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pix+photo camp17在线影廊:占有兵

《我们——来自工业区的现场》 在线影廊:这里 『摄影师』 占有兵:广东东莞长安镇工业区普通工人。 电邮:yb_zhan@sae.com.hk, ybzhan@163.com 博客:zhanyoubing.blshe.com 『摄影项目』 选择该专题的缘由: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模式主要是资源性经济,牺牲环境资源、污染水资源,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来换取当前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留下了很多隐患,如污浊的水随意排放、灰雾的空气遮天蔽日,不断增多的不明病症,良田的消失,资源的枯竭。这也注定着这种发展模式是眼前的,短暂的,如不迅速调整发展模式,我们将会陷入新的困境。 东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一直以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为荣。东莞巿政府曾用称“东莞塞车,世界缺货”来说明东莞制造的重要性,也证实了东莞就是发展资源性经济的代表地区之一。 我在广东打工超过15年,其中有13年是在东莞度过的。我见证了稻田和鱼塘变成厂房的时刻,也亲眼目睹小河中黑得发亮的污水,更经历过外企对打工者的苛刻对待,还看过工人的罢工、老板的出逃、缺乏劳动保护的野蛮操作等等。 我试图用经济学知识来分析我打工所在的“三来一补”企业,认为这类企业将会慢慢消失,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我更坚信自己的判断。同时,通过在工业区的观察,我认为农民工背井离乡是因为当前二元社会带来的城乡差别,造成劳动力的流动,将来必定会随着户籍改革和经济发展而消失。另外,农民工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状态,并非是一般传媒介绍的那么简单。他们既艰辛也有快乐,是城市化过程中一个必然的过程。我力求利用自己身在其中的优势,准确客观诚实地记录我所见到的这一历史过程。 我认为当下的工业区和我们农民工的日常生活,记录下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我用图片,文字以及录音、录像做多重记录,记录下工业区的常态和农民工的生活常态,用平常心、恒心和毅力来进行,同时也收集我打工中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为工业区或农民工建立档案,为农民工者研究第一手真实的资料。 『拍摄计划』 工作方式:田野调查、现场跟踪记录 一,操作方案 1. 拍摄的范围锁定在广东省东莞巿长安镇,以上沙、沙头为主,以他所在的工厂为核心,同时以其他工厂为辅助,进行全面记录。 2. 拍摄的同时做好文字记录,同时辅以录音和视频。 3. 以平时积累为主,长期进行下去。 4. 对工业区和农民工有关键意义的实物资料进行收集。 二,项目整体构思 第一阶段:关注空间。以空间和生命周期为主线,以人物追踪为辅,长期记录工业区内生活的群体和个体。空间是指员工求职、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的每一个地方,包括车间、宿舍、食堂、娱乐室、图书馆、网吧等。也指通过高处、屋顶、地面看到各处厂房的类型。空间要细小到每一个可深入的地方。 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上学、工作、结婚、生子、逝世等。 工作生命周期:找工作、面试、体检、入职、培训、上岗、工作、升职、加薪、离职等。 公司生命周期:筹备、开业、发展、扩产、结业等。 (…) Read more

