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instagram友邻:TA比你更懂摄影

上周末,我沉浸在一个无聊的游戏中,翻看instagram上的个人年度精彩瞬间。这个短视频是一家叫做Statigram的数据统计公司帮用户自动生成的,里面是每个人一年被点赞最多前五张照片。无论是西班牙胖妞还是中东高帅富,常常是短片让我感到无比惊艳,但点进去嘛,也就普通人一个。 Read more

与陈小枚对话:人类学和摄影,它们都很感性

参与PhotoCamp14作品放映的陈小枚,背景很“复杂”:她本科学英语,毕业当了六年老师,随后跑到暨南大学读了新闻学硕士,紧接着远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了人类学,获得了人类学硕士的她,原本已经拿到奖学金,可以攻读博士学位,她却又拐了一个弯儿,去俄亥俄大学读了视觉传播硕士。现在,陈小枚旅居在华盛顿,是个自由摄影师。 有三个硕士学位,并且是三个有趣的学科,彼此之间还脉络相连,她真让我钦羡不已。 不过,Photo Camp14上,观众对她的作品《蒲竹纪事》却并不十分买账,在我解释了她的学科背景之后,大家更好奇想知道陈小枚的这部作品究竟是从怎样的角度把视觉传播和人类学结合起来,甚至是,她在拍摄这些照片的时候,是否有一个人类学的企图?而我比较关心的则是,那个摄影界一直嚷嚷的,用人类学的方法拍摄纪实摄影的呼吁,究竟是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两者的交叉点在哪里? 以下是我和小枚的对话,它并非是一个严肃的采访,我只是给她发了一些问题,其实它更像是我们之间的一次聊天。 这个简单对话对我的启发却很大,尤其是第四个问题,看了她的回答,我顿时感到自己又在不知不觉中犯了“二分法”的错误,看待学问的态度非常僵硬。是啊,人类学为何就不能感性了呢?学术研究怎么就必定“毫无感情”? 我想,大概正是因为头脑里的这种“无疆界”,小枚才得以一直纯粹地跟从着自己的好奇心,在几个学科之间游走。 感谢小枚抽时间回答我的问题。 陈小枚 《蒲竹纪事》 1. 当年为什么会研究生去读人类学? 我换了三次专业。每次换专业都是自私的选择:贪玩儿!我喜欢到处玩儿,每去一个地方,都喜欢到游客不去的地方,住在陌生人家里。如果语言不通,和当地人的交流就是微笑和肢体语言。一个在美国上学的朋友知道我的癖好,说你这样旅行,像搞人类学的。然后建议我学人类学。当时我根本不了解人类学。找了些书来看,发现这学科还真有趣儿。能把工作和玩儿结合在一起,很合我的意,所以就到科罗拉多大学学人类学。 2,后来呢?怎么又去读了视觉传播? 视觉传播是一个意外。读人类学的时候去旁听摄影课。授课老师是《纽约时报》摄影师Kevin Moloney。他和他父亲Paul Moloney(也是摄影师)认为我该做摄影。当时,我天天被夹在人类学理论派系纠纷中,有点厌烦,也觉得摄影更好玩儿。就冒了个险,放弃了博士奖学金,改行鼓捣摄影了。 摄影,就像你博客主页上方的“名言”说的那样,带给我许多奇遇,为我开了很多扇门窗。上星期在纽约,陈本儒(Alan Chin)质问我,如果做摄影不是为了改变世界,或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为什么做摄影?!我有点惊奇他居然相信图片可以改变世界。摄影于我,常常是探索世界(不是猎奇)的媒介。我从没有雄心勃勃地想通过图片来改变世界。这可能是我和陈本儒,还有其他战地摄影师以及摄影记者的不同之处。 3,蒲竹的故事是不是你把这两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的一个实践? 蒲竹纪事这个摄影专题里出现的图表,或许正是来自陈小枚人类学学科背景的影响 我做蒲竹的故事,有人类学的影响,因为每个摄影师都不可能摆脱他/她的学科背景的影响。我还没开始做摄影的时候,读过人类学家William Hinton的“Fanshen”和 “Shenfan。”Hinton在中国山西潞城县张庄做人类学田野工作,跨时30年。虽然并不是每年都去村子做调查,但他能够通过一个村庄的三十年,来反应中国的当代历史文化的一个侧面。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也是通过一个小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来反映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现实的一个侧面。这是传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 我决定拍摄纪录蒲竹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William Hinton和费孝通。希望能长期拍摄蒲竹。在拍摄的过程中,所看、所听到的人事,常常会让我想起或反思人类学里的一些理论,比如,Sherry Ortner的Practice theory和 Foucault关于权力(power)的学说。我在拍别的东西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觉。可以说,摄影把我以前在书本上读到的抽象理论变得具体。人类学理论也把我的视野拓宽了一点。 但蒲竹纪事不是视觉人类学。至少目前还不是。而且——究竟什么是视觉人类学,似乎大家都还在摸索。美国有个别大学的人类学系会提供视觉方面的培训,但据我所知,还没有一间大学把视觉人类学当做专门的分支学科来教授。