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很久没有种树了,打开reader,里面积攒了一大堆种子,头疼啊。 看到英国摄影杂志近期在关注摄影师们如何开发ipad市场,本来1416教室就有一个名叫“the coming of D-day”的系列,今天的消息树也就介绍这个吧。 1.  Michael Nichols app Michael Nichols是一个在业界工作了将近四十年的老摄影师,曾是马格南的成员,随后退出,1996年开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工作。 但这位老将一点儿都不落后于潮流,近日,Michael Nichols在更新自己的个人网站的时候,采用了新的思路,将之直接搬到了ipad上,做了一个 Michael Nichols app 这个app里包含15个摄影影廊,有超过160张照片,还有一个独家的照片拍摄现场的视频,此外也有链接,读者点击可以购买摄影师的限量版照片和签名图书。 接受英国摄影的访问谈及为什么要把个人网站变成app,这位摄影师说: “自2001年我的网站就没有更新,最近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对之进行升级,添加影廊,写图片说明,放上图片故事和视频,就在我即将将之上传的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不能再这么做了。我对这个网站倾注了心血,我并不在乎钱,但我想让人们认识到它的价值。” 花四美元购买这个app,读者能得到什么——Michael Nichols会不断添加新的作品,视频,照片背后的故事,之后他还有计划要加上教读者拍照的视频教程。 2.Via PanAm app 荷兰摄影师Kadir van Lohuizen是Noor图片社的创始人,他对移民这个话题一直保持关注,四年前,他就有一个愿望:从阿拉斯加一直走到秘鲁,观察拉美地区的移民状况,但这个主意要想从媒体那里获得支持实在困难。 Kadir在去年联系了非盈利组织Paradox,该组织对大型的策划活动和展览很有经验。当时正好ipad即将推出,所以他们就想着应该利用其做些什么。 2011年六月,这个名叫 Via (…) Read more

印刷帮的故事:photo camp杂志,众帮摄影师

我也加入了印刷帮的行列。 photocamp的第一本小书《克拉美丽》在camp15上已经和观众见面了,我很像模像样地戴着手套介绍这本小册子——似乎有些过于隆重,但做过自己第一本书的人都会了解这种感觉。 詹老师说,我们做的明信片,卡片,各种小册子,以后都可以放在一个盒子里存起来。这个盒子,是不是为了让我们老了之后,可以抱在怀里,一本本掏出给后辈显摆呢?我认为,它更应该留给外星人,一不小心被发掘出来,“老外们”可以趁机翻看地球人的隐私。 因为是做给外星人看的,我们希望它要多元,并且要是那种实地的观看,飘在空气中的情绪不要。摄影师要有明晰的拍摄理由,思考自己的拍摄方法,并付诸于持之以恒的行动。 关于袁洁的《克拉美丽》,在这篇文章里我已经有过介绍,下面就看看这本小书的细节: 册子的设计师是钱莉,封面来自内页的各个头像的线描,色彩取自维吾尔族人小花帽的颜色 册子中只选取了袁洁作品的头像部分,单页一张头像,图片说明是被摄者的姓名 册子最后是中英文的作者阐释和任悦的介绍。感谢RD帮助我们做了英文翻译。 这就是册子的真实模样,总共将印100本,每本都有编号和签名。 下面,我就说明一下这本书的众帮概念: 1.  Ofpix如何帮助摄影师 这本书是由尚处于乌托邦概念中的ofpix摄影机构出版的,我们不从这本书盈利,将会做以下事情: 帮助摄影师整理编辑照片 寻找设计师做图书设计 找到合适的印厂做书 100本图书中的50本随photocamp现场售卖 100本图书的10本送给摄影师自己,20本存档,20本寄送给国内外的策展人和评论家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留存好照片的纸质档案,通过帮助年轻摄影师印制自己的个人作品集,推广他们的摄影作品。 2. 读者怎么帮助摄影师 这本书印100本,面向读者只有50本,是希望真正喜欢这个摄影师和这本书的人来购买它。 你买了这本书就相当于帮助ofpix捐助了资金,这些钱我们用于印刷和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成本支出,以及邮寄册子,特别是寄送到国外的费用。 你购买了这本书也将帮助摄影师,而且这种支持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沟通,而并非金钱的追捧。 摄影师和ofpix回馈给你的是,你买到的这本书将会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和编号。 3. 摄影师如何帮助我们 我们希望因了这些支持,摄影师能够沿着自己的道路持续走下去,在未来更为独立和纯粹地创作精神产品,让我们得以通过这些照片反观自己,反思生命。 如何购买《克拉美丽》 这本书的制作非常匆忙,我们在photocamp15开始的时候才刚刚出样本,现在还在找合适的印厂,小批量的印刷不容易找合作者。书的定价目前还不能出来,但是会在100元之内,在camp现场我们已经接受了一部分的预订,如果你喜欢这本书也可以通过邮件的方法预订,我们会在书到了之后第一时间通知你,具体方法如下: (…) Read more

