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钱

中餐馆饭后赠送的幸运饼干,里面的幸运纸条,通常都没有任何惊喜,唯有一次是例外,那个条条现在在我的钱包,上面写着:“我有钱, wo you qian”。我试图把它送给一个家伙,后来觉得不妥,还是自己个儿留着。 我有钱!——令人心惊胆寒的一句发言,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经济危机时刻,这样一句话说出,该是多么的豪情万丈。 一, 最近接连看到几条“有钱”的消息。《金融时报》就要出版一本新的杂志,这本将于十月上市的季刊名字就叫做《有钱》(wealth,请 原谅我翻译成这样一个恶俗的名字,权当我有着仇富的心态),这本杂志的目标读者是家产在一百六十五万美元以上的有钱人,涉及的话题是投资理财,富豪们的财 富游戏显然并非我等所能想象,比如投资威士忌,艺术,手表,等等。 有人拿最近刚刚倒下的另一本给有钱人看的杂志《Portfolio》来质疑这样一本新的有钱杂志的诞生,但另一个事实是,当年《财富》(fortune)出版的年月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越是危机,越能激发人们对财富的梦想? 二, 另一个有钱的故事也许给当下不景气的新闻报道注入一些兴奋剂,一家非盈利机构和纽约时报联合推出了一个关于新奥尔良飓风的深度调查报道,回顾了当时城中医疗中心的医生们在危机时刻的尴尬选择,医生为危重病人实施安乐死,如今面临谋杀的指控。这则报道动用的经费是四十万美元。 四十万,这个有些骇人的数字与这个有些骇人的长篇报道——网络上的故事长达18页,引起了广泛关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对钱的关心,仍然超过了对这个调查性报道本身的关注。 我好奇并且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大成本制作,照片部分只是请了玛格南的Paolo Pellegrin,却没有弄个带动态和声响的多媒体。 三, 我想把那个“有钱的纸条”送人,没有任何坏心眼。我脑海里始终停留着那样一幕,在地铁里看到的,一个刚刚得到新玩具的孩子,不断摩挲着自己的礼物,后来他轻轻摇了摇父亲的膝盖,他们没有说任何话,就是那么对视一笑。 财富可以成就梦想,无论大的还是小的,有钱没有什么不好,就是不要太有钱,更不要为了钱过活。(切,切,又得出了这么个结论。)

媒体病与新闻摄影的死亡

纽约时报以Gamma图片社的危机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悲伤得很,名叫《哀悼一个即将消亡的领域:新闻摄影》(Lament for a Dying Field: Photojournalism)。瞧瞧:多么丧气的文章。 文章中提到,Gamma的发言人认为“图片社原有的经营模式在今天已经不合适了,如果不改变,那么未来也不会起作用。而症结在于‘时效新闻摄影’已经被终结,Gamma需要将重点放到杂志上,从对日常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转移到更为深层次的封面故事的报道上。” Gamma的这位发言人所指出的专业摄影师要从突发新闻摄影转移到深度报道,是受到市民新闻记者(citizen journalist )所带来的冲击。这是数字平台带来的影响,1416之前已经谈到过很多,但我想这并不是导致新闻摄影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反却是促进新闻摄影的积极因素。当今,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突发新闻报道没有明显的所谓专业的新闻摄影领域的划分,是因为此时“新闻摄影”已经被融化了。我很喜欢“融化”这个词(似乎比融合还要形象),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新闻摄影不可能消失,尽管“融化”也是一种消失,但它却也可以被当作另外一种演进。 真正让新闻摄影遭受致命打击的威胁并不是数字化。Gamma,Sygma,Sipa法国三大独立新闻报道图片社被转手出售的时间都发生在九十年代末。那是业内人士第一次高喊“新闻摄影死亡!”的时刻,当时那只威胁新闻摄影死亡的“狼”是媒体报道的娱乐化,如今这家伙仍然在我们的业内徘徊。 创办Visa报道摄影节的Jean-François Leroy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提到:媒体已经越来越不‘严肃’,它们得了一种病,摄影师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而媒体却只关注名人,MJ去世,有着成千上万的新闻,但是有关他的离世的照片,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么? 新闻摄影记者Matt报道了一个瘫痪的女孩与命运搏斗的故事,美国一家全国性报纸拒绝发表这组照片的理由是:“广告客户需要开心的故事而不是沮丧的。” 摄影师Jeff Moore也提到一个例子,他的一个摄影师朋友,也算著名,想拍摄一组新闻报道,很多杂志都喜欢这个选题,但是最终却都放弃,其原因在于:其中没有名人。 Corbis的新闻总监说:“新闻摄影图片市场的发展仍然是相对健康的,特别是当你把有关名人的照片出售也考虑在内的话。” 这位总监说话实在有些大言不惭,这个所谓的新闻摄影健康发展的前提在我看来,实在太不健康了。 但事实是,全球最大的图片社Getty,百分之七十的收入来自广告商业图片的销售,在巴黎,一个拍新闻摄影的自由摄影师,月收入是1700欧元(相对于欧洲的物价,不妨将之看作1700人民币)。 恐怕媒体已经再也严肃不起来了,自九十年代起,它就得了癌,如今已经病入膏肓。现在大家却跳着脚咒骂数字化带来威胁,这可实在冤枉了高科技。数字化并不可怕,比如Dirck Halstead一直鼓励新闻摄影记者拥抱数字化,他曾经提到:“我所谓新闻摄影的死亡,是全力捕捉一张照片去发表在媒体上那种工作方式的死亡。从石器时代产生的视觉化讲故事的方法只会被新技术所促进,而不会消逝。” 而娱乐化那只狼,却也伴随着数字化成长,“我们都爱名人”这个模式已经在网络上转化成“我们都要出名”的新模式。 未来会怎样?英国一家新闻图片社的负责人John Harris对即将进入这个领域的小朋友的忠告是:非常抱歉。(I feel really sorry for anybody wanting (…) Read more

