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达咖塔访谈(1)

最近给《中国摄影》杂志写了一篇介绍安东尼•达咖塔(Antoine d’Agata)的文章,之前并不了解这位马格南摄影师,网络上的资料也非常有限,用goolge翻译软件看了一大堆法文资料,不知不觉深陷于这位摄影师的世界中。
我的那篇文章估计会登在5月份的杂志上,写作的过程中收集到一篇很不错的访谈,是eyemazing 杂志2004年采访安东尼的,翻译给大家看:

第一次遇到安东尼•达咖塔的时候,你不可能不会注意到他的眼睛:大大的、圆圆的,黑色的眸子。这双眼睛和他选择的人生道路特别相称。10年以来,达咖塔不断地记录自己的身体、灵魂以及其他人的世界,这些人徘徊在无尽的黑夜中,深深地坠入充斥着毒品、酒吧、妓女的深渊中。如同一个狂热的深海潜游者,他一下子跳入人类社会最黑暗之处,随后才钻出来透一口气。


我们在巴黎相会,他刚刚从墨西哥回来,在那里他又一次深入探索边缘社会的生活。他又高又瘦,穿着黑色的衣服,但同时却透露出温暖甚至胆怯的样子。仅仅从他的外表和态度,你丝毫无法看出他曾经历过多少极端的生活。
从很小的时候,达咖塔就开始了他的边缘生活。他1961年出生在马赛,父亲是一个屠夫,17岁他从高中退学。如同一场慢性自杀,他迷失在海洛因、毒品、性、朋克和摇滚生活中。1982年为了拯救自己的生活,他离开了马赛到处旅行,最后跑到了纽约,那是1990年。他一边送比萨一边在ICP学摄影。老师南戈丁给他的作品带来很大影响。
如今达咖塔已经是欧洲最受欢迎的摄影师。他的第一本书Mala Noche 1998年出版,随后又出版了4本画册。最近他的新书Stigma出版,围绕这部作品我们对他进行了访谈。

问: 耻辱(Stigma)这部作品是如何开始的?
这里的大多数照片都是在拉帕马尔斯和大加纳利群岛拍摄的。演员Isabelle Huppert邀请我到那里为他们的电影Ma Mère拍摄剧照,这部电影是根据Georges Bataille的作品改编的.但我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给公司拍剧照的位置上过去拍照,我是想通过我自己的方式去记录一部电影的诞生,把我自己的经历放进去。但是随着电影的开始,我发现现场的气氛根本无法得到我想要的,因此虽然我了解了很多拍摄电影的故事,但是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我很受挫。

问: 那你就离开拍摄现场了?

我也拍摄了电影制作的过程,但是没有一张照片被我收录在这本书里。我决定离开这部电影自己拍东西。我希望探索作家Bataille 当时的感受,我很久之前就读过他的书,我这才发现他对我有很大影响,我们两个的宇宙是如此相似,我所沉浸于其中的也是他迷恋的:性、酒吧、妓女。我们的相同之处并不是我们找到了相同的答案,而是我们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问: 加纳利群岛带给你怎样的作品呢?

几乎所有的耻辱这本书里的照片都拍自这里。另外很少的一些是在法国、尼泊尔拍摄的。我在这里呆了总共20天拍摄照片。在这个岛国里,有着巨大的性交易市场,夜生活让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这里很快相遇,随后又离开,从此再也没有照面。

问: 为什么题目叫“耻辱”?

事实上最开始名字叫做Divinus Deus, 这是Bataille未完成的一个包含四个故事的作品的名字,我把我的作品看做是Bataille作品的回应和继续。但是就在画册印刷之前十分钟,我们发现这样做可能会带来版权纠纷。随后我们选择了耻辱作为标题,因为它激起了一种对肉体烙烫和伤害的痛楚的感觉,同时“stigmata”(圣痕)这一词也有宗教意义,所有这些性爱场景就如同伤痕,而在Bataille的作品中,性取代了上帝的位置。

问:这部作品看上去延续了你之前的作品风格,是否也有变化呢?
当然会有一定的延续,但是也同样有很多不同,我试图把自己的那种所谓诗意的漫步的感觉全部去除,过去可能有一些那种感觉,我希望接近问题的核心,我要把一切过于浪漫的东西彻底扫除干净,因此最终的照片更加残忍、原生态、因此也比我之前的照片更加令人感到悲伤。

问: 谈谈外景照片,你拍了很多特别苍凉的建筑。
外景的照片是放在性爱场景之间,作为一种呼吸透气的地方而存在的。他们不是一种客观的场景,我拍了这些画面,是因为我感到需要给所有这些发生的故事一个外在的现实场景,你所看到的那些性爱场景就发生在这些墙和窗之后,就在这些我们看到的外在现实背后。

问:换句话讲,是不是可以说你在试图在诠释发生在客体、外在世界、以及你内心最隐秘世界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我想我是在强调那种紧张感。但是,那种紧张的感觉不只发生在内在和外在之间。这里有一张照片是栅栏后的变性人,她不是在监狱里,她生活在外在现实和内在现实的临界点,她就住在当地一个废弃的商场里,有不少人都在这里租废弃的商店居住。这张照片象征着压制我们的墙,我们都被关在里面。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我相信中國應該也有人拍這個。
    台灣有一位潘小俠有拍過。黑白粗粒子。

    Reply

  2. 每个人都有内心或灵魂和现实不相符的一面,能用某种方式探寻深处的东西是值得激励的.

