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PiX 读书会第三回

读书会其实就是神侃会,与摄影毫无关系——但你要这么想就错了,因为摄影原本和一切都有关系。 已经做过的两次读书会,第一次很苦,读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场面最后完全失控,话题不知道飘到了哪里,怎么都拽不回来。第二次很酸,朗诵诗歌,读到外面开始打雷下雨。 这一次,来个甜的,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食物”,规则是:带一本与食物有关的书,或者一份家传秘制菜谱,也可以讲讲地方的饮食文化,再带点儿好吃的。另外,每次都有一个荐书环节,参与者还需要准备一本推荐给别人读的书。 以下就是我们的活动通知: OFPiX读书会第三回 主题:食物 时间:2012年7月6日星期五晚六点 地点:西直门附近,大家先去吃一顿,费用AA制,然后回到工作室读书 预约报名:ofpixcamp@gmail.com  

一个盒子的奇遇(3):纸上展览

盒子成为“还乡计划”作品的栖息之地,纯属偶然。 还是去年,和奇遇花园的詹老师闲扯,他说想做一个盒子,里面放一堆设计作品。成长在物资匮乏年代的孩子,可能都有这样的梦想——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是取之不竭的玩具和物件儿。 在我最初的想象中,还乡计划应该是一个在线展览,以地理位置划分各位还乡人的位置,其中的照片还可以逐年增加。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是,并非所有人都按拍摄提纲完成拍摄,而且在后期的同主题Photocamp幻灯会的作品放映征集中,我又收到不少有意思的作品。手头的照片一下子让人有些眼花缭乱,这时候我想到了詹老师提到的盒子计划。 盒子帮们一拍即合,工作室变成了临时编辑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盒子编辑部忙得一塌糊涂。这个微型组合——五人小组,分别承担了出版人、编辑、美术编辑、流程编辑的工作。但因为经验不足,常常会搞出错误,比如忙到快下班的时候,却发现设计文件没保存,然后重新返工弄到晚上。我们都利用业余时间工作,所以几乎所有的周末都搭进去了。 4月5日,我在浙江做工作坊的时候,盒子第一批打样出来了,詹老师很兴奋地发给我壮观的打样成果。眼见这些零零碎碎但机灵可爱的纸制品,那时候原本已经因日复一日乏味的排版和编辑工作而有些懈怠的心思开始重新振作。 很多册子都经过几次修改,用纸和设计都做了调整。 但非常遗憾的是,最终的版本里还是有不少文字上的错误,比如在一处把盂县写成了孟县;盒子摄影师名单里,有几位的邮件地址也写错了。(详见勘误表) 这两天,我一直不能正视这些错误,看到这些错误我就心疼,恨不得动手去修改。 当然,我们必须承担错误,但这也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虚拟世界里是“没有错误的”,因为那里没有被固定下来的物理的身形,只有一个不断变换的虚拟形态,各种力量都可以介入,它的“妖气”让你难以把握。所以,这个有各种错误的印刷版,它不可以修改的实质,这种“固定”可能会使其更容易成为一份能够解读并产生对话的文本,这是印刷的意义。 我们把这个盒子称为移动的纸上展览,我想着触摸仍然是一件重要的事儿。说到底,我们就是试图做一些有形的事情,也没有太多的雄心。 还乡盒子里一些是作品的合集,一些是个人的单独作品,今天最后介绍的是摄影师的个人作品集: 《七台河》作者朴日权,摄影师多年以后重返故乡的小城,拍下这些照片。 《大屯》作者罗希,册子里是他对旧时光的追寻。 《祁东》作者樊竟成 《盘龙江:一条河流的名字》作者程新皓,摄影师沿着昆明的河流行走,藉由这条河流展开对这个城市的观察。 《阿嬷的物件》作者朱蓝蓝,捧在掌心大小的折页,打开之后是阿嬷和她的旧时光。