ofpix+photo camp17在线影廊

从今天起,我们会把这次ofpix基金的入选者和获奖者的作品再次在网上回顾,并同时放上摄影师的项目介绍,项目拍摄计划以及来自评委和ofpix基金的点评。 ofpix基金支持社会纪实摄影,它只是一个小额基金,摄影师申请它也并非真的冲着“基金”来的,但因为有基金的称呼,又有评选的过程,这使得我必须针对ofpix基金的立场,围绕钱这个问题再说上几句。 我觉得我们所做的支持,更大意义是一个精神支持。用摄影的方式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不是很讨好,因为现实发展缓慢,缺乏戏剧性,尽管有的题目看起来很尖锐,但未必能够在现实中找到恰当的画面对应。感性在拍摄过程中可能会很快消耗殆尽,坚持拍下去,就只有靠摄影师的毅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看到其他人在做什么,怎么做,找到同伴,互相鼓励,一同前行。 很多社会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这也是让拍摄社会现实问题愈发困难的原因。大家都愿意拍新鲜的题目,在无人开发过的领域探索,疾病,贫困,这样的题目前面都有大师的足迹难以逾越。但我们的现实依然矛盾重重,正因为它们依然没有解决,才更值得关注,我们希望鼓励大家对旧题目展开新的探索,用年轻人的思维去看这些问题,并特别强调不要只是从现场带走照片,而是把自己变成一个行动者,让自己的照片变得有用,去发声,去呼吁,和你的被摄对象产生联系。 我们特别提出要鼓励社会纪实摄影,是因为这方面的拍摄需要关注和研讨,绝对不是因为做这个就比别的高尚,不能因为做了社会纪实摄影工作,就可以超越琐碎的生活,获得毫无条件的支持。 如果一个纪实摄影师不能意识到自己从和被摄对象的联系中所获得的精神财富,对事物复杂性的多面认知,对人性的更为深刻的了解,不能认识这些收获的价值,那么可能就会一直被“缺钱”这个问题困扰。事实上,所有只有精神产出的行为,恐怕都是缺钱的。你可以算一下,应该有多少钱能够解决摄影师的缺钱问题呢?摄影师的每月生活费,项目成本,帮助被摄对象的费用,而且应该持续一年,两年,三年…… 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个纪实摄影师能够改变的,摄影师在这方面的行动应该以自我的需要为第一位,做这个事情应该对自己有用,对他人也有益,恐怕只是副产品。 这项工作,你能做的是从拍摄中获取成长的精神能量,它会使你不断前行,越来越强大,而最终,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在你不再缺钱的时候,它力量就会显现。

ofpix工作室征人

ofpix是我和horse做的一个小工作室,没有太大的野心,就是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支持我们的各种活动,比如现在做的photocamp观片会,workcamp工作营,workshop工作坊,以及ofpix基金。 我们现在想招募一个能够全职在工作室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处理以上各项活动的杂事,比如,收集整理照片,联络摄影师,现场活动拍摄等等。我们只能提供微薄的薪酬,但如果你对摄影感兴趣,并试图将之作为自己的职业,却苦于找不到路径,我们愿意为你提供一个平台,帮助你了解这个行业,我想这是我们能够回报给你的,除了金钱以外的东西。 我们对你的要求是:第一,要诚实守信;第二,要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第三,善于沟通;第四,对摄影有了解,却也要有困惑。工作地点在北京。 请把您的简历在本月底之前发至ofpixcamp@gmail.com

Ofpix Workshop

五个月,八十个胶卷,十个摄影师,每人一个拍摄项目,两位导师——这是ofpix将要举办的第一个工作坊的关键词。 继camp聚会,ofpix基金之后,这将是ofpix第一个工作坊。 一,工作坊背景 摄影师沈玮在上海举办工作坊获得成功,他最近又获得了柯达公司(Kodak)的支持,可以为面向中国年轻摄影师的工作坊提供胶卷帮助。 此次,沈玮和ofpix将合作举办工作坊。 二,工作坊培训步骤 1,工作坊招收十名学员,需要提交个人作品集和拍摄方案进行遴选。 2,ofpix将给每位学员免费发放80个 kodak Portra 160 NC 或者Portra 400 NC 35毫米专业胶片,学员可以利用这些胶卷展开拍摄工作。 3,在为期五个月的拍摄过程中,导师将和学员进行一对一的网络交流,期间还将安排一次期中作品点评。 4,五个月拍摄结束之后,会选择学员相对集中的城市进行三天的授课,学员把拍摄到的照片和小样带到现场和老师一同进行最后的作品的编辑。 三,工作坊导师 此次工作坊的两位导师是任悦和沈玮。 四,工作坊授课计划 工作坊将从2010年一月开始,集中授课大致定在2010年五月,在为期三天的集中授课中,授课的初步安排如下: 第一天: 上午:摄影史:脉络与潮流 下午: 话题:摄影何以成为艺术 点评并编辑学员作品 第二天: 上午: 技术与艺术(着重探讨作品的扫描输出等技术细节) (…) Read more

