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该怎么拍?

前两天,有个朋友在留言中批评摄影记者冷血,我也做了一些回应。朱墨也谈了他的看法。今天想补充一些想法,感谢flash那么直接地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的意见,尤其是在当下,他的观点更值得我们思考。现在有更多摄影记者进入灾区,有更多影像可以传出,关于地震的信息已经铺天盖地,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拍?

让我产生这种想法的是早上看到年轻人洪伟写的一个博客,提醒人们如何参与救助,其中最后一条是:

灾情惨烈大家都已经知道,记者、摄影师朋友请不要过多渲染这种气氛。。。请尊重死者,尽量不出现死者和悲痛家人的照片。

这次地震,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于这种重大灾害的“现场直播”,视频、音频、照片各种手段、电视、网络、博客、手机各种媒介齐齐上阵,撕心裂肺地痛过、哭过之后,该是安静地思考能为别人做些什么的时候了。对于那些在现场的摄影记者来说,我觉得镜头在这个时候应该多一些禁忌,应该谨慎,再谨慎一些。 当“痛苦”这个事实已经不是事实了之后,你的照片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在现代人的潜意识里,伤残和死亡惨状的影像,有着色情照片那般的魔力。于是,战争、死亡、摄影、传媒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错综复杂,以至于带有暴力的嗜血之瘾性。

    苏珊·桑塔格

    Reply

  2.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大地震。

    至今已经过了近60个小时,媒体报道如雪片般飞来,惊悚血腥的照片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他们说,这就是关注,这就是悲悯。

    我以为,这不是。

    有媒体派出50人的大队伍来川采访,差不多可以打一场群架了。来这么多人,做了什么?只是如秃鹫一样盘旋在坍塌的废墟间,用惨烈的死亡场景来饲养“当代新闻绞肉机”。

    但是,真正急需向公众传达的信息,仍然“在路上”。是的,新闻应该“在路上”,但不能永远“在路上”。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勾勒出非震中心的难民地图。那些夷为平地的村庄,那些躲在体育馆的上万难民,那些隔断在山内的10万生灵……这些信息被孤独地展示,另一些信息则被绝望地遗忘。没有人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汇总,再绘制成一目了然的地图。

    我们需要知道垮塌的废墟的地图,我们还需要知道集散露宿的难民的地图。在第一张地图上,我们需要知道还有多少人在废墟,又有多少人正在努力把他们刨出废墟;在第二张地图上,我们需要知道有每个集散点有多少难民,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帐篷,食物,药品,还是水?

    转自和头菜的博客–《槽边往事》

    我以前也是一名摄影记者,也拍过不事故片子(如火灾,车祸).首先我是同意上面观点的,但要是你是一名记者时那些是片子是必需的(但发不发是报社或编辑要衡量的,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到现场了你就要为报社负责,也主自己负责.想起一名电影台词,为房租而工作)
    还想起一件事,这次经常会和唐山地震比,当年就我所唐山发生地震时是不让记者进现场,后来觉得这么大的事要做记录让记者进去了,但有一条规定是只能拍景,不能拍人.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唐山地震画面的基本都是景.(在这我也不能下什么结论)

    Reply

  3. 但发不发是报社或编辑要衡量的工作

    次经常会和唐山地震比,当年就我所了解

    Reply

  4. 还想说一句,一个国人看到这样大灾难画面时大家可能会落泪,但就我自己经验说,当你在现场工作状态下要做的是冷静观察和记录.但大家有没想过一切回到正常生活后,这对一个心理正常的摄影记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些灾难画面经常会出现在他脑海!请不要把记者都看成冷血动物

    Reply

  5. 不想评论多少,我说一下今天遇到的一个事。

    上午被派去拍一场体育比赛,现场里碰到几个媒体的摄影师在调侃四川地震的事,

    其中一个对另一个打招呼:怎末,哥们你没去四川拍么?