the coming of D-day:人们仍然热爱阅读

十万ipad读者。《纽约客》(New Yorker)成了Conde Nast出版集团,ipad版杂志下载量最大的媒体。 《纽约客》有一百万的纸质版本订户呢!这个数字看上去也许很不起眼,但你还要知道一个事实,Conde Nast集团旗下杂志还有:Wired,GQ……稍微对杂志ipad化进程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些杂志的ipad版本要多酷有多酷,着实热闹了一阵。但《纽约客》——这个满是字儿的杂志——却成了这个出版集团里的赢家。 你可能要重新审视一下读者对杂志ipad版的需求了。 纽约客封面是插画,内页配图也以插画为主,漫画是其特色栏目。这些风格也同样呈现在在ipad上 《纽约时报》关于这个现象的报道,题目为《ipad上的纽约客,文字为王》( For New Yorker on ipad,Words Are the Thing)。 文章提到,《纽约客》的ipad杂志今年春天上线,编辑部认为其仍然在摸索阶段,但除了订阅人数不断增加,还有两万读者还订阅了一年的杂志(59.99美元),说明其发展势头还不错。这让业界颇为吃惊,因为人们一直认为,像《连线》(wired)这样的高科技、吸引年轻的深度的网络用户的杂志理应在ipad上更为成功。 《纽约客》的ipad版,页面非常简洁,没有太复杂的互动,有一些视频,也有照片影廊,一个特色是诗人朗自己的诗作。 《纽约时报》提出,《纽约客》的成功这让人们不禁发出疑问,报刊亭上的那些花花绿绿的杂志,夺人眼球的视觉设计,它们也是读者在ipad上渴求看到的么?分析师Lipsman认为:“我确信,存在一个人群,他们的兴趣全在阅读上,在ipad上也是阅读。” 杂志的编辑Remnick则回应,“这就是这本杂志最大的财富,人们阅读《纽约客》为什么?为了阅读。” 其实另一个数字也足以反映这本杂志人群的特点,纸版杂志订户一百万,它们都获得了免费的ipad版下载许可,但其中只有七万五千个帐户激活了。 喜爱阅读的人们,是否即将成为濒危,是否依然坚守其过去的堡垒,是否有人关注他们在数字世界的需求? 此文章内容编译自《纽约时报》,作者Jeremy W.Peters (the coming of D-day 是1416教室的一个系列文章的标签,探讨纸媒数字化发展的各种现象。这个系列的前一篇文章为:加西亚的ipad工作坊)

周一消息树

图书的故事 1. 马丁帕尔的推荐 提到摄影书文化的兴起,摄影师马丁帕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手,近年来他和Gerry Badger一起出版了两大厚本的 “The Photobook: A History”(卷一2001年出版,卷二2004年出版),对摄影书的发展予以全面的回顾。这两本书在业内被津津乐道,也同时激起了不少人对摄影书的热爱。 这使得帕尔先生对摄影书的推荐,也颇有说服力。 最近,在爱尔兰都柏林举办的摄影节上,马丁帕尔的策展也和摄影书有关,他选出了过去十年最中意的三十本书做了一个展览,并同时出版了一本新书——“Martin Parr’s best books of the decade.” 这本关于摄影书的书,不仅有每本书的介绍点评,还邀请书的作者或者是编者、出版者出来现身说法。此书现在有平装版本,还有精装和限量收藏版出售。 翻了一下帕尔的最爱们,我发现,他还是以内容为上来读书的。不过,因为是他个人的推荐,也充分体现了他的口味以及个人视野的局限,对熟人的偏好等等。 2.收藏摄影书 卫报近日刊登了一篇文章,名为《摄影书——可负担的起的收藏与飙升的价格》(Photobooks – affordable collectibles that are soaring in value),文章指出,近些年一些版本较为稀少的摄影书,价格动辄就是上万英镑,藏家可以考虑现在就入手投资一些潜力股。 文章提到,罗伯特弗兰克的书《美国人》和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在去年的拍卖中,分别拍出了高达四万三千英镑和一万三千英镑的高价。不过,Christie拍卖行负责图书的专业人员也指出,要拍出好价钱,一方面书的品相要好,另一方面,书最好要有一些附加值,比如,作者的签名。 (…) Read more

