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话题:James Whitlow Delano的中国

数字摄影师杂志发布了定居在日本的美国摄影师James Whitlow Delano拍摄的中国土地沙漠化的专题:《驯服黄龙》(Taming the Yellow Dragon

很多西方摄影师开始关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镜头里描述的是后现代的中国。而James Whitlow Delano的选择却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本地报社的摄影记者所应关注的选题:

沙暴堆积在内蒙古一户农民的窗口,村子里的水井还没有枯竭,但是这里所谓的绿草环绕的景观已经名存实亡了,事实上这里正在被滕格尔大沙漠吞噬。photo by James Whitlow Delano

只可惜没有中国的摄影师关注这些严峻的环境问题,也许最多就是在每年沙尘暴肆虐的时候,用一两张新闻照片,或者至多一个图片故事打发了事。但是James Whitlow Delano却用颇为执著地持续描述这个主题。打开摄影师的网页,可以看到他的纪实摄影理念:“这个工作的全部实质在于忠于事实,我不会为了任何人而改变,我的每一次拍摄都有自己的理由和观点。我愿意悄无声息地走在城市和乡村,让自己沉浸其中。你完全可以悄悄地溜进街道与各种场景之中,也许是暂时的,但是我必须要在我毁了这个场景之前快且安静地把眼前这个情景捕捉下来。”


所以,你可以在James Whitlow Delano看到一种完全不动声色的记录,没有所谓的“张力”、“冲击力”和任何的炫耀,但是很多人都将他的摄影风格形容为诗——一种极具浪漫主义的风格,真的很纳闷,浪漫和纯粹的写实是怎样这样不期而遇地在他的作品中结合的呢?
photo by James Whitlow Delano
摄影师对中国情有独钟,他目前的项目是“中国印象”,已经拍摄过不少中国的专题,比如《两个中国:贫富分化》、《深圳的成长之痛》、《三峡建成前后》等等,可以在他的网站上看到这些故事。
更新: 这篇文章以前写的,现在看有些不同的感受,大笔一挥,把之前滥情的话删了。又,该摄影师近日获得了POYi美国国际新闻摄影年赛自然环境报道类一等奖,内容仍然有关中国的环境。

Comments (14) Write a comment

  1. to  无戒徵观 其实国内发表纪实作品的媒介某种程度上比国外还要多,中国的情况是,如果摄影师能够以职业化的态度操作他的纪实摄影专题,选准题目,他一定会迅速被业内认知的。但是这是个需要耐心、苦心的项目,真正沉下来做的人其实并不多见。

    Reply

  2. to ki-one 你说的那个见面会引起的争议,不知道你是否了解。http://baokun.blshe.com/post/27/5830

    Reply

  3. to Antonis 我猜想Delano形成这种风格或许是因为他面对一种很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在做报道摄影工作,力图传递信息,但是另一方面为了谋生他要给画廊卖照片,他面对的是以收藏为目的的买家,需要“艺术化”的图像。这两个受众是需求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

    Reply

  4. 嘿嘿,报料。我们报社的摄影记者刚刚从内蒙回来,拍摄的就是同一题材。在这里可以看到他的照片:http://blog.voc.com.cn/langshuchen/1.html      我们南方日报准备在世界环境日刊出这组专题。

    Reply

  5. 同意逆光老师的意见。他的做法其实也可以被看作是对报道摄影手法的一种丰富和拓展,只是不知道大众对于这种风格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Reply

  6. to 秦文纲 我去看啦,也是很有风格的照片,只是似乎他只放了专题中很少的照片,因此显得信息量不够。

    Reply

  7. 再補讀後感:
    呵呵!!  真是精采的一篇。
    那個德國人直接打出去就好了。
    幫我踢他的屁股一腳。

    德國目前雖然是在現代攝影執牛耳,
    後勢目前看來也還強,
    不過歐洲的確是死亡中–不只藝術,是全部,
    沒啥了不起的。

    完全同意發展不同論。
    事實上那是無可取代的中堅基石。
    歐洲日本哪裡還有紀實報導?
    有,但是,少得很。那些出國去拍別人苦難的完全不算數!
    因為有嚴苛的標準來檢驗攝影人有沒有面對自己環境的真相。
    他們歐洲人終要對法國暴動開始新的認識和討論。

    Reply

  8. 再繼完讀後感:
    看鯤先生那篇真是感慨!!
    攝影史太短太快太豐富,
    只要回頭看二十年就會讓你汗淚齊下。
    (這就是歐洲無紀實的真正原因,拍非洲拍得再厲害,
    算世界史好了,也不算他們自己本土的。)
    (無紀實也沒啥了不起,因為他們現在愛用現代攝影來觀照真實。
    嗯!也有好東西啦。)

    目前我看是商人和攝影家混在一起又沒搞清楚的結果。
    因為來的也有少數的攝影家。
    評論家(如果有這種生物的話)的話則不必盡信,
    特別是他不了解又愛發炮的時候。

    我是相信大陸的攝影一定會起來。
    這才是我所以不再對之震驚的真正原因。
    日本走過的路,所展現出來的日本影像史,頗可當一面鏡子參考。
    他們有一點我十分欣賞:盛名下無虛士–名家都相當有一套。
    但是,看看今年木村伊兵衛選出來的兩位得主,
    我和朋友笑曰: 木村伊兵衛獎改成了新人獎了嗎???

    Reply

  9. 这个摄影师的片子又看了一遍。

    确实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把片子处理的类似红外胶片的效果,朦朦胧胧?是追求艺术的效果?梦幻的效果?

    为什么拍了一些人类生活的场景,我觉得放在这里还是有意义的,沙漠化是和人直接相关的,不可以割裂来看,一定要知道沙漠化是怎么造成的?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人们是否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Reply

  10. Pingback: 1416教室 » 中国热

  11.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观POYi有感

  12. 拍中国风沙的还有Sean Gallagher,Benoit Aquin, 前者拍的更有意思些。倒是James Whitlow Delano可圈点的照片不多,如此视角如此沙景如此构架如此多在沙坡头的照片,看着有些无奈。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