ofpix访谈:王楠

王楠是我的朋友,做平遥摄影展的时候,是亲密搭档。她获得了今年的ofpix基金,参选作品是回龙观。——以上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基金的评选存在暗箱操作。——呵呵,其实她得奖我也没有料到,看到几个评委都提名她,我猜想颁奖礼上一定也会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回龙观 王楠摄 那些特正式基金、奖励什么的,似乎都要有和获奖者的对话,于是我草拟了一份访谈,和王楠展开了越洋对话。 1.祝贺你获得了ofpix基金。颁奖给你的时候在想什么? N: 哦,是我啊,哦,真的是我,THANKS GOD   2.把这个基金颁给你的同时,评委也指出了你的作品虽然整体有意思,切入点好,但是技术表达方面仍然显得幼稚。我知道,你没有任何摄影专业训练背景,辞去工作做自由摄影师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是你是怎么想的。 N: 幼稚 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 喻 知识见解浅薄、缺乏经验的。恩,我也不把这当作贬义,我确是没有那么深奥的知识见解,丰富的经验。反之,经验丰富、见解深奥我也不觉得是褒义,那是他人的理解,我都尊重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现在所具备的的做我能做的,如果又是自己喜欢的,那是一种幸福。所以我选择拿起了相机,对于自由摄影师我的体会是没有稳定收入,拿着相机的人,需要长期的勤奋热情自省坚持。 3.你一开始使用数码,最近又新添了一台胶片120相机,谈谈这台相机给你的拍摄带来的改变吧?   N:计划拍个人像系列才买的这个大家伙。刚用mamiya rz的时候,画面的层次感和细节放大后的质感确是给我带来些惊喜,但是它的大块头和腰平取景自然不像我之前用数码 变焦镜头那样灵活。我们还在磨合。   4. 你如何展开回龙观这个摄影项目的拍摄?整个进程又是怎样?在拍摄过程中有没有迟疑过?或者说遇到过困难。 N: 拍摄回龙观项目住在这里是个机缘,3月开始拍,更多的是去感受,手里拿个地图, 每天会有计划的走几个小区,基本上每天都会拍4-6个小时,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到4 月中旬回龙观基本上走了一两遍,觉得自己要歇歇想想。刚来到回龙观,在这空旷的城 里走走回回,我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有了时间看草木的生长,看蓝天白云,拍人也只是 远远地用镜头拍。在我的眼里一人一物都有他各自的情态和气息,都是有生命的。后来 选择以更确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线索来拍摄。5月份开始拍摄回龙观公园,拍人们在公园 里自在自我的那种气息,在拍人的时候,当然会有人拒绝我的拍摄,也会有人刻意的在镜头前去表现,但我一直觉得拍得不好,找不到那种我想要的感觉,或说是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式去拍到我想要的画面。这期间也拍了半个月左右的楼后的小花园,这些照片我后来一张都不喜欢,拍的花园像一个个呆瓜,陷入了一种模式化。拍摄进展的一直不是很顺利。7月份我又开始在小区里转悠,寻找夏天的那种绿荫下花丛中的生活气息。现在我开始拍摄站台和窗前屋后这两个系列,后面还会有一两个系列。包括之前拍的系列,有的会是阶段性的拍摄,更多的我想会是交叉的长期持续的拍摄。在拍摄过程中的坚持和放弃,取舍的那个度有时自己掌握的也不是那么好。 回龙观 王楠摄(回龙观公园) 5.现在的拍摄理念较之最初发生了哪些改变? N: 曾有朋友在看过这组照片后问我你想表达什么意义。有一位朋友和我说:从报导走向艺术性,除了表象意味,似乎照片本身的气息更为重要。好的照片一看便知,这种”好”是有限度的,这种好也是可以通过迎合来实现的,但是根里的好,无懈可击的好,我觉得会因人而异。我不想寻找意义,意义是浑然天成的东西。我是在拍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拍摄的线索和方向的。开始是比较发散性的,会逐步明晰每个系列自己想要呈现和表达的。 回龙观 (…) Read more