多媒体记者的“后报纸”生存(1)

这篇文章来自PDN,讲述了美国报社几个失业记者开创公司,或者以个体的方式和非盈利NGO组织和公司合作,帮助他们制作视频和多媒体,进行宣传推广的故事。 这个故事有两个阅读线索,一方面,在静态照片时代,摄影记者和纪实摄影师谋生的方法之一就是去给公司拍摄广告照片,或者为公关公司拍照。而现在,这方面的业务似乎也在由静态转向动态。 另一方面,NGO组织对摄影的重视,这使得这一部分纪实摄影的作用更为功能化,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变革的“宣传”工具,而并非只是为了某种“展览效果”而存在。 随着裁员潮席卷世界各国的新闻社,职业摄影记者们迫切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接到解雇通知之后去向何方?怎样靠自己的摄影技能在另一个行当端饭碗? 一些具备坚实多媒体操作技巧而又有创业动力的摄影记者已经宣告他们发现了一块新大陆:那些试图通过网络建立品牌、打开市场的NGO和公司对于叙事型视频的需求正在不断膨胀。 ”NGO和公司才刚刚开始意识到通过多媒体能更好地讲故事,” MediaStorm的创立者Brian Storm说到,”纯粹的公关宣传信息不可靠,无法大规模传播 。那些机构正在寻找新方法传达他们的信息; 而新闻记者则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传达方法。” Story4 加州Carmel Big Sur Land信托基金 网站主页上播放着一则四分钟的迷你记录片,记录的是Big Sur的居民与他们居住的这片大地在历史上、现实生活中以及情感上的紧密联系。这个发挥着网站推广并筹资功能的小短篇,叙事风格带有报纸多媒体报导的痕迹 。说来也难怪:它的作者是Geri Migielicz, Richard Koci Hernandez和Dai Sugano—-艾美奖多媒体组获奖团队,不过,不久前他们皆被San Jose Mercury News解雇(只有Sugano一个还留在原报社)。 摄影总监Migielicz是在今年2月离开报社,随即创办了独立多媒体制片公司Story4,并优先服务于NGO机构客户。她的合伙人有Cliff Schiappa和Liza Culick,前者曾经是美联社分社的负责人 ,后者是位NGO咨询顾问。Koci (…) Read more

多媒体记者的“后报纸”生存(2)