它充其量也只是文化人类学里头的一个“side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第一线 Ok,所有摄影的故事不是都应当来自第一线(现场)的么?! “不许摄影” 不许拍的往往是人们想拍的,禁止摄影或许反而会勾起人们更强烈的拍摄欲望,strictly no photography(严禁摄影)这个网站网络了各种在禁止拍照的场合下偷拍的照片——从博物馆到战争,搜索引擎上是这样的字样:我原本不应该看的照片…… 揭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第一线标签:“偷窥” 我和我的家庭 如果家里有个摄影师,是件挺麻烦的事情,因为你可能会不得不面对一种和照相机一起生活的日子。美国Smithsonian美国艺术博物馆即将开始一个展览,题目叫做:Close to home。展览的作品皆来自博物馆的馆藏,策展人从摄影师如何观照他们自己的家庭入手对一些作品做了新的诠释。 参与展览的一共有32 位摄影师,要了解美国摄影师如何站在镜头一段观看自己的家庭,此展览是一个很好的索引,参展摄影师的名录如下:Tina Barney, Virginia Beahan, Christopher Dawson, Muriel Hasbun, Martina Lopez, Elaine O’Neil,  Larry Sultan, Margaret Strickland and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全数字时代(All things digital) 作为一个天性对科技愚钝的女人,近来的感受是,如果不克服这个弱点,在当下这个世界生活是要吃亏的。 我的Reader里订阅了一个名叫All Things Digital的频道,信息更新很快,每天都好多条,但我其实很少仔细看。这次外出回来,发现这里已经积攒了上百条未读消息,突然很有耐心地一条条地阅读起来,然后生发出一个感慨:没错,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数字时代,这是一个系统,如果你不去了解系统,甚至去研究如何和系统对抗,那你就会逐渐变成机器人。而所谓机器人,就是忘记了自己是肉做的,越来越无所不能。 1, 爱丽丝的仙境 我打算买个新的袖珍数码相机,但仍然在各类产品中犹豫不决,尤其想到一旦买了个新的,马上就会出更新的,便想着要等等,买个更更新的,如此周而复始,就愈发犹豫不决。 尼康出了一款新相机,产品的宣传口号是:你随身的家庭剧院。所谓剧院效果来自这个相机一个独特的功能:投影。拍完之后,相机可以立刻转换成投影仪,照片能够因地制宜地被投影到墙上,纸上等任何介质上放大观看。 投影和在电脑里观看以及打印出来完全不同,一个是尺寸带来的观看感受的不同,这使得“假照片”似乎转化成“活的”把你吸入过去的场景中,另一个是投影过程中,这种通过“神秘的”光线构成照片的特征,又会产生一种“仙境”的感觉。 我想象着,如果我拥有了这款相机,晚上就会躺在床上,把我的照片投射到天花板,就这么看着,催眠着,进入真正的梦境。 2,大脑不死 这次旅行又去了三番。 三番很有趣,想象一下,硅谷那些各式各样的公司,里面藏着各式各样的科学怪人,他们虽然没有瓶瓶罐罐,但指头在键盘上敲敲,就搞出一些用语言难以形容的新产品,这个可能比魔法师还厉害。 硅谷里有这么一家公司,它们的研发很让我感兴趣: “你知道吗?你观看能力的强弱有赖于你的大脑而不是眼睛,眼睛接受视觉信息,但处理信息的功能却是由大脑来完成的。” 这家公司专门生产锻炼人大脑的软件,通过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视觉信息。它们的一个实用产品是一款开车软件。上了年纪的人开车有困难,其根本原因是其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速度变得迟钝,通过软件中游戏的帮助,据说能够很有效地让你看得更快,看得更多,看得更远。 我曾经一度对视觉认知研究很感兴趣,遗憾地是没有机会和能力深入下去。眼脑并用地观看是个通俗的道理,但也时常容易被忽略,如果你拍照的时候总想着拍照不仅仅是眼睛的事儿,还要大脑参与,这应该能够带来很多启发吧。 3,混沌中的秩序 维基百科的运作总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人人都能插足的百科全书的构建,如何能够形成一个有序的世界呢? 卫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到一个科学小组正在对维基的发展进行分析。他们追踪了维基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指出维基的发展较之刚刚成立的爆发时期,已经开始变得缓慢。 文章谈到,互联网上信息数量的增加是成倍的,一般都遵循这样一个定律,多的会越来越多( the rich get richer), 也就越能引起关注。维基最初几年的发展符合这个定律,但是现在的情况则是,一些所谓维基“资深编辑”开始掌控维基词条的编撰,而菜鸟们则很难进入维基的编辑体系,这使得维基百科词条的增加速度变缓慢,那些资深编辑的文字更容易批准,而新手的则会容易引起质疑和拒绝。 科学家认为,维基的发展符合当某种资源紧俏的时候,人类人口增长的规律,比如,食物如果要消耗完,人们就开始为食物竞争,人口数量下降,而强壮的,能够适应环境的人则会生存下来,变得越来越有力量。 (…) Read more

