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面白墙(3)

听说平遥今天天气很好,我想那展场应该像吴婷前两天拍的这张照片一样,光芒万丈,可惜我没有机会看到。

容许我再拖拉地说说这个展览,也许你已经觉得有些腻了。

展览一共有五个部分,四个独立的个展和一个群展,它们彼此之间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递进,但它们却并非全然没有联系,而就好像现实本身,是在一个球形物体四周,围绕一个内核所飘浮的各种元素。

一,凝视 (staring)

《与我同在》still life  摄影  Nan

这个章节是Nan的照片,也是整个展览中最让我纠结,也感到遗憾的。因为关于这组照片的展示方式,我们并没有竭尽所能去思考使其达到最佳。遗憾之一是尺幅的问题,我的第一直觉告诉我,照片应该放大,但摄影师喜欢尺幅较小的,后来就依了摄影师的观点出了小尺幅的照片。

但几乎所有现场的观者都希望看到大照片,当然,并非一定要把这些照片放大,但我的教训是,作为一个策展人,要帮助摄影师思考自己的照片,或许我应该帮她出一份,起码应该感受一下,因为毕竟墙面不同于纸面。

另外,考虑到平遥展场的特点——旧工厂的原始和粗糙,所有的照片都没有装裱,而是用美工钉将其直接钉到墙上,而这组照片摄影师不希望留白边,她的建议是直接粘到墙上,我并不喜欢胶的那种不透气的感觉,却也依然没有在这个环节再仔细考虑,最终导致照片在墙上的感觉完全没有达到效果。(装裱考虑不周也是经费的问题,我们的策展费不多,让别人做又不放心。)

我希望有机会还能再为这组照片做一次展览,因为我非常喜欢它们,这是一组我不想问出处,也不需要知道来由,就想静静地观看的照片:

策展人的话:我们对生活其实并无太多观看,大多数时候,眼睛只是划过事物。观看是木南Nan这组作品的主旨,摄影师如此耐心地注视她的被摄对象,视线缓慢移动,画面里有似有似无的变化。这组照片对被摄对象没有任何所谓的价值判断,正因为如此,Nan的作品让我们回到孩提——一片空白的时候,我们都曾这样打量世界。

二, 无名的著名者&著名的无名者 (Anonymous and Famous: A Rediscovery

大师的DNA

无名的著名者 之崔鸿英  62岁 退休药剂师 (我老妈嘿~)

无名的著名者之宋玉玲 11岁  打工子弟小学小学生(这个夏天的摄影工作坊的学生作品)

无名的著名者之 拉黑 24岁 大学中文系学生

无名的著名者之贾凯平  27岁 印刷工

无名的著名者之石昕航  26岁 网站设计

无名的著名者之李芳  23岁 影像媒体专业学生

这个单元前面提到很多了。它是对大师的致敬,也是对普通人的致敬。

“切割大师”照片的主意改了又改,一开始是想单独将大师的片断放到一起做展示,后来却感到这其实只是一个主意,而不能成为一个作品,我想到了一个DNA的概念,最终这些照片最终就变成了如下的模样:

无名的著名者 细节

无名的著名者单元

著名和无名两个单元的整体

策展人的话:

『无名的著名者』 20世纪摄影史上的大师,以及其耳熟能详的作品,因为处于图像稀缺的环境中,可能更容易变得著名。对名声的膜拜,让我们忽略了对这些照片所应采取的平等的审视。观察摄影师的视线如何在其框取的画面中游移,你会发现,这些完全有赖摄影的方式进行表达的作品,力量在于作者本人观看的诚实。

这一对常态生活毫无杂念的注视与观望,借助相机这一机械装置的帮助,被留存下来,成为人类生活的注脚,而这些熟悉照片中的不熟悉的部分,其每一个片断,则提示我们:“注视”是摄影的DNA,它将存在,遗传,并无关乎有名与无名。

『著名的无名者』 21世纪的普通摄影爱好者,在这个展览里的业余人士,从工人到农民,技术的进步,使得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拿起相机拍照。其照片所具有的戏剧性,让它们看来或许可能是某位大师的作品,但在影像饱和的年代,他们却无太多成为大师的可能。

我从他们的照片中,每人只选取一张,并审慎地悬挂。这些出自业余摄影师并无明确摄影目的的照片,却因为其对观看对象的好奇,心无旁骛,充满灵性。名利场之外,若你以人的方式对待每一次观看,摄影依然不会失去它打动人的力量,有关注视的DNA仍然会继续繁衍。

明儿还有……

Comments (12) Write a comment

  1. 是我肤浅了吗?还是我不够先锋。。总觉得文字叙述太过宏大了吧。。总觉得缺少一种根。。。。照片我实话说,这2组都爱不起来。。 [:Orz:]

    个人见解

    Reply

  2. 给我的感觉怎么又像回到了所谓当代艺术 行为艺术那个时代了呢?我相信摄影还不至于变得那样。。。我知道任老师很多时候对照片的提名筛选是根据 似乎貌似提出了新观点,新理论,新意识。。。或者说照片试图告诉我们一些这样那样的道理。。。。观点。。。。但这些东西感觉为什么就抓不住 我的内心呢??

    不是因为太过强大的主观意识,也许是因为我始终觉得人是活在我们身边的。。而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略显矫情的概念和表达吧。。。。

    Reply

    • 呵呵,这展览没有什么新意识。照片都很朴实,一点儿都不当代,你到平遥去看看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这是展览的策展的言语,而墙面——你到现场看感觉和这里看感觉是不一样的。说实话,把照片搬到墙上累死了,然后再把墙上的照片搬到这里也累死了,因为介质不一样,所以想传达感觉也应该按照介质的特点,一个展览放到这里,也就是一个介绍而已。

      我本人喜欢不造作的东西。这些人和照片我都很熟悉。我很喜欢他们。

      每个人感觉都不一样啦。你可以不喜欢。呵呵。 [:^^3:]

      Reply

  3. Nan 那组照片个人感觉要是选一幅在某个不是巨大的墙面会更好,就像房间的尽头真的有这样一个环境,有这样三个人面对着自己一样。

    Reply

  4. 照片的展示是需要形式的。好的展示可以帮助照片发声,从拍摄到如何更有力的呈现,这个过程是相当不容易滴。希望任同学继续保持哈!我甚至觉得可以更灵活一些,未必只考虑挂墙上这种方式,有些照片采用更互动一些的方式会更好!

    Reply

  5. Nan的作品就想当代很多艺术作品或摄影行为差不多,受众面不大,很自我。说实话,要亲自到现场参观这样的展览,肯定是不会驻足很长时间,Nan的写意内容太过苍白,更像谜语。这样的效果,与其亲临现场,不如在此阅读博客受益更大。
    民智需要启迪!

    Reply

    • 恩,说的对,谜语,有一些这种感觉。
      现在人都比较急躁,安静看东西的可能不大,需要语境来阐释,当然,也需要彼此的机缘。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