你肯定想知道这些多媒体制作公司是如何运作和赢利的,以下两个小节就在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建立和推广一家多媒体公司 Weyo建立前,创建人Chris Tyree与Stephen Katz在有金融行业从业经历的家人帮助下,撰写了一份正式的商业计划书。根据可能的收入与开销,计划书分析了未来三到五年内Weyo公司的盈利模式与现金流状况。 Weyo 公司的启动基金包括他们自己的存款、家人的资助以及信用卡。就Tyree看来,公司成立的头三年基本没有赚钱的指望、Katz和Tyree尽量缩减公司开支,目前为止公司上下只有三名全职雇员,除了Tyree以外,还包括创意总监Christina Ullman和设计师Alix Northrup。Weyo公司本身能力有限,大部分工作都交由自由职业者在各自家中完成,他们雇佣的摄影师也使用各自的摄影器材工作。制片人 Rogers Richards就是其中之一,使用自己的8毫米与16毫米摄影机完成工作。 Weyo公司也投资购买了一些设备,其中包括一台索尼PMW EX3摄影机,以及Macbook、带30寸液晶显示器的Mac Pro、Final Cut、Logic Studio、Aperture在内的一些后期编辑设备和软件。另外他们还购买了许多硬盘用以存储影像文件。 “总共的设备花销约为一万五千美元,我们非常节约,”Tyree说到。“还好我们各自原本都有一些设备。”据Tyree估算,如果他们自掏腰包购买现在所用的一切设备,至少需要七至十万美元。 但是随着工作人员的逐渐增多,他们对于灯光、电脑等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到今年年底,Tyree预期,今年年底Weyo公司全职员工将增加至五名,而到明年这个数字还将翻一番。 新增成员将包括一名全职市场总监,Weyo公司已经开始招聘。公司初步的市场宣传工作是建立一个网站以展示Tyree和Katz为Virginian- Pilot所完成的项目。Weyo公司创始之初主要依靠两位创始人的行业名气在圈子内口口相传。很快他们就接到了早期的一些单子,例如说其中之一便是通过他们之前合作过的一位作家联系的,这位作家现在为一家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外联工作。 Tyree和Katz曾和四家目标公司进行过直接联系,其中包括Resolve.org、Physicians for Peace及Edmarc,这三家公司最终都与之达成了一定合作关系。因此Weyo建立了一个包括250余名潜在客户的数据库。“每个人都向我们提供了 10到15名他们想要与之合作的公司名字,”Tyree说到。根据对各家公司运营及营销模式的分析与调查,Weyo公司目前已经将重点放在了其中最有可能成为潜在客户的50家公司身上。 “接下来我们与其接洽,坦率告诉他们其存在的不足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帮助他们做得更好。我们向其展示我们之前的案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Tyree 说Weyo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他们“在咖啡的陪伴下渡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不过所幸一切都获得了回报。“我们所投入的那一切现在看来都是值得的,”他说。“我们现在可以挺胸抬头的走入银行要求贷款。我们有完整的商业计划,良好的信用背景,以及美好的商业未来。” 多媒体制作公司有钱赚么? 非营利性组织和商业公司对于多媒体内容愿意付的价钱差异很大,因为不同公司对于作品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有些非营利性组织有充足的市场预算,但是有些却没有,Tyree如是说到。“因此我们也会和一些基金募集方协同工作为这类公司筹措资金。” Weyo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Burn 马格南的摄影师david alan harvey把自己的博客做成了一个项目,这就是Burn杂志,而这个电子杂志又引发了一个年轻摄影师基金项目,这就是Emerging Photographer Fund。 目前Burn正在连载最终入选的十个候选人的作品。 