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新闻奖里的摄影报道

2011年度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揭晓了。 如果你只看到两项摄影报道奖,那你就错了。 的确,在名单最后只有两个摄影类别:突发新闻摄影报道(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和特写新闻摄影报道(Feature Photography),它们分别奖给了华盛顿邮报三位摄影记者组成的联合报道小组和洛杉矶时报的Barbara Davidson,前者所拍摄的是海地地震,后者则关注的是洛杉矶帮派枪战中无辜的受害者。 Carol Guzy 摄影  华盛顿邮报 《枪战受害者》Barbara Davidson摄影   《洛杉矶时报》 两组照片的获奖都没有任何意外,报道题材都是重大和经典话题,视觉表现方法也是传统的套路。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普利策奖第一年接受数字照片参加评选,此前的评选中,摄影作品都必须是纸质版本。去年在修改这一章程的时候,评委会提出:“现在已经很少有报纸把照片打印出来了,照片的选择,编辑,都是数字化的。取消纸质版本可以和现在的媒体实践以及其他摄影比赛的评选方法可以取得一致。” 才接纳数字照片!这个普利策眼光太老了。 但是,这个美国报业甚至世界范围内最为权威的新闻报道奖,它的步伐向来都很谨慎,并非先锋和前卫,而是在实践发展成熟之后,才开始设立奖项和标准,可以看看摄影类别在这个比赛中的设置情况和发展历史,普利策资料库显示: 第一个摄影奖(photography)从1942年开始颁发,不分类别。(这个时间点,已经到了画报的活跃期了,报纸的新闻摄影发展较为成熟) 1968年,粗放的摄影开始被细化,变为特写新闻摄影报道和体育新闻摄影报道(1999年取消),第一组获奖的报道的题材是越战。(这已经到了新闻摄影的黄金期) 1998年,出现突发新闻摄影报道奖。(电视的直播效应也波及到了新闻摄影的视觉表达) 这一变化,说明普利策新闻奖在不断根据媒介发展的现状调整自己的评选类别,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摄影在这个比赛中始终与文字割裂,并且排名比较靠后。甚至可以这么说,普利策新闻奖是来自文字世界的比赛,这当然也和美国报纸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去年12月9日普利策委员会所发布的2011年比赛的规则修改通告,这篇文章对于视觉传播工作者来说,颇为令人激动,文章提到: 比赛规则的修订是对日益变得重要的视觉报道的回应,其中使用了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 除了摄影、评论和卡通的比赛之外,其他所有的奖项评选里都明确指出:报道可以使用任何新闻报道工具(journalistic tool),包括文字,视频,数据库,多媒体,互动展示以及以上这些方式的结合使用。 这个变化强调了优秀的新闻报道应该是跨媒体的,并且明确指出,参加比赛的组织应该奉上的报道和他们的读者看到的是一致的——假如多媒体和视觉元素是所发表作品的重点,那么这也必须是参与竞争普利策奖的重要部分 为了确保视觉工作者的贡献得以认知,除了评委可以带笔记本电脑来观看作品,获奖人员的名单也从以前的团队只能写三个改成五个。并且一定强调所有对报道有贡献的人员都要署名:不管他们是文字记者,摄影记者,视频记者,图表艺术家,制片人,还是那些身兼数职的记者,所有的人都应该平等对待。 喔!这文章,简直是一个报纸新闻业新世纪到来的宣告。 我很喜欢“新闻报道工具”的这个提法,普利策的改变并非是它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的改变,而是一个工具的革新,我非常兴奋地看到“视觉工具”再也不是被用来生产媒介信息的花边和装饰,而真正地成为了信息生产工具,并得到重视。 当然,这个改变不是视觉对文字的颠覆,也并不意味着摄影记者的位置会提高,文字不再重要,它意味着我们未来的编辑部会越来越热闹,曾经呆在角落里人们应该获得更多的邀请来参与报道。 (…) Read more

