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40个字:No.17《见证职业精神》

作者:占有兵 打工在长安,生活在长安,因了去年十二月在长安举办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的机会,得以近距离与职业摄影人接触,便有了以下见证。 张乾琦是玛格南的职业摄影师,也是当时理论研讨会国际大师工作坊的指导老师,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张乾琦“大叔”,就看看大叔的职业精神吧。 任何时候见到大叔,他的背包就与他近在咫尺,他的宝贝相机就躺在里面,还有一只独角架,一只测光表,一个SONY录音机。 大叔的背包与他的衣服是一样的颜色—灰色,这种颜色不太引人注目,当然,这是大叔需要的,不会引起被摄对象的任何不适,也不会因自己而影响拍摄环境的改变,大叔要的是图片,不是自己的夺目。 从机场接机,到工作坊讲课,再到出去吃饭,甚至是拍大合影的机会,大叔都带着他的背包。长安书记给国际大师工作坊师生介绍长安,大叔听得津津有味。坐在对面的我,发现大叔先掏出测光表,不露声色地对着天花和投影处各测了一次,再动已放在手边的相机,有一次准备举手拍摄,但又迅速放下了相机,大叔是严谨的,快门不是随意按下的。 在工作坊进行的过程中,一个学员给大叔看拍摄回来的素材,大叔思考了很久,轻声地说:“素材与现场是不一样的,你的编辑要让人能再次回到现场。”站在大叔背后,我领悟到,大叔任何时候可以迅速地入场和出场。作为摄影师,大叔可以立即入场投入拍摄,每次拍摄,大叔又仿佛没在现场,能以观者的眼光清醒地审视自已的图片,大叔就象开关一样,可以迅速地在入场和出场间转换。反观自己,拍摄时只能入场,没有出场反观图片的能力,离开现场后只能向别人绘声绘色地描述,图片乏力。 另一位学员给大叔看素材,他说得重来,你还有24个小时。大叔讲这句话时,完全是职业摄影师的思维,不考虑睡觉和吃饭等杂事,也没有休息的概念,只有工作,只有使命。 在一次午餐时,向大叔请教,大叔这样说:“其实,思考的时间最多,观察的时间次之,拍摄的时间极其有限。”讲这几句,大叔仍是一贯慢条斯理的风格。餐毕,我仍想和大叔探讨,如何表现证件与人的关系,大叔缓缓地思考,轻声地一句“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 “用图片表达”,我脱口而出,大叔再次进入思维发酵时间,精明的眼珠在镜片后打转,不时地看一看我,手撑着拳支撑下巴,然后喝了一口功夫茶,再与我多次交流眼神,挤出了一句“这个你要好好想,然后再去做也不迟。” 几天的接触,大叔讲的话很少,但大叔的身上时时都散发着职业精神,如果你愿意,可以看到很多,学到很多。如果你视而不见,大叔就是一个不愠不火,慢条斯理的大叔。 欢迎与占有兵@:389687779#qq.com继续交流对摄影报道的职业精神的理解,也可以在这个帖子后面留言谈谈你的想法。 超过140个字是一个读者来稿栏目,没有主题限制,只有字数限制——必须超过140字,来稿请寄ofpixcamp@gmail.com

师叔的锦囊

咖啡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照片墙还在那里。黑板上写着:张乾琦工作坊。 我也恢复了在北京四处跑来跑去的忙碌生活。杂七杂八的事情当中,却无厘头地想到一首古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像极了师叔教书的样子。 (1) “张大师”,“不,叫我大叔”。这是师叔名号的由来。 (2) 九点三十五分,当我赶到工作坊现场的时候,授课已经开始了。一堆人正围着一个人拍照,被摄对象不断轮换,师叔在一旁捏着只秒表计时。这只秒表——他对精确度的要求,让我想到前一天的经历,投影边缘有些歪,师叔就这样歪着脑袋盯着这条缝,以无声无息地方式逼迫我们将这条缝调直,直到所有人都抓狂。 他的沉默也会让人觉得抓狂。这使我对课程进度感到焦虑,在我急躁的催促中,他很不解地问我,“你为什么总是这么急呢?” (3) 第一次见到师叔,是在马氏图片社的办公室。他行走如风。哦,这就是那个拍唐人街的摄影师,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后来我发现,每当接近马氏图片社,他都会变得欢快起来。只有谈到他的被摄对象,话才会多一些。 我还能记得的情景是,在唐人街的街区中穿行,他拎着自己的重要食物水果——和工作坊的每顿午餐一样。我真怀疑,一个吃水果的人怎样才能有力气干活呢。 “今天早晨在河边拍照,一个人问,你是专业的啊,另一个人则说,你看他,像专业的么?”师叔给我讲这个故事,很狡猾地笑了。 (4) 师叔的照片墙,横向是一位学生拍摄其他学生的作品,纵向是一位学生被其他人拍的照片。 第二天,很多照片都被贴上了黄条。 “这些照片都要重拍。” 第三天,师叔把我叫到一边,他觉得学员没有进入状态。 “北京太大了。”我说。 工作坊延期了一天。后来又延期了一天。师叔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而该死,我又说错了话。我说,“师叔已经开始好为人师了。” 后来,他很不经意但又很认真地给我解释,他不会再做太多工作坊了,所以,每一个都要做好。 为了活跃日渐压抑的气氛,工作坊的桌子从屋里搬到了屋外。师叔给每个人都买了啤酒。 啤酒,我想到了马氏图片社办公室的小型观片会,大胡子Larry Towell也是这么要求的,啤酒配照片。投影仪坏了,年轻人忙着google,而大胡子却一点儿也不着急,仿佛知晓一切,又仿佛让一切都要顺其自然。 不着急,是的。在纽约一间工作室,师叔即将参加台北双年展的照片在墙面上缓缓展开,这是一个美妙的瞬间。他看了很久,又是很久,照片放得很大,有一些看不到的细节出现了,比如,一个人龟裂的脚后跟。取出相机,三脚架,快门线,他开始拍他自己的照片的照片。等了很久,似乎也没有见他按下快门。我开始走神,眼神四处瞄着,看工作室架子上的文件夹,一堆大腕的名字。 又过了一会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师叔按下了快门。 (5) 第四天,师叔带来了辟邪工具。学员们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还要一个个和学员约谈,窃窃私语。 下午,邮箱里有个师叔转来的链接。是一则相机广告:展览上,摄影师播放自己的漂亮照片,观众专业地询问,您怎么拍得光影如此绚丽,构图特别精当。摄影师最后落荒而逃,跳出一个画面,上面写着:这都是照相机拍的。 我对师叔说,不错,这个视频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却反问我:“你怎么这么容易就学到东西呢?” (6) (…) Read more

