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的人

这段话最近对我颇有启发,为我的一些问题准备好了答案: 我从来不曾把写作当成一种职业。这是一个孤栖独立的行动,练习永远无法积蓄资历。幸运的是,任何人都可以开始这一行动。 无论政治的抑或是个人的动机促使我写点什么,一旦笔尖触及纸面,写作便成了赋予经验以意义的奋斗。 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领地,同时也有其权能的极限。而在我看来,写作,却没有自己的领地。写作不过是去接近所写经验的行为,正如(但愿)阅读是去接近所写文本的行为一样。 ——约翰伯格  《讲故事的人》

论观看

最近看到两段话,有些启发,抄录如下: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明察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之视觉者为多。” ——亚里士多德 “图像革命和电视的入侵,很可能对我们的头脑有催眠作用。在过去,人类不能把直接经验传递给人,这使得使用语言成为必须,同时也迫使人类的头脑开发概念。因为为了描述各种各样的东西,人类必须从具体中衍生出一般、笼统的概念;人类必须选择,比较,思考。然而,当传播可以通过用手指比划即可以实现时,我们的嘴巴沉默了,写作的手也停下来了,因此头脑便开始萎缩了。” ——鲁道夫。阿恩海姆 从亚里士多德对人类“乐于观看”的赞扬,到阿恩海姆对“看太多”的沮丧,当下社会,我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却越来越依赖二手经验,虽然能够足不出户看天下,却失去了到真情实景中“明察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的观看的乐趣。 每到周末,看1416的人似乎都会减少,我猜想,这是因为大家伙都离开了电脑,去公园闻花香,到屋子外面没有电视的地方看世界去了。这倒真的是一件好事儿…… 纽约  2009年8月13日

《长江》,一本摄影画册的诞生

Nadav Kander 的摄影项目“长江”要出版了,出版社是HATJE CANTZ,德国一家老牌的艺术图书出版公司,近些年对摄影书也颇为青睐。 让我感兴趣的是,出版社为这本画册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页面,这本九月份即将面世的画册,它的成长过程在这里一览无余。 1,2010年4月,这本书进入出版社的视野: “第一次遇到Nadav是在去年的巴黎摄影节上,第一眼我看到他的作品,就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照片做一本书的好料,值得用最好的印刷和最佳的页面设计。对一个出版人而言,他其实很难在一次现场的相遇中和作者瞬时擦出火花,一拍即合。我们决定在后几个月好好来做这本书,希望它不仅给观者带来愉悦同时也是一种教育。” Markus Hartmann,出版人 “有些时候,当我面对一座桥,一条河流,或者其他什么,我会产生一种困惑,我所追求的东西到底有没有意义?而最终我判断是否应该继续还是放弃的准则是,想象这张照片放在一本书里的样子。我认为对于摄影媒介来说,书是最为首要的传播方式。书非常美,它把一段生活一部作品集纳起来放在你床头,可以放在夹克衫里,让你随时带着它们旅行。” Nadav Kander ,  《为什么要做一本书》 在伦敦的工作室和画廊的摄影指导编辑照片 (照片出自HATJE CANTZ网站) 在伦敦的工作室和设计师编辑照片 (照片出自HATJE CANTZ网站) 2,2010年5月 编辑和翻译文字,设计版式,选择封面 “摄影书通常图片多于文字,但是并不意味着出版团队只有设计师,文字编辑和翻译同样也要参与其中。所有的文字都要非常精心地编排,因为摄影师一直在全球各地跑动,我们主要通过邮件交流。Nadav的书是双语的(德语,英语)所以要在英文版确认之后展开翻译。其他还有图片说明要考虑,作者的简历要确认,附录,等等各种文字。所以尽管全书只有两篇文章,但我们还是花了三周的时间做文字,然后设计师和我们再用了两周的时间把文字和图片放到一起,优化排版,到了六月底,第一本样书才出来。” Tas Skorupa,英文版主编 去书店寻找灵感   (照片出自HATJE CANTZ网站) 3, 2010年6月  (…) Read more

