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啊数啊,数不清……

美国科技博客Gizmodo,最近采访了Getty和AP的冬奥会图片负责人,为我们描述了两大图片巨头如何在冬奥会上争分夺秒地展开报道。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是:“冬奥会的每个瞬间都被摄影记者以分钟的方式分解。”紧接着还有一个形容:“一张照片从拍摄到进入图库,比你转身到微波炉烘一包爆米花的时间快多了。”

以上形容其实还不够来劲,下面,就用一些数字来给大家描述一下奥运赛场图片大战之惨烈:

美联社每天要发两千张照片——对比前数字时代,Getty最忙的一天也就发100-150张照片。

路透和Getty的摄影师,每家图片社的摄影师在冬奥会期间所按下的快门总和大约是:一百万张。如果和胶片时代做对比,那就是说,摄影师们要拍摄两万八千个胶卷。

冬奥会的摄影师一般都只用两种器材:Canon 1DX 或Nikon D4s,这是因为他们必须要有每秒10-15张的拍摄速度,也就是说,如果再类比胶片时代,按不到三下快门就是一卷,用时不到三秒钟。(另外,有人算了,加上各种镜头,差不多每个摄影师的包儿里的宝贝价值将近五万美金)。

Getty在奥运场馆铺了22公里的以太网,从而37位摄影师可以保证发稿的网路绝对通畅。摄影师只要按动快门,照片就通过以太网传到了图片编辑控制中心——用时1.5秒。(一般都是jpeg而非raw)

Getty有3个图片编辑对照片进行处理:

第一个选择好图,进行必要的剪裁;

第二个进行色彩校正;

第三个添加数据;

整个编辑过程用时30-40秒,编辑工序结束之后,就意味着照片可以传输到全世界,这个传播速度是,到美国的Getty数据中心——90秒。

我在想,烘一包爆米花的时间是多久呢?

美联社摄影部副主任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就是一场技术上的对决,除此以外就没什么。” Gizmodo这篇文章里来了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专家,所以每个人都能拿到那张照片。”

(题图照片 photo Matt Dunham/AP)

 

 

Comments (9) Write a comment

  1. 在国际性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图片报道上,Getty几乎就是行业的标杆。它的图片供应昂贵、可靠、快得惊人而又绵延不绝。那些“大场面”的组织者无不怀着对Getty的尊重和迷信,即使一年、两年或是四年才能见上一次,媒体经理也可以叫出Getty摄影师们的名字。

    Reply

    • Getty不是为媒体提供新闻的“通讯社”,它生产的是客户需要的公关照片,所以才那么地贴心暖人和对位。

      Reply

      • 我如果是Getty的經營者,那我會兩樣都做:
        一是快速送上的新聞照,另一則是包裹式的整套宣傳照服務。
        則兩者的分野也許是輸送的管道和終點接收戶的不同。
        一方面是這界線有點越來越模糊了,
        但另一個絕對指標則很明確:有人買的照片就是好生意。
        對國際型大賽會來說,新聞照和宣傳照,有時是同樣東西的不同名稱,
        應該是看使用者來分別。

        另,現在最難的已經不是速度了,
        最難的是「添上數據、資料」這個編輯動作。

        Reply

  2. getty这样拍摄影师都来不及写图说吧 都是编辑写好直接上传?流水线啊流水线 [:^^2:]

    Reply

  3. 看到这篇文章觉得跟我关系很紧密。
    我深深觉得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员特别想说点什么。顺便谈谈我所在机构参与报道的感受。想哪儿说哪儿,纯属个人意见,跟我供职单位没关系。

    我是从伦敦被派到索契参加奥运摄影报道的。我所在的新华社这次参与报道的摄影记者7人(Getty摄影记者37人),技术支持1人(Getty仅一个开幕式用的技术支持就7个人,在他们的Instagram上那天合影是这么嘚瑟显示的,差不多7个人,这相当于我们所有摄影记者的总和,而当天我们开幕式在场内的摄影记者是5个人)。
    投入人数少。究其原因,1. 我社整体对冬奥重视度不高。因为冬奥项目国内民众参与度低,我们的用户(主要是国内用户)对冬奥关注度整体不高,加上时值春节期间,若不是这次大大出访,大大跟中国冬奥团交流,可能我们这次图片的采用还不会这么好(相比较以往冬奥会而言)。2.缺钱,投入少。

