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70年代的年轻人(2)

出发前和Nan在宜家选购做展用的装备,原本是为了实现展览中一个“伟大的”设想,没成想却成了非常狼狈的一次经历。

我们的目标是给陈春林的作品选购“家具”,是的,我们要买档案柜和镜子。

把陈春林拍摄的所有的照片都制作出来,以档案的方式呈现,这是我看到他作品之后的打算。对于一部时间跨度大的作品,一个好的展览,不仅仅要展示出作品的结果,还应该呈现出这组作品的过去和未来。画廊展出作品,局限在于过于强调照片的“卖相”,而在平遥摄影节展出,则可以摆脱这些束缚,做一些更大胆的工作。陈春林的展览,我设想是从档案柜开始,里面陈列他的所有照片,然后是三亚海滩拍摄的一整组照片,但不是像他以前展出时把一组照片拼贴在一张大照片里,而是将一天之内拍摄的42张肖像,分别制作,然后再组合在一起。最后是一张从海滩系列挑选出来放大的照片以及一面镜子——镜子?是的,这个设计的思路是从多至少,将繁杂的众生相归一,再由个别到全体,让观者在“照镜子”的过程中,看见自己也望见他人。

嗯,听起来规划还不错。

我和nan在宜家转悠了两个多小时,我们正拿不定主意,铁皮档案柜摆在展场里是不是太小,收纳照片的盒子是用木头的还是纸盒,尺寸应该多大。镜子更是麻烦,大镜子如何运到平遥?悬挂是否有问题。就在这个时候,我头脑里飞速地过了一下电影,我把自己变身为陈春林,我想象看到自己的展览中前面是——宜家的架子,宜家的盒子,后面是——镜子。我忽然发现,我们这两个女性策展人,正试图把平遥的展场变成女人的卧室。

不,不,我们不能这样,这样太婆婆妈妈了。摄影师一定不喜欢。

我们两个人瘫坐在宜家的床边,面容憔悴地开始新一轮的研讨。陈春林的作品是一种非常质朴的表达方式,不需要用太多的花招来展现。但是档案的想法就这样放弃那太可惜了。要不,全部贴出来,六百张照片全部贴在墙上。对,全贴上,简单而且直接。新想法让我们两个兴奋无比,丢掉了镜子、箱子。我们不仅仅节约了一大笔预算,同时也拯救了一个岌岌可危的过于“女人味儿”的展览。

当然,我们没有考虑把六百张照片都弄到墙上是一个多大的工程。这里要隆重介绍一个很不赖的贴照片的小工具:胶泥。如果用大头钉一张张按在墙上,照片尺寸小,而且非常密集,钉起来会很累,这种胶泥不会贴坏照片,可以反复使用,贴得也挺牢。不过,由于展览空间的限制,六百张照片没有都贴出来。但也折腾了好一阵子,最可怕的是,当照片刚刚弄到墙上,还没有歇几分钟,我们的展场就开始漏雨。。。我、nan和天空飞身挡照片的镜头,可惜没有人拍下来。

天空在做手工,42张中照片,和一两百张小照片,就是这样一点点弄到墙上去的。

然后就下雨了

我们都没有相机,用手机拍的,哼哼,没有拍到细节挺遗憾,有谁有漂亮的图,发我几张。

Comments (9) Write a comment

  1. 我也没拍现场的细节…Ian的照片感觉小了点也少了点,有点遗憾。因为我特喜欢他,展的那几张看过,再多一些就好了。嘿嘿

    Reply

  2. 策展往往更注重从第三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主观臆断和“我觉得”“我感觉”“我认为”…

    一个好的策展人必须具有超级冷静的头脑和目空一切的魄力!

    固执又灵活的同时,还要时刻保持标准,在小细节上的妥协往往就让标准降低了!

    另外最好别在这样的展览中用宜家现成的东西,给人的感觉很不好,那怕想象一下都不好。

    任老我必须严格要求您!这样您才能进步!!哈哈哈

    另外我相当羡慕天空和nan那样能帮你布展,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参与,我动手能力很强滴! [:^^2:]

    Reply

  3. to 潜游,批评得相当到位,这几点都蛮厉害——比如这个“在小细节上的妥协往往就让标准降低了!”我其实是个马大哈,而且特容易妥协,这次展览给我很大教训。

    你这位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算是暴露身份了,等你下次工作再压抑的时候,我就抓你出来布展做手工!

    Reply

Leave a Reply to WangZhuo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