我们不是木头人

五一的时候,一堆人在一起晒太阳,一个小朋友逮住身边的人问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可以(且必须)选择一个你要去做的工作,你会去做什么?” “去博物馆当看门的。” 这是Taca的回答。 这使得我想起在纽约的一次经历,当时正在大都会博物馆里的图书馆看书,突然走进来一个保安,熟络地和图书馆里的管理员打招呼,安静坐下,开始翻阅图书…… 那个人可能是未来的Taca,或许是博客里曾提到的在博物馆打工的摄影师 Jason Eskenazi,但也可能是这本杂志——《swipe》的一个编辑。 Swipe是大都会博物馆的守卫们自己创办的杂志。这群艺术品的看管人——我们眼中的“木头人”,展品旁边的“展品”,其实早就因为整日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而蠢蠢欲动。 一天,博物馆保安 Jason Eskenazi被乏味的安保工作折磨得无法忍受,他走到同事Dave面前说:“我们应该做一本杂志,名叫《看守的存在》”。 Jason Eskenazi的摄影作品 《Swipe》最终诞生了,从编辑、设计到里面的作品,参与者全都是大都会博物馆的看守。翻看这本杂志,你会发现这些“存在的看守”并非是只会回答你问路问题的普通人 Carlos Delgado,本科学的是艺术,杂志刊登了他创作了一些以一战士兵为主题的水彩和水墨剪影。他将博物馆的看守工作形容为硕士学习。白天你在墙上查看各种名字,晚上回到家里在网上检索。“在这里,我很快乐,真的。” Philip Padwe,做过艺术设计的工作,但本科的专业是诗歌,杂志刊登了他画的一些文学家的肖像。Philip已经在这里工作两年半了“如果你每周在艺术博物馆呆40小时,你会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 他们不是木头人,我们也不是,这些艺术品看守的艺术创作,或许正是对所谓“艺术”一个微妙而内涵丰富的阐释。

母亲的衣裳

《母亲的衣裳》这本书吸引了我,记忆里同时冒出来的是 Miyako Ishiuchi的作品:《母亲的一切》。两位女摄影师,两个女儿,都在用照片保留母亲的气息。 Jeannette Montgomery Barron作品 Miyako Ishiuchi作品 摄影师 Jeannette Montgomery Barron的母亲是个爱美的女青年,晚年患了老年痴呆症,女儿决定通过拍摄母亲最喜爱的衣服的方式,唤起母亲的记忆。很多照片的题目就是两个人一起观看照片时母亲的评论,比如:“这件衣服棒极了”。 母亲去世之后,Jeannette把注意力放到了一些细节,比如,衣服标签上母亲的一个唇印。 这本书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照片是对过往的告别,却也是一种永不离弃( it is about letting go but never forgot) 相关链接: 《关于母亲的一切》(1,2),文章里也提到了Miyako Ishiuchi 英国摄影师 Dinu Li通过影像找寻过去,根据77岁母亲的回忆逐步走访母亲过去生活过的地方的故事。

Roni Horn

Roni Horn是我最近比较迷恋的艺术家。先是看了她的一本书《鸟》,画面里的鸟都来自冰岛,而其背影恐怕是人们不常见的。 随后我检索到了PBS关于艺术家的介绍,被里面的一句话所吸引:她推翻了所谓“相似经历”( identical experience)的说法,而坚持认为,一个人对自我的感知是铭刻在从这里到那里的某地,从过去到现在的某个时刻。 如果这句话过于玄妙的话,Steidl给这位艺术家出版的那一大堆图书的题目也许能够给它更多的阅读语境: 你(a kind of you) 成为风景的一部分(becoming a landscape) 水之辞典(dictionary of water) 她,她,她和她(her, her, her and her) 假如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if on a winter’s night) 这是我,这是你(this is me,this is (…) Read more

纽约艺术书展见闻(3)

7 Foil http://www.foiltokyo.com/english/entereg.html 日本的一家艺术书出版社,不但出版各类艺术画册,同时还做艺术杂志,并拥有一个画廊。 摄影书是这家出版社的重头,他们的重头摄影师是 川内伦子(Rinko Kawauchi),这次书展还特地邀请她签名售书。她的几本画册,第二天去就已经销售一空。 8 schaden 德国一家摄影艺术销售平台。所选择的图书都不错。 http://www.schaden.com/ 9,Marks of Honour http://www.marksofhonour.com 这家出版社的出版创意很精彩,用书的方式向经典摄影书致敬。从2005年开始,已经邀请41位艺术家制作个性画册向前辈致敬,2008年这一季则有13位艺术家参与。 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都和所致敬的图书双双出现,实在让人爱不释手。 Harvey Benge:向William Eggleston致敬 Mark Power向Stepen Sore致敬 Pieter Hugo 向Roland Barthes致敬 10 最后介绍的是两家艺术书销售商 Idea (…) Read more