《摄影如奇遇》作品盒勘误表

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盒子里出现了一些错误,尤其是摄影师的邮件联系方式,出现了部分错误,在这里向摄影师致歉,并更正如下(加下划线表示出现了错误): 方唯   江西九江市彭泽    327390682@qq.com 李林冬 湖南郴州             368734047@qq.com 王博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wbsonic@gmail.com 徐文龙 江西省遂川县 wlongxu@gmail.com 胡勤 山东曲阜 hu.qin.pro@gmail.com 范顺赞 浙江天台 617008038@qq.com 吴婷 江苏无锡后宅镇 489486727@qq.com phylia 湖南衡阳草市镇 phylia@gmail.com 肖毅 江西吉安 102881225@qq.com 金宇超 浙江横店 (…) Read more

一个盒子的奇遇(2):读懂故乡

有时候想一想,觉得这个活动很奇妙。 春节的时候,我每天守着微博,等着回家的人们传来消息:在回家路上了、城里已经逛了一圈、吃到了家乡的饭菜……,那些谈话相对平日剑拔弩张的愤怒,变得柔和起来。 我没有回乡,故乡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不会说家乡话,没有太深的乡情,却也不属于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 关于这个项目,我心里有个很私人的想法:有故乡究竟是怎样一种感觉? 他们说,回家仿佛是看望初恋情人:“年幼时爱过的女人——那个让人神魂颠倒的原来只是个小村姑,这个道理其实懂了已有一段时间,所以心情不再是兴奋、迷茫,更多的是舒适、惬意,这个小村姑有自己太多青春的记忆,谁会拒绝自己的青春呢!”(郴州,李林冬) 他们还说小城已经开始发福,鞋子跑坏了一双,走街串巷是件乐事,但居然把家乡给转陌生了;曾经支起耳朵四处寻觅的乡音终于可以四处嗡嗡作响,但家乡也要通高铁了,修地铁了,甚至要建核电站了。 但不管怎样,故乡让人们放下戒备,他们不再去寻找那些“荒谬的现实”,而是很踏实地讲起故事来。 3月9日,工作室的墙壁上贴满了照片,那是整个项目最累的几天,虽然只是在一个房间里原地不动,却仿佛走了很多路,疲惫始终挥之不去。这是我们的图片编辑工作坊,我和几位图片编辑一起梳理还乡计划的照片,上千张照片该怎样呈现?我们挑选了八百张照片,全部打印出来,思考编辑思路,展示方式。每个人都发现,面对的不是摄影意义上的好照片,而是琐碎无比的情绪,断裂的、根本没有逻辑。 大家累得东倒西歪的时候,有人开始讲起自家的故事,爷爷奶奶相识的传奇,家族史,老宅……当人们看重自己的来处,人就鲜活起来。这样说来,最后的图片编辑结果,是我们对他人故乡的阅读,也是借此对自己故乡展开的一次新的想象。就这样,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不同,却也因此连接起来。 图片编辑工作坊作品: 《山》土地和城市交界,这两张照片分别拍自山东和山西。(图片编辑叶曲) 《偶遇》里的作品都是一些相似但又不同的城市生活碎片。(图片编辑 杨宇辰,程新皓) 《两个葬礼》中,湖南和陕西的两个地方葬礼被编排到一个拉页的正反两面。(图片编辑程新皓) 《Story》里,归乡人口述他们的回家故事。(图片编辑李昆雁) 《沙场,故乡》将摄影师在城市游走时所拍摄的快照编辑成册。(图片编辑朱本嵘) 《回家的路》编辑挑选了一些画面里有道路的照片,请摄影师讲他们和这条路的故事。(图片编辑崔劲辉)

