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个影儿

Phone6变大的一个好处是——果粉们,你们可以看到更大的照片了。但不过呢,也就“止于此”。想想看,那种报纸头版大照片的感觉,杂志对开页的冲击力,是不是已经和你的阅读经验远离了呢。不过,好也罢坏也罢,反正我们已经被框在手机屏幕里了。iPhone6似乎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关于防抖功能,有篇名为《iPhone6可能是你兜里最好的相机》的文章里提到:给你女儿和侄子拍照片从来都没有清楚过?这下你可有福了。 Read more

一千零一棵树

我原本估摸着我们的手机摄影会越来越精彩,但是2014年的这些树却让我甚为吃惊(失望)。影像的品质自然不必说,这些照片已经丝毫不挂相——完全不似手机拍的,但照片却也变得越来越糖水,就和全世界任何一个沙龙摄影比赛的结果一样。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很快,你可以免费下载GettyMuseum的四千多张高精度图片了;凑够500人,你爱的书就可以出版了。本周消息树关于一个新世界,在这里,你应有更大胆的想象:照片可以刊登在广告牌上?为什么不呢?纽约有个摄影师做到了,他说:干嘛要把自己供在冷冰冰的殿堂里……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手机,它哪儿是手机啊,简直就是你的一个器官;它和眼睛配合,那堆小照片,不知多少人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准备从中挖掘财富:手机照片图片代理,手机沙龙摄影协会,手机照片的扩展应用,以及手机照片检索……它们让手机照片废物利用却也让随手拍变得越来越不单纯。 Read more

没有Instagram会怎样

最近一个热点是,《时代》周刊用了一张“Instagram”照片当封面。福布斯的一篇报道声称:“这意味着对手机+滤镜app能否用来做新闻报道这个问题已经终结。” 我对此其实从未有过任何疑虑,不就一新式照相机么,能用就用呗。 况且,《时代》封面未必就是一个风向标,它能每期都用Instagram?媒体不就天天想着怎么弄噱头,若干年前廉价图库盛行的时候,该杂志还用过1块钱的照片当封面。(写到这儿我突然想到,大家都在免费使用手机照片,1美金廉价图库该倒闭了。) 我最讨厌的就是拿这个话题质疑摄影记者的存在的那些人。当时代周刊的图片编辑就手机拍照可能被随意更改带来的信度问题接受采访,她的回答是:“你得选对摄影师。” (就是这个理儿) 同样是报道飓风给美国带来的影响,《纽约》(The New York)杂志选对了摄影师,封面是一张只有专业摄影师才能拍出的照片。画面清晰地显示出纽约的一角——下城停电,一片漆黑的惨状。照片是在五千公尺的高空中坐着直升飞机拍摄的,这是唯一能够让人们看到纽约如何被暴风撕裂成两半的角度。摄影师相机的感光度是25000。   浪花击打海岸,这样的照片还是适合在社交网站分享,媒体拥有资源,可以动用比普通人更多的人力物力,我看最好还是做一些普通人不能做的事儿,为我们带来专业且深度的报道。 现实是,社交网站们都在Instagram化,照片要是不能给滤镜处理一下,你就别在外面混。这不,twitter很快也要推出自己的照片滤镜。纽约时报在报道这一消息的时候,说:“twitter从facebook上得到的经验教训是,你要是不能买一个(instagram),你就得自个儿做一个。” 哼哼,让instagram来得更让人腻歪一点吧……我听说已经出了一种软件,专门把你弄成黄的、绿的、让你有点儿恶心的照片颜色再给调回去。 好吧,我保证本周之内再也不说Instagram这个话题。

