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什么颜色?

the color of……是一个搜索引擎,但它并非被用于进行理性的发问与回答。 比如,你可以问:夏天是什么颜色?(the color of summer) 系统会从flickr里检索各种夏天的照片,把它们的色彩中和,逐渐糅合成一张新的图片,给你一个具有肌理的颜色。 这就是夏天的颜色: 颜色是具有肌理的,我很喜欢这个网站所展示的各种奇妙的结果。世间万物皆有颜色,却没有一种颜色是单一的。 说到颜色,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教室八月份的活动:“彩虹村民计划” 彩虹是同性恋群体的标志。 7月25日,美国纽约州正式通过立法承认同性恋婚姻,当天就有八百多对伴侣申请结婚。 中国离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还很远,但社会气氛也已经发声变化。十年前,我拍同志,紧张压抑的气氛多于轻松,而最近,因为“让影像发声活动”,当我再次接触同志群体,我能够看到他们有更多的自信,以及摆脱“柜子”束缚的自在。 同志文化中心是我最近正在推动的“让影像发声活动”的合作公益机构,有两位营员和他们一起工作。在和同志文化活动中心的前任负责人范坡坡接触时,发现他还在做一个关于同志人群身份认同的酷儿影像计划,于是,我们两个的聊天促成了“彩虹村民计划”。下个月开始,我们将一起做一个为期四周的工作坊,针对同志人群,希望他们能借助相机发现自我,也让世界能同时发现他们。 这个活动招募通告在这里,7月30日招募截止。

印刷帮的故事:一本北京牌儿相册

以下你要见到的这本“北京牌”相册是网友zhang1纯手工制作的,他前两天发邮件给我“显摆”(呵呵)。我想这也应该算是印刷帮吧,就把他豆瓣的文章搬到这里。话说和这个北京牌儿相册类似的我手里也有一本,不过封皮是淡蓝色的,写着两个字:影集,里面还贴着一些陌生人的照片。 作者:zhang1 豆瓣原文链接:这里 出差回来正好是礼拜天,没事干,不想出去又睡不着觉,想起了之前欠朋友的一个债。 去年春天,一个哥们儿夫妇俩要移民,走之前不久,我们瞎聊,照点相留个念吧,说行。 朋友是工作中认识的,聊的开心,工作没了关系也还没事瞎扯蛋。他们夫妇同年生,还是初中或高中的同学,上学时一直在日坛永安里这一带。很有夫妻相,虽然比我大好几岁,不过看着不像。大概是四五月份,我们在日坛公园拍了点照片。 底片冲出来有点问题,我原来计划的输出尺寸可能够呛,我办事拖沓,这事儿就放下了,他们走之前也没能拿到。 去年年底还是今年,路过东直门MOMA门外桥下,见很多附近居民,多为老师傅,摆摊卖旧货,逛了逛,看见个相册,和小时候常见的相同,硬皮系绳,里面每张 黑卡纸之间有很薄的半透白纸,外观有些旧,但确没用过,封面烫金梅花图案和建筑图案,北京二字(建筑看着眼熟,后来发现其实是农展馆,距离这里不远,估计 是若干年前农展馆的纪念品一类)。不善砍价,砍了半天还是15,收下。心想不定何时可用。 这会儿,想起来照片可以弄小幅放这里,可以直接把120底片做成和小时候见过的120照片一样的大小。当时照相馆似乎少有120放大机,所以我印象里在各家相册中见到的都是和底片一样大小的照片,上面还写着“房山照相馆”之类的字,照片的边还是切成花的。我找不到切花的机器,就留个白边吧。 选照片 朋友喜欢故乡北京,我想过要弄一些北京的照片放到给他的相册里,我曾问他对什么有感情,他说:杨树、胡同、中山公园、地铁二号线、动物园狮虎山、前门肯德基、日坛中学……看,社会主义风格的审美观,我脑袋里想象着,动物园和肯德基,听起来就是俩人搞对象的地方。 我没能把他说过的地方都走一遍,只是路过的时候想起来的话,顺便按一张,现在看起来气氛还不够足,于是我想起了之前在网上见过的一堆照片,是老外Leroy W. Demery, Jr.在80年代来中国时拍下的,令人印象深刻。照片搜到了,这位先生着实令人尊敬,奉献了这许多美不胜收的照片,屡看不厌……我挑选了其中北京的几张,修掉上面的水印,抱歉,不商业用途,盗用了。我想要不要感谢老师傅一下,老先生的Flickr相册里还有很多照片,看看有没有你的地方?http://www.flickr.com/photos/lwdemery/ 最终,挑选了几张两口子的,几张我硬盘里平时拍的,这位洋人朋友的几张,还有一张名叫Sanpeter的朋友拍的小学生运动会照片,居然是“FangCaoDi xiaoxue”,芳草地小学,我决定用这张做铺垫放在最前面,用它把时间带入到80年代,也许小学生里面就有我们的这对夫妇呢,也许他们在小学认识,过了青春期,也许他们开始暗恋,春游的时候,在中山公园或是前门肯德基坐在一起,手足无措找话题…… 气氛与内容混杂,掺和着来吧。 输出 我决定照片都用小尺寸。洋人师傅拍的,网上图很小,印刷尺寸火柴盒大小;120照片,弄成和底片等大;我拍的一点北京,大概6×9cm大小。去祥升行弄出来,麻烦师傅给裁好了,好像一把扑克牌在手里。 排序 照片有三类,共十六七张,80年代北京,现在的细节,两口子的照片。想了想,不分类摆,按我直觉的气氛走,在地上码放着弄,感觉像在打牌,拉大车。 用芳草地小学的运动会开始,80年代北京的穿插里面,两口子的顺序搞一搞,有几张还有点搞对象的感觉。现在北京细节的,放在之间稀释。最后用一张“青年泛舟颐和园”的。 刚开始觉得照片小,有点担心,做完了拿在手里,感觉不怕小了。 这两天寄出。