表情解码

这张照片来自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插图来自Paul Ekman的著作《情感揭密》 就拿这张照片考考大家,女孩的表情分别代表了她的什么情绪?明天公布答案。

科学实验

视觉心理学是我一直特别感兴趣的,尤其是有关视觉观看的一些科学实验,都特别有意思。 美国《大众摄影》杂志前个月的封面故事讲男人和女人观看的差别,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事实(比如,女人容易接近被摄对象)和一个众所周知的结论:男人女人其实没有差别,里面有一组眼动仪实验数据吸引了我: 男人看人体的时候,视线集中在脸和胯部,女人则只关注脸。 男性看事物的时候,目光游移看几处,而女人则只关注几点。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男人是“花心动物”。 最近又看到一个关于颜色的实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个色彩认知的实验,对600名受测试者展开实验,研究色彩是否对人们的认知行为产生影响, 工作人员将图片和单词在蓝色背景、红色背景和灰色背景下向测试人员展示,最终发现红组人员对于细节的印象深刻,可以推断红色有助记忆。蓝组人员则能够创造性运用形式和色块,说明蓝色是一种富有想像力的色彩。 很多男性都声称喜欢蓝色,不过,很多时候这种喜欢不过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约定俗成,可以参见Jeong-Mee Yoon的“pink and blue”系列。

