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7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1)

我小时候喜欢玩一个游戏,上学的路上,几个偶然碰到一起的人,看谁能最先找到大家的共同点——比如,衣服都是五粒扣子,或者名字都是两个字。

有意思的是,无论怎样的一群人,总会有一样共同的东西。就在《凝视中国——四种摄影的观看方式》开展的前几天,我忽然发现,参展的、策展的、布展的,甚至连提供工作场地的咖啡店老板horse,全都是七十年代的人,要不是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我可能会连展览的题目都给改掉。

我对“策展人”这份工作的理解,可能有些偏执。我一直认为,把摄影师的作品,在后期赋予某种概念,组合在一起,并非是真正的策展人的工作。从源头把握作品,甚至藉由展览重新阐释作品,那也许更接近“策展”的实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对《凝视中国》这个展览很没底气,这个展览是从我的头脑里咚地一下跳出来的,完全来自一系列的偶遇。

我通过博客认识沈玮,1416组织的活动上碰到潘晓春,在成都发相机的时候忘记带手机充电器,给博客上经常留言的猪翅膀求救,来的是陈春林和杨怡,我们聊得甚投缘。而我早年间在博客介绍荷赛大师班学员的时候超喜欢的摄影师ian teh, 后来也七拐八拐认识了。所以,当7月份,潇泉邀请我在平遥做一个年轻摄影师的展览的时候,我的小私心作怪,希望给这些我喜欢的摄影师做一个展。

摄影师确定之后,我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展,这其实已经完全背离了以上谈到的我对策展人的理解——策展人应该先弄一个饭局,再邀请人,而我却在重复自己童年的游戏,给一群偶遇的人找共同点。

但是,我越来越喜欢他们的作品。我发现,他们的照片中都包含着一种长久的观看过程,并没有急于求得某个结果的心态。比如,我曾经和沈玮聊起他的新作品《中国情节》的创作,他没有“明确的目的”,从一种空白状态开始,一直沉浸于一种缓慢的探索过程中。

这几个摄影师的作品还有一条脉络贯穿,他们的照片都是当下中国现实的映照,却没有选择那些浮躁的“中国符号”,而是有自己的看法。和ian teh 见面的时候,他说自己在北京好多年,却哪里都不认识,作为VU图片社的摄影师,我看到他的老前辈都在拍北京新建筑,他却不动声色地去山西拍煤,拍了两年,奥运的时候却蛰伏了起来。他说自己的作品之所以叫做“暗流”,那是因为在未来,这些被忽视的都会逐渐显现。

我还发现了这四个人一个有趣的不同点,他们都用很“摄影”的方式创作,但是具体的方法却完全不同,沈玮是很学院派地创作艺术作品,潘晓春则在日常生活中观看和发掘,陈春林在尝试为当下的中国人制作视觉档案,而ian则是可以被归作“新纪实”的那种表达方式。

于是,我弄出了这样一个展览题目《凝视中国——四种摄影的观看方式》。策展人的话写得仍然有待商榷,我将之贴在click园地里请大家批评。

Nan同学在审阅策展前言第一稿的时候,指出了我的很多错误,我去掉了其中一些什么“最好”之类的浮夸语汇。但是我仍然保留了她不太喜欢的这句“这里的四位年轻摄影师,在浮躁喧嚣的年代没有迷失”——这句话是有些做作呢,但是,我总觉得,在当下,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知晓自己作品的弱点,这很好,也很不容易。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这个展览,我觉得,生活中没有偶遇,是一系列细碎无声的铺垫,才造就了必然的相遇,否则,早就擦肩而过了。

明天再说展览细节。

Comments (15) Write a comment

  1. 自夸一下,一直是抱着诚恳的态度向任悦老师学习的 [:Yeah:],很喜欢这篇文章啊,也做回沙发 [:Admire:]

    Reply

  2. 非常希望能够象你学习策展,这样对我的帮助会是巨大的。 [:Bow:]
    我对策展的理解很直接,策划展览。你可以说照片这档子事儿,也可以拿照片说事儿,或者讲讲这事儿的照片。

    Reply

  3. 我看了这个展览,最喜欢潘晓春的。
    另外我觉得,楼主不应该对目的性这么排斥,目的性是一种理性,和非目的的感性同样有价值。关键要看做得好不好。

    Reply

  4. 我也看了这个展览,很喜欢,个人认为沈玮的片子虽然少但很有分量,技术上是没话说的 [:Bow:] 很有他的独特风格,也很喜欢潘晓春的,很实在和现实。

    Reply

  5. 我刚从北京到成都, 可否介绍几个成都的兄弟认识??小弟张波 13820091339 ?????

    摄影学习中。。。。。。。。。。。。  

    Reply

  6. 小弟初学 欢迎参观照片 http://photo.sina.com.cn/zbphoto

    望介绍高人指导

    Reply

  7. 是呀,我就呆了两天。看样子你对策展越来越有兴趣了,我又能看到不少好东东了。

    Reply

  8. 摄影不要奇遇,摄影是日常,但摄影生活是奇遇,所以我们大家奇遇了,嘎嘎~~ [:Automan:]

    Reply

  9. 感觉告诉我,我应该看看潘晓春的照片,可能有些相像。任老师可否告知一个潘晓春的网络ID,看照片的地之类的?谢过~

    Reply

  10. “生活中没有偶遇,是一系列细碎无声的铺垫,才造就了必然的相遇,否则,早就擦肩而过了。” 好喜欢这一句。

    Reply

  11.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访谈:凝视中国的眼睛——Ian Teh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