周一消息树

早晨坐在电脑面前,瞎写一些毫无关联的东西,是我能做到的,对抗这个外在光鲜、内在却乏味透顶的世界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1. 摄影师Boris Mikhailov出了本新书,叫做“Tea、Coffee、Cappuccino” 要是找对生活的愤怒(某种制度中的愤怒),Mikhailov的照片才是好东西。他我最喜欢的摄影师。他的照片不是西方制度里那种“个体的愤怒”,很显然,我们有很多年轻人都试图学习那些样子,或者宣泄那样的情绪,但你要是活得舒服,那充其量就是一种不高兴而已。Mikhailov却怒到了骨子里。 这本怪书名是怎么来的呢? 在前苏联时期的乌克兰,服务员会问你:“茶还是咖啡”,但苏联解体二十年之后的乌克兰,服务员会问你:“茶,咖啡还是卡布奇诺?”这是西方文化提供给乌克兰人的多元选择么? Mikhailov这本书拍摄自他自己乌克兰的家乡Kharkov,在这里,泥泞肮脏的道路上,树起了鲜艳的广告招牌,全书大概200张彩色照片里,差不多里面每个人都拎着盛满物品的购物袋,仿佛预示着一种美好生活的到来。但对于Mikhailov来说,这不过是一种“由廉价商品构成的花花绿绿的塑料现实”罢了。 书中的照片都是街头摄影作品,Mikhailov曾提到:“某种程度上,我将一直会是一个街头摄影师,我在街头寻找当下时光里能够表征历史的符号,街头如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社会的进程。” 大概有不少人都无法接受他照片里的现实,似乎过于直接,但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当你看到了一张照片里的悲惨,你才可能在街头的现实中注意到它们。” 2. Instagram让你的手机照片更美好 纽约时报最近有一篇文章,介绍了当下正红的手机照片分享App:Instagram。 这篇题目为《手机拍摄的明信片》(A Stream of Postcards, Shot by Phone)的文章指出,在数码相机销售日渐低迷的当下,手机拍摄照片却成为另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遣,也让为手机照片分享和传播而设计的程序大行其道。Instagram则是这些程序里的明星。 制作该程序的是一间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只有四个员工的公司,Instagram问世八个月以来,就已经吸引了五百万用户,现在则以每月一百万用户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个业绩让同行嫉妒死了。 他们有什么成功的秘密么? 这个软件非常傻瓜,专门针对iphone , 给你提供一些选择,只要指头按按,就可以把照片变成宝丽来,lomo,等各种非常文艺的感觉。创始人谈到:“我们做这个程序最开始的目标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手机拍摄的照片容易虚掉,并且构图也不太好。” 就是这样!一套花俏的外衣立马解决了人们对手机照片的不自信,有了它,人人都是艺术家了。 3.   所有的新闻都蓄势待发准备“卖” 这个标题是 a (…) Read more

