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 Burtynsky,水来了!

水如何塑造了我们?我们又怎样去塑造水?在纪录片《水痕》的片花里,伴随着咆哮而来的水流,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缓缓道来。这位在当代摄影界颇受瞩目的摄影师,近日推出了最新作品《水》。伴随着展览、画册与纪录片,水,气势磅礴地涌来。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1. 又一本ipad摄影书 上周曾提到ipad画册的事儿,刚刚看到一条消息,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的画册《石油》最近也开始在App商店里发行。 Burtynsky的这本书是之前出版的纸质画册的再版,此次变身为ipad书,增加了24段摄影师的录音旁白。摄影师本人认为,ipad为作品的展示提供了传统印刷品没有的丰富层面,他特别谈到:“我喜欢纸质书和ipad,因为他们不是短命的,如同展览一样来了又走,人们可能有幸在展览中看上几眼照片,……但图书让一切延伸。书是一个聚合器,它让这个已经拍摄了十二年并且还在发展的项目的所有观点在这里积聚。” Burtynsky作品的ipad版本(上)和印刷版本的不同展示 鉴于Burtynsky的名声,他的ipad书不用自己出资,出版公司是Melcher Media,这家公司此前做了 Al Gore的“我们的选择”(Our Choice),财大气粗,出手不凡。另外,Brutynsky的纸质画册是Steidl出版的,售价要120美元,而这个iPad app的价格则只有9.99美金。 2.工作坊 第八届柬埔寨Angkor摄影工作坊开始招募学员了,完全面对亚洲学员,将提供30个名额,参与者不需要缴纳学费,只用支付自己的路费即可。 工作坊将在十二月一日到八日举办,地点在柬埔寨的暹粒。今年的导师名单还没有出来,但去年可是阵容强大:Patrick de Noirmont, Olivier Nilsson, Antoine d’Agata, Paula Bronstein, Justin Mott 和 Carolyn O’Neill. 下载申请书和报名表点击这里,和这里。 3. (…) Read more

关于社会景观摄影的琐碎思绪

这是一篇投稿,作者是现在在美国视觉艺术学院(SVA)读摄影本科的朱喆。文章是他自己关于社会景观摄影的一些心得,正好当下在国内也有不少摄影师也选择了同样的表达方式,这篇小文或许可以帮助大家形成一些关于这个脉络分支的索引。 Social Landscape in China 朱喆/文 前几天以前的同学问起social landscape如何定义,才发现这个分支完全没有在中国普及开来。中文翻译就是"社会景观",最早是属于街头摄影的一个分支,现在算是独立开来了。 Martin Parr摄影 社会景观真正的定义很难解释明白,看到照片却能够一清二楚的和普通的风景区分开来。目前理论上对拍Social Landscape的摄影师最有帮助的书是The Life and Death of Buildings:On Photography and Time,作者是Joel Smith。 关于街头摄影,国内的爱好者流传的最多的就是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就是在某一时刻所记录下的图像可以准确的揭示整个事件的内容,所有一切都在一张照片中,对于这个我一直是深表怀疑的,这个暂且不谈。 布勒松摄影的精髓在于处理人性的主题:无论是表现战争,和平,爱,自由等。古典街拍摄影的精髓也如此,在记录某一时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显示情感。而当代的街头摄影就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我个人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Paul Graham,最近纽约的佩斯画廊也给他在做一个回顾展。从技术上来讲,他和Magnum的传统风格摄影师就有很大区别。在佩斯他的照片被拓展到100英尺宽,细节却依然清晰。他预先设好三脚架,用中画幅相机的清晰度来记录(以前用Mamiya 7,现在据说是H3D)。在回顾展中,都是照片并列放着,同一个角度,不同的焦点。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对他也有讨论,在我看来他的作品的重要性在于对于街头摄影的探索,通过将熟悉的街头景观变成舞台,让镜头里的普通市民也成为了演员。他的作品也让我想起Philip-Lorca diCorcia来。 Paul Graham在佩斯画廊 Graham的新元素,对于Social Landscape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最早是Helen (…) Read more