跨界

当下是一个融合的时代,不过,我的一位朋友和我说过,你可以从纯艺术领域跨界到编辑类图片,同时给媒体拍东西,但是你不太可能以给媒体拍照的身份,同时存在于纯艺术领域。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艺术很在意出身。 比如,安妮列伯维兹,她是风云人物,但她的身份却始终被定义在媒体圈,再怎么风光,画廊里的高艺术圈子里,永远只有辛迪雪曼的位置。 再比如说南戈丁,她是艺术家,却还同时涉足时尚领域,而且时尚圈就喜欢她这种范儿。我还在一个展览里看到过 菲利浦-洛卡•迪柯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给时尚杂志拍的照片,特别平庸,感觉像是国家地理杂志的风光大片。 每个人都有若干个隐秘身份,我们看到的都只是一面。或者说,被得以强调的总只有一面 最近,美国Bruce Silverstein正在展出日本摄影师 Shinichi Maruyama的作品,KUSHO(空中的书写)。摄影师用1/7500的速度记录了白色液体和黑色液体在空中相遇的那一刹那。 Shinichi Maruyama的简历很简单,甚至是空白的,只有一句话:他从2003年开始住在曼哈顿。我随手搜索了一下,发现Shinichi Maruyama是一个商业摄影师。他有一个名为biwa的工作室,专门以高速摄影为特长,接拍各种商品广告。画廊里展出的作品就出现在他网页上的“委托任务”的影廊里。 媒体摄影师跨界到艺术圈都很艰难,Shinichi Maruyama作为一名标准的商业摄影师却得以跨界到纯艺术领域,看来势利的艺术圈突然开始不嫌弃出身了?我并非鄙视广告,这些照片也很悦目。我就是对所谓艺术圈的游戏规则突然产生了好奇和困惑,不知道Shinichi Maruyama之后还是否还会拍商业广告,画廊又会怎样继续包装这位拍广告的艺术家。

周末话题:拓展的领地?

先来猜猜这是谁的照片: 我知道你一定不会猜错:萨尔加多,这照片从里到外都打上了他的烙印。这是萨尔加多的新作《起源》中的一个章节,这次他闯到了非洲最偏远的一个部落,探访与世隔绝的人们的生活。 下面,请猜猜这些照片发表在哪里? 我想你大概不会猜到,答案是《滚石》。 早有乐观人指出,新闻摄影移植到互联网之后,疆域拓展,会有新的领地,新的生机,早上看到滚石和萨尔加多的组合,我突然感到也许这真的是新闻摄影的一条生路。还可以参考另一个范例,就是年初为《名利场》工作的摄影师Tim Hetherington获得荷赛大奖的故事。“名利场”与“战地摄影师”原本毫不搭界,甚至可以说是一对敌人,上个世纪90年代,正是媒体的娱乐化,对财富,名人的追逐,导致人们惊呼:新闻摄影面临死亡!而现在,依旧是《名利场》,它却重新给予摄影报道大幅空间。就在这两天,Tim Hetherington的新作《前线》(scenes from the front line),又在名利场网络版独家发布,记录了在阿富汗的美军士兵的生活,一共十张照片,很经典的报道摄影的拍摄方法。 这里所谓网络版独家发布,在我看来是就是一个策略,印刷版有限的空间里,不可能大篇幅发表这组新闻报道,广告商也不会乐意自己的奢侈品牌和战争,阿富汗相邻,而网络则带来更多的可能。 当然,对于这些时尚潮流媒体,他们对新闻摄影的选择仍然是实验性甚至是“时尚的”,但是,至少,它们已经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网络没有边界,就要看新闻摄影记者如何拓荒。 今天早晨写文字有些生硬,但是思维却发散得很,我又想到了另一家我时不时去看一下的网站《连线》(wired),很有创意的一家媒体,他们不仅关注科技摄影,同时也关注艺术摄影,而且也把大众摄影搞得有声有色,比如这个“十张最佳’黄’色照片”(呵呵),不但调动了群众拍摄花花草草的积极性,却又不是那么的庸俗:

周末阅读:合成时代与后媒体状态

昨天收到最新一期《艺术当代》,本期主题是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其中也有我的一篇小文章,贴在click园地里,请大家批评指正。 杂志还刊登了多媒体艺术家peter weibel的一篇文章,节选自他的论文《合成时代》,看得很过瘾,我上网找了一下,发现还有pdf版本下载,挺不错的。 在传播学领域有一个媒介融合现象,看的、听的、读的,都在往一个平台上汇聚;peter weibel则分析了艺术创作领域的媒介融合,从媒介平等到媒介混合,从必须经过官方评论机制确认才能进入艺术殿堂的”合法艺术“,到借助互联网就可以得以传播的“非合法艺术” ,未来的艺术创作呈现一种新格局,peter weibel将之成为后媒体状态,以下节选了部分文章,我想,这对于当代摄影创作也该有不少启发: 这后媒体状态被定义为两个阶段: 1. 媒体间的平等 2. 媒体间的混合 这第一个阶段是要取得各媒体间的平等,为新媒体——摄影、电影、录像、数码艺术——建立与传统媒体——绘画和雕塑——一样的艺术认可。在这一阶段中,所有媒体,包括绘画和摄影,都全力探索各媒体自身的内在特质世界。 绘画展示了颜料的内在价值,展现了它的流动、滴漏和突起。摄影证明了其真实描绘对象的能力。电影表现了其叙事的能力。录像展示了其对于电视大众媒介的颠覆。而数码艺术表现了其在虚拟世界中的想象力。 就媒体的艺术价值及认识论价值而言,这第一阶段基本上已结束。幸运地是,媒体的特质性和批判性已是有目共睹。媒体的平等,即各媒体在其艺术性和合法性上的平等,在其试图明确所有媒体(从绘画到录像等)的各自特质并获得成功后,已然成为普遍之势。 在艺术及认识论的角度上看,新的第二阶段将要在媒体世界中混合各媒体的特质。 例如,录像通过使用多台投影设备取代单一屏幕,以及在同一时间从多个角度而不是一个角度来讲述故事,从而成功取得原属于电影的叙事想象。摄影凭借新款大型数码相机和图形处理程序的运用,得以创造出不可见的虚拟世界。雕塑作品可以是由照片或录像带组成。而摄影捕捉到的事物也可以是一座雕塑、一篇文章或一幅图画。录像或照片中人或物的行为能够成为一件雕塑。语言也可以是雕塑。发光二极管屏幕上的语言能够成为一幅绘画、一本书或一件雕塑。录像与电脑装置可以是一部文学作品、一座建筑或是一件雕塑。在装置空间中,原本限于二维空间的摄影和录像艺术也获得了空间和雕塑的维度。绘画经常涉及摄影或数码平面设计程序,抑或是两者都用。电影越发显现出在纪录性现实主义方面的优势,而这种现实主义正是从录像那里获得的对于大众媒体的批评。互联网在它的聊天室中为所有媒体提供对话和文本。网络中的全部文本储存能够用来进行文本的自动控制和语言世界的自产。而网络也制造自产性的图片世界,并且网络内的文本可以用作电影演员或广播剧播讲者的脚本,或是诗人或业余作家的文字。通过Ipod,人人都能制作自己的广播节目:用“pod传播”代替广播。通过网络电视广播,人人都能制作自己的电视节目。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与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为每个人提供材料,使他们可以选择使用照相、录像或电脑等任何媒体,来创造他们自己的文本和视听装置。由此可能相应会产生电影、音乐或建筑等产品。 这种媒体的混合导致了艺术和每种媒体的巨大革新。从而,绘画重获新生,这不是它自身的缘故,而是因为对于其它媒体的借鉴。录像从电影那里获得生命,电影从文学那里获得生命,而雕塑从摄影和录像那里获得生命。它们都依靠数码和科技的创新而存在。隐藏在所有这些艺术形式背后的密码就是计算机的二进制码,而这些艺术形式背后的美学由运算规则和程序组成。因此,艺术实践的这种现状最合适的叫法应该是后媒体状态,因为再没有哪种媒体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相反,各种不同的媒体互相影响也互为决定。所有媒体形式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种普遍通用的自给自足的媒介。这就是我们今天艺术实践中后媒体状态。 所有这些的最终作用就是要解放观察者、访问者和使用者。在后媒体状态中,我们体验了所有人的平等,这其中包括艺术圈之外的人,业余爱好者,门外汉。 “使用者创新”或“消费者产生消费内容”这类词语见证了一种新民主艺术的诞生,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其中。这种参与的平台就是互联网,在那里每个人都能够上传文章、照片或影音。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种“机制”,一处“空间和地方”,公众在其中可以将他们的作品通过媒体艺术的帮助传递给其他人,而不需要受到评判标准的限制。在此之前,这些作品不见经传。只有“合法化”的艺术才能被允许在博物馆或是其它国有或私人的空间中展出。现在,非合法化艺术的道路终于铺好了。艺术间的竞争已经结束,然而这种竞争又回到了它的起始点,回到了科学与理论,艺术与实践的关系上面。

融合的年代:回望2007(2)