印刷帮的故事:史泰德庄园

“Gerhard Steidl的印刷工和设计师的职业生涯,是从17岁开始的。”这是著名出版社Steidl历史简介的第一句话。如果将之算做Steidl出版公司的开端,那是1967年的事儿了。 Gerhard Steidl的小印社最开始只是给艺术家印海报,这是一段重要的经历,因为与艺术家打交道使他认识到,印刷不是一个机械复制的活计,而是一门艺术。 从海报到正式的图书出版,Steidl不断发展,并幸运地拿到了德国作家格拉斯(Gunter Grass)作品的全球版权,出版这本书让他们的经营不成问题。 1996年,热爱摄影的Gerhard 决定把自己的出版重点放在摄影书上面。现在,这家出版社代表着摄影书出版的最高水平。 但毫无疑问,无论Steidl出版公司再怎么壮大,它却永远只属于Gerhard Steidl一个人。这个人对书的狂热,决定了整个出版社的出版精神。 纽约时报周末画报的记者Jim Lewis前段时间探访了Steidl的总部,撰写了一篇见闻录。文章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描写,请猛击这里去看原文,以下是一些摘录: Bound for Glory 作者:Jim Lewis 文章来源:纽约时报周末画报博客 他们管他的地盘叫史泰德庄园( Steidlville),这个名字与其说是代表一个物质实体,倒不如说指的是一种境界,从这里出来的书,是无与伦比的现当代艺术和摄影书。 他有45名雇员和一个出版社,这里一周七天,24小时昼夜不停地工作,只有周日早上休息,这个时间用来做清洁。他在房间里做除了装订以外的所有工作。摄影本来就天生有多重身份,艺术书的印刷又是一个超级复杂的过程。这些事实映照在史泰德庄园里,你所看到的是一个超级繁复的地方:楼梯间堆满了书,成排的显示器,一摞摞的纸张。那些出版物看上去无穷无尽,艺术家聚拢成圈然后散去,日程排得满满的,一本新书,然后又一本,然后又是一本。太多的名字,太多的数字,而这里还有另一个事实:去年,Steidl收到了超过2000个印书的请求,而他没有给他们印一本。 艺术家排着队想要和他合作。在任何一个时间,公司里都同时在做80本书,假如这些艺术家仍旧在世,并且可以活动,他们就会受到邀请——事实上是特别希望——他们能够亲自来督印。这种深度的参与和日程上的琐碎安排导致整个过程中充满了焦急的等待: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在午夜接到电话请求其过来监督印刷,这都是常事。 “假如大家都跑出去喝咖啡喝吃饭,我这里就变成一团糟了”,Steidl谈到:“过去,我经常要派一个人到外面的酒馆或餐馆里去找Lewis Baltz或者Ed Ruscha。现在好了,我们有自己的公寓,大家都不许出去。他们可能要经历漫长的等待,但只要我有时间,他们就必须出现,如果他们不在,那就会有麻烦。” 艺术家住的房间很普通。但墙上的照片自然是例外。Todd Eberle摄影 史泰德所在的小城Gottingen不是一个容易到达的地方,成功的艺术家都是忙人,而和史泰德做一本书又是一个非常劳累的过程,那么,为什么,这些人愿意来呢?我把这个问题提给Epstein。我认识他很多年了,这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刚刚从火车站过来,脸上挂着大大的微笑,仿佛一个孩子来到了游乐园,刚刚把行李扔下就开始了工作。“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他说,“Gehard热爱他从事的工作,毫无保留地投入。”我问他Steidl有什么是独一无二的特质,他说:“Steidl本身”(Being Steidl) 需要处理的工作 (…) Read more

印刷帮的故事:一本北京牌儿相册

以下你要见到的这本“北京牌”相册是网友zhang1纯手工制作的,他前两天发邮件给我“显摆”(呵呵)。我想这也应该算是印刷帮吧,就把他豆瓣的文章搬到这里。话说和这个北京牌儿相册类似的我手里也有一本,不过封皮是淡蓝色的,写着两个字:影集,里面还贴着一些陌生人的照片。 作者:zhang1 豆瓣原文链接:这里 出差回来正好是礼拜天,没事干,不想出去又睡不着觉,想起了之前欠朋友的一个债。 去年春天,一个哥们儿夫妇俩要移民,走之前不久,我们瞎聊,照点相留个念吧,说行。 朋友是工作中认识的,聊的开心,工作没了关系也还没事瞎扯蛋。他们夫妇同年生,还是初中或高中的同学,上学时一直在日坛永安里这一带。很有夫妻相,虽然比我大好几岁,不过看着不像。大概是四五月份,我们在日坛公园拍了点照片。 底片冲出来有点问题,我原来计划的输出尺寸可能够呛,我办事拖沓,这事儿就放下了,他们走之前也没能拿到。 去年年底还是今年,路过东直门MOMA门外桥下,见很多附近居民,多为老师傅,摆摊卖旧货,逛了逛,看见个相册,和小时候常见的相同,硬皮系绳,里面每张 黑卡纸之间有很薄的半透白纸,外观有些旧,但确没用过,封面烫金梅花图案和建筑图案,北京二字(建筑看着眼熟,后来发现其实是农展馆,距离这里不远,估计 是若干年前农展馆的纪念品一类)。不善砍价,砍了半天还是15,收下。心想不定何时可用。 这会儿,想起来照片可以弄小幅放这里,可以直接把120底片做成和小时候见过的120照片一样的大小。当时照相馆似乎少有120放大机,所以我印象里在各家相册中见到的都是和底片一样大小的照片,上面还写着“房山照相馆”之类的字,照片的边还是切成花的。我找不到切花的机器,就留个白边吧。 选照片 朋友喜欢故乡北京,我想过要弄一些北京的照片放到给他的相册里,我曾问他对什么有感情,他说:杨树、胡同、中山公园、地铁二号线、动物园狮虎山、前门肯德基、日坛中学……看,社会主义风格的审美观,我脑袋里想象着,动物园和肯德基,听起来就是俩人搞对象的地方。 我没能把他说过的地方都走一遍,只是路过的时候想起来的话,顺便按一张,现在看起来气氛还不够足,于是我想起了之前在网上见过的一堆照片,是老外Leroy W. Demery, Jr.在80年代来中国时拍下的,令人印象深刻。照片搜到了,这位先生着实令人尊敬,奉献了这许多美不胜收的照片,屡看不厌……我挑选了其中北京的几张,修掉上面的水印,抱歉,不商业用途,盗用了。我想要不要感谢老师傅一下,老先生的Flickr相册里还有很多照片,看看有没有你的地方?http://www.flickr.com/photos/lwdemery/ 最终,挑选了几张两口子的,几张我硬盘里平时拍的,这位洋人朋友的几张,还有一张名叫Sanpeter的朋友拍的小学生运动会照片,居然是“FangCaoDi xiaoxue”,芳草地小学,我决定用这张做铺垫放在最前面,用它把时间带入到80年代,也许小学生里面就有我们的这对夫妇呢,也许他们在小学认识,过了青春期,也许他们开始暗恋,春游的时候,在中山公园或是前门肯德基坐在一起,手足无措找话题…… 气氛与内容混杂,掺和着来吧。 输出 我决定照片都用小尺寸。洋人师傅拍的,网上图很小,印刷尺寸火柴盒大小;120照片,弄成和底片等大;我拍的一点北京,大概6×9cm大小。去祥升行弄出来,麻烦师傅给裁好了,好像一把扑克牌在手里。 排序 照片有三类,共十六七张,80年代北京,现在的细节,两口子的照片。想了想,不分类摆,按我直觉的气氛走,在地上码放着弄,感觉像在打牌,拉大车。 用芳草地小学的运动会开始,80年代北京的穿插里面,两口子的顺序搞一搞,有几张还有点搞对象的感觉。现在北京细节的,放在之间稀释。最后用一张“青年泛舟颐和园”的。 刚开始觉得照片小,有点担心,做完了拿在手里,感觉不怕小了。 这两天寄出。