    资金投入不够还体现在技术支持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布线。所谓布线,就是逆光文中出现的以太网,一种VLAN cable,这是大型体育摄影报道必须用的技术手段,不同于internet线,通过这根线,连接相机,直接可以把照片传到自己机构的系统里。这样的线和服务当然是要花钱的。我们这次仅在Iceberg馆(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和Bolshoy Ice Dome馆(冰球)两个馆各布了一根线。Iceberg的线在内场边,Bolshoy在看台站立摄影位置。Getty和AP在这两个馆的每个摄影位置都有VLAN线,包括屋顶机器人。而在伦敦夏奥会和北京夏奥会、夏残奥会上,我们布线的量比这个大得多(除了北京奥运会我们是NOPP外,伦敦奥运会布线的量还是不多)。还是俩原因:不重视冬奥会、缺钱。

    不要说“新华社还缺钱啊”这样的话了。
    在该用钱的地方是真缺钱!
    整体上讲,做体育的在我社算“弱势群体“的。曾经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有传言,我所在的摄影部体育组会散伙,会合并到体育部(与摄影部平行的,主要做体育文字稿的部门)。但后来或许是营销部门发现,“体育图片是很挣钱”的这一点之后,我们组才得以幸免存活下来。但这样的意识并没有让高层认识到。体制的关系决定我们组还是一直在每天像拍survival。想做得更专业,却总是在关键时候受打击,很无力。累觉不爱。

    在大型体育报道中,摄影位置的分配是有规定的。基本上文中的Getty和AP摄影师在领取摄影套袖的时候直接拿的就是灰色的pool套袖,而我社7个摄影记者拿的是绿色普通套袖。因为他们一个是IOC官方,一个是世界知名大通讯社。
    戴灰色套袖的,摄影位置随便选,戴绿色套袖的,抱歉,只能去一般摄影位置,好一点的位置,你得跟赛场摄影经理申请去换蓝色套袖(场地里能进pool位置的套袖),还不一定批准。因为若是比赛不是中国选手前三名,基本没戏。我在Iceberg拍摄短道速滑的时候,就是因为中国成绩稳定靠前,才得以在拍摄献花仪式的时候进入冰场上拍摄。
    那么我社的摄影位置永远就是这样糟糕吗?当然不是,我们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享受的待遇就很好,因为我们是NOPP,IOC规定的6个固定POOL位置是有NOPP摄影师的,可北京奥运会之后,我们高层并没有抓住时机,跟IOC以及伦敦组委会商谈关于摄影位置、关于布线等一系列问题。当然,这也和我们机构做财政预算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预算系统不允许我们做未来四年或是两年后的某个大型体育赛事购买技术线路与服务的预算。所以我们总是在赛事开始前的最后时刻才敲定好这些跟拍摄紧密相关的事宜。
    比如,我是2012年3月底来伦敦驻外的,来了之后我开始跟伦敦组委会商谈我社摄影位置和布线方面的事宜,说真的,这已经很迟了,虽然一年前,我们来谈过,但很多东西当时没有敲定下来,所以之后的商谈很费劲,但好在还是在遵循规定的前提下,软磨硬泡地在一年前定下的简单构架下拿下了我们既定计划的位置和线路。当然,这些还得意于北京奥运会和后来新加坡青奥会以及因斯布鲁克青冬奥会我们的摄影团队给IOC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运动员各项目的成绩都有所提高。索契冬奥会我们也是在比赛一年前谈下的位置和线路。比Getty的四年和AP的两年迟了很多。还是那句话:一不那么重视,二缺钱。

    那么我们说说基本的拍摄吧。先说基本常规设备。我们这次7个记者用的佳能或尼康也都是最新型的设备Canon 1DX 或Nikon D4s,无它。感谢佳能和尼康公司一贯对我们大型报道的支持。说说非常规设备。比如遥控相机、屋顶机器人等。遥控我们有,但这次使用不多,屋顶机器人因为预算的关系就跟水下摄影机器人一样,还是没被批准购买。
    在索契,我们有的项目就只有一个记者拍摄。我们是有发稿要求的,最基本的前三名要有,第四第五第六也得拍着(以防出现头三名成绩因兴奋剂等问题取消等意外);中国选手的必须有,动作的、庆祝的画面最好都有,那么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要考虑的比在场的Getty和AP、AFP以及Reuters的记者考虑的多多了。我们首先必须完成发稿任务,这样我们就要做出重大取舍,选择好摄影位置,比赛费时长的,还可以选两个摄影位置换换变换角度,像那种几分钟就比完的项目,只好选择终点这个最保险的摄影位置。而其他大通讯社的摄影记者,位置分配好了,三四个人报道一个赛事,每个人只要把自己所在位置的东西拍好的就行。他们在赛场都有技术人员在旁保驾护航,拍完了直接用线把照片传回去。哇,谁不想这样啊?!谁不想创作啊?!可惜我们人手不够。之前有人会说你看Getty这个他们拍到了哎,那个他们也拍到了哎,我们真的想。要是我们也在同样的点位布人,我们也能拍到。这一点,我对抽调到参与奥运报道的我们的摄影团队的人有绝对信心。我们团队里也有拿荷赛的(如果你非要用这个标准衡量的话),好咩。
    可悲催的是我们这次人少、线少,导致了我们的工作流程不是这样,一场比赛结束,Getty的摄影也就完活了(我们北京奥运会也是这样的!),而我们的摄影则开始自己剪裁、编辑然后传稿,至少比他们多耗费一个半小时才能结束一场赛事的报道。

