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1。多媒体作品:黑暗中的阿富汗 “A Darkness Visible: Afghanistan”是多媒体制作公司MediaStorm刚刚制作完成的多媒体报道。摄影师Seamus Murphy从1994年到2010年14次前往阿富汗,从阿富汗当地人的角度,讲述这个战乱纷争不断国家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的愿望。 这部作品的制作人Eric Maierson在其博客谈到这部作品诞生之艰难,耗费精力,关于这部作品的原始素材,是下面这样一些数字: 30多小时的访谈 2万6千张照片 9个月的制作过程 “报道”这两个字是Mediastorm所有多媒体作品中必须强调的关键词,它们并非是简单的照片+声音+视频的堆积,基于报道摄影师的作品,它们都是有着扎实内容的纪录片。 一位读者在片子下面留言:很棒的纪录片,充满力量,感人,忧伤并且非常美丽。 2.  时间胶囊 《纽约时报》在世界七十亿人口日发起了一个有趣的网络活动,报社一方面请印度新德里的员工Lynsey Addario——这也是一个有着七个月身孕的准妈妈,拍下人口日当天产房新出生婴儿的照片。与此同时,时报在网上发起征集,请读者上传自己国家的照片,藉由这些照片告诉宝宝他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的状况。时报会选择100张照片密封在一个盒子里,交给这些孩子的家长,等到他们长到20岁的时候,盒子里的时间胶囊将会带他们穿越,回到当年。 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有了一些照片,其中还有一张来自中国安徽——一位拿晾衣绳做游戏的孩子。 时间胶囊不知道否是个好注意,编辑是否敢于把一个苦涩的胶囊(今天这个世界最好的写照)交给这些孩子?20年后,在一个资源更为紧张,环境愈加恶劣的地球上,打开当年这个胶囊,孩子们又会作何感想? (说到时间胶囊,连线杂志放出了编辑挑选的十部延时摄影作品,站在另一个角度,它也是一种时间胶囊,记录时间流逝的轨迹。) 3. 5% 苹果迎来了它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量刚刚超过了pc约5%。这是15年来的首次。苹果公司上个季度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15年来首次达到了5% 苹果的新成就和ipad的上市很有关系,分析家指出,之前有些人认为ipad的出现会影响苹果电脑的销售,但最终人们却发现现实的食物链是这样的——有些顾客的确选择购买ipad而不是Mac,但更多的人决定买ipad而不是Windows PC。 说到ipad,它搅动了整个数字出版行业,最近时代出版集团宣布,旗下五家刊物将在最新的Kindle Fire上出售(FORTUNE, PEOPLE, Real Simple, (…) Read more

周末小黑板儿

都周末了,教室的黑板也应该轻松一下,给大家提供两则资讯。最近有两个朋友都写信给我,想在教室里发通告招募摄影师,我就在这里为供需双方搭个桥。更具体的信息请大家自行联系信息发布方。 1.某品牌联赛面向全国征募摄影师,这是一份兼职工作。 摄影师征募要求 性别不限,年龄30岁以下,热爱影像(自由摄影师、业余摄影师均可),需自备摄影器材 每个城市征集1-2名摄影师,征集城市如下:哈尔滨、石家庄、沈阳、长春、济南、西安、南京、临海市、上海、天津、珠海、广州、太原、武汉、长沙、莆田、南充 参加征募的摄影师请将:一段文字自述或者简介,一份个人作品小样(不少于30张,如果拍摄过体育赛事尤其是球类运动,请发送不少于15张此类照片,图片长边不小于700像素)发送至clearouts@126.com,并在邮件标题处注明“应征摄影师”及所在城市。 2. 《ELLEMEN睿士》图片编辑周仰发给我的征稿: 睿士每个月的view板块会有一页内容叫做“镜头的目光”,会选择一张照片讲述中国当下,可以是纪实也可以是艺术的手段。画面上需要有活力、有冲击力,但是我们不需要新闻事件和边缘报道,也不想要现在太流行的“安静地观看”式影像,所以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平衡。 这张照片还需要配上摄影师80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以及个人的介绍、个人头像和拍摄数据等,照片要在2011年拍摄的,最早也得是2010年10月之后的,可以是独立的一张,也可以是一个系列中的一张,最欢迎正在进行的项目中的一张。如果有人愿意试试,可以发样片到yang.zhou@hfm.com.cn (又,题图是在纽约时看的一个展览,古斯基同学在某画廊的照片,本想找一张黑板的照片,竟然发现这个很像。哈哈。纯属无厘头)

