率最高的是以下两本书,都有7票: – Redheaded Peckerwood,    Christian Patterson (Mack) – A Criminal Investigation,  Yukichi Watabe (Xavier Barral/Le Bal ) 大概是过去的2011年实在是太刺激了,这两本书竟然都是犯罪悬疑惊悚类的。现在人们都是重口味啊。 A Criminal Investigation我们介绍过,是一位故去的日本摄影记者在1950年代做的“犯罪现场调查”,现在被重新编辑整理。 Redheaded Peckerwood也是犯罪现场调查(但实话说,我觉得风格有些做作)。美国摄影师Christian Patterson沿着两个杀人狂的行进路线,拍摄与之有关的景观,故事的主人公是1956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16岁的垃圾工Charles Starkweather和他14岁的女友Caril-Ann Fugate,他们在三个月内连续杀了11个人。 除去这份摄影书的完全榜单,我觉得大家可以把这个链接收藏起来慢慢看。这里还有一份豪华名单,是本年度美国优秀多媒体作品名单,是博客Innovative (…) Read more

多媒体——是什么,为什么

看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John Stanmeyer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出,不喜欢“multimeida” 这个词,我很好奇,这位静态摄影师如何对待时下时髦的“流动的照片”? 因为到了中国,情况就更复杂,对于照片+声音+视频的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不仅名称上有各种叫法,对其未来的发展,更是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John Stanmeyer在其博客上专门开了个栏目谈现场录音,可见其并非是一个执著于拍摄静态照片的传统摄影师,而他对“multimedia”的理解,也不是把几种媒混在一起那么简单。 以下文字来自John Stanmeyer,编译自摄影师的个人博客 Visual Audio 我不是很喜欢“多媒体”(multimedia)这个词 动态、带声音的影像,不管多长,多短,都是电影。 只是把声音和静态照片放在一起,不构成“多重”(multi) 充其量不过是双重媒体 多媒体远远比这个更进一步 “multimedia”对我来说越来越虚空,我感到有必要去弄明白这样一个问题:multimedia这个单词是怎么出来的。 回到1966年,音乐人、艺术家Bobb Goldstein把multi和media合成在一起,制造了一个新词“multimedia”,作为对自己在纽约长岛的一个作品 “LightWorks at L’Oursin” 的理念的营销。 Goldstein的东西是真正的多媒体——观者四周都是声音,他们被声音覆盖包围着,同时还有灯光,照片,电影——都投射在屏幕或者镜子上,给观者一个错觉,房间似乎在旋转。 一年以后,出现了升级版的多媒体——Liquid Light Shows(液态灯光表演),这个在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早期出现的事物,除了用多媒体没有什么能够形容。这方面的先锋人物是Joshua White,他和音乐人,艺术家,摄影师,电影工作者,设计师一起工作,创造了the Joshua Light Show. (…) Read more

您的发烧需要升级吗?

