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萧条

有人“愤怒”地发现,Nachteway最近那组“著名的”图片故事在《时代周刊》上的待遇并不咋样

之前TED基金会就放风出来说Nachteway的照片会在时代以七个页码的篇幅刊登,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他的粉丝却失望地发现,当期时代的封面并没有使用Nachteway的照片——尽管这似乎本来应该是一个很顺理成章的选择。另外,老纳的这组片子在时代的网站上也很难寻得踪迹,它没有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图片故事”栏目里。

尽管在发展中国家肆虐的结核病的确是个沉重的现实,美国人目前最关注的还是他们的“经济危机”。

刊载Nathteway图片故事的时代周刊,封面是这样的:

经济危机,这恐怕才是当前的热点话题。路透社也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幻灯秀,叫做“Dirty Thirties”,回顾了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的萧条景象

约莫着中国的图片编辑们可能也要找此类照片,我来贡献一个绝好的免费资源——美国国会图书馆在线图片库,其实在1416刚刚开张的时候就介绍过。图库里有大量高精度的数字化老照片,比如农场安全管委会(FSA)纪实项目的照片,点击这里是我检索的多罗西兰格的作品,除了已经被符号化的悲伤的母亲,她的好照片还有一大堆呢。

A very blue eagle. Along California highway

美国国会图书馆在线图库使用指南,点击这里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经济大萧条。怎么说呢,自美国在去年出现次债危机以来就已经埋下了祸根。可是和三十年代前不一样的是,现在的经济是共通的。
    朋友去珠海回来,很是郁闷。以前有业务联系的几个厂现在已经全部倒闭。而听得最多的词语就是关张、倒闭和歇业。而且和以前解雇工人,留下一两个看门的,等有生意的时候重新招工不同,这一次受到了合同法的限制。
    或许,那些被关闭的工厂会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Reply

  2. 一口气把你平遥回来的消息都学习了

    确实是粉肠好的角度,以后去看展览的时候

    估计我们会有更加丰富的阅读语境了(不过,也让我们这些菜鸟更加的模糊了,呵呵)

    Reply

  3. 时代的这一做法无可厚非。
    不知诸位有没有这方面的体会,我觉得在摄影这一圈圈中浸泡久了,沉迷太深了,会不自觉地滋生出“偏见”来,对摄影的实际社会功用和在社会文化中的真正位置往往缺少客观的认识,容易“放大”摄影的魅力和能量。就像我非常欣赏的Ianteh和Alec Soth的作品,包括老纳的震撼心灵的经典作品,在其他朋友看来,甚不以为然,“不就是照片嘛”。
    或许以一颗平常之心来看摄影这点事儿,会有一番新感觉,看到一个新天地!?

    Reply

  4. 「或许,那些被关闭的工厂会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肯定是有的。而且時間久遠些還有點撤若堡式廢核城的味道。
    不過進出要小心就是。

    Reply

  5. Pingback: Dirty Thirties - 格调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