周一消息树

今天是几则特别实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通知: 1. Susan Meiselas 前两天组了一个团去三影堂看了《冰与煤》这个展览,接下来的好消息是,展览的策展人,马格南摄影师Susan Meiselas将要来人大做演讲。 关于Susan,大家可以去这个帖子去做更多的了解——“历史之中”这个展览是我真正了解Susan以及对她充满敬意的开始。 以下便是具体的信息,讲座对外开放,请不要迟到。 时间:2011年11月19日星期六,两点至三点半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407教室 2. Condition One 被称作战争的浸入式摄影报道的condition one,最近已经进入app商店,下载是免费的。 在之前的博客里介绍过这则app程序,现场拍摄使用多台相机,使得观者可以180度全方位观看拍摄现场,选择任意角度了解具体细节。目前读者能够借助这个app看到三个故事,分别是利比亚革命,美国枪支犯罪和泰国政变,都是由摄影记者Patrick Chauvel拍摄的。 3. wired.com 近日,Wired(连线)杂志宣布,其网站里的部分图片将以CC共享(The Creative Commons )的方式与读者共享版权,这是这家科技杂志为明年CC共享协议诞生10周年献出的一份好礼。 Wired已经建了一个flickr,里面有50张高精度的大图,内容涵盖名人肖像和科技活动现场,都是为wired供稿的摄影师所拍摄,照片读者可以任意下载,像我这样的博客用户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这些照片,媒体报道也能够使用它们。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确署名,并且标注图片来源链接:比如  摄影师XX/wired.com

Magnum+VII

+ Magnum和VII两个图片社的摄影师,他们在一起能攒成怎样一个局? 这个月,我要担任一个特别的班主任——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大师工作坊的主持人。两位讲师分别是来自马格南的张乾琦和VII图片社的托马斯·凡·胡特维Tomas van Houtryve。 本次全国理论研讨会的主题是“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所以工作坊的主题也并非是传统的报道摄影,而是多媒体报道,摄影师会在讲师的带领下,在四天时间内完成一个多媒体作业。除了实地拍摄,现场编辑,两位导师还会分享他们所在机构的多媒体拍摄经验。 工作坊的报名已经到了尾声,负责组织这个活动的吴砚华希望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这个消息,我在这里帮她“宣传”一下。 工作坊是收费的4000元一人,还可以参与摄影研讨会的其他活动。针对优秀学员的作品还有5000元的奖金。 更多详细的工作坊的讯息请点击这里去了解。

周一消息树

高科技 1. 一大早起来,就看了奇幻相机——lytro的视频,现场试拍时候的欢乐场面让我也很想拥有一个。 几个月之前,Lytro似乎还只是一个概念,但2012年第一季度,这款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新式相机就要正式上市了。最近召开的AsiaD会议上,Lytro的CEO和摄影总监现场展示了这些神奇的盒子。 神奇的盒子只有两个按键,开关和快门,变焦是触控的。 CEO,Charles Chi(左)在现场演示Lytro的使用。 Lytro被翻译为“光场相机”,它收录的是相机镜头所框取画面中,前后左右所有的光线数据——整个像场的光,这使得后期你可以通过电脑重新计算和设置焦点位置,以及将其转换为3D影像。相机拍摄下的都是RAW格式的照片,经过软件处理之后,不但可以转换为人们常见的Jpg格式,还有HTML / Flash格式的文件,可以分享至 Facebook、Twitter,观看者点击照片随即会改变对焦位置,一片欢乐。 Lytro是一体机,不能更换镜头,八倍光学变焦,8G容量的售价399美元,16G则是499美元。 2. 佳能在推出EOS C300之后,又宣布将很快推出另一款新概念的EOS单反相机,全画幅,高清摄像,似乎这才是无敌兔的升级版。 EOSC300带来的热度仍未散去。大家可以去欣赏佳能动态影像的超级试机员Vincent Laforet用EOS C300拍摄的短片Mobius 3. 高科技世界,在虚拟和现实之间穿梭越来越复杂,尤其是两个世界要用一套法则去规范,那就更乱了。 美联社最近对其记者发布了一条新规定,规范大家的Retweet行为,其核心就是在Retweet的时候也要加几句话,不能让follwer认为这是记者自己的观点。 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因为只要跟随记者的发言,就很容易理解他的上下文发言和转发的意思。纽约时报的媒介批评家认为:美联的这规定就相当于告诉记者——不要retweet任何带有观点的言论。但同样还有很多人认为在碎片化的信息中,始终要植入语境,这是记者保持自己言论可靠性的一个要点。 4. 新媒体发展迅速,印刷媒体王国却正逐步走向坍塌,救命稻草也似乎不管用,最近,由Pew Research Center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ipad等平板电脑上销售媒体的app其效果非常有限。这项调查跟踪了大约1200名平板电脑使用者,其中只有14%的人购买了付费的新闻媒体app。