纽约艺术书展见闻(2)

摄影书博客5B4也介绍了纽约艺术书展,他的博客上可以看到更多现场报道。 今天继续介绍我喜欢的书铺 4,schmid先生 http://schmid.wordpress.com Joachim Schmid,德国人,怪人,偷照片的人。书展上,他看守着一堆有着奇怪标题的硬皮小画册,封面颇为简单,皆为简白纸黑字:大鱼(big fish)第一张照片(first shots)食物(food)等等。这些作品系列统称为《他人的照片》( Other People’s Photographs) 确切地说,他是一个当代视觉文化的“策展人”,他把人们随意丢弃在公共空间里的照片,有组织有纪律地收集起来,这些照片可能同样也出现在某个flickr的小组中,但是在Schmid先生这里,这些集纳是一种冷幽默——看,你们都在拍怎样的照片,抑或是,呀,原来人们这样使用照片。 图片来源:Joachim Schmid 5,Dashwood www.dashwoodbooks.com 这不是图书出版商,而是一个书店,据说是纽约唯一的专门经营摄影图书的独立书店。 这家书店关注的领域集中在1960年以后的当代艺术,他们将很多小型独立出版社的摄影画册介绍到纽约来,比如:Hysteric Glamour (Tokyo), Osiris (Tokyo) , Verlag Schaden (Köln) 6, Zines Mate www.zinesmate.org (…) Read more

纽约艺术书展见闻

最近刚刚结束的纽约艺术书展(The NY Art Book Fair)我去了两趟,当时很兴奋,收了一堆名片和介绍资料拿回家研究,后来发现信息量太大了,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就在这里记一些流水账吧. 这个书市是以前在博客里介绍过的专门出售艺术书的书店Printed Matter发起的,今年搬到了PS1当代艺术中心。占据了整个艺术中心的楼上楼下。 可能要明确一下这个“艺术书”的概念,事实上,从这次书市的参与者来看,所谓艺术书,一方面指内容有关艺术的图书,另一方面则指图书的制作很艺术的手工书,限量版的书,以及其他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图书。而后者显然更有趣一些。参加展览的既有一些大型的艺术图书出版社比如光圈,独立艺术图书出版机构,也有艺术家个体,还有书店,艺术图书渠道商,以及艺术杂志,一共有大约两百个摊位。 纽约时报称这次书展所展览的图书是:灵感闪烁,奇怪,迷人,美丽,你永远也无法从Kindle上获得与这些图书接触的独特感受。 伴随书展的研讨会主题也很吸引人:印刷媒体要死亡了么?至少艺术家仍然在做书。(“Is Print Really Dead? Artists (Still) Making Books.”)。 以下就是我选出的十佳摊位(排名不分先后): 1,Redfox www.redfoxpress.com 这家的书透着一种乡土气息,“乡土”不是“土”,而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拙朴。 他们的每一本书里都有个小花招,却又不过分炫耀,你看的时候似乎能够分享做书人哼着小曲装订每本书的快乐。 他们的主打图书是这本:大木盒子里有一堆小玩意儿,印章,明信片,甚至还有图书的使用说明。 印社的出版人是一位可爱的爱尔兰老爷爷。看他乐呵呵的样子,你会禁不住产生在森里里弄一个作坊的欲望。 上了他的网站我又下不来了,点点,点,出来一堆好玩的,这就像在书展,我可是把他家的书翻了一个遍。 威尼斯一日游记 这本书的封面是木头的,里面是版画。 2,The Ice Plant (…) Read more