继续编译 2007广告摄影新势力 © Popel Coumou, Holland (三)商品化与反商品化并存 当下的形势一方面是图片的商品属性被逐渐强调,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反商品化的机会。在未来的2-3年之内,这个领域的商业气息将更加浓郁,一些照片的价格将会下降。但是在另一方面那些能够脱离这种流水线作业生产照片的人,将会更加引人注目,能够建立起他们个人或者组织的品牌,从而让人们都知道好照片就在他们那里。 照片的商品化是照片制作、印刷以及发行的整个过程成本紧缩的压力而造成的后果。照片的制作费用决定了照片的品质,当制作成本高,人们都重视图片,但是当下图片费用不比文字的费用更高,图片频繁在媒体出现,而且由于成本降低的原因,它的质量也就随之下降。 另外一个造成这种图片饱和状态的是照片愈发成为一种一次性的消费品,从前影像都会长时间展示,而今天图片的生命周期随着媒体的印刷周期而变得更短——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但与此同时,因为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照片,对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影像的需求就变得迫切,独特的、新鲜有创造力的影像则会受到追捧,取得品牌效应,价格也能得到提升。 一直以来,摄影都被看做是一种机械工艺,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摄影艺术市场的活跃才改变了这种状况,你可以看到,Gursky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价格不断攀升。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大胆预言广告摄影也会产生同样的状况,不过,由于广告的目的是销售产品。人们对于广告摄影的刻板印象是其必须具有引诱作用,是泛滥的,互相抄袭的。但事实上,广告影像也是一种有力量的大众传播工具,可以对一种产品、一种生活方式形成标示作用。当下最好的广告摄影作品就是那些打破商业和艺术界限的作品。然而,把艺术摄影挪用到商业影像中更容易一些,反过来难以做到,因为艺术世界对于具有商业目的的影像是非常小心且不怎么开放的。 (四)媒介融合,动态静态融合 当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静态和动态影像也开始融合,有的时候客户对一张照片如何使用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他们希望能够用在印刷媒体、网站等等,也因此对动态和静态影像的需求都同样强烈。 这对于摄影师如何拍摄以及编辑照片将产生很大影响,会需要其同时拍摄静态和动态,如果有人能够在此有所突破,他立刻就能成为行业领袖。 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卫报这样的媒体开始使用对开页照片,另一方面手机影像的需求有巨大缺口,摄影师要体察这种趋势应对其变化。 对于“My space”语境中成长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不看报纸,他们利用各种传播方式交流,他们喜欢静态照片,也同样喜欢视频,他们就是一群生活在“现场直播”环境中的一代人,这挑战了广告摄影的表达方式。 (完)

融合的年代:回望2007(1)

前两天在《中国摄影》杂志的一个活动上碰到大木,他问我去年狂想了2007,今年是不是还要再狂想2008。当时我觉得今年过得特别平静,似乎没有狂想的激情。这两天老外们都在过圣诞。网络上很安静,逛来逛去翻出一篇发表于年初的旧文:当时盖蒂发布了2007年广告摄影新势力——35位值得关注的年轻摄影师名单,其创意总监Lewis Blackwell接受了访谈。去年影响杂志也做过这个题目,但是这篇文章分析得非常精彩,让我突然意识到,2007的变化是一股潜流。“融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字,在不知不觉中,小溪已经汇成了大河。下面就分两次编译这篇文章。 © Ofer Wolberger, United States 2007摄影新势力 (一) 在现实与虚幻的真空地带起舞 当下,在新闻摄影(editorial)和广告摄影之间出现融合的趋势,媒体上具有信息属性的摄影元素越来越具有抽象、概念性的特质,而广告摄影的表现方法却开始更多借鉴纪实的手法——为了让影像具有说服力努力从现实中寻找力量。 这或许就是一种融合吧,或者是不是可以说,纪实和虚构的世界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了?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后结构主义的时代,一个打破原有的界限以及属性差异的年代。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Jeff Wall、Simon Norfolk以及 Eric Baudelaire的摄影作品,他们都在质疑摄影所谓的“真实性”,摄影的证史与证实的作用究竟有几分可靠性呢?这些摄影师有意模糊了纪实和虚构的风格而对此进行反诘。 大约150年以来,摄影或者光学的真实是构成以及定义视觉真实的主要依据,当下,影像被修改合成、从摄影到造影,但是我们依然在下意识地寻找所谓的“摄影的真实”,但更多的目的是给影像作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认同与定位。影像一直都走在现实的边上,模糊的、不期而至的感觉让我们并不能十分确认哪里是现实哪里不是。 (二)影像创作开始了内容革命,信息传播朝向非语言文字形态 近些年的技术革命首先带来了信息获取方式的革命,但是最终带来的是信息内容的革命。这和我们当下社会文化的视觉转向息息相关。 以广告为例,尽管大多数广告活动仍旧基于文字概念但是最终的广告产品却是视觉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贝纳通从90年代开始展开的广告宣传活动,始终是基于甚至超越文字理念,非常视觉化的表达。 广告内容传播的变化是和更大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相呼应——从重视文字到重视视觉思维。回顾历史你可以发现这样一些事实:中世纪,修道院的修道士把文字绘制成图画,从17世纪的报纸到19世纪的报纸,一个最大的变化是视觉元素的增加,现在,广播让位给电视,最开始以文字为主的网络让位给视觉,电话里面都装上了照相机。。。。