    另一个回答:嗨,现在去早晚啦,人都挖的差不多了,现在去只能奔卧龙拍大熊猫了。

    二人相视大笑。

    ———–

    我为此部分“摄影师”的动机痛恨而且悲哀,此类“摄影师”似乎不在少数。我不知道该做什么,茫然中有想抽那人的欲望。

    Reply

  6. 汶川,或是北川,或是其他的震区,需要那么多摄影师吗? 好像一下子都突然有了崇高的使命感了,崇高啊,这辈子恐怕都遇不到第二次这样的灾难了,多么好的题材~!!! 不去多么的可惜~!!!

    有些地方摄影家协会竟然要组团了~!!!!!妈个X!!!

    大街上出了车祸,立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救人的却没几个, 大家都在当“负责任的见证者”,之后伤者死了,围观者散去,回去跟别人形容:那场面那叫一个惨,你就是没见过,过马路一定要小心~!

    可笑,这情景像吗?

    不是一棒子打死,照片是无辜的,它起到了客观的作用,不论这作用是否过度。我只是觉得,这个情况下,考虑“怎么拍”,这个话题太脆弱。

    Reply

  7. 要如此说下去 就说大了

    我觉得其实大家说得不是职业规范 而是做人基本的素养

    本来只是个很简单的事情 就是尊重 摄影师在那个时候是用自己的心在拍照吗

    没有一颗善良的心 请不要拍照

    就是如此简单

    Reply

  8. 首先是拍不拍,其次是拍多少,然后才是怎么拍。这些问题也许都没有答案,就像我们在面对能为地震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时感到无力和失措一样。

    善良的心,我同情受难者和其他被影响人的,希望帮助他们,然后呢?用拍照来帮助他们,通过照片让更多的人同情他们?这个问题在地震面前同样很无力。

    这些天的消息铺天盖地,我却有意无意的不去看“综合图文报道”,不去看各方反思,而只是看一些捐助途径方式的信息。

    Reply

  9. 其实,我要说的,和槽边往事说的是一样的。能不能多拍一些事实,更加多的事实,摄影记者能不能多一些采访,而不要仅仅让自己的眼睛被悲惨世界俘虏。

    Reply

  10. 昨天从映秀回到成都,历尽艰辛~~~

    我想提醒,如果你是代表个人来震区拍摄,一定要想好了,你要准备两个,像朱墨说的,准备一颗心,第二,你要能自给,否则你要消耗有限的公共资源,一条运输生命线打通太艰难了,水是战士背上来的~~~

    在通往映秀的泥泞坍塌的路上,看到好多骑摩托带装备的人,像旅游一样,还有开悍马的大款~~~~骂了个蛋!

    回去再说~~~~

    Reply

  11. E6老哥去了灾区?够强的。

    说实在的震后我基本不看这些电视报道和摄影图片。不是不关心,而是我知道我作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最大的支持。

    现在任何抱怨和指责都没有意义,我们只要知道了那里发生了什么就足够了。在灾难面前人性是最大的!别的都是小心眼儿!都是狭隘。

    有什么比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僵硬的尸体更让人心寒的?

    盲目的、不专业的再去给那些本来很辛苦的解放军和民众增添物质负担和精神负担是不恰当的。

    今天听说灾区的血不够了!我准备去献些!

    Reply

  12. 老王,潜游好样的

    刚刚公司外传来鸣笛声

    我觉得在任何一个行星上 也能感受到地球上960万平方公里上人们的悲哀

    这就是我们为那些逝去的生命做地做为合适的追思

    Reply

  13. 天灾人祸警醒世间名利客,积德行善换回苦海谜梦人!灾难,该怎么拍?先要扪心自问…….

    Reply

  14. 作为一个年轻的摄影师,我第一次经历如此惨烈的场面。去之前,我看了太多惨烈的画面,但是到了现场,气氛远远比照片要悲惨,我甚至不知道怎么去拍照片了,我当时想自己或许没有资质成为一个好的摄影师,我只能用最原始的纪录方式拍了一些“很臭”的片子。或许等上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会知道怎么把握。

    当然,那里的摄影师不缺乏精品,但是也不缺乏臭虫。不要责难那个“50人的媒体”,那个团队里都是精品,都值得尊敬。

    Reply

Leave a Reply to tintinwong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