    Reply

  3. 兵子读出了安东尼作品的感觉。假如你了解这位摄影师,就绝对不会用“做作”和“矫情”来形容他。反而,摄影在他的身上却体现出一种最原始和朴素的感觉,摄影是他生命中的盐,我们任何一个和摄影的关系都无法和他相提并论。

    Reply

  4. 我说一些不同的意见。
    “假如你了解这位摄影师,就绝对不会用“做作”和“矫情”来形容他。”
    看一个人的作品需要首先了解摄影师么?我觉得不是。这是对观众的苛求,让人必须有“门坎”才能看懂一个艺术家,然后引导着观众去阅读许多复杂的低低细语,为什么不能直接说出对东西的感受呢?

    原始,朴素?我觉得一点都不原始,他发展出自己运用摄影的“笔触”,暗角,粗颗粒,模糊,将事实“玄”化,同时已被自己“教化”。

    另,我觉得摄影人很容易从一种专业的角度去阐释作品,而如果跳出来,作为一个纯粹的观者,会得到什么?帮你获得哪方面的收获,激起你的共鸣?心智?美感?经验?

    Reply

  5. 上面的討論很有意義。

    其實所謂粗粒子造成的玄化聖化教化,
    在我看過潘小俠先生的作品時已有所覺。
    他學過美術,所以粗粒子是他表現的手法選擇,
    是一種深思熟慮的美學策略。
    並不只是因為拍紀實,
    因為現場暗,才「本初如此」的。

    但像森山大道,我覺得也是如此。

    但我認為他們都是成功的個人美學策略/表現手法。

    ps.潘小俠沒有像安東尼先生拍得「這麼純粹」,
    但亦極可觀,他這本書應該還在編輯整理,
    (裡面的東西是至少二十多年前拍的)
    改天出版,再向大家推一下。

    另,因為攝影美學會很快速的持續朝所謂大眾推展,
    所以我對所謂大眾,是有信心的。

    當然從一個攝影者而言,
    我們都會對這類的作品嘆服。
    因為不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心性,
    就能拍到這樣的作品的。
    要綜合地藏菩薩的精神、
    酒鬼、理想主義者、精明的美術品竊賊、
    暴力、狡詐、瘋狂、冷靜。

    Reply

  6. Ki-one, 我说的“教化”不是“宗教”的“教”,而是教育的教。
    英文:civilize。我当然不反对civilize,只是针对“原始”来评说。

    “纯粹”也是一种被教化的摄影风格,当然,我也不反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粗糙”和“纯粹”这教化的方式,在他的作品中,另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很“艺术”,又怎么样呢?

    Reply

  7. 他让我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想到了两个人,Francis Bacon和Gerhard Richter。我不想妄自菲薄,但这样的作品形式确实有很强的刻意去追求所谓艺术化的感觉,包括粒子、色调模糊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被分拆的、引起人程式化心理反应的东西,或者是“冲击力”范畴的那些东西,只要我们愿意,可以把一个桔子也弄得特绝望气息。

    看这样的纯感官堆砌作品,跟看黑暗美学的绘画一样,还不能说业余,至少客观的说,这种“纯粹”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纯粹。

    如要体会更多的绝望和无助,我们不如直接去看Bacon的作品就好了。什么时候,让我在一张平淡无奇的静物组合,一个看似优美的风景中看到绝望和无助,那我才真正相信你的绝望。我觉得一个人自己不绝望的时候,是找不到绝望的真正形式的,正如我们无法把握生命、时间这样的宏大主题一样。

    看到这样的作品,结合他的头像,我这样认为,如果他不是《神探》里的刘青云,那么就是个有点“装”的艺术家。

    我赞同曾在彼方的观点。

    Reply

  8. 呵呵,我还真不太了解你们说的“装”的感觉,大概是这里所引用的照片过于片面。busoni在谈变量的时候曾经讲过摄影中“人”的重要性,平静的人可以从平静中拍到绝望,但是绝望的人、极端的人,也只能从极端中获得绝望,他大概不是那种能从一个桔子中看到绝望的人。