一周一周

七天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块呢?实在不想开工。 以下是一周新闻快递: 1, 悲伤消息,VII图片社的创始人之一,女摄影师Alexandra Boulat10月4日晚在巴黎去世,终年45岁。她是在今年6月在以色列完成拍摄任务时突发脑动脉瘤,手术后便一直昏迷,再也没有醒来。Alexandra Boulat在Sipa图片社工作了10年,为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国家地理等多家媒体供稿,在她去世之前,手头还有一个没有完成的,关于中东妇女的拍摄项目。 2, 惊人消息。最近,美国密苏里新闻摄影培训班迎来了一位特殊学员——Darrell Barton,这个家伙是美国电视新闻摄影师里的资深人物,已经在这一行里摸爬滚打了30多年,两度成为全美年度电视新闻摄影师,如今却出现在了一个静态摄影的培训班里,开始学习拍新闻照片,因为他已经深切认识到这是让他能够稳占江山的一个利器。 当中国国内新闻摄影业内仍旧一片死寂的时候,美国的新闻摄影圈儿已经乱了套,摄影记者正在抱怨报社不给他们进行专业的视频报道的培训,学界正在讨论多媒体报道的质量应该如何提高,现在电视台的记者也来凑热闹了,开始学习拍摄照片! 另一则消息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切体会美国新闻界的媒介融合的加速度,美国在伊拉克的随军记者Scott Kesterson,摇身一变成为纪录片导演,自去年6月开始在伊拉克拍摄他的为期一年的作品《at war》,而他这部记录片的导演和制片人则是达拉斯晨报的前摄影记者David Leeson,目前晨报的新媒体部门的负责人。点击这里看这部片子的片花。——推荐大家去看看,这部片子实在是离战争太近了!此外,Scott Kesterson的照片也“拍”得不错,点击影廊(gallery),就可以看到从索尼高清摄像机拍摄的动态画面中抓图抓出来的照片。 3, 有趣消息。前段时间我们搞了一个大项目——翻译了《徕卡崇拜》这篇文章。而一家2003年成立的名叫group35M的小型图片社,他们给自己贴上了“全部使用徕卡相机拍摄”这样的标签,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图片社的宣言是这样写的: “我们都使用徕卡相机,这足以证明我们制作出来的作品质量非常优秀,超过其他任何图片社。” 最近,这家35M图片社宣布关张,它们当初证明自己的方法在摄影师社区lightstalker中引起了争论。有人是这么说的:“器材能够证明作品的质量吗?这样看来,如果要证明我拍的视频文件好,就要说我用的是索尼,这可以吗?”而另一些人则声称:“徕卡摄影,或者我们徕卡摄影师这样的称呼在徕卡迷中非常普遍,这在他人听起来奇怪,但是却是独有的文化现象。”