一个盒子的奇遇(1):我自故乡来

这一周我都掉进盒子里……请大家原谅我的絮叨。或许这有些广告嫌疑,但在时下的喧嚣中,我愿不遗余力地为这个盒子做广告。 有人说盒子有些贵,若不计算半年时间的脑力劳作,各种图片编辑噩梦,如果把盒子里的内容看成纸片,这个盒子可能真的很贵。 接下来的三篇策展人手记,试图和各位分享盒子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愿这经历能对你有些启发,没准儿你也可以去做一个盒子。 盒子的购买链接在这里。 噢,对了,刚想到教室也有一个我自己的回乡故事。 只是一个一闪念的想法:我们为何不拍拍自己正在变化的故乡? 2012年1月12日,春节回家的气氛让北京越来越空洞,我在奇遇花园为这个拍摄计划撰写提纲,写到后来,头疼得厉害,有些写不下去。不想让这个以摄影为名义的拍摄变得过于摄影,赞美或忧伤,这些表达不是我想要的,不想它成为充满形容词的抒情文,而要写成记叙文。 手头正好有一本尤金阿杰(Eugène Atget)的画册;把相机上的镜头盖摘下来,然后盖上去,这位只想着为巴黎留存档案的摄影师,直到他死后,人们才发现他留下的视觉文献如此富有意味,那些毫无视觉冲击力的城市景观,那些空白的意义,却得以让观者停驻,并因此从中看到更多。 留存档案,也成了这次“还乡计划”的目标。拍摄提纲参考了孙京涛《纪实摄影》一书中翻译的斯特莱克对美国小镇做纪实摄影研究的研究计划。提纲列到后来,我发现它已经超出了我的知识经验,我们并非在做一个摄影项目,而是某种社会研究。其实直到现在,我仍然时常感到自己对手中这些材料并非能够完全操控。 那天傍晚,约上了程新皓,他对社会学和人类学感兴趣,辅修了很多课程,我迫切想从他那里补上一些知识空白。我们究竟聊了些什么,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我却非常清楚地记得当天见面的那家肯德基里的气氛,这个在我上中学时候还颇为高档的洋快餐,现在成了大众餐厅,里面坐着的是这个社会最为平凡的那群人:妈妈带着孩子,年轻的打工仔,餐厅外是一家火车售票点,这个节骨眼上,每个人都在各自酝酿着回家的计划。 非常奇怪,我甚至对那天的天气都印象深刻;对故乡这个话题的思考,让我变得敏感,我意识到,在北京这个足以淹没一切的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处,那是我们并不认识的他们。 一个没有任何准备的想法因为一闪念的热情,在那一天开始付诸实施了。 还乡计划:征集十个摄影师利用春节回家的时间拍摄自己的故乡,因为需要给城市留下完整档案,只接受故乡是三线小城——可以骑着自行车丈量的城市的摄影师参与拍摄。拍摄提纲非常繁琐,有十个大项,四十四个小项。 这个征募启示张贴在我的博客1416教室和工作室OFPiX的微博上,很快得到了热情的回应,我被一堆@弄得头昏。不过,一直颇为自豪的这个被转发几百遍的征募微博,到后来我才发现,相对那些上千转发量的大众话题,它仍是一个小众事件。 原定计划却因为参与者的热情而扩大了,大多数我都不认识,我们因照片而熟悉。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个计划就好像一个树洞,回响着各式各样的乡音,他们在离开故乡去往大城市之后,就难得再去说家乡话了。 三月,我收到的故乡照片有上千张,它们从各个城市化身成像素点传过来,在我的电脑里涌出。如同我们的迁徙,人们被传送到四方,家乡的相册里多了很多空白,而当你回去,却发现城里的景观也已传回家乡。故乡,你,都不是从前了。 这个盒子,不知道几十年后,人们打开它会看到什么。 这是盒子收录的六个城市的拉页,几位摄影师都按照我们那个非常苦逼,非常繁琐的提纲,对他们的故乡小城做了档案式的记录,几个拉页只能收录其中的部分照片。这些城市摄影师的方位是: 方唯在江西九江市彭泽 李林冬在湖南郴州 胡勤在山东曲阜 范顺赞在浙江天台 董良在山东聊城莘县 王芳在河南周口 盒子里的一套明信片,叫做《普通城市》,里面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生活。分享我的一个发现,在三线普通城市里,最时髦的快餐厅是德克士。 这是我最喜欢的,叫做《龙门阵》,把OFPiX微博上大家和我们就回乡计划所做的互动做了全景记录,里面一堆闲言碎语……