厨子的口味决定了菜的色香味,这边粤菜太多,酸甜肉太多,我现在每天都特别想吃咸,而看了这些照片我更恨不得想直接去抓一把盐来吃。我不知道你的感觉,并非是因为这是一个马格南的基金,我就想看苦大仇深,但是,这些照片形式感太强了,太眩了,太甜了。如果给它们贴一个标签,我会命名其为:新国家地理杂志风格。 昨天看了一本书,是英国摄影师大卫贝里( David Bailey)的快照作品集,标题很有趣,叫做《这种照片马克也能拍》(Pictures that mark can do ),马克是贝里的助理,这句开玩笑的话成了书的标题。书的最后一页是这么写的:“解释过多就显得累赘,它们只是照片”。(to explain more would be too much. they are just pictures)——或者也可以翻译成: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是我想要的感觉,史泰德出的书太好看了,翻完了顶着小凉风回家,觉得正好。 @巴黎 上周的消息树介绍了@600的活动,信箱里受到了主办方的来信,他们希望我能够告诉大家,他们正在展开@巴黎的活动,评委还请来了Stephen Shore和Gil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今天说一说我的老本行——新闻摄影。 在西方新闻摄影领域,视频似乎已经成为摄影记者必备的技能。上周,在苏格兰, Herald and Times报系的一位摄影记者,因为拒绝了报社要求他用视频的方式报道一个故事的要求,遭到停职一周的处罚,随后他就抱病一直没有上班。当地的记者组织对此表示强烈的抗议:他没有受过任何正式的视频训练!我们用视频来报道故事没有问题,但前提必须是我们受过相关的培训才行。 事实上,致力于视频培训的机构和鼓吹视频报道的民间网站声音已经越来越响。 数字摄影记者杂志,是在职业新闻摄影领域较早对视频报道展开研究的网站,也开设了各种培训。他们最新一期杂志的封面故事是“报社里的变化:从静态到视频”,这个封面特别报道的意义在于,它非常明确地指出(或者是预言?)在经过了短暂的过渡期之后,随着报纸网络化的发展,新闻摄影已经从静态而发展到动态的视频。 其中一篇文章名为“不要投降!要加倍投入”,梳理了近些年报社的新闻摄影发展历程,指出所谓“多媒体”的概念已经失去了意义,未来的报纸应该大力促进视频报道。 数字新闻摄影记者还援引了路透社女摄影记者 Lucy Nicholson的例子,她已经成为静态报道和视频报道的双面手。 撰写重要的新闻摄影教材photojournalism the professional approach (国内译:美国新闻摄影教程)的学者 Ken Kobré 建了一个个人网站,名字就叫做:The KobreGuide.com‘,网站的口号就是“网络最好的视频报道”(“Webs best video journalism”),这里集纳了互联网上各家媒体的优秀视频报道,同时也有关于视频拍摄技巧的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在Kobre撰写的新闻摄影教程中,对于国内尚不明朗的新闻摄影的新发展趋势,给予了这样一些分类:多媒体——特指静态照片配音乐和现场声音。视频——完全动态的视频报道。是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这两日读书,还发现一则陈年往事,也与视频有关:马格南的社员Glinn断言,如果卡帕在世,马格南可能就不存在了,因为当时他已经开始对电视媒介充满了兴趣,而丧失了对摄影的高涨情绪。Riboud也回忆他和卡帕最后一次谈话,他当时断言,电视发明,摄影即将死亡。 不过,你一定要把卡帕的谈话放到这样一个语境中解读:他在马格南图片社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摄影记者”,绝对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为己任。Eve Arnold在看到卡帕摄影的原始小样时候曾惊呼:“我的天。历史实在设计得不怎么样!” 我能够想象到,不少人对所谓新闻摄影视频化的愤怒和悲观论调。但是,亲爱的,这是新闻摄影——它永远都要求最新,最快;而且,亲爱的,摄影不止是新闻摄影。 最后,是一个超级牛的照相机, 英文里的按快门叫做“shoot”——和“发射”是同一个单词,这台相机则告诉你什么叫做“shoot” (…) Read more