艾美奖里的异类

最近一段时间的低沉倒不如说是恐慌,这大概是我每天接触庞杂信息的一个过渡阶段,从起初的新鲜,到茫然,然后手忙脚乱,恨不得变成八爪鱼,但是很不幸啊,我不是八爪鱼,每天只有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已经够狠了)。 我比较关心的一个新媒体公司是media storm,完全致力于多媒体产品(重点在于摄影的运用)的推广与营销,1416已经多次予以介绍。最近,这家公司又赢的了艾美奖。是啊,艾美奖。 人们已经习惯了当下一些稀奇古怪的变化,小小的惊讶一下就会将之看作理所应当。报纸、网络和艾美奖又怎么能扯上关系呢?其实如果说“媒介融合”这个新词对你来说还是有些陌生的话,艾美奖的变化是一个绝好的案例。 艾美奖是美国一个完全以电视为中心的重大奖项,但是从今年开始在新闻纪实这一门类里设置了宽带奖(broadband),这一行为被认为是拉响了报纸开始将重点转向多媒体产品的营销的冲锋号。 今年的宽带奖的四个大奖得主两家是报纸,一家就是media storm,名单如下: 杰出新闻报道奖 平面媒体Detroit Free Press网站freep.com 对密歇根海军的报道。点这里 杰出新闻纪实作品奖 Olivier Jobard为media storm制作的多媒体产品 Kingsley’s Crossing 杰出地区新闻报道奖 San Francisco Chronicle’报社网络版的 “Prisoners Guide Teens on Tour of San Quentin.” (…) Read more

小符号,大趋势

从上周开始,新浪的首页发生了变化: ——在要闻旁边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摄像机的符号,标志着这条新闻点开之后可以看到动态的视频报道。 这个形象的视频符号并非是新浪的专利,因为这已经是美国报纸网络版,或者新闻类网站中通用的符号: 上图是cnn首页的当日重要新闻栏目,可以看到它们使用的是和新浪同样的符号。首页的大照片是从图片巨头gettyimages那里购买的。 这是MSNBC网站的首页,要闻部分也有同样的符号表明这条新闻有视频辅助,同时还有一个照相机的符号注明有图片可以观看。 除了视频与文字新闻的配合,图片和声音也在网络上大显身手,同时也有相应的符号化说明: 上图是华盛顿邮报首页的一则新闻导航,配有三个图片影廊 上图是纽约时报首页的新闻,配的是带声音的图片幻灯片演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展示的都是各个不同类型的新闻类网站的首页导航,并非是它们专门的图片或者视频频道。这尤其重要,说明网络媒体已经逐渐开始将各种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传播,而不是分而治之。 无论是声音还是视频亦或是照片,你不能小看这些符号,它们也许将会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些通识符号,这些符号背后所代表的就是媒介融合趋势。也就是说,将来你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信息将在同一个平台上给您传输,信息之间互为弥补协同运作。 再想一下,目前这种融合还只是后端上的融合,也就是通过编辑将信息整合而实现的融合。后端的编辑需要一定会推演到前端的生产者,可以预见的一个趋势就是,未来在新闻信息采集的时候也需要用媒介融合的思路去报道新闻。那么也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公式,传统的摄影记者+视频报道的学习+文字报道能力=不可替代的新闻人才。 这就是达拉斯晨报的David lesson为什么会宣称“这是我们(摄影记者)称王称霸的时候!” 我这么说都是纸上谈兵,大家未必一定会相信。因为在动员新闻学院学生参与新闻摄影方向的学习的时候我也这么说来着。昨天下午的最新消息,目前仍然只有10个人报名。如果不到15个这个方向今年就只能取消了。这个消息让我非常郁闷,很郁闷〉〉〉〉〉

密苏里的新闻观之媒介融合

Brooks教授今天的两个观点不知道对于新闻传媒从业人员是喜还是忧。 第一:如果他有钱的话,要投资两个媒体产业,一是互联网,另外一个则是手机媒体 第二:他希望在他退休之前传统媒体仍然存在,但是却对这个未来持担忧态度 他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美国的人口在增加但是读报人数却在直线下降,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媒体获得信息,虽然美国的报纸媒体网络版都已经经营了将近10年,但是却仍然都没有盈利。 以上这些现象便是密苏里关注媒体融合并且开设媒体融合专业的引子,Brooks教授的一个观点非常切中要害——报纸要把自己看作是经营信息的公司, 而不要拘泥于报纸的形式。正如尼格鲁庞帝所预言的,未来将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而今天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时期,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可能更加易于转型, 因为美国的传统体系发展非常完备,要转型则需要拖着笨重的身躯。 所谓媒介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一人多能,美国的Tampa媒体集团拥有报纸、电视和网络,他们的主编认为自己不仅需要复合型人才,而编辑后台也变得较 为复杂,因为这个记者的稿子不能确定会在哪个媒体平台首先发表,有研究表明,受众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对信息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tampa建立了一个媒 介融合的大工作平台,报纸、网站和电视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协调稿件的放送。 对这种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现在还不是很明显,密苏里也在做尝试,但是,成为一个“多媒体人”似乎已经是这个行业的大势所趋。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