那一年,我们一起做的盒子

上半年的时间基本都花在做这个盒子上面了,每个打开它的人都会很吃惊——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这是给你的一个惊喜——你把盒子抱回家,把里面的东西都折腾出来,桌上根本摆不下,你需要将之摊在地上;你一本本地展开翻阅,和纸张互动,也和这些故事互动。 《摄影如奇遇之还乡》是OFPiX工作室的第一个盒子,下一个盒子正在酝酿中。盒子里的作品有各种风格,装帧多元,没有统一的样式;这其实就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不想把摄影变成方便面,虽然口味貌似多元,但冲泡之后都是一个味道;我们要让摄影变成八爪鱼,它有多个触点和社会接驳,人不一样,事不一样,路径也不一样。 盒子都是印厂的工人一本本手工装进去的,我的盒子里一本册子上还留下了一个指印。希望你别介意这种“不完美”,我们不想把这个盒子做成某种精美的摄影收藏品,它是用来阅读的。这和《还乡计划》最开始的初衷一致,摄影只是一种手段。周末的时候,我把它捧给家人看,热热闹闹地,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这是我要的结果——摄影是故事无声无息地载体,让你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当然,也可以给摄影书藏家透露一下,权衡了印数和预算,《摄影如奇遇之还乡》这个盒子做了一千个。如果这周六你来Camp,不少还乡计划的摄影师都在,你会得到不少签名。 盒子在淘宝上发售(现在是八折),北京的同学还可以到奇遇花园咖啡馆和OFPiX工作室来购买。 以下就是盒子的信息: 《摄影如奇遇之还乡》盒子由OFPiX工作室出品,收录三十多位摄影师关于故乡的故事。盒子共有十七套作品,以单册、拉页以及明信片的方式呈现,每个单品都有一个独特的还乡故事。 还乡盒子里的作品来自OFPiX的“还乡计划”,活动在1416教室博客以及微博上发起,请大家在春节回家的时候拿起相机记录家乡的变化。最终呈现在纸面上的这些作品,都经过精心的编辑和梳理,可谓是一次纸上展览,每个册子都有独特的设计,文字和图片都言之有物,力图让纸张载体和所呈现的内容成为一体。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摄影项目,盒子里装的是2012年中国的社会图景。生活和工作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过年回家,面对的急速变化的故乡,他们拍下这些照片,内中五味杂陈。 还乡盒子是一个开放的项目,期待你也把自己对故乡的感情添加进去。

寻找故乡:盒子策展人的话

这两年,听朋友谈起还乡经历,都是一腔哀怨, 物与人都“不是”了, 甚至有人用“沦陷”来形容面目全非的故乡。照这样下去,恐怕我们将很快失去故乡,OFPiX有了找一些摄影师利用春节回家的机会,为自己的故乡留存视觉档案的想法。“还乡计划”最终获得到了将近三十个摄影师的响应。 做这个事情的另一个私心是,我这个无故乡感的人很想知道人们对故乡的想法。 五岁的时候,我随父母从出生地宁夏同心县——一个极度缺水、干旱的小城,搬到老家,陕西西安郊外一处农村,到了六年级,他们对我说,下一站我们要去天津。得知要去大城市生活,是巨大的兴奋,对于儿时的玩伴,我竟然没有丝毫不舍,连走路都变得轻快,头脑里构建出的,是鲜亮豪华的城市生活。那个时候,楼房的灯光较之村里的老屋,让我更觉得温暖。 这是我这个70后从农村一步步走进城市的轨迹,父母辛苦搬迁,只为让我得到更好的教育,而就在这种不断地辗转迁移过程中,我的故乡也给丢了。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摄影师的照片,田地陇间行走的人们、沟渠里光脚嬉戏的孩童,那正是我的童年,我被照片散发的泥土芳香吸引,莫名地兴奋,但一想到儿时就有的对城市繁华的爱慕,立刻发觉这种对曾经被自己“抛弃”的生活的赞美之虚伪。说到还乡,其实我很怕回去。 作家哈代写《还乡》的时候,英国乡村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传统乡土社会中的宗法人情、自然环境都被破坏。《还乡》这本小说是个悲剧,从城里回到乡下的青年,不管是试图归乡,还是渴望再次逃离乡下的沉闷乏味,都遭遇挫折。 对于中国的年轻人,他们的故乡也和一百年前的英国有着相似的遭遇,只不过这种变化来得更为突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谈到,“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样。”但现在农民的地都卖了,住上了新房;泥土没了,人也就没有了根。翻看手中“返乡计划”不同摄影师拍摄的故乡,到处都是拆和建的场面,最显眼的无不是楼盘的广告;几乎每个城都是一般的样貌,簇新的住宅区是老城的十倍之大,宽阔的马路和整齐的格子居住区将人一下子就吞噬。在大多数新城里,你根本看不到人,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现在,我们很多人的祖籍都填写着一个可能从未到过的故乡,这种子孙因了父亲的故乡而确认自己来处的方式,来自中国乡土社会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但随着故土不再难离,人们因为经济的原因不断搬迁,同时经济也在不断改造故乡,围绕血缘建立起来的纽带关联逐渐变得难以为继。 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缺失,使我们彼此变得陌生,个体也面目模糊。 参与“还乡计划”的摄影师,都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作为在都市谋生存的年轻人,他们和你我没有分别,但你打开这个盒子,听他们讲故乡的故事,看他们在家乡如鱼得水地拍照,耳边也许会响起他们的乡音,你大概会因此更为真切地“看到”他们,看到他们的不同,了解他们因故乡的山和水而形成的各个不同的脾气和个性。这恐怕就是故乡存在的意义。 还乡计划策展人:任悦