客厅

前几个星期,纽约布鲁克林有个西印度群岛狂欢节,我和两个朋友不幸被交通管制堵在路中间,四周所有的汽车都是音乐轰鸣,这与我头脑里那个街头黑人肩扛一台大号录音机的形象不谋而合。 问起为什么这个节日似乎比别的游行有更多的警察,朋友说,因为参加的都是底层人,容易出乱子。走下汽车的时候,他们特地给自己的汽车加了一把锁,在曼哈顿他们从来不这样。 这两天坐地铁回家的时候,都是晚上,高架旁边的一幢建筑里,一格格的小房子里散发着昏黄的灯光,不经意瞥见有个女主人在厨房里忙碌。我想起在北京的时候,每当走在我家楼下,仰望这个庞大建筑的密集的格子间,都很想知道人们的家里是什么样,一方面,那会和这个乏味的建筑是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家,家里的一切细节会透露出人们的文化,信仰,真正的模样。 英国人Michael McMillan写了这么一本书,叫做《客厅》(the front room),这正是我想看的。Michael本人就是一个非洲加勒比海地区的移民,父母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移民到英国。他说家里的客厅向来给自己的审美带来混乱,地毯和墙纸永远也不搭界,美国乡村歌手Jim Reeves的歌声周日会从收音机里传出来,房间装修是维多利亚风格的,这里被用来接待客人,拥挤的房间里放着沙发,家具,墙上挂满了照片。 当你问起纽约街头任何一个貌似墨西哥,印度,非洲人,你是哪儿的人?他们可能都会回答你:美国人。不过,当你走进他们的家,嗅到的味道,看到家中的装饰,你会知道,他们不是美国人。那些细节里面体现了他们的思乡病。正是这些细节定义了一个和我们刻板印象里不同的“他们”。 对于非洲移民的客厅文化,Michael深有感触,他先是做了一个展览,此后出版了这本书,还做了一个网站。我很喜欢这个网站,大量的文章,评论,链接,其中的影廊部分把客厅分成:全貌,肖像照片,物件。看到这些,你仿佛能够想象出房间主人的生活——房间主人是黑人,他们认为英国是自己的祖国,却不能去白人聚集的酒吧去喝酒找乐,于是家里客厅的主体物件就是大收音机,在这里可以自娱自乐,作者说:“不管那音乐是蓝调, 卡里普索,斯卡, 瑞格还是灵魂音乐,而这都和我们原初被奴役时期的歌曲,节拍和舞蹈息息相关。” 这个题目,也许会在某位摄影艺术家的相机里变成一部艺术作品,尤其是当下非洲艺术在美国又这么受追捧,拍十二张有关非洲移民客厅的精美“挂历照片”,将之称为“档案式”,或者非常流行的“类型学”,似乎很合乎逻辑。 这本书却只有一些仿佛用傻瓜相机随手拍出的客厅照片,没有特别的角度和摄影的深度,这些仿佛在一个简单的平面中铺开的场景饱含各种文化细节,尤其是在作者完全和摄影无关的阐释中,它们的出现是那么合适。我突然深感所谓“摄影圈中人”的自大。此时,谁还需要4×5,8×10,你以为十二张一套精美的客厅照片就是“档案”?

再说小青年的时髦

“小青年的时髦”那篇文章略略引起一些波澜,其实这篇文章对”小青年“毫无讥讽之意,而文章所提到的他们对南戈丁的”超越“之词,真的是由衷的赞美。 此书的更多介绍,这里 让我想到再写写这个话题的是即将出版的一本新书:《Shoot:Photography of the Moment》,此书即是在探讨抓拍的艺术,集纳了Stephen Shore, Nan Goldin, Juergen Teller, Wolfgang Tillmans等人的作品,PDN对这本书的编辑Ken Miller做了一个访谈,话题围绕抓拍风格的发展和流行展开,让我们直接切入其中这样的一个问题: 问: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一代摄影师,他们的抓拍作品没有像老一代人那样成功? 答:有很多原因吧。一般来说粉丝们只是会记住几个名字,所以,假如你能成功钻进公共话题,那你就是人们能够记住的人。Nan Goldin 或者Juergen Teller,无疑是人们熟知的。不过我认为最终还是有年轻人可以冒出来,比如Tim Barber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或者Dash Snow也已经成为公众谈论的话题。 Dash Snow?好吧,你愿意这样进入公众话题么?吸毒,颓废,死亡。上面这个回答实在是很爽朗,它不就是在说,那些大师的出名,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他们能够让 自己的名字很“出名”。因此,也请大家不要对Ryan McGinley报有太多的崇拜——要崇拜的是他的商业推广和形象塑造能力,唯有如此,他才如此幸运地成为更多的大多数的”代表“。 在那篇文章里,我要讽刺的不是小青年,而是背后那些为这些时髦文化推波助澜的商业力量,就比如那个相机,它宣扬的是:你要花很多钱去买这么个相机,然后你就可以拍出一些和这个相机一样的奇怪生活,拥有一种和那些照片里一样的生活。问题是,聪明的小青年会上当么? 所谓摄影的抓拍,老祖宗给起了个名字叫做“candid photography”:坦率,直接,毫不掩饰。但面对越来越相似的表达,我的困惑是,那真的是小青年的生活?你可以说全球化让大家都有一样的文化,所以抓拍出的照片都有着一样的面貌,不过,你也同样可以说,全球化制造出了一样的幻象,幻象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不过,关于小青年这个话题,我最近受到了一个教育。 周末去一对老夫妇家里做客,女主人提到自己从来不吃早饭。我立刻叫:“不吃早饭身体不好。”,她笑着说:“‘妈妈’,多谢你!” (…) Read more