印刷帮的故事:青年印社

开一家自己的书铺?卖自己出版的图书? 视觉创意网站Glossom说,这是一个极不靠谱的想法。我觉得他们挺逗的,在这篇介绍摄影书独立出版人的帖子里,文章的开头竟然是一瓢冷水: “当下,做一家自己的独立出版公司,可能是一个你能想到的最坏的主意。尽管在电脑上排版编辑图片很方便且省钱,但印刷却将会非常昂贵。另一方面,书和照片是完全不同的介质,它们被消费的方式也不相同。” 却仍然有一些不怕死的人!Glossom介绍了五家年轻的摄影图书独立出版机构,并认为这些出版人有理想,有品味,对摄影书的热爱,让他们投入这项并不十分赚钱的事业中。 国内最近也有言由和苏菲在做摄影书的独立出版和发售,他们的印社和书店也在有条不紊地发展。 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五家国外青年印社的出版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Morel Books 创办人:Aron Morel。 主要出版物:各种艺术书,以摄影为主。 特点:出版社的目标是做“做让读者卖的起的限量艺术书”,由于进入这个领域比较早,在业内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并得以和一些重量级摄影师合作,比如Boris Mikhailov(我的大爱,呵呵)以及Ryan McGinley。他们即将推出的摄影书有Terry Richardson的私密画册,内容是其所拍摄的父母的肖像(两卷,父母各一本)另外还有Miroslay Tichy的肖像作品。 JE SUIS UNE BEND DE JENUES 主要出版物:小册子(zine),与摄影师合作的摄影书,侧重当代艺术 特点:精灵古怪。比如 Blue Fanzines系列,每一本都限量50张,每本书都附送一张照片,贴在封面上。这些书卖的非常快,一不留神就会被抢光了。 摄影师Johan Rosenmunthe的作品Transmutations,没有装订,装在一个木头盒子里。 Layflat 创办人:Shane (…) Read more