周一消息树

当我们还年轻 1. 一位摄影人看到这则海报,评价只有一个字眼儿:“疯了!”(crazy!) 这是1951年《生活》画报举办的首届“年轻摄影师”比赛获奖者的通告,60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它最近在摄影师社区里引起大家一通感慨。 比赛只面对31岁以下的摄影师,获奖者彼时都是初出茅庐的新人,Robert Frank, Dennis Stock, Elliot Erwitt,他们随后的职业生涯都非常精彩。评委给获得单幅比赛二等奖的Robert Frank的评语是,“他的照片像诗一样。” 获奖者里还有三位女性摄影师, Regina Fisher ,Ruth Orkin and Esther Bubley,其中Regina Fisher的工作照还成了当时《生活》画报介绍这次比赛的特刊的封面。 《生活》画报的年轻摄影师比赛特刊。(在线浏览,点这里) Feininger摄影 The Photojournalist Dinnes Stock 的朋友Andreas Feininger在其获奖之后,专门为他拍摄了一张肖像,这张肖像被命名为《摄影记者》,成为一些摄影教科书的封面。Dinnes在去年已经去世。 2. 本月,光圈出版了阿勃丝的新书“Diane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1. Steve Jobs “这是第一台可以敲出美丽的字体的电脑” 还是忍不住要说乔布斯。《先是设计师,再是CEO》 “Steve Jobs: Designer First, C.E.O. Second”这是《纽约时报》的科技版最近一篇博客的题目,看后更是让我们这些视觉工作者感伤他的离去。 文章的开头提到,到任何一间公司去向他们老板提问——你最喜爱的字体是什么,大概所有人都会感到茫然,一片空白。但乔布斯不会,他对字体有着狂热的追求,会给你谈一大堆细节,甚至包括字体衬线的复杂结构。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的时候提到,在休学期间,他曾选修了一门有关字体的课程,这让他着迷:“文字形态的美妙,其中蕴涵的历史,这种微妙的艺术,使得科学无法轻易将其捕捉,实在迷人。”这种体验,在10年后,当他设计出第一台苹果电脑的时候,终于用科技将其实现了。乔说:“这是第一台可以敲出美丽的字体的电脑。” 乔布斯对设计的关注还体现在另一个故事,是google掌管技术的副总Vic Gundotra的亲身经历。他说有个星期日的早晨,乔布斯突然打电话给他,说有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看了iphone上的google的logo,我非常不满意,Google的第二个O,黄色的渐变不太对,是错误的,我已经让他们尽快去纠正,你觉得可以么?” 为iphone忙碌的有上百个设计师,没有一个人能够注意到,这个微小的黄色阴影的不正常。 2. Albert Watson “人脸可以变换出两万个表情,你知道吗?” 苹果官方网站上乔布斯的照片,是摄影师Albert Watson的作品,选这张照片恐怕也是乔布斯自己的意思——被他看中没有那么简单。 Albert Watson是美国肖像领域的老牌摄影师,正巧thefstop杂志最近给他做了一个访谈,对话很诚恳,值得一看。 “从安迪沃霍尔到杰克·尼科尔森你拍了数不清的名人肖像,那些拍摄的创意都从哪里来呢?” “一旦有可能,我总是尽量让事情变得极度简单——把一切东西都变得非常非常简洁,这样你就什么都没有,只能专注面对你的被摄对象。有的时候,你可以把被摄者放在一个人造的环境里拍大片,可能会拍到一张让人印象深刻的照片,但因为这都是人工的,我不能确定自己在过了更长时间之后,是否还依然会喜欢它。我喜欢和人相逢,就看他们的表情就够了。人脸可以变换出两万个表情,你知道吗?” WATSON   Warhol  1985 3.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很久没有种树了,打开reader,里面积攒了一大堆种子,头疼啊。 看到英国摄影杂志近期在关注摄影师们如何开发ipad市场,本来1416教室就有一个名叫“the coming of D-day”的系列,今天的消息树也就介绍这个吧。 1.  Michael Nichols app Michael Nichols是一个在业界工作了将近四十年的老摄影师,曾是马格南的成员,随后退出,1996年开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工作。 但这位老将一点儿都不落后于潮流,近日,Michael Nichols在更新自己的个人网站的时候,采用了新的思路,将之直接搬到了ipad上,做了一个 Michael Nichols app 这个app里包含15个摄影影廊,有超过160张照片,还有一个独家的照片拍摄现场的视频,此外也有链接,读者点击可以购买摄影师的限量版照片和签名图书。 