秘境

昨天我翻到了一本怪书:《新与旧》(New and Used),里面的文字多于照片, 而照片的内容则是旧书店,书架,书的封面等等。 看这本书的时候,图书馆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异常兴奋,以至于根本不能读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处于一个神庙里面,想想看,一排排的书架上,有多少人在试图和你对话?《新与旧》里有这样一篇文章,叫做:秘密博物馆(The Secret Museum),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此时,我变得非常渺小”。去一个秘境朝拜,这恐怕就是我每次迈进图书馆的心情, 但说来有些羞耻,在图书馆里我常常不能静心读书。暑假图书馆通常是空的,我喜欢占一大张桌子,四周的书架偶尔会发出的吱吱的声响,仿佛图书耐不住寂寞要跳出来;但我不想按图索骥读书,我就那么闭着眼睛从书架上抽取图书。更多时候,我就这么陶醉在这样一个事实里:“天呢,我在图书馆里”。然后,我会在这个事实里呆坐很久。 这本书还有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是一个不存在的图书馆the interstitial library制作的有关图书馆的问答: 什么是图书馆? what is a library 书是什么? what is a book 读者是什么? what is a reader 你不要以惯有的思路来回答这几个问题,我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在这篇文章中还有一个问答:下面这几个选项哪个可以被定义为“书”? 1,一个拉链,一个夹住一根头发的拉链 2,一卷手纸,一张手纸,里面有一个画出来的唇印,同样一张手纸被水冲走了 3,一个动物的尸体,上面盖着紫色的印章,一块从这个动物尸体上切割下的肉,放在磅秤上。 (…) Read more