印刷帮的故事:一大厚本电话簿

要想介绍Ari Marcopoulos,总是不得不给他贴上安迪沃霍尔的标签。 这位荷兰出生的艺术家,早年间曾经给安迪沃霍尔印照片,这使得其多少继承了沃霍尔的“惊世骇俗”但又“俗不可耐”的风格,这就好像他最近出版的画册《电话簿》( Directory ),这本书仿照了美国电话簿的形态,据说连印刷用的机器都和印电话簿的是同一种型号。全书一共有1200页,照片差不多也这么多张,里面的照片都是影印照片。 这位Ari Marcopoulos还继承了沃霍尔的多元生活,他拍摄边缘文化比如滑板帮,涂鸦帮,介入时尚圈子,另外还设计了一款相机包。在访谈中,他的话语也如同沃霍尔一样呛人。比如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本书这么厚,他回答:“不是我让它变厚,而是它本来就是这么厚。”人家问他这么多照片应该怎么编辑呢?他回答:“这本书不是编辑出来的,是有一些选择,但不是一本编出来的书,它基本上就是一本充斥视觉噪音的书,巨大的照片数量让这本书没有可能有一个单一的主题。也就是说这本书没有主题,它不是叙事性质的。” Vice杂志对他做了一个访谈,摘录如下: 问:Hi,你最开始拍照的时候都拍些什么呢? 答: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就拍照了。我爸爸从日本回来带给我一部 Asahi Spotmatic相机。我太喜欢它了,拍了一大堆我们那里的赛车现场的照片,也拍了我很多我女朋友的照片。我差不多把城里走遍了,拍摄所有我感兴趣的东西。 问:这就是你刚刚开始接触相机 答:是的,我后来还学习了冲洗胶卷,在父母家里的地下室做了一个暗房。放大照片的整个过程太神奇了。 问:你有没有一种要把这个爱好变成职业的愿望? 答:不完全是,但是随着我对它的逐步了解我的想法也越来越多了。你说“职业”,这是一个很大的词,尽管我从来没有特别想过“职业”,但我的第一部作品,拍摄艺术家和音乐人的肖像作品,后来成为我的第一本书。 问:你的这本新书怎么出来的? 答:我有这个想法好多年了,就是差找个路子去实现。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策划,Rizzoli出版公司最后同意做。做起来也并不容易,因为它不是那么符合Rizzoli惯常思路的书。 问:你要把这本书做得和电话薄一样,他们最初是什么反应。 答:那里的编辑已经接受了我的想法,而困难在于Rizzoli是一个大公司,有很多人要逐一去说服,告诉他们这是个好主意,尤其当时又是美国经济萧条的时候。幸运的是,一切还算顺利,所有的人都很渴望这本书的出版。 这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年前,它是一个主意,然后又是一年的出版工作,从准备一直到发行。这本书里的所有照片每一张都是我自己亲手扫描和影印的。 问: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影印照片? 答:这让你很容易就做一本书,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它使得我最开始的时候就能够自己做一些东西。在数字革命到来之前,我也习惯了这么来编辑书。不过,这也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需要,并且也不是我所使用的唯一的一种印刷技术手段。 问:把这本书印刷成电话簿,你是什么想法? 答:电话簿只是这本书的开本,而并不是书的内容。这本书就好像我们每天经历的呈爆炸状态的视觉噪音,它们四处皆是,使得你已经无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无数的杂志,广告牌和广告,里面都是图片,而这些照片背后的人又是我在纽约的经历中所遇到的。 问:那这本书是你对这种状态的一种反抗? 答:这并不是坏事,我也不想把它们消除,因为这是你自己生活里的一道声轨,它不听从计划,也不是经过特别谱曲而得到的。 写这本书的介绍还是犹豫了一下,起初觉得好玩,后来又觉得它有些装腔作势——除了特别青涩和特别德高望重,中间地带的人玩这种形式上的花样,我都觉得应该对此持保留态度。另外,这样做当然也不新鲜,可能赶不上日系的那帮摄影师。 不过,还是写出来了,就如同作者本人的一句话,它是我们嘈杂生活中的一道音轨——所以倒不如把姿态放低一些,姑且就先从中找乐子。