接受英国摄影的访问谈及为什么要把个人网站变成app,这位摄影师说: “自2001年我的网站就没有更新,最近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对之进行升级,添加影廊,写图片说明,放上图片故事和视频,就在我即将将之上传的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不能再这么做了。我对这个网站倾注了心血,我并不在乎钱,但我想让人们认识到它的价值。” 花四美元购买这个app,读者能得到什么——Michael Nichols会不断添加新的作品,视频,照片背后的故事,之后他还有计划要加上教读者拍照的视频教程。 2.Via PanAm app 荷兰摄影师Kadir van Lohuizen是Noor图片社的创始人,他对移民这个话题一直保持关注,四年前,他就有一个愿望:从阿拉斯加一直走到秘鲁,观察拉美地区的移民状况,但这个主意要想从媒体那里获得支持实在困难。 Kadir在去年联系了非盈利组织Paradox,该组织对大型的策划活动和展览很有经验。当时正好ipad即将推出,所以他们就想着应该利用其做些什么。 2011年六月,这个名叫 Via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说话 要说一些有内容的话在今天还挺不容易的。你觉得各类微博上的人都在说话?要我看,大多数都是为了说话而说话罢了。哪有那么多的话能说。 1. Ed Ou说 “拍照本身是最简单的。更重要的部分是去花时间了解关于你拍摄地点的政治,故事,信仰,语言,不同的文化。你要选择那些你自己感兴趣的报道,而不是那些你认为应该被报道的故事。因为最开始的时候,你很难获得媒体的资助来做项目,因此出发点是你自己好奇心和获得知识的渴望就更加重要,这会让你坚定信念并且有动力持续工作下去。” ——当红的战地摄影师ED Ou,接受时代周刊博客Lightbox的采访的时候,对年轻一代摄影师的建议。 《时代》的这篇博客文章叫做《年轻且永不停息的Ed Ou》,这位只有24岁的年轻摄影师,出生于台湾,在加拿大和美国长大,年纪轻轻却已经是一位老手,他被Getty Images的Reportage代理,与纽约时报等媒体合作,由于一直在中东地区工作,今年中东政权的动荡则使得他一跃成为颇受瞩目的报道摄影界的新星。 埃及革命中的年轻人 Ed Ou梦想中的拍摄任务是重走丝绸之路,看不一样的世界是摄影最吸引他的地方,如果可能的话,他还希望能够重返学校去读一个硕士,他认为充电,让自己对所看到的事物增加一层理解,获得对其更多的解读将非常有必要。 2. Larry Price说 “这是媒体和报纸发展的总体趋势(缩减成本),但它真的在腐蚀这个行业的基石,腐蚀了报纸和媒体给读者带到桌面上的东西。我们要在民主的轨道上前进,这很重要。大概我是一个天真的人,但我的底线是媒介传递的信息要帮助人们做出正确选择,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美国Dayton市最大的日报Dayton Daily的摄影部主任Larry Price辞职时的言论,辞职信发出在报社要求他将摄影部人员裁掉一半的命令三天后。 这位摄影部主任是两届普利策摄影奖获得者,做摄影记者35年,他说自己做出这个辞职的决定没有丝毫犹豫。近些年来,他自己亲眼目睹传媒行业的萎缩,尽管自己的摄影团队努力制作网上影廊,适应数字时代的变化,但是敌不过传媒控者以经济利益为指导的对成本的压缩。 1981年 ,Larry Price获得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利比里亚13名前政府官员被枪杀。 Larry Price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前景并不悲观,他手头还有几个个人项目,他会拍下去。他最担心的是那些事业刚刚开始的摄影师,他们该怎么办? 3. Martin Parr说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昨晚结束了夏天的最后一个工作坊。开始准备开学的一系列工作,这个繁忙的夏季就这样过去了。 关于camp15的情况,还要让我的脑子停下来想想。这次有些不一样,比如,在开始之前,我发现自己忽然缺乏对这些照片再看一遍的耐心和兴趣,与此同时,观看照片的人也开始不再满足摄影师那种“摄影式样”、语焉不详的表达。 这些都可以说很多话,留待这周慢慢说吧。 今天的树种出来的时间晚了一些,有一些疲惫,不过,还好,我仍然对新知充满兴趣。今天要说的,都是一些关于“业余摄影师”的事儿。 1. 