通告:张乾琦北京工作坊招生

在纽约认识了很厉害的张乾琦,一来二去聊着便拖他下水,在北京办这个工作坊。 需要说明的是,正如标题所示,这是马格南摄影师张乾琦个人的工作坊,ofpix主要负责发布公告,组织工作坊,协助其顺利进行。 张先生在纽约一个摄影工作室里查看他即将要参加台北双年展的作品印制情况 张乾琦工作坊 马格南摄影师张乾琦将在北京举办面向中国纪实摄影师和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坊。他将不但和学员分享个人的专业经历,同时还会和学员一起工作,展开现场点评。工作坊的目标是帮助国内的新闻和纪实摄影师建立专业的工作法则。 工作坊为期五天,地点在北京,中文授课。开课时间是7月14日到18日。 本次工作坊将招收12名学员,收费是3500元/人。工作坊提供两个奖学金名额,给予经济条件有困难的同学免费的课程学习。 工作坊课程安排包括,讲座,实地拍摄,图片编辑,多媒体,在工作坊的最后一天将公开展示工作坊学员的作品。 Ofpix负责本次工作坊学员的招募和活动的组织。 报名要求: 1,自由摄影师以及媒体摄影师,以及有多年专业工作经历的摄影师将是工作坊优先考虑的招生对象。 2,需要提交一组不少于15张的个人作品。(单张或者组照皆可以) 3,需要提交摄影师的个人简历 4,需要提交摄影师的一个专题拍摄计划 5,以上资料请发送到2010beijingworkshop@gmail.com 这个邮箱,申请奖学金的请在邮件的主题中注明“奖学金申请” 6,报名截止日期: 2010年5月30日。 7,如有问题也可以写信到以上邮箱咨询 相关链接: 张乾琦与威尼斯双年展:这里 张乾琦相关介绍:这里

张乾琦答问录

答问发生在2005年,点这里看原文: 1, 马格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摄影图片社,你如何成为其中一员的? 我首先得到了推荐,一个其中的成员看到了我的作品后认为我有资格申请,所以我提交了个人作品集,然后成为了候选人(nominee member.)随之而来的是考验期,大约三到四年以后,我提交了新的作品集成为准会员(associate member),在两年以后,根据我的新的作品,我被选为正式成员。 2, 成为这样一个团体的成员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非常荣幸,因为其中的很多摄影师都是我在读书期间的偶像。 3,作为马格南唯一一个中国摄影师,是否得到了特别的关照? 不会有这种情况,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马格南不是按照种族划分成员而是按照地域来区别摄影师。 4,目前为止你的作品都是围绕着离散与聚合这个主题,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作为自己的报道线索。 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我自己的个人移民经历,我收到两种文化的影响,因此这个选题离我的心灵特别近,除此以外别的内容我都无法继续 5, 昨天看了你的新的项目,报道那些为了自己的孩子在美国辛勤工作的中国移民的生活。你为何开始拍摄这个题目。 我希望大家关注这些人,因为我也是离家生活的人。我一直都对唐人街的生活非常感兴趣,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和这里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童年非常艰难,父母辛劳地工作。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直都是在工作,因此每当看到这些人们,他们总是激发了我童年的回忆。 6, 很多马格南的摄影师都使用35毫米照相机,又快又方便,你最近却开始使用玛米亚7II,你为什么选用中画幅。 构图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个人感觉,35毫米的比例和6×7的比例完全不同,使用6×7的画幅,让我工作的进程变得缓慢,因为它不像35毫米一卷儿只有10张底片,这让我拍的少,但是可以关注每一张照片的构图。这是一种不同的观看方式。对我来说玛米亚7II就是大个儿的莱卡。用它来拍摄我从来都不剪裁底片,因为我拍摄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精心的准备。总之真的不一样。 7, 你用Mamiya 7II拍摄什么 不管是任务还是个人项目我都用这台相机。除此以外我最近还用它拍摄风光,这并不是我的擅长。拍摄风光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自我疗伤方式。我从来都没有休过假,因此我的另一半要求我去海滩,去放松。当我到了海滩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同一条死鱼一样躺着。我的另一半就叫着:“噢,你看你这个无助的人!” 8, 最后一个问题,你给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要坚持。

马格南里的中国人

今天是点播内容,Sirwj来信说希望我介绍一下马格南的台湾摄影师张乾琦(Chien-Chi Chang)。我这才记起来,至今印象最为深刻的荷赛中国体裁的获奖照片作者就是张乾琦(1999)。 由于要赶着出门,下午再发布文章,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先讨论。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