平凡的夜

还记得一次晚归,路过北京一个超大型居住区,街上行人寥寥,周围只有一小格一小格亮着灯的房间,这让我禁不住去猜想灯光后的生活,同时又突然感到特别寂寞,希望能够快步赶回家。 我的家,是那盏亮着黄色灯光的房间——住进来的时候,我把灯泡都换成了暖色调,因为,那才是家的感觉。 提起有关夜的照片,摄影发烧友可以找到专门的夜景摄影指南,谈论如何用慢速度快门捕捉绚烂迷离的夜色,最为典型的便是教你如何拍摄汽车的车灯——牵扯出纵横交错的光线。除了这些,我还看过很多摄影艺术家以夜为主题的创作:夜色黑暗而晦涩,潜伏着各种欲望。我最近阅读的Doug DuBois的作品却是一个例外,在他的镜头里,夜只是平凡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女士坐在起居室的黑暗里,就那么一个人坐着,喉咙上贴着很多胶布,似乎刚刚做过手术,她意味深长地盯着你,不要以为你可以躲过她的注视,她能够猜透你,甚至比你更了解你内心的秘密。” 这是摄影师 Amy Stein在阅读这本书时候的感受,照片里的女人是Doug DuBois的母亲,也是他最近出版的画册《日日夜夜》( all the days and nights )里面的主人公之一,另外一个则是他的父亲。 DuBois从1984年开始拍摄父母和亲人的生活,书评人 Jeffrey Ladd发出感慨: “拍自己的家庭实在是困难重重,更不要说用一种诚实的态度去拍了。”Doug DuBois的照片不是甜腻的家庭生活记录,也不是对琐碎瞬间的随手猎取,他的照片一片安静,却又如照片里他母亲的目光,平凡的瞬间里蕴含着深意。 这本书包含62张照片,时间跨度是25年,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1984年到1990年间的家庭生活,后面一个序列则是1999到2008年的故事。DuBois的父亲在他拍摄期间不幸从通勤火车上跌落,导致重伤。这一突如其来的事故,打破了整个家庭的静谧气氛,全家人也因为这个事故而走到一起,共同度过难关,而随着父亲身体的恢复,孩子们渐渐成长,家庭又逐渐变得寂寥起来。 在DuBois的照片里,时光的流逝留下了痕迹。自父亲出事之后,母亲的脸上就失去了笑容,显然,痛苦和担忧使得她的内心受到了伤害,照片里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似乎渐渐疏远,父亲孤独一人夜晚在起居室里看书,母亲的目光则显得非常忧郁。 “难道现实真的这么糟糕?” DuBois的父亲在看到样书的时候叫了起来。这一切的变化是通过如此细微的瞬间一点点堆积起来,甚至连照片的主人公都不曾觉察。 DuBois这样解释自己的作品:“我要表现的是家庭的疏离和幻灭,比如有张恐龙玩具的照片,人们刚刚看上去,会觉得它漂亮,但是随着你长久的注视,你会发觉照片背后的黑暗,甚至是丑陋。” 这并不是一本以讲述黑夜为主的照片,甚至全书都并没有太多黑暗的镜头,但是这本书会告诉你,黑夜并非是其表面所显露的那样,只是一种光亮的消失,或者是人造灯光闪烁的瞬间。黑夜是一种气氛,它在不知不觉中将你包围。 书中的故事让我想到我离家上大学的第一天,晚上躲在被子里大哭一场,我感到有些东西断裂了,那是我的成长,也是我的离开。 这本书用一些再平凡不过的瞬间,为我们描述了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累积中,平凡生活里蕴含的悲欢离合。阅读它就好像一不小心偷窥到某个亮着灯的小格子里的家庭生活,并同时发现,那也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周一消息树

有关阅读 伦敦的摄影画廊正在展出Andre Kertész的作品《有关阅读》(On Reading)。读书似乎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Kertész的照片却让我唏嘘。照片中人读书时神情都是那么的安静和专注,这让我想到摄影师Robbie Copper拍摄的现代人打电子游戏的表情,那则完全是一种魂魄都没有了的样子。 Kertész走到哪里都关注人们读书时的状态,拍下他们的照片,他所留下的作品真令人感慨,看人们读书的样子就会发现,读书不仅仅是“读”书,那也是一种冥思,是思想的漂移,与另一个世界的对话。只是,这种感觉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我们的阅读大都转移到了网络,它是免费的,这也给传统媒体的商业运作带来了麻烦。《纽约时报》正在试图将之从经济危机中拯救出来,他们在筹备一项新的收费计划,为读者提供一个金卡和银卡的服务,读者一年交150或者50美元的费用就可以参观时报编辑部,了解新闻幕后的制作,调阅时报资料库的信息,提前获知一些新闻故事。 但是,有人认为,这种试图以《纽约时报》的品牌来吸引读者的商业模式,不过是在重复它们过去的错误。因为《纽约时报》的主要信息,最重要的产品仍然是免费的,它可能会高估了读者对这些所谓新闻附加值的渴望。 一本名为《一千二百万的大鲨鱼》(The $12 million stuffed shark)的新书最近发布,作者是Don Thompson ,描述了当代艺术市场上天价作品的形成机制。 所谓一千二百万大鲨鱼,指的是 Damien Hirst的作品:生者头脑里所无法理解的物理死亡的不可能性( 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这件作品2004年以高价出售,使得Damien Hirst成为当时在世艺术家身价排名第二的人物,原作已经腐化变质,它的复制品如今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如果你无法理解一个巨大的鲨鱼模型如何就能价值连城,以及它如何与那句充满“哲思”的话语联系在一起,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