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学摄影

在网易的“有态度的新闻”系列专题里,看到有关朱学恒的介绍,他将自己翻译《魔戒》获得的版税全部投入到一个事业里——开放式课程计划,招募志愿者翻译麻省等国外高等学府的开放式课程,借助互联网进行知识传播: “我们希望能够用开放原始码的理想、精神、社群和技术来挑战开放知识分享的这个新理念,让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知识。” 而这个耗尽他全部身家的事业也曾经为我带来惊喜,翻出博客开始之初的这个帖子,一晃都快五年了,很多当时还在进行时的课程都已经翻译完成了: 又搞了一个噱头。清晨8点钟,我还坐在北京的家里头,但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春季课程——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nd PhotoJournalism: Still Images of A World In Motion这门课我却着实在读。 昨天,在我的众多收藏的链接里,我又开始了超链接之旅。先找到了一个叫做開放原始碼理念的開放式課程网站,几个著名高校开放了他们的众多课程,而且还有志愿者将其翻译成了中文!于是我尝试输入photojournalism看有否新闻摄影的课程,但是出来的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课,起初只有课程编号,并没有具体名称,我心想,一定是错了,麻省不可能有摄影课,但是好奇心让我点开看了一下,哈哈,我发现了阿里巴巴的宝藏。 麻省真的有摄影课以及众多的与视觉艺术相关的课程: 人类学院的記錄文化(Documenting Culture) 建筑学院的目击现场:以摄影作为探查方法(Sites in Sight: Photography as Inquiry) 建筑学院的视觉艺术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Visual Arts 建筑学院的摄影概论(Introduction (…) Read more

密苏里的新闻观之一

上午在听讲座,主讲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副院长Brian Brooks,这位教授其实我并不陌生,在撰写《图片编辑手册》的时候,我参考了他参与编写的教材《编辑的艺术》(the art of editing) Brooks教授的讲座将持续一周,而今天是在进行新闻学的基础学习,但是仍然感觉很有趣。 Note1 密苏里的专业设置 密苏里一共有六大专业:报纸/广播电视/广告/杂志/新闻摄影/媒介融合 密苏里的新闻摄影专业于 1942年开设,而值得一提的是“photojournalism”这个新词也是在这一年里合成的。能够看到在密苏里这样世界最著名的新闻学院里,新闻摄影以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至少说明两个问题:新闻摄影是有所学的,新闻摄影也是有所用的。——说实话,当我看到“新闻摄影”是其中的1/6,不免有些得意。 一定要重视密苏里新开设的“媒体融合专业”(convergence)这也是此次教授来讲学的重点。人大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教授也曾经访问过Brian,他这样介绍开设这个方向的初衷:“我们看到在美国对记者编辑的需求有了变化,需要培训一些技能融合的记者编辑。我去了堪萨斯一家重要报纸,他们说希望招聘到能报道SUPERBOWL 体育盛会和美式足球的记者,给报纸写个故事,再给网络写个不同的故事,还能为网络做一些视频、音频的节目。他们的要求可以同电视台相比了。我们从没有训练过这样的学生,现在需要培养跨媒体的记者了。我们要开设一个将各种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新方向来培养这样的人才。”而反观国内媒体的需求,其实这种需求也依然存在,我不止一次在学校的求职信息里看到招聘单位要找一个“会写文字,会拍照片,同时懂得摄像技术”应聘者。对于搞新闻摄影的同仁来说,媒体融合是我们的机遇,当然也是挑战,但是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机遇。 Note2 新闻是什么? 新闻于读者来说应该相关/有用/有趣,这些最基本的素质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更加重要,因为在美国,读报人群基本在35岁以上,我们流失了太多的读者群。 好的故事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重要/有冲突/新鲜/显著/接近/及时 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强项:广播电视更加及时/报纸杂志更具有深度和权威性/而网络则两者兼而有之。 链接: 《编辑的艺术》当当网址 蔡雯《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

《出三峡记》读后

尽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还是想说说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因为我真的被带到了三峡移民的现场,我被书中的影像打动了,甚至流泪了,但却又不是因为影像的缘故。 晋永权摄 2001年,晋永权是我在读荷赛中国学员班时的班长,两年的时间我们需要完成两个命题作文——环境和性别,晋永权的拍摄内容都和移民有关,而事实上,这个选题他一共拍摄了五年。 所以当我拿到他送给我的书的时候,很奇怪,因为我的期待是一本很厚重的画册,图片应该很张扬,原本指望能够看到一些画册编辑上的端倪,学习一些纪实摄影的表达手法,却没有想到是一本装祯非常简单的图文书。 晋永权摄 现在想来,这也许就是晋永权的狡猾之处,他用自己的“不经意”拿下了我们准备阅读影像时的那副架子,我毫无戒备,甚至有些轻视地就开始读了。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圈套在于它很像是一本图文结合的三峡移民报告,卖书的卓越网给它的分类是报告文学,但是读来完全不是一回事。从文字的角度来讲,书 中混杂了各种文体,写书的这个人一会儿沉浸其中,一会儿又抽身出来,似乎在自言自语,但是转而又摆出一些看似证据确凿的事实。而书中描绘的那些故事,你更 不必追问它的真实与否。 作为一本图文书,更不可思议的是图片的位置,所有的图片都整齐地摆放在每个章节的后面,并无所谓图文对应。而称之为整齐并不过分,因为每张图片都处理得很收敛,没有一张跨页照片,没有大图片带来的冲击力,照片都很简单。 但恰恰是这种布局,让我有些迫不及待地去认真阅读每一张照片,我明知道前面的故事真实与否并不可考,但是却又拼命想在这些影像中寻找可以验证前面故事的蛛丝马迹——正是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我真的读懂了三峡移民的感情。 对《出三峡记》的阅读像打翻了五味瓶,自从进入这个行当以来,我积累了丰富的读图经验,却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瞎子;当我津津乐道于品评图片的时 候,我的味觉反而消失了。这本书让我重返阅读影像时的新鲜与贪婪,我朦胧记起《饮食男女》中的那个片断,老爷子的味觉突然恢复了,是的,就是这种感觉。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