印刷帮的故事——七个半:杨弘迅的宝丽来小书

一天,接到快递寄来的包裹,里面是爱米寄来的杨弘迅的画册。 打开,是一个用锡箔纸包裹的盒子。我愣了几秒钟,考虑,要不要打开呢?似乎会破坏了一样好东西的完整性。 但想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的欲望还是占了上风,我拿剪刀裁开它,书散发着墨的味道,苦苦的。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有些埋怨,又是一本没有字的“画册”。后来,有个早晨,我又读了一遍,这次觉得完全看懂了。我喜欢这本书的私密,一些细节,我最喜欢的是,原来以为爱米寄来的又是一本图录——厚厚的砖头大书,正儿八经的样子,或者是机关重重的新式图书,但没成想却是这样一本小书。 作者大概都不喜欢自己的书被称作小书,但微小的却依然也可以是繁复的,且才是个体寄居的地方。 因为做《印刷帮》这个系列,我邀请这本书的出品人爱米写一写她是怎么做这本书的,从中你可以看到做一本细致入微的小书的艰辛。 杨弘迅:《柒右贰分之壹》宝丽莱画册 文:爱米 图:杨弘迅 第二次在印刷厂里看着天色渐亮,就是印宝丽莱画册《柒右贰分之壹》第一版的时候。 为了赶上九月初的“再会•宝丽莱”个展开幕,八月的夜里,我们和设计师朋友带了三个三明治,打车去了遥远的宋庄的印厂跟印。 在此之前,就印刷的纸张、包装的盒子,设计师朋友和纸商沟通了很多回,最初希望用白色透明PVC的盒子,后来得知短时间内只有深圳的厂有那样的材料。在综合考虑过灰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及材质之后,还是选择了白色的特种纸做封套。整个画册的设计基调也是白色,设计师朋友觉得白色及透明的质感和杨弘迅个人及作品的气质更为接近。画册的工艺上,我们借鉴了杨弘迅喜欢并敬重的摄影师Robert Frank的一本画册。在我们看过众多国外的宝丽莱画册后,感觉像Robert Frank的画册那样在宝丽莱照片上过一层光亮的UV,更接近宝丽莱的原片。小开本的设计也显得更为私密,不像其他画册显得过于笨重。 时间太过于紧迫,画册在杨弘迅九月北京个展开幕那一天运到展览现场。但是,我们这次没有售卖。因为发现已经装订好的画册在很多页面上有黑色的脏点。我们认为,这样的质量不适合售卖。第一次印刷失败后,我们和不同的印厂、设计师朋友交流过,大致得出的结论是,挑选的特种纸不合适过UV,因为该纸的密度不够,使得纸张非常吸墨;后期又因为赶开幕时间,印厂洒了快干粉,再加上UV油质量不够好等缘故,导致最后的效果不尽人意。那段时间,我们非常苦恼,一方面四处咨询如何解决这样的印刷问题,一方面考虑到要重印,资金方面也有困难,我们每天都在算着我们需要多少钱来印刷。我们不能再让展览方第二次投入印刷了。 在北京的印厂对版 现在印刷基本都用CTP 在机器上仔细地校正颜色是很关键的部分 我们实在太幸运了。十二月在广州做宝丽莱个展的展览方愿意支持我们第二次印画册。于是,我们又重新排了版,调整了设计及包装材料。原先,设计师希望做成一本小小的字典或砖头一般的画册,有点像是宝丽莱的相纸,包在锡箔纸里。无奈我们几乎每页过UV,印厂说印完后,因为过了UV的面会稍厚,纸就裁不齐了。所以,我们后来还是采取了八个小本入纸盒的方式。选纸上,我们吸取了第一版印刷失败的教训,选择了具有涂层的特种纸,并且还请印厂开机印了一个版并过UV,以此实验纸张的效果。这样的实验有点奢侈。幸好,出来的效果不错。在广州个展开幕的那天,画册也顺利地运达了现场,并赠送给了参加开幕的嘉宾们。大家拿到画册都觉得是诚意之作。 画册第二次印刷是在广州的印厂 印好的几个版,等待油墨干了之后再过UV 通过数次和印厂打交道,我们觉得要碰上负责的师傅才能控制好印刷效果。不然,前期做多少事情都是白费。而中国的印厂师傅,多数都比较忽悠。广州印厂的师傅因为和广州展场方比较熟,并且我们对印刷的要求又比较高,所以印厂师傅都坦言他比我们还紧张。而我们心里都无数次地呐喊,什么时候能在Steidl出版自己的画册,在他们的印厂实验各种纸,各种印刷方式,那样,一定能做出让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出来。这也成为我们一个大大的愿望和目标吧。 做画册和做个展对于摄影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梳理作品的方式。我和杨弘迅从他四五年拍摄的近千张宝丽莱中,逐张挑选一批作品出来,他再以他个人的视觉审美将这些宝丽莱片再次挑选、组合及排列。将百张宝丽莱原片一批批地摆放并挑选,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这和在电脑上选照片完全不一样。我们将照片用黏土贴在纸上做成Sample,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照片的节奏及观感。因为杨弘迅不愿意让文字来阐述他的摄影,不希望让标题先入为主,所以他索性不给每本小册子取名字,而带以一二三四,就连《柒右贰分之壹》这个名字都非常抽象。八小本画册包括了日常静物、动物标本、黑白城市、公众人物及朋友的肖像等,每张图片都接近宝丽莱的原片大小。 选片的时候…… 《柒右贰分之壹》画册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的一些书店或艺术品商店及淘宝售卖。

