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

Google Reader我总是“攒够”一千个以上一起读,乱七八糟的文章混在一起,就会纵横交错产生化学反应。

昨个一口气看了好几篇针锋相对的批评文章,发现“骂人”原来是这么的过瘾,当然,那都不是泼妇骂街毫无道理的批评,都骂得在理,在点,甚至满是幽默。

(1)

《经济学人》撰文评论了艺术界的一个撤展事件,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肖像艺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一个四分钟的录像里11秒激怒了几位天主教联合会的领导。录像来自一个名为 Hide/Seek的展览,内容是艺术领域里同性爱主题的艺术创作,此录像是艺术家 Wojnarowicz献给自己因艾滋病去世的爱人的作品,他对AIDS充满痛恨,里面出现了一段对主的不敬之词。

天主教联合会的主席说:“在圣诞季有这样对教会不敬的言语,明显是故意。”

录像在压力下被撤下。

而《经济学人》的文章开头是这样的:……圣像雕塑上落满了各种甲虫,鸟儿在其上任意大小便,但这些并未引起基督教联合会会长们的关注,他们只看到了一段四分钟录像的十一秒……

几位领导愤怒底气十足,因为艺廊是纳税人的钱支持的,因此必须照顾公共利益,作品要高雅庄重。但这个纯洁高雅的标准究竟在哪里存在呢?“依照这个原则,一旦有人被激怒,艺术作品就应该拿下,博物馆恐怕早就搬空了。”这是华盛顿邮报的评论。

在文章末尾,作者写道:“我认为那些坚信自己在支持艺术的人,实际上只支持他们自己喜欢的艺术,而这种态度,不仅损害了自由,同时也损害了艺术。”

(2)

另一篇”骂人“文章来自《新标准》( The New Criterion),名字叫做《我的Jerry Saltz困惑》其实这篇文章写得非常“中肯”。全文以美国著名艺评人Jerry Saltz为靶子,分析了在网络社交风气盛行的年代,做艺术评论的尴尬。

艺评人卖评不卖艺,在美国的艺术界,要是他对某个艺术家点点头,对其打个五星,此艺术家的星途就会扶摇直上。Jerry Saltz就是这样一个大腕。说实话,我还挺喜欢他写的一些文章。这位两任普利策奖入选者现在是纽约杂志的艺术评论家,他同时也是一个在facebok上非常活跃的网友,颇有些争议的是,他还参加了一个叫做“艺术工作”(work of art)的电视真人秀,这个节目试图从平民中海选艺术家。

新标准这篇文章里提及这样一件事儿,有个读者给Jerry留言: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这不是挑战,我就是想知道你和艺术家以及对一些艺术事件的个人接触和介入,是否影响了你的观点和评论。”

问题提得真好,这是个没有秘密的世界,社交网络把一切都变得透明,当你发现原来并没有毫无理由的评论,并且一切评论都来自评论人的喜好,你如何看待那些曾经的高不可攀的艺术评论人?他们的作用究竟何在?

《新标准》这篇文章批评的是艺术界对腐朽虚名的追逐,这是对互联网时代最为盛行的五秒钟名人效应的追求,但讽刺的是,在网络时代,“名人”却早已是个不存在的指代。

针对那个读者的问题,《新标准》替Jerry作答,艺术评论不是对艺术家的推广,“最好的艺术评论,不管你在传统媒体还是在网络上阅读,都应该让你最终关掉电脑,关上电视,鼓惑你去欣赏那些真正的带有血肉质感的艺术本身。”

(3)

最后一个批评事件,来自专门从政治角度评价照片的博客 (Notes on) Politics, Theory & Photography,博主 Jim Johnson 撰写了一篇名为“Does Sean O’Hagan Really Get Photography?”( Sean O’Hagan 真的懂摄影吗?),直指这位英国卫报的摄影评论专栏作者的一篇文章“ Do the Deutsche Börse prize jury really get photography?”( Deutsche Börse奖评委真的懂摄影吗?)

Deutsche Börse奖由英国摄影画廊颁发,是个年度摄影奖项,今年的四个候选人是Thomas Demand (b. 1964, Germany), Elad Lassry (b. 1977, Israel), Roe Ethridge (b. 1969, USA) 和Jim Goldberg (b. 1952, USA).

Jim Goldberg摄影

Sean O’Hagan对这个结果有些不满,他认为这些艺术家太当代了,其中甚至没有一个“直接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er),都是对摄影的利用,而不关注摄影本身,甚至有些“装”。

Jim Johnson的批评则写得真不客气,说这种泛泛的抱怨有意思吗?他还举了个萨尔加多的例子,说这个家伙符合标准入选么?如果他的作品(同样也是装腔作势的语言)也入选了,那Sean就没话说了,而这却让他开始怀疑,这个奖究竟要干什么。

唉,这最后一个例子有点儿没有力气写了。而Thomas Demand和Jim Goldberg的作品我真的是非常喜欢。至于艺术领域的那个“直接摄影”,实话说,我愈发感到它已经不存在了,不需要存在,以及不必存在了,不过,这说来话长,我就此打住。

再啰嗦最后一句,看了这些针锋相对的批评,我这种胆小怕事的旁观者,都觉得实在有些心惊肉跳,他们如何才能这样大胆妄言呢?

Comments (2) Write a comment

  1. Pingback: Tweets that mention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针锋相对 -- Topsy.com

  2. 一些东西需要捍卫,所以必须发言。不发言则遭损伤。杀猪,猪还要哼一声呢。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