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Nachtwey离开VII图片社

正好是整整十年。

“冷酷无情”的战地摄影师James Nachtwey选择在自己亲手创办的图片社十岁生日的时候离开。

在这个时间点告别,是不舍?还是一个情绪化的暗示?但这些猜测,你可能无法从他始终如一的镇定的面部表情中解读。

Mark Wallace摄影

2001年9月,James Nachtwey伙同其他几位摄影师一起创办了VII图片社,紧接着就是911事件,图片社成员的出色报道,使得其名声大震。

VII图片社摄影师合影

VII继承了马格南图片社的理念,希望做一个由摄影师自治的图片社。于是,“第二个马格南”在21世纪诞生了,一伙儿摄影师帅帅地走到一起,他们是图片社的创始人,供稿人,也是拥有者。创始人一共有7个,都专注报道冲突和灾难,Alexandra Boulat, Ron Haviv, Christopher Morris, Gary Knight, Antonin Kratochvil, John Stanmeyer,再加上James Nachtwey,七剑客给自己的图片社起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名字——VII(罗马数字七)

很快,VII就成为业内的焦点。与马格南不同的是,VII更侧重时事新闻的报道。

但是,在当下这个年景,经营一个以新闻摄影为主的图片社并非易事。VII经历了女摄影师Alexandra Boulat因为患脑瘤突发疾病去世的悲痛(2007年),Lauren Greenfield的单飞(2009年)Eugene Richards的加入和离开(2006—2008年)。为了解决图片社的经营问题,VII雇佣了职业经理人Stephen Mayes,另外还增加了VII网络(VII network)和VII导师(VII mentor)两种制度,试图吸引更多年轻人。但在经济危机的年代,新闻摄影的转型时期,VII图片社的发展形势仍然很不明朗。

事实上,VII的经营模式,在马格南那里,已经验证了其在商业上的不成功,这些气味呛人的摄影师彼此之间该如何相处,如何瓜分利益?

美国摄影界新闻采访了James Nachtwey,他谈到,自己离开了VII,从此会成为一个独立的摄影师,图片社的现任经理Stephen Mayes证实了这一点,以后Nachtwey的工作都将由他自己的工作室打理。

现在你已经看到:

James Nachtwey不再隶属任何图片社,成为一个个人品牌。

有关战争和突发新闻,公民记者,本土摄影师,甚至是士兵本人都可以成为供稿人,他们作为内部人士,更快,更能进入事件内部。某种程度上,战争和突发新闻的报道不需要著名的摄影师,有一个Nachtwey就够了。

VII去年开始做杂志,今年6月宣布要将network里的摄影师转正,吸纳更多成员,试图扩张。但关于VII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它的成员们仍然争论不休。

Comments (15) Write a comment

  1. 在《战地摄影师》这部电影中认识他,印象很深刻,这个人基本不会笑,很淡定。

    Reply

  2. 新闻摄影的“伤感时刻”,北京大雨地铁水帘洞那次,依然是现场手机的轻松“成功”,第一时间在现场比“专业”重要~

    Reply

    • 第一现场比专业重要,这是新闻报道的要求。然后在事件的分析过程中,专业主义还是重要的,不过,这就需要的是有观点的摄影师,而不是讲速度的报道摄影师了。

      Reply

    • 有camp活动的时候就有通知,然后可以投稿,或者来现场看照片。
      下次活动大概在年底吧。

      我们没有注册制度,发言和参加活动都是自由的,放照片是经过选择的,投稿的邮箱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博客都会有公布。

      Reply

  3. 看到这个消息很惊讶。第一反映就是,难道是因为钱?虽然不知道确切的原因,但也许商业化是原因之一吧。说到品牌不知道是VII的品牌响亮还是JN的品牌响亮,但不管怎么说JN也是VII重要的代表之一。希望VII能继续下去,继续拿出好的东西来。不管怎么说,都比马格南一家独大好。

    Reply

    • James Nachtwey和尤金史密斯一样,都喜欢出走,特立独行的性格,完美主义的追求,都不适合过集体生活。

      Reply

      • 那9个人的合影的照片,拍的好拽啊,摄影师的气场也这么强大。呵呵。

        其实这或许也证明了一点,机构是机构,根本就是要谈运作,摄影师还是专心去拍照,雇个职业经理人来负责公司。这帮人从照片上看都这么气场,合作起来可想而知。我觉得或许三个诸葛亮在一起可能顶不上一个臭皮匠。

        Reply

        • 摄影师的主要工作是运作,这不仅仅是指商业摄影师。凡是职业摄影师70%甚至以上的精力是在运作,和人打交道,推销自己,赚取收入等等。

          Reply

  4. 任老师,下次再有活动,可以直寄照片但是人不来吗?我现在已经回南京上学了……关于结果,到时问问您。

    Reply

  5. 正如网络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纸媒的时效性一样,手机拍照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图片的“时效性”,但是正如任悦老师所说,我们需要的是有观点,有立场的图片,需要有深度的影像。不管荷赛的评判标准如何,但似乎有一条是规律性的东西,即年度照片几乎没有一张是突发新闻现场的快照,而清一色的是关于事件的思考。恰恰只有这样的影像才能让大多数人记住。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