ipad,划拉一下,哗啦一下

如果有时间,我还是喜欢捧着纸质的书来看,ipad已经逐渐变成我生活中的鸡肋,背着抱着都挺沉,扔了又可惜。不过,我的抱怨抵不过ipad们步伐整齐,喊着号子——1,2,3……朝向人们的生活一步步突进,纸媒体继续被唱衰,而媒体世界的ipad热潮似乎已经从理念刮到了细致入微的实践,之前炒作这个概念的还是大的媒体和出版集团,而现在很多个人和小团伙,都开始做自己的app应用了。 今天我就划拉划拉ipad,介绍一下最近哗啦出现的几个app应用程序: 1. SPD45 这个应用让我这两天一直在纠结。它是由美国媒体设计师协会(Society of Publication Designers)出品,里面是这个协会第45届媒体版面设计比赛(2010年度)的获奖作品,杂志的封面,内页,图表设计,图片使用,等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设计,基本上可以一网打尽。 因为是出自设计师协会,这个应用设计得很贴心,检索,分类,都很清晰。(更多介绍,这里) 你问我纠结在哪里?价格呗,要20美元。不过,想到过去买这种年鉴价格贵不说,还浪费纸张,并且也不方便查看和检索,就在刚才,我还是按下了购买的按钮。(据说这个app超级巨大,要下载一阵子。) 2. M0MA 完全是偶遇,在查看spd的app的时候,看到了美国当代艺术馆(MoMA)的app,因为是免费的,就迅速下载了一个。 纸上谈兵式样地看艺术品,自然有诸多遗憾,但这个app最大的优势是信息量还是比较丰富,它主要介绍MoMA的馆藏作品,有一些作品附上了非常详细的背景信息,包括策展人对作品的解释,艺术家谈话,等等。作为一个对当代艺术的一个纵览,应该还不错。 循着MoMA这个线索,我又下载了MoMAbooks这个app,是一个电子图书馆,都是MoMA自己的出版物。里面已经有几本书上架了,其中有John Szarkowski编辑的Atget的画册。这些图书可以下载样书查看,但是如果想看全本的,那就要付费了,价格也是二十美元左右。 翻了翻Atget的书,他的照片真禁看啊。不过,买电子版的,那就太不过瘾了。 3. Anne Geddes MatchUp 最后这个app很萌,似乎昨天谈比较应景。它是儿童人像摄影师Anne Geddes根据自己的作品the beginnings这本书制作的ipad游戏,记忆拼图类型,似乎比较适合爸妈和小孩一起玩。 这位女性摄影师很有商业头脑,估计很多人都见过她的照片——比如宝宝挂历上,论坛的趣图分享里——她的标志性风格就是把孩子打扮成天使一样,加上各种道具(花,南瓜什么的),最后的效果保证撂倒全世界所有的妈妈。 看到粉丝对她的照片爱不释手,Anne立刻做了这个照片游戏,售价0.99美元,想必一定有不少追捧者会购买,此外她的新书the beginnings也同时推出ipad版, 这位摄影师说:“现在让自己照片广泛传播的新渠道非常多:ebooks,  iphone, ipad (…) Read more