重庆

我希望能够去重庆看看。 前几年,上海、北京等地不断涌起的高楼大厦是外国摄影师眼中新中国的表征,在这些密集建筑中间再点缀一些旧式风景,那似乎更为明确地体现出发生在这个古老国度里令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变化。 梁思聪(Sze Tsung Leong)恐怕是较早开始表达这个意向的摄影师之一,他的作品在西方很红, Edward Burtynsky的中国也是如此。RD翻译了Edward Burtynsky在TD上的一段发言,他发给我这个链接,也让我从Burtynsky的作品中展开头脑风暴,联想到最近西方摄影师发现的新福地:重庆。 朝天门,重庆 2002 梁思聪摄 有个朋友说,重庆是个出片子的好地方。我觉得这句话很耐人寻味,所谓“出片子的地方”是摄影师常用话语之一,但是这似乎也说明了摄影的局限、无奈甚至是狭隘——是视觉俘获了摄影师,而不是摄影师驾驭视觉——是这样的么? 现在,重庆更是西方摄影师出片子的好地方。 今年春天,在纽约的画廊博览会上,中国当代艺术有些销声匿迹,有关中国的视觉符号也很少见,Nadav Kander所拍摄的长江大概是我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来自中国的影像。 Kander的长江似乎综合了梁思聪拍摄中国的宏大景观和Ian Teh镜头中三峡的乡愁思绪,这不晓得是不是西方人看中国的一种“进化”?出门在外,我发现所谓异域情调这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着实难以消除,我在美国周末市场上,看到那些业余艺术家兜售的中国照片都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依然带有浪漫色彩的中国景观与其中影影绰绰显露出的高楼大厦,大概非常符合西方人看中国的心态。雾都重庆恰好契合了这种对中国的观看,它孕育着太多这样的视觉符号,朦胧,迷离,高楼大厦,新建筑,超大城市,水,三峡,中国山水画…… 重庆 Nadav Kander摄 Kander的作品并非完全拍重庆,他沿着长江而行,但是到了重庆这段,你会发现,中国山水很突兀地被巨大的建筑和桥梁破坏。 还有一个摄影师Ferit kuyas,他的照片则完全围绕重庆,作品名字就叫做《city of ambition》,在我看来,Kander的作品仍然具有含蓄动人的力量,而这位年轻摄影师的照片却有些表面化,甚至可以说是对重庆的一种“视觉压榨”。因为从某种程度上看,西方摄影师对中国观看由外到内的“进化”也是一件好事,但当它们形成一种新的流行趋势之后,又会成为一种新的不动脑筋的表象的观看。 重庆 Ferit kuyas摄 这大概就是我想去重庆的原因,这些影像勾起了我的好奇,让我希望用自己的眼睛亲自去看看。

三峡七日(二)

加拿大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他有着非常明确的拍摄主题——工业景观——所有作品都 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主题,摄影师怎样入手 拍摄的呢?下面是他的作品阐释: “我感兴趣的是工业社会对自然面貌的改观,从采石到煤矿开采,从石油到交通 枢纽,等等这些都是我细心观察的对象,这是我们如今这个伟大时代的独有现象, 自然界在今天这个高速运转的工业社会,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为了让我的想法 更加视觉化,我拍摄的主题都有着巨大的外观丰富的细节,同时有着深刻的内涵。 垃圾场、尾矿、采石场以及炼油厂,这些地方都并不为我们所熟知,但是却是我们 的日常生活的来源。” 这个摄影师如同一个外星人,站在超然于外的角度上,记录我们 所处的这个忙碌的星球,不动声色,目标明确。 他对中国情有独钟,原因也很简单,在中国这个“日新月异”的国家,他上面提到的 那些变化,以一种非常极端的状态在每个角落爆发。他在中国拍摄的专题包括:老工厂, 中国制造 废物回收 造船厂 煤矿和钢铁 城市景观以及三峡。而Edward Burtynsky拍摄三 峡的故事刚刚被制作成一个纪录片——《人造景观》(MANUFACTURED LANDSCAPES) 按照Edward Burtynsky的拍摄计划,三峡无疑是能够 阐释他的创作理念的一个绝好范例,在表现手法上,与其它摄影师不同,他延续了自己一贯 的风格,“就是《百年孤独》那种“宏大叙事”:他永远使用大片幅相机,采取直接、正面的角 度,拍摄的是矿山、油田、工业垃圾、工地等工业积累所形成的壮丽景观。由于积累这一形象 的是工业对地球的侵损,他的作品往往由宽宏达到悲伤,有一种悖论般的抒情过程。”(此段落引自三联生活周刊) 摄影师作品网站:http://www.edwardburtynsky.com/ 三联生活文章 (…) Read more

  • 摄影如奇遇
Top