Ofpx基金

今年九月发起ofpix基金的评选征集之后,我一共收到了20份申请。如何从他们中间选出一位颁奖,是一件头疼的事。尤其是当中很多人,都已经是朋友,我知道他们操作手中选题所面临的艰苦条件。 我只好求助于那些能站在第三方视点审视这些照片的评委,他们是:曾璜、沈玮、刘灿国、曾翰、孙京涛、晋永权 把这笔不多的钱,发给一个试图走摄影职业化道路,能够系统持续,踏实地展开摄影创作的摄影新人,这是我和评委交流意见时,提出的ofpix基金的目标。 我们的评选规则可能比较粗糙,每个人推荐一人(此人获得10分)提名两人(此人获得5分)最后将分数相加。(不过有的评委觉得整体参选作品质量不高,因此没有提名) 以下是入围者的名单,他们都获得了一次提名或者一次推荐: 奎森 严明 天空     尤文虎  宁舟浩  以下是获得ofpix基金的提名奖的名单,他们都获得了一次提名以及一次推荐: 木格 满异  王文静  最后我们把今年的ofpix基金颁给了王楠,她获得了两次提名,一次推荐 评委们对作品都看得非常仔细,他们的评选都经过了慎重的权衡和比较,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意见: 整体感觉这批申请的摄影师思路太狭窄了,题材基本没有新意,还是局限在被国内摄影界多年来所误导的所谓”纪实摄影”或”报道摄影”的套路思维。所以要在里面挑选,确实有些困难。 我特别希望能看到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到图像表达的摄影师。所以我选择的摄影师可能拍摄计划不是很周详,图像表现也不尽完美,但却是不落窠臼的。 如果他们的知识视界能够更开阔一些,可能有助于他们更为深入而独到的视觉思考。 虽然评选结果早在上个月15号就公布了,我却一直到现在才有时间向大家汇报具体情况。祝贺获奖者,同时也希望参与者不要因为没有获奖而放弃努力,任何评选都带有一定的偏僻和偶然性,希望他们能够跟随自己的心,继续展开作品的拍摄。 2009年度ofpix基金的评选也会在9月展开,我会在教室里公布消息。

通知

ofpix 基金已经收到了一些申请。正好赶上十一,时间再延长几天,截止期延长到到十月八号,之后的申请不再接受。 十一的时候,教室不关门,写了那么多长篇大论这几天要整些好玩的。