看书里有书

自从Martin Parr和Gerry Badge合作出版了《摄影书的历史》(卷一和卷二)(The Photobook: A History)之后,关于摄影书的书忽然成为时下一个出版热点。 书里有书,这并非是Martin Parr独创。2001年,Andrew Roth 等人编辑了 The Book of 101 Books. (101本摄影书的书),Roth本人是一个珍版摄影书的藏家,书中收录了二十世纪摄影书的经典之作,第一本书是Edward Curtis关于北美印第安人的画册 “The North American Indian: Volume 1” (1907) ,最后一本是 David LaChapelle的 “ LaChapelle Land (…) Read more

眼中的小世界,耳畔的喃喃细语

《眼睛,耳朵》(the eyes, the ears),川内伦子的这本摄影集仍然保持她一贯的风格——对日常生活的缜密观察,凝神静气地观看。 在这本影集里,她更是将照片和一些仿佛是拍照同时在耳畔响起的喃喃细语放在一起,让观者一同在她的小世界里沉醉。 我要看,我要看 我要看,要看 我就是要看 我要看 我要看,我却不能看 我要看 要看。 “I wanna see. I wanna see. I wanna see. I wanna see. I wanna see. I wanna see. (…) Read more

超过140个字:阿勃丝的碎碎念

去年秋天,光圈出版了阿勃丝的一部个人传记Diane Arbus: A Chronology,没有任何图片,这部编年史的文字来自早先的另一本书Diane Arbus Revelations——收集了黛安阿勃丝短暂一生中的各种碎片。新书把其中图片资料都去掉,形成一本纯文字作品。有评论者认为,它们实在太琐碎了,也许只有那些阿勃丝的死党才会感兴趣。 (今天一大早,我很不厚道地把卓越里最后一本Diane Arbus Revelations买走了……,当然你也可以到亚马逊上去买。) 阿勃丝的文字和她的照片一样好,去世之前两个月,曾给Artforum所要发表的她自己的作品集配文: 有一次,我梦到自己在一艘巨大的客轮上,四周苍白失色,闪烁着金光,丘比特爱神的氛围,洛可可风格的装饰,让它像一块婚礼大蛋糕。空气中有焦糊的味道,人们在饮酒赌博。我知道船着火了,就快慢慢沉没。其实他们也知道,却只顾做乐,跳舞,歌唱,亲吻,神魂颠倒。这里没有希望。我内心反倒乐开了花,这下我能拍任何我想拍的了。 …… Once I dreamed I was on a gorgeous ocean liner, all pale, gilded, cupid-encrusted, rococo as a wedding (…) Read more

一本小蓝书

我曾在亚马逊上买了一本二手的布勒松的“The Mind’s Eye”(思维之眼),没有想到扉页上竟然还有一段话,是一位祖父写给孙女的,这书是她的生日礼物。 我不太能辨认手写体的英文,似乎是这样的: My Grand-daughter, for some more serious reading and contemplation on the philosophies of a fabulous photographer,whom i have spend a lot of years admiring, i give (…) Read more