铃了个铃

对我这种心理素质特别不好的人来说,给印刷媒体写稿子,实在是一种折磨。折磨又分成之前折磨和之后折磨,写的时候总是自信心不足,恨不得改八遍,等稿子发表之后又不敢细看,生怕看出个错误,搞得想撞墙。 你看,我用了“印刷媒体”这个词,这种惶惶不安的紧张感,来自我对“印刷”的崇拜?不知道,反正,在博客这个地盘儿上写东西我没有这种感觉,尽管我那些粗心以及知识匮乏而导致的错误经常被读者揪出来,弄个大红脸,但我可以立刻致歉,改正,并且还会生出一种似乎能够无限接近正确的愉快的感觉。 我能不能再用“严肃媒体”形容一下那些依然要印出来的刊物?对于在这些媒体工作的人们,我开始越来越敬仰。昨天看到一本小书,里面写着:“如有疏漏之处,均为编者之责任”,说这句话得多沉重,付印之前要吸三口气。恐怕就因为这个,我们还是应该祝福这些“白纸黑字”长命百岁乃至万万岁。 即使在博客写东西,我现在尽量约束自己向严肃媒体学习,变得严肃一些,但我依然还是喜欢网络的轻松和跳跃,尤其是一样东西,它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超链接”(link),也就是这篇文章标题里的“铃了个铃”。 但随着博客甚至浏览器网页的衰落,“超链接”开始变成“被某某人转述的话语”,话语的出身不重要了,“被某某人转述”却反客为主。这是多么的没天理! 有的时候,我几乎无法把自己的博客文章变成一篇铅字文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还原超链接,那种借助网络和不认识的人的交流,噪杂的多种声音一起迸发的感觉,活生生地变成了一种“抄袭”,在印刷世界里,变成了这样一个词儿——“编译”。 以上这些话都是在写正文之前的碎碎念,最近看到几个不错的链接,想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编译)一下。 铃、铃、铃,它们来了: 1. Robert Adams :”The Place We Live” Robert Adams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新地志”(New Topographics)摄影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一个自学摄影成才的英语言文学博士。 美国西部在Robert Adams的镜头里已经连续呈现将近四十年,耶鲁大学艺术中心近日为他举办了一个名为“我们所居住的地方”(the place we live)的回顾展,策展人谈到: “西部对他而言,因为人和自然这种矛盾重重的关系,显现出一种脆弱的美丽。他的照片的出众不仅仅是因为其扎实且明晰的表达,同时也因为其中痛苦和希望混杂的味道。” 我很喜欢Robert Adams的照片,通过博客eyecurious发现了这个展览的网站链接。网站做得出奇好,不仅有分年代的展览作品,作者本人的个人经历年表,还有Robert Adams所出版的所有画册的逐本介绍。 最后这个资料很重要,Robert本人出版了超过三十本画册,他本人认为摄影“从头到尾都需要编辑”,因此画册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呈现平台。此网站将这些书设计得像堆成一座小山,点击书脊就会跳出一本,读起来非常舒服可爱。 2,Wayback Mchine (…) Read more

ICP的公开课

ICP(国际摄影中心)把到访摄影师讲座的音频和视频都搬上了网络,这个消息似乎以前介绍过了,不过最近偶然又溜达到他们的这个页面,发现料还是挺猛烈的,加之当下公开课的概念挺流行的,就趁机再推送一下。 ICP国际摄影中心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展厅,一个是学校。此网站上的内容应该都是到访ICP学校座谈的摄影师留下的,视频课程最早从1995年开始,音频则可以追溯到1975年。 网站上还有一个大(小?)礼包,有八个讲座可以下载。 当然,可惜所有的内容都是英文的,那就借此机会好好练习一下听力吧。另外,所有的讲座都有其枯燥的一面,不知道习惯了在网络上乱窜的观众们,是否还有耐心枯坐半天听讲座呢?