将有用进行到底

从丽水回到北京,已是深秋。今天早上出门,秋风卷着落叶,等待暖气入驻房间,冬天就到了。9月到10月,每天都是狂奔冲刺的速度,各种要处理的细节,做不完的事情……这一段时间似乎在我生活中变长,但经过了,却又变得非常短暂。 不管怎样,我回来了。您下周就又可以正常收到消息树了,已经拖延了征稿的“第六届OFPiX基金”马上就要开始征募了,各种事情又有着新的继续。待我把工作室收拾停当,新书架运进来,欢迎你们来看书。 今明两天,我将在博客里将回顾丽水摄影节两个展览的情况。感谢所有参展者的信任,我们才得以有了两个很棒的展览。  有用的摄影 任悦 凡物有可用之处,当充分利用,这种物资匮乏时期人们对待物的朴素态度,今日已经变得稀缺。就如同我们和摄影的关系,因为它就便捷地放在手边,我们可能反而忘记了它的有用之处,而去追求它的无用了。 与摄影记录的天性背道而驰,并非不可,我认为聪明人必定能从中探索出许多玄妙,但在我看来,我们却依然能够在顺应摄影的过程中,找到其并未尽用之处。但我这也很可能是一种笨人的想法。 为什么要拍照,我们往往会避而不谈拍照时的某些实用目的,而转而用一些大道理来包裹,我们对自己在阅读家庭相册时那种无法抑制的欢欣视而不见,仿佛那根本就不是摄影。但事实上,在追求摄影之无用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性和功利心恐怕并不亚于那种实用的摄影,甚至更甚。 我说的实用,就是天性中人们觉得应当拍下照片的那些时候,比如,拍下亲爱的人,弥补记忆的缺失,抵抗时间的流逝;拍下不能拥有的,让某些人和事离自己更近——尽管这可能是一种自欺欺人;而更多时候,我们要别人也能看到自己的眼界,分享视觉所见正是因为摄影而变成可能。 拍下仿佛就是拥有的感觉,谁能够抵抗?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在北京一个城中村教打工女性拍照,活动结束之后,她们已经离不开摄影,对于这些居住在城市边缘,甚至被城市排斥的底层女工,拍照让她们获得了与世界的一种联系。 这个展览里有对证件照、家庭相册的探讨,职业摄影师奉献自己的技能充当照相馆师傅,给贫穷山区的人拍全家福,父亲拍摄儿子的成长,旅居海外的几位华人摄影师通过拍照重看自己的血缘、家族和个人身份。这些照片都非常私人,首先是对摄影者个体有用的照片,但却同时也因为时间的沉淀,或者其关注话题的普遍性,在个人之外也能产生回响。 所谓尽用摄影,可能还包含着这样一种态度,照片并非只有一个“摄影的”属性,它还有很多摄影之外的生命存在,对照片的使用将激发它的新生命。比如,在《生物多样性之美》这个展览里,这些美丽的照片和风光照的不同之处在于,摄影师出于科考的目的去拍照,种属、地域都有详细标注,这样的照片最终能够被更多的科学家共享,可以用于研究而并非仅仅限于观赏。有的时候,我们对照片纪实属性的怀疑,是因为把证实的责任都加在在摄影师身上,忽略了对照片进一步考证和归档应该有更多人合作完成。所以,《棚户区》这个展览是一份未完成的档案,呈现在这里的不是一个终结的作品,而是可以被进一步使用的照片。其实,某些时候,我们要放弃摄影,才能得到更多,照片在传播和使用中会获得更多价值。 为此,我希望在这个展场里,你可以停留在照片旁边,去阅读这些照片,“享用”这些照片,在与你的交流中,它们会变得更为有用。   《有用的摄影》主题展被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评委会评选为优秀展览,其中《木兰返乡》、《克拉美丽》两个展览又荣获大奖。 《有用的摄影之照片中学生》傅翀策展 《有用的摄影之家庭相册》傅翀策展 《有用的摄影之克拉美丽》袁洁作品 《有用的摄影之自己的故事》靳华作品 《有用的摄影之棚户区》 《有用的摄影之我们在一起》焦冬子作品                  《有用的摄影之木兰返乡》合作:木兰社区活动中心+OFPiX   聂小依策展 ——————————————————————————————————- 《有用的摄影》展览目录 照片中学生/Not Yet Adult 档案照片/Archive (…) Read more

延展的摄影

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好消息,OFPiX今年春节发起的木兰返乡活动,受到马格南基金会的邀请,将要到纽约参加“延展的摄影”研讨会。它鼓励社会纪实摄影师不要只以一组照片为项目的结束,而要尽可能地利用数字技术,融合互动元素,吸引读者在多个平台(各种移动终端)参与摄影师所介入话题的互动。 Read more