一百个陌生人 Flickr上出现了一个跨国界学习小组100个陌生人计划,东边的西边儿的,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拍摄陌生人,练习拍摄人像的技巧,拓展人际交往能力。 加入这个小组的规则如下: 一,要拍一百个你不认识的陌生人。不许抓拍,不许偷拍,不许拿以前的旧照片。 二,不能是搭个影棚,一天就拍一百个。 三,每个你的被摄对象都要有采访,他们是谁?他们的生活怎样? Flckr的博客也报道了这群勤奋的摄影师的肖像计划,并且采访了其中的几位摄影师。 关于和陌生人交流,有位摄影师提到: “是啊,我很紧张,甚至也想着干脆放弃。但我总结出的经验是:大胆开始,走上去,张嘴就说,别管说什么。只要有了第一步,其他的一切都是连锁反应。” 不过,大多数人拍的照片,依然只是把对方当模特,并非是对陌生人的探寻。 摄影师drmaccon的100个陌生人flickr网页 2. 业余势力 Corbis向来都输在Getty后面,这个当年由比尔盖茨投资的图片代理公司,虽然盖茨对数字化图片的市场前景判断准确,但图片社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 近来,corbis似乎开始有一些新动作,先是和美联社合作代理其照片,最近则注资草根图片社Demotix。 后面这个消息很有意味。因为Demotix是在近几年图片社发展不是特别激动人心的时期,突然冒出来的新兴图片代理机构。Demotix抓住了公民记者的潮流,专注于为普通市民摄影师拍摄的突发新闻图片和新闻机构之间架起销售平台,现在已经聚拢了一万名摄影师。 浏览Demotix的主页,就会发现其以普通市民拍摄的突发新闻为主打 Corbis注资Demotix,将会帮助其加紧开放更便捷的图片上传网络,优化网站。另外,Corbis也会代理Demotix的九万张图片。 3. 让伊拉克摄影师自己说话 对于西方媒体来说,他们的图片来源大多数都是西方摄影师,当地摄影师似乎永远只是“业余摄影师”。 这种状况——同一的,甚至带有刻板印象的视角,似乎正在发生改变。 Metrography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伊拉克图片社,最近他们专门对图片社代理的22名摄影师集中做了一个工作坊。为什么要为伊拉克摄影记者做这样一个培训,美国摄影界新闻(PDN)对此专门做了访问。 图片社的创始人是Kamaran Najm,他曾供职于一家NGO媒体做图片编辑,其任务就是寻找伊拉克的照片,但是他发现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图片社提供来自伊拉克的照片。Metrography就这样建立了。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看着你 有些人和事,没了照片,很难回忆起当时的样子,即使那个事情只是发生在几天之前,也可能会忘记,但看到照片,一切就又都回来了。 1.斯达西们 间谍用的手势暗语 跟踪偷拍 便衣装扮 这些乏善可陈的照片并非乏善可陈。 德国摄影师 Simon Menner在前东德国家安全部( Ministerium fur Staatssicherheit,简称斯达西,stasi)的图片库里找到这些照片。它们有的是为训练间谍而用的照片,比如如何用手势暗语,如何装扮成一个俄罗斯大亨或者一个普通的小青年。还有一些则是间谍跟踪其目标时候的偷拍照片。 下面这些宝丽来照片则另有故事,当国安局的间谍偷偷进入目标对象家里搜查,为了让一切物品回归原样,会先拍一张宝丽来照片纪录现场信息,从而可以再根据照片恢复原状。 你看着这些平常的场景,你想到的是,这些似乎毫无意义的照片,背后隐藏着的是一双间谍的眼睛,以及之后可能带来的对照片里物品主人的控罪。 这个名为《来自斯达西资料库的秘密影像》的展览当下正在德国 morgen画廊展出。 路透社对展览的报道中指出,因为曾经存在的这些为纳粹和斯达西所使用的秘密监视系统,当下德国成了世界上隐私保护最严密的国家。 2 ,亲爱的照片 Dear Photography是一个让你重拾记忆的网站。 照片来源:Dear Photography 网站上的照片都是人们将旧照片“贴回”其所拍摄场景里的照片,相同的是地点,不同的则是时间。这种将过去和现实缝合在一起的做法一度在网络上很时髦, Dear Photography鼓励普通人也参与到这个游戏中。 在新的场景里忆旧并非易事,因为物是人非往往会勾起人们的很多相思之情,网站上很多照片下的文字就是这样的追忆。 卫报在报道这个网站的时候,更是提到:这种“游戏”恐怕是胶片时代所独有的,因为数字时代你会无法找到可以把握的物质实体。摄影师马丁帕尔曾对人们有个建议:打印你的照片,否则我们将面临一个危险,一整代都没有家庭相册,照片被遗弃在电脑里,可能随时会被不小心删除。 3 (…) Read more

