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使用与满足

1970年代,摄影师Sheila采访了当时一些著名的摄影师,其中包括布勒松、尤金史密斯等声名显赫的摄影家。访谈原本计划编辑成一个影片,却因这位女性的意外去世而戛然而止,当时她的女儿只有18个月。30年后女儿循着母亲的声音,计划对部分摄影师重做访问,新的影片名叫:一段摄影的记忆 Read more

ICP的公开课

ICP(国际摄影中心)把到访摄影师讲座的音频和视频都搬上了网络,这个消息似乎以前介绍过了,不过最近偶然又溜达到他们的这个页面,发现料还是挺猛烈的,加之当下公开课的概念挺流行的,就趁机再推送一下。 ICP国际摄影中心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展厅,一个是学校。此网站上的内容应该都是到访ICP学校座谈的摄影师留下的,视频课程最早从1995年开始,音频则可以追溯到1975年。 网站上还有一个大(小?)礼包,有八个讲座可以下载。 当然,可惜所有的内容都是英文的,那就借此机会好好练习一下听力吧。另外,所有的讲座都有其枯燥的一面,不知道习惯了在网络上乱窜的观众们,是否还有耐心枯坐半天听讲座呢?

周末话题:ICP的摄影作业

ICP(国际摄影中心)学校的摄影培训分为普通班,新闻摄影班和艺术摄影硕士班(MFA)三个项目,开学头一个月,所有学员都要参加进入正式课程之前的热身运动,除了对器材,实验室的了解,还有一个拍照热身运动,老师留的作业很有趣,我抄下来和大家分享: 1,   模仿以下大师的名作 :Martin Paar、  Diane Arbus 、Weegee 、Cindy Sherman 2,拍摄一些你自己生活中没有的东西 3,拍摄一张颜色是青的补色的照片 4,记录某人或者某事物留下的痕迹 5,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你能想到的最普通的东西。 6,用光线描绘身体的一部分 7,拍摄你的姓名字母 8,拍一张同班同学的肖像 9,拍一张能够代表美国的照片 10,拍一张内容有关“触摸”的照片 11,拍摄不可见的东西 12,拍你的行李 13,拍摄一个开放空间 14,设计一张照片 15,在夜晚布光拍照 16,拍摄一种对比 17,拍摄你想要拍的 又:杨文洁(白白)正在在icp的新闻摄影项目中读书,这份作业是我从她那里搞到的,她的Low City刚刚在burn杂志上发表,很久没有看这个网站,发现这里的讨论非常热闹。

周一消息树

逝者 1,Cornell Capa 国际摄影中心的创始人、摄影师康奈尔卡帕(Cornell Capa)周五早晨在曼哈顿家中的寓所辞世,享年90岁。摄影黄金年代的又一个大师离开了我们。 康奈尔卡帕是罗伯特卡帕的弟弟,原本的梦想是去当一名医生,来到巴黎投靠他哥哥罗伯特卡帕之后,起先是帮助他打杂,冲冲胶卷什么的,随后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哥哥的引见下,成为了《生活画报》的摄影师,在罗伯特卡帕去世之后,他也加入了马格南。 康奈尔卡帕对于摄影的态度体现在他1968年出版的一本书里,书名叫做《忧国忧民的摄影师》“The Concerned Photographer”,这种关心人、关心世界的精神后来一直成为马格南的精神向导,并且也通常被用来定义纪实摄影作品的特性。 1992年他又字另一本书里重申了自己的摄影宗旨: 我不是一个艺术家,我从来也没有想过当一个艺术家。我希望我能拍一些好照片,但是我最大的梦想是能够用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和好的图片故事来阐述观点,甚至是改变现实。 为了更好地发扬卡帕的精神,1974年,康奈尔卡帕创办了国际摄影中心。卡帕的好朋友罗伯特普雷基这样评价国际摄影中心的地位:它完全改变了这个国家的人们对摄影的理解和对待摄影的态度。 纽约时报对康纳尔卡帕的回顾 2,Robert Rauschenberg 美国波普艺术的先驱罗伯特•劳申伯格5月12号辞世。他的艺术作品是跨媒介的,各种随处可见的材质,电扇、玻璃瓶、鞋子都成为他作品的一部分。而他和摄影之间的关系在于,他打破了摄影和绘画之间的关系,把身边随处可得的各种图像拼贴起来,用丝网印刷的工艺将之制作成拼贴作品并且转印在不同质地的材质上,比如玻璃、布料、鋁。 评论家对他的创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他打破了绘画和雕塑、绘画和摄影、摄影和版画复制、雕塑和摄影、雕塑和舞蹈、雕塑和工艺技术、工艺技术和行为艺术之间的界限——事实上,他完全打破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 所以,在这位大师于82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人们不得不用一连串的头衔来描述他的一生: 画家、摄影师、版画家、舞蹈指导、行为艺术表演者、布景师、甚至是作曲家。他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艺术家的定义和理解。 时代周刊回顾了Robert Rauschenberg给时代设计的各种封面,点击这里。 这里有一个中文介绍,这里是纽约时报的回顾。