视频实验

“我决定拍摄一部视频短片”,自由摄影师Robert Caplin一直以来就对拍摄视频短片垂涎三尺,最近购入的5DMarkII则让他试图成为视频摄影师的梦想成为现实。 在sportsshooter的一篇文章里,他详细记录了给自己15岁的妹妹拍MTV的全过程。 这部片子拍摄的全部家当是一台5DMarkII,一支三脚架,没有使用人造光源。后期制作使用了finalcut软件。 Laia Prats摄 到这里可以观看这部片子。 不过,大家最感兴趣的应该是片子制作的幕后花絮,点这里去看。 这样的“照相机视频”肯定会越来越多,而“我决定拍摄一部视频短片”——这句话似乎也可以看作是新一代摄影师拥抱新技术的宣言。

多媒体作品:小韩村的平安夜

作者:杜海 2008年12月24日,天津武清区与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处的小韩村,中国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小韩村教堂历时4年时间正式建成,迎来了第一场弥撒。 天津小韩村有着近400年的天主教会历史,天主教传入小韩村最早由蔡姓兄弟二人自北京宣武门堂领洗礼入教后,就来到小韩村落户,许多村民都因他们的宣讲而信了教,现在小韩村3000余位村民均为天主教徒。早在一百多年前小韩村就拥有了教堂,最初的小韩村教堂建于1870年,1900年义合团围困小韩村,在护卫教堂的激战中,教徒有48人死亡。著名的比利时教父雷鸣远(Rev Vincent Lebbe)曾在此传教,并自称小韩村人。但于1967年文革期间被拆毁。1988年,在德高望重的张永善老神父带领下,又重建一座占地面积715平米的教堂。由于教友人数越来越多,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经2001年到任的袁振彬神父与堂区骨干研究决定,于2004年3月拆除,重新修建了这所新的圣殿。这次从2004年至2008年共耗资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新建的教堂为哥特式与罗马式相结合,建筑面积3000余平米,整体长65米,十字架处高35米,主体高25米。能容纳2000人同时进行宗教活动。平安夜晚上10点,上千人集体将圣婴迎请至新落成的教堂。全村用信仰凝结成的纽带是很难形容的一种复杂感情,纯朴热烈而又相亲相融。 我用影像和声音记录的素材客观展现了一个特定时间点的集体活动,希望这样的瞬间依然能够留存下来,并不被外界气息所影响。 作品观看点这里   

多媒体:声音+画面的魅力

一般来说,我不看超过10分钟的多媒体作品——早期展开多媒体创作的先驱者们,比如马格南,他们认为3分钟应该是一个最佳片长,超过这个时间,就要考验读者的耐心。所以,当天津《城市快报》的摄影记者杜海发给我他的多媒体作品《小韩村的平安夜》,提到文件比较大,需要20分钟的时间下载,才能够完整顺畅播放,整个片长为十分半,我就开始皱眉头。 但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这部片子我很是耐心地看完了,几乎没有走神。事实上,另一个多媒体先锋media storm这几年做的片子时间越来越长,比如他们比较经典的作品《金斯利的穿越》时间长达20分钟。但是,这并非意味着3分钟黄金定律是无效的,你可以挑战读者的注意力,但叙事节奏的把控就变得尤为重要。金斯利的穿越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片子,读者非常关注这位偷渡客的命运,这种心态使得注意力不容易分散。 杜海的这部作品,虽然看似是在纪录仪式的全过程,但他的叙事却不是流水帐,线索很清楚:一个很有意思的开篇(用广播的同期声交代圣诞的背景),教堂外景(摄影师的同期声交代教堂背景),圣诞弥撒的现场,教友分享(故事的高潮),祈祷(平静舒缓的结尾)。这个叙事结构虽然没有大起大落,但是简洁明了,信息明确,故事的高潮部分使得可能已经开始涣散的读者的注意力重新开始集中。 在美国新闻媒介,对于互联网上的影像报道新形态,有两种称呼:多媒体(multimedia,早期也将之称为有声幻灯片)和视频(video),杜海的作品属于前者,主要由静态照片组成,然后配以声音(现场音、解说。。)视频则完全以动态影像为主,但都是很短小的片断。这两年又出现了一些界于两者之间的作品,就是在静态作品中夹杂几段视频。(一般也归在多媒体的类别里)。 照片配声音看似简单,通过影响杂志,我曾经带着学生做过一些多媒体,但是最大的缺陷在声音的采集,音效影响了作品的品质。杜海拍摄小韩村,在声音上下了很大功夫。他的整部作品由声音推动,声音的切入、淡出和衔接都很干净,完全让观者能够沉浸在报道现场——这也是多媒体报道的魅力所在。 但是,声音对于摄影记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元素。一些摄影师认为声音采集可以马马虎虎,另外一些人,则对学习这种新技术无从下手。其实,声音在多媒体创作里,它的地位和影像同等重要。摄影记着着重要突破的就是在这里,从设备,到声音采集方式,一直到后期的混录,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声音给杜海的创作带来不少麻烦,一方面是在现场采集的时候,存在两者之间的配合问题,他提到:“拍照与录音同时进行往往比较困难,但为了后期制作的同时性我又不得右手按动快门左手举着话筒。”这其实不只是杜海的困惑,大多数接触这个领域的摄影师都有同样的感受。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在实践中琢磨。美国msnbc的多媒体记者Andrew Locke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这要看现场情况,也要看个人喜好。我倾向于拍一会儿,等拍到特别好的照片之后,然后录音采访(问题也是根据我的画面有关系的)然后我会再拍一会儿,把一些音频采访中涉及到的有趣的地方,再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当然,你还要尽可能多的录一些现场声——这样就可以给视觉内容带来更多的层次。不过,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情况可能要反过来,我通常先编辑音频,然后再把视觉的东西和它们对应起来。音频是讲故事的主线,所以你要先把它确定好。”    杜海的另一个问题也是摄影记者普遍困扰的,他发现:“后期制作时很多时候为了更多的保留精彩的背景声音内容就不得不加入过多重复画面的照片,抑或为了加入精彩的瞬间而又不清楚选用哪样的背景音效最为合适,” Andrew Locke也对这个问题有过回答:“假如你要制作有声幻灯片,却不能把音频和照片配合,那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技能。事实上,为自己的有声幻灯片收集素材,就好比去家世界买一些钉子、锤子去盖房子,假如你买的东西尺寸什么都不适合,那麻烦就大了。”   所以,在我看来,杜海这部片子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他为了配合音效,有很多内容重复的照片反复出现,这尤其出现在教堂弥撒的这一部分,他拍了很多孩子的照片,在片子里出现太多次。我想这不是音频的问题,而是在拍摄的时候没有计划好,拍摄的内容失去了多元化并且

