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重解

最近写东西的时候,偶然查到这样一则消息,来源是“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战争与战时的视觉再表述”学术讨论会 2006年8月23-25日,“战争与战时的视觉再表述 (War and Wartime in Visual Representation) ”学术讨论会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东亚研究所举行。12位学者提交论文会议论文的报告均使用视觉景象(Visual Images)。 罗苏文研究员提交论文《战时的高郎桥: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1938-1945)》,并为摄影图片展提供部分高郎桥地区社会变迁照片。会议论文的内容丰富,有分析摄影师生平与作品(如沙飞、沈逸千),画报中的摩登女郎形象;有解读沦陷时期电影《春江遗恨》(上海),女子越剧(《孟丽君》)的性别、娱乐、政治,战后香港电影;也有用照片展示上海战时难民、工人生活区,解读义和团时期的图像、摄影等。根据罗苏文提供的照片由会议资助制作的摄影图片展《Industrial Shanghai Through a Century of Visual Images: A Photograph Exhibition》(视觉景象中的工业上海世纪回眸—摄影图片展)在伯克利校区展出。(注:这个展览的策展人是一个艺术史研究学者) 与会学者就视觉景象进入史学研究将会推动对史料形式的发掘、鉴别、利用进行讨论。认为视觉景象的视觉冲击力远甚于文字表述。当围绕一个主题,展示较多数量相关照片时,经研究者组合的画面,以丰富的景观、色彩(及声音),让观众对当时的场景、气氛、不同人物的身份、反应能引起直观的了解和想象。解读视觉景象的困难在于它们大多未经系统整理,缺乏必要的相关信息提示,后人利用时难免会有部分误解。因此对照片中的信息需要在利用中逐步得到较正确把握。 另外,我还发现早在2000年,这个所还赴日本参加了一个关于上海史的讨论会,主题为“非文字资料(图片、地图、录音)与上海史研究”。 “非文字”——请注意这个词。在我们的世界里已经发生了一种被称作“图像转向”的变化。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所谓“读图时代”的概念,“图像转向”的意义更加复杂,是我们的表达体系在从以文字为中心和重心而朝向图像变化,在这个词的发明人W﹒J﹒米歇尔(W.J.T.Mitchell)看来,它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把图像当作视觉性(visuality)、机器(apparatus)、体制、话语、身体和喻形性(figurality)之间的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种变化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铺展开来,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旧闻,比如: 清华社会学系讲座:借助图像重建工人阶级的历史 主讲人:陈启明 摄影师和记录片制片人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吴琼编纂“视觉文化丛书”系列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