周一消息树

食物和水 去四川之前在北京见到了我以前上学习班的老师Reza,他给我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童年的诺言——巴黎北京的火车之旅。这是他对自己儿子的一个承诺的兑现,当年他忙于工作的时候,曾经许诺,在儿子15岁的时候,要带他周游世界。如今旅程已经开始,父子两人先从巴黎飞到北京,然后将一路乘坐火车返回巴黎。这真是一个超级美好的故事,爷俩现在还在中国旅行,如果你看到一对头戴绿色军帽的可爱的父子,那就是他们。 回到“水”这个话题,早上再次看到Reza的名字,他获得了Prix Pictet摄影奖的提名,这是关注21世纪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奖项,今年的主题是“水”。全球43个国家的200名提名摄影师参与了角逐,最后有18名摄影师入选,我很喜欢这个展览,因为像这样的命题作业很容易形成一种千篇一律的表达,但是这18位摄影师却展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从报道到艺术,体裁多样,形态各异。 有两位摄影师的“水”都来自中国,分别是Benoit Aquin对中国沙尘暴的报道以及 Edward Burtynsky的三峡。 18位摄影师的展览在巴黎举行,到10月底的时候,获得大奖的摄影师名单揭晓,他会获得十万美元的奖金。 再来说说食物,你吃早饭了没? 如果没吃,那么就来饱饱眼福——这个展览其实就是有关“眼福”这个话题,充斥在我们周围的各种包装精美的商品,照片中显示的食物的样子,其实都是一些“超真实”的图像,是为了让你的眼睛愉快,至于胃口能否满意,那你需要打开包装来看一看。 这是德国一家网站的创意,他们把一百种食物的外包装,食物照片的细节以及真正的食物照片放在一起做对比。最后的结果非常有趣。当然,也不能说广告照片完全扭曲了现实,但是最有趣的地方恰巧就在真与非真之间那很微妙的差别。

视觉读写训练(4)

Nikki S. Lee 西班牙(上)俄亥俄(下) 1,    细节 背景:身体姿态会泄露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信息。Martha Graham(舞蹈家) 问题:上面两张照片,摄影师捕捉到了怎样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对比这两张照片,摄影者在描述两种亚文化的时候,被摄对象在衣着、态度和行为上的关键区别在哪里? 2,    构图 点击这里看更多的照片,Lee的照片如何给读者传达出不同亚文化的特征,她画面里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是画面里的人物主题,还是他们所处的背景? 3,    语境和脉络 背景:有些人要跟随一种潮流,他们会从商店购买与之相关的所有不寻常的物件来打扮自己。他们不会买那种中庸的物品。但是我从来都不希望这么显眼。我只是希望能够成为任何一个团队里的任何一个人的80%的样子。(摘自对摄影师Lee的访谈,这位摄影师曾经是David LaChapelle的助理,完整访谈点击这里) 问题:花一点时间阅读一下对摄影师的访谈,这对于你阅读她的照片有什么帮助?在何种程度上她捕捉到了这些亚文化的所谓80%的特点。 4,    语境和脉络 4,语境和脉络 问题:对比Duane Hanson的旅游者雕塑和Lee的老年人的项目,它们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对于你而言,是怎样的性格特征把这两组肖像区别开。 5,在你身边是否存在着亚文化群体,拍一张他们的照片,或者用文字描述他们的特征。

视觉读写训练3

1,    细节 Duane Hanson 观光客 有一些艺术评论家以及Hanson作品的研究者认为,他的雕塑作品展示了普通美国人的典型形象,还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展示了一种看待美国人的“刻板印象”,此外也有人认为他的作品是一种写实主义的风格。你对这个名叫“观光客”的雕塑作品怎么看,通过这幅雕塑作品中的人物身体语言、姿势、服装以及所携带的东西等细节,你能否谈谈为什么评论家会给这部雕塑作品以“普通美国人形象”、“刻板印象”或者“写实主义”这样的定义?(放大观看照片,点这里) 2,    脉络 背景信息: 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们脱离原有的生活环境开始展开他们的短期旅行。旅行者如果随身没有携带照相机,那似乎很不正常且失去了旅行的乐趣。照片成为旅行的一种证据,旅行确实发生了,而且确实充满乐趣。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问题: 苏珊桑塔格的这段话对你理解这部雕塑作品中的这个细节有什么帮助? 3,    脉络 马丁帕尔 意大利比萨斜塔 对比Duane Hanson的观光客和马丁帕尔在比萨斜塔前拍摄的观光客照片,两者都在对当代的旅游文化给予评价。在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方面,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4,    脉络 点击这里看更多雕塑家的作品以及评论(注:文章很长,我就不翻译了) 在这篇名叫《消费一代的美国家庭》文章中,作者提到: 最终,Hanson作品的虚构性却成就了它的真实。(it turns out Hanson’s work is so (…) Read more