周一消息树

1, 最后的敬礼 打开pdn的新闻快报,一眼瞅过去,竟然全是裁员,美国新闻日报裁员100,美国最大报纸出版商Gannett裁员2000,涉及旗下85家报纸。 不过,最让我震惊的是另一条消息《洛基山新闻报》(The Rocky Mountain News)有可能下个月就要停刊。 很多国内媒体从业者都是从2006年普利策获奖摄影报道《最后的敬礼》中认识这家媒体的,他们的图片运用非常出色,此前在2000年和2003年也曾获得普利策奖。这个链接你可以看到《最后的敬礼》报道的网络版,有视频、音频,此外还能下载报纸的全部版面,厚达24页。希望这个链接不会消失,从文字到图片配合,从拍摄到图片的版面运用,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这个报道都可以称作是经典范例。 很难想象,这样一家媒体,现在濒临灭亡,如果没有买家,它到下个月将不复存在。 此外,裁员如同蠕虫病毒,英国摄影月刊里也净是裁员的消息。著名的Adobe公司CS4推广不利,公司经营欠佳,裁员600人。 2, workshop 之前在博客里提到的摄影师沈玮的workshop,最终确定在上海举办,和他的画廊鲲鲤合作,时间是2月5号到8号。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这里了解详细情况。我也会追踪培训班举办的详细信息,给大家播报信息。 3, 摄影辞典 摄影辞典的网站介绍很简单,“通过每一张照片外在的、蕴含的以及个人的信息来为文字寻找解释。”此外,没有任何关于这个网站的创办者、创办初衷的信息。 网站的26个字母下面有一系列对应的词汇,点击可以看到照片和字典里所对应的解释。两相对照,有些意思。 看看这张照片是哪个单词呢?想不出来就去查字典吧! silvino mendonca摄

世界变化快

大卫里森,达拉斯晨报视频主任,著名的视频截图宣传员,最近在试用了尼康D90之后,发表了一番感言。 我还是比较好奇他的观点,因为他的立场是摄影师一步就达到高清,只拍摄视频,静态照片只是利用专门的截图技术从中抓取。像他这样的人,恐怕会更青睐RED这种机器,可以使用尼康与佳能镜头的高清摄像机,而不是一台增加了视频功能的尼康或是佳能相机。 果不出所料,里森还是小小的抱怨了一下。他先是觉得尼康不够大胆,造出了这样的跨时代的器材,在自己的主页上都没有大声呼喊一下,叫一声“我-也-能-拍-视频!”,没有,他们似乎很低调。里森用这个机器拍了一小段片子,他觉得尽管这种合而为一的机器从物理上减轻摄影师的负重,但是仍然没有从心理上减轻摄影师的麻烦,从视频和静态照片之间不断切换,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另外,他提到,老板们估计现在都摩拳擦掌,扔给摄影记者一台机器,指望他们能拍出两样好东西,但是从根本来说,这仍然是一台数字单反相机,从音质画质角度都和专业的视频器材无法媲美,如果从最高职业水准来要求,这似乎仍然显得很尴尬。 瞅瞅他用D90拍的东西吧。 The Vision from Digital Journalist on Vimeo. 去年听到大卫里森呼号,说未来的摄影师手里都拿着视频摄像机,可能不少人都要晕倒。今天早上我还看到了一个更为骇人的预言家,英国一个商业摄影师说,未来是CGI(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计算机生成图像)的时代。靠拍产品广告为生的摄影师如果不朝这个方向转,在两年内必死无疑。这其实也就是在说——未来,传统的影室摄影师将消失。图片只需要一些简单的素材,计算机将搞定剩下的一切。 这位预言家把话放在这里,他自己开了一个图片库,专门给CGI摄影师提供做图的素材,他可是瞅准了这个生意。 不过,大卫里森也提到,不管世界怎么变,照片都不是仅仅靠机器拍出来的,而是摄影师的大脑生成的,这个恐怕变不了。