观树

camp14的主题是自然,其中有夏祯所拍摄的古树,让我感兴趣的是,他拍这些树并非是为了拍摄,而是为了画画。 当日camp结束之后,又一起听夏祯解说古画里的古树,大家都对观树产生了更多的好奇。 我给奇遇花园小学堂的主持胡伟老师介绍了夏祯,希望能邀他来分享自己的读画感受,并一起来了解古树之美。 夏祯的小课堂这个周六上午就开课了,不巧的是,我却不在北京无法去听课,就把这个学堂介绍给大家: 树,一直是传统中国画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无论从早期画作作为点景和构图分割的元素,还是到后来成为一个固定的主题,中国画从来都不缺少对于古木杂树寒林的描绘。但中国画是真实的描绘现实之树,还是写心中之树;是如素描般巨细描绘肌理,还是粗笔一挥造就树之倩影。 让我们一起结合现实中的古树与古画中的树来体会古人造物之心。 从照片到古画,这个看树的过程应该很有意思。

周一消息树

1.  在历史的阴影里 摄影师David Maisel的新作:“历史的阴影”(History’s Shadow)就要结集出版。 这个项目让原本留存于博物馆档案库里的X光底片复活,从而有了新的意味。 在Getty博物馆研究中心学习的时候,David接触到这些档案资料,原本用于研究文物保护,它们却激发了艺术家的灵感。他挑选了部分X光底片,将之用灯箱照亮,然后再翻拍。 X光透过文物表面,使得我们得以看到它最初的结构,修补,遗失和损坏的痕迹,重重叠叠的阴影之下是这些文物在人间的故事。 “记忆”和“挖掘”是David Maise一直以来的创作主题。(作者更多的照片请点击这里) 2. 九眼的重复 《连线》杂志的博客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对两位都使用google街景(Google Street View ,GSV)进行艺术创作的摄影师做了一个比较。 Michael Wolf和 Jon Rafman,他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来自google神奇的九眼街景车拍摄的照片,这些不经意拍下的场面,荒诞,富有戏剧性——但更富戏剧性的是,这两个摄影师的作品里竟然有不少重复的街景,《连线》在文章里就列举了九个。 左: Michael Wolf; 右: Jon Rafman. 左: Jon Rafman; 右: (…)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1. 孔雀 Peacock……这不是功夫熊猫里的那只,不过,它兴许也有着统治地球的野心,要不就不会出逃。 一只从纽约中央公园动物园飞出来的孔雀,落在附近一幢建筑的窗口,纽约童话世界的特色顿时显露,一干人聚在楼下,痴迷地举头望孔雀。 此时,恰到好处地出现了一位摄影师:Landon Nordeman,他从当天上午十一点一直蹲守到晚上十点半,不是蹲守孔雀,而是蹲守旁观者,记录下人们看孔雀的百态: photo by Landon Nordeman Landon Nordeman是纽约客杂志的一位撰稿人,他将自己的照片传给了杂志的编辑,各位可以到纽约客杂志的博客photo booth上去欣赏更多照片。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混杂在围观者里面,有一个老头儿,他近日官司缠身,但是依然童心盎然,这就是——默多克: 2. 