一周一周

群星璀璨 群星璀璨 ★ Andreas Gursky在拍卖市场上屡创奇迹,德国的艺术杂志对其进行了专门的介绍,尽管文章是德语,但是好在全都是照片,而且是Andreas Gursky的一些新作,可以点击这里(pdf file)下载 ★ 国际摄影中心近日宣布了今年ICP Infinity奖的名单: 终身成就奖 William Klein 获奖原因:克莱因在时尚摄影、电影领域内的特殊贡献,以及他经典的街头摄影作品集< 纽约> ( 全名是:”Life is Good and Good For You in New York: Trance Witness Revels.” 康耐尔卡帕奖 Milton (…) Read more

不是”证实”而是” 证伪”

2006年9月到2007年7月,美国ICP摄影中心的摄影录像三年展的主题是“生态环境”。 当人们的视线充斥着各种洪水,砍伐的照片时候,突然冒出一些生长茂密的松树林,这一系列作品叫做“森林”,作者是Adam Broomberg和Oliver Chanarin。 一些观看者这样描述他们对这一作品的体会:起初你觉得似乎可以闻到树林里新鲜的空气,但是当你看到墙上的文字说明之后,又会透不过气来。因为松树林的原址是一些巴勒斯坦村庄,1948年被以色列人清洗后,渐渐荒芜,随后被种上了松树。这些茂密的松树林让历史难以辨认并且消失。 很多评论家都认为Adam Broomberg和Oliver Chanarin在创造一种新的纪实摄影,他们的作品强调影像和文字的结合,大量的访谈和文字扩展了照片的含义。而在他们自己看来, 他们所做的一切是在给人们发出警告,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所处的生存境遇,而这种告知的方式却绝对不是故意去捕捉所谓的决定性瞬间,来记录一些偶然的真实。从森林的例子里可以看出,Adam Broomberg和Oliver Chanarin的纪实摄影作品,它们的力量不是“证实”而是“证伪”。围绕着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怀疑,以影像为媒介,他们将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的语境中剥离,在远观的同时产生深深的怀疑——究竟现实是虚幻的呢还是照片是虚幻的?这是他们通过影像提出的问题。 德国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在对视觉文化进行分析的时候,使用了图像志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图像的三个等级:第一,初级或者自然的主题(一目了然的);第二,中级或惯例主题(符合习俗可以理解的);第三,内在意义或内容(蕴含的)。如果我们反过来观看视觉文化作品的生成过程,传统的纪实摄影往往停留在对第一层面的挖掘,而对图像的二三层次的发现需要靠作品完成之后的阐释,而一些所谓新纪实摄影,他们的创作思路是从第三个层次开始,他们从一开始看到的就不是现实而是象征。 注:icp国际摄影中心的这个三年展也值得一看,因为这个展览也颠覆了我们传统对风光摄影的认知。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