砰!我在网上放了一张照片

照片是没有分量的?你错了。关于放一张照片在网上这种轻若鸿毛的小事儿,却也许会产生你根本就不会想到的“原子弹”爆炸效力。纽约有个哥们体会到了,洪水淹没的街区——这张照片从他社交网站帐户里漂流出去,引发了媒体的疯狂追逐,复杂的媒介之旅就此开始。   纽约飓风到来之时,布鲁克林的一个街区。   Nick Cope摄 早八点,Nick Cope朝自家窗外看去,是这样一番场景——将之拍下来,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举动。单反相机太大了,无法从窗户的栏杆伸出去,于是他将手伸出窗外,用iphone卡嚓了一张。这张照片随即被他贴到facebook和twitter上,在这里,他有一千多个好友。他还特地@了CNN的一位记者,希望引起关注。这张照片很快就在他的朋友圈里炸开,也就三四十分钟的样子,他就收获了一堆喜欢、分享和评论。这之后却还有更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 《美国摄影》杂志采访了这位摄影者,为我们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幕后信息,显示这张照片如同投入社交网站的一颗炸弹,冲击波层层扩散: “我去楼下吃饭的功夫,大概距离这张照片发布一个小时,它已经有了惊人的传播速度。一个地方电台的人给我电话(他的个人电话在其网站上有),然后收到了几家新闻机构的邮件。两到三个小时之后,我接到了ABC一个电视制片人的电话,等到我回到家里电脑前面,照片已经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千次。” 这张照片已经经由Nick自己的朋友圈漂移到了主流媒体圈子,Huffington Post、the New York Post、 New York Times等等媒体巨头的官方帐号以及其编辑的帐号也开始转播这张照片。它继续疯狂扩散。每当照片传播速度有些下降的时候,只要有人嚷嚷一句“我在cnn上也看到这张照片”,它就又会收获几百个转发。 纽约时报网站,CNN,BBC,CBS,NPR加拿大以及CBC等都使用了这张照片,另外亚特兰大、Gizmodo,Wired也都刊登了这张照片。 在其中,大概有十二家媒体征询了摄影师的许可,其中最多就是电视台以及几家小的博客。Nick对大多数人都没有给他打招呼这件事并没有太吃惊,因为相对重大事件,网络上各家媒体都在比拼速度。他相反却对很多主流媒体采访他感到吃惊,他们询问这位目击者“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Nick对此有些眩晕:“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手里有个iphone,拍了一张照片。BBC和CNN竟然会采访我,请我播报信息。” Nick有家小的室内装潢公司,对他来说,这种曝光带来的另一个附加效果就是,他的其它一些关于室内装饰的照片和相关信息也被到访者浏览评论,很多人觉得他在这方面也是一个牛人。 但是—— 这张照片得到稿费了么? 答案是—— 一分都没有。 但是—— 这位摄影师感到不开心吗? 答案是——没有 Nick也曾想过获得稿费,但他觉得自己实在不擅于开口谈判,而且最关键的是,他知道一旦要付费使用这张照片,就得拿下照片,而这显然会让整个事儿变得不是那么有趣。(要我说,那些收获得转发、喜欢、评论,恐怕都是社交网站的某种虚拟货币吧。) 至于这件事儿能给新闻报道什么启发,答案肯定不是下次让记者都带着手机去拍照。因为这位幸运儿恐怕下一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种砰的一下,多少有点儿可遇而不可求。  