视觉读写训练2

先不要开始练习,思考一下你对这幅作品有何感受,是否能够找到解读的途径? Kerry James Marshall作品Watts 1963 问题一,细节 背景信息 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充满绝望的项目,我们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在说那里只有贫穷、侮辱、暴力以及痛苦,但是在那里同样也有着希望、快乐和生气。 ——Kerry James Marshall 这幅作品是对画家幼年曾生活过的洛杉矶沃兹黑人区生活的描述,你觉得它展示的场景有着怎样的调子?悲伤?绝望?喜悦?希望? 问题二 构成 请点击这幅图片放大,观看细节 继续研读这幅绘画作品,你可以尝试把画面的各个元素分割开观看,考虑他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构成整幅画面的。这幅作品中的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出现在画面中的文字有哪些?你有何看法? 逆光注:画面里的文字不是很清楚,我来翻译一下: 1,    正中间的牌子:尼克森花园住宅项目 2,    画面左右两条黄色的带子连起来是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宣传口号:这里一切应有尽有 问题三 构成 对文字部分研讨过后,再观察一下画面中的图案和场景,它们是怎样的? 问题四 历史脉络 背景 这幅作品是艺术家对自己在孩童时期在洛杉矶南部城区居住时的生活的回忆。 沃兹地区在艺术家搬到这里居住之后两年——1965年,成为美国全国关注的焦点,当年在这里爆发了一场暴乱。1964年美国通过了人权法案,高涨的人权运动让种族矛盾变得异常紧张,很多美国人认为联邦政府在对黑人区的住房、教育以及失业问题上并没有具体的作为。1965年8月11日,一个白人警察在沃兹盘查一位疑似醉酒的黑人司机成为导火索,引起了严重的骚乱,暴动持续了六天,三十四人死亡,一千多人受伤,四千人被捕,无数的房屋和建筑被焚毁。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5年8月18日暴动结束之后,原始的图片说明是这样的:在这个几乎已经被完全焚毁的地区,尽管暴乱之后的法律和秩序已经重新被建立起来,街中间的这个牌子仍然提醒人们已经过去的可怕的纷乱。(牌子上面的字是向左转,否则你就会被射杀)政府的宵禁刚刚取消。 (…) Read more

视觉读写训练(作业)

上周发布的视觉读写训练的作业,还在收到答案。。 Gray的答案,这里  Nancy的答案 我不会摄影,也没受过训练,不过听听外行的话也许有意思。 问题一:细节 在这幅画面里你能看到多少样物件?每样东西都有怎样的细节?这些物品是否来自特别的地方或者具有某种特别的风格?如果有那又是怎样的? 屋子里有: 1.    老式的电视机,深栗色,选台和调整都需要旋钮,屏幕的反光有点怪,那一弯不该是新月吧,也不像播放的电视节目; 2.    奶油一样的椅子,款式也很老,金属框架; 3.    左下角一双蓝色的鞋; 4.    鞋后面有一个大刷子; 5.    电视机上面有一双红色球鞋,为什么放在电视上? 6.    写边上有一个老式拨盘电话,黑色; 7.    电话前有一个盘子,白底红花,像是瓷制的,看不到食物; 8.    盘子边上有一张白纸片,大小感觉像名片; 9.    电视机旁挂着深紫色落地窗帘。 这个作品给我的感觉,它的光和光源和独特,应该在左上、右下、正上都有。这不该是一般家庭光源吧。整体风格像是中国刚改革开放时家居风格,现代化(电视)、通讯(电话)、难看的钢管家具。 问题二:调子 改了调子后,感觉像水粉画,把底色提亮后,好像有些在上一副隐藏的东西流露出来了。要我重新选文字,我会直接用:粉饰的生活 问题三:信息 道德阐释:这个词让我理解起来有困难。还是直接说感觉吧。 (…) Read more