有幸去了一次做多媒体最棒的公司:Mediastorm,发现从总裁到员工都是那种典型的“男人”。(当然,公司一共也没有几个人。) 你问我什么叫典型的男人,这个……我的形容可能很不准确,我指的是那种特别容易对器材发烧的男人——他们酷爱有着复杂零件,可以无限变形的精密仪器。这样的男人,不仅摄影圈,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尤其是最近的电影院里,每一场《变形金刚》的观众里都有他们,坐在底下眼睛闪闪发光。 所以,每次遭遇那些多媒体先锋人物,我就很理解,他们为什么对这个新事儿如此热衷,这是一种骨子里的天性在驱使——从静态摄影到动态,你可以操控更多机器了。(此处绝非贬义) Mediastorm最近发表了一篇博客,采访了他们的制作人Rick Gershon,他2010年加入团队,之前是getty的多媒体记者和摄影师。 这篇文章通篇都在谈装备,下面这张图片,Rick Gershon的装备——足以把你吓倒,不过,正好也可以拿来做我以上发言的论据: (在博客原文里可以下载这张照片的大图) 我本来试图翻译这篇文章,但这张图片实在让我闻风丧胆。我的眼睛跳过各种陌生的器材名称,看到Rick Gershon谈自己如何备份文件,感慨了一下。这家伙从外地拍摄回家,不管多累都要赶紧开始从机器上下载并备份文件,一般都要备份四份,这些东西还不能放到一起,要放到四个地方,以免被一网打尽。 我还发现,提问者的问题也和惯常有很大差别,比如,如何把这些东西打包?用电问题怎么解决? 我感觉未来我们应该像郭台铭那样,雇个机器人。 文章最后,Rick Gershon给出了让你一跃从普通发烧友晋级到专业多媒体记者的几样法宝: 1. 一个特棒的三脚架和云台。(推荐Miller DV20, Sachtler FSB-8T). 2. 使用灰镜。(ND Filters) 3,使用外接相机监视器。(monitor) 4. 要有一个稳定的肩架(good stabilization rig) 尽管Rick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无论器材多复杂,还是内容为王。但我仍然看出来了,新一轮的多媒体浪潮,伴随着更为复杂的器材升级。如果你没有或者不试图去拥有或者根本不羡慕这个家伙所拥有的这一大堆家伙玩意儿,你恐怕就不能称自己是做多媒体的。 最后再多说一句,Rick给出的购买器材的链接,其地址都指向一个神秘的空间——这就是纽约的B&H摄影摄像专业器材店,每一个男人走进去,都会迷失。 (预告:明天还会发表一篇文章,是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John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TOP! 临近年底,各个机构和个人都在开列这一年的TOP榜单,之前谈到了很多年度图书的榜单,今天来介绍另外两个不同类型的TOP。 一个是Innovative Interactivity的博主Tracy Boyer所列出的年度美国50个最佳多媒体报道榜单。这个清单值得收藏,里面不仅包括美国当年几个重要的摄影报道工作坊所生产的多媒体报道,还囊括美国各大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媒体记者制作的多媒体报道,同时还有美国几个新闻院校学生的多媒体作品。 年度报道之《纽约时报》:战火里的一年 另一个TOP来自 Dlkcollection,博主是一个非常勤奋的收藏家,他对美国摄影展览的参观访问可谓是大满贯,几乎到访了2010年度美国所有重要的摄影展览。最近,这个博客列出了两个榜单:2010年度展览,2010年度摄影展览机构。 DLK的特点是建立一个模型,对展览的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因此展览的排名分析都有据可考。最后评选出来的年度最佳摄影展览机构包括博物馆:MoMA,大都会, 画廊:Marian Goodman,Pace, Matthew Marks等。 Bang! 下面三个故事都是有关“爆炸” 最近,摄影师 Dan Saelinger受雇于Fortune杂志,针对这本杂志即将刊出的一个报道——电子游戏操控设备的消亡,Dan和他的团队想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点子——把此类游戏的代表产品Xbox360的手柄给炸掉,同时拍摄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 摄影师找到纽约一个专业的工作室,他们不仅有爆炸许可证还有专业工作人员。现场真的非常骇人,强烈建议Dan的博客去看看究竟,那里有这个特殊拍摄幕后的视频报道。 第二个爆炸的故事有些不那么怜香惜玉,摄影师Martin Klimas专门炸掉美好事物——比如美丽的花儿。 在他的网站上没有什么“爆炸指南”来解释这一行为的深意,但从他的链接中可以看出,这是个用商业摄影来谋生的摄影师,我想,这足以给这种吸引眼球的爆炸一个存在的理由。 但是日本摄影师 Shinichi Maruyama会给他的“爆炸”找到哲学含义,这是我们的第三个爆炸的故事,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撞击。 Shinichi主要拍摄水,之前的一部作品是水和墨的碰撞瞬间,似乎他最近则主要拍摄水被泼出来的瞬间时刻。这样的作品趣味性大于其艺术性,这是我的看法,如非要给之找一个存在于画廊的理由,当然也可能如其所言,这是一部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美学趣味的“空书”(空中的书写)。 最后,帮助《华夏地理》杂志的图片编辑杨昶发个征稿启事。 这本杂志有个海选读者美图的栏目叫做“你来掌镜”,杨昶每个月都会从读者所拍摄的照片中选择两张照片,并同时根据这两张照片的共性定义一个主题。 你可以参与网上投稿,也可以把你的照片直接发给杨昶,他的要求是:拍摄手法基本不限,但不能ps,长边不低于3000像素,外加100字左右的图说 邮箱yangchang#trends.com.cn

