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的胶卷没了

干脆这周变成大卫伯耐特(David Burnett)专场得了。

搜索资料的时候撞进这位老先生的博客,发现他真能写,甚至有些唠叨:目睹了一场车祸,和家人在一起的欢愉,以及时不时地写一下回忆录。

2012年6月7日,大卫伯耐特写下一篇日志,将时光拉回到了四十年前,那时候他25岁,整整两年都在报道越战。

文章开头的第一段的感叹是: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你们不会理解胶片时代的法则。

投掷汽油弹的飞机 大卫伯耐特摄

1972年的6月8日,大卫伯耐特和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出发去西贡的一个村庄采访,听当地人讲,北面的一个村子有更激烈的战斗。大卫和一群摄影记者就在村口等待,当时有太多村庄都是这样发生零零星星的枪战,里面传来的枪声说明小规模的战斗仍在进行。大卫伯耐特手中一台老式徕卡刚刚拍完一卷胶卷,这台机器装胶卷甚为麻烦,他正在费劲折腾。天空忽然飞来两架越南战斗机,它们低空盘旋,扔下汽油弹。大卫伯耐特追着拍了几张扔下炸弹的照片,然后继续忙着想赶紧把那台徕卡相机的胶卷装上。

手忙脚乱折腾装卷的那一刻,他眼睛瞟见前方有人从村庄的烟雾中跑出来,而左边的美联社记者黄功吾(Nick Ut )拔腿就朝这些平民跑过去。他的徕卡举到眼前,拍下了背部烧伤的女孩儿惊恐的样子。也就一转眼的功夫,女孩儿就被黄功吾抱到了他的汽车上,载着她去了医院。

几个小时候后,大卫在美联社暗房冲自己的胶卷,这里是出门在外的摄影记者们的大本营。此时,他看到黄功吾手里拿着一张还是湿淋淋的七寸照片从暗房走出来,这就是那张经典的名作。

除了大卫伯耐特,另外一位摄影记者Hoang van Danh也恰巧在换胶卷,大概就是画面右边角落的那个

大卫伯耐特在装上胶卷之后拍下的照片,画面里人们正在帮助背部被烧伤的小女孩。拍摄动态影片的是NBC的记者

大卫伯耐特一直对当时那个场面记忆犹新,小女孩从火中奔逃出来,黄和其它摄影记者快速反应跟过去拍,而他自己还在对付那卷胶卷,其实也就20-30秒的时间,他也跟了过去,场景却完全不同。

黄功吾的照片成为越战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张照片,它将战争之残忍展示给世界,第二天,这张照片登上无数报纸的头条,让反战的声音变得更为强烈。当时也有16毫米的摄像机在现场录像,但这些动态影片却没有这张照片的影响力。大卫伯耐特认为,这是因为“电影和视频试图让每个瞬间都平等,但实际它们并不平等。一张真正的新闻照片是对所发生的现实的提炼,让这个瞬间从情感和视觉两方面对事件做出解释。”

尽管大卫伯耐特仍然珍惜那天所拍下的迟了一点点的照片,有些也发表在《生活》画报上,但这件事却给这个刚刚进入新闻摄影领域的年轻人一个教训,要做一个时刻准备着的摄影记者,尖锐且敏感,能嗅到即将发生的故事,他说这是成为一个伟大摄影记者的关键。

日志文末,大卫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单幅照片里,总有一种瞬间迸发的力量,这是其它媒介所没有的,对于我们这些走在历史的边上,身跨相机,记录鲜活事实的人来说,即使在今天这个到处充斥影像的数字时代,照片仍然能够讲述故事,超越语言的隔阂,定格时间。时至今日,我总是要给自己的胶片相机留下一两张照片,在记忆卡里留下一点空间。这就是黄功吾那张照片当年让我学到的东西。”

这段话和他文章的第一句话两相对应却耐人寻味,今天的摄影记者都武装着永远拍不完的胶卷,他们还会相信最好的瞬间是下一个么?数码相机不再让他们诚惶诚恐,但是否又会太过信心满满。

大卫,越南小女孩,黄功吾,这几位新闻事件的当事人重聚。

 

延伸阅读:1. 黄功吾对当年拍摄经过的回忆

2. 华盛顿邮报对大卫当年这个遗憾的经历的报道

Comments (9) Write a comment

  1. 我的存储卡满了。。。

    当然,充分的准备能够提高你拍到好瞬间的几率,但是这里还是充斥着运气和天意的成分。不该你拍到你就是拍不了。 [:Orz:]

    PS:blogspot 是不是要翻墙才能看滴?

    Reply

  2. 呀呀呀没想到只是在微博上艾特了一下OFFPIX,这周博客就多了好多David Burnett!
    跟编辑推荐他的体育摄影来着啊结构编辑不喜欢他:(
    [:Cry:]

    Reply

  3. 俺在纽约和他小聚过一会,一个超带感到老头,很佩服他拍摄的激情能持续这么久 :p

    Reply

  4. 最近用机械相机和胶卷去扫街,一直在锻炼自己形成习惯“别轻易按快门,按快门别犹豫”

    Reply

  5. 在伦敦一直想偶遇他来着,一直未果。最近的一次是,他在手球赛场这一端,我在那一端。。。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