朝鲜 另一位奇观记录者是美联社的摄影师David Guttenfelder。 六月份,美联社宣布和朝鲜的国家通讯社签订合约,在平壤设立办公室,其亚洲区首席摄影师David Guttenfelder则成为首任驻站摄影记者。 Daivd的照片刊登在《大西洋月刊》 (The Atlantic)的大照片栏目in focus上,同时也在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上刊出。 来自美国摄影界新闻的博客PDNpulse的消息指出,独立报认为,这些照片是近些年刊登在西方媒体上,最为 坦率和直接的来自朝鲜的影像。 3. 我的视角 “My viewpoint”是由导演克里斯·艾尔 (…) Read more

迷上纸的感觉

纸本来就来自自然,而这种自然的特性恰恰是它最珍贵的地方 和我一起主持摄影书工作坊,并主讲用纸和图书装帧设计这一环节的胡伟老师,这个月还要做一个<我为自己做一本书>的工作坊。 这个工作坊也是做书,但以文字为主,如果你希望将自己的文字结集“出版”,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更多的信息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 其实这个工作坊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借着出书,可以重新探讨写作的乐趣。以下将沈继光老师的一段文字借此献给大家: ●写作,那是一个完整的你的世界。在你最孤苦无依的时刻,它可以让你获得生命的温暖 文字写作,是更为普通的思想着的人的记述与创作——列车乘务员,医生,打扫清洁工,守墓员……只要你善于观察,读解,沉想,你思想着,你就能写下来,享受你的思想。 就是那些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戏剧家(斯拉夫斯基),画家(梵高),舞蹈家(邓肯)……除了他们的专有语言形式的创作外,不也用文字写作表 述了他们更为丰饶的贴近思想表述思想的生命么?视觉语言艺术,音乐语言艺术,舞蹈语言艺术……独具的性格,又与母体的文字语言艺术相融合。一个国家的语言称母语,那文字就是视觉、音乐、舞蹈语言的母语罢。 写作诞生出的新人,蜕变重生的新人,获得一种解放,一种根本性的解放。这解放,是在对各种精神支柱和感情支柱全部坍塌之后建立获得的,是自救——自己拯救自己之后的解放,解放者和被解放者是同一个人。 历代中外学者、文化大家、艺术家、科学家都不例外地将自己的发明、著作、书信、日记珍藏,留之后世,因为它们是他自己生命的代表与象征,除此,再没有别的能代表或象征他的最真实生命了。 你对自然、社会、其他人了解、写作得多深,你对自己的认识就有多深。反之也是一样。 你可以享受你的写作思想,那是一个完整的你的世界。在你最孤苦无依的时刻,它可以让你安心并获得生命的温暖。 “一个人如果在某一天内沉静地抱着伟大的目标工作着,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的。”(爱默森)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