周一消息树

上来先给大家来点儿数字: 一家新闻调研机构(Pew Research Center’s 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 )最近对美国成年人在移动设备上阅读新闻的习惯做了调查,样本将近一万人,部分结论如下: 美国成年人有22%拥有平板电脑,其中有64%的人会从平板电脑上阅读新闻。 美国成年人有44%拥有智能手机,其中有62%的人会从智能手机上获知新闻。 2012年,平板电脑市场的品牌占有依次是:52%是iPad,48%是Android(其中21%是Kindle Fire) 2012年,68%的平板电脑拥有者每天都会使用设备,平均时长是一小时四十九分钟。 31%的新闻用户提到自从有了平板电脑,阅读新闻的时间更多了。 在平板电脑上,69%的使用者在阅读完标题之后,还会阅读完全文。 看样子,移动终端并非完全是新闻的敌人,反而让受众对新闻的接触频度更高。以上这些数字是不是太枯燥呢?去这里可以看到视觉化之后的图表,另外这家调查机构还发起了一个活动,征募高手把调查报告用图表展示,胜者有奖。 下面再说一件糗事。 美国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在Nevada做竞选演说的时候,在图片社交网站Instagram上贴出一张现场照片,很快,就被高明的网友辨认出,它不是一张普通的全景拼贴照片,而是一张被photoshop篡改过,错误百出的照片: 原图 PS痕迹分析 对这张竞选现场图片的修饰,最为核心的就是通过拷贝和黏贴的方式让整个画面显得人更多,气势更加壮阔。 关于这件糗事,读者的评论很有看点,有的说,这要是新闻机构发的图相关人员就要开除,那么这事儿该怨谁?有的说,看吧,最后肯定赖到苹果头上说是手机功能出现bug,拼图合成有问题,有的说,我的photoshop技术比这个强多了,要是我来做,肯定没有这么多漏洞。 说到Instagram,我最近正在试着玩这个,今天看到美国摄影杂志有个栏目,叫做instagram观察,专门在上面寻找达人,刚刚被星探们发现的是个消防员(Gabriel Angemi),因其总会站在消防车的梯子上一路疾驰而去,所以他的视角会有一点点谷歌街景车的感觉,却又是一种有人味儿的表达。 这个insagram达人秀栏目忽然让我想起了flickr,这个网站当年也是达人倍出,现在却似乎已经成为互联网王国里的过眼云烟喽。 最后是一个讨论题,说来还有些复杂。纯背景肖像,这种手法可以追溯到桑德以及阿维顿,最近摄影评论人David Campbell对这种拍法提出了他自己的思考。他文章中所列举的例子可能让中国读者感到亲近,摄影师Lucas Schifre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因为网站的问题,好久没写周一消息树,这会儿还真有些不习惯呢。而且最近一偷懒,Reader里面积累了,嗯,一千多篇未读的帖子。 1. 一百本日本画册 就先来说说日本的事儿。 美国纽约最近有一个为期三天的日本摄影书展览,主办方是国际摄影中心的图书馆,他们邀请了十位摄影blogger的作者,每人推荐10本书,构成了这个10×10摄影书展览。 看了看十人名单,不少都是关注摄影书文化的网络写手,循着他们的踪迹也能了解更多的摄影书文化,以下就是他们的门牌号码: Ken Iseki / My New Notebook Lilian Froger / 748= photobooks Microcord Kohei Oyama / Parapera Nicolas Codron / A Japanese Book Victor Sira (…) Read more

iphone你这个坏蛋

自从我用了诺基亚老式手机,世界就变得无比清静。当然,我自己的事儿还是那么多。我有一朋友许久未见,见面之后的中心话题就是我应该装一个微信,我跟他说我这手机装不了,没事儿当手电用一下还可以。但是,他临走还是望着我远去的背影声嘶力竭地说:微信,微信…… iphone现在已经离我有点儿远,最近看到两条业内新闻,表面看来没啥关系,但我仔细瞅了瞅,觉得幕后黑手还是iphone这个家伙。 先是《体育画报》裁员,正让其员工自愿报名裁员岗位,分配名额是:编辑一名,助理编辑两名,记者三名,摄影师五名,图片编辑一名,现场报道记者三名。 然后是今天早晨的消息,富士公司将停产两款专业胶卷: Fujichrome Velvia 100F 和Velvia 50。好吧,如果上一条消息你还无动于衷,这个有没有让你欲哭无泪?(当然,这一哭又暴露了年龄……) 我干嘛要把这些事儿都赖到iphone头上?且看下一条消息: 博客Mashable近日对一重大事件做了个报道,这就是——《体育画报》刊登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组instagram照片! 这组照片占据了三个跨页,一共十八张,作者是自由摄影师Brad Mangin。刊登这些照片的栏目是体育画报的“Leading Off ”栏目,这里通常都是精彩的跨页大照片。杂志编辑认为:“这是新闻摄影走向社交网络(socialization)的一个体现。这些照片非常棒,它们对职业棒球联赛的表现有独一无二的视角,而且还在instagram里为更多人分享。” 摄影师Brad Mangin的iphone照片占据了《体育画报》六个页面,这是专题的开篇 其实早先体育画报就曾选用Greg Foster用iphone拍摄,用Hipstamatic处理的肖像做了对开页面 与此同时,Brad Mangin也非常应景地接受一家网络媒体的采访,谈自己iphone大片拍摄经过,并一开始就亮出了先进的设备: iPhone 4s Instagram iPhone app Dynamic Light iPhone app (…) Read more