周一消息树

多多益善 今天的周一消息树,迎风招摇的是有关媒体的“多媒体进化”的消息: 1,从Lens到Frame 与中国报纸网络版的一潭死水不同,在美国,报纸的网络版模式在不断进化,视觉报道则是其中的重点,从小打小闹的幻灯片故事,到专门整合一个图片+多媒体频道,如今,领先的几家大报又开始打造自己专门的视觉品牌,在这个演化中,摄影部的边缘化在消解,因为这些栏目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视觉”,而是“报道”。 率先开炮的是《纽约时报》,集纳自己的图片精英,在其网络版上做了一个名叫“Lens”的栏目。称之为栏目,实际上它采用的是博客的形式,里面不仅有各种图片报道,还刊登记者的拍摄手记,照片背后的故事,每周图片精选,等等,俨然一副视觉报道杂志的样子。 随着波士顿环球的“大照片”栏目的火爆流行,近日,另一份在摄影报道上领先的美国报纸《洛杉矶时报》,也专门为自己的视觉开辟了栏目,叫做“Frame Work”,和《纽约时报》的“lens”有相似之处,它也呈现一种杂志的样态,介绍网络上优秀的摄影作品,老照片新解,器材使用报告等等。但是,Frame又同时吸取了波士顿环球的优势,其影廊都是大大的照片。 另外,洛杉矶时报也出了app,广告词很蛊惑人心:把精彩的照片放在你手心。 相关阅读:《今日美国》网络版上的《卡特里娜飓风五周年》多媒体报道 2,从静态到动态 PDN杂志最近对美国商业摄影师 Monte Isom给一家游戏公司拍摄广告的过程做了详尽的报道,其核心是介绍Isom如何在一个到处都是财政紧缩消息的坏市场里,通过自己的多媒体技巧谋生。 Isom在做这个广告的时候,不仅仅负责拍摄平面照片,同时也使用佳能7D拍摄动态作品,以供其客户投放电视广告。 Isom指出: 我不能说因为我拍摄动态作品,我的费用就增加了三倍,但是我的薪酬的确增加了。如果摄影师在一项工作中能够同时拍摄静态和动态,这将为其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因为它不但解决了客户在预算方面的尴尬,无需雇佣两个团队,它同时还给客户的广告带来一种整体感。我已经看到了,在未来这将成为一股浪潮。 3,张丹的DSLR shooter 静态和视频,摄影师如何能够一人身兼二职?这完全拜新技术所赐,尤其是数字单反相机高清视频拍摄功能的开发。在这方面,英国卫报的记者张丹(Dan Chung)是行业的领先者。 张是一个器材狂人,在胶片到数字的摄影转型时代,他扎入了数字时代的深水之中,捞到了一条大鱼。从他创办的博客“数字单反相机拍摄者”(DSLR  Shooter)中你就能捕捉到这种讯息。这个博客的口号是:“把真实的世界拍得像个电影吧!”,博客的关键词是“news shooter”. 张丹倡导摄影师在做多媒体视频报道的时候,不能像电视记者看齐,他们要学习电影工作者的视觉表现。而对于摄影师来说,技术的进步也并非是让其沉迷于技术,技术解放了手脚,从此,你再也不是一个 image shooter了,而是news shooter! 这个博客值得多媒体爱好者一读。新器材,新技术,新的应用,在这里都有报道。 4,到好莱坞去 当张丹提出,摄影师的视频要拍得像电影一样,而且新的器材支持你达到这种水平,对于那些精于此道的摄影工作者来说,下一步呢? (…) Read more

柏林墙

几个链接: 1,柏林墙项目 这个是路透社的一个多媒体项目。页面不断滚动的是twitter的实时消息,网站涵盖了视频,音频以及影廊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网站的信息内容质量仍然缺乏深度。 不过我关注的是这个项目的制作者,这是一群刚刚毕业的新闻系学生。他们和世界级通讯社路透社的合作让我看到了两个希望,一个是通讯社对多媒体发展的关注,另一个是一种可以称作是“自由多媒体记者”产生的可能。 2,数字记者柏林墙20年纪念影廊 数字记者最新一期刊登的是 Peter Turnley的摄影作品,同时CBS还对摄影记者做了访问,制作了一个多媒体报道。 我忽然想,那个年代正是新闻摄影黄金时代落幕的时刻。 3,柏林墙倒下前后 请点击这里,其中的照片今夕对比很有意思。(via:RD的share) 4,波士顿环球的大照片栏目 这里。

周一消息树

60 中国国庆60周年之际,PBS顺势推介纪录片《年轻,不停息的中国》,(Young&Restless in China),报道了九个生活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经历,梦想,困惑和尴尬。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片花中一位主人公的发言:“这栋楼,每周造一层,这代表了中国速度”。说这话的小伙子,每周不停息地工作七天,为别人打工,自己也在创业,他还说:“我这是在透支自己的未来”。 不停息(restless)——提炼出这个关键词的导演一定很了解中国。 纪录片的音乐也都很好听,点这里 延伸阅读:卫报供稿人Dan Chung的中国国庆报道,点这里 延伸阅读:《纽约时报》:崛起的中国 网址这里,简介这里 VII的新经理 报道摄影图片社VII最近新雇佣了一位经理,这个家伙的职业背景和摄影毫无关联,他在音乐领域里打拼了十多年,在Sony等娱乐公司工作过。VII聘请这位新经理人的目的是在网络,有线电视,手机和其他新媒体中拓展自己的业务。 荷赛资料库 荷赛最近把其历年来的获奖作品整合成一个可以检索的资料库,观察新闻摄影的发展变化,这里自然是一个好去处。 卡帕 据说导演Michael Mann正在筹拍以战地摄影师卡帕为主人公的电影。他已经购买了一本名为《等待卡帕》的西班牙小说的版权。

眼花缭乱多媒体

2009年艾美奖刚刚揭晓,这个美国电视领域的最高奖2007年开始在其奖项里设立面向网络媒体的新媒体栏目,体现了当下的媒介融合趋势。 这两个类别分别是: 新新闻报道,纪录片类(NEW APPROACHES TO NEWS & DOCUMENTARY PROGRAMMING: DOCUMENTARIES) 新新闻报道,即时新闻类(NEW APPROACHES TO NEWS & DOCUMENTARY PROGRAMMING: CURRENT NEWS COVERAGE) 今年,在纪录片类摘下大奖的是《底特律自由报》(Detroit Free Press ,freep.com) 制作的 Christ Child House 多媒体作品,内容有关底特律一个因为父母无法尽责而成为法律意义孤儿的孩子的寄养所的故事。 获得提名的是PBS电视台的Frontline栏目制作的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