Link

几个重要的多媒体学习的资源: Multimedia  shooter: http://www.multimediashooter.com/ Interactive  narrative:http://www.interactivenarratives.org/ Multimedia muse: http://www.multimediamuse.org/ the 37th frame: http://www.the37thframe.org/ 早上看到骆永红写的悼念杨老师的文章,应该去看一下。我们的悼念文章仍在收集……

新闻摄影的未来

布展的事儿,先暂停一下。明天开始介绍我在平遥做的另一个展览的故事,题目叫做“7个70年代的年轻人”,吼吼,这个展览之前很少提到,不过也有很多故事想和大家分享。 常看1416的朋友不知道是否记得David Lesson,去年的这个时候,这家伙鼓吹未来的摄影记者都是拿着高清摄像机拍照,视频提供给网络,截图用于报纸,很多业内同行都说他是疯子。(大卫的宣言,这里,这里) David Lesson当时可能不会想到,有更加让他省心的方法解决他所面对的麻烦,尼康D90和佳能Eos5d MarkII的登场似乎没有预想到的那样轰动,大概是之前的各种铺垫已经让摄影记者们预感到它们的到来。 北京奥运会时火了一把的摄影师vincent  laforet最近又成了热点,他成为佳能钦点试用Eos5d MarkII的人选。我点开他拍摄的样片,大失所望。在72小时内,他拿着EOS MarkII证明了摄影记者完全能够胜任拍摄视频的工作,只是,这个三流的高清MTV作品,如果它真的开启了摄影领域的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开始是多么的乏味和无聊,且充满了商业气息。 摄影领域两个巨头尼康和佳能,已经从胶片转向数字,现在又开始把静态和动态融合在一起,但鬼知道这个产品是不是也只是过渡,朝代的更迭越来越快了。David Lesson曾说过:“当我拿着HDV在听众面前宣布:这就是新闻摄影的未来。不难想象,你们都会把我当作疯子。”现在,恐怕没有人质疑他的预言吧。 在平遥很遗憾没有听东早常河关于流媒体的演讲,世界已经天翻地覆了,国内摄影领域才刚刚破冰,但我们总是这样,一旦开始便排山倒海,过去的痕迹将完全消失。 是时候讨论新闻摄影的未来了,继90年代,对新闻摄影的死亡很是热烈地研讨之后,现在又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大连那边的MA课程请来几个大佬,比如Brain Storm和Dirck Halstead开了专门的研讨会,课程的负责人DJ Clark很是贴心,把研讨的全过程制作成视频供大家下载,点击这里,开始了解——新闻摄影的未来。