周末话题:爱疯只在iPhone里

美国一家图片社近日宣布他们推出一个新的图片系列——专业摄影师的iPhone作品。花花绿绿的颜色是这些照片的共同特征。 博客 A Photo Editor在谈到这个“新事物”的时候表示强烈的反对,他提到:“这些iPhone照片完全没有价值,任何人手里都有一堆,和摄影师用什么设备拍照没有关系,在我看来,用手机拍摄的人人都有的照片,实在没有什么价值。” 这位blogger认为iPhone拍摄的照片对于突发事件报道,或者是经过特别策划目的是让人们理解照片背后深层次的意义,在这些情形中使用才有价值。 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 昨天的博客讲述了一位艺术家把比特世界的摄影行为翻译到现实生活的故事,这个试图用传统图片社平台经营iPhone照片的行为,似乎也是一种转译,但它却显得有些笨拙。iPhone照片的价值并非在于照片——这个拍照的结果——而是拍照的这个过程,以及照片在网络世界各个友人之中游荡的那些奇遇。非要挑出一些所谓的iPhone作品,还试图将之卖给别人,则破坏了iPhone照片那股疯疯癫癫地可爱劲儿,爱疯只在iPhone里。 最近还发现一个现象,让学生交了几次需要打印出来的作业,发现他们对如何把数字影像变成实体,对其中的要求完全不知晓,印出来的东西全都是糊的。想了想,这还真难为了他们,在他们相互交流的世界里,已经不存在印刷的需要。这大概就是一个即将到来的新世界的逻辑。 P.S.  别忘记明天的讲座,如果遭到主楼门卫阻拦——暗号是——407听讲座。

