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搭阿尔勒

虽然没有到现场,就只是在家里看网络上传来的只言片语,也能感到,最近热闹举行的阿尔勒摄影节上,混搭风潮正成为流行。 美国摄影界新闻(PDN)特邀记者Julian Lass的现场报道,对我所说的“混搭风潮”,也许能带来一个更为清晰和直观的描述: “7月10日,法国南部小城,一年一度的阿尔勒摄影节,这个为期一周的专业摄影展,序幕渐渐拉开。今年,墨西哥摄影师的作品,艺术家以摄影为媒介的创作,以及一些多媒体和基于网络的作品,成为亮点。” “参与摄影节作品见面会的英国策展人Louise Clements针对作品点评环节有这样的感受:‘今年,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作品。从自制针孔相机到HDR数字高清照片,乃至3D,人们给我展示的照片丰富多样,这些作品可能在iphone,ipad上呈现,但也同样有人会把原始的湿板照片,以及就是在家中浴室搭建的暗房冲晒的银盐照片拿来。’ ” 所谓混搭,是我们当下这个数字世界里,边界消失之后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它使得创作可以跨媒介,跨国界,跨行业界线,此时,古老和现代,专业和业余,有形和无形,都可以被混搭在一起,摄影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固有的概念,甚至是固有的形态。 这种混搭在今年Discovery奖的获得者身上,有充分体现。这个奖颁给了一个二人组——南非摄影师 Mikhael Subotzky和英国艺术家 Patrick Waterhouse,他们的获奖作品是关于南非Ponte城(Ponte City)一个纪实项目。Mikhael Subotzky在今年的年会上,刚刚被选举成为正式的马格南图片社成员,这位向来特立独行的报道摄影师对与他人合作拍摄还有些不习惯,他谈到:“与另外一个人一起工作,对我来说,是很新的一种工作方式,不过这非常值得。” Ponte City是一个会让你瞪大眼睛的项目,因为呈现在你眼前的这幢楼实在壮观。 Ponte City的每一扇窗 位于约翰内斯堡的Ponte City原本是这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在1975年建成,是一幢有54层楼高的公寓,当时主要是约堡有钱人和白领居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密集型公寓已经逐渐沦落成一个滋生凶案和犯罪的贫民窟。曾有开发商动过重建的念头,但项目也最终搁浅。 Mikhael Subotzky一直关注生活在贫困和犯罪边缘的南非底层人的人生。从2004年开始,他拍摄关注南非监狱系统的的纪实报道《Die Vier Hoeke》,并在2008年获得尤金史密斯奖。2008年移居约翰内斯堡之后,他继续自己的这个拍摄项目,并同时开始关注Ponte City。 Die Vier Hoeke系列 艺术家Patrick (…) Read more

马格南的选择

以下消息来自Alec Soth的博客报道,马格南图片社在其刚刚结束的年会上,由其成员推选出了今年加入马格南的三位候选人,他们是: Alessandra Sanguinetti, 1968年出生于纽约,女性,作品曾经在纽约当代艺术馆、旧金山当代艺术馆等地展出,本教室介绍过她的作品“on the sixth day”,这本画册。请大家关注她的作品代理画廊——Yossi Milo,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摄影画廊,品味独特,代理的摄影师中包括中国的刘铮。另外,很多人超喜欢这位女摄影师的作品,有个家伙看过她的作品眼睛发潮。确实很不错,很不错。 Jacob Aue Sobol 1976年出生,定居在加拿大和格陵兰岛两地,目前在东京工作。在欧洲学习摄影和视觉艺术,获得2006年荷赛日常生活类一等奖,作品记录了危地马拉一家人的生活。 Mikhael Subotzky 1981年出生于南非,他是2006年荷赛大师班的成员,在南非开普敦大学学习艺术,2004年刚刚拿到学士学位。 另外,Trent Parke 和Mark Power成为正式会员,而Chris Anderson 和 Christina Rodero Garcia 则成为准会员。 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在对于这个消息的评论上,有人指出,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些马格南的成员帮助其游说。对于这种议论,马丁帕尔忍不住出来发言: 游说的确存在,当然有的时候可能反而造成相反的效果,让大家走向反对一面。大多数意图加入马格南的摄影师通常都会给一些成员展示他们的作品,这对于他们获取加分是有好处的。而对于此次成为预备成员的Sobol 和Sanguinetti来说,他们已经出版了自己的画册,这也让大家对他们比较熟悉。 一般来说每年参与投票的是从三个主要办公室推选出来的10-15个人之间进行,而每年我们收到的作品集有将近500个。 (…) Read more

新出炉的喷喷香的大奖

如果我没到25岁,我会去申请这个奖,贝纳通集团下属的Fabrica艺术中心的25岁 以下年轻摄影师基金,如果我得了大奖我就可以去这个艺术中心研修一年。今年这 个奖被一个叫做Mikhael Subotzky的南非摄影师拿去了。评委是这样评价他的 作品:“强有力的画面,完整的故事,个性化的语言” 看过这个博客以前一篇文章“没有这个摄影那个摄影,只有摄影”的同学,应该 知道Fabrica艺术中心的由来,说实话,真的很想去那里瞧瞧,因为接触了太多 老美的东西挺想转换一下思路。(悦读链接http://clickart.yculblog.com/post.4107375898.html) Fabrica最近新设立的这个F基金分两种,一个没有年龄限制是两万欧元的大奖, 另外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25岁以下。而前两天本博客介绍的女摄影师Jessica Dimmock,就是 大奖的获得者。 F基金进一步显示了Fabrica在当下商业社会中的卓尔不群,因为基金要支持的摄影 是“concerned photographer”——关心人的摄影师。如果稍微研究一下摄影史就应 该知道,早期纪实摄影发端的时候,他们的核心思想就是“关心人”,从约翰里斯到路易斯 海因以及农场安全管制委员会。关心人的核心是关心他人,尤其是他人的困难和他人的 麻烦,并且通过摄影的手段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但是这种光荣传统在今天我们这个商业社会、消费社会中似乎难觅踪影,关心人的核心 成为了关心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说,F基金的建立让那些仍然孜孜不倦的从事经典纪实 摄影,关注社会问题的摄影师重新感到温暖。 不过,摆在我们面前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社会在发展,“关心人”这个传统的内涵在 今天是不是也应该有所改变呢?下面这个链接既是申请基金的链接同时也是一个博客, 里面有一篇博文就在探讨“关心人”的再定义,我们明天接着聊 地址:http://blog.fabrica.it/fff/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