周一消息树

两个工作坊 最近在美国有两个针对报道摄影师的工作坊正在招募学员,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经济条件以及各方面的限制,参与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美国摄影记者们在学什么?这两个培训班的授课内容可以多少解答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实践工作也未尝不是一个启示。 我记得在荷赛结束之后,有人批评其获奖作品所反映出的新闻摄影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新闻摄影实际的发展。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意思是:如果荷赛仍旧将自己标榜为一个“新闻摄影比赛”,它就不能将那些“哼哼唧唧”的小情调摄影作品当作主流,它必须正视一个事实:以“报道事实”为己任的新闻摄影,必须朝网络发展,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这在美国已经不是一个趋势,而是一个事实。 这两个培训班都和多媒体有关。 媒介风暴多媒体报道高级培训班 媒介风暴(mediastorm)是多媒体摄影报道这个领域的行业领袖,其创始人Brian Storm从MSNBC起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1416也对他有过很多介绍。媒介风暴的高级培训班不是对多媒体报道的简单技能培训,而是要把这个行业的精英都聚合起来,共同制作多媒体作品,使其成为这个领域的最高级的多媒体摄影报道作品。 培训班每一期都有三个小组同时工作,每个小组由四位成员构成: 1,    多媒体记者:拍摄视频、音频、静态照片。 2,    多媒体编辑:对前期的素材进行编辑,制作成作品 3,    多媒体制片人:由媒介风暴公司的专家担任,对拍摄以及编辑工作展开全面的指导 4,    观察员:对多媒体的拍摄和编辑工作都很熟悉,但是并不进行实践操作。 我觉得这种团队工作的方式,以及“多媒体报道制片人”这个理念的提出很有启发,当下的新闻摄影工作方式已经越来越向电视靠拢了。 原始文件纪实摄影培训班 原始文件(RAW)是一个刊登摄影师的纪实摄影作品的网站,它举办的这个培训班要求参与者手头必须有一个已经接近完成的纪实摄影项目,这个培训班的主要关注纪实摄影的后期工作,包括教授摄影师如何将这部作品制作成多媒体作品来展示,如何寻找赞助,如何寻找发布自己作品的渠道。 上一周我们一直在讨论社会纪实摄影,在我看来,这种项目的操作,过程大于结果,摄影师的努力,投入,他和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摄影师如何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其他人,如何传播信息,这些话题都比讨论“拍照”和“摄影”要重要许多。

融合的年代:回望2007(2)

继续编译 2007广告摄影新势力 © Popel Coumou, Holland (三)商品化与反商品化并存 当下的形势一方面是图片的商品属性被逐渐强调,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反商品化的机会。在未来的2-3年之内,这个领域的商业气息将更加浓郁,一些照片的价格将会下降。但是在另一方面那些能够脱离这种流水线作业生产照片的人,将会更加引人注目,能够建立起他们个人或者组织的品牌,从而让人们都知道好照片就在他们那里。 照片的商品化是照片制作、印刷以及发行的整个过程成本紧缩的压力而造成的后果。照片的制作费用决定了照片的品质,当制作成本高,人们都重视图片,但是当下图片费用不比文字的费用更高,图片频繁在媒体出现,而且由于成本降低的原因,它的质量也就随之下降。 另外一个造成这种图片饱和状态的是照片愈发成为一种一次性的消费品,从前影像都会长时间展示,而今天图片的生命周期随着媒体的印刷周期而变得更短——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但与此同时,因为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照片,对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影像的需求就变得迫切,独特的、新鲜有创造力的影像则会受到追捧,取得品牌效应,价格也能得到提升。 一直以来,摄影都被看做是一种机械工艺,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摄影艺术市场的活跃才改变了这种状况,你可以看到,Gursky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价格不断攀升。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大胆预言广告摄影也会产生同样的状况,不过,由于广告的目的是销售产品。人们对于广告摄影的刻板印象是其必须具有引诱作用,是泛滥的,互相抄袭的。但事实上,广告影像也是一种有力量的大众传播工具,可以对一种产品、一种生活方式形成标示作用。当下最好的广告摄影作品就是那些打破商业和艺术界限的作品。然而,把艺术摄影挪用到商业影像中更容易一些,反过来难以做到,因为艺术世界对于具有商业目的的影像是非常小心且不怎么开放的。 (四)媒介融合,动态静态融合 当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静态和动态影像也开始融合,有的时候客户对一张照片如何使用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他们希望能够用在印刷媒体、网站等等,也因此对动态和静态影像的需求都同样强烈。 这对于摄影师如何拍摄以及编辑照片将产生很大影响,会需要其同时拍摄静态和动态,如果有人能够在此有所突破,他立刻就能成为行业领袖。 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卫报这样的媒体开始使用对开页照片,另一方面手机影像的需求有巨大缺口,摄影师要体察这种趋势应对其变化。 对于“My space”语境中成长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不看报纸,他们利用各种传播方式交流,他们喜欢静态照片,也同样喜欢视频,他们就是一群生活在“现场直播”环境中的一代人,这挑战了广告摄影的表达方式。 (完)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