手机照片漂流记

北京下暴雨的时候,我在一家杂志社,杂志的两位设计师几乎在同一时刻叫起来,“快来看这张照片!”那张照片的内容大家恐怕都很熟悉,因为它不仅在微博上广泛传播,而且还在第二天登上很多媒体的头版。照片显示了北京地铁里水流如河,人们沿着台阶小心翼翼地上下的样子。 最先发布“北京地铁瀑布”照片的微博截图 两家报纸的头版都采用了这张照片。图片来源都是新华社 这是一张手机拍摄的照片,但它如何在北京的大雨之夜,从拍摄者的手机上漂流到网络上,然后又飘到传统媒体的版面上去的呢? 中国网的图片编辑杨丹,她很较真地找到了这张照片的作者做了采访。这个案例应该是微博时代图片版权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征得她的同意,我把她的采访发布在下面: “北京地铁瀑布”照片遭疯狂转载 网友手机拍照上多家媒体头条 中国网讯 记者杨丹 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暴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地铁1号线、4号线等线路部分区段停运,首都机场亦有百余架航班受影响。随之而来,“新燕京七景”、“水漫故宫”、“和你到北京来看海”等各种略带调侃意味的图文也在网上广为流传,其中最火爆的当属一张“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成瀑布”的照片。 这张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于当天17:04分发布到微博上,短短几分钟内,转发就达到了上千条。与此同时,这张图片被新华网采用,并随着当天暴雨的报道被数百家网站转载。第二天,同样一张图片,又登上了中国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传统媒体的头版头条。截至目前,最初发布这张图片的微博已转发3万6千余条,评论5640条。许多网友在惊呼“太壮观”的同时,也纷纷发问,这张照片真的是普通网民拍的吗?使用这张照片的媒体是否支付了稿费? 中国网记者专门采访了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就网民所关心的问题一一给予回答。 北京地铁瀑布照片的拍摄者 杨迪    杨丹摄 拍摄这张照片的青年名叫杨迪,白净阳光,身穿大红色运动T恤,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现在美国读书,这两个月正好放假回国。讲述起当天的经历他笑称:“好像做梦一样”。当天他与朋友在陶然亭地铁站等待雨停,不料雨越下越大,很快积水就漫过了地铁站入口,逐渐汇成股,继而变成瀑布一般倾泻而下。见此情景杨迪觉得十分新奇,拿起手机随手一拍,并发给了自己的同学,没想到很快收到回复说,照片被发到微博上,转发过千了。 杨迪坦言,自己平时并不爱好摄影,也很少用手机拍照,这次的事件让他有了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与许多网友猜测的不同,他所用的摄影器材并非ipone4,而是诺基亚一款09年上市的老手机。 在有媒体主动联系他的时候,“我吃了一惊,没有想到会有媒体来用。”于是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中国日报》采用的照片,图片拍摄者署名是杨迪 当天晚上杨迪一直到夜里11点半才到家,在这期间他一共收到了两家媒体主动联系要求授权的消息,并且其中一家在第二天就向他支付了稿费。但是其他使用了这张图片的媒体,包括新华社,都未跟他作任何联系。 杨迪说,23日晚上并没有想过版权的事情,直到到家了冷静下来了,他才想到是否应该追问这个问题。他想的也很简单,就是“发现谁用了就给谁打电话”。事实证明确实不难。 24日上午,杨迪首先给新华社打电话询问此事,要求自己的署名权和稿费,得到了新华社的诚恳道歉和稿费承诺。不过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是,这时已有太多家媒体使用了这张没有署名和真实来源标注的照片,而这个时候再去要求每家媒体一一署名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一方面杨迪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媒体使用了这张图;另一方面一家一家打电话过去要求署名实在非常耗费精力,而杨迪在中国的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 最先联系杨迪的媒体是中国日报,在微博上发现这张照片的时候,中国日报新闻图片中心的图片编辑抱着“试试看,但一定要试”的态度,联系了这张图片的原始发布者,辗转获得了杨迪的授权,拿到了原始图片,并且成为第二天唯一一家为杨迪署名的媒体。面对其他更多没有署名的媒体,杨迪承认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办。 在微博上,有人将网民拍摄的图片登上传统媒体头版一事称作是“网民的胜利”。确实,随着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网络传播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便携式的拍摄设备也越来越普及,网民拍摄的照片被传统媒体所采用也成为一件不那么新鲜的事情。 但是与此同时,如何保护网民的权利不受侵犯,正规、合法的使用网络图片也成为媒体亟需思考的问题。在使用网络图片时,媒体不妨多考证一下来源,不要无视版权甚至逃避版权,虽然一时多花一些精力,但对网民权益的尊重必将鼓励更多的网民成为媒体在新闻现场的后备军,从而带来更多、更好的图片。 『多说几句话』: 这篇文章杨丹发给我的时候其实是要采访我,不过,对于社交媒体中的照片版权纠纷,我有过关注,却并没有太多深入的研究。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格局已经完全改变。手机+社交网络使得几乎每个突发新闻现场都有公民记者的存在,他们只需要一部普通的手机就能够完成对事件的现场直播,在这其中,图片又是最为快捷和有效率的传播方式,直观,且具有现场感,一经发布就会迅速传播。 突发新闻的摄影报道,不再是专业新闻工作者的阵地,这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专业新闻工作者所要做的一方面是对突发新闻的深度追踪,另一方面就是要将普通公民所做的网络直播,纳入职业新闻报道的规范体系,确认新闻事实,利用其完成新闻报道,但对于后者,传统媒体和专业新闻工作者目前仍显现出应对不足。 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不少纠纷,较有影响的是,2010年的海地地震中,法新社擅自发布了一位摄影师张贴在社交网站twitter的照片,引发了一场版权官司,事件牵扯到了复杂的照片版权归属问题。(链接,宋晓刚 (…) Read more