    安东尼不是艺术家,是一个凭借摄影的方式靠近现实的酒鬼、瘾君子,而且是一个马格南的摄影师。他没有拿这些照片来做艺术,也不是把自己放在摄影大师的位置上。我没有从这些照片中看到艺术,我看到的是故事。一个”人”的故事,他的内心深处秉承了马格南关心人的精神。干嘛什么都要和艺术扯上关系,这些“烂照片”当然不是艺术,不会挂在画廊出售,也不会进拍卖行。对这个家伙来说,摄影是自我救赎的工具。他自己也说了,那是把他从无底的黑洞中拯救出来,连接自我和世界之间的脐带。如果他不选择摄影,恐怕早就自杀死了。

    翻译这篇文章并非是宣扬他老人家的虚化招式,这个我真的都没有意识到,我只是想介绍一个摄影师和摄影以及和现实之间的故事。

    自然,每个人都有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理由,但是说他“装”我确实不太同意,可以看看他的简历和一些介绍性文章(不太多)也许可以了解一些。

    Reply

  9. 我觉得引起误读的原因是这是eyemagzine的一篇针对一个系列的译文,这可能跟文章配图的典型性也有关系。

    看逆光回复之后,我找了一些他的资料,看了更多的照片,实际上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但这篇翻译的采访文章过于针对这个系列的作品,谈的过于玄了点,再加上玄的画面,而且访谈不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容易引人反感。

    或许从Nan Goldin和他的关系入手反而更容易让人从摄影的角度去考虑他的价值。但还是有一点不同意见,这些不能称之为“烂照片”,它这样实际上是非常有卖相的。

    Reply

  10. 還是該買一本Stigma來看比較準。
    即使是經過編輯的。(我準備去訂了)

    其實我也認為其中是有真意。
    這個真誠實意是所有真實真像的核心。

    我是真心相信有(而且有不少)這樣的真實的。
    森山大道、中正卓馬、荒木經帷…東松照明…
    Nan Goldin….Robert Frank…
    應該還有很多很多。藝術上他們手法高明,
    更重要的是那個擊中真實的核心。
    我是確信這個”真”的魂不但長久而且還繼續存在、不滅。

    Reply

  11. 我看他的照片感受到的是一种临场感,就是把我强烈的拉到照片中,这些照片淫秽或者说暧昧或者说不清道不明,但是我还是可以感受到一种如同标题般的气氛,很多照片没有细节,但我还可以分辨大体上的场景或者人物,这样就让我有了更多的想象的空间,如同绘画中的惯用技法一样。这个时候我都一种原始的感受已经凌驾在技术至上,我不再在乎影调,光线,粒子或者画质,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某张照片我在偷窥,某张照片我是其中的人,那个感觉会引起我内心的某种亲切感,当然也会有反感或者恶心,甚至罪恶感,我不知道这是否符合作者最初的拍摄状况或者说诉求目的。

    别分析来分析去了,累不累啊,很多东西是需要去感受而不是去分析的,众多艺术都可以被分析,但是分析了之后丧失了基本的感受是严重可悲的!很多事情被艺术评论家搞坏,就是因为他们只会分析,不会感受!

    我觉得某些有码的比无码的好看!少穿一点的比光着的性感!

    归根究底艺术是需要去感受到,或者说你需要打开一个感受之门或者开个天眼,去接受相同波长的频率,跟收音机一个道理。

    至于“装”这个问题,现在不是有个时尚用语叫“装B”么!其实挺传神的!这个社会大家都在“装”,只是装也分装的低级高级,我相信装到极致或许就真的分不清戏里戏外了,内叫到了一境界,或者说叫他们“大师”。

    你看马克雅各布或者拉格菲尔德或者科特科本或者梵高(又提到Y的)或者理发师陶德或者威震天红蜘蛛啥的,其实都挺能装的。

    对不起,你不在我的波段,当然听不到我的声音。谢谢。

    内谁不是说了么,什么什么不能说,一说就破了么,也不知道是啥玩意破了!反正是破了!哈哈哈 [:Cry:] 破了!

    Reply

  12. 老师 我觉得翻译这事在人名的处理上还是直接写原文比较好 如果非要翻译成汉字的话 那么 我认为”d’Agata” 翻译成“达咖塔”是最接近法文发音的
    我就这点本事了 希望能对老师的工作有帮助
    另: 如果老师还有类似长度的法文文章的话 可以交给我 我找高人为老师效劳 [:Bow:]

    Reply

  13. to 霸王,很久没见你了。多谢你的意见。大谢! 那个高人太重要了,回头有好文章一定去骚扰你,有一个法国摄影杂志的网站挺不错的:http://www.photographie.com

    Reply

  14. 这本书我买了,纽约的一家书店,极贵,但是好.D’agta是我唯一说得上Fan的摄影师了.嘿~ [:^^1:]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