印刷帮的故事:一本手工编织书

南方同学的「关于信任的肖像实验」是我们专题摄影课的作业,之前在camp上放过。最近收到她的一个消息,说是她把这个作品做成了小书。 我一瞅,这是典型的她的作品(精灵古怪地)。书的外套是一个手工编织的口袋,都是被摄对象的话语,谈及他们对于信任的看法。里面有十七组通过这个项目而结识的“陌生人”的肖像,书的装订也是用麻绳和绵绳一针针地缝起来的。 这本“纠结”而又耗费人工的小书,绝无可能批量印刷,它纯手工编织,目前只有五本。以下就是南方做这本书的感受: 南方/文 大约半年前,就有了把「关于信任的肖像实验」这个项目做一个小册子的想法。因为除了相册里贴出来的照片外,还有很多当时对参与者的采访没有整理出来。这些采访都是以视频记录的,初衷是做一个类似于纪录片一样的小短片出来,但由于我实在非常不重视拍摄视频这一环节,出来的视频残残的,也就没什么冲动再去完成那样一个东西了。于是最后就转向了最传统的这样一种呈现方式:小书册。 在开始制作前,我想像它应该是一本很轻薄的小册子,它可以在人们手中传阅,就像以前我们在课堂上偷偷传给同学的漫画书或杂志。总之,它不可能成为一本能珍藏起来的书。但现在实际上它的开本已经被之前我所设计的大了不少,因为如果那么小,上面的采访文字可能就很难看清了。但它的材质依然非常轻,内页一半是非常薄的纸张,但代价是它观赏起来可能不是那么舒服,光线强烈时背面的字很有可能透了上来。在内页的材质上,还用了一种我从高中起就很喜欢的硫酸纸。每一张硫酸纸上都有每一对参与者的名字,在他们的照片和采访文字中间起着间隔的作用,它可以避免采访文字过于明显地干扰了我们对图片的阅读。还有了,这也是我想再一次感谢你们,每一个参与进来的人。 我很珍重你们所告诉我的,那些你们对于信任的看法和理解。我把那些有意味的句子印出来裁切成一条条,编织成一个袋子,正好可以装进这本小册子。编织袋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不依靠缝线、粘胶这些外力,依靠每一条带子的结构和力量,坚固地将自身支撑起来。希望我们所渴望的充满信任的世界,也能这样被构筑起来吧。 设计和排版的阶段里,我得到了在学校里学习设计的章茗皓同学的无私帮助;在印刷和装订的阶段里,我得到了我舅舅和我男盆友王丹丹的无私帮助。在这里都要深深地感谢他们。 按顺序都搁好了。不过后来我们还是觉得这个白色的封面太白了,最后跑了一趟金五星,封面换成了一种米色偏黄的软卡纸。 这里有我大部分的作案工具,针线,锥子等等。大部分都购买于金五星批发市场。拿针线缝制书真的很疼很累,那天戳得手都红了。 这是印满参与者对信任的看法的白纸。 编的过程比较有趣 最后的成品: 「信任」外壳 「信任」小册子 印有参与者名字的硫酸纸覆盖在他们的被访文字上。 有麻绳和棉绳两种绳子装订。有点像这个项目,每一组都需要两位陌生人来完成。小册子上有十七组陌生人,于是我就很无聊地在每条绳子上各打了十七个结。 大家可能也会比较好奇这多出来的半截。这半截上有「1、你如何理解信任?2、你在生活中信任的人或事物多么?3、你对陌生人信任么?4、为什么想参加这个项目?5、完成拍摄后有什么感受?」这五个问题。在看被采访文字时可以对照着看。 这第一份成品其实一个月前就完工了,但一直懒得放上来,现在算是对自己对大家一个交待吧。 由于没钱,所以我一共只印了五本。另外四 本应该四月份就会出来了。我还不知道如此处置这另外四本。可能是放在某些个咖啡馆或书店一类的吧,让这个世界的路人们都有概率会遇上这本书。最后我留出了 一页空白,打算让路人们在上面胡言乱语他们对于信任的看法。想要这本书的老板们可以豆油我,增加我制作的动力与效率! 「关于信任的肖像实验」拍了这么久,其实我自己疑惑也很多,困扰也很多,失望也很多。我现在也在犹豫是否还要继续。无论如何,这个小册子还是希望大家能喜欢吧 :) 作者原文豆瓣链接这里,作者的项目相册这里