第二十个Camp

清晨会给我特别的感觉,仿佛这一天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未来时态充满神秘,让你不想让它完成。 我向来不擅长数字,写这个博客也不知道几年了,唯有Camp记得清楚,一个个数过来,今晚已经是第二十个了。现在做Camp较之以前有些困难,北京的高速路以及地下铁将这个城市撑得大大的,人隔得远远的,我们越来越习惯在网络上生活。这恐怕就是我那小小的激动的来由,这样的聚会不会太多。 发布一下今天Photo Camp20+OFPiX基金总评的菜单吧: 单元一 * 从纯真出发,来自木兰社区活动中心打工者的照片 * 杨雁清 & David Wang: 《沙发人类学计划》 * 刘禹扬:《建筑艺术》 * 夏世焱:《裸婚时代》 中场 * 抽奖 :图书《针孔摄影》、《毛以后的中国》、《孙明经手记》等,奖品提供:后浪图书出版公司 * 立得可取照相馆儿:通过宝丽来互拍认识一个陌生人 单元二 * 我们的黏度照片 * 孙爱国 :《在困境中挣扎的炼焦工人》 * (…) Read more

摄影+书工作坊招募

去年的ofpix摄影书工作坊工作现场 “摄影+书工作坊”是上海鲲鲤画廊和ofpix工作室从今年年初就开始筹划的一个工作坊,将于五月在上海举办,美国光圈基金会的出版人Lesley Martin、摄影师沈玮担当讲师,我自己也会参与授课,我们将分别从出版人、摄影师和策展人三个视角,帮助摄影师审视自己作品的完整性,深挖其作为一部个人作品集\一本书的可能。 这个四天的工作坊,具体招募信息上个月已经由鲲鲤发出,现在,一个最新的消息是,工作坊得到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提供了六个奖学金名额(两个全奖,四个半奖),为因经济原因不能参加工作坊的摄影师提供了机会。 在设计这个工作坊的时候,我们尝试把作品点评(portfolio review)和摄影书图书编辑(photo book workshop)融合在一起,意图帮摄影师完形自己的作品,并思考如何将之放在书这个媒材里展示传播,学员不仅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作品点评,还能在工作坊期间重新编辑梳理照片,形成一本书的雏形。工作坊把重点放在“作品内容评价”、“摄影书媒介的特性”、“摄影书的图片编辑”这几个环节上,希望学员能够从来自光圈的出版人Lesley Martin那里得到这个久负盛名的出版机构的经验。 以下便是工作坊的信息,课程内容和申请方式。 『工作坊信息』 时间:2012年5月3日至6日 地点:上海 讲师: Lesley Martin (摄影机构光圈(aperture)杂志出版人,现居纽约) 任悦(策展人,现居北京) 沈玮(旅美摄影师,现居纽约) 主办:鲲鲤国际影廊 kunst.licht Photo Art Gallery 协办:ofpix工作室 『工作坊学员招募与费用』 工作坊面向全国招收10名摄影师,申请截止时间是4月15日。报名费每人5000元,学员的食宿和交通需要自理。 『奖学金』 工作坊得到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赞助支持,他们为参加这次工作坊的学员提供六个奖学金名额:两个全额奖学金,四个半额奖学金。(申请方式见后面的『学员申请』) 工作坊开班第一天,鹰峰电子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会莅临现场为学员颁发奖金。 (…) Read more