晨读,自说自话

1,《连线》杂志的博客RAW介绍了一个摄影项目:blogger。不喜欢。感觉除了应该在《连线》这样的科技杂志的语境中出现一下,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至于作者说的:我要把他们内在的世界展示出来,以及杂志评价:非常有思想,深入…… ,看不出来。 Gabriela Herman摄影 2,覃里雯在她的《冷酷的新闻纸》一书里谈到散文写作,她说:“一篇essay是对一个或多个主题的论证,论证方法可以是直线式的,圆圈式的,螺旋式的,枝形的,甚至是网状,它时常提醒我,写作可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方向。” 这一小段文字多少可以回答我不喜欢上面那组照片的原因,“每个闪烁的小电脑+一个呆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方式呢?在camp12里,有个姑娘说:“收集癖!”。 当然,放在杂志的语境里,它也挺好的,现在我们的杂志不是到处都是这些东西么?一次性消费,正好。 3,图片大鳄Gettyimages新整顿了旗下的网站photos.com——这个世界还有这么牛的域名? 改版后的photos.com是一个微利图片社,针对的客户群主要是小型公司,设计师,网页设计,以及其他创意产业相关人员。 但是,人手一台相机(手机)+人手一套修图软件(自动程序)+人人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在这样的局势下,getty所描绘的这个微利图片产业真的存在么?photos.com上面这个美丽的水果,在多少个文艺青年的相册中出现,你还想用0.19美金将之套现? 4,说到传统图片库公司的窘态,它们面临着一个新的图片传播格局——图片的屏幕化传播——这个词有些不严谨,我指的是,照片很少被印刷出来,而就是在电脑屏幕,手机屏幕,ipad屏幕上观看。照片变得更为柔性了,精度什么的刚性体系开始瓦解,进一步来说,这还意味着对照片的技术美学也有着新的要求和标准。我想,这恐怕都是做图片库大叔们所始料不及的。 最近,两家网络摄影媒体bite,daylight合谋出了一个ipad版本的摄影杂志,名叫50PM。2美元一份,据说每天有50个下载量。很快,默多克传媒集团旗下的ipad版本的“报纸”“the daily ”下周也会上线。 说到这种新兴的出版方式,说到在网上买一个nobody出版的东西,这其实非常靠谱。原来你认为做印刷媒体的都是“精英”,但你已经逐渐发现“精英”不是这么定义的,面对那些与广告商和被访对象合谋出来的报道,“新闻”也不是这么定义的,如果google,twitter,facebook等这样的产品收费,我会花钱的。

旧照新颜

刚刚发现的网站,叫做historypin,正如网站名字所透露的——在这里,你可以把自己的历史别在地图上,旧照片被此地新的现状所映衬,历史和当下影影绰绰地交织在一起。 这个网站目前已经有了将近一万张照片,遍及世界各地,Hisitorypin和google地图合作,google的街景地图本来就很有趣,将照片黏贴上去,对照今天寻找过去的蛛丝马迹就更有趣了。 遗憾的是,这个网站在国内要翻墙才能上去。在地图上也没有任何中国的新旧对比,倒也是,一方面google街景还看不到中国,另一方面,最实际的情况是,你很可能举着一张老照片,却不知道应该在当下场景中的哪个地方黏贴。