印刷帮工具箱

接着昨天关于摄影书独立出版的话题,在这里把PDN的一个资源库搬过来。前段时间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它不仅为读者列出了独立出版的各种资源链接,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从选择纸张到装订直至推广自己的摄影书整个流程的各个关节点,对于可能无法接触这些网站所提供的资源的国内摄影人来说,也许这种思路更可以作为一种借鉴。 各种做书的原材料提供(Supplies) Hiromi Paper Talas Hollander’s 图书装帧(Binding) Book Arts Web Designer Bookbinders The Society of Bookbinders John DeMerritt Bookbinding lone goose press Cloverleaf Studio The “Resources” section of the College (…) Read more

这是一种捧在手里的感觉!印刷帮来了

这篇文章是去年给《周末画报》写的。我其实不太喜欢把给平面媒体写的稿子再发在博客上,搞得跟凑数一样,而且语境也完全不同。 不过,最近“独立出版”这个话题似乎在国内越来越热闹,手里刚刚收到香蕉鱼书店做的三本小册子,假杂志也要做一个独立出版的展览,里面还有ofpix做的小书《克拉美丽》。这篇文章也算是关于独立出版的一个纵览,兴许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线索,于是倒腾出来搁在下面。 另外,最近的日子过得颇为紧张,写稿回邮件什么的如果有怠慢,还请见谅。 Ed Ruscha, Every Building on the Sunset Strip. Alhambra, CA: Cunningham Press, 1963. Detail showing accordion-folded book. Courtesy of Ed Ruscha © 2009. Photo: Paul Ruscha. 当一些当代艺术家把自己的照片制作得无比巨大,甚至要用整个房子才能装得下,意图将摄影变成一种适合画廊和博物馆展出的“墙面艺术”的时候,仍然有一些人背道而驰,他们只爱照片捧在手里的样子,比如,爱德华·如萨( (…) Read more

孔窥世界

在《针孔摄影》这本书里,遇到很多有趣的摄影师。他们痴迷于圆点(原点),可以用任何器具拍照;他们的照片,又古怪,又有趣。 比如那个意大利摄影师保罗治奥利(Paolo Gioli),我恨这个家伙网站没有英文页面,他的针孔作品太丰富了,但只能猜着阅读,各种各样的实验,从暗箱到宝丽来,用纽扣拍照甚至用身体拍照。他提到: “我的作品并非学术实验,而是透过空间中的一个点来理解空间的方式,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空间借助令人惊愕的光线投射进洞穴中,或者反射在让第一代阿拉伯思想家们深感不安的墙面上——也投射在我的感光纸上。”(摘自针孔摄影一书) Gioli的快照(snap)系列,以此嘲讽那些”快照”——还有什么比这种拍法更快的呢? 拳头里的世界。 另一个让我感到惊愕的针孔创作是Terrence Dinnan和其搭档Dominique Stroobant,他们把大地当作暗箱,挖了一个直径四英尺的圆坑,透过一个小的孔洞,让我们以大地的视角观察整个树林: 最终的照片由80张相纸构成。Terrence Dinnan and Dominique Stroobant, Earth Camera Photographs, 1980 还有更有趣的,摄影师Jeff Fletcher 用胡椒瓶和鸡蛋拍照: Julie Schachter用她的粉扑拍照: 在《针孔摄影》这本书里还提到一个面向公众的针孔摄影项目。1973年Phil Simkin与波士顿当代艺术学院一起做了一个拿走计划,把两万台手工组装预装胶片的针孔相机运到城里各个投放点,居民可以拿走相机拍一张照片,两年之后同样的项目在费城又做了一次,这次是在当地美术馆,发放了一万五千台相机,并且还在美术馆建立公共暗室,人们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冲印自己的照片。美国大众摄影杂志为此专门做了一个名为《百姓的针孔摄影》的专题报道。 相机由纸板模型组装,装着一个铜片针孔,里面是3*10英寸的伊尔福相纸。这个非常漂亮的简易针孔相机,除了这个公众计划从未进行商业开发,真是遗憾。 中间这扇门堆积的都是上图中的针孔相机,在费城美术馆,一共一万五千台,公众可以任意取走。 估计看到这里,任何铁石心肠的人都动了做一个针孔相机的年头吧。呵呵,从你的身体开始,到你手中任何能够抓到的玩意儿,都有人实验过用其拍照了。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