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杂货铺 美国摄影界关心什么 Pdn在线总结出2008年网站点击率最高的40篇文章,这个统计多少说明美国摄影界人士都在关心什么。不过,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关于美国大选摄影报道的相关新闻、丑闻,占据了主要,其次就是一些新器材的消息,比如著名的5DmarkII的视频,先锋器材RED,还有苹果的Mcbook,排名前十位的消息中还有最早展开在网络上帮助摄影师托管和销售照片的Digital Raildroad的倒闭。 Digital Raildroad的出现曾令我欢欣鼓舞,它的关张实在让人唏嘘。Pdn在文章开端说了一段话,充分体现了摄影领域这一年所经历的凄风冷雨: 2008年,几乎所有Pdn涉及的领域,都在衰退。这一年在新闻图片巨头Getty的出售的消息中开始,随后几个月便不断传来图片库、报纸、杂志、纯艺术、广告领域的坏消息。也许只有网络上的免费信息在蓬勃发展——而这个正增长,却一直都在威胁图片的版权。 洛杉矶时报网站的秘诀 说到互联网的发展,洛杉矶时报传来一个好消息,他们报纸网络版的收入目前已经完全能够满足编辑部人员开支的需要。这个听起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消息,却让他们的编辑备感振奋,Russ Stanton谈到:“五年前我们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个现实,但是它真的发生了。” 业界人士估计,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其他网站的财政收入可能也达到了同样的状况。 LA Times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们的编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博客——由各个方面的专家撰写的博客,已经在网络上颇有名气,此外报社接近一半的编辑部人员(约300名)都在为博客内容贡献力量,博客的点击量占总点击量的16% 2, 人才——不但引进了一些专门研究互动信息的专家,报社员工也都开始把注意力投放在网络上。 3, 重心——报社愈发注重网络版建设,他们将网络的更新时间放在早晨7点钟,其他报纸则在中午才更新。 4, 教育——培养员工朝向网络转型,比如将摄影记者培养成能够拍摄视频的多媒体记者,总共开课将近40门。LA Times受欢迎的培训还有: 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相关程序的使用 如何撰写网络新闻的标题 如何拍摄和编辑视频 360度全景故事的拍摄和编辑 裸身总统 狗仔队通讯社The Bauer-Griffin网站几乎被点击至瘫痪,原因是他们得到了一张奥巴马在夏威夷裸身的照片。 通讯社负责人拒绝透露照片拍摄者的姓名,说是当地一位居民在公共海滩上,200英尺之外的距离,用长焦镜头拍摄的。 有人将这张照片和海滩上全副武装的警卫队的照片并置,可见狗仔队之勇敢和大无畏精神。 Alec soth 的网络忧郁症 (…) Read more

虚拟的你我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象我在电脑屏幕面前的样子。我的眼睛红肿,最近几天在做一项艰难的翻译工作,每天在电脑前耗费十个小时的时间。有的时候,翻译出一句莫名其妙的句子,我会偷笑,我的休息是看肥皂剧,那个时候我应该有些百无聊赖的眼神。 下面你看到的照片——说实话,很像是这些孩子坐在马桶上拍的照片。 事实上,这些或者痛苦且投入的样子,皆是儿童玩游戏的瞬间。摄影师时常期待被摄对象忘记相机的存在,那很难,但是Robbie Copper拍摄的这个immersion系列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Robbie Copper和他的摄像师朋友一起,用照片和视频记录儿童打游戏时候的表情,那个时候他们似乎魂都没了,变成另一个人。除了拍摄玩游戏,Robbie还计划拍摄人们上网、看电影时候的面部表情。他对在屏幕介入情况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很感兴趣。正在计划弄一个专门的网站。以下这段视频是用最新的RED相机拍摄的。 而最有意义的是,Robbie将在2009年和大学的学术机构合作,针对“war and Leisure”这个主题,记录儿童玩战争类电子游戏,看战争电影和纪录片的样子,随后用科学手段展开这些面部表情分析,并且配合访谈和心理调研,试图描绘出不同的媒介对儿童的影响。 而Robbie Copper的另一部作品《Alter Ego》1416以前介绍过,他花了三年时间,在世界各地拍摄网民和他们在虚幻的网游世界中的身份对照影像。 看来,Robbie Copper已经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于虚拟世界的摄影师。而有意味的是,他作品介绍的第一句话就是:“在韩国和中国遍布各处的网吧里,一排排的屏幕前都是孩子的面庞。”很遗憾,这个主题似乎很少有中国摄影师涉及。 我忽然想到,小时候对未来的畅想通常体现在命题为《奔向2000年》这样的作文里,想象到了2000年就可以和机器人一起生活,随时都可以探访月球。但这一晃,马上就要进入2009年了,我才发现,其实每天我都和机器人生活在一起,和它对话,虽然我没有去月球,但是早就进入了更高深莫测的虚拟时空。 Robbie Copper的博客也是一个好去处:点这里

捧着你的感觉

周四是美国的感恩节,我在美国朋友dooley家渡过的。他们住在长岛,我要坐一个小时的火车才会到。本以为路上会安安静静地欣赏沿途的景致,却不想旁边坐了一个非常健谈的美国人,聊了一路。这个曾在三年前去过中国的美国大叔,用很大的声音模仿北京人说话时卷起舌头的儿化音,让我不禁少了些身处异国他乡的陌生感。随后的话题也变得轻松起来。 我忽然想做一些读者调查,比如,在美国印刷媒体如此不景气的当下,人们的阅读是否真的已经朝向电子化了呢?大叔很坦率地说,“喔,你知道么?我离不开纸媒体,我需要那种可以捧到手里,可以触摸翻阅的那种感觉,我不喜欢塑料制品的那种触感,还要悄悄告诉你,我最喜欢在马桶上做填字游戏。我知道有些电子阅读器,也如同书本一样可以下载文章阅读,但是它们要是掉进马桶损失就大了,另一方面恐怕你泡在浴缸里也无法享受。”大叔竟然很怀念《生活》(life)和《展望》(look),而他常阅读的杂志是《经济学家》和一本很专业化的什么杂志。 当他提到触摸的感觉的时候,我变得有些激动,因为我忽然想到了在我离开北京的时候,走之前的一天去参加学院的活动,看到了很多学生,和他们深情地拥抱,尽管只是走一年,也有很多不舍呢。有人递给我一封信,那是焦旸小朋友写给我的很厚的一封信。当我独自一人打开这封信,眼泪竟然劈劈啪啪地掉下来。一封电子邮件也许同样可以顺畅地表达书写者的意思,但是那三页纸却更为厚重,纸上面的每一笔一画,每一个停顿,甚至是涂改,那种捧在手里的感觉是如此亲切和贴心。 我的电脑装了无数的通讯软件,qq, msn, skype, 飞信,同时还使用Gtalk. 这一切似乎可以让虚拟的任悦仍然留在北京,但是无论键盘如何敲击,它却永远也无法替代和家人拥抱时那种踏实的感觉。 在纽约发现美国人深爱iphone,在这个小屏幕上,指头点呀点,似乎可以实现一切交流、通讯、娱乐乃至阅读,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以及上一代人来说,纸张的质感,翻阅时的擦擦声响,捧在手里的感觉,难道真的可以被替代么?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