看不见的照相机

这机器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 它的名字叫做Buttons,是照相机中的“盲视者” 和普通照相机一样,它也有一个按钮,红色的。但奇怪的是,它没有镜头。你按下快门,这台机器并没有记录什么。它也有一个显示屏幕,也许是几分钟,又有可能是几个钟头,这个屏幕上会显示出一张照片——那并非是你拍摄的,而是一个不知名的家伙,他在同一时刻和你按下了按钮,随后可能将之上传到网络上,这台相机的“拍摄”,实际上是在帮你搜索他人的记忆。 机器的制造者说: 摄影已经成为一种“超链接”行为,制作一张照片放在相册里不再是摄影的终点,通过网络相册将之发布出来,已成为我们分享各自视觉记忆的一种主要渠道。因此,摄影行为已经从一种对记忆的保留延展到一种通讯行为,它使得我们如何看待现实,如何对待记忆以及如何使用其叙事等等诸多行为都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将拍摄视为通信,这很好。我按下按钮,对一个遥远的你寄去一声问候,也请这个神秘的盒子告诉我,那个时刻你看到了什么。

1416聚会: 拖歪相机Party (日程有所变动)

每次摄影小青年的活动,总会有一小撮人如变魔术般从兜兜里掏出各种 宝贝,或者古里古气,或者怪里怪气,要不就是特别华丽,要不就特别顽皮,引起周围人啧啧生叹——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啦——要不?我们弄个显摆专场。 欢迎无法过六一儿童节,但是仅仅比“六一”大一点点的朋友们,来参 加我们的“拖歪相机Party” 1,拖歪的含义:来自英文Toy,但同时具有“拖着个歪门邪道的相机的含义。 2,拖歪的精神:爱摄影,爱相机,爱玩儿,从不假装高 雅,无厘头和娱乐是拖歪玩家的目的。 3,拖歪的时间:六月五日星期六,下午两点。 4,拖歪地点:奇遇花园咖啡馆 5,拖歪活动方法: A,带着你的歪相机 B,带着你的歪相机拍出 的照片 C,填写一张歪相机历史 卡片,与相机和照片一同展示。 D, 歪家一同观看相 机,讨论歪门邪道 E,幻灯片秀,著名摄影 师的宝丽来作品 F,请准备好一些弹药, 现场可以互相拍来拍去。(有谁可以贡献一个好玩的拍摄方法呢?) 6,活动门票 30元/人 请注意,门票费用用来租赁场地,投影仪器,有饮料(红茶,橙汁)提供,组织者本身并不收取任何费用。感谢你们支持活动的可持 续性发展。 活动预告: photocamp10 ,主题是街头摄影, 仍然在收稿中,已经接近尾声,近期就会举办 (…) Read more

Toy, Joy!

得给自己找些乐 比如,下面这个咧着嘴的Holga 可以两只眼睛都睁开拍,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拍。。。 得给自己找些乐, 可以给iphone装一个apps,名字叫做“塑料子弹”(Plastic Bullet),被塑料子弹击中的平淡无奇的iphone照片,会给你和朋友 带来很多乐子,对了,所谓玩具相机,就是那些最简单的塑料相机。 已经有不少人这么找过乐子了, 比如,这个位于东京的独立图片社,策了一个展览,全部是摄影师用“塑料镜头”拍摄的作品。策展前言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里面提到“当你询问摄影师 是如何坠入摄影的爱河,恐怕很多人都是从玩乐开始的。” 还有这个网络杂志,举办了一个玩具相机的比赛。 有个专门的网站就叫做“玩具相机”,而这个博客是玩具相机消息 总汇。 这就算是给大家准备的六一礼物,也别忘记1416的拖歪相机 Party,其中有个环节是观看大师的宝丽来作品,不能来的可以到这个链接里去看看,当然你要麻烦一些,循着文章里的名字去搜索一番。 说实话,六一已经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了,前日同学聚会我说了一句很不合时宜的话,“这个年代,选择做父母是个艰难的决定。”立刻,我就被“冷眼”包 围。仅以此文献给新爸新妈们,愿孩子的纯真,从玩乐开始的生活能够让世界更美好。