视觉读写训练(作业)

看大家都怎么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以下是兵子的作业 自己没有经过绘画什么和视觉什么的专门培训及研究,平知觉回答如下问题。 问题一:细节 在这幅画面里你能看到多少样物件?每样东西都有怎样的细节?这些物品是否来自特别的地方或者具有某种特别的风格?如果有那又是怎样的? 回答: 1、后面大背景暗灰色如窗帘什么的东西,光是从左侧打过来的,窗帘有褶皱,导致色调发生变化有立体感和纹理,而且我发现电视机显示屏内背景的色调纹理能和窗帘色调纹理统一起来,我想这是作者特意安排的,想把外部和内部联系在一起得到和谐统一。 2、一台很古老的电视机,带四个支脚直接放置在地板上,电视机应该是打开状态。 3、淡黄色的地板。 4、一把黄色的椅子,这把椅子有点特别,个子很小很矮,好像只有小孩才能坐下来,而且感觉它和电视所处的年代有不少差距。 5、一双红球鞋,这双红球鞋很咋眼,它应该是一双CONVER ALL SATAR帆布鞋(曾经上高中时我就梦想着有一双),不过它放在电视上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作者为什么要放在那里呢?有什么寓意吗?但是穿这双鞋的应该是一位年轻人,他有着活力的青春,向往着自由。 6、一个黑色电话机。 7、一个瓷盘,印有碎花纹路,好像是一个来自中国的瓷盘,会不会是我们唐山的骨质瓷呢?不知道!但能肯定的一点是,中国这个瓷器大国的瓷器,在地球上是很有名的。 8、一片白色纸巾或叠起来的白手帕或一张什么卡片,为什么要放在那里呢? 9、一个扫把,扫把的柄应该很短。 10、一双皮鞋,好像是手工制作的,应该是一双女孩的鞋,很天真烂漫的小女孩。 11、电视里的一弯新月、被月光映亮的湖水或河水,很安静的一个场景。 12、另外,还有一束光线。 问题二:调子 这幅绘画具有怎样的调子呢?——经典的、有趣的、沉闷的或者其他。如果把Leslie作品的视觉语调和文字对等起来,你会选择怎样的文字呢?下面我们更改一下这幅作品的调子,你觉得这种改变对于调子产生了怎样的改变? 回答: 这幅画让我想起一个场景,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一位安详的老人领着自己可爱的孙子或孙女在玩耍。 这幅绘画有着一种深沉的安静,一切平静如水,但一丝光亮又能唤起我们对生活的向往。 改变了调子的图片,让人感觉有些压抑,生活被蒙上了一层灰尘。 问题三:信息 请问在看过Alfred Leslie的简介之后,你认为如何理解他的绘画作品里隐含着“道德寓意”?在这幅作品里有怎样的道德阐释呢? 回答: 看了背景介绍,再回头看看那副绘画,尽力思索“道德寓意”。 (…) Read more

视觉读写训练(作业)

