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与杰克

恐怕胶片时代的繁盛只能在玩具相机上实现了。最近又有三款会让文艺小青年们疯狂追捧的新款玩具相机面世。

戴安娜+(Diana+ camera):


这是一款已经消失25年的玩具相机,是香港一家名叫“长城”的工厂制作的,严重漏光,轻微失焦,这些技术上的缺陷在lomo主义越来越风行之后却成为一种时髦。戴安娜成批生产于上世纪60年代,早于1982年问世的holga,因而被誉为塑料相机的鼻祖,这最终导致这款当年被厂家当作市场推广的礼品的相机,又重新卷土重来。

重新生产的戴安娜已经被完全时尚化了:被lomography组织的设计师重新设计,还增加了用于针孔拍摄的镜头等新功能。
请再进一步想象一下,玩具相机与摇滚乐队的组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lomography和白色条纹乐队(White Stripes)合作推出了两款纪念相机,一个就是戴安娜的升级纪念版Meg Diana+,另外则是holga的纪念版:Jack Holga。两款相机都是限量版,色彩则为乐队的标志色彩:红+黑+白,售价为180美元。

Meg Diana+增加了一个环形闪光灯附件,Jack Holga则有一个鱼眼镜头,整套相机也包装得非常炫酷。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这帮人真会赚钱…一个又一个噱头…好看是好看,可怎么能卖那么贵?…不过话说回来,卖得不贵可能就没人追捧了呢…lomography组织的这帮人,他们懂得消费和时尚…

    Reply

  2. 唉,真难理解……或许lomo流行是现代人对技术恐慌的一种流露,一种反抗。回归到极致简单甚至简陋,注意力转移到自我表现和生活上来。

    Reply

  3. Diana+还是蛮漂亮的,其他基本属于抢钱。30-40美元的东西卖到这么贵,鄙视!

    我的一款holga fn闪光灯用了两次就不灵了 [:Cry:] 不知道哪里可以修…

    Reply

  4. 总觉得lomo是带着一种无知是大无畏的心态,只要你丢掉传统摄影理论,敢拍,拍的越怪越诡异越虚就是越好。

    Reply

  5. 只有部分用holga或者其他lomo相机的人才是无畏的。看看Christopher Anderson、David Burnett或者John Stanmeyer用holga拍的东西吧。拒绝那些有着所谓“抑郁、怀旧和感伤情绪”的视觉垃圾~

    Reply

  6. 他们这些商家就是抓住了当下年轻人极力用时尚表达自我借助时尚寻求归属感的这个机会,想尽办法包装产品,让它们也和时装店里的时装一样让这些年轻人在获得它们的同时内心得到无限的满足但未必是虚荣。如果年轻人能花150美圆去买一条质地上乘的牛仔裤,那他们也会花180美圆买这么一个时尚的相机,因为这东西不但比身上那些稀奇古怪七零八碎的时尚饰物更吸引眼球,而且又能将自己内心的欣喜与忧愁以照片的形式去表达出来,真是一举两得。
    To Antonis兄,塑料相机拍出的东西都会显得孤独 怀旧和感伤,Christopher Anderson他们拍的东西也不例外啊,任何人都有这些情绪吧,用LOMO这些相机去表达是再好不过的手段了吧,因为不用回家自己做暗角了,哈哈 [:Sao:]
    视觉垃圾这个词,我觉得还是斟酌使用为好 [:^^2:]

    Reply

  7. 同意关于时尚和自我表达的观点,但我只是觉得不要为了孤独、怀旧、感伤而孤独、怀旧和感伤,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这就好了。而在有些lomo作品里,我看不出真诚的感情,所以会有上面的牢骚。也许言辞激烈了点,请海涵:)

    Reply

  8. to Antonis兄,每个人的表达都有他的理由吧,无所谓对与错,也无所谓激烈或温和,也许你看到过图片也能让我产生共鸣或类似的感受吧:)
    LEICA用的顺手么?期待你的作品呢:)

    Reply

  9. 哈哈真热闹…别吵了,拍摄者有没有感情是拍摄者的事,观众看没看出感情是观众的事。拍照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对不?Robert Frank 还使用lomo LC-A 和 Konica Bigmini呢…在后现代社会里,我们需要怀旧的噱头。虽然现在中国的工业化还没完成呢…哈哈哈,真够乱的。还是别扣帽子了,拍照就是一件简单的事,OK。

    Reply

  10. 即便lomo,拍摄者也不应该或者不能做到纯粹自我,而完全不去预测观众的感受。我以为那些“抑郁、怀旧和感伤情绪”仍然是自我封闭的表现形式,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交流。真正的美和内涵还是应该靠一步一步踏实的积淀的,而不是对表象的简单模仿,没有现代就没有后现代^_^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