Iphone上签合同

还是在纽约的时候,汉斯给我展示了他新“研发”的一个apps,专门用来签模特授权协议(model release),过程是这样的,你在街头拍了个人,然后你掏出你的iphone: 1,一个蒙娜丽莎出现在画面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模特授权协议,引导被摄对象阅读协议(这份协议的文本来自getty图片社) 2,填写信息 3,给你的被摄对象拍一张头像作为证据 4,电子签名 5,发送一份pdf到对方的邮箱 6,大功告成 很多人都被所谓“肖像权”的问题困扰,这个问题很复杂,尽管只要你不把照片商用,很多时候不会涉及到肖像权,但是如果有份协议,如果这份协议的签署轻松活泼,在一个眩酷的ipone手机上,指头尖哗啦一下就能完成,那就太棒了。 刚刚接到汉斯先生的邮件,说这个apps已经上市了,目前可以免费试用。

最流行的“摄影器材”

日前,佳能粉丝们最想得到的一样眩酷新装备是…… 就是这个: 这支新镜头嘛, 其实,其实是一个咖啡杯: 我隐约记得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哥们拿一个佳能的小白去乡下拍照,镜头搁在桌上,一不留神就被乡亲在里面倒上了水。我很负责任的说,这个佳能咖啡杯的创意就是这么来的。 但遗憾的是你我恐怕都无法搞到这个眩酷新产品,因为这批杯子是冬奥会的特别礼物,随后就没有了。对此爱不释手的网友可不乐意了,据说他们正在开设论坛试图通过网络舆论而让这款产品尽快投放市场。

纽顿先生和纽顿太太

纽顿(Helmut Newton)那张著名的照片,夫人June托着腮盯着模特,纽顿则埋头注视着他的取景器。 纪录片《 Helmut by June》则完全是June旁观Helmut工作的结果。 影片的开头是纽顿拍摄性感美女的现场,伴随着镜头的摇移,June举着一台小型摄像机,从一面镜子里缓缓出现。 接下来的镜头,仍然是June对着镜子拍摄,但画面转向了他们两人的卧室,June整理她的头发,Newton则忙着接电话,商讨工作,画面的旁白是这样的, “纽顿求婚的时候,他说我们不会很有钱,可能一直都会很穷。” “他还说,摄影永远是他的最爱,我是第二位。” “女人有时候会问我,如何和这样一个‘怪物’生活在一起。其实很简单。” 影片结尾是纽顿给夫人的一个飞吻,随后是他持着摄像机在拍,June跑到镜头前搔首弄姿。 女性主义学者恐怕能从这片子中纵横交错的目光中看出很多奥妙。我没有头脑想那么多。这部片子与我而言,又解构了摄影史上一位所谓情色时尚大师的形象:他说没有什么时尚摄影师的称呼;他老婆说他一直是个“调皮的男孩”;我看了他的拍摄现场,发现一点儿都不情色——而更像是一台略有些枯燥但却非常精密的外科手术。 这片子给人的感觉就像那天,我远远看见路边有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觉得很凄凉,然后走近,走近,一直走到他面前,心情很忐忑,却没想到老人很欢快地和我打招呼:“早上好呀!” 把那些出现在神话和臆想里的人,都还原成人吧,这比把一个人塑造成神话可有意思和让人舒心多了。 请努力翻墙去看这部片子。 还可以配套观看BBC的安妮纪录片:这里

神奇扫描仪

今天早晨起来看到这个歪门邪道——用数码相机扫描底片?! 准备好了么?利用以下设备你就可以组装一套你自己的扫描仪: 1,一大块玻璃(有玻璃茶几的有福了) 2,一张洁白的光面的相纸 3,镜头最好有微距,但并非必须。 4,一个可以离机控制的闪灯,或者一盏台灯 5,photoshop或者其他图片编辑软件。 图片来源:photo.tuts网站,作者:Craig Melville 结果很不错呢。人民群众的智慧可真是熠熠闪光!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