潜游的答案点这里 以下是黔山毛豆的答案: 问题一:细节 在这幅画面里你能看到多少样物件?每样东西都有怎样的细节?这些物品是否来自特别的地方或者具有某种特别的风格?如果有那又是怎样的? 答:在这幅画面里看到底墒蓝色的鞋、蓝色袖子后面的砖头(是砖头吗?)、深色的帘子、柜子里的电视机、电视机柜上的卡片、盘子(光碟?)老式电话机、红色的鞋、黄色的椅子,九样物件。屏幕上有远处海面(?)上的一抹夕阳和天上的弯月的影子。 问题二:调子 这幅绘画具有怎样的调子呢?下面我们更改一下这幅作品的调子,你觉得这种改变对于调子产生了怎样的改变? 答:我感觉这幅绘画的调子是温暖、柔和和有些压抑的。更改后的调子感觉杂乱,没有突出点。 问题三:信息 请问在看过Alfred Leslie的简介之后,你认为如何理解他的绘画作品里隐含着“道德寓意”?在这幅作品里有怎样的道德阐释呢? 答:“道德寓意” 在这幅作品里的道德阐释,我认为是通过电视、电话、运动鞋这个现代的物件与电视机屏幕上的海面、夕阳和弯月寓意科技和文明的进步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 问题四:语境和脉络 Leslie的绘画作品使用的是一种古老的一个世纪以前的技法:静物写生。传统的静物画家非常简单明确地唤起观者对他们熟悉之物的关注。那么Leslie的画作和这里展示的经典的静物绘画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呢? 答:Leslie的画作和展示的静物绘画相同之处是运用了同样的静物写生技法。不同之处在于Leslie的画作并不仅仅是静物,还通过静物(电视机屏幕)打开了一扇自然里日出日落风景变幻的窗和憬悟以外的寓意。 问题五:视觉的回响 请选择一个普通的事物,然后拍摄一张静物照片。在这样的平凡场景中,你是怎样构图,用光,选择角度,画面的调子是怎样的?在拍照的同时,请写下你的想法。 答:在这幅画面里只有一样物件,那就是一个挂在墙上的时钟,因为我想让照片看上去简洁。光来自照片右面窗户的自然光。我想捕捉的细节处有两个,一是钟面上瞬间停止的指针和钟下摇动的钟摆,本想捕捉到更多钟摆的轨迹,但我的卡片DC不允许我那样做,在这一点上,我无能为力。角度我选择相机镜头与墙面垂直,我认为这样能让我更容易的捕捉到尽可能多的细节。这个时钟很普通,它不是来自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者具有某种特别的风格。画面的调子是温暖中带点清凉的感觉,就象在夏日里嘴里含了一粒薄荷糖。

视觉读写训练:(1)

发现一个很不错的网站,是一本名叫《看与写》(seeing&writing)的图书的网络版,这本书的主旨是帮助读者训练视觉读写能力,里面的练习很有启发。看与写的视觉训练一共有七章,从这个周末开始,我在1416连载这些练习,大家可以在这里一起分享自己的视觉经验。 第一章 对平凡事物的观察 这是Alfred Leslie的作品:电视月光。(television moon)针对这幅绘画,我们有五个问题请大家回答。 问题一:细节 在这幅画面里你能看到多少样物件?每样东西都有怎样的细节?这些物品是否来自特别的地方或者具有某种特别的风格?如果有那又是怎样的? 问题二:调子 背景信息: 简单来说,调子指的是交流物的一种特性或者质量。比如我们说话的时候具有不同的声调。诗人Robert Frost把我们分辨声调的能力称为“充满想象力的听觉”,我们可能听不清他人的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是可以区分他的声调。在音乐创作里面,调子是乐器所发出声音的特质。在艺术领域,调子指的是色彩的质量或者绘画与摄影中的光线的效果。在写作中,调子是文字的特性,反衬作者的情绪。散文、诗歌或者信件其中必定充满或者愤怒或者疑虑的调子。在你写作的时候,你选择的文字决定了你文章的带给读者的声调。 这幅绘画具有怎样的调子呢?——经典的、有趣的、沉闷的或者其他。如果把Leslie作品的视觉语调和文字对等起来,你会选择怎样的文字呢?下面我们更改一下这幅作品的调子,你觉得这种改变对于调子产生了怎样的改变? 问题三:信息 背景: Alfred Leslie的目光是敏锐的,他的画作里的超真实的细节以及他的绘画技法,让我们感到他秉承了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但是有趣的是Leslie1940年代开始进入艺术世界,当时他是抽象表现主义阵营的一个年轻的成员。到了1950年代,他转到了完全相反的方向,开始是电影,随后又回到艺术。他的绘画里面都有着一定的道德寓意,他希望观者对事件或者场景进行道德上的阐释。他曾经表示他要创作像David、Caravaggio、以及Rubens这样的艺术,也就是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的作品。 Alfred Leslie1927年生于纽约,在纽约大学学习,1946年成为职业画家。他的作品在很多重要展览中展出,曾获得古根海姆等奖项。他在纽约工作,由Oil and Steel画廊代理。 请问在看过Alfred Leslie的简介之后,你认为如何理解他的绘画作品里隐含着“道德寓意”?在这幅作品里有怎样的道德阐释呢? 问题四:语境和脉络 背景: 静物指的是生活中一些再普通不过的物体,比如一盘水果或者一瓶花,静物绘画让观者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审视熟悉事物。 Leslie的绘画作品使用的是一种古老的一个世纪以前的技法:静物写生。传统的静物画家非常简单明确地唤起观者对他们熟悉之物的关注。那么Leslie的画作和这里展示的经典的静物绘画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呢? 问题五:视觉的回响 请选择一个普通的事物,然后拍摄一张静物照片。在这样的平凡场景中,你是怎样构图,用光,选择角度,画面的调子是怎样的?在拍照的同时,请写下你的想法。 如果有谁完成了这个训练,请寄给我们你的答案。