WorkCamp6招募营员:让影像发声,与她同行

女工胥红佳,她在一个木门加工厂工作,正在给其它工人做饭。摄影:廖璐璐 工作营目标:与公益组织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合作,记录城市女工的生存状态,用影像帮助她们发声。 让影像发声工作营是ofpix的公益工作坊,已经举办三期,着重探索摄影师和公益组织合作的路径和方法。我们提倡这个理念是因为和NGO/公益组织以及其他一些慈善组织合作,摄影师能够更快速地切入自己的拍摄主题,理解拍摄项目的内涵,并借助公益组织的传播平台让照片传播至特定受众,使其发出更大的声音,最终使被摄对象受益。 在前几次工作营的实践中,摄影师、公益组织以及工作营这三方,缺乏一定程度的磨合,时间又非常仓促,从而影响了工作目标的实现。这次我们做了一个改革,只选择木兰社区活动中心一家作为工作营的合作对象,并以关注城市女工为主题展开拍摄。 我们将和公益组织一起讨论选题,拍摄女工的故事,初期成果会制作成公益海报。工作营结束之后,还会遴选三位摄影师,给予小额资金支持(每人一千元的交通补贴)和拍摄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和木兰展开长期的项目合作。 让影像发声工作营是免费的,摄影师志在帮助社会,我们也愿意为这些做公益活动的摄影师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影像真的在发声!上次让影像发声工作坊的的成果,给公益组织制作的海报,除了在奇遇花园咖啡做了小型展览,还在公益组织募捐筹款的时候派上了用场。 WorkCamp6 让影像发声3月23日开营,地点在北京,计划招募6名营员。 申请方式: 1,请将您的个人作品集和简历发送至 ofpixcamp@gmail.com,截止时间 :3月15日。 2,作品集不少于20张。如果您是空白的,没有作品,就谈谈您参加活动的动机吧。 3,WorkCamp只面对北京的学员 让影像发声工作坊的营员聚会 WorkCamp6 让影像发声工作计划: 第一次集合:时间:3月23日,晚六点半 讲座:《理解社会纪实摄影》,讲座人 任悦 讲座内容:社会纪实摄影的发展历史,脉络,拍摄方法,与NGO组织的合作,基金申请 讨论:摄影师将获得本次合作的NGO组织的相关介绍,讨论可能的拍摄方案。 摄影师一起观看之前让影像发声工作营的作品,讨论可能的作品推广方案 第二次集合:时间,3月24日,晚六点半 讲座:《城市女工的生存状态》,讲座人 木兰社区活动中心负责人 齐丽霞 讨论:与丽霞一起讨论你的选题,讨论可能的拍摄方案,以及如何推广这些照片。 第三次集合:时间:4月13日晚六点半 (…) Read more

是你们

吴育琛摄 唱票的时候,静悄悄的。 是你们,坚持到最后,用理智,更是情感,去衡量究竟哪个摄影师更需要支持。这一票,投得并不轻松。 凌晨两点,在唯一一间依旧营业的小烧烤店,你告诉我,应该更明确这个微型基金的评奖标准,用更鲜明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在寻找怎样的摄影师,我们总结出了这样一些关键词: “公共性”、“在场”、“行动”、“社会问题”、“来自社会,还于社会” 这其实就是你们在做的。我在家里打印你们的申请,那么厚厚的一叠,有细致的计划,对被摄对象的访谈,社会学和人类学工具的借用,与NGO的合作。我们也都看到了,孤岛上是你给他们带来蓬勃的生气;你说自己第一次拍摄是急功近利失败的,你要去唤醒他们的公民意识;此刻,你已经在路上…… 凌晨三点,我回到家里,准备写这篇文章。从包里取出来的电脑冰凉冰凉,而你拍的现场照片已经躺在我的邮箱里,其实我一直都没有感到冬天的温度。 我的手机已经无法接受新的短信了,里面有你发给我的,你说不要担心,“这些摄影师还年轻,应该看到希望,看到摄影本身的快乐,不是出名整钱”,你们都那么愉快地接受了这项繁琐的评审工作,而且都强调一定要做“义工”。 它叫做“基金”,但不关钱的事儿。 结果终于出来了:第四届OFPIX基金的获奖者是——占有兵,陶金。 报喜的电话已经打过去,对面传来了家乡话。 我要感谢你,很多次和我联系,要捐助一个摄影师,我怕不能完成这样的嘱托,仍旧不是钱的事情,而是不能亏欠别人的心。 这并不是一个结果,它的背后有你们,你们和你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厚度的事件,每次回忆都会有脉络可循。这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一个行动者的快乐,我想你也应该试一试。 最后,还要感谢你,这些天忙坏了吧。应该睡一大觉。 好了,我也睡了。好梦,新的一年。 (获奖者的进一步介绍,将在后面的博客中陆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