蜂嗡嗡:给你的手机上好发条

是这样的。 我先是看上了一张照片。 这是法国巴黎一家画廊新开幕的展览,主题是动物。这只“粉红色的兔子”勾起了我的很多回忆,比如,当年在纽约杂货店里买到的复活节的兔子糖,颜色也是这般俏丽,以至只能拿来当摄影道具。 captain fluo摄影 动物是一个滥俗的主题,因为无论怎么拍,总能引起人类的观看兴趣——会对照自己去解读动物,这种投射多少会满足人类自身的优越感。所以这个展览的照片都有那么一些意思,但又说不上好坏。 仔细看了下,这家名叫 Voz’ 的画廊刚刚搬新家,它们代理将近60个摄影师的作品,大多数都是业余摄影师,加之又是“巴黎风格”,所以作品都很是“精灵古怪”。再一看,创办者是几个女人,那就更难怪。 我还是想知道兔子照片的作者,于是就搜了一下。 噢,对了,写到现在似乎还和本文标题没有什么关系,手机的故事这就出现。 兔子照片的作者叫做 Captain Fluo,网络检索的结果指向几个在线影廊。我先是来到了这个地方:Pixels。 Captain Fluo在这里发了个帖子,名叫:我的每日照片:Captain Fluo无所不能。 这家一打开网页就给人一种进了lomo商店感觉的网站,网页上闪亮着一行红色的字体: 所有的照片都是由基于ios系统的设备拍摄和处理的:iphone,ipad,ipod touch. 我突然明白了,原来Captain Fluo是一个可爱的手机摄影爱好者。 Pixels是一个专门给苹果产品使用者们分享照片的网站,创办者将之称作“iPhoneography”,并声称这是一种地下艺术。(哎呦歪,这么拽的iphone摄影还地下?) 网站来自一个展览,2008年底由Knox Bronson和位于加州伯克利的一家画廊联合策展,所有的照片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查”,确保最终挂在画廊墙面上的所有照片都是百分百的由苹果移动设备生产而来。 展览的作品已经出版了画册,还通过在线出版商店Magcloud印成杂志,并同时转战到这个网络展厅,目前征稿仍在继续。在繁琐的征稿规则里,会冒出这样一句话: 刚刚接到举报,这里有人的两张照片是用尼康拍摄的,那么很抱歉,我只能和你说bye-bye。 这句话和那个粉色兔子一样可爱。 Captain Fluo摄影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早晨坐在电脑面前,瞎写一些毫无关联的东西,是我能做到的,对抗这个外在光鲜、内在却乏味透顶的世界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1. 摄影师Boris Mikhailov出了本新书,叫做“Tea、Coffee、Cappuccino” 要是找对生活的愤怒(某种制度中的愤怒),Mikhailov的照片才是好东西。他我最喜欢的摄影师。他的照片不是西方制度里那种“个体的愤怒”,很显然,我们有很多年轻人都试图学习那些样子,或者宣泄那样的情绪,但你要是活得舒服,那充其量就是一种不高兴而已。Mikhailov却怒到了骨子里。 这本怪书名是怎么来的呢? 在前苏联时期的乌克兰,服务员会问你:“茶还是咖啡”,但苏联解体二十年之后的乌克兰,服务员会问你:“茶,咖啡还是卡布奇诺?”这是西方文化提供给乌克兰人的多元选择么? Mikhailov这本书拍摄自他自己乌克兰的家乡Kharkov,在这里,泥泞肮脏的道路上,树起了鲜艳的广告招牌,全书大概200张彩色照片里,差不多里面每个人都拎着盛满物品的购物袋,仿佛预示着一种美好生活的到来。但对于Mikhailov来说,这不过是一种“由廉价商品构成的花花绿绿的塑料现实”罢了。 书中的照片都是街头摄影作品,Mikhailov曾提到:“某种程度上,我将一直会是一个街头摄影师,我在街头寻找当下时光里能够表征历史的符号,街头如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社会的进程。” 大概有不少人都无法接受他照片里的现实,似乎过于直接,但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当你看到了一张照片里的悲惨,你才可能在街头的现实中注意到它们。” 2. Instagram让你的手机照片更美好 纽约时报最近有一篇文章,介绍了当下正红的手机照片分享App:Instagram。 这篇题目为《手机拍摄的明信片》(A Stream of Postcards, Shot by Phone)的文章指出,在数码相机销售日渐低迷的当下,手机拍摄照片却成为另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遣,也让为手机照片分享和传播而设计的程序大行其道。Instagram则是这些程序里的明星。 制作该程序的是一间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只有四个员工的公司,Instagram问世八个月以来,就已经吸引了五百万用户,现在则以每月一百万用户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个业绩让同行嫉妒死了。 他们有什么成功的秘密么? 这个软件非常傻瓜,专门针对iphone , 给你提供一些选择,只要指头按按,就可以把照片变成宝丽来,lomo,等各种非常文艺的感觉。创始人谈到:“我们做这个程序最开始的目标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手机拍摄的照片容易虚掉,并且构图也不太好。” 就是这样!一套花俏的外衣立马解决了人们对手机照片的不自信,有了它,人人都是艺术家了。 3.   所有的新闻都蓄势待发准备“卖” 这个标题是 a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