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40个字:No.4《标准的灾难》

用google图片搜索关键词“earthquake”得到的结果。 作者:王钟的 参加一个小型的摄影沙龙,一位曾留学美国的日本青年摄影师给我们讲述在大地震期间拍摄照片的经历,并展示了三十张他拍摄的照片。 提问环节,我问他,作为一位本土籍的摄影师,相比很多在地震后从世界四面八方赶来的外国摄影师,你有什么优势? 他回答大意是:我了解日本的文化,能够观察到外国人不注意的文化细节。他同时举了一个例子,他抓拍到震后一户日本家庭跪坐时,周边环境仍然一丝不苟井井有条的状况。但是类似的照片他在这个沙龙上却很少展示,他展示的仍然是一些我们能够理解,一眼就明白表达意蕴的照片。 他在地震期间短暂地为法新社和华尔街日报服务,他在美国就读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摄影课程,即使是一个日本人,他熟悉的都是世界化的表达视角。因此我可以说,他在沙龙上展示的照片都是非常优秀的媒体作品,但都不过是工业化生产下的传媒产品而已,类似的照片,中国的记者也有拍到,相信欧美拥有更好摄影驾驭能力的记者更能做到。 比如说,地震灾难后,我似乎经常能看到一片废墟上一个人孤独的身影,有时是一个背影,有时是一个逆光剪影,不过情景大同小异。这些照片在四川有过,在青海有过,现在在日本的灾难现场又被大量生产。 (例图,海地地震现场) 使用google搜索相似照片的功能,将例图检索相似照片得到的部分结果 可是难道能单纯责怪摄影师吗?摄影师为之服务的媒体要满足大众对灾难的期望,而似乎大众总是对灾难形成刻板印象的。灾难,要有废墟,要有悲伤,要有凋零。 然而如果认真观察这些灾难的影像,我就觉得单调,了无生趣。 不妨说,镜头里的灾难都是“标准”的,这种“标准”让我感觉影像表达的无力。 在合适的现场,合适的身份,又有充足的物质资料,让一个记者经历一个重要的新闻事件,这应当是一个媒体从业者莫大的机遇吧。可是,很多记者都把机遇浪费了,他们着重于生产,而忽略了除了生产之外的创新。他们的表达要不源自自己的刻板印象,要不就是言不由衷,总之缺乏一种个人化的深度挖掘。这就解释了即使很多媒体都派了记者到日本,但是发回来的报道多少有些苍白,没有一篇报道让我觉得有别于另一篇报道的。 那位日本摄影师似乎明白了自己短期影像操作的局限,他说准备花一年的时间多次回到日本(他现在长居北京)拍摄,希望他能够找到一些真正表现“文化细节”的东西。 欢迎给《超过140个字》这个栏目投稿,方法很简单,只要你有感而发,文字超过140个字,请投稿至 ofpixcamp@gmail.com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