印刷帮的故事——2007年的自选集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自出版的文章,并顺势征集“印刷帮”的自出版故事,很快就收到了陈智能的稿子。陈智能的这本《返程》现在就躺在我的桌子上,如果你也想分享他印刷的快乐,可以写信向他索要,具体方法在本文末尾有详述。 2007年的自选集 陈智能 2006年,心态有微妙变化,预感(抑或希望)生活会出现改变,从前挎个相机在街头浪荡的时光不复在了,于是心生整理过往照片,印在纸上,向“扫街”——我业余生活的主业告别这样的想法。 先是打听了印刷价格,彩色印刷的昂贵令人咋舌,黑白单色印刷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接下来的问题是手上的底片包括彩负、反转、黑白,在是否将彩色转换为黑白入册之间思量后,决定彩色照片不入册,只取黑白。 『请颜长江选片的两本小样』 2004年至2006年照片的产量明显高于以往,选片时难以定夺,只好粗选了二百多张样片,用A4复印纸打印出两本小样,请颜长江帮忙挑了一道,记得当时他建议我模仿丘的调调制作照片,粗颗粒、硬反差。后来我并未实现这样的设想,且毋论艺术造诣的差距,仅技术层面来说就缺少许多必要的条件,我在实际制作时用了公元3号大光纸(当时公元大号数的相纸已停产,依尔福的高价望而生畏),而且反差、颗粒等等已由原底的胶卷(乐凯、公元、柯达、福达、依尔福的多种感光度都有,复印纸打印的小样无法体现这些差别)特性决定了并不能制作出统一的调调来,毕竟拍摄时意识、技术均不到位,并非丘那样依着事前已成竹于胸的影像内容、气氛、调子,使用合适的器具投入拍摄和后期的创作。 『颜长江在认为相对好的照片下方画蓝点为记,最终入册的照片大多却非完全遵照他的意向,如,颜未选的此图上方照片入册了,下方被选照片未入,这样的调整,包括一些我补充进去的照片是基于拍摄的时、地于己的特殊意义,而非纯影像考量』 2007年春夏,花了两个月当中的大部分休息时间,手工制作了保留原始黑框,不作任何裁剪的73张片子,交Fotoe扫描成电子文件。 这73张照片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意义是对拿起相机的最初八年作阶段性回望,为此,起了《返程》这个名字,请教朋友冰英文译法,他说《A Journey》较合适。 『扉页为手持我第一台相机凤凰205旁轴的素描,专门送给朋友的册子会在相应位置亲手印上我按快门的食指指纹(使用红色丙烯颜料),因此可以说每本都是唯一。』 编排时,按时间的倒序,从最近拍摄的照片往回陈列至学习之初的摄影作业。封面和内页的设计和排版可苦了女友(现已沦为老婆),在我恐龙时代配置的电脑上摆弄TIFF文件简直是噩梦。 同样痛苦的过程还有与印刷厂的周旋,打样、印刷、装订、送货都恼火过,最终成品并不如人意,唯一可以接受的是印刷费,6000元/600本实在够廉价的(有赖一位广州画坛大佬的人情)。 《返程》陆续向朋友和业内人士派发了百余本,剩余的近500本几大箱至今还在家里的衣柜和桌底打坐。 当初的纠结早化为焦外之物,景深内只余这样的感受:甭管多青涩,那年想做的事做了,现在的许多成熟念头只在脑袋飘过。 陈智能的《返程》分享计划 1,写邮件给他 :chen.zhineng@hotmail.com 2,按您指定的快递公司投寄图书,图书免费,但请负担邮费,邮费到付。 3、指纹或签名欠奉,请见谅。 4、每人限三本以内

我是我的出版人!

作者:我自己 编辑:我自己 设计:我自己 出版:我自己 以上是摄影师Nguan对他的作品集《Shibuya》的描述,这是一本摄影师自己出版的画册,发行量只有500本。 在英国电讯报的摄影栏目中,Nguan一页一页地展示自己的出版成果,这个行为有些乏味,至少比Nguan做书的体验要乏味,因为在描述自己出版画册的乐趣时候,他是这么写的:“白天美得止不住地咯咯乐,晚上半夜有时会笑醒。” 这种哼着小曲装订自己画册的快乐,恐怕每个做书的摄影人都曾体验到,而“自出版,自己的快乐”(Self Publish Be Happy)就成了英国一位出版人Bruno Ceschel所创建的公司的名字和宣传口号,而以上电讯报的视频就是和这个工作室所合作推出的栏目,专门介绍摄影师自己出版的画册。这间公司去年春天创建,关注摄影界日益兴起的自出版文化,并把重点放在帮助摄影师推广自出版画册上,搭建宣传平台,并且也做一些图书制作方面的工作坊。 自出版,自己快乐公司商店里代售的世界各地的摄影师的自出版物 关于自出版的乐趣,每位在“自出版,自己的快乐”平台上推广自己的画册的出版人都要写上几句,让我们看看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能够看到自己的观点得到充分实现,获得成功,或者甚至是失败,这都让我感到非常满足。” “毫无疑问,这是对摄影的爱的结果” “自出版的效果更好!” “你的卧室可能有一周都会弥漫着印刷的味道。” 这种自出版文化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Wallpaper》称这些出版人为“印刷帮”(Press Gang),英国摄影杂志,美国PDN杂志等都撰写文章介绍了这种文化现象。 意大利一间小型出版公司Centro Offset出版的摄影师 Samantha Casolari的作品 除了摄影师个体自己出版画册之外,也有一些小型公司和摄影师的同仁组织参与到这项出版活动中,摄影师Alec Soth也投身其中,他所参与创立的Littlebrownmushroom出版公司成长势态良好。 在中国国内也有一些摄影师做自己的画册,但因国内出版法规的限制,有些书可能还不能叫“出版物”,而更多带有了手工书的味道。 你也是“印刷帮”的一员吗?如果你也做了自己的书,欢迎来谈谈你的乐趣。投稿:ofpixcamp@gmail.com

Danny Lyon:《深海潜行者》

两年前,叛逆派摄影师Danny Lyon的个人作品回顾集《Memories of Myself》出版,《纽约时报》专门撰写书评(1416介绍文章:这里)。 当时Danny在采访中提到,他和Phaidon合作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买一送一”的的条件,Phaidon要出版他的个人作品集,必须要搭配出版他拍摄的另一本有关中国主题的书。 Phaidon果然践行了这个诺言。 《深海潜行者:一个美国摄影师在中国山西的旅程》(Deep Sea Diver: An American Photographer’s Journey in Shanxi, China)这本书已经在各大书铺开始预售,大约会在今年五月正式上市。令人恼怒的是,因为是限量版,这本书售价高达两百美元。似乎出版社迫不及待地要从这位年近暮年的纪实摄影师身上榨干最后一滴血。 这本书其实更像是一本旅行日记,里面有五篇文章,除了Danny的照片,还有他旅行中收集的各种小东西的照片。因为尚未出版发行,无法看到更多照片。 Danny曾经提到,他要用这本书打破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继承他一贯以来的沉浸在被摄对象群体中完成拍摄的风格,出版商声称,这本书的影像仍然是亲密的。 到这里可以看到Danny出版的其他图书:

三个 William Eggleston

2013年,热爱彩色摄影的小青年们,会有一个新去处——到美国孟菲斯William Eggleston 博物馆去朝拜这位彩色摄影鼻祖。 根据孟菲斯当地报纸的报道,这所由当地私人集资建造的博物馆总面积有一万五千平方英尺,投资一千五百万美元,建成之后,不仅展览 William Eggleston的作品,也会展出其他当代艺术家的摄影作品。博物馆预计2013年建成。 以上这条新闻已有一些时日,是一月份对外发布的,不少 William Eggleston的粉丝已经有所听闻。我最近不断在各个媒体上看到Egg爷爷报道,以下我就以这则新闻为由头,顺势推出与“Egg爷爷”有关的三篇剪报: 1.《 William Eggleston: For Now》 这是Twin Palms出版社刚刚推出的一本新书,这本书的编辑也是一个特别的人物—— Michael Almereyda——纪录片《真实世界的 William Eggleston 》(William Eggleston in the Real World )的导演。 这位导演试图将Eggleston没有被人们看过的照片重新发掘出来,历时一年,他往返孟菲斯五次,翻阅老爷子的三万五千张扫描底片,从而编辑成了这本新书。他声称,要给人们展示Eggleston的另外一面。而Eggleston则认为这本书更像是来自一本家庭相册。 书中的一段访谈里,Eggleston提到: “我向来不理解,为什么人们要形容我的照片浪漫。我从来没有试图将世界浪漫化。假如你回到旧时光里,我拍照的那个时候,我想我的照片和当时的那些地方是非常接近的。我从来都没有感到要用照片里美化世界的需要,因为世界本身已然非常精彩了。” (…) Read more

欢欣愉悦摄影书

谈些俗的。 PDN最近发布了一篇文章,根据 BookScan提供的畅销书榜单分析了一年来(去年十月底至今)市场上畅销摄影书的表现。 进入这个榜单的都是在图书零售市场上杀出重围的摄影书(主要是画册),反映了大众阅读照片的口味和爱好。自然,时尚,人像这几个甜甜的类别无疑是读者的最爱,围绕这些主题展开的画册是人们最乐意摆在咖啡桌上,作为茶余饭后消遣的读物 第一名:National Geographic Image Collection 《美国国家地理图片精选》 500页,美国国家地理协会成立以来的图片集纳。没啥好说的,“美图”谁不喜欢呢?(此书的部分图片,请移步这里) 第二名 The Sartorialist The Sartorialist的硬皮精装版本去年在排行榜上列第一,今年出了简装软皮本,销售表现仍然不错。照片皆来自街拍摄影师 Scott Schuman同名博客,罗曼蒂克的色彩和男女们乌托邦式样的穿着和生活,使其成为让生活变得美好的一支上佳麻醉剂。 第三名 Through The Lens: National Geographic Greatest Photographs 《透过国家地理摄影师的镜头》 又是一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图书,大众皆知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的传奇故事……,在这个单反流行的时代,送礼就送“美国国家地理”。 第四名 The Love (…) Read more

ipad,快点出来接招!

花了一个早晨翻译了Slate上的这篇文章,谈论数字时代你为什么要去看纸质的摄影画册,作者是他们这里专门撰写摄影文章的Jim Lewis。我以前翻译过他写的有关彩色摄影的文章,但是看过这篇,实在没有想到他是一个如此“繁复”的家伙,用“繁复”这个词不知道好不好,我就是想形容一个陷入琐碎细节的人——特指其对摄影阅读体验的追求,这里没有任何贬义,在我们粗糙的生活中,实在缺乏这种精致。 为什么艺术书当下不会很快电子化 iPad, Meet Your Nemesis:Why art books won’t become e-books any time soon Jim Lewis文 “当我几天后再去看,那本书已经没有了,只有一本更新的,要一万美元,都够我买20个ipad了,不过,我还是宁可去买那本书。” Man Ray 和Paul Eluard 合作出版了几本书,这是1937年的 Les Mains Libres 大约就是一两年前,人们似乎还在怀疑未来出版业是否会朝向电子化发展,但形势很快就变得明朗,Kindles,Ipad这样的电子工具将很快成为主导。作为一个小说家,我其实对此毫不在意,尽管我喜欢纸质媒介,我却并不介意其他人如何阅读,只要他们的确在阅读。但并非只有小说和其他非小说类文学作品是用书的方式来展现,除非你是专家并且经常旅行,大多数你看到的艺术作品和摄影作品都是印刷版的。那么这些作品是不是也会逐渐被e-book代替呢?我认为不是,而且我希望不是。若要探寻为何如此,我们需要略微来点形而上学的理论。 一本书——或者更清楚一些,干脆就来说一部文学作品——不受其物理介质的影响和限制,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每一种形式的作品The Lake Isle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