周一消息树

女人 1, 女性摄影师基金 Humble艺术基金会最近正在筹办一个名为31位31岁以下女性摄影师的作品展,初步定于2008年3月1日开展,目前正在寻找参展摄影师,挺不错的一个机会。具体的申请方法如下: 截止时间:2008年1月25日 作品递交方式:5-10张个人作品,每张作品长边550Pixels,72Dpi分辨率,RGB,另附简短个人生平、简历以及你的作品声明。不接受压缩格式(zip) 没有申请费,直接把邮件发往31@hafny.org 申请者必须是1977年3月1日以后出生的女性摄影师 申请者在2008年2月1日得到入选通知 2, 伊朗女性摄影师 德黑兰制造在我们的展讯栏目里已经介绍过了,5位伊朗年轻女性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真实生活。其中Mehraneh Atash的作品给人印象深刻,她在伊朗男子会所中利用镜子将自己手拿照相机的形象和被摄对象——半裸的男人,置于同一画面,这种异常大胆的观看,打破了外在世界关于伊斯兰世界女性的刻板印象。这就是德黑兰制造这个展览的真正目的。 不过,我从这个展览中还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故事一,英国卫报记者对两幅照片的解读 伊朗女摄影师Newsha Tavakolian指引卫报记者观看自己的两张照片。 第一张 卫报记者认为这张照片里显然是一个被丈夫殴打的女性,而摄影师的答案是:她刚刚做完整容手术,隆鼻、除眼袋,在伊朗,女人们都拼命追求美。 第二张: 卫报记者对这张照片的解读是:一个被逼婚的新娘。而实际情况则是,这个新娘和她的未婚夫深爱,明天就是婚礼,但是她已经在美容院呆了五个钟头,累坏了。 故事二,英国图片社对伊朗女性摄影师照片的解读 Newsha Tavakolian认为她的创作目标是记录自己国家的真实生活,展示一个彩色的伊朗,但是你可以去看她拍摄的另外一组照片。 这位伊朗女摄影师是英国Polaris图片社的签约摄影师,她在这个图片社有一组名叫伊朗女性的照片,而这组藉由英国著名图片社朝全世界发送的照片,却仍然设置了一个沿袭传统刻板印象的语境,在这里,仍旧是一些受压迫的、动荡社会中的女性形象。 故事一二的对比,足以说明当下影像在信息传播过程有些悲哀的现状,刻板印象通俗易懂,符合人们的阅读期待,因此更易于成为图片营销者牟利的手段,不断被加深,广泛传播。我们生活的这个“拟像时代”是多么之不可靠。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