    为什么我们的摄影记者还得自己剪裁、编辑呢?因为我们去的编辑人也少啊。7个记者,4个编辑,2个签稿人,中英文都要做。如果我们传原图回去,我们的编辑怕是撑不住,当然最先撑不住的可能是我们的编辑系统(>_<)。所以我们除了即拍即传(用VLAN线那种)外,其它的都尽量将图片做好再传过去。
    有一点要说明的,我们去索契的编辑也都是各种大赛练出来的,手很快的,我们即拍即传的照片发稿速度那也是极快的。这篇原文说的编辑流程并没有说全了。我们的编辑在索契的时候探访学习了这些外通社的办公室,咨询了一下他们的工作流程。他们是这样的,那些重要的、抢时效的稿件是前方办公室做,很多大批量的或是一些订单式的稿件,前方办公室是可以通过系统转发至新加坡或是欧洲等其它办公室协同做的。但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不现实啊,组织已经定了,就我们13个人报道,那么就是我们这13个人,除了一些家乡连线是北京方面做。其它的都得自己在索契搞定。再说一下编辑,这次我看到从伦敦过去的俩Getty编辑,这俩都是编稿高手啊,我在拍英超或是欧冠等重要赛事的时候,都是他俩轮着给他们的摄影记者服务的,手超快,选片、剪裁也赞。我们的人也不错,可实战锻炼机会还是没他们多。

    好吧,还想说逆光里这张题图照片,这一张我也拍到了。我就站在拍这张照片的AP的Matt Dunham旁边,再旁边是Getty的Paul Gilham,我们仨都是从伦敦去的索契,之前很多次采访都碰到了。当时拍到在这一幕之后,我跟Matt还聊,这是大新闻,这张在英国的报纸估计会用得很好。他俩立刻走了5米远,在Fisht馆用即拍即传的线把照片发回他们各自的编辑部了。因为我们在Fisht里没买线,加上Fisht里开幕式期间无线基本没法用,所以我是整个开幕式结束之后才传的稿。发稿的时候特意把这五花变四环的过程的几张都发回去了,可是最后发出来的稿子只看到我拍的一张五朵雪花的。我也傻了,问了编辑,不是我稿子没传回去,而是前方非常谨慎咨询了当时正在北京值大大稿子班的老师要不要发这张照片,然后貌似是出于两国(中俄)关系的考量,把有关“五花变四环”的稿子全都留资了,连英文都没发(留资的意思,就是我社的资料库里能找到,其它任何方式都看不到)。
    我在第二天以及之后的几天,跟所有微信、微博咨询我为什么没有发后续这张四环照片的朋友解释,不是没拍到,是因为bla bla bla。我都累了,累觉不爱。
    这张稿子后来在索契前方图片编辑之间也引发了讨论,大多数当然是支持发出来的,但当时的决定显然已经是final decision了。照片就这样石沉大海了。悲剧。

    zhangfan在评论里说,很多摄影经理都叫出Getty摄影记者的名字,我想说,这些摄影经理有一些是曾经供职于Getty的,有一些是freelancer也给Getty供过图的。说实话,只要持续参加几个大赛,就会发现,摄影经理就是那么几个。多参加多交流,他们也叫得出你的名字,if你的名字不那么拗口。
    记得Getty李锋跟我说过,伦敦奥运会闭幕的时候,他们每个人拿到的拍摄list已经细化到Vicoria Beckham的服装、配饰等等。因为这些服装和配饰的赞助商是他们的客户,有需求,所以他们就得拍。唉,顿时觉得我们的好多照片产生的经济效益太小了。

    我觉得我们还是缺钱,那么怎么能挣钱呢?单靠媒体作为我社的客户显然是不够的。看来唯有我们的营销、我们的采编、我们的技术拧成一股绳,然后有懂图片运营的高层支持工作才可以。专业化,真的还得好长的路要走啊。

    btw,英文原文那张冰壶的不就是移轴拍的乜,不算什么处理,传统新闻摄影领域也可以接受吧。

    Reply

    • 越不重视,越没钱啊。。。体育娱乐是一家,好多money呢。

      但是某社的体制决定了,尴尬啊。没法儿,好像就差一点儿但是达不到。比如